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王傳奇-埃及古文明、神殿、木乃伊、撒哈拉、尼羅河神秘傳說全導覽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埃及,就在你眼前
幽幽流淌的尼羅河,在五千年前孕育出神秘的埃及文明,埃及在母親河的支持下,曾經豎立過不可思議的金字塔,建築起巨大的神廟;也曾經使得農業興盛、富甲一方,進而出兵威震西亞……悠長的尼羅河也曾靜靜陪伴人們,渡過強權紛至沓來的欺凌,和窮愁潦倒的日子。如今的尼羅河也見證埃及即將展開嶄新的一頁!
埃及這個國家,擁有亞洲和非洲的領土,是世上少數跨越兩洲,而且得天獨厚的國家。雖然境內有95%的面積是沙漠地區,但一條尼羅河和另一條蘇黎土運河,卻為埃及帶來文明和財富!因為只要歐洲的貨物想運到東方,蘇黎士運河就是必經之路,因此每個月能為國家帶來上億美金「過路費」的收入。而尼羅河更不用說,是埃及的生命線,不然埃及全境都是沙漠。
天造地設的尼羅河文明/泥土沖刷上岸,有利於農業種植。
在3千年前……航海技術發展以前,埃及的地形非常封閉,東西兩方面有浩瀚的沙漠,北有地中海的阻隔,西亞文明地區的武力不易進入,而尼羅河的存在,不僅帶來人類賴以存在的水源,更因為每年定期的氾濫,將河床上的泥土沖刷上岸。這種被沖上陸地的泥土,稱為「凱麥特」(Kemet),非常有利於農業的種植。西元前五世紀時,「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istoria,希臘籍),在他的Historia《歷史》一書中,是這樣形容埃及農夫的輕鬆:……氾濫之後農夫只要把種子撒一撒,把豬趕到田中將種子踏進土中之後,就可以回家睡覺了。
由於安全的環境、輕鬆的生活,所以在這裡很早就有了文明產生,舉個例子:當埃及第四王朝在興建金字塔時,中國黃河流域尚是傳說的黃帝軒轅氏。但是很遺憾的是…古代埃及人沒有系統紀錄事務的習慣,從第一王朝開始的近二千年後,在希臘人所建立的「托勒密王朝」時,才在托勒密一世法老(Ptolemaic I)的命令之下,由一位祭司—曼涅托(Manetho)以希臘文,整編完成首部的「埃及史」。可是西元前47年,羅馬的凱撒大帝(Jules Cesar)焚毀了「亞歷山大圖書館」,連帶毀損了這部歷史,雖然有史書上紀錄:「埃及豔后整理回七萬卷文件」,其中有多少是史料紀錄?也不可知……因為這也是一段文字紀錄而已……。
根據曼涅托的斷簡殘篇中紀錄:他把埃及劃分為30個王朝(或31個)再粗分為三個時期,稱為:古王國時代、中王國時代、新王國時代。但怎麼對應在我們熟知的紀元時間?曾經令學者傷透了腦袋……幸好有次學者在偶然間發現,有份象形文書紀錄著:第十二王朝的塞努瑟特三世(Senusert III即位的第七年,有個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升起的天文景象。於是學者串聯天文科學家的推算,確定那是西元前1872所發生的事。這個結果讓茫然的學者們終於找到渴求已久的立基點!新埃及史就以這個西元前1872年為基點,上推下敲,並且考察無數石碑、石表,尤其是位於「阿拜多斯」塞提一世神殿內的《歷代法老王表》,才重新譜寫今天我們看到的埃及30王朝年表;及諸位法老的順位。可是關於「年分」的事,各個權威的說法不太一樣,因此存在著些微的差異,讀者也不必太過講究。
曙光乍現的古王國時期/發現了銅,使埃及很早就脫離石器時代,進入金屬時代。
是指第一王朝至第六王朝之間,大約1020年的時間。肥沃的尼羅河谷地因為容易生活,人們開始聚集逐漸形成部落,之後演化成上埃及與下埃及兩大勢力集團。根據傳說:距今5100年左右,位於南
目錄
自序
埃及的迷人像中了毒
緒論
埃及,就在你眼前
第一章
時間的天敵—金字塔
第二章
讓人嘆為觀止—金字塔附屬建物
第三章
神秘的七軸殿宇-塞提一世神殿
第四章
千年顏色依舊在—丹德拉神殿
第五章
序/導讀
埃及的迷人像中了毒
很久以前曾經聽過一句話:「埃及像一條毒蛇!只要被它咬一口,終生解不了毒……」10多年前第一次出國就到了埃及,那時沒作任何功課,就兩個肩膀扛著一張嘴,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埃及的導遊雖然會說華語,但解說起景點來,如同隔靴搔癢,抓不到癢處!一趟旅程下來只知道埃及很迷人(單指古代文明),可是迷人之處在哪裡?為什麼?卻說不上來。這時卻激發我想一探究竟,埃及的毒性開始發作了……。
那時剛好結束了一份工作,存了一些錢,於是開始專心一致的讓埃及病毒漫延。10多年前網路尚未發達,埃及的書籍又不多,加上外語程度不怎麼理想,所以收集資料特別幸苦,有時好不容易從中央圖書館,一頁頁影印回來的資料,回家一看才知道不是英文的,翻譯起來吃足了苦頭。等到自以為準備好了,再去一次埃及時,本以為可以找到解藥,卻沒想到反而使毒性更強了。
原來是資料和現實矛盾太多,原因是我們求知的一個盲點,以為一個解釋可以貫用一個現象,這種情形在埃及不太適用的理由是,埃及不是「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而是有四套「神學系統」,加上各地說法不一。一個鷹首人身的古代神明,就有好多不同的稱呼。兩個不同的神明,有時是母子有時又是夫妻。加上古代埃及不重視文字紀錄,所以造成後世的混亂。因此懇請讀者閱讀本書的時候,能放鬆心情,抱著一個遊客的角度,來領略迷人的埃及,就可以了。
這份紀錄,原是筆者帶團的私人筆記,數十次的故地重遊之中,不斷的增加內容,以及各大博物館珍貴的照片而成,但我相信因為自己的偏見以及盲點,還有篇幅所限,無法把時間、地區、演變說得一清二楚,但我希望將10多年的淺薄經驗告訴大家,配合上「景點地圖」以及其他圖說,讓你知道到了現埸可以在哪裡、看什麼?以及為什麼?讓你去一次埃及能滿足而歸,或者能盡量的神遊埃及這個迷人的地方。
最後我想把這份小成果,獻給天上的母親,是她一直放任我做自己想做的事,並且資助我完成筆記,真希望她能拿著這本書,去送給她的牌友。也感謝天主!安排我在這裡的成長,並且從這裡有了事業和家庭,讓我和我的拙荊羅明娟小姐,在埃及文物展中認識,並且在聖誕夜中,在頒布《十誡》的埃及西奈山上,求婚成功。還有許多埃及的朋友,珊娜、哈立德、阿撒姆、老虎等人的幫助。
試閱
西元前525年的某天,波斯王-岡比西士下了一個奇怪命令,他命將士們盡量收集全國的貓咪。不久之後,波斯大舉入侵埃及,但卻以大量的貓爲前鋒!埃及的士兵們因爲害怕傷害神的使者,不戰而潰,平白讓波斯征服了埃及全境!這個故事說明了埃及人對諸神的信仰程度。
埃及宗教的特色/怎一個「亂」字了得。
埃及宗教第一個特色就是多!與世界其他先驅文明一樣,是屬於多神教。日常生活中易於辨認的神就有200多個,其他個性不明或存在時間短的神,幾乎不可計算。這是因爲埃及的歷史悠長,許多神明經過多次演變,也許與其他神明的神性融合,(例如:太陽神—拉,像個正字標誌一般,每當某一個神比較受寵時,就讓祂與拉神結合,以提高祂的神力。如:阿蒙—拉、荷魯斯—拉)創造出另一神明;或者根本消失在時間中。第二是埃及神祇具有地區性,同一神性在不同時間或地區,就有不同神祇。例如:太陽神自己就有三個名字,在早晨是有翼甲蟲—赫普裏(Khepri),中午是人身隼頭的—拉(Ra)、下午是—阿圖姆神(Atoum)。第三他們的宗教並不統一。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分別是: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孟菲斯(Memphis)、赫爾摩波利斯(hermopolis)和底比斯(Thebes)。這四個地區各有各的創世說,各有各的主神,以及其他衆神,對教義的解釋都不相同,換言之,埃及沒有統一的主神(例如城邦制的希臘有統一的主神—宙斯),因此就會產生不同的說法,這點對剛學習古埃及文化的朋友,常產生很大的困擾。
不過他們有國家級的大神,例如:奧塞烈司、阿蒙等。反正想要對埃及的宗教有完全的瞭解,非常的困難,因爲資料內容並不統一,而且前後矛盾。因此本篇僅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古埃及的創世說/創世神的手淫,和口腔當子宮,開始了世界。
上文說到埃及至少有四個創世說,限於篇幅,僅以一個比較出名的—赫利奧波利斯(位於尼羅河東岸,開羅的東北方)地方的創世故事,來做介紹。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人類,也沒有神,只有一片混沌的大水,這片水稱之爲—努恩(Nun)。後來有一座神山—阿圖姆(Atoum)山慢慢的浮出水面,阿圖姆神就成爲第一個神,也是唯一的生命體。有一天,阿圖姆神百感無聊與寂寞,於是它「將雙手合十,把生命的鑰匙放在手中(就是手淫),然後把鑰匙放入口中」於是從嘴巴裡孕育出一對攣生子,他們是空氣之神—舒(Shu)及水氣女神—苔芙努特(Tefnut)。舒與苔芙努特則生育了「天」女神—諾特(Nut)和「地」神—該伯(Geb),而該伯跟諾特生下了後世非常有名的奧塞烈司、伊西絲、塞特、奈芙蒂斯等四位神明。於是阿圖姆、舒、苔芙努特、該伯、諾特、奧塞烈司、伊西絲、塞特、奈芙蒂斯等九位神,後來成爲一個神聖的整體,稱爲「九神會」。
古埃及人又從九神會進一步把宇宙描繪成是空氣神舒雙手托著女天神諾特,下面躺著地神該伯。諾特的雙手雙腳與該伯的雙手雙腳分別相觸。其他諸神分別居住在諾特上方左右,星星則在諾特身上運動。
衆神小傳/神明各司其職,掌管人間不同的事務。
拉(Ra):從埃及的第五王朝開始,太陽神拉就一直是埃及的最高神祇、它是諸神之王、人類之父、天地之神、以及國王的守護神。埃及人認爲:拉不僅是埃及的神,同時也應該是世界的神(盛極一時的阿蒙神僅是埃及的國家之神)!因此全世界都應該伏首於拉的親生兒子—法老王的命令下。它也是主管宇宙秩序和世間的「瑪奧特」(意謂世上的美好事或物)的神。一般形象爲人身隼首,頭頂日盤(註1)。(時常有人將它與荷魯斯搞混,他們的分別在於拉頭頂上是一個圓形的太陽圖形;而荷魯斯是高桶狀的「上下埃及王冠」或「日輪冠」)。拉的象徵物就是方尖碑。阿蒙(Amon):(又稱Amun、或Ammon)最早出現於十一王朝,原是底比斯地區赫蒙(Khmun)地方的風神或空氣神,是古埃及史上最重要的神祗之一。埃及十四王朝時,由於內戰讓西克索人(hyksos)人趁虛而入,統治了二百多年,直到十八王朝時,王族以祂爲旗幟,完成複國大業,並且以底比斯爲首都,建立了新王國(十八王朝)。因此阿蒙也成爲新王國時期的國神。但在二十五王朝時,埃及首都孟菲斯被亞述人攻破,阿蒙神的地位才逐漸消退。阿蒙神通常呈人形,頭戴羽毛王冠,有時也以公羊、公牛或鵝的形象出現。牠另有戰神的身份…當牠化身成戰神時,稱為:蒙特Monthu。外型和荷魯斯一樣鳥頭人身。不同的是 保有阿蒙神的雙羽冠,以及手執月刀khepesh。
穆特(Mut):阿蒙之妻。也許是夫榮妻貴!只知道她是底比斯地區威力強大的女神,也是戰爭女神。但實際上如何尊貴?多數不清楚。當她爲戰神時,常以禿鷹或母獅的形象出現。這時則改稱爲塞克邁特女神。但是奇怪的是這時候的塞克邁特(Sekhmet)不是阿蒙的老婆,而是普塔神的妻子,職掌戰爭,形象爲獅頭的女神,頭頂日盤及眼鏡蛇(註2)。
康斯(Khonsu):阿蒙與穆特之子,是月神,也是醫療之神。特徵是頭頂一個上弦月,緊接著一個滿月,常做木乃伊形態的打扮,或者鳥頭人身,但頭上月亮的特色不變。
卜塔(Ptha):孟菲斯地區主神,形象作光頭,手持節仗,成木乃伊狀的男人。祂也是孟菲斯神話中的創世神,以「說」出諸神名字的方式,創造出諸神,因此也是諸神之父。同時也是雕刻師、金工師等工藝的守護神,而且是黑暗之神。衪的形象也常常出現在陵墓之中,就亡者希望托蔭衪的保佑,度過恐怖的黑暗地府。
哈陶爾(Hathor):又叫Athyr。哈陶爾是天空之神荷魯斯的妻子,負有守護年幼的法老的責任。傳說法老是哈松圖斯(Harsomtus)神,是她的親生小孩。埃及中後期時,常常跟伊西絲女神混為一談,因為兩者都有哺育幼兒的造形,不同的是:伊西絲是哺育荷魯斯;哈陶爾哺育年幼法老爲素材。
有時哈陶爾也以牛的形象出現,例如阿布辛貝的奈弗爾塔里神殿內的底部,就有一個母牛造形的哈陶爾。哈陶爾是愛與音樂的女神,但也是太陽神的武器。當太陽神在陰界冥河旅行時,哈陶爾會化身聖蛇「優拉阿斯」,保護虛弱的太陽神,所以她擁有極強的破邪力量!奧塞烈司(Osiris):陰間主神,也是穀物、耕種之神;因此也是象徵豐饒之神。又因爲祂在人間時爲百姓帶來文明契機,所以又是文明之神。在冥界更是主持對死者的審判;以及掌管通往傳說中天堂樂園—亞爾平原(Fields of Yalu)的大門鑰匙。有了以上的頭銜,可見他在人民心目中的重要,不但在人間掌理農作物的生長,關係到溫飽的問題,到人民過世後,也管到永生的幸福問題,真是從生到死後,都在他的管轄範圍內,還真是辛苦他了。奧塞烈司的象徵物是葡萄,因為葡萄果汁殷紅如血,因此常作為宗教儀式的物品,每年葡萄的榮枯,就成爲奧塞烈司從死亡到復活的歷程。(埃及墓中常繪有葡萄,就是象徵復活之意)
伊西絲(Isls):奧塞烈司之妻、天空之神荷魯斯之母。形象多爲頭上放著凳子狀的物體。她是埃及神話中地位僅次於太陽神拉,而且當有一天拉神去世後,她就是第一繼承者。爲什麽伊西絲有如此崇高的地位?話說:古埃及人通常都有兩個名字,一個是平常稱呼的小名;另一個稱爲「倫」(Ran),是不可輕易爲人所知的真名。因爲真名含有魔力,知道某人的真名,就能輕易的掌握他的行爲。神話故事中,伊西絲用計騙到太陽神的真名,因此她也成爲職掌魔法之源的魔法女神,偉大的生命與健康之神、死者的保護神。西元前54年羅馬人統治埃及後,對伊西絲女神的信仰,擴展到了地中海沿岸及歐洲大陸。是少數跨出埃及土地,被外人敬拜的神明。
荷魯斯(Horus):天空之神、光明之神、並且是王權守護神之一。形象作鷹頭男人狀;以及頭頂埃及上下王冠。神話中它與拉(Ra)的威能結合後,打敗了邪惡之神塞特。這個結合體應該稱爲瑞—何拉克提(Ra-Horakhti),也稱爲「勝利之神」,常出現在門楣中央。因為與塞特激烈的戰鬥,荷魯斯失去了一隻眼睛,但後來又將那只眼睛奪回來,嬴得勝利!那只眼睛後來稱爲「烏加特」(Udjat,意爲完整的)又稱爲「荷魯斯之眼」。它有二個意義:當它是護身符時,代表戰勝邪惡!是埃及最常見到的物品,而且具有強大的療傷能力。當它出現在貢品或禮品上,尤其是獻給死者時,是代表獻給亡靈最神聖、最寶貴的祭品(當年荷魯斯將眼獻給父親奧塞烈司時,他的父親因此復活)。荷魯斯另外有一個幼年的形象(留著sidelock of youth的髮形),稱之為「哈波奎蒂斯(Harpocrates)」。塞特Set:沙漠之神、風暴之神、同時也是黑暗與邪惡之神。雖然祂的角色並不討喜,但畢竟也是「創世九神會」的成員之一,仍有祂的一席之地。在埃及邊境的某些軍事化的城市中,還以祂爲主神,就是希望藉其威嚇阻敵人。至於祂與荷魯斯神戰鬥的神話,其實是一個史實。那是早在第二王朝時,有個南北戰爭時代,波希本(Persiben)與卡塞坎姆(khasekhem)兩大集團,分別高舉「荷魯斯之旗」與「塞特之旗」相互對抗。最後由卡塞坎姆贏得最後勝利,而留下了這個故事。在十六王朝時,西克索人非常崇拜塞特,視爲他們的戰神Sutekh,並在阿瓦裏斯(Avaris)建廟。西克索人被驅逐之後,塞特被當做泄憤的物件,而做大肆破壞,因此埃及土地上沒有牠專屬的神殿。塞特的形象是長耳羊頭狀的男神。
奈芙蒂斯(Nephthys):死者守護之神。塞特之妻、阿奴比斯之母。曾跟隨著伊西絲女神,找尋奧塞烈司的屍身。形象常爲張開雙翼,保護著死者棺木,或者是卡諾皮克罐的女神或是老鷹。特徵是頭上戴的東西看起來像「油燈」。
阿奴比斯(Anubis):塞特與奈芙蒂斯之子,他是死者之神、墓地之神、負責製作木乃伊,並且引導亡者在冥界旅行,但他並不負責保護。死者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例如:當初陪葬的護身符,和《死亡之書》上的記載咒語,自己度過種種難關。最後還有執行對死者的審判。大多出現在奧塞烈司身旁。形象爲胡狼頭的男神。埃及人對胡狼的崇拜起源很早,在王朝前期就開始了,極可能是胡狼經常在墳場被發現,所以埃及人認爲胡狼是墳場的守護神。
托特(Thoth):埃及的文字與智慧之神。在傳說中,祂也是亡者在最後審判中,功與過的紀錄者。古埃及人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注意星象,尤其是「天狼星」。因爲每當「天狼星」升起時,差不多也是尼羅河開始氾濫的時候,是一年三季的頭季開始。托特神就是這顆「天狼星」的代表!以祂爲首,其他衆神跟隨其後,開始每月每日的輪值,以守衛這片大地。雖然平常以紅鷺鳥頭人身的造型出現,但也常常以狒狒的造型現身。由於上述的緣故,狒狒造型的托特有著開始或者衆神的意義。
凱普利(Khepri):上升的太陽神(古埃及人認爲初生的太陽,如蜣螂推滾糞球般),因此朝陽的太陽神形象是蜣螂頭人身。也有以凱普利—蜣螂造形的護身符,稱之為「斯卡拉貝」(Scaraab)或稱聖甲虫。阿圖姆(Atoum):赫利奧波利斯地區的創世之神、也是落日的太陽神。
克嫩(Khnum):傳說它跟咱們的女媧一樣,不斷以陶土塑造出人類,因此是生命之神,也是陶工之神。在《死亡之書》中描繪:每天當太陽西沉死去,航行東返復活的河道時,太陽神變成克嫩的形象,克嫩成為太陽神的「巴」,準備重塑太陽金身。
馬特(Maat):正義、真理、秩序之女神,特徵是頭上有一根羽毛。她代表世間美好事物,並且參與冥界對死者的審判。祂的神性名為「瑪奧特」,而古埃及人則將美好事物都稱為:「瑪奧特」;它所包涵的內容非常廣泛,凡是好的、真實的、正義的東西都可以稱為瑪奧特。古埃及人把瑪奧特看作世界存在的物質基礎,是現世與來世的物資食糧,甚至是神不可或缺的營養精神。世間如果少了「瑪奧特」的話,就必將滅亡!什麽是「瑪奧特」?就是「愛」!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如果沒有愛,世界就將滅亡!在世間埃及人以麵包、酒、燻香來代表它。在壁畫上所表現的形象是:獻祭者手托著一個小小的、而且坐的馬特女神,那就是代表獻祭瑪奧特。
敏(Min):豐饒與生育之神,同時也是道路和沙漠之神。可能是埃及歷史中最古老的神明。據說:他是確有其人,是埃及少數由人類成爲神明的。說故事的人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有一回,法老王率領全城的男人出征,敏在戰場上斷了一隻腳,而被遣返城內。過了許久,法老回國卻發現全城的婦女全部懷孕了!經過查詢結果,是敏幹的好事。說故事的人並沒有交代法老是否處死了他,只說後世因爲他的行爲,而封他爲生育之神。
塞斯特(Seshat):工程與測量女神,古埃及人在興建神殿,必奉祂的名義,規劃其籃圖。
索埃里斯(Tawaret):古埃及的懷孕女神,形象是一個站立且大肚子的河馬。
索貝克(Sobek):亞斯文正北方40公里—柯歐普(Rom Ombo)地區的守護神,象徵肥沃多產。
巴斯塔特(Bastet):家庭的守護神,保衛家庭成員不受疾病的困擾。形象是一隻貓,或貓頭女神,手持搖鈴。另外牠也負責在Haasa(陽世)看守Lmnt(冥界)的入口,捉拿世上不潔的惡靈。西元前525年,波斯就是以貓為前鋒,埃及士兵不敢傷害巴斯塔特女神的象徵物而戰敗。塞克特(Selkis):婦女分娩時的守護神,頭上項著一隻蠍子的塞克特女神,也常出現在守衛亡靈的四方女神之一。
奈佛圖(Nefrutw):卜塔與塞克邁特之子。這個名字原代表「十全十美」是蓮花芬香氣味之神,但也是將罪惡銬上法庭,傷害其靈魂的神明。形象是一個俊美的年輕人,頭頂蓮花,手持鎌刀。
貝斯(Bs):神的外型不同於埃及其他神明的身體比例,祂頭戴著很像非州土人的羽帽,有著一張大餅臉;而且有一對招風耳,滿嘴捲曲的鬍鬚,赤裸的身體,似乎彎著膝蓋,双手扠腰,十足像非州土人時常會做的跳舞動作,整體形象讓人懷疑這是外來的神明。雖然如此,祂卻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神明,除了祂能保護孕婦肚中的胎兒外,小孩的成長過程也依賴祂的保佑。除此之外,祂也是掌管快樂的情緒,以及保護人類不受惡靈或毒蛇侵犯的神明,所以埃及人常常配帶著祂,希望能夠有好運的降臨。
註1:
拉Ra或雷Re是同樣的,只是譯音不同,注意如果拉的頭上光盤有眼鏡蛇的話,要看旁邊的詮釋,可能是瑞—何拉克提(Ra-Horakhti)。
註2:
有時水氣女神—苔芙努特(Tefnut)也以獅頭女神的形象出現,需參考當時圖騰旁的註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