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史上最偉大的工程師:他們的創新改變了世界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本由STEM教育大使及STEM教育叢書作者共同執筆的跨學科最新力作!
你可曾想過,每天通勤的交通工具、冬暖夏涼的居住空間、
純淨無雜質的飲用水質、光速暢行的網際網路是怎麼來的?
倘若沒有工程師,人類社會將停滯不前,這個世界也無法運轉……
工程師會提供方法來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運用智慧製作工具,
再藉由這些工具將世界塑造成適合人類生活的樣貌。
西元一世紀,古希臘工程師希羅發明最早的蒸氣機,在一千多年後用來發動工業革命;同一世紀,中國的數學工程師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指南車,為人們預測地震與指引方向;
二十世紀,日本建築工程師內藤多仲設計了六座鐵塔,榮獲「耐震高塔之父」的稱號……
以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聞名的達文西居然是現代戰車的原型設計師!
英國的喬治·史蒂文森為何被稱為「鐵道之父」?
從陸地飛向天空,萊特兄弟製造飛機的故事家喻戶曉,
那麼,你知道發明噴射發動機的人又是誰?
從陸地到海洋,英國土木工程師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內爾設計出第一條隧道;
法裔工程師約瑟夫·巴札爾蓋特,設計出建構倫敦中心地帶的地下污水系統工程,緩解了霍亂疫情……
本書介紹的50位工程師來自世界各地,包含各式各樣的傑出人才,
其共同點都是針對現實世界的問題,提供實際的解決之道,
並為世界的建構做出重大的貢獻。
曾任STEM教育大使及編撰STEM教育書籍的兩位作者,
致力於跨學科的教育模式,透過本書生動描述形塑這個世界的發明與創新,
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些幕後推手的有趣生平。
書中以精美插圖展示他們的主要成就,
包括機械、建築、橋梁或是重大的技術革新,
更以引人入勝的內容探討這些工程師如何突破困境,獲致成功。
從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大型強子對撞機,一直到矽晶片和微小的奈米碳管……,
我們居住的世界不斷地經過工程形塑,為我們帶來更多便捷與舒適,
提升了生活品質,造福未來。
如果你曾經想過「那是誰做的?」
那麼,在本書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目錄
序/導讀
前言
人類居住的世界,一切都跟工程有關
聽到「工程」一詞,或許你最先想到的畫面會是一些建造的事物,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橋梁、建築或運輸工具。不過在這些顯而易見的成就背後,都藏著一個普遍的事實:人類的世界中,工程無所不在。從高聳的摩天大樓和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一種巨大的科學儀器,也是全世界最龐大的機器),到矽晶片上小至看不見的電路,以及只能透過顯微鏡發現的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在我們的世界——我們居住的人類世界——一切都跟工程有關。本書挑選了一部分對建構世界有所貢獻的工程師並講述其事蹟。
在我們認識這些工程師前,可以先了解他們做的事,甚至提出最基本的問題:工程是什麼?「工程」的前面通常會加上其他修飾詞,例如土木、結構或機械等。眾多的專業,代表了工程的領域極為廣泛。然而每位工程師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會針對現實世界的問題提供實際的解決之道。他們的解決之道通常是實體的結構和機器,但也可能是比較難以感知的形態,例如將原料轉換成有用產品的過程,或是把資料轉化為有意義的資訊。
為了進一步解釋工程的概念,我們可以這麼說:工程師會提供方法來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雖然所有生物都會為了適應生存條件而進化,但是人類擁有一些獨特的能力,讓我們更能夠控制自然環境。我們運用智慧製作工具,再藉由這些工具將世界塑造成適合我們的樣貌。或許我們能夠以史前先人為例,他們使用燧石製作成石斧,是最早的工程師。從最早出現的基本工具到簡單的機器(例如槓桿、滑輪和輪子),我們可以追溯工程的基礎,而正是這些基礎引領著我們建立了現代世界,讓人類成為地球上的優勢物種。現今圍繞著我們的日常基礎建設,是工程史長久以來累積的成果。如果你仔細思考自己每天所使用的一切,一定會發現有趣的工程背景故事。
並非所有的工程師都是先驅,也不一定都是科學家與發明家,不過歷史上確實有許多工程師身兼這些角色的例子。工程師經常以他人的成就為基礎,他們會結合或改善現有的發明來打造出成品。只要有科學發現,工程師就會將其應用至日常生活的實際層面。正因如此,在科學進展劇烈發生的時期(例如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跟工程相關的故事才會特別豐富多元。
我們挑出五十位工程師,由他們代表從古至今一些重大的工程成就。由於工程的範圍極為廣泛,所以我們不得不採取篩選的方式。一直到比較近代的時期,檔案中才記載了較多女性工程師的成就。希望她們和其他工程師在本書中的故事能夠鼓舞人心。為了面對未來的挑戰,尤其是氣候變遷,現在或許是人類最需要工程師的時刻。他們可能會運用新的技術(例如機器人與人工智慧),但他們也會尋找問題的解答,將構想化為現實,就像你即將在書中見到的這些工程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