一個家族.三個時代
遠非一般人所熟知的台灣五大家族追逐政商利益傾向能及,更非當今財團豪門的無知乏味能比。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個橫跨殖民、威權與民主三個時代的家族,
他們在時代洪流中抗爭、沉潛、轉進、奮鬥和衝撞,
展現不服輸、永遠在打拚的台灣知識份子精神,
也為台灣與台灣人近百年來的遭遇,留下重要的歷史側寫。
出生於1898年的吳拜,是吳三連先生的族侄,曾經擔任過老師、記者,更參選過台南縣長。他帶著六個兒女走過戰亂,以及困頓的二十世紀前半期,而他的兒女們則在各自歷經一番奮鬥之後,在醫界、政界展露頭角,有的投入烏腳病的研究與調查,有的加入倡導台灣獨立的運動,並帶著吳拜的孫子們,在台灣、日本與美國, 走過相對穩定繁榮的二十世紀後半期,也見證了二十世紀末台灣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化的過程。
這是一個橫跨百年,走過殖民、威權、民主三個時代的台灣本土家族故事,書中用最常民的語言,描繪自己最熟悉的家族長輩,讓閱讀者自行領略,不管是獨派或統派,在家鄉奮鬥或被迫流離,書中這些主人翁為自己寫下了生命故事,也為台灣近百年史做了最直接的見證。
本書特色
★透過一個台灣知識份子家族的百年家族史,側寫台灣百年來歷經殖民、威權與民主時代的歷史軌跡。
★不同於過去五大家族或現代企業豪門的家族故事,這是一個充滿了不服輸、永遠在打拚、追求理想的台灣本土知識份子家族的歷史故事。
★隨著故事主人翁的生命歷程,我們看到台灣公共衛生體系的建構與烏腳病防治的過程、海外台獨運動前輩們的奮鬥與黑名單的鄉路阻隔,以及台灣人始終追尋的身分認同的深沉且矛盾的情感。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其實這不只是他們家族的歷史,這也是台灣近代史非常可歌可泣的――環保署長伉儷 李應元、黃月桂
這本書描寫的是過去大家所熟悉的「五大家族」之外的另一種台灣民間大家族的三代故事,具有台灣史的縱深,也有本土性格的特質。――台大醫院醫師、歷史小說家 陳耀昌
書中所散發出的知識份子力抗權勢精神,以及這些家族成員大小故事之不凡與精彩,遠非一般人所熟知的台灣五大家族追逐政商利益傾向能及,更非當今財團豪門的無知乏味能比。……是大眾應該及時看見的台灣史。――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劉靜怡
目錄
◎推薦序 台灣近代史可歌可泣的篇章 李應元、黃月桂
◎推薦序 台灣本土世家 陳耀昌
◎推薦序 不常被大眾看見的台灣史 劉靜怡
◎作者序 我的家族故事與台灣人的百年歷史
◎楔子
◎殖民時代
告別辮子
頭港.台南.花蓮.台北.上海
從少女到少婦
戰火
◎威權時代
戰後的紛擾
命運
回台灣
長媳
選舉
烏腳病與公共衛生
黑名單
么妹成長媳
告別父親
困境與機會
聚首東京
台獨運動夫妻檔
主任與阿公
移民
故鄉台灣
一個交代
◎民主化時代
民主化與家族溫情
愛媛來的紳士
東京的哀愁
回到古亭
夢幻的奧勒岡海邊
◎尾聲
序/導讀
推薦序
不常被大眾看見的台灣史
劉靜怡
在書房裡展讀吳宏仁先生費心研究多年並親自撰寫而成的家族史《一個家族.三個時代—吳拜和他的子女們》付印前的初稿之際,我的臉書頁面,正隨著演算法的邏輯,陸續跳出素有「台灣文史活字典」之稱的黃天橫先生以九五高壽辭世的消息,以及台灣公共衛生史上的「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的外曾孫們,在華府附近家中的活潑生活照。身為這本家族史的概念催生者之一,看到宏仁終於將當時在我研究室裡與e-mail往返中隨興討論的概念,以溫暖卻又不失記錄重要歷史意義的寫作手法,付諸實現,的確深感驚喜。不過,以一個少時曾經懷抱歷史學家之夢的外行人身分,受作者之邀作序,這個責任卻是無比沉重,只能說是不揣淺陋的大致說說這本家族史的孕生背景、權充提供補充解釋的推薦者而已了。
本書作者吳宏仁先生,是我在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開授科技法律與科技決策相關課程時,在教學課堂相遇的學生之一。宏仁是本書主軸台南北門吳家的第三代主人翁之一,台大化工系畢業並完成環工相關碩士學位後,曾經短暫在當時的衛生署公害防治先驅小組任職,調查高雄地區的污染狀況,也曾擔任工研院工程師,隨後並成為當時被選派到美國RCA受訓的成員之一,可以說是親自參與創造台灣科技產業歷史者。宏仁在美國受訓完成後回到工研院,負責示範工廠雙載子(bipolar)生產線,進而成為聯華電子公司創立後的重要員工,也曾出任在台灣科技業發展史上具有指標意義的聯電日本UMCJ廠總經理,最後則在聯電總經理職位上選擇退休。根據我的科技業界友人描述,宏仁對於閱讀與知識的喜好,在竹科高階主管圈內眾所公認,而他在國發所就讀期間,也的確表現出此一特質,當時在我與同事周桂田教授合授的課堂上,彼此之間針對台灣的科技產業發展路徑、正負面影響以及當前困局,的確有許多堪稱深入的對話與討論。或許,宏仁當時也頗能忍受我們兩個老師不時批評他的學長、被社運界朋友戲稱為「沈小毛」的環保署長,雖然,當時身為老師的我,只知道眼前這位年紀較長的學生,是位資歷頗深的科技業前主管,根本不知道他真正的身分,其實是聯電前總經理。
宏仁從國發所碩士班畢業後,曾經一度想要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繼續攻讀學位,而由於宏仁和一般研究生不同,會主動找老師討論研究方向與引介學界友人,和我之間也才慢慢有了比較頻繁而深入的接觸,我也因此從數不盡的閒聊對話中,逐漸理解了宏仁個人的發展歷程及其家族背景,可以說是幾乎每次對話都有大大小小的驚豔之感:雖然我自己也是來自一個綿延多代、規模龐大的台灣人大家庭,但是大家族內常見的複雜人際網絡、僵硬家規庭訓,卻常是我自小在心底糾纏不去的窒息之源。相對的,個性溫和低調的宏仁,在娓娓敘述自己的父親與家族長輩過去百年來的精彩生命經歷時,其言語間所透露的真摯,卻頗令人感動。於是,或許就在那回引介宏仁去對生前住在新生南路女兒女婿家中的王金河醫師(我過去學生的外公,也是宏仁碩士論文口試委員之一、中山社會系王宏仁教授的家族長輩,也許這就是台灣人際網路的特色之一吧)進行訪談之前,也可能就在某夜到青田街宏仁舅舅黃天橫先生家中拜訪,見識了黃先生一屋子台灣文史收藏品和說故事的能力後,我提出了一般老師不一定會向學生提出的建議:不要把繼續準備唸博士班的功課當作第一要務了,趁著家族長輩還健在時,好好記錄和研究你自己的家族史吧,而且,應該要寫出來,同時,最好是由你親自動筆寫自己的家族故事。
宏仁對於研究自己家族史的興趣相當高,這從我每次跟他提及「我曾經在××處看過,你家族中的×××其實做過×××事、曾經與×××頗有來往」之類的話時,都能夠引來他許多後續的發問與討論,可見一斑。但是,宏仁對於半生浸淫於工程邏輯與管理語彙中的自己,能不能當個稱職的家族史寫作者,一開始似乎頗有疑慮。不過,作品本有證明自己品質與作者素質的天賦,這本書作為一個點滴不斷的進行訪談與尋找史料而成的作品,雖然不見得有現代文青們所期待的當代華麗或喧囂文風,但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欽佩的嘗試,而本書的流暢敘事,會說服讀者為什麼該感到欽佩。
本書的時代背景,上溯至作者祖父吳拜剪掉辮子的一九一一年,但真正的主軸則是起自一九四五年至台灣民主化後這段漫長歲月的國民黨黨國時期。本書寫作內容橫跨六十年以上,緩緩訴說吳拜所建立的這個以知識份子為主要成員的大家族,以及其隨著歲月流轉而自然構建出來的家族成員網絡,如何在台南、台北、東京、北京、上海、甚至美東及美西的幾個主要城市,不斷展現各自或集體的抗爭、沉潛、轉進、奮鬥和衝撞,以及時代洪流下的這些人物,其看似尋常的生活節奏與人生選擇,所流露出來的生命韌性與歷史意義。本書其實是用最常民的語言,描繪自己最熟悉的家族長輩,讓讀者自行領略,不管是獨派或統派,不論是黑名單或座上賓,無論是自願遠走他鄉或被迫流離,書中這些主人翁如何為台灣寫下讀者可能不熟悉、甚至完全無知的重要故事。
宏仁的家族史,從祖父吳拜在台南北門或「鹽分地帶」如何克服逆境發跡、甚至挑戰國民黨縣長候選人寫起,而宏仁的父親,台大公衛系創系主任吳新英教授,以台大醫科畢業生之姿,卻毅然選擇向來被醫科學生視微冷門的公共衛生領域,不隨俗追逐名利的知識份子精神已屬難得,吳教授在刻苦耕耘學術的過程中,甚至在壯年時還為了研究當時盛行於台南家鄉的烏腳病,在舟車勞頓中發生車禍而導致終身不良於行。讀者或許不容易想像堅持「名與利不是第一選擇」的吳教授,大半生處於台灣肅殺無比的政治氣氛中,日日低調埋首於自己專業研究裡,心底究竟如何刻畫家國面貌,但卻沒有理由不特別尊敬這種如今已屬稀少的台灣人知識份子。而與吳教授同屬第二代的家族成員及其親屬,不論是以醫學、歷史或商業為專長,均在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開展出與國民黨甚至共產黨周旋過招的曲折人生,其間所散發出來的知識份子力抗權勢精神,以及這些家族成員大小故事之不凡與精彩,遠非一般人所熟知的台灣五大家族追逐政商利益傾向能及,更非當今財團豪門的無知乏味能比。
如果,讀者從來未曾真正留意以堅持價值與理想為傳家精神的台灣知識份子世家,這本書應該列為必讀清單之一,而這本書的內容,也是大眾應該及時看見的台灣史。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試閱
台南有好幾次空襲警報,但是美國飛機並沒有真的來轟炸,大家認為是美軍顧慮台南到處是古蹟,所以沒來轟炸。不過,台北、新竹、嘉義等地的空襲越來越頻繁,台南是否能夠幸運逃過,誰也說不準。吳拜和吳王篇告訴三個小孩,萬一真有空襲,在家裡要冷靜應對,父母要去鄉下看一看,兩三天後就回來;他們考慮到美軍如果真來空襲,可能需要搬到鄉下去住,必須先做一些安排。
長子新英已經從台北到佳里吳新榮的醫院養病。三子新南不喜歡唸書,帶他到七股親戚家,他說喜歡養鴨、釣魚,親戚一邀,他就留在那裡了。吳拜想,反正現在學校也沒在唸書,台南房子小,就讓他留在那裡。
吳拜回想起這十幾年來,自己簡直像是轉了兩圈,又回到原點。自己從頭港出來,到台北唸書,畢業後到了北門教書,結婚生子。然後去台南逐漸形成了五個小孩的家庭,為了發展事業,接著去花蓮。為了孩子的教育又去台北,然後又回花蓮去開店,後來為了多賺一些錢到上海工作,為了家庭又回到台灣。回台北沒多久又回到台南,現在又考慮搬回北門或頭港的鄉下。
這中間固然也受到戰爭很大的影響,不過主要還是在自己的事業和小孩的教育之間掙扎。事業方面實在談不上有什麼成就,小孩倒是都唸得還不錯,新英從台北高校畢業,已經申請進入台大醫學院,可惜因為生病而休學。秀女第三高女畢業,有好的歸宿。小的四個,新雄和秀惠已經上了中學,新南和秀枝也在唸小學。
吳拜嘆了一口氣,對妻子吳王篇說:「就是這個可惡的戰爭,搞得小孩都沒辦法順利唸書,我們也需要回家鄉去了。」
吳王篇說:「戰爭遲早會結束,我最怨嘆新英開始生病時沒在他身邊。現在身體瘦成這樣,也只能慢慢療養,恢復健康。」
父母親離開家已經兩天,這天清晨,新雄和秀惠也分別離開家去學校,家裡只剩下秀枝一個小學生。這時候的中學生,去學校已經不再唸書,都是被調去出公差,男生要搬沙包等等物品,女生要負責修補蚊帳或收集樹葉的工作(樹葉用來焚燒以擾亂敵機視線)。小學生反正做不了什麼事,學校乾脆讓他們放假在家。
吳秀枝一個小學女生,單獨留在家裡,感到孤單又害怕。到了中午,可怕的事終於發生了。那是一九四五年三月一日,吳秀枝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天。
空襲警報響了起來。之前台南已經有多次空襲警報,學校會教導空襲警報響起時要躲到防空洞裡。但是因為並沒有真正的轟炸,家人也沒去注意住家附近的防空洞是在哪裡。吳秀枝不敢亂跑,只好蹲在牆角,拿個枕頭壓在頭上。遠處一聲爆炸聲響起,接著又是一連串的爆炸聲。這回是真的來空襲了,家裡沒有別人,吳秀枝嚇得直發抖。停了一會兒,又開始響起一連串的爆炸聲,這回聲音更大了。除了聲音,還可以感覺到地面的震動。吳秀枝嚇得把枕頭拉得更緊,頭壓得更低。
忽然,「碰─」的一聲,「媽─」吳秀枝嚇得叫出聲來,但是在接下來「碰─碰─碰─」的爆炸聲中,她根本聽不到自己叫什麼。這回連牆面都在搖動,窗子也哐哐的響。遠處還是不斷有爆炸聲,之後慢慢爆炸聲變少了,後來好像就停下來了。過了好久,吳秀枝才敢把頭抬起來,她走到窗邊,可以看到不遠處有一大股黑煙正往上直冒,黑煙的中間,不時可以看到一些紅色的火焰竄出來。這是最近的,稍遠處,更遠處,到處,一股一股的黑煙不斷的冒出來。現在聽到的是救火車與救護車的鳴笛聲,夾雜著人們呼喊的吵雜聲。雖然窗戶是關著的,吳秀枝還是可以聞到一股焦味,而且越來越濃。
過了好一會兒,門口傳來敲門聲,吳秀枝看到門外的身影,高興得叫了出來:「三姊!」
打開門,只見到吳秀惠滿臉通紅,抱著一顆高麗菜走進來。把高麗菜放下來,喘了一口氣,吳秀惠才問:「秀枝,妳─有沒有怎樣?」吳秀惠還在喘氣。
「我嚇死了,我以為我會被炸死了。」說著,就哭了起來。
「我也很害怕,到處有爆炸,到處有黑煙,我看到有一股黑煙離我們家很近,嚇壞了,一直跑回來,還好妳沒事。」吳秀惠摟著妹妹,一直安慰她。「我從防空洞出來,有個菜販急得要把菜賣掉趕回家,我三分錢就買到這麼一大顆高麗菜,我們今天可以好好吃兩餐了。」戰爭期間什麼都很貴,忽然看到便宜的東西,吳秀惠不慌不忙的買下來,一路抱回家,心裡想,要是沒有空襲,還沒有這種機會呢!
說著,吳秀惠開始準備今天的午餐。父母離家後,這就是她的責任。等到午餐弄好,她們開始擔心二哥吳新雄時,剛好聽到敲門聲。吳秀枝飛快的跑過去,叫了一聲:「二兄。」
吳新雄一進門,就把吳秀枝抱住,告訴她不要害怕。
「二兄來吃飯吧!」吳秀惠低聲說著。
看到吳秀惠在這種時候還能把飯菜煮好等他回來吃,吳新雄很感動,走過去兩手握著吳秀惠的手,許久說不出話來。
兩個妹妹看著這個今天相當不一樣的哥哥;以前回到家經常會吹牛說又去完成什麼大事了,今天卻是一臉嚴肅,坐下來一口一口慢慢吃,什麼話都不說了。
「二兄,你看到什麼嗎?」吳秀惠終於問了。
吳新雄搖搖頭,說:「我終於見識到戰爭的可怕了。好多房子被燒毀了,救護車根本不夠,我看到有人揹著傷患走去醫院求救。我們平常做那些訓練,不知道有什麼用,事情一來,指揮都亂成一團。空襲一結束,大家從防空洞出來,一哄而散,都回家去了。我還等了一下,看看有沒有人在指揮。也擔心妳們不知道怎樣了,就往回家的路走,走一走,發現很多路都被圍住了,可能是前面火燒得太嚴重了。我必須繞過來,繞過去,走了好久。」
「阿爸、阿娘他們不知道怎樣了。」吳秀枝說。
吳新雄說:「他們在鄉下應該沒事,倒是他們可能會擔心我們。」
剛說完話,空襲警報又響了起來。吳新雄這才想到,不知道這附近哪裡有防空洞。問兩個妹妹,她們也不知道。看看附近的鄰居,他們好像也沒在躲。吳新雄說:「那我們就躲在牆角好了。」
吳秀惠把被子、枕頭都拿出來:「我們蓋著掩護吧。」
這一回空襲持續更久,三個孩子都在一起,雖然還是很害怕,但比較不會那麼慌了。然而,黑煙已不是一處一處的,而是到處都是了,瀰漫了整個天空、街道。整個城市好像在烤爐裡面,溫度越來越高。
空襲結束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漫天的黑煙和熊熊的火光,在夕陽的映照下,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吳新雄出去外面探了一下情況,有一家鄰居已經在逃難了,他們收拾好一些隨身包袱,一家人往城外走去。隔壁的林先生說他們也打算走了,正在收拾東西。林先生說空襲兩次,整個城市已經燒成這樣,再來一次,可能整個就燒掉了,趕快離開比較對。林先生知道吳家父母不在,很同情他們,問吳新雄要不要跟他們一起走。吳新雄說怕父母回來找不到他們,不敢走開。
但是回到家裡看到兩個妹妹惶恐的模樣,吳新雄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比較好。他教她們把手巾沾水,蓋在鼻子上面呼吸,這樣多少能夠濾掉一些煙味。從窗子可以看到天越來越黑,人卻越來越多,一家一家,紛紛走出來,扶老攜幼,往城外走。
忽然,又聽到敲門聲音,打開門一看,是住在隔一條街的許小姐,她在韓石泉的韓內科醫院當護士。「你們還不走嗎?」許小姐問。
吳秀惠說:「我們要等父母親。」
「大家都在逃了,你們也要盡快想辦法。我是因為工作關係走不開,剛才回來看一下家人,現在又要去醫院,我擔心你們的情形,順道來探一下。你們知道韓內科醫院發生什麼事嗎?」
「怎麼了?」
「韓內科醫院被炸了,毀損的情形很嚴重。韓石泉的大女兒淑英出去做勞動,一直沒回來,韓先生派人去她工作的慈惠院詢問,那邊說沒看到淑英。韓先生和先生娘顧不了醫院,急著到處找她。我必須趕回醫院,情形很亂,你們要小心喔。」
許小姐帶來這個可怕的訊息,讓這三個孤獨的小孩難過又擔心,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吳秀惠一向是行動力很強的,她提議三人直接出去往學甲方向走,然後留個字條在家裡,萬一父親回到這裡可以讓他知道。吳新雄比較小心,現在天色已經慢慢暗下來,他還只是個十六歲的少年,沒有把握能帶著兩個妹妹徒步走那麼遠的路。外面情況混亂,走失了怎麼辦,遇到壞人怎麼辦。他安慰兩個妹妹說阿爸應該是會趕過來的,如果沒來,明天早上看看情況再做判斷。
「三兄現在不知道在做什麼?」吳秀枝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這倒是緩和了他們緊張的情緒。
「我這一次要稱讚他很聰明了,躲在鄉下愉快得很。」吳新雄悻悻的說。
「二兄真的給這次空襲嚇到了,我記得上次你還罵他只想玩,都不唸書。」吳秀惠接著說。
「我們去了鄉下,三兄就可以教我釣魚了。」吳秀枝好像對這件事有相當的期待。
吳新雄想到新南、秀枝好玩的心態,又想到自己參加少年特攻隊,不知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只是抱持著好玩的心態參加。當時阿爸不准自己參加,自己還不高興呢。沒有經過真正的戰爭,怎麼知道戰爭的殘酷與可怕。吳新雄把自己這樣的檢討說給吳秀惠聽,她比較大了,應該可以理解。
吳秀惠瞪大眼睛看著這個二哥,平常他們常常會互相鬥嘴。吳家的兄弟姊妹,大哥吳新英和大姊吳秀女只差兩歲,他們從求學時代就經常在一起。吳新雄和吳秀女差了六歲,後面的弟妹們又各差兩歲,因此經常都是分成兩組在活動。吳新雄自認是小的這個四人群組的頭頭,總是會對弟弟妹妹們管東管西,吳秀枝比較小,還算聽話,吳秀惠和吳新南就不怎麼服氣,總覺得你又不是老大,怎麼老是自以為是,還要管我們。吳秀惠對於今天吳新雄會檢討自己,覺得有些意外;是不是戰爭讓他成熟了?
「或許你說得對,但是大人們是不是也一樣抱持著幼稚的心理呢?日本海軍為什麼去攻擊珍珠港?他們是在進行一個更大的遊戲嗎?希特勒要佔領整個歐洲為的是什麼?二兄這可能不是你單獨的問題吧。」
吳新雄看著這個小他兩歲的妹妹,很驚訝她會說出這樣的話;這話裡面含有相當的智慧,也有點在安慰自己。秀惠一向功課很好,也很自以為是,有時看不過去就會想教訓她一下,其實自己也應該多和她溝通,多尊重她。
吳新雄沒再說什麼,扮了個鬼臉,然後笑一笑說:「肚子有點餓了,我們吃點東西吧。妳做的中飯太好吃了,還有什麼花樣?」
「有花樣也變不出來了,沒材料了,就吃中午剩下的吧。」
「沒問題,有的吃就很幸福了。那些逃難的人還不曉得要吃什麼呢。」
吃飯時,已看不到夕陽,天空布滿黑煙,到處是往上竄的火苗,紅色的火光在黑煙的簾幕中閃動。不過煙味已經不像下午那麼嗆鼻了,不知道是被風吹散了些,還是比較習慣了。逃難的人潮還是沒停,甚至好像比傍晚更多,有很多人是白天的工作完成後,晚上開始逃,也有的可能是認為晚上不會來空襲,等晚上才逃。
吳新雄告訴兩個妹妹,明天可能要走很久,今天早一點睡吧。或許經過這一天的驚嚇與折騰,三個人都累了,躺下去沒多久都睡著了。
睡夢中,吳秀枝夢到自己和阿爸坐在一艘舢舨船上,阿爸努力划著水,但是波浪很大,船身搖晃得很厲害,自己一直好像要翻到船下去。阿爸叫著:秀枝、秀枝。正要翻下船時,醒過來了,還是聽到阿爸在叫:秀枝。咦?這是作夢嗎?阿爸就在眼前。轉頭看三姊和二兄,兩個人都起來在收拾東西了。吳秀枝這才領會出,阿爸真的回來了。吳秀枝大叫一聲:「阿爸。」撲在吳拜懷裡。
「趕快起來,收拾一下,我們要走了,明天天一亮可能又會來空襲。我聽說台南大空襲,就一路趕過來了。一直擔心你們有什麼事,又擔心你們會不會因為害怕,跟著別人逃難。我一路趕,還好你們沒事,也很鎮定,在這裡等我。」
看到吳秀惠帶了書包,又抱著幾本書,吳拜笑了出來。「書很重,帶一兩本就好了。帶些衣服和吃的東西,還有水壺,我們要走很遠的路,沒必要的不要帶,不然會累死自己。」
出了門,加入逃難的人潮中,吳拜牽著吳秀枝,叫吳新雄和吳秀惠兩個牽著手,說:「你們走在前面,這樣我才可以看到你們。這種時候千萬要走在一起,走失了就麻煩了。」
這會是一條漫長的旅程,之前吳拜傍晚從舊埕出發,半夜才趕到市內,現在回去應該會走到天亮。來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可以一路趕路,回去帶著三個小孩,必然會比較慢。還好天亮時應該已經到了郊區,美軍飛機大概不會到郊區轟炸吧。
越往大馬路走,人潮越多,一路上也有汽車、牛車、腳踏車,但是因為道路擁擠,都和走路的速度差不多,有車子只是免去走路的辛勞。
一路上,看到很多被炸毀或燒毀的房屋、建築。可惡的美國人,炸海港、軍營、工廠都沒話講,這些都是住宅,有些是醫院,有些是寺廟,有些已經是古蹟,他們還是這樣濫炸、濫燒。
吳拜以前看到日本人罵「英美鬼畜」,總是不以為然,是日本人先去打人家珍珠港的,可是現在真是有同感了。
吳拜走一陣子就會問一下吳秀枝累不累,吳秀枝總是很堅強的搖搖頭。後來反而是走在前面的吳新雄,會體諒的停下來,叫大家喝一點水,坐在路邊休息一下再繼續走。
坐在路邊休息時,吳拜想起《聖經》裡的〈出埃及記〉,今天這些台南人好像《聖經》裡的以色列人一樣,要逃往安全的地方。但是誰是埃及人呢?日本人並沒有壓迫他們到需要出走的地步,其實美國人也沒有,他們是要來炸日本人的,但是台灣人就必須像這樣逃難。這就是台灣人的命運嗎?五十年前,台灣人被清國拋棄,日本人來之前,他的父親吳朝直也帶著懷孕的母親,離開家鄉逃到海邊。他的大姊就在海邊生下的,還是找了一塊銳利的石頭把臍帶切斷的。台灣人並沒有做錯什麼事,為什麼常要受牽連而逃難呢?
回頭望向遠處的台南市區,火還在燒,煙霧之下映著火光,彷彿紅色和黑色的惡魔正吞噬著那個城市。走著走著,逐漸離開了市區,人潮卻越來越多,城裡的人都匯集到這條大路上來了。人越多,行動速度越慢。吳拜擔心著天快亮了,天亮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開始空襲。
當他們來到曾文溪邊,天已經亮了。到了跨過曾文溪的君代橋旁時,他們看到逃難的人展現了求生的本能。君代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樑,必然是空襲的重要目標,因此,儘管逃難隊伍原本的移動速度很慢,到了橋上,卻都用飛奔的速度過橋,好像橋隨時會被炸毀一樣。
曾文溪是一條相當寬的溪流,君代橋很長,到了橋頭,吳拜停下來思考怎麼過這座橋。他叫小孩調整一下隊伍,要吳秀惠一個人到前面去,盡量往前跑。要吳新雄和自己夾著吳秀枝的手臂跑,要吳秀枝蹬腳往前衝。於是,吳秀枝在哥哥和爸爸的幫忙下,有如武俠小說裡的輕功一般,凌雲飛騰,一路蹬一下腳就可以跑一大段路。兩個男生累了,就讓她自己走一段,然後再抬一段。就這樣跑跑走走,平安的衝過君代橋。
過了橋,已經離開台南來到西港仔,父子女四人氣喘吁吁的坐在路旁休息。附近有很多人也和他們一樣坐在那裡休息。吳拜看到一輛牛車,雖然已經載了幾個人,但好像還有一些空位,於是跑去和那牛車主人交涉。給了牛車主人一筆錢之後,他揮揮手叫三個小孩和自己都坐上去。吳秀枝看到那個主人揮動鞭子抽打那頭牛,要它拉動這麼多人,覺得有點心痛,可是自己實在是走不動了。給牛拉著走輕鬆很多,只好在心裡暗暗謝謝這頭可憐的牛。
坐到牛車上,吳新雄才有機會問父親後面打算怎麼走。吳拜說先去佳里,看一下他們的阿兄新英,他在吳新榮的佳里醫院養病,這輛牛車可以到佳里;再從佳里看怎樣到舊埕和他們的母親會合。
吳秀枝問說:「那三兄呢?」
吳拜說他在七股,那邊比較鄉下,暫時沒有問題。現在不順路,等大家安定了之後,再接他回來。
一路搖搖晃晃,再加上夜晚沒睡,大家沒多久就開始打盹。過了好一陣子,車子忽然停了,大家紛紛下車,有人在叫:「空襲了!」吳拜拉著三個小孩,急忙往路旁的田裡跑去,吳秀惠看到路旁有一個土堆,就在旁邊蹲下。吳拜趕忙把她拉起來,說這裡離馬路太近了,躲遠一點。他們一直跑到離馬路相當遠的地方,才各自找掩護蹲了下來。
不久,聽到一架飛機俯衝下來的聲音,還有機槍滴滴答答的聲音,那架飛機好像是沿著馬路掃射,幸好他們躲遠了點。飛機飛過去以後,吳拜聽到後面有一個人在咒罵:「X你娘!」
吳拜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回過頭去看。
那個人指著那架飛機,對吳拜還有周圍的人說:「那個美國飛行員還把頭伸出來看,在看要打死誰。X你娘,看蝦米,我後遍拿一支竹竿把他那個腦袋摃下來。」
「好,勇敢ㄟ台灣人。」後面又有人在跟著吆喝。
吳拜擔心那頭牛會不會受到驚嚇跑掉了,錢都已經付了,牛車不能繼續坐就虧了,所以當警報解除後,就和三個子女趕快走回路上,卻看到那個牛車主人在那裡呼天喊地的,走近一看,不得了,那隻牛已經癱倒在路上,旁邊流了一灘血,還沒死去的牛在那邊抽搐。幾個乘客陸續回來,看到這種情形,沒有人忍心向牛車主人要求什麼,有一個還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
大家只好繼續步行趕路,有一個喃喃唸著:「連牛也要殺,太野蠻了。」
三個小孩都看到了那隻牛的慘狀,吳秀枝被嚇得哭了出來,吳秀惠牽著她,帶她走開;吳秀枝一面哭一面說著:「那隻牛好可憐哦。」吳秀惠一直安慰她。
這回,父子二人跟在兩姊妹後面默默走著。吳新雄心裡非常沉重,戰爭的恐怖就是這樣,不是只有人遭殃,動物也一樣。
一夜折騰又經過剛才這一番驚恐的過程,大家都已經精疲力竭,只好走走停停。這樣的走法,進度當然緩慢,到了差不多中午時分,才漸漸進入市區;他們來到了佳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