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法庭:蔣政權的最後掙扎
內容簡介
1970年代,蔣介石代表的政權被逐出聯合國,接著,蔣介石過世……。「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維持「大中國體制」的政府形象搖搖欲墜,台灣社會「民主運動」及「台灣獨立」「建國運動」浪潮席捲而至,威脅外省人政權的存在。
但戒嚴體制並未正面回應時代潮流,反而將任何主張「台灣獨立」的行為都視為叛亂行為,抓進「安康接待室」秘密偵訊,押到軍事「第一法庭」,在這間大的新的軍事法庭審判,炮製更多的叛亂案件,以死刑威嚇有任何主張的政治反對者。
這一間大間的軍事「第一法庭」是蔣氏政權為鎮壓「台灣獨立」而設立的建築物,也是蔣氏政權維護政權最後掙扎的新舞台。本書成書引用國內外公司有文獻及專家學者著作文字,書中盡量著明,如有註明不全,請作者見諒,在此向各位專家學者致謝。
目錄
第一部 第一法庭相等待
第二部 神話中國難困守
第三部 追殺台獨保政權
第四部 愛國匪諜死冤枉
第五部 文章叛亂數罪狀
第六部 死刑大審淚震憾
第七部 反火亂局多敗事
第八部 三聲無奈軍法庭
序/導讀
館長序
第一法庭
-- 序姚嘉文資政的新書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洪世芳
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前輩,也是美麗島事件政治受難者,在聯合國發布《世界人權宣言》滿75 周年之際,出版「第一法庭—蔣政權的最後掙扎」,別具意義。
美麗島大審的第一法庭係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於1977 年增建之法庭,作為軍事審判場域的15 年間,審理過許多社會大眾矚目的案件,如1978 年9 月調查局偵破吳泰安共諜案,導致余登發父子遭到逮捕;1980 年受社會關注的政治案件的美麗島軍法大審。姚資政受難時就在這第一法庭接受軍法審判,見證臺灣威權統治的壓迫手段,他們當時的答辯,對於現今民主自由的價值,很值得年輕世代省思。
國家人權博物館為還原白色景美紀念園區歷史場景,讓民眾瞭解第一法庭的時代意義及有更深刻認識,在姚資政協助下,2023 年2月完成第一法庭在美麗島軍法大審時的場景復原;站在歷史現場,讓我們更能深刻感受及體認抗爭者與反抗者的精神。姚資政表示景美紀念園區於2022 年已審定為「不義遺址」,他將著手撰寫一本有關「第一法庭」的書,讓大家知道當時設立第一法庭的用意與功能。
在強調轉型正義教育學習的今天,近年姚資政常受邀親臨遺址現場為司法院法官學院司法人員、法務部司法官學院新進檢察官、法務部調查局新進調查人員等,以及關心臺灣轉型正義發展之各國議員代表及助理、國際相關人權團體等,分享「美麗島運動」精神及美麗島事件對臺灣民主化的影響,相關訴求至1980 年代末期雖尚未能實現,就如姚資政在書中所言,「軍事『第一法庭』風光設立,威風開辦,最後無奈收場。」但是到了1990 年代中後期最終還是逐一實現,使臺灣成為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
本書可見姚資政投注很多時間與心力蒐集史料,資料相當豐富,我看了非常的感動,也獲益匪淺。期望藉由此書,也讓社會大眾更深入瞭解戒嚴時期軍法審判的有關歷史,以及前輩們為民主努力的精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