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定義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沙發客又要上路囉!
這一回,我們要.歐亞非走透透,發現旅行真正的意義!
更多生動的照片、更豐富的美景人文,更精采刺激的旅程就要勾引你上路!
經濟不景氣,那就買本書躺在沙發上遊世界吧!
★我旅行,因為想多看、因為想多聽、因為想滿足我牡羊座的好奇心。
因為旅行,我到過不同的城市、睡過不同的沙發、認識不同的人與文化;從北極圈、到撒哈拉沙漠、到阿爾卑斯山、到紅海,我看見、我聽聞、我發現了世界、也讓自己的潛能被激發。於是我說:旅行,可以是天涯、可以在咫尺、也可以在於對自己的觀察。
★嚮往沙發旅行嗎?現在就上網加入沙發客大家庭
由美國大男生凱西范頓Casey Fenton在突發奇想之下產生的沙發客網站,是喜歡旅行交朋友的背包客新天堂!任何願意接待陌生人、沒錢住旅館的人都可以在這個公開的園地(www.couchsurfing.com)尋找你的下一張床。
沙發客網站www.couchsurfing.com在2004年一月份成立,如今已在200多個國家有總共超過50萬的會員!
Couchsurfing是一種新興的旅遊方式,顧名思義就是睡人家的沙發,或提供自己家裡的沙發或床給旅遊者借宿,當然有的時候,主人提供的不止是沙發,還會大方分享居家空間、招待豐盛好料,甚至當起導遊、傳授私房景點,沙發客與主人之間可不是市儈的交易,而是世界地球村般的友誼交流。
沙發客網站也並不單單是一個找尋免費住處的地方,藉由提供沙發、搜尋沙發、與客人喝咖啡、跟當地人接觸等各種形式,深入自身文化也認識他人生活,甚至從中重新對人產生信任,達到沙發客的終極目標---絕對不誇張---世界和平。2008年,作者的處女作《你家沙發借我睡》出版上市,將各種千奇百怪的沙發客經驗公開與人分享,並鼓勵大家加入這個大家庭的行列,引起廣大迴響。
這一回,我們要.歐亞非走透透,發現旅行真正的意義!
更多生動的照片、更豐富的美景人文,更精采刺激的旅程就要勾引你上路!
經濟不景氣,那就買本書躺在沙發上遊世界吧!
★我旅行,因為想多看、因為想多聽、因為想滿足我牡羊座的好奇心。
因為旅行,我到過不同的城市、睡過不同的沙發、認識不同的人與文化;從北極圈、到撒哈拉沙漠、到阿爾卑斯山、到紅海,我看見、我聽聞、我發現了世界、也讓自己的潛能被激發。於是我說:旅行,可以是天涯、可以在咫尺、也可以在於對自己的觀察。
★嚮往沙發旅行嗎?現在就上網加入沙發客大家庭
由美國大男生凱西范頓Casey Fenton在突發奇想之下產生的沙發客網站,是喜歡旅行交朋友的背包客新天堂!任何願意接待陌生人、沒錢住旅館的人都可以在這個公開的園地(www.couchsurfing.com)尋找你的下一張床。
沙發客網站www.couchsurfing.com在2004年一月份成立,如今已在200多個國家有總共超過50萬的會員!
Couchsurfing是一種新興的旅遊方式,顧名思義就是睡人家的沙發,或提供自己家裡的沙發或床給旅遊者借宿,當然有的時候,主人提供的不止是沙發,還會大方分享居家空間、招待豐盛好料,甚至當起導遊、傳授私房景點,沙發客與主人之間可不是市儈的交易,而是世界地球村般的友誼交流。
沙發客網站也並不單單是一個找尋免費住處的地方,藉由提供沙發、搜尋沙發、與客人喝咖啡、跟當地人接觸等各種形式,深入自身文化也認識他人生活,甚至從中重新對人產生信任,達到沙發客的終極目標---絕對不誇張---世界和平。2008年,作者的處女作《你家沙發借我睡》出版上市,將各種千奇百怪的沙發客經驗公開與人分享,並鼓勵大家加入這個大家庭的行列,引起廣大迴響。
目錄
序
1.嚮往之旅
a.Maroc 尋找三毛夢中的橄欖樹
b.Nord 北極圈的午夜陽光
c.Turkie 魂縈夢牽的棉花堡
d.Egypt 揭開童年以來的神祕面紗
e.Noueiba 西奈半島之旅
2.主題之旅
a.Zillatel 阿爾卑斯山健行之旅
b.Aragan 西班牙峽谷運動
c.Krakow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巡禮
d.Bonneuil 農莊民宿之旅
e.Silcusin 法國中部的樂活之旅
f.Bourgogne 有機農場當義工兼度假
g.Toscana 在托斯卡尼的艷陽下追憶似水年華
h.Provence 薰衣草之路
3.節慶之旅
a.Pompelona 西班牙奔牛節
b.Sauveterre 消防隊之夜
c.Brighton 重遊布萊頓
d.Armistice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紀念之旅
4.心靈之旅
a.Mont Saint Michel 不帶地圖的旅行
b.Taiwan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
c.Saint Jacques Compostelle--朝聖之路
d.Flaneur de Paris--在自己家附近旅行
e.Vipassan--內觀之旅
1.嚮往之旅
a.Maroc 尋找三毛夢中的橄欖樹
b.Nord 北極圈的午夜陽光
c.Turkie 魂縈夢牽的棉花堡
d.Egypt 揭開童年以來的神祕面紗
e.Noueiba 西奈半島之旅
2.主題之旅
a.Zillatel 阿爾卑斯山健行之旅
b.Aragan 西班牙峽谷運動
c.Krakow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巡禮
d.Bonneuil 農莊民宿之旅
e.Silcusin 法國中部的樂活之旅
f.Bourgogne 有機農場當義工兼度假
g.Toscana 在托斯卡尼的艷陽下追憶似水年華
h.Provence 薰衣草之路
3.節慶之旅
a.Pompelona 西班牙奔牛節
b.Sauveterre 消防隊之夜
c.Brighton 重遊布萊頓
d.Armistice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紀念之旅
4.心靈之旅
a.Mont Saint Michel 不帶地圖的旅行
b.Taiwan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
c.Saint Jacques Compostelle--朝聖之路
d.Flaneur de Paris--在自己家附近旅行
e.Vipassan--內觀之旅
序/導讀
旅行的定義
「為什麼喜歡旅行?」常常有人這樣問我。
為了回答他們這個問題,我寫了這本書。
而且,要不是我的編輯──優質、未婚、沒小孩;為了感謝她,我決定寫出她可能不願透露的名字,反正版權頁也可以找到──阿月阻止我,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沒完沒了,這本書將永遠無法出版。「夠了。太厚的書成本高、定價貴,會少很多人買!」(一心想成為暢銷書編輯的)她說。
旅行對我而言,已經不只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它幾乎是我生活的全部,這連阿月都沒有辦法阻止我〈她也不會這麼做,她說很想跟我一起走──我發誓我們之間沒有曖昧關係〉。
即使不是「在路上」,我也是以一種旅行的態度在過日子;只要我願意,走在自己家附近的街上也都能以旅行的心態,像個好奇的小孩一樣,因為發現新事物、學到新知識而感受到旅行所能帶給我的喜悅;更別說是真正出遠門的旅遊了,認真算來,我一年至少有四個月的時間在外面旅行,讓認識我的人想掐死我,他們嫉妒!
我親愛的讀者們,請不要嫉妒我。
我是個愛分享的人,藉由書寫,我毫無保留地提供我的旅遊經驗,只要你願意,也能像我一樣享受旅行帶來的極大樂趣。
我已經寫過一本叫做《你家沙發借我睡》的書來傳授我的「沒有錢也要去旅行」的祕笈(非廣告:還沒有買那本書的人趕快去買):藉由接待外地來的陌生人,感覺自己好像也去他們所來的國度旅行過了;出去玩的時候也總是依賴陌生人提供的住處與其他幫助才得以成行;經由「免費沙發」之名、行文化交流之實的結果,旅行於是更深入,樂趣也更多。
而在這本書裡,我變本加厲地提出更多不同的旅行方法,一定要讓那些有很多藉口、說很想旅行卻一直無法成行的人閉嘴出走!
自從當了沙發客之後,我就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在旅行,也以這樣的身分在我所住的城市接待旅人。得感謝我的沙發主人們,他們不但提供我睡覺的地方(很多都比我自己家裡舒服),還讓我體驗了旅行時最喜歡的「道地的生活」;也要感謝我的沙發客,他們提供的旅行經驗,讓我知道更多旅行的方式,我在這裡把從他們身上「偷」來的新知也一起跟你分享了。藉由我的旅行經驗,加上我所洩漏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這本書得以完成(雖然還沒得獎,請容我在此也感謝我的美編,以及,再一次,我的父親母親);而你也能在讀完之後得到「旅行是什麼?為什麼要旅行?」……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要再來問我了!
「如果因為現實的因素不能出國旅行怎麼辦?」也有人這樣問我。
「誰說旅行一定要出國?」我常常會這樣以另一個問題作為回答。不過在這本書裡,我得以詳細地以自己的旅行經驗讓問這個問題的人知道:所謂的旅行,不是單單指出國去玩,其實在自己的城市都能旅行,甚至在自己心裡都能旅行。而既然我花了許多時間,歷經腰酸背痛、眼睛幾乎脫窗、電腦死亡、眾叛親離(因太久沒聯絡及閉關拒絕見面)等過程,辛苦寫出來告訴你了,請耐心讀下去。
「真羨慕你的勇氣!」更多人這樣對我說,終於不是個問題了。
不過我還是會把這個讚嘆句當成問題來這樣回答他們:我做的是我喜歡的事,這不需要勇氣;如果哪一天我必須朝九晚五的做我不喜歡的工作,那才需要勇氣!
「旅行到底是什麼?」這不是別人問的,是我自己。
經過了這麼多的旅行,也一直以旅行的態度在生活,我終於可以為我的旅行下個定義:旅行,是不斷學習與成長的過程。
而既然我們一直在學習與成長,其實,我們也一直在旅行。
人生,就是旅行。
「為什麼喜歡旅行?」常常有人這樣問我。
為了回答他們這個問題,我寫了這本書。
而且,要不是我的編輯──優質、未婚、沒小孩;為了感謝她,我決定寫出她可能不願透露的名字,反正版權頁也可以找到──阿月阻止我,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沒完沒了,這本書將永遠無法出版。「夠了。太厚的書成本高、定價貴,會少很多人買!」(一心想成為暢銷書編輯的)她說。
旅行對我而言,已經不只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它幾乎是我生活的全部,這連阿月都沒有辦法阻止我〈她也不會這麼做,她說很想跟我一起走──我發誓我們之間沒有曖昧關係〉。
即使不是「在路上」,我也是以一種旅行的態度在過日子;只要我願意,走在自己家附近的街上也都能以旅行的心態,像個好奇的小孩一樣,因為發現新事物、學到新知識而感受到旅行所能帶給我的喜悅;更別說是真正出遠門的旅遊了,認真算來,我一年至少有四個月的時間在外面旅行,讓認識我的人想掐死我,他們嫉妒!
我親愛的讀者們,請不要嫉妒我。
我是個愛分享的人,藉由書寫,我毫無保留地提供我的旅遊經驗,只要你願意,也能像我一樣享受旅行帶來的極大樂趣。
我已經寫過一本叫做《你家沙發借我睡》的書來傳授我的「沒有錢也要去旅行」的祕笈(非廣告:還沒有買那本書的人趕快去買):藉由接待外地來的陌生人,感覺自己好像也去他們所來的國度旅行過了;出去玩的時候也總是依賴陌生人提供的住處與其他幫助才得以成行;經由「免費沙發」之名、行文化交流之實的結果,旅行於是更深入,樂趣也更多。
而在這本書裡,我變本加厲地提出更多不同的旅行方法,一定要讓那些有很多藉口、說很想旅行卻一直無法成行的人閉嘴出走!
自從當了沙發客之後,我就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在旅行,也以這樣的身分在我所住的城市接待旅人。得感謝我的沙發主人們,他們不但提供我睡覺的地方(很多都比我自己家裡舒服),還讓我體驗了旅行時最喜歡的「道地的生活」;也要感謝我的沙發客,他們提供的旅行經驗,讓我知道更多旅行的方式,我在這裡把從他們身上「偷」來的新知也一起跟你分享了。藉由我的旅行經驗,加上我所洩漏的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這本書得以完成(雖然還沒得獎,請容我在此也感謝我的美編,以及,再一次,我的父親母親);而你也能在讀完之後得到「旅行是什麼?為什麼要旅行?」……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要再來問我了!
「如果因為現實的因素不能出國旅行怎麼辦?」也有人這樣問我。
「誰說旅行一定要出國?」我常常會這樣以另一個問題作為回答。不過在這本書裡,我得以詳細地以自己的旅行經驗讓問這個問題的人知道:所謂的旅行,不是單單指出國去玩,其實在自己的城市都能旅行,甚至在自己心裡都能旅行。而既然我花了許多時間,歷經腰酸背痛、眼睛幾乎脫窗、電腦死亡、眾叛親離(因太久沒聯絡及閉關拒絕見面)等過程,辛苦寫出來告訴你了,請耐心讀下去。
「真羨慕你的勇氣!」更多人這樣對我說,終於不是個問題了。
不過我還是會把這個讚嘆句當成問題來這樣回答他們:我做的是我喜歡的事,這不需要勇氣;如果哪一天我必須朝九晚五的做我不喜歡的工作,那才需要勇氣!
「旅行到底是什麼?」這不是別人問的,是我自己。
經過了這麼多的旅行,也一直以旅行的態度在生活,我終於可以為我的旅行下個定義:旅行,是不斷學習與成長的過程。
而既然我們一直在學習與成長,其實,我們也一直在旅行。
人生,就是旅行。
試閱
◆標題:Noueiba─西奈半島三杯茶
◆引言:旅行者要有「永續旅遊」的概念,在旅行增長見聞的同時也協助了當地經濟與地球的永續發展。
當我躺在位於紅海旁的度假草屋門前躺椅上數著流星的瞬間,我忽然領悟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什麼事也沒做地度假了!
看到我這樣寫的朋友一定會認為我睜著眼睛說瞎話,因為我根本就是來巴黎度長假的,這一度也已經快六年了,每次回email都是在不同的國家,偶爾打電話回台灣家裡說的第一句話也是:「我回到巴黎了。」即使人在巴黎,我也是馬不停蹄地參加很多活動,看美術館的展覽和電影什麼的,在自己的城市做的事跟旅行時做的事沒兩樣;這樣說起來,我去西奈半島那個叫做Noueiba的小鎮,在紅海邊的沙灘上無所事事地大休息了五天,還真的是這些年來難得的一次「純度假」經驗呢!
在我看來,旅行跟度假是不同的。我是個上了旅行的癮的人,「在路上」的時間比在自家沙發上多,旅行之前我都會勤做功課,到了目的地之後就會開始按照計畫,去參觀那些想去的地方:自然風景、名勝古蹟、博物館和藝廊之類的,並且學習跟當地人一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品嚐道地物美價廉的料理、盡力接觸並試著了解當地風俗民情和文化;即使只是毫無目的地的漫遊,也會用好奇的眼光去發現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絕對不會只是窩在飯店裡或別人家的沙發上。這樣的「旅行」不但讓我增廣見聞,也能讓我發現自己被安逸生活所埋沒的本能。
然而「度假」卻又是另外一種方式了。幸運的法國人每年有超過三十天的假期,他們常常選擇去海邊或山上租個房子,然後無所事事地曬曬太陽、看看書,在大自然中充分休息,不用急著一定要去做什麼事,有了充分的休息之後,可以有足夠的能量應付接下來大半年的工作,這樣的休閒方式才算是「度假」。
我一直在想,我的西奈半島純度假經驗會如此美好,應該是因為它全屬意外。
在抵達埃及之前,我已經在路上旅行超過兩個月了,疲憊的我於是告訴我在開羅的沙發主人阿姆:我只想看金字塔,那是我從小以來的心願,其他的時間我決定要隨遇而安。而且我在埃及的第一個星期剛好是回教徒的齋戒月,白天除了麥當勞之外,幾乎都找不到吃的(於是我寧可挨餓),餓著肚子,我也沒什麼心情觀光。阿姆說要看金字塔太容易了,一天就可以解決。於是他建議我去中南部看看千年神殿和帝王墓之類的古蹟,我於是看到了讓我嘆為觀止、在大熱天裡感動到起雞皮疙瘩、久久不忍離去的卡納神廟,也有了一趟難忘的尼羅河遊船上看夕陽之旅。
接著還有很多天假期怎麼辦呢?阿姆說他工作壓力大的時候,總是會找時間到西奈半島的一個度假營區去放鬆,到埃及一週後,齋戒月也結束了,趁著齋戒月結束之後的Eid Al Fitr假期,他願意帶我一起去。這一趟完全在我計畫之外的度假之旅,竟然成了我在埃及最最難忘的回憶。
先說說阿姆吧。他是個二十三歲的埃及大男孩,卻因為生活經驗豐富而有著老靈魂,所以我們的相處沒有問題;曾經跟隨當大使的父親在香港住過四年並在那裡完成學業,所以對亞洲文化並不陌生,反而是因為生活階級的差異,讓他對埃及的當代普羅大眾生活感到陌生,他和所有埃及的富人階級一樣,沒搭過地鐵,出門不是開車就是搭計程車,買生活用品的方式是打電話叫人送到家裡來,我要煮一頓亞洲料理回報他的招待,忘了買米,他說:「別下樓去買了,我讓人送上來!」當他的國家有絕大多數的人每個月收入不到三十美金的時候,他每個月所付的房租是八百美金。我住在他的頂樓公寓裡,大陽台上有個小型移動式游泳池,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邊泡水邊遙望稍遠處的金字塔。
阿姆沉迷於東方的武術,答應讓我睡他家沙發,是因為以為我可以跟他切磋功夫,不斷地建議我跟他過幾招!我因為貪圖要他帶我去西奈半島度假,告訴他切磋中國武術最好是在大自然裡,咱們到海邊的沙灘上再來過招吧!
於是在阿姆先餵我幾口足以讓我放鬆的菸後,我們上了他的飛車,我驚訝地在後座的位子上發現了車子的後視鏡,那不是應該掛在駕駛頭部右前方的嗎?正要跟我的駕駛反應的時候,看到左邊一台連左右視鏡都沒有的車子、右邊一台後座塞滿了衣物的車子、前面是一台沒有車牌的,還沒來得及對這些公路奇景做出反應,就又看到一匹驢子拉著四輪車叮叮咚咚地緩步前行,在二十一世紀看到這樣的情形,還真讓我感到錯愕;我想埃及的交通法大概是全世界最鬆的吧!我們正在高速公路上耶!將近一小時之後,我們進入西奈半島的範圍,幾乎看不到什麼車子了,沿路至少有五個小時在沙漠中,一條路孤零零地在荒地裡展開,路的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空曠,荒蕪貧瘠的土地讓我不禁要擔心:這裡的人都靠什麼生活?不過事實上大概也沒有多少人住在沙漠裡,可能就是一些游牧的貝督因人(註一)吧。
六個小時之後,我們來到一個叫做Noueiba的海邊小鎮,它其實是由綿延的度假營區構成,我們住的度假營區叫做「三杯茶」(Kum Kum 3),經營者是土生土長的貝督因人,營區名稱來自於貝督因習俗:用三杯茶來對客人表示最高歡迎之意。
如果讓我自己選擇度假營區,堅持「永續旅遊」的我也會選Kum Kum 3,因為它的經營完全符合永續旅遊的定義:透過某種層次的觀光活動,讓旅遊所在地的社會文化、地方經濟及自然環境產生平衡獲利,進而讓當地的旅遊環境及事業得以長久維繫。
Kum Kum3的所有員工都是當地的貝督因人,所提供的食物都來自當地,這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當地人可以因為觀光客的消費而改善生活;主人還讓當地的貝督因婦女以不推銷不干擾客人的方式,靜靜地進來販賣她們的手工藝品,她們(每天一到四人不等)總是全身包裹黑布,躲在角落裡編串首飾,跟大城市裡的強迫推銷完全相反,這更是吸引了我的光顧,而我當然是以幫助他們生活的名義、不過度消費地買夠了給朋友和自己的禮物,還送給她們的小孩原子筆,完全沒有血拚購物的罪惡感,我這麼做可算是幫助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呢!
除了在海邊用天然材料搭的草屋之外,Kum Kum 3沒有其他過度的人工建設,草屋裡連電力都沒有,在月光星光下,其實我們也看得見去廁所的路,在這裡我們過著近乎自然原始卻也更迷人的五天生活(我是說習於城市生活的我可能無法這樣生活一個月)。
永續旅遊的概念在這裡被實施得很徹底,我們吃當地生產的食物,主人會來分享當地民俗,不用每天換浴巾床單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根本就沒有那些東西(每天只付兩歐元住房費的我也沒什麼好苛求的);向當地人消費,幫助他們的生活也是必然的,因為沒有別人在賣東西!而這也並不是不得已的,那些包裹全身的回教婦女開出的價錢是城市裡的十分之一,我恨不得把所有東西買下來呢!而且當地食物好吃又便宜,白天也可以吃得到東西(齋戒月終於結束了)。
當阿姆跟我說Noueiba一邊是山一邊是紅海的時候,我原本計畫每天早上找一條路線到山上健行,下午則到海裡游泳,晚上就吃喝到睡著為止。結果這樣的計畫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因為西奈半島的山是沙漠山,不但沒有半棵樹還寸草不生,在白天四十度以上的高溫去那裡健行等於跟自己過不去。於是我只好放棄樂山的想法,乖乖地在我離海水只有五公尺的草屋外過著看海的日子(草屋內太熱了)。唯一後悔的是沒有跟一對以色列愛侶去爬西奈山,那是聖經裡記載摩西和上帝對話而拿到十誡的聖地,通常晚上十點搭計程車出發,十二點到達山腳後,花四小時登上摩西與上帝對話之處,喝喝咖啡等待日出,再沿原路回營區;我當時覺得這樣的行程聽起來頗無聊,只有猶太人才會覺得去那裡很重要,後來錯過機會之後才懊悔,搞不好這個不一樣的行程會是五天假期的高潮呢,不過 「 C’est la vie!」我只好繼續向前看。
我在Kum Kum 3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每天晚上都躺在草屋外的躺椅上看滿天星和銀河,數流星數到睡著,天地吾廬我就睡在大自然裡;早上天有微光即醒,在門前躺椅上,看隔著紅海從對面沙烏地阿拉伯山上升起的日出,然後就著朝日做瑜伽,早餐吃當地傳統食物後看看海,然後去浮潛,在清澈見底的紅海裡跟大大小小、千百成群或形單影隻、各種顏色鮮豔的熱帶魚共泳,看到了很多我這輩子沒見過的魚,河豚、魟魚、獅子魚、石頭魚等等危險魚類就在我沒有衣物蔽體的身旁泅泳,冷不防的又有一千隻藍色熱帶魚從我身後游來,再來一群半透明的小魚,忽然又踩到一團軟黏的東西,原來是巨大的八爪魚!……看著眼前豐富而色彩繽紛的景象,我終於了解為什麼蘭妮‧萊芬斯坦(因為幫希特勒拍片而著名的德國電影導演)老了還要謊報年齡去拿國際潛水執照,沉醉於海底世界。
午餐之後是午覺,看看無關緊要的書後繼續浮潛,或躺在氣墊上隨波逐流,然後跟新認識的朋友們趁退潮把飲料搬到海裡泡在水中暢飲……晚上營區主人會來跟我們閒聊,講述貝督因人的傳統,還就著營火唱起傳統歌謠,有人擊鼓、有人彈吉他,第一天晚上,營區的主人心血來潮,還規定大家在他唱完傳統貝督因歌謠之後,也要唱自己的傳統歌謠跟大家分享(幸好沒實現,否則我的「蘇三起解」可能會把所有人的high都解了);來自不同國籍的人在這裡共享喜樂,連原本互相憎恨的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都能在這裡和平相處。一切就像是在消失的天堂裡。
沒有一定要進行的行程、沒有一定要參觀的景點,時間彷彿靜止(我必須上發條才會走的手錶被我遺忘),我真真實實地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全然放鬆、並且合乎永續旅遊要求的假期。如此真好。
註一│貝督因人(Beduin,阿拉伯語作Badawi,意思為荒原上的遊牧民),阿拉伯人的一支,分佈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區。
◆篇名:Aragon---西班牙峽谷運動
◆引言:藉由運動主題之旅,可以滿足冒險精神、發現潛能,並增加自信。
峽谷運動(Canyoning)是我在二○○八年夏天去西班牙境內的庇里牛斯山健行時,首次嘗試之後就深深愛上的一種運動。
說得確切一點,峽谷運動應該稱作下峽谷運動:一種在被水沖刷而成的峽谷中,從水源高處順水流動的方向涉水下行的運動。
當我向妹妹提議一起去度過一個峽谷運動假期時,她反問我為什麼要去找折磨呢?我聽了覺得很悲哀,竟然連我自己的妹妹都忘了我可是巴黎第三大學體育系的學生呢!
我在潘普洛納(Pamplona)跟一起參加奔牛節的沙發客告別之後,驅車南下往亞拉岡省(Aragon)的峽谷前去,那些沙發客可是對我羨慕不已呢!還是沙發客比較有冒險犯難的精神!我跟他們約好了,明年要一起提早計畫去別的峽谷canyoning,根據我的研究,庇里牛斯山有很多適合從事這項活動的峽谷,我們明年要在這裡辦一個沙發客聚會,先去下峽谷再去跑給牛追。
我和馬來西亞的朋友易馬罕來到了從事峽谷運動的Sierra de Guara,這裡正是峽谷運動的誕生地,在西班牙亞拉岡省北部,韋斯卡(Huesca)附近,最著名的峽谷有rio Mascun、rio Vero、le Balces、la Peonera、le Formiga等,除了下峽谷運動,這裡也是攀岩愛好者的天堂。
經過長久的水流沖刷,古老的庇里牛斯山峽谷有非常特別的地形與景觀,在下峽谷的過程中,往往令人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雕鑿出美絕的傑作之偉大。峽谷中光是水的部分就包括淺灘、深溝、急流、水池、瀑布等;岩石的部分則更是千奇百怪、出人意料的豐富,除了奇石巨岩,還有因為地質的不同而形成的造形不一的自然雕塑、洞穴和石窟。在岩石之間順水而下,時而涉水而行、時而蛙泳、仰泳、跳水、漂浮、滑岩、攀岩,在洞穴裡匍匐前進、鑽動、穿梭,有時還得依賴繩索與吊帶的協助,幾乎任何跟水和岩石有關的運動和動作都得派上用場,這就是下峽谷運動吸引人的地方,我們躍躍欲試。
在一個露營區落腳後,我和易馬罕直奔遊客中心報名隔天的下峽谷活動。因為臨時報名,而且只有兩個人,在旅行社的經濟考量下,被安排去跟別的團體「湊團」,並且因為適合初學者的團沒有其他人報名而不能成團,他們必須先打電話去跟另一個確定出團的「進階團」帶團領隊和該團的負責人確定,是否能讓我們兩個初學者參加,講得好像這是一項對體能要求嚴格的活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參加的;據說那個團的人幾乎都是有經驗的峽谷運動愛好者。我於是開始幻想置身於一堆強健的、身體呈倒三角形的壯丁之間,即使我的身體到時在峽谷裡不聽使喚,也有人可以扛我。結果,第二天早上集合時,才發現這樣的想像大錯特錯。
我的團友們大約十五人,年齡加起來大概有一千歲,原來是退休的銀髮族沒事做一起來找刺激,說是「有經驗」,其實不過就是前一天去走過另外一條簡單的路線,第二天就可以走有更多跳水、攀岩的「進階路線」了。幸好我們的領隊看起來稱頭多了;領隊共有三個,其中兩個還是沙發客,他們的身材就比較像是峽谷運動的好手,我一心想要變成的體魄。
整個下峽谷的過程非常刺激,岩石很硬、水很沁涼,幸好有防護頭盔,否則我不但會撞得滿頭包,還可能腦震盪,而且我還必須時常把手舉出水外以免凍傷;有時在岩石形成的小細縫中看似無法通過,但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我只好建議比我胖的老人先過去,我才敢把自己往縫裡擠;在一個約三公尺高的瀑布上,領隊指著一個小區域要大家往下跳,「別跳歪了,因為旁邊就是岩石,跳到岩石上會斷腿!」這我不但有經驗,而且還餘悸猶存,想著想著曾經在希臘跳岩摔裂的腳跟骨忽然有著觸電一樣的感受;而且我還喝了不少水,雖然說這急流的溪水喝起來還頗甜美,可是在有溺斃危險的狀況下,我可沒心情品嚐那自然之水天上來的滋味。
除了驚險刺激的下峽谷過程引人入勝之外,偶爾我也能在水流較緩和的時候欣賞峽谷的風景,奇岩怪石不用說,懸崖峭壁也很壯觀,偶爾還有一線天奇景,山上還可以看到有鷹盤旋,牠們該不會是正在等待我的禿鷹吧?
就這樣我經由蛙泳、仰泳、狗爬式、推別人、讓別人扶、踩到領隊的頭、因害怕而狠狠抱住領隊脖子差點把他勒死、跳水、花式跳水、像芭蕾舞般跳水、適時抱住樹枝而免於被水沖走、禮讓老人先跳、假裝摔跤跌倒在領隊身上等等,跟水有關的驚險刺激過程將近六小時之後(我差點忘了我們其實還在一塊大岩石上午餐,我只吃了一顆蛋!),抵達了我以為的終點,卻萬萬沒想到那其實是最具挑戰性、最最恐怖的最後一關。
我以為整個行程已經結束了,因為我們已經走到了峽谷盡頭,水流已不再湍急,以一種極為平緩(跟峽谷裡的比起來)的方式流動,即使躺在上面睡著都不會被淹死(只可能會著涼);我非常放鬆地游起泳來,我的老人隊友們看到入迷,直說我像一條魚;就在這個時候,我忽然聽到嘩嘩的水聲,原來是稍遠處的一個巨大瀑布,寬約一百公尺,至少十公尺高,而從高處跳下去是我們這一天的結業式!
在大瀑布上游,領隊告訴老人們不想跳的可以不跳,但是跳了絕對不會有危險,正在我猶豫要不要往下跳的時候,從我後面來的那團十歲以下的小朋友們個個躍躍欲試,我一邊慶幸自己沒被要求跟他們「湊團」,一邊看著他們在嚮導的鼓勵下義無反顧地逐一往下跳!接著,我的兩三個老人隊友也跳下去了,我的領隊一直對著我喊:「Aller!Aller!」(跳!跳!)是在報復我故意撲倒在他身上嗎?
我閉上眼,雙腿抖了好久,內心開始唱起「媽媽請你也保重」,然後深吸一口氣,大叫一聲「媽!」跳下去,幾秒鐘後竟然發現自己還活著(隔天大腿瘀青一片!)。
我在經過了一整天精采刺激的下峽谷運動之後,有種冒險犯難、死裡逃生的感受,然而內心卻是滿足的。我很快就領悟到峽谷運動真正吸引人的原因,它除了是一種運動,在整個過程中不只需要力氣,還需要勇氣與沉靜思考以及時而緩和情緒衝動的EQ,你必須跟水、岩石和整個峽谷配合,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享受下峽谷的樂趣,這樣既動腦又動身的活動能讓身心同時獲得滿足,它在興起後短時間內,已經深深受到樂山人士的歡迎,在歐洲漸漸流行了起來。
整個下峽谷運動中,我尤其喜歡的部分就在於與大自然的接近與結合,整個近乎征服自然的過程之後,讓人心中不禁泛起成就感,相信我從此對我的人生也會更有自信──別看我弱不禁風,我曾經從超過十公尺的瀑布跳下去呢!
儘管我妹很驚訝於我不但安全回到家,並且還愛上運動量大的峽谷運動,在她更難以置信的情況下,我很認真地考慮跟西班牙的沙發客們的約定,已經開始計畫明年要參加「更進階」的峽谷運動,並且還想在峽谷區待上至少一個星期,順便進行攀岩運動;而這一切都只因為峽谷的自然景色實在太美了,而且我衷心盼望有那麼一天,自己也能因從事峽谷運動和攀岩而有倒三角形的身軀,在我成為銀髮族之前!
附註│
對歐洲的峽谷運動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www.descente-canyon.com/
www.p-guara.com
www.avalancha.org
www.aetda.com
www.barbastro.org
◆引言:旅行者要有「永續旅遊」的概念,在旅行增長見聞的同時也協助了當地經濟與地球的永續發展。
當我躺在位於紅海旁的度假草屋門前躺椅上數著流星的瞬間,我忽然領悟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什麼事也沒做地度假了!
看到我這樣寫的朋友一定會認為我睜著眼睛說瞎話,因為我根本就是來巴黎度長假的,這一度也已經快六年了,每次回email都是在不同的國家,偶爾打電話回台灣家裡說的第一句話也是:「我回到巴黎了。」即使人在巴黎,我也是馬不停蹄地參加很多活動,看美術館的展覽和電影什麼的,在自己的城市做的事跟旅行時做的事沒兩樣;這樣說起來,我去西奈半島那個叫做Noueiba的小鎮,在紅海邊的沙灘上無所事事地大休息了五天,還真的是這些年來難得的一次「純度假」經驗呢!
在我看來,旅行跟度假是不同的。我是個上了旅行的癮的人,「在路上」的時間比在自家沙發上多,旅行之前我都會勤做功課,到了目的地之後就會開始按照計畫,去參觀那些想去的地方:自然風景、名勝古蹟、博物館和藝廊之類的,並且學習跟當地人一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品嚐道地物美價廉的料理、盡力接觸並試著了解當地風俗民情和文化;即使只是毫無目的地的漫遊,也會用好奇的眼光去發現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絕對不會只是窩在飯店裡或別人家的沙發上。這樣的「旅行」不但讓我增廣見聞,也能讓我發現自己被安逸生活所埋沒的本能。
然而「度假」卻又是另外一種方式了。幸運的法國人每年有超過三十天的假期,他們常常選擇去海邊或山上租個房子,然後無所事事地曬曬太陽、看看書,在大自然中充分休息,不用急著一定要去做什麼事,有了充分的休息之後,可以有足夠的能量應付接下來大半年的工作,這樣的休閒方式才算是「度假」。
我一直在想,我的西奈半島純度假經驗會如此美好,應該是因為它全屬意外。
在抵達埃及之前,我已經在路上旅行超過兩個月了,疲憊的我於是告訴我在開羅的沙發主人阿姆:我只想看金字塔,那是我從小以來的心願,其他的時間我決定要隨遇而安。而且我在埃及的第一個星期剛好是回教徒的齋戒月,白天除了麥當勞之外,幾乎都找不到吃的(於是我寧可挨餓),餓著肚子,我也沒什麼心情觀光。阿姆說要看金字塔太容易了,一天就可以解決。於是他建議我去中南部看看千年神殿和帝王墓之類的古蹟,我於是看到了讓我嘆為觀止、在大熱天裡感動到起雞皮疙瘩、久久不忍離去的卡納神廟,也有了一趟難忘的尼羅河遊船上看夕陽之旅。
接著還有很多天假期怎麼辦呢?阿姆說他工作壓力大的時候,總是會找時間到西奈半島的一個度假營區去放鬆,到埃及一週後,齋戒月也結束了,趁著齋戒月結束之後的Eid Al Fitr假期,他願意帶我一起去。這一趟完全在我計畫之外的度假之旅,竟然成了我在埃及最最難忘的回憶。
先說說阿姆吧。他是個二十三歲的埃及大男孩,卻因為生活經驗豐富而有著老靈魂,所以我們的相處沒有問題;曾經跟隨當大使的父親在香港住過四年並在那裡完成學業,所以對亞洲文化並不陌生,反而是因為生活階級的差異,讓他對埃及的當代普羅大眾生活感到陌生,他和所有埃及的富人階級一樣,沒搭過地鐵,出門不是開車就是搭計程車,買生活用品的方式是打電話叫人送到家裡來,我要煮一頓亞洲料理回報他的招待,忘了買米,他說:「別下樓去買了,我讓人送上來!」當他的國家有絕大多數的人每個月收入不到三十美金的時候,他每個月所付的房租是八百美金。我住在他的頂樓公寓裡,大陽台上有個小型移動式游泳池,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邊泡水邊遙望稍遠處的金字塔。
阿姆沉迷於東方的武術,答應讓我睡他家沙發,是因為以為我可以跟他切磋功夫,不斷地建議我跟他過幾招!我因為貪圖要他帶我去西奈半島度假,告訴他切磋中國武術最好是在大自然裡,咱們到海邊的沙灘上再來過招吧!
於是在阿姆先餵我幾口足以讓我放鬆的菸後,我們上了他的飛車,我驚訝地在後座的位子上發現了車子的後視鏡,那不是應該掛在駕駛頭部右前方的嗎?正要跟我的駕駛反應的時候,看到左邊一台連左右視鏡都沒有的車子、右邊一台後座塞滿了衣物的車子、前面是一台沒有車牌的,還沒來得及對這些公路奇景做出反應,就又看到一匹驢子拉著四輪車叮叮咚咚地緩步前行,在二十一世紀看到這樣的情形,還真讓我感到錯愕;我想埃及的交通法大概是全世界最鬆的吧!我們正在高速公路上耶!將近一小時之後,我們進入西奈半島的範圍,幾乎看不到什麼車子了,沿路至少有五個小時在沙漠中,一條路孤零零地在荒地裡展開,路的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空曠,荒蕪貧瘠的土地讓我不禁要擔心:這裡的人都靠什麼生活?不過事實上大概也沒有多少人住在沙漠裡,可能就是一些游牧的貝督因人(註一)吧。
六個小時之後,我們來到一個叫做Noueiba的海邊小鎮,它其實是由綿延的度假營區構成,我們住的度假營區叫做「三杯茶」(Kum Kum 3),經營者是土生土長的貝督因人,營區名稱來自於貝督因習俗:用三杯茶來對客人表示最高歡迎之意。
如果讓我自己選擇度假營區,堅持「永續旅遊」的我也會選Kum Kum 3,因為它的經營完全符合永續旅遊的定義:透過某種層次的觀光活動,讓旅遊所在地的社會文化、地方經濟及自然環境產生平衡獲利,進而讓當地的旅遊環境及事業得以長久維繫。
Kum Kum3的所有員工都是當地的貝督因人,所提供的食物都來自當地,這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當地人可以因為觀光客的消費而改善生活;主人還讓當地的貝督因婦女以不推銷不干擾客人的方式,靜靜地進來販賣她們的手工藝品,她們(每天一到四人不等)總是全身包裹黑布,躲在角落裡編串首飾,跟大城市裡的強迫推銷完全相反,這更是吸引了我的光顧,而我當然是以幫助他們生活的名義、不過度消費地買夠了給朋友和自己的禮物,還送給她們的小孩原子筆,完全沒有血拚購物的罪惡感,我這麼做可算是幫助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呢!
除了在海邊用天然材料搭的草屋之外,Kum Kum 3沒有其他過度的人工建設,草屋裡連電力都沒有,在月光星光下,其實我們也看得見去廁所的路,在這裡我們過著近乎自然原始卻也更迷人的五天生活(我是說習於城市生活的我可能無法這樣生活一個月)。
永續旅遊的概念在這裡被實施得很徹底,我們吃當地生產的食物,主人會來分享當地民俗,不用每天換浴巾床單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根本就沒有那些東西(每天只付兩歐元住房費的我也沒什麼好苛求的);向當地人消費,幫助他們的生活也是必然的,因為沒有別人在賣東西!而這也並不是不得已的,那些包裹全身的回教婦女開出的價錢是城市裡的十分之一,我恨不得把所有東西買下來呢!而且當地食物好吃又便宜,白天也可以吃得到東西(齋戒月終於結束了)。
當阿姆跟我說Noueiba一邊是山一邊是紅海的時候,我原本計畫每天早上找一條路線到山上健行,下午則到海裡游泳,晚上就吃喝到睡著為止。結果這樣的計畫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因為西奈半島的山是沙漠山,不但沒有半棵樹還寸草不生,在白天四十度以上的高溫去那裡健行等於跟自己過不去。於是我只好放棄樂山的想法,乖乖地在我離海水只有五公尺的草屋外過著看海的日子(草屋內太熱了)。唯一後悔的是沒有跟一對以色列愛侶去爬西奈山,那是聖經裡記載摩西和上帝對話而拿到十誡的聖地,通常晚上十點搭計程車出發,十二點到達山腳後,花四小時登上摩西與上帝對話之處,喝喝咖啡等待日出,再沿原路回營區;我當時覺得這樣的行程聽起來頗無聊,只有猶太人才會覺得去那裡很重要,後來錯過機會之後才懊悔,搞不好這個不一樣的行程會是五天假期的高潮呢,不過 「 C’est la vie!」我只好繼續向前看。
我在Kum Kum 3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每天晚上都躺在草屋外的躺椅上看滿天星和銀河,數流星數到睡著,天地吾廬我就睡在大自然裡;早上天有微光即醒,在門前躺椅上,看隔著紅海從對面沙烏地阿拉伯山上升起的日出,然後就著朝日做瑜伽,早餐吃當地傳統食物後看看海,然後去浮潛,在清澈見底的紅海裡跟大大小小、千百成群或形單影隻、各種顏色鮮豔的熱帶魚共泳,看到了很多我這輩子沒見過的魚,河豚、魟魚、獅子魚、石頭魚等等危險魚類就在我沒有衣物蔽體的身旁泅泳,冷不防的又有一千隻藍色熱帶魚從我身後游來,再來一群半透明的小魚,忽然又踩到一團軟黏的東西,原來是巨大的八爪魚!……看著眼前豐富而色彩繽紛的景象,我終於了解為什麼蘭妮‧萊芬斯坦(因為幫希特勒拍片而著名的德國電影導演)老了還要謊報年齡去拿國際潛水執照,沉醉於海底世界。
午餐之後是午覺,看看無關緊要的書後繼續浮潛,或躺在氣墊上隨波逐流,然後跟新認識的朋友們趁退潮把飲料搬到海裡泡在水中暢飲……晚上營區主人會來跟我們閒聊,講述貝督因人的傳統,還就著營火唱起傳統歌謠,有人擊鼓、有人彈吉他,第一天晚上,營區的主人心血來潮,還規定大家在他唱完傳統貝督因歌謠之後,也要唱自己的傳統歌謠跟大家分享(幸好沒實現,否則我的「蘇三起解」可能會把所有人的high都解了);來自不同國籍的人在這裡共享喜樂,連原本互相憎恨的埃及人和以色列人都能在這裡和平相處。一切就像是在消失的天堂裡。
沒有一定要進行的行程、沒有一定要參觀的景點,時間彷彿靜止(我必須上發條才會走的手錶被我遺忘),我真真實實地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全然放鬆、並且合乎永續旅遊要求的假期。如此真好。
註一│貝督因人(Beduin,阿拉伯語作Badawi,意思為荒原上的遊牧民),阿拉伯人的一支,分佈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區。
◆篇名:Aragon---西班牙峽谷運動
◆引言:藉由運動主題之旅,可以滿足冒險精神、發現潛能,並增加自信。
峽谷運動(Canyoning)是我在二○○八年夏天去西班牙境內的庇里牛斯山健行時,首次嘗試之後就深深愛上的一種運動。
說得確切一點,峽谷運動應該稱作下峽谷運動:一種在被水沖刷而成的峽谷中,從水源高處順水流動的方向涉水下行的運動。
當我向妹妹提議一起去度過一個峽谷運動假期時,她反問我為什麼要去找折磨呢?我聽了覺得很悲哀,竟然連我自己的妹妹都忘了我可是巴黎第三大學體育系的學生呢!
我在潘普洛納(Pamplona)跟一起參加奔牛節的沙發客告別之後,驅車南下往亞拉岡省(Aragon)的峽谷前去,那些沙發客可是對我羨慕不已呢!還是沙發客比較有冒險犯難的精神!我跟他們約好了,明年要一起提早計畫去別的峽谷canyoning,根據我的研究,庇里牛斯山有很多適合從事這項活動的峽谷,我們明年要在這裡辦一個沙發客聚會,先去下峽谷再去跑給牛追。
我和馬來西亞的朋友易馬罕來到了從事峽谷運動的Sierra de Guara,這裡正是峽谷運動的誕生地,在西班牙亞拉岡省北部,韋斯卡(Huesca)附近,最著名的峽谷有rio Mascun、rio Vero、le Balces、la Peonera、le Formiga等,除了下峽谷運動,這裡也是攀岩愛好者的天堂。
經過長久的水流沖刷,古老的庇里牛斯山峽谷有非常特別的地形與景觀,在下峽谷的過程中,往往令人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雕鑿出美絕的傑作之偉大。峽谷中光是水的部分就包括淺灘、深溝、急流、水池、瀑布等;岩石的部分則更是千奇百怪、出人意料的豐富,除了奇石巨岩,還有因為地質的不同而形成的造形不一的自然雕塑、洞穴和石窟。在岩石之間順水而下,時而涉水而行、時而蛙泳、仰泳、跳水、漂浮、滑岩、攀岩,在洞穴裡匍匐前進、鑽動、穿梭,有時還得依賴繩索與吊帶的協助,幾乎任何跟水和岩石有關的運動和動作都得派上用場,這就是下峽谷運動吸引人的地方,我們躍躍欲試。
在一個露營區落腳後,我和易馬罕直奔遊客中心報名隔天的下峽谷活動。因為臨時報名,而且只有兩個人,在旅行社的經濟考量下,被安排去跟別的團體「湊團」,並且因為適合初學者的團沒有其他人報名而不能成團,他們必須先打電話去跟另一個確定出團的「進階團」帶團領隊和該團的負責人確定,是否能讓我們兩個初學者參加,講得好像這是一項對體能要求嚴格的活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參加的;據說那個團的人幾乎都是有經驗的峽谷運動愛好者。我於是開始幻想置身於一堆強健的、身體呈倒三角形的壯丁之間,即使我的身體到時在峽谷裡不聽使喚,也有人可以扛我。結果,第二天早上集合時,才發現這樣的想像大錯特錯。
我的團友們大約十五人,年齡加起來大概有一千歲,原來是退休的銀髮族沒事做一起來找刺激,說是「有經驗」,其實不過就是前一天去走過另外一條簡單的路線,第二天就可以走有更多跳水、攀岩的「進階路線」了。幸好我們的領隊看起來稱頭多了;領隊共有三個,其中兩個還是沙發客,他們的身材就比較像是峽谷運動的好手,我一心想要變成的體魄。
整個下峽谷的過程非常刺激,岩石很硬、水很沁涼,幸好有防護頭盔,否則我不但會撞得滿頭包,還可能腦震盪,而且我還必須時常把手舉出水外以免凍傷;有時在岩石形成的小細縫中看似無法通過,但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我只好建議比我胖的老人先過去,我才敢把自己往縫裡擠;在一個約三公尺高的瀑布上,領隊指著一個小區域要大家往下跳,「別跳歪了,因為旁邊就是岩石,跳到岩石上會斷腿!」這我不但有經驗,而且還餘悸猶存,想著想著曾經在希臘跳岩摔裂的腳跟骨忽然有著觸電一樣的感受;而且我還喝了不少水,雖然說這急流的溪水喝起來還頗甜美,可是在有溺斃危險的狀況下,我可沒心情品嚐那自然之水天上來的滋味。
除了驚險刺激的下峽谷過程引人入勝之外,偶爾我也能在水流較緩和的時候欣賞峽谷的風景,奇岩怪石不用說,懸崖峭壁也很壯觀,偶爾還有一線天奇景,山上還可以看到有鷹盤旋,牠們該不會是正在等待我的禿鷹吧?
就這樣我經由蛙泳、仰泳、狗爬式、推別人、讓別人扶、踩到領隊的頭、因害怕而狠狠抱住領隊脖子差點把他勒死、跳水、花式跳水、像芭蕾舞般跳水、適時抱住樹枝而免於被水沖走、禮讓老人先跳、假裝摔跤跌倒在領隊身上等等,跟水有關的驚險刺激過程將近六小時之後(我差點忘了我們其實還在一塊大岩石上午餐,我只吃了一顆蛋!),抵達了我以為的終點,卻萬萬沒想到那其實是最具挑戰性、最最恐怖的最後一關。
我以為整個行程已經結束了,因為我們已經走到了峽谷盡頭,水流已不再湍急,以一種極為平緩(跟峽谷裡的比起來)的方式流動,即使躺在上面睡著都不會被淹死(只可能會著涼);我非常放鬆地游起泳來,我的老人隊友們看到入迷,直說我像一條魚;就在這個時候,我忽然聽到嘩嘩的水聲,原來是稍遠處的一個巨大瀑布,寬約一百公尺,至少十公尺高,而從高處跳下去是我們這一天的結業式!
在大瀑布上游,領隊告訴老人們不想跳的可以不跳,但是跳了絕對不會有危險,正在我猶豫要不要往下跳的時候,從我後面來的那團十歲以下的小朋友們個個躍躍欲試,我一邊慶幸自己沒被要求跟他們「湊團」,一邊看著他們在嚮導的鼓勵下義無反顧地逐一往下跳!接著,我的兩三個老人隊友也跳下去了,我的領隊一直對著我喊:「Aller!Aller!」(跳!跳!)是在報復我故意撲倒在他身上嗎?
我閉上眼,雙腿抖了好久,內心開始唱起「媽媽請你也保重」,然後深吸一口氣,大叫一聲「媽!」跳下去,幾秒鐘後竟然發現自己還活著(隔天大腿瘀青一片!)。
我在經過了一整天精采刺激的下峽谷運動之後,有種冒險犯難、死裡逃生的感受,然而內心卻是滿足的。我很快就領悟到峽谷運動真正吸引人的原因,它除了是一種運動,在整個過程中不只需要力氣,還需要勇氣與沉靜思考以及時而緩和情緒衝動的EQ,你必須跟水、岩石和整個峽谷配合,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享受下峽谷的樂趣,這樣既動腦又動身的活動能讓身心同時獲得滿足,它在興起後短時間內,已經深深受到樂山人士的歡迎,在歐洲漸漸流行了起來。
整個下峽谷運動中,我尤其喜歡的部分就在於與大自然的接近與結合,整個近乎征服自然的過程之後,讓人心中不禁泛起成就感,相信我從此對我的人生也會更有自信──別看我弱不禁風,我曾經從超過十公尺的瀑布跳下去呢!
儘管我妹很驚訝於我不但安全回到家,並且還愛上運動量大的峽谷運動,在她更難以置信的情況下,我很認真地考慮跟西班牙的沙發客們的約定,已經開始計畫明年要參加「更進階」的峽谷運動,並且還想在峽谷區待上至少一個星期,順便進行攀岩運動;而這一切都只因為峽谷的自然景色實在太美了,而且我衷心盼望有那麼一天,自己也能因從事峽谷運動和攀岩而有倒三角形的身軀,在我成為銀髮族之前!
附註│
對歐洲的峽谷運動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www.descente-canyon.com/
www.p-guara.com
www.avalancha.org
www.aetda.com
www.barbastro.org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