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1031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台灣言論自由的過去與現在:我國言論自由發展及制度變革

  • 9 315
    35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整體而言,本書除呈現台灣言論自由的發展歷程,也紀念在言論自由遭到箝制時代,投入爭取改革的前輩。有前人的努力,台灣經過了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在1992年以後已經沒有言論叛亂罪,加上後續的改革,言論自由的發展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在亞洲更是與日本並列為自由民主的先進國家。然而,外在的威脅卻始終不斷,透過威脅利誘,台灣部分公眾人物甚至失去「不表態」的自由。如何面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的外在威脅,讓台灣的言論自由得以進一步深化發展,是目前台灣朝野與人民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對此能略盡棉薄之力。

作者

薛化元

1959年生,台灣彰化人。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歷史系合聘教授,專攻為臺灣近代現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曾任:政治大學文學院長、台灣史研究所所長歷史系主任及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會長)。著有:《民主的浪漫之路:雷震傳》、《戰後臺灣歷史閱覽》、《台灣地位關係文書》、《「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台灣貿易史》(合著)、《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合著)等書;另著有學術論文數十餘篇。

楊秀菁

台北人,1977年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出版的專著及論文包括《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戰後臺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合著)、〈戰後初期《臺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1945-1972)〉、〈冷戰時期國際人權典章中新聞自由〉、〈政治變革下臺灣對中國大陸廣播的發展、競爭與挑戰(1980-1997)〉等。

黃仁姿

屏東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現為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史、政治史。著有《國民黨政權與地方菁英:1950年代的農會改組》、《戰爭、糧食與土地改革:戰時戰後的台灣農政(1930s-1950s)》。

目錄

序—台灣言論自由的進程
前言  

第一章 箝制階段  
第一節 非常體制與言論管制  
一、訓政法令的修正與遺留  
二、動員戡亂與戒嚴體制的限制  
三、大法官釋憲文的枷鎖
第二節 不同類型媒體所受到的限制  
一、新聞出版事業
二、廣電事業
三、影劇事業
第三節 言論自由的實踐與追求:案例探討  
一、二二八事件
二、《自立晚報》案  
三、《自由中國》案  
四、《公論報》案  
五、《經濟日報》案
六、柏楊案  
七、盛竹如被迫離開主播臺
八、臺大哲學系事件
九、《臺灣政論》案
十、美麗島事件
十一、《蓬萊島》案

第二章 突破階段
第一節 解嚴後言論自由的發展
一、《國安法》的限制
二、言論叛亂罪的終結
三、集會遊行自由
四、結社自由
五、其他限制
第二節 新聞媒體的開放  
一、解除報禁
二、廣播電臺的開放
三、電視頻道的開放
四、黨政軍退出媒體
第三節 言論自由的追求:案例探討
一、蔡有全、許曹德臺獨案
二、時代雜誌系列與鄭南榕自焚案
三、獨臺會事件與《刑法》一百條修正  
四、臺灣法學會案
五、晶晶書庫案
六、外獨會事件

第三章 未來挑戰
第一節 政治言論解禁後的內容管制問題
一、國家安全與新聞自由
二、行政裁量與訊息流通
三、兒少法規與言論自由  
四、立法院預算監督與公共媒體的自主性
第二節 通訊傳播的發展與言論自由
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成立與委員任命問題
二、旺中案與媒體壟斷問題
三、網際網路發展與言論自由
第三節 說與不說的背後:案例探討  
一、反媒體壟斷、旺中案
二、許文龍事件
三、陳雲林訪臺事件
四、周子瑜事件  
五、戴立忍事件
六、李明哲案

序/導讀



台灣言論自由的進程  薛化元

2021 年的今天,台灣進入自由國家之林,已經 20 多年了,特別是在言論自由的表現,在艱困的歷史脈絡下,經過前人的犧牲與奉獻,所得成果甚至已經超越一些老牌的民主國家。

台灣在 1895 年以後開始受到近代帝國統治,但是近代化的日本卻沒有給台灣帶來《大日本帝國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台灣菁英在日本創辦《台灣青年》等一系列刊物,刊物運回台灣時,卻必須面對台灣總督府的審查,部分內容更慘遭禁止。而在東京進行議會設置請願返台的代表,更曾在「治警事件」入獄受難。直到 1945 年 8 月日本戰敗投降前為止,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未曾在台灣落實過。之後, 根據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國民政府主席兼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以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身分派陳儀接收台灣,在國民黨一黨訓政體制下,根據國民政府的國內法,遂行在台灣的統治。1947 年隨即發生 228 事件,國民黨當局在台灣大力鎮壓,不少媒體菁英受難,報刊雜誌遭到封閉。同年 7 月,1946 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尚未實施,國民政府為了因應剿共,便下令動員戡亂。1947 年行憲之後,次年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政府據此在 1948 年陸續下達緊急處分令及戒嚴令。因而,台灣的言論自由先是從 1947 年起受困於動員戡亂,1949 年起更受困於長達 38 年的戒嚴(1949 年 5月 20 日的「臨時戒嚴」後,1949 年 12 月 28 日再接續劃為「接戰地域」的戒嚴)。

1987 年 7 月,台灣終於解嚴。但是,蔣經國總統解嚴之前,透過黨政體制的運作先通過了《國家安全法》,宣示了他改革的底線。更重要的是,動員戡亂時期仍然延續,特別是在《懲治叛亂條例》強力壓制言論自由下,「言論叛亂」未能改革,白色恐怖依然持續。1988 年 12 月鄭南榕在主持的《自由時代週刊》系列,刊登了許世楷所寫的「台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遭到高等法院傳訊,他認為主張台灣獨立本應無罪,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在 1989 年 4 月 7 日抗拒拘提,自焚身亡抗議。

為了紀念鄭南榕殉道,經過鄭南榕基金會及有志人士鼓吹,2012 年 4 月台南市率先宣布 4 月 7 日作為言論自由日,2013 年又有雲林縣、宜蘭縣、嘉義縣、高雄市、屏東縣也同步宣布言論自由日,之後每年都有縣市政府參與推展此一活動。2016 年行政院核定,以 4 月 7 日作為國定的言論自由日。2017 年,負責言論自由日的內政部展開一系列的紀念活動,「我國言論自由發展及制度變革資料蒐集與分析工作案」便是在此一脈絡下展開。當時內政部長葉俊榮、民政司長林清淇,以這個工作案作為基礎,同步也推動 4 月 7 日言論自由日的展示工作。而筆者及研究團隊也因此承接了此一研究案。

筆者作為這個工作案的研究主持人,深刻感受到研究計畫展開期間,內政部及外聘學者專家的協助,除了葉俊榮部長主持之外,包括前任的兩位大法官林子儀教授、李震山教授與當時國史館館長吳密察,都全程參加各期的審查會議。在審查會議中,委員們對於台灣言論自由的發展歷程,從審查之初提供頗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架構後,其後更陸續提出重要的修正意見,經過研究團隊參考審查意見進行修正之後,才有這本書初稿產生。在計畫進行期間必須感謝林清淇司長、簡鈺珒科長及周惠卿小姐(現任科長)的大力協助,使得計畫可以在相當短的期間內有了具體的成果。計畫結束之後,感謝內政部長徐國勇的協助,使得計畫成果得以朝向成書出版的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此一計畫得以順利進行,得力研究團隊同仁的努力。團隊籌組期間,就決定由專精言論自由歷史研究的楊秀菁博士擔任協同主持人,負責根據討論的計畫大綱進行主文初稿的撰述工作;個案的資料整理、第二、三章案例探討之撰寫,則由另外一位協同主持人黃仁姿博士負責;而我的另外幾位學生任育德博士、林果顯博士、蘇瑞鏘博士也協助提供部分個案的資料和內容最後由我負責整體校正、定稿工作。計畫進行過程,透過多次的會議和整稿,計畫助理郭珮瑜、莊宏年、陳致妤等人的協助也功不可沒。

整體而言,本書除呈現台灣言論自由的發展歷程,也紀念在言論自由遭到箝制時代,投入爭取改革的前輩。有前人的努力,台灣經過了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在 1992 年以後已經沒有言論叛亂罪,加上後續的改革,言論自由的發展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在亞洲更是與日本並列為自由民主的先進國家。然而,外在的威脅卻始終不斷,透過威脅利誘,台灣部分公眾人物甚至失去「不表態」的自由。如何面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的外在威脅,讓台灣的言論自由得以進一步深化發展,是目前台灣朝野與人民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對此能略盡棉薄之力。

感謝外審委員提供寶貴的修改意見,以及邱萬興先生、台灣人權促進會、鄭南榕基金會等朋友、機構提供圖片/照片,使本書更具可讀性。最後感謝允晨文化公司林志峰先生大力的協助,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063187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0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