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Die Macht in der Mitte Europas : Wie sich Deutschland neu erfindet
難得有一本書,深入德國內部談東德的轉型正義問題,不只是陳列成果,而是探尋如何構思…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79 316
    40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各國觀察歐美觀察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林育立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衛城出版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2/08

出版情報

【讀ING硬報NO.3】起步!向右~轉,強人政治當道,不再對政治妥協的世界

2017/02/26 【讀ING硬報】到第三期。 【讀ING硬報】是以人文社科書籍為主,針對近日的社會事件與議題,以多個主題呈現的複合式主題書展,固定出刊,除了讓讀者看到最新的出版品,更能深入地了解議題。 如下為本期硬報的各種主題介紹,更詳細的書單可前往如下連結 前往【讀ING硬報NO.3】連結 【川普】 近來國際間最關注的大事莫過於川普的一舉一動,跌破眼鏡的一言一行,讓社群媒體關於川普的發文也越來越多。 #Ms Marvel Ms Marvel是漫威在2014年推出的新版本驚奇女士,名叫卡瑪拉可汗,是第一個擁有自己連載的穆斯林漫威超級英雄。她成為現實世界當中反伊斯蘭恐懼症的標誌,而隨著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的穆斯林禁令,卡瑪拉更成為在抗議遊行現場或社交媒體當中反抗川普的象徵。 #mini Trump 川普當選後網友自創出「迷你川普」的惡搞創作,將川普限制在一定尺寸,搭配各種搞笑的字句例如「人小志氣高」、「迷你川普太迷你,跟人合照一不小心就只剩下招牌髮型」、「就算迷你我依然能讓美國再次偉大~」,與川普的強勢作風完全圖文不符,反諷意味十足。 【二二八,七十週年】 《神隱少女》中,故事主軸繞著「忘記自己的名字,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歷史的重要性也是如此,瞭解過去、我們才不會像失了根的台灣人。歷史擔當著「自我認識」的功能,二二八事件即使已經過70年,但我們都必須了解這件事對台灣有多大的影響。今年適逢二二八七十週年,有許多新的出版品也希望繼續推薦給讀者。 【Nippon@日本】 台灣人除了喜歡去日本旅遊,也非常喜愛日本歷史社會相關的書籍,從古代戰國開始,各家大名互相爭奪土地的勢力蕭長,精彩的權力鬥爭與角色,持續成為電玩的設定背景。接著日出之國,日本大帝國主義興起,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探討日本為什麼選擇戰爭,戰爭結束以後,日本又是如何經歷審判的過程,一步一步走到現代日本。 【殖民地流轉】 台灣400年前開始經歷荷蘭、清朝、日本統治,最後由國民黨接手,台灣經歷不同的國家統治,不同時代的台灣人,在各方面如何應對殖民統治者,搜索出自己的道路? 【殖民故事】 在這個單元中小編挑出以被殖民國家,面對殖民者統治衍伸地社會問題與歷史記憶,所創作的小說,它們的社會環境比一般國家更複雜,面對統治者反覆地抵抗、妥協、同化、受騙,美麗的國家與文化因為殖民的殘酷而被蹂躪摧殘,以小說的方式重現時代的記憶。 更多還有包含「社會出聲」、「納粹紀錄」、「三一一新書」等社科主題書展,前往看完整書展。 前往【讀ING硬報NO.3】連結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資深駐德記者深入德國的肌理
從政治、能源政策與轉型正義三大面向
剖析統一後的德國如何在困境中擁抱改變
重返歐洲的中心


「難得有一本書,深入德國內部談東德的轉型正義問題,不只是陳列成果,而是探尋如何構思……透過受難也是反抗不法政權者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個人的生命故事反芻,如何成為國家轉型的力量。雖然表面上只是少數個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判斷和抵抗行動,但在沉默及謊言的迷宮裡,其實是『自由的祕密是勇氣』的最佳詮釋。」
──陳瑤華 (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久居這個歐洲的心臟,不只目睹許多正在發生的變化,還親訪許多重要變化過程上的參與者,因此為近年德國發展模式描繪出相當立體的輪廓,並為以下問題提供可能的答案:這個再次強大的德國,究竟是如何強大的?在哪些地方強大?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強大的德國?」
──蔡慶樺(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本書關於德國能源轉型的篇章是非常重要的整理,也是必讀的參考書。尤其臺灣在邁入二十一世紀時『曾經』幾乎與德國同時宣布要成為『非核國家』,但十多年過去了,要真正瞭解臺灣跟德國間的差距和其原因,絕不是簡單的懶人包就可以描述的,而是需要『對政策細節和歷史脈絡的全盤掌握』,這對關心能源轉型的個人或團體是如此,對『政府和政治領導人』更是如此。」
──賴偉傑(臺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二戰結束,戰敗的德國在美蘇兩大陣營的角力下一分為二,東、西德隔著柏林圍牆各自發展;直到一九八九年,受東歐民主化浪潮影響,柏林圍牆倒塌,一九九〇年,兩德正式統一。然而慶祝的氛圍尚未退去,在國內,德國要面對東、西德整併問題;國際上,因二戰時的種種罪行,德國仍需反省與尋求和解。統一後的德國會怎麼走,全世界都在看。

二十多年過去,繼受過往傲人文化與罪愆的德國,奮力擁抱改變、面對轉型:人口組成變得繽紛多元;原本破敗的前東德區成為最受歡迎的居住地點;率全球之先推動能源轉型,讓世界看見非核家園的實踐可能;直面過往之不義,認真處理納粹與東德時期對於人權的迫害……統一後的德國再次變得強大,不過不再以軍國主義的姿態,而是以自身的政治經濟實力、科技與產業創新以及人道關懷重返世界舞臺,成為驅使歐盟持續向前的心臟。

本書由駐德資深記者林育立歷經多年採訪而成,以冷靜而熱情的視角,講述的是一個遭遇各種極端困境卻始終勇於面對的國家,從廢墟中重建,重返榮耀的故事。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陳瑤華(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慶樺(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賴偉傑(臺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常務理事)
跨領域精采推薦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難得有一本書,深入德國內部談東德如何轉型,不只是陳列成果,而是探尋如何構思……透過受難也是反抗不法政權者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個人的生命故事如何成為國家轉型的力量。少數個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判斷和抵抗行動,卻是『自由的祕密是勇氣』的最佳詮釋。」──陳瑤華 (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久居這個歐洲的心臟,不只目睹許多正在發生的變化,還親訪許多重要變化過程上的參與者,因此為近年德國發展模式描繪出相當立體的輪廓,並為以下問題提供可能的答案:這個再次強大的德國,究竟是如何強大的?在哪些地方強大?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一個強大的德國?」──蔡慶樺(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祕書)

「本書關於德國能源轉型的篇章是非常重要的整理,也是必讀的參考書。尤其臺灣在邁入二十一世紀時『曾經』幾乎與德國同時宣布要成為『非核國家』,但十多年過去了,要真正瞭解臺灣跟德國間的差距和其原因,絕不是簡單的懶人包就可以描述的,而是需要『對政策細節和歷史脈絡的全盤掌握』,這對關心能源轉型的個人或團體是如此,對『政府和政治領導人』更是如此。」──賴偉傑(臺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理事)

作者

林育立

自由記者,旅居柏林,曾在駐德代表處擔任新聞編譯,當過六年的中央社駐德記者,不定期為臺灣和德國媒體撰稿,並從事中德文口譯。相信記者這行離不開現場,正努力寫出能和臺灣社會對話的國際新聞。

目錄

【推薦序】戰後德國的再興,為世界帶來了什麼?    蔡慶樺
【推薦序】德國能源轉型不是神話    賴偉傑
【推薦序】政治的記憶與對未來的責任    陳瑤華


【前言】擁抱改變

PART 1    重返國際舞台的歐陸強國
1. 柏林:從廢墟中重建的新德國首都
2. 德國未來的節拍器:石化園區百年的起落和再生
3. 自由的祕密是勇氣:梅克爾的堅持與遠見
4. 成為新德國人:德國如何因應史上最大難民危機
5. 向假新聞宣戰:德國如何抵抗民粹排外浪潮

PART 2 告別核煤,邁向綠能新世紀
1.在地的能源革命:能源村的故事
2.擁抱能源新世界:傳統電力公司如何轉型綠能
3.能源轉型的參考範本:德國怎麼衝綠能
【特別附錄】全球最具潛力風場
【特別附錄】公投廢核:奧地利民主深化的轉捩點

PART 3 揭露真相,走出獨裁
1.民運記憶的守護者:東德工人賽羅的故事
2.自由與壓迫的現場:伯瑙爾街的柏林圍牆紀念園區
3.打開傷口是為了復原:訪德國史塔西檔案局局長
4.撕碎也要討回真相:看德國如何復原情治檔案
5.清查黨產,建立機會均等的政黨政治
6.《我的奮鬥》戰後七十年首度再版:看德國如何解構希特勒

PART 4二十五年的自由與統一:重返歐洲中心的新德國
1.兩德統一與新德國的誕生
2.統一不是結局:變動中的的德意志

試閱

1. 柏林——從廢墟中重建的德國新首都

「巴黎永遠是巴黎,但柏林不會一直是柏林。」
──法國前文化部部長朗恩(Jack Lang),二〇〇一年

「柏林雖然窮,可是性感。」
──柏林前市長沃維萊特(Klaus Wowereit),二〇〇三年

一九九八年的夏天我搬來柏林,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城市是個大工地。波茲坦廣場(Potsdamer Platz)上的紅色鐵皮屋,是當時全城最熱門的景點,我懷著觀光客的敬畏心情爬上頂樓,放眼望去,數十台高空起重機正從圍牆死亡線劃開的不毛之地,拉拔起全歐洲最大的工地。城中心菩提樹大道(Unter den Linden)上的普魯士雄偉建築全被鷹架罩住,二戰轟炸遺留下來的畸零地和紅軍巷戰在牆上留下的彈孔比比皆是,永遠在整修的捷運站還得因發現未爆彈而不時關閉,天色一暗,整個柏林天空就被成千上萬的烏鴉遮蔽。

名義上柏林雖然已是德國首都,聯邦政府實際辦公的地方卻遠在萊茵河畔的西德小鎮。沒有圍牆和檢查哨的日子都快十年了,被冷戰橫生截斷的捷運路網卻還沒完全銜接起來,想去巴黎得到西柏林的動物園(Zoologischer Garten)火車站搭車,想去莫斯科只有偏遠的東柏林破舊月台才發車。當時東西柏林還是爭遺產的兄弟,為誰能分配到博物館和樂團爭得面紅耳赤,兩地人的腦袋中也還有圍牆,各有各活動的商圈和公園。

建設不斷為城市帶來新的街名,我手上拿的是統一後第五次改版、還標著圍牆路線的折疊地圖,走在傳說中的東西柏林邊界禁區,兩側只見枯寂的荒地,整座歷史名城沒有一棟修好的古蹟得以瞻仰,只有市郊充滿死亡氣息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KZ Sachsenhausen)和市中心馬克思大道(Karl-Marx-Allee)上雄偉的史達林式建築,讓人一看就很難忘記。

那一年秋天,領導德國統一的柯爾(Helmut Kohl)正好被施若德(Gerhard Schröder)和費雪(Joschka Fischer)的左派紅綠聯盟趕下台。從未經歷過戰爭的一代,取代了還活在戰爭夢魘的一代,德國終於完成遲來的世代交替。社會民主黨的施若德靠苦讀翻身,從政是為了實現公平正義,不過綠黨的費雪才是真正劃時代的人物。早在六八學運,費雪就衝在最前線,在出任外長擔任中東的和平使者前,蒙面向鎮暴警察丟石塊和開了家名為馬克思的書店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事蹟。

這對政壇新搭擋上台不到半年,希特勒就職前被一把無名火燒掉的國會大廈正好重建完成,聯邦政府各部會開始從波昂陸續還都柏林。二十世紀接連兩次的獨裁加上國土分裂,國家不正常的狀態延續了近一甲子,德國總算擁有一個屬於全國人民的聯邦議會(Bundestag)。屋頂的半玻璃球體一開放參觀,馬上成為這個北到波羅的海、南至阿爾卑斯山的中歐新國家最有力的象徵;從早到晚人人踩在代議士的頭上,一覽首都三百六十度的全景,可見亟欲擺脫威權的德國,嚮往的民主就是公開透明和人民作主。

雖然柯爾允諾的統一榮景遲遲沒有實現,還經常被鄰國取笑為歐洲病夫,左派執政卻成功翻轉支配戰後德國數十年的教會倫理和政商結構。同志伴侶從此可以去戶政事務所登記,超市突然出現大量有機食品的認證標章,承擔基載電力的核電廠被迫提早除役,反之屋頂新裝的太陽能板能卻優先得到補貼。處處都可以嗅到急於打破陳規的實驗精神,社會上彷彿再也沒有不能挑戰的禁忌,媒體開始用「柏林共和國」來描述德國在統一後的再生。

波茲坦廣場的高樓群在千禧年後成為全城的新地標,或許因為城市命運長年受獨裁和外國擺布,每年二月在這裡舉行的國際影展特別愛討論政治。在Sony Center的富士山腳下新建的索尼總部緊靠著柏林愛樂廳(Philharmonie),一般相信這是痴迷古典音樂的日本老闆的私心,但環球唱片隨後將總部遷到柏林,卻被一致解讀為押寶城市潛力的遠見。

光二十世紀就升過五種不同國旗的首都,對居民的膚色、性向和出身都不挑剔。男男和女女在地鐵車廂內舌吻若無旁人,齋戒月和聖誕節一樣都要慶祝,連新加入的好幾萬難民也自然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只要你願意,誰都可以是柏林人。全城最夯的夜店幾年前還是戰火的廢墟,圍牆邊的死亡禁區現在已經是數以千計的人露天歡呼的卡拉OK。全世界走到哪裡都可以遇到一談到柏林就眉飛色舞的人,他們不是剛剛回來,就是過沒多久又要去一趟,三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年卻吸引一千兩百萬訪客,柏林早已成為歐洲的麥加。

舊首都重生只能打掉重來,到了凌晨依舊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鼓動著思想的流動和創新,不論是服裝、手機軟體設計,或是戲劇、舞蹈、音樂和文學,創意人才密度之高在權力下放的戰後德國前所未見。國際藝壇開始盛傳,在威尼斯雙年展參展的藝術家至少一半在柏林有落腳之處,歐洲最前衛最敢衝的藝術家也全都搬來柏林,潛台詞是你在史普雷河(Spree)畔的那座喧囂城市出人頭地,才能算是躋身國際。

德國統一讓許多東德菁英失勢,但再有洞見的報社主筆也料不到那位跟在柯爾後面勤奮且話不多的東德女孩,在政壇扶搖直上成為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和全國人民都信賴的老媽。每週一、三、五在柏林的聯邦記者會外國記者人數有增無減,影響歐洲的深遠決定現在全在柏林拍板,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位的十一年,見證了德國國力的崛起,敏感的觀察家內心都明白,歐盟實際的首都已從西歐的布魯塞爾轉移到東擴後的地理中心柏林。

德國每年移入的人口僅次於美國,綠能和汽車產品一樣供不應求,貿易順差甚至超越中國和日本。媒體樂於複製的東西德格格不入、或德國人一板一眼的刻板印象,早已無法解釋德國近年的變化。當今全球局勢走向對立,柏林卻反其道而行,想作為全人類知識和文明對話的平臺,想知道這個剛剛克服獨裁和分裂的新國家未來往哪裡走,看看菩提樹大道尾端最近又出現的工地就能明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35186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