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100+10件大事(下) 戰後篇
內容簡介
全新改版,新增千禧年後10件大事!
以台灣為主體,並以當前的時空為立足點,
深入淺出地選出台灣史的100+10件大事。
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台灣──這座美麗之島,在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到台美斷交、解除戒嚴、台灣首次總統直接民選……;從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展開、各式各樣的民主運動崛起,到科技島國的建立……等專屬於台灣的大事紀中,感受到台灣的脈動是如何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透過本書,台灣史學者李筱峰教授希望讓更多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了解台灣近三、四百年來的各種變貌,在看見台灣人辛酸血淚、奮進掙扎的同時,進而發現台灣歷史的特殊性格,反省失敗與缺失,為現實的台灣尋找及起造光明的出路。
本書特色
1. 2024年全新改版增訂,以時序系統、單元式主題介紹台灣近代大事。
2. 以台灣作為主體,從台灣經歷過的重要事件,瞭解我們自己的歷史。
3. 內容涵蓋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教育史等,完整呈現台灣史的全貌。
以台灣為主體,並以當前的時空為立足點,
深入淺出地選出台灣史的100+10件大事。
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台灣──這座美麗之島,在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到台美斷交、解除戒嚴、台灣首次總統直接民選……;從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展開、各式各樣的民主運動崛起,到科技島國的建立……等專屬於台灣的大事紀中,感受到台灣的脈動是如何與世界連結在一起。
透過本書,台灣史學者李筱峰教授希望讓更多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了解台灣近三、四百年來的各種變貌,在看見台灣人辛酸血淚、奮進掙扎的同時,進而發現台灣歷史的特殊性格,反省失敗與缺失,為現實的台灣尋找及起造光明的出路。
本書特色
1. 2024年全新改版增訂,以時序系統、單元式主題介紹台灣近代大事。
2. 以台灣作為主體,從台灣經歷過的重要事件,瞭解我們自己的歷史。
3. 內容涵蓋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教育史等,完整呈現台灣史的全貌。
目錄
55. 國民政府接管台灣
56. 台灣省參議會成立
57. 國語推行委員會成立
58. 二二八事件
59. 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展開
60. 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
61. 蔣政權流亡入台
62. 土地改革
63. 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提出
64. 戒嚴與白色恐怖政治
65. 美援來了
66. 《自由中國》雜誌創刊
67. 罷免李宗仁.撤職吳國楨
68. 劉自然案引爆民眾攻擊美使館
69. 八二三炮戰
70. 雷震案爆發.組黨行動失敗
71. 《文星》雜誌出擊
72. 獎勵投資條例
73. 電視時代開始
74. 台灣人民自救宣言
75. 「國家安全會議」成立
76.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
77. 《大學》論政
78. 「黨外」民主運動崛起
79. 蔣政權代表被逐出聯合國
80. 蔣經國組閣
81. 鄉土文學論戰
8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
83. 中壢事件
84. 台美斷交╱中美建交
85. 橋頭示威
86. 美麗島事件(高雄事件)
87.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
88. 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成立
89. 勞動基準法實施
90. 民主進步黨成立
91. 解除戒嚴
92. 李登輝上台
93. 鄭南榕自焚
94. 從二月政爭到國是會議
95. 終止「戡亂」與修正刑法 100 條
96. 「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成立
97. 總統直接民選
98. 電腦資訊大國的建立
99. 精省
100. 「特殊兩國關係論」的提出
+1 第一次政黨輪替
+2 牽手護台灣
+3 刺扁案
+4 「紅衫軍」倒扁運動
+5 第一任卸任總統遭羈押判刑
+6 馬英九掌政
+7 太陽花學運
+8 台灣出現第一位女總統
+9 首次罷免直轄市長
+10 護國神山科技島國的出現
李筱峰作品年表
56. 台灣省參議會成立
57. 國語推行委員會成立
58. 二二八事件
59. 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展開
60. 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
61. 蔣政權流亡入台
62. 土地改革
63. 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提出
64. 戒嚴與白色恐怖政治
65. 美援來了
66. 《自由中國》雜誌創刊
67. 罷免李宗仁.撤職吳國楨
68. 劉自然案引爆民眾攻擊美使館
69. 八二三炮戰
70. 雷震案爆發.組黨行動失敗
71. 《文星》雜誌出擊
72. 獎勵投資條例
73. 電視時代開始
74. 台灣人民自救宣言
75. 「國家安全會議」成立
76.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
77. 《大學》論政
78. 「黨外」民主運動崛起
79. 蔣政權代表被逐出聯合國
80. 蔣經國組閣
81. 鄉土文學論戰
8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
83. 中壢事件
84. 台美斷交╱中美建交
85. 橋頭示威
86. 美麗島事件(高雄事件)
87.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
88. 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成立
89. 勞動基準法實施
90. 民主進步黨成立
91. 解除戒嚴
92. 李登輝上台
93. 鄭南榕自焚
94. 從二月政爭到國是會議
95. 終止「戡亂」與修正刑法 100 條
96. 「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成立
97. 總統直接民選
98. 電腦資訊大國的建立
99. 精省
100. 「特殊兩國關係論」的提出
+1 第一次政黨輪替
+2 牽手護台灣
+3 刺扁案
+4 「紅衫軍」倒扁運動
+5 第一任卸任總統遭羈押判刑
+6 馬英九掌政
+7 太陽花學運
+8 台灣出現第一位女總統
+9 首次罷免直轄市長
+10 護國神山科技島國的出現
李筱峰作品年表
序/導讀
增訂版自序 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台灣史100件大事》原本完稿於1999年底,換句話說,本書原本所謂的「台灣史100件大事」是指1999年之前的台灣史上的100件大事。但是,2000年之後(亦即《台灣史100件大事》出版之後),至今已歷24年,這24年之間,台灣又發生了許多重要事情,對往後的台灣必然產生結構性的影響。因此趁本書改版之際,我將2000年後的發展,再增列10個事件。
這10個事件中,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正負意義皆有。
但畢竟台灣在全球眼光中是備受矚目與肯定的。
人口2,350萬的台灣(在世界人口排名第57,還有140個國家人口比台灣少),2021年3月份台灣的外匯達5,543億美元,居全球第4名,金額遠遠超越新加坡、韓國和香港;根據全球金融雜誌調查,2023年全球最富裕國家,台灣列第14位;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台灣經濟自由度排名世界第4。
「最健康國家與最佳醫療服務國家」評比,台灣是全世界第2名;醫療技術排名亞洲第1,世界第3。
根據全球最大外派社群網站InterNations 調查,全世界「最友善國家」,台灣名列第1。也因此台灣擁有護照免簽國家120國。
至於「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國家」,根據英國網路調查公司對全世界191個國家地區進行調查,台灣榮獲第1名(第2是奧地利,第3是日本)。
聯合國2022年統計的「世界幸福報告」排名,台灣居世界第26名(東亞第1),中國則是落後在第72名。
經濟學人(EIU)資訊社2021年公布,全球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在167個受評比的國家當中,台灣排名第8,居亞洲之冠,是亞洲唯一擠進前十名的「全面民主」(Full democracy)政體。中國則被歸類於「獨裁」(Authoritarian)國家,排名第148。EIU也指出:「中國變得更富有的同時,並未變得更民主。相反的,中國變得更不自由。」
世界著名的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評比世界各國自由度,台灣自從民主化之後,都被列在「自由國家」之列,自由度高達94分(2023);中國則只有9分,始終被列在「完全不自由國家」。
今日台灣有此成果,但卻遭受「完全不自由國家」中國的軍事威脅!而台灣內部又有認同中國的勢力配合中國的外宣,散布失敗主義,試圖瓦解台灣民心。撫今追昔,這股與中共專制政權裡應外合的勢力,竟是當年曾經發誓要「消滅共匪」的統治集團。
誠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句話:「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我們要揚棄黑暗,迎向光明,就要了解過去的錯誤與失敗,發揚過去的美好與優點,創造新的生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在本書改版之際,願與同胞共勉!
李筱峰
2024年2月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台灣史100件大事》原本完稿於1999年底,換句話說,本書原本所謂的「台灣史100件大事」是指1999年之前的台灣史上的100件大事。但是,2000年之後(亦即《台灣史100件大事》出版之後),至今已歷24年,這24年之間,台灣又發生了許多重要事情,對往後的台灣必然產生結構性的影響。因此趁本書改版之際,我將2000年後的發展,再增列10個事件。
這10個事件中,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正負意義皆有。
但畢竟台灣在全球眼光中是備受矚目與肯定的。
人口2,350萬的台灣(在世界人口排名第57,還有140個國家人口比台灣少),2021年3月份台灣的外匯達5,543億美元,居全球第4名,金額遠遠超越新加坡、韓國和香港;根據全球金融雜誌調查,2023年全球最富裕國家,台灣列第14位;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台灣經濟自由度排名世界第4。
「最健康國家與最佳醫療服務國家」評比,台灣是全世界第2名;醫療技術排名亞洲第1,世界第3。
根據全球最大外派社群網站InterNations 調查,全世界「最友善國家」,台灣名列第1。也因此台灣擁有護照免簽國家120國。
至於「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國家」,根據英國網路調查公司對全世界191個國家地區進行調查,台灣榮獲第1名(第2是奧地利,第3是日本)。
聯合國2022年統計的「世界幸福報告」排名,台灣居世界第26名(東亞第1),中國則是落後在第72名。
經濟學人(EIU)資訊社2021年公布,全球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在167個受評比的國家當中,台灣排名第8,居亞洲之冠,是亞洲唯一擠進前十名的「全面民主」(Full democracy)政體。中國則被歸類於「獨裁」(Authoritarian)國家,排名第148。EIU也指出:「中國變得更富有的同時,並未變得更民主。相反的,中國變得更不自由。」
世界著名的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評比世界各國自由度,台灣自從民主化之後,都被列在「自由國家」之列,自由度高達94分(2023);中國則只有9分,始終被列在「完全不自由國家」。
今日台灣有此成果,但卻遭受「完全不自由國家」中國的軍事威脅!而台灣內部又有認同中國的勢力配合中國的外宣,散布失敗主義,試圖瓦解台灣民心。撫今追昔,這股與中共專制政權裡應外合的勢力,竟是當年曾經發誓要「消滅共匪」的統治集團。
誠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句話:「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我們要揚棄黑暗,迎向光明,就要了解過去的錯誤與失敗,發揚過去的美好與優點,創造新的生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在本書改版之際,願與同胞共勉!
李筱峰
2024年2月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試閱
+1 第一次政黨輪替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2000年,台灣出現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統。
中華民國第10任總統大選於2000年3月18日舉行,民進黨推出陳水扁和呂秀蓮競選正副總統。以4,977,697票(得票率39.3%),擊敗其他組合,即脫離國民黨的宋楚瑜,與張昭雄搭檔(得票4,664,972,得票率36.8%),以及國民黨的連戰、蕭萬長搭檔(得票2,925,513,得票率23.1%),還有離開民進黨的許信良,與朱惠良搭檔(得票79,429,得票率0.63%),以及李敖與馮滬祥搭檔(得票16,782,得票率0.13%)。
選戰期間,宋楚瑜被爆出「中興票券事件」(「興票案」),元氣大傷。而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則出言恫嚇:「不管誰,只要搞台灣獨立,就沒有好下場!」中共的介選恫嚇,反而引起台灣人的反感。
陳水扁險勝當選,執政半個多世紀的國民黨終於下台,台灣首次出現政黨輪替。
李登輝辭去中國國民黨主席,之後,旋遭國民黨開除。國民黨本土化的契機結束;而敗選的宋楚瑜,則結合另外一部分退出國民黨的人士,另創「親民黨」。
陳水扁1950年出生於台南官田西庄村一個三級貧戶,陳父當佃農和長工為生。
陳水扁就讀台大法律系時即通過律師高考。1979年底美麗島事件爆發,執業律師的陳水扁加入辯護律師團,是他投身政壇的契機。1981年當選台北市議員;1985年9月28日,陳水扁辭去台北市議員,回鄉參選台南縣縣長,落選收場。在敗選翌日的謝票行程中,妻子吳淑珍遇車禍,導致下半身永久癱瘓;1986年陳水扁參與成立民主進步黨;1990年當選立法委員,開啟了兩屆的國會生涯。在擔任立委期間,陳水扁受民眾和各黨派國會助理肯定為問政績效第一名。1993年7月獲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評選為「台灣國會風雲人物」;1994年底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在台北市長四年任內,政績斐然,民意滿意度高達8成,但競選連任時,卻以45.91%的得票率,敗給馬英九。轉而於2000年走上總統之路。
2000年陳水扁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在中共無意對台動武的前提下,保證「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以及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陳水扁雖當選總統,但是民進黨在立法院沒有過半,即所謂「朝小野大」。陳水扁為安撫舊勢力及軍系,任用空軍四星一級上將的國民黨黨員唐飛出任行政院長。但約半年後,由於核能政策見解歧異,唐飛被迫辭職。其後的內閣先後由張俊雄、游錫堃組閣。
2004年陳水扁、呂秀蓮連任成功。這次的大選,原本在2000年互相謾罵攻擊的兩個競選對手連戰、宋楚瑜搭檔競選,志在擊敗陳水扁。但最後陳呂配擊敗連宋配,獲得連任。陳呂配獲 6,471,970票(得票率 50.11%),險勝連宋配的6,442,452票(得票率49.89%)。
這次陳水扁連任成功,有兩個重要因素值得觀察,其一是該年2月28日的「牽手護台灣」行動,激發民氣,掀起海內外關注;另外一個因素是,選舉投票前一日(2004年3月19日),突發「刺扁案」。此兩事,將另述於後。
陳水扁第2任期的內閣先後由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組閣。在第二任內,陳水扁曾進行一次修憲,廢除國民大會,使立法院成為單一國會,且席次減半,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此外,制定公布《公民投票法》,使全國性公投與地方性公投獲得法源依據,並納入公投複決憲法修正案。
陳水扁兩任8年總統任內,雖有「四不一沒有」的宣示在先,但他偶爾在其他場合則吐露「一邊一國」、「台灣正名」之語,並推動公投、台灣入聯運動,且終止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四不一沒有」顯然有了修正。這不僅引起中國國民黨等泛藍集團的強力抨擊,也讓希望「維持現狀」的美國緊張,暗指陳水扁為「trouble maker」;而中共北京當局更恨之咬牙切齒,出言恫嚇!
這種台灣主體性的顯現,還可以從以下改變看出:新聞局發行的年鑑內已用台灣地圖代替中國地圖;中正機場改名桃園機場,桃園國際機場海關入口改用國民(Citizen),不再用華人(Chinese);中華郵政改名台灣郵政;中國石油改為台灣中油;外貿協會由 CETRA正名為 TAITRA等;外交部簽發的護照加蓋TAIWAN,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明顯區別。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對於陳水扁8年任內的政績,有如下的扼要敘述:
「於總統任內,在內政方面,陸續完成基隆河整治工程,貫通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興建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開發中部科學園區,改善大高雄地區飲用水,興建高雄捷運系統。為強化金融服務業,於民國90年(2001)實施『一次金改』,93年(2004)實施『二次金改』。
在社會安全方面,為保障農漁民、婦女、勞工、老人等弱勢團體,先後完成兩性工作平等法、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就業保險法、國民年金法的立法。
在族群政策方面,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設立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電視台,研擬〈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推動原住民族自治。
在外交事務上,積極爭取加入聯合國及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均因中共阻撓而未能如願。惟民國91年(2002)1月,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
除上述外,在內政上,發放老人年金3,000元;完成政務官財產強制信託。
在產經方面:打消1兆2千億元銀行呆帳;中船與唐榮等國營事業,民進黨主政3年內即轉虧為盈;提出「艱困傳統產業輔導機制」、「振興傳統產業方案」、「新傳統產業振興方案」、「振興傳統產業優惠貸款」、「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兩兆雙星」等重點產業的產值持續擴大,2006年半導體產值有1兆2,259億元,LCD產值1兆800億元,數位內容產值3,700億元,生技產值1,822億元;2003年兩億元以上的民間重大投資達到1兆5,584億元,民間參與公共投資建設較前年成長8.6倍;從2002年推動「營運總部」政策至2006年來,租稅、土地方面有12項修法放寬,行政措施也有12項修法放寬。現有289家企業總部設在台灣,2002年至2004年,一共由國外匯回資金1,070億元,2002年平均每家匯回4.3億元,到了2004年已達5.27億元,逐年上升;成立屏東二代加工出口區與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輔導建立48個產業別電子商務系統,成立7個中小企業產業電子化服務團;連續實施4年的低利率優惠房貸政策;促進廠商投資意願,實施「製造業5年免營利事業所得稅」措施;2005年稅收超收1,800億。
交通建設,除前述者外,第二高速公路通車(國民黨所列預算5,251億元,民進黨政府只用2,719億元,省了2,532億元),此外,東西走向的快速道路10號、8號、4號、88號、86號、84號、82號、78號、76號、72號、68號、66號、64號等也都完工通車。
重新招標桃園大潭發電廠(國民黨預算要4,867億元,陳水扁只用3,386億元,省下1,481億元)。
再者,主導通過「廣電三法」,不分黨派、性別,政治人物都應該退出媒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評比,台灣新聞自由度亞洲第一。
軍隊國家化、軍品採購公開化、情治單位法制化、軍政軍令一元化。
職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的評比,台灣都名列前茅。以2005年為例,台灣在成長競爭力排名世界第5;在商業競爭力方面,台灣則排名第14名;布朗大學評比,台灣電子化政府網站服務內容全球第一。
儘管如此,由於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等共組「國親聯盟」與陳水扁政府抗衡,尤以杯葛軍購預算為甚。陳水扁政府8年執政期間成為「少數派政府」,政策經常受到在野陣營的反對與阻撓,因而陷入嚴重的內耗。
更遺憾的是,陳水扁在第二任內,其家族逐漸被爆出數起涉弊案件,其妻也傳出賣官鬻爵的情事。陳水扁執政後期,民意調查支持度普遍低迷。在2005年民調跌至低點,只剩34%。
曾是扁粉的旅美學人翁達瑞,也忍不住對陳水扁說出如下的重話:「你就任總統之初,人民對改革期待殷切,給你7成的民調支持。可是在你掌握權力之後,你的家人就像進了糖果屋的小孩,貪得無厭。一些應該遠離政治的東西,如裸鑽、名錶、珠寶,還有一箱箱的現金等,紛紛出現在扁家。」
終於2006年8月爆發「紅衫軍倒扁」運動,陳水扁卸任後更鋃鐺入獄,這兩件大事,另以專章敘述於後。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2000年,台灣出現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總統。
中華民國第10任總統大選於2000年3月18日舉行,民進黨推出陳水扁和呂秀蓮競選正副總統。以4,977,697票(得票率39.3%),擊敗其他組合,即脫離國民黨的宋楚瑜,與張昭雄搭檔(得票4,664,972,得票率36.8%),以及國民黨的連戰、蕭萬長搭檔(得票2,925,513,得票率23.1%),還有離開民進黨的許信良,與朱惠良搭檔(得票79,429,得票率0.63%),以及李敖與馮滬祥搭檔(得票16,782,得票率0.13%)。
選戰期間,宋楚瑜被爆出「中興票券事件」(「興票案」),元氣大傷。而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則出言恫嚇:「不管誰,只要搞台灣獨立,就沒有好下場!」中共的介選恫嚇,反而引起台灣人的反感。
陳水扁險勝當選,執政半個多世紀的國民黨終於下台,台灣首次出現政黨輪替。
李登輝辭去中國國民黨主席,之後,旋遭國民黨開除。國民黨本土化的契機結束;而敗選的宋楚瑜,則結合另外一部分退出國民黨的人士,另創「親民黨」。
陳水扁1950年出生於台南官田西庄村一個三級貧戶,陳父當佃農和長工為生。
陳水扁就讀台大法律系時即通過律師高考。1979年底美麗島事件爆發,執業律師的陳水扁加入辯護律師團,是他投身政壇的契機。1981年當選台北市議員;1985年9月28日,陳水扁辭去台北市議員,回鄉參選台南縣縣長,落選收場。在敗選翌日的謝票行程中,妻子吳淑珍遇車禍,導致下半身永久癱瘓;1986年陳水扁參與成立民主進步黨;1990年當選立法委員,開啟了兩屆的國會生涯。在擔任立委期間,陳水扁受民眾和各黨派國會助理肯定為問政績效第一名。1993年7月獲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評選為「台灣國會風雲人物」;1994年底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在台北市長四年任內,政績斐然,民意滿意度高達8成,但競選連任時,卻以45.91%的得票率,敗給馬英九。轉而於2000年走上總統之路。
2000年陳水扁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在中共無意對台動武的前提下,保證「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以及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陳水扁雖當選總統,但是民進黨在立法院沒有過半,即所謂「朝小野大」。陳水扁為安撫舊勢力及軍系,任用空軍四星一級上將的國民黨黨員唐飛出任行政院長。但約半年後,由於核能政策見解歧異,唐飛被迫辭職。其後的內閣先後由張俊雄、游錫堃組閣。
2004年陳水扁、呂秀蓮連任成功。這次的大選,原本在2000年互相謾罵攻擊的兩個競選對手連戰、宋楚瑜搭檔競選,志在擊敗陳水扁。但最後陳呂配擊敗連宋配,獲得連任。陳呂配獲 6,471,970票(得票率 50.11%),險勝連宋配的6,442,452票(得票率49.89%)。
這次陳水扁連任成功,有兩個重要因素值得觀察,其一是該年2月28日的「牽手護台灣」行動,激發民氣,掀起海內外關注;另外一個因素是,選舉投票前一日(2004年3月19日),突發「刺扁案」。此兩事,將另述於後。
陳水扁第2任期的內閣先後由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組閣。在第二任內,陳水扁曾進行一次修憲,廢除國民大會,使立法院成為單一國會,且席次減半,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此外,制定公布《公民投票法》,使全國性公投與地方性公投獲得法源依據,並納入公投複決憲法修正案。
陳水扁兩任8年總統任內,雖有「四不一沒有」的宣示在先,但他偶爾在其他場合則吐露「一邊一國」、「台灣正名」之語,並推動公投、台灣入聯運動,且終止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四不一沒有」顯然有了修正。這不僅引起中國國民黨等泛藍集團的強力抨擊,也讓希望「維持現狀」的美國緊張,暗指陳水扁為「trouble maker」;而中共北京當局更恨之咬牙切齒,出言恫嚇!
這種台灣主體性的顯現,還可以從以下改變看出:新聞局發行的年鑑內已用台灣地圖代替中國地圖;中正機場改名桃園機場,桃園國際機場海關入口改用國民(Citizen),不再用華人(Chinese);中華郵政改名台灣郵政;中國石油改為台灣中油;外貿協會由 CETRA正名為 TAITRA等;外交部簽發的護照加蓋TAIWAN,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明顯區別。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對於陳水扁8年任內的政績,有如下的扼要敘述:
「於總統任內,在內政方面,陸續完成基隆河整治工程,貫通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興建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開發中部科學園區,改善大高雄地區飲用水,興建高雄捷運系統。為強化金融服務業,於民國90年(2001)實施『一次金改』,93年(2004)實施『二次金改』。
在社會安全方面,為保障農漁民、婦女、勞工、老人等弱勢團體,先後完成兩性工作平等法、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就業保險法、國民年金法的立法。
在族群政策方面,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設立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電視台,研擬〈原住民族自治區法草案〉,推動原住民族自治。
在外交事務上,積極爭取加入聯合國及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均因中共阻撓而未能如願。惟民國91年(2002)1月,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
除上述外,在內政上,發放老人年金3,000元;完成政務官財產強制信託。
在產經方面:打消1兆2千億元銀行呆帳;中船與唐榮等國營事業,民進黨主政3年內即轉虧為盈;提出「艱困傳統產業輔導機制」、「振興傳統產業方案」、「新傳統產業振興方案」、「振興傳統產業優惠貸款」、「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CITD)」,協助中小企業融資;「兩兆雙星」等重點產業的產值持續擴大,2006年半導體產值有1兆2,259億元,LCD產值1兆800億元,數位內容產值3,700億元,生技產值1,822億元;2003年兩億元以上的民間重大投資達到1兆5,584億元,民間參與公共投資建設較前年成長8.6倍;從2002年推動「營運總部」政策至2006年來,租稅、土地方面有12項修法放寬,行政措施也有12項修法放寬。現有289家企業總部設在台灣,2002年至2004年,一共由國外匯回資金1,070億元,2002年平均每家匯回4.3億元,到了2004年已達5.27億元,逐年上升;成立屏東二代加工出口區與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輔導建立48個產業別電子商務系統,成立7個中小企業產業電子化服務團;連續實施4年的低利率優惠房貸政策;促進廠商投資意願,實施「製造業5年免營利事業所得稅」措施;2005年稅收超收1,800億。
交通建設,除前述者外,第二高速公路通車(國民黨所列預算5,251億元,民進黨政府只用2,719億元,省了2,532億元),此外,東西走向的快速道路10號、8號、4號、88號、86號、84號、82號、78號、76號、72號、68號、66號、64號等也都完工通車。
重新招標桃園大潭發電廠(國民黨預算要4,867億元,陳水扁只用3,386億元,省下1,481億元)。
再者,主導通過「廣電三法」,不分黨派、性別,政治人物都應該退出媒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評比,台灣新聞自由度亞洲第一。
軍隊國家化、軍品採購公開化、情治單位法制化、軍政軍令一元化。
職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的評比,台灣都名列前茅。以2005年為例,台灣在成長競爭力排名世界第5;在商業競爭力方面,台灣則排名第14名;布朗大學評比,台灣電子化政府網站服務內容全球第一。
儘管如此,由於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等共組「國親聯盟」與陳水扁政府抗衡,尤以杯葛軍購預算為甚。陳水扁政府8年執政期間成為「少數派政府」,政策經常受到在野陣營的反對與阻撓,因而陷入嚴重的內耗。
更遺憾的是,陳水扁在第二任內,其家族逐漸被爆出數起涉弊案件,其妻也傳出賣官鬻爵的情事。陳水扁執政後期,民意調查支持度普遍低迷。在2005年民調跌至低點,只剩34%。
曾是扁粉的旅美學人翁達瑞,也忍不住對陳水扁說出如下的重話:「你就任總統之初,人民對改革期待殷切,給你7成的民調支持。可是在你掌握權力之後,你的家人就像進了糖果屋的小孩,貪得無厭。一些應該遠離政治的東西,如裸鑽、名錶、珠寶,還有一箱箱的現金等,紛紛出現在扁家。」
終於2006年8月爆發「紅衫軍倒扁」運動,陳水扁卸任後更鋃鐺入獄,這兩件大事,另以專章敘述於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