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當金龜車尬上MINI:英德交流三百年

Keeping Up with the Germans: A History of Anglo-German Encounters
英、德關係牽扯著整個歐洲的歷史、文化,作者以微妙的方式解讀,而這一點是任何調查或者統計都做不到的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284
    3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曾經,英國王位面臨無子嗣的繼承危機,緊急從德國召喚外孫,喬治一世即位時,連一句英文都不會說,根本就是外國人,旁邊還需要英文翻譯。
 
曾經,當歐陸爆發戰亂時,英國便張開雙臂,歡迎這些落難者,撫平他們的人生,梅特涅、馬克思、恩格斯、佛洛依德都是座上賓。
 
如果要追溯得更遠,英國的Anglo-Saxon文化DNA,可是來自第五世紀,從日耳曼地區遷居英倫島的部落呢!
 
不過,兩國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為了社會觀感,英國皇室將濃濃德國味的名字,改成溫莎王朝,好消解英國子民的疑慮。二戰時,希特勒和邱吉爾勢不兩立,德國以閃電戰轟炸德國,英國空軍也將德國重要城市炸得稀巴爛。
 
英德兩國曾經如何相互傷害?又如何相互了解?除了沉重的歷史大和解,還有哪些兩國日常互往時,從文化深處摩擦出的火花?
 
《衛報》編輯菲利浦.歐爾特曼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以過去三百年來英德兩國在歷史上的多次交流經驗為主題,重述這兩個國家的愛恨情仇。
 
歐爾特曼在十七歲正處敏感的青少年時期,就跟著父母從德國漢堡市移民英國。他發現,「準時、一板一眼」是英國人對德國人的刻板印象,但他自己和許多親友都不是。在「德國工藝,堅若磐石」的當代思維裡,他的父執輩卻非常崇拜英國,任何英國製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另外,德國人並不像我們認為的,是歐洲國家裡對自己最有信心的人民,其實他們一直想轉變自己的形象,成為歐洲族群裡受歡迎、被喜愛的一群人(想想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德國人所扮演的角色)。
 
英、德關係牽扯著整個歐洲的歷史、文化,不論是藝術潮流、政治思想、工業發展等。內容包括德國科爾總理試著向「鐵娘子」柴契爾夫人解釋德國菜餚的軼事,德國福斯金龜車和Mini奧斯汀轎車之間的競爭,英國足球明星基岡和德國足球名將福格茨在足球場上的較勁、英國還有搖滾天團與恐怖組織赤軍旅之間那看似不可能的關聯等。
 
例如:〈德國人學英式幽默〉這章便提到,德國電影史上重播次數最高的,不是德國自己的節目,而是一齣英國的幽默短劇。電影在德國上映時,也只有英國片保有原音重現的特權。
 
佛洛伊德曾說:笑是一種安全閥。英德兩國因為文化傳統和語言音韻,而有不同的笑法、笑點。從歷史角度來說,德國有默片、歌舞表演(Gabaret)和語言哲學的傳統,因此德國喜劇的核心常是肢體語言,例如:誇張的走路方式(看起來比較粗俗)、令人啼笑皆非的假正經(Loriot告白時,臉上除之不去的麵條)。而英國人連說笑話的時候,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完全用語言意義本身,達到諷刺目的。移民到英國初期,作者為此吃了很多虧,比如:念高中時,同學說老師要考字彙,結果根本沒那回事,因為作者分不清什麼是玩笑話。
 
又例如:〈金龜車尬贏Mini奧斯汀〉這章提到,歐洲各國的國民車是各國驕傲的來源,德國有金龜車、英國有Mini Cooper、義大利有飛雅特、法國有雪鐵龍。當年納粹資助金龜車的開發,並賜名「從歡樂中獲得力量」,像青蛙眼的大燈,愣頭愣腦的模樣頗受喜愛,連披頭四(Beatles)都將金龜車(beetle)入鏡在封面照片。不過,如同英國的工業實力一路下墜,Mini cooper後來被德國買走,這意味著大不列顛近百年來第一次沒有本國的汽車大廠。遙想十九世紀,「英國製造」在當時如同現今的「德國製造」,可是品質保證的代名詞。這之間的工業實力消長,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不論愛憎情仇,透過本書,我們將更了解歐洲兩大國之間的相處之道。

名人推薦

【國際書評】
 
這本書把現代德國吸引人的所有特色都寫了出來:它除了有一點古怪,也混雜著幾分帶有猶豫的熱忱,而它之所以希望能被他國喜歡,則是因為想要擺脫自己的差勁過往。——《衛報》
 
歐爾特曼以巧妙的手法讓本書交織著他自己在英國的生活經驗以及英、德兩國的種種『歷史交流』,涉及的人物包括柴契爾夫人、德國前總理科爾、威廉.科伯特、德國詩人海涅,以及哲學家A.J.艾耶爾與阿多諾等人,藉此探究兩國對於語言、政治、性愛與體育等各種事物的不同態度。——《觀察家報》
 
如果你對於德國歷史的認知僅限於啤酒館暴動(Beer Hall putsch)與化為瓦礫堆的那些柏林地下碉堡,就該看看這本書裡面那些更吸引人的東西。」——《金融時報》
 
就算你不曾,未來也不會遇到任何德國人,這本書也能促使你重新反省英國人的生活。——《泰晤士報》
 
本書超越對立,放眼兩個國家互相正面肯定之處。也就是說,他所揭露出來的英德關係深入多了,而不只是那因為足球賽與兩次世界大戰所激發出來的敵意。——《獨立報》
 
作者對英德兩個偉大國家之關係的敏銳觀察,而且極其有趣。——《週日版泰晤士報》
 
不落俗套,而且有許多洞見的一本書。——《Time Out週刊》
 
有趣而充滿深思熟慮,重頭到尾都能令人感到驚喜。——《每日電訊報》

譯者

陳榮彬
 
一九七三年生,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目前為台灣大學台文所、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與健行科大語言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業為英、法、美、台等國現代主義都市小說以及小說理論研究。翻譯作品《繪畫與眼淚》《血之祕史》(兩本皆獲開卷十大翻譯書)等。

目錄

第一章  來去英倫拜訪民主聖地
第二章  從電影《藍天使》談起
第三章  哲學哲學蘋果派
第四章  狂野的森林和溫馴的鄉間
第五章  金龜車尬贏Mini奧斯汀
第六章  德國人學英式幽默
第七章  足球魂相遇
第八章  紅色叛逆在英德
 
後記

序/導讀

【序言】
 
「妳很漂亮,但還沒有人幫我們介紹彼此。」——布勒合唱團 ,〈女孩與男孩〉(”Girls and Boys”)
 
那一天,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六日。溫布利足球場(Wembley Stadium)正在舉辦歐洲國家盃的準決賽,上演的是德國大戰英格蘭的戲碼。當時我家在漢堡市郊區的諾德施泰特鎮(Norderstedt)。我坐在家中客廳裡那一張藍色沙發上,爸媽分別坐在我的左右兩邊。我們前面的桌子上擺著三個玻璃杯裝的蘇打水。蘇打水冒泡時的啪啪聲響清楚可聞。五分鐘前,我爸剛剛跟我說,公司要把他派到倫敦的分公司去,他也答應了。接下來的幾週內,他跟我媽就要開始找公寓了。當年我十五歲,顯然,要我自己生活還太年輕,如果要搬去跟祖母一起住,我也不願意。
 
「跟同年齡的小孩相較,你算是很成熟的,所以我們覺得可以像三個大人一樣,一起談這件事…」
 
「我知道你在這裡有很多朋友,但是…」
 
「你知道那個比你高一年級的萊娜嗎?她到美國去住了一年,如今回國後成績在全年級名列前茅…」
 
「不然,你就先去英格蘭的學校讀個一年,如果你不喜歡,一年後我們就回來,你說怎樣?」
 
一直等到球員們聚集在球場中圈(centre circle)的時候,我才意識到爸媽還在等待我的答案。電視螢幕上的比數是一比一。我應該先解釋一下:其實小時候我從未對足球感到特別有興趣──事實上,我對任何運動都沒興趣,甚至能躲就躲。但是,那天晚上我用全新的觀點目睹了電視螢幕播放的一場戲劇性球賽。艾倫.希勒(Alan Shearer)早早就幫英格蘭隊先馳得點,但是在中場時間來臨前,隸屬於德國凱撒斯勞頓足球隊(Kaiserslautern)的國字臉前鋒斯特凡.昆茨(Stefan Kuntz)也設法把比數扳平。到了下半場,因為顯然犯規,昆茨踢進的第二球被判不算分,加賽時英格蘭隊的保羅.加斯科因(Paul Gascoigne)一腳輕輕踢出,令人懊惱的是,球只差一吋就進去了。一百二十分鐘過去後,球賽還沒分出勝負,球評說,一場PK大戰即將展開。
 
我們三人都各自小啜了一口嘶嘶作響的蘇打水。我仔細地看看聚集在中圈的球員。英格蘭隊身穿單調的灰色球衣。他們的T恤看來很奇怪,像是褪色的丹寧布,每個人的神情都好嚴肅。當他們奮力把球踢進球門時,大家的臉色都因為太高興而嚴重扭曲變形。留著一頭蓬亂金髮的英格蘭隊後衛史圖亞特.皮爾斯(Stuart Pearce)本來的眼神像是要殺人,得分後他對著觀眾們眨眼微笑,兩手大拇指朝上,比出一個誇張的手勢,活像個剛剛在倫敦西區喜劇俱樂部登台的演員。保羅.加斯科因則是猛然把雙手的拳頭往下一揮,然後把胸口挺出來。
 
相較之下,德國球員的臉上則都是一副不憂不喜的神情。托馬斯•哈斯勒(Thomas Hässler)往左邊踢了一記低球,托馬斯.史圖恩斯(Thomas Strunz)往球門的左上角重擊一球,斯特凡.昆茨往右邊調了一記高球,而斯特凡.羅伊特(Stefan Reuter)以及克里斯蒂安.齊格(Christian Ziege)兩人的球則是都往英格蘭隊門將大衛.西曼(David Seaman)的手掌旁邊斜切過去:每個人都在極度緊迫的情況下以最高的精準度拿下分數,他們就像是一群想要完成某個重要實驗的科學家。
 
蓋雷斯.索斯蓋特(Gareth Southgate)是下一個要踢球的英格蘭隊隊員。當他把球擺到定點時,是不是皺了一下眉頭?德國電視台的球評葛德.魯本鮑爾(Gerd Rubenbauer)說,「相對來講,他是一個比較菜的球員。英格蘭隊陣中最弱的後衛,就連他們的教練也是這樣講。」當索斯蓋特起跑時,他又補充了一句,「現在該是他硬起來的時候了。」德國隊門將把索斯蓋特的球擋了下來,現在比賽結果如何,就看德國隊踢的下一球了。德國電視球評魯本鮑爾的聲音終於開始緊張了起來,他說:「如果穆勒得分的話,德國就踢進冠軍賽了。穆勒,居然是他!」
 
容我稍微簡介一下安迪.穆勒(Andi Möller)這個人。安迪.穆勒是個速度很快,擅長運球的中前衛(midfielder),德國媒體都很不喜歡他,過去因為在某次賽後訪問中落淚,被一些小報取了「愛哭的蘇西」這個外號。從一九八○到九○年代,穆勒效力過的球隊包括法蘭克福足球俱樂部(Eintracht Frankfurt)、杜林的祖文特斯(Juventus Turin)、多特蒙德足球俱樂部(Borussia Dortmund)以及沙爾克04足球俱樂部(Schalke 04)等球隊;那天晚上他是德國隊隊長。他有一頭棕色捲髮,剪了一個像鯔魚的髮型 ──這種髮型在德國足球員之間一直流行到一九九○年代末期,但加斯科因等人則是已經開始留起比較符合流體力學的短髮。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六日晚上大概十點在溫布利足球場,安迪.穆勒的腳掃出去,那劇力萬鈞,猛烈而幾近完美的一球就這樣射進英格蘭隊球門上緣的下方。穆勒的這一球把地主英格蘭隊淘汰掉,讓德國殺進決賽。但我卻不覺得特別興奮或愉快。我的胃部還是揪在一起,沒有稍稍舒緩。這一切都是因為安迪.穆勒慶祝的方式。
 
在國際體壇上,球員得分後有各種奇怪的慶祝方式,其中以足球最為特別。檢視一九九○年以前足球聯賽的影片畫面,得分的球員往往都是跑回屬於球隊的那個半場去擁抱隊友。有時候如果比較誇張一點,也只是跳到空中去揮舞雙臂。例如,每當凱文.基岡(Kevin Keegan)得分時,也只是站在某個定點,一直高舉兩手的拳頭,直到腰桿往後彎,讓身體變成一個反過來的C字形。這看起來像是喜悅的真情流露:他是為自己喝采,而不是表現給身邊的人看。
 
到了晚近的足球界,情況就不一樣了。慶祝的方式開始往場外,而非場內發展──球員會衝向場邊角旗旁的球迷,或者是聚集在邊線旁的攝影記者群,而這可以說是一種有意識而愛現的演出。先前在保羅.加斯科因進球時,一九九六年歐洲國家盃的場上演出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點,他跟隊友們像一群酒客似的,玩起了一種叫做「牙醫看診椅」(”dentist chair”)的遊戲:在第一輪靠著他的致勝一球淘汰擊敗蘇格蘭隊時,隊友們聚集在他身邊,玩起了那種如今被認為很不得體的飲酒遊戲,只是他並非被灌伏特加酒,而是被人用塑膠水瓶灌水。聽起來雖然很不可思議,但德國球員的慶祝方式,比這個更加過分。
 
安迪.穆勒的球打在球門的網子上之後,他衝向右邊角旗旁的德國球迷。到了角旗旁邊,他突然停下來,挺起胸膛,兩手插腰,做出像健美先生一般的倒三角姿勢:看起來就像一隻剛剛贏得大獎的臭屁公雞。世人從來沒有見識過這麼招搖而奇怪的慶祝招式。就算我的英文講得不夠好,我也知道,安迪.穆勒做了這個舉動過後,我甭想在英格蘭交到多少朋友了──不過,如果我的英文能力稍稍高明一點的話,我就知道當晚在溫布利球場上的德國人本來都像昆茨一樣沉穩,後來一個個都臭屁了起來。
 
我偶爾會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到了我這個世代,英國人對於德國的痛恨是否更勝於一九一○或者一九四○年代?這聽起來也許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透過體壇活動來檢視實際的國際關係,撇開假惺惺的外交場合表現不論,有些證據是令人難以忽視的。法國人之所以痛恨德國,是因為一九八二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德國門將,綽號托尼的哈拉爾德.舒馬赫(Harald “Toni” Schumacher)曾經用身體把法國後衛帕特希克.巴帝斯東(Patrick Battiston)給撞倒──他那招式就算是使在老練的美國職業摔角選手身上,也會讓他們痛到哭出來。當時巴帝斯東斷了幾根牙,倒在一攤血裡面,昏迷不醒,全世界有數以百計的觀眾擔心這個法國人會不會掛掉,肇事的德國佬卻好整以暇地站在門柱旁,嘴嚼口香糖,臉上流露出毫不掩飾的不屑神情。舒馬赫跟傳統的德國門將一樣,脾氣暴躁,在這方面他們可以說都得到了「歐洲狂人」,德皇威廉二世 的真傳。阿爾及利亞人也恨我們,不是因為我們的門將,而是因為同一年的世界盃,德國隊放水,僅僅以一比零擊敗奧地利隊,此一結果讓奧國取得了晉級下一輪的門票,也淘汰了阿爾及利亞隊 ──這就是在體育史上極不光彩的一九八二年「德奧合併事件」。阿根廷人痛恨我們,則是因為我們在一九九○年的決賽中擊敗了他們。匈牙利人痛恨我們,只因他們認為德國隊是靠吃了禁藥才能夠在一九五四年的決賽中擊敗他們。西班牙人呢?西班牙人其實私底下很欽佩我們的運動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72717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14.8*21*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