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陣看台灣
我們期待本書的思辨與討論,能提供台灣未來出路的答案。內容簡介
爭主權,挺人權,追求普世價值;
要正名,拚制憲,走向獨立台灣。
社團法人台灣綠色逗陣之友會自2009年發起,過去以廣播節目方式宣揚理念,2016年5月時轉型為言論網站繼續為台灣發聲,每週更新文章、網路廣播、刊登諷刺時事漫畫,並且定期舉辦座談會。
以「綠色逗陣」為名,「綠色」強調理念堅定,「逗陣」強調團結合作,英文名稱叫做BEANSTALK,是綠豆藤的意思,出自美國童話《傑克與綠豆藤》。我們期許自己要像一股股的豆藤連結在一起,讓故事中的小人物最後可以打敗巨人,奪回台灣的富裕和尊嚴。在一路顛簸的路途中,「綠色逗陣」靠著眾多不棄不離的支持者,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如今,我們將與關心台灣前途的朋友們再出發,推動「正名、制憲」與「國家正常化」,走向台灣國。
綠色逗陣網站的「綠逗什錦」專欄,來稿文章主題多元、立論精闢豐富,由綠色逗陣編輯小組選錄具代表性的文章輯成《逗陣看台灣》。本書分為六個單元,包括探索台灣定位、土地和歷史的「認同與人文」,剖析各類社會議題的「社會探針」,針砭現實政治的「政治透視」,關懷司法體制與人權的「司法正義」,放眼世界的「國際觀察」,以及感時懷思的「綠逗謳歌」。一方面觸及最當下的論辯,另一方面探索追求台灣的國家定位,針對台灣島上紛擾的問題,從族群、身分認同、歷史詮釋到國家主體,以及對文化價值進一步的認定,我們期待本書的思辨與討論,能提供台灣未來出路的答案。
歡迎加入綠色逗陣,關注最新消息,與我們一起打拚!
綠色逗陣網站:www.beanstalk893.com.tw/
臉書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beanstalk893(或搜尋「綠色逗陣」)
電子信箱:beanstalk893@gmail.com
聯絡電話:0966-557155
目錄
序言從虱目魚到台灣旗
▍輯一認同與人文
土地的意義金守民
戰鬥番薯奧運夢鄭麗伶
就是愛台灣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台灣布袋戲團」
「台灣旗」的誕生始末及背景潘美智
《咖啡館的故事》人物側寫徐珮儀
《沉默》前的喧囂徐珮儀
《銀鈴會同人誌》讀後記路瑟
「綠島」明明是美麗我卻撞進哀愁裡阿銘
▍輯二社會探針
即使傾倒,大香菇帶來的感動永遠刻骨銘心陳建志
踩在泥土上的愴然黃育芯
新政府應有明確的國家語言政策LI Thoi-yen /TAN Eng-jiu
論國家財政改革之道陳予心
「高級外省人們」的心理診斷報告韓貴香
從「八百壯士」看台灣的「軍官問題」陳予心
從田中實加與海倫清桃談台灣人的身分認知金守民
有合法的執法人權才能有保障張勝源
賭一個可能性劉育辰
讓道場也是眾生萬物的生存福地張勝源
治標不治本的「零撲殺」是福還是禍張勝源
▍漫畫邱顯洵作品
英九蒙羞
國民黨隊
能撈就撈
法西斯的天堂與地獄
國民黨紅十字
血濃於水
恐龍法官
川習沒共識
▍輯三政治透視
建立專屬台灣人民的人權雙十節蘇瑞鏘
國定假日的轉型正義黃育芯
台灣版的「厄夜叢林」鄭麗伶
從江宜樺的反戈看黨國的殘照金恆煒
從艾琳達牽出的台灣特務故事張文翊
九二虱目魚的悲歌鄭麗伶
「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與「綠色憂鬱」鄭麗伶
漫談「中華民國」到「台灣共和國」之路黃界清
台灣:二戰後七十年的實內憂、虛外患王泰澤
台灣人準備好了沒?簡信堂
不主張台獨就不會流血嗎?曹添旺、李宗穎
民主自治之根基詹姆斯.馬爾登
▍輯四司法正義
法官選舉搭配法官評鑑鄭文龍
司法院長被提名人「再任大法官」是否違憲?洪英花
守得雲開見月明戴章皇
有這樣的司法官,怎會沒有天大的冤案?彭光輝
馬的圖利及洩密明確檢方別吃案黃帝穎
馬四大案,北檢已二度打臉馬英九黃帝穎
兆豐金的秘密?人民有權逐一檢驗黃帝穎
從「約翰.馬歇爾精神」談司改創新的力量金守民
▍輯五國際觀察
太平島為什麼不該是島白丁
我住在川普國金守民
川普的另類政治經濟學丈和
「薩德」入台疑雲白丁
從難民到總統文在寅的政治路任將達
從中學生扮納粹談台灣國的形塑金守民
▍輯六綠逗謳歌
紅樹林之戀(台語詩)李淑媛
後生的目屎(台語詩)李淑媛
九月二號剛好有空萍萍
正義辯護人:以卵擊石黃柏威
阿嬤的蘆筍田黃育芯
「謝謝阿婆」心底的願望黃育芯
還願莊柳芬
孩子的第一個禮物莊柳芬
序/導讀
從虱目魚到台灣旗
「綠色逗陣」成立於二○○八年綠營敗選之際,旋即於二○○九年元旦在電台開播節目,以「外爭主權、內挺人權」的堅定理念,旨在為台灣前途和社會正義發聲。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造成高雄小林村滅村巨災,一時間,台灣民眾在網路上動員起來,從風災影響的即時發布、到災後重建,展現比政府更全面的救災能力。綠色逗陣團隊當時提出「樹苗計畫」,安排「陪伴家庭」積極協助小林村倖存戶,「樹苗計畫」在二○一五年告一段落。綠逗八年來戮力經營的廣播節目,也已於二○一六年初結束,團隊重組轉型為言論網站,向海內外徵求稿件。這一年來,我們發現來稿文章主題多元、立論精闢豐富,於是精選其中具代表者,輯成《逗陣看台灣》。
《逗陣看台灣》分為六個單元,包括探索台灣定位、土地和歷史的「認同與人文」,剖析各類社會議題的「社會探針」,針砭現實政治的「政治透視」,關懷司法體制與人權的「司法正義」,放眼世界的「國際觀察」,以及感時懷思的「綠逗謳歌」。
從海外投稿,我們認識一段以冰上石壺(Curling)競技,匯集熱情與意志所追尋的奧運夢;從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校區)成立的布袋戲團,進一步了解海外台灣人在當地宣揚台灣文化的努力,布袋戲團上演的劇碼包括民間童話故事「虎姑婆」、泉州移民來台的「周百萬」醒世故事、外國人在台灣「福爾摩沙的馬偕醫師」,以及關涉原住民文化的「日月潭傳奇」;潘美智撰寫的〈「台灣旗」的誕生始末及背景〉,則讓我們明白,近年在海內外台灣人聚會場合,時常見到的左右綠色長條,中間白色為底上有綠色台灣島的「台灣旗」,如何於二○○○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誕生,此文刊於綠逗網站後,被報紙、網路轉載,留下創作「台灣旗」的第一手珍貴資料。
「社會探針」單元,兩篇截然不同況味的文章,突顯出本書在社會議題包羅的廣度。一是陳建志紀錄自身多年潛水接觸綠島石朗海域具有千年歲數「大香菇」(一種微孔珊瑚獨立礁)的美麗體驗,雖因二○一六年九月莫蘭蒂颱風造成大香菇崩然傾倒而感失落,卻也能轉化為一股深刻的想念,只因他的經歷已經銘刻於心。另一則是張勝源以詼諧機智的對話在〈有合法的執法人權才能有保障〉一文,探究立法與執法之間如果產生落差,戕害人權的事件如何難以避免。
「政治透視」和「司法正義」兩個單元,無論就轉型正義、黨國舊制餘虐、特務遺毒、司法體制弊端等主題,多是回應當下現實的評析,其中也包括前瞻啟發的論述,如蘇瑞鏘倡導建立專屬台灣人民的人權雙十節,以及鄭文龍強調法官選舉與法官評鑑相互搭配的重要。再者,鄭麗伶在〈九二虱目魚的悲歌〉一文,從居住在美國中西部,早先可買到來自南台灣的虱目魚,到晚近美國市場只進口菲律賓虱目魚,探討南台灣虱目魚養殖協會在與中國進行虱目魚契作,如何從小幅讓利到被綁架,進而試圖影響蔡英文政府「承認九二共識救漁民」,這類對台灣社會進行潛移影響的中國因素,發生在各種層次、不同方面,不能輕忽漠視。
「國際觀察」選錄與台灣息息相關的議題,例如:川普選上美國總統及其執政理念、太平島為什麼不該是島、南韓建立「薩德」防禦系統對周邊地理政治可能產生的連鎖影響,本書皆有述及。而「綠逗謳歌」單元,李淑媛的兩首台語詩──〈後生的目屎〉和〈紅樹林之戀〉,展現台語的韻味與鏗鏘,莊柳芬寫的〈還願〉,氣氛迴腸繚繞,提供《逗陣看台灣》感性的面向。除此之外,綠色逗陣網站每周更新邱顯洵繪製的漫畫,針對時事進行切中要害的嘲諷,讓網站評論形式更豐富,我們特別在本書中精選數幅,以饗讀者。
概括《逗陣看台灣》的內涵,可說是「從虱目魚到台灣旗」,一方面觸及最當下的論辯,比如產生「九二虱目魚」的政經環境;一方面探索追求台灣的國家定位,期待讓「台灣旗」自在飄揚。後者或許困難重重,但「綠色逗陣」相信:「目標正確要比過程輕鬆重要,理念堅定要比選舉勝利重要;民主的真諦不在附和主流民意,而在啟迪民眾獨立思考,追尋共同未來。」
美麗的台灣地處太平洋周邊,受歐亞大陸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形塑出具有高聳山岳的島嶼,不但有生物多樣性,也成為南島語系發源的一部分。當我們遊歷到環太平洋南美洲的祕魯馬丘比丘,或到南島語族最東邊的復活節島,都可找到與台灣的淵源。正如電影《普羅米修斯》在探尋地球人的起源,我們不免也想問:「我們到底從哪裡來?」在台灣島上紛擾的問題,從族群、身分認同、歷史詮釋、到國家主體,針對文化價值進一步的認定,或能提供台灣未來出路的答案。
《逗陣看台灣》編輯小組成員:王美琇、水瓶子、廖美、孫薇雅
試閱
土地的意義──已故齊柏林導演的啟示
文◎金守民
在台灣「愛台灣」是很多人的口頭禪,可是到底要怎麼「愛」自己的土地家園,人人有不同的念頭與方式,甚至會堅持不一樣的政治立場。
美國小朋友會以講笑話、諷刺的方法來運用「愛」的語言表達。譬如中文講「我愛吃蛋糕」,可是英文表達是「我愛蛋糕」(I love cake)。小時候朋友會問:「你愛蛋糕嗎?」 「對呀,我愛蛋糕。」這時候朋友就接了一句妙語:「那你為什麽不和蛋糕結婚?」(Then why don’t you marry cake?) 有時候還會再挖苦:「你可以跟蛋糕相親相愛啊!親一親吧!」這種小大人玩的語言遊戲顯示出,「愛」有時只能掛在嘴巴上、可是實踐起來大不可能。當我說「我愛蛋糕」,其實我是為了自己的肚子,要「毀滅」蛋糕。
我們一方面「愛台灣」,但是遇到跟我們理念不同的人講「愛台灣」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對方是虛假的。這是因為「愛台灣」是一種隱喻 (metaphor),一種語言表達,到底這樣的表達要怎麼實現,人人有不同的想法。總不能抱抱台灣吧?要怎麼跟台灣親親呢?
台灣歷史上的確有政治人物和他們的老婆趴在地上向大地親吻,從選舉結果來看,這動作似乎沒有為候選人取得多數選票。不過從他們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出,「愛台灣」指的是我們和這塊土地的關係;台灣人講「愛台灣」是指對自己土地的認同,儘管這也是蠻抽象的概念。
土地到底要怎麼愛呢?對台灣人來說,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很明顯的表達了他對台灣的熱愛與呵護。因為齊柏林先生看到的ㄦ──也讓我們看到的──是台灣土地的整體,它的美、它的魅力,也看到它的污染、缺陷、與創傷,齊導對台灣的偉大貢獻,是讓我們認知我們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與事,看到土地的真實面象:有醜陋也有優雅、有好也有壞,有島國的多元與活力,卻也有國土的腐敗所帶來的精神污染。《看見台灣》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塊土地連結了所有台灣的地理、環境、生態、族群、與社區。國家公園被破壞、河川被污染,大家都遭殃,因為土地是不論意識型態、不論族群的。《看見台灣》的「愛」土地的故事是,土地的真面目、社會的真樣貌,必須整體深入地去了解與探討;「愛台灣」就是認識自己的島國。
認識土地不只是對「台澎金馬」產生好感,而是由土地出發來論國家與社會,面對土地上最大的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複雜的族群關係、政治問題、歷史創傷、與結構上的缺陷。齊導看見的台灣,讓我看到「愛土地」是個多鉅大的、意想不到的考驗,必須也讓我進一步深入檢討,我們現在跟這塊土地的關係是充滿危機與不安的。
我研讀的英國文學裡,最喜愛的一些作家也曾利用土地來探討國家形成的議題。莎士比亞的《理查二世》(Richard II) 裡,當理查的叔父約翰 (John of Gaunt) 發現國王已經越權成了暴君,在臨終前用他最後力氣頌揚英倫島國的偉大,以凸顯國家現今面臨的危機。莎翁這段台詞,把過去英國人自認為是國家的缺點寫成了優點。英國直至莎士比亞的時代還不算是一個歐洲大國,與歐洲大陸隔個海,是比較孤立的島國,傳統條件不如西班牙或法國這些面積較大、氣候較溫暖、而且文明較先進發達的國家。
《理查二世》裡,愛國的王叔約翰講出了他對土地的感情:英國是「有君王尊嚴的島國/這島國四面環海/是大自然最理想的堡壘/海洋就好比城牆/防衛家園的護城河/免受外來覬覦者的侵犯」,「英國是一塊福地/從它的子宮孕育了大有作為的君王」,可是到今天(指理查暴君的行為對國家的傷害),「一個向來是征服別人的國家/已經很可恥地征服了自己」。
從王叔約翰的台詞可以看到,莎士比亞對君王體制並不反對,那個時代的他也不覺得征服別人有什麽不對。土地給他的啟示是,大自然給予這麼好的地方,何必自我做賤,要把自己的國家給搞砸了呢?我們的條件很好,我們有尊嚴,我們不必以暴力、威權來治國。
莎翁的晚輩,更進一步以土地為中心,來討論民主革命、國家現代化的展望,也不諱言改革過程中的矛盾與失落。十七世紀詩人安德魯.馬維爾 (Andrew Marvell) 寫的詩,是英國文學裡數一數二的傑作,他獻詩篇《論艾波頓莊園》(Upon Appleton House) 給帶領英國革命的貴族托馬斯.費爾法克斯將軍 (Thomas Fairfax),更是膾炙人口。艾波頓莊園是費爾法克斯繼承的祖產,馬維爾藉著描述這片土地的自然環境與住宅建築,像說故事一樣探討英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馬維爾的偉大在於,他勇於面對、誠實檢討人跟土地之間有很多暴力與負面的關係。馬維爾不把「愛土地」當做輕浮的政治口號,而是反覆思考對土地展現「愛情」時的矛盾與暴力。改革固然是正面的事,但也會製造出可怕的社會創傷與仇恨。在詩裡,男主角為了追求愛情,侵入修女院把未婚妻救出,婚後兩人成為莊園的主人,修女院變成居所,而從此費爾法克斯家脫離了他們祖先的信仰,從天主教變成了新教徒。愛的動力在土地上顛覆了封建與迷信,但不免有殺傷力,畢竟那些修女與她們的生活形態一併消失、不復存在。馬維爾論土地表達了愛情的矛盾與複雜:有成長、也有破壞,有感情、也充滿了激情,卻不免一番失落與孤單。
除了《論艾波頓莊園》外,他寫了一系列「鋤草者」之詩,主角戴蒙 (Damon)是花園鋤草者,一面整理土地、腦袋裡都是女朋友茱莉安娜 (Juliana) 的倩影。其中《鋤草者之歌》說到,每當茱莉安娜來訪,引起戴蒙的激情,他就一個勁發洩在鋤草整地。很多讀者認為,在馬維爾的詩裡,鋤草的動作就象徵十七世紀初英國人跟他們的國王內戰時,人民被一一砍殺,顯出戰爭的可怕。這樣說來,愛情是有殺傷力的,但是,馬維爾也強調,這種殺傷力也是革新的力量:畢竟小草們被修整,會再成長;對馬維爾來說,革命的創傷,最終是為了國家的進步與再生。鋤草者也把自己比喻為小草,受夠了茱莉安娜對他的漠不關心,卻也越發思念她;愛慕之心有殺傷力,也就有寂寞與失落。
「愛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愛台灣」就有如「愛蛋糕」一樣,想把土地的資源狼吞虎嚥下肚。很多人看到台灣寶島的確愛不釋手,不過他們「愛台灣」的方式是時時刻刻在耗損這塊土地:垃圾不分類、收集撿拾海邊石頭、公園花草拔回家欣賞、喝高山茶、高價買台灣檜木做擺飾、喜歡光顧沒有建築許可的豪華溫泉旅館、到水土保持不良的山地住民宿、在農地蓋豪宅、在城鎮炒地皮。我不是光指責別人,我自己也曾做過一些耗損土地的事;要是我有錢,或許會做出更多傷害土地的事。
進一步了解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之後,環保遠比炫富重要。或許你看不到你自己對土地的磨損,不過從有歷史以來,人類文明的存在就是對大自然有一定傷害。中世紀冰島人在描述他們的家園時,篇篇都是森林、樹木、草地。今日冰島這些都「吃光光」了,樹木幾百年來都砍伐光、綿羊把土地上長的植物都吃光,造成島上四分之三的嚴重的水土流失,今天冰島人需要的物資很多從國外進口。
我們常常用「愛」來頌揚土地,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跟大地談的戀愛若不是只耗損、無成長,就是不痛不癢喊口號。大多數人的「愛情」若不是沒有付出的,就是膚淺的。齊柏林導演愛台灣是不折不扣的愛情故事,他跟大地的關係是深入複雜的、也是充滿熱情與危險的。幾次在電視上看到他受訪說的話,我蠻感動:原來愛台灣也是很危險的事情!因為很危險,所以要付出。為了要拍攝台灣,他幾乎每天是冒險、賣命在工作。
在《看見台灣》裡,土地不只是蘊藏資源的「物品」,而是精神奕奕、跟我們互動不止的大地。就是因為有互動,這片土地不是沒有聲音任我們糟塌,而是有個性的。土石流把人埋在泥地裡,大雨來也會把人沖走。我們愛土地,也在耗損土地,造成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充滿了危機。多年來,齊導「愛台灣」的使命讓他處在一個孤立的環境,要上飛機連家人都不敢告知,只有飛行員與助理陪伴。為了這塊土地,齊導付出他自己的生命,沒有人比他做了更大的犧牲,沒有人比他更讓我們了解「愛台灣」的真諦。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