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沒有不可能:外資首席分析師的第一名人生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2)
  • 2個人喜歡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投資理財理財/儲蓄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楊應超王之杰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財信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09/01/0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

《富媽媽窮媽媽》金網獨家抽獎活動!

參加下列任1項活動就有機會獲得陳重銘新書《富媽媽窮媽媽》

1️⃣ 為《富媽媽窮媽媽》按讚抽獎

即日起~9/30,在商品頁點「喜歡+1」按鈕 → 抽《富媽媽窮媽媽》 1 本
👉前往本書頁面

2️⃣同場購買加碼抽
2025/9/9~9/30,在金石堂網站單筆訂單購買《富媽媽窮媽媽》+ 金尉出版社任1本出版品
→ 抽 《富媽媽窮媽媽》 1本
👉去逛逛金尉出版 (可一次購買陳重銘老師前作)

📅抽獎公布布時間
10/3 公告於金石堂 FB & IG 粉絲團(後續寄發中獎通知到會員信箱)

⚠️ 注意事項
1. 活動參加者須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會員,且會員資料中有正確 Email
2.公告後請於指定期限回覆獎項寄送資訊,逾期視同放棄
3. 抽獎與寄送僅限台澎金馬地區。
4. 每一會員帳號於單一活動僅限獲獎一次。
5. 金石堂保留修改、變更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異動將公告於FB/IG。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好,我是楊應超————————
這是我的第一份人生報告書!
我只有一個老闆,那就是我自己!
無論在哪一家公司任職,永遠都要記住,當自己的「老闆」,為自己負責!

40歲之前,完成5個人生大夢

1. 第一位發掘鴻海、華碩、宏達電、富士康投資價值的外資分析師
2. 2004年《機構投資者》「全球第一的科技硬體分析師」
3. 2006年《金融時報》「亞洲科技第一分析師」
4. 2006年《格林威治》「亞洲科技第一分析師」
5. 花旗任職兩年半之後,擔任全球董事總經理與首席科技分析師

40歲以後,需要的是……改變的勇氣!
牽動千億資金流向的外資金童,重量級科技分析師教你看懂長線,挖掘下一個「小鴻海」
第一本完整剖析投資銀行獨特生態,證券分析師不為人知的生涯祕辛
◎ 第一手的外資生態報告
◎ 了解外資如何研究及投資股票
◎ 20年轉換13種不同工作的求職專家
◎ 職場人士求職升遷的必備工作書

吼,每天6點上班,你也太超過了吧!
花旗首席分析師心想事成的第一堂人生必修課


投資銀行是個「贏者全拿」的市場,只有第一名能生存,第二名完全沒有空間,那種絕不落人後的決心非常值得學習。在投資銀行任職期間,我目睹全球菁英共同參與的金融活動,了解世界最優秀團隊的運作方式,更體會到「沒有不可能」的堅持。

我的故事,就是人生的展現;有努力,有成功,失敗也無可避免。我希望藉由分享經驗,可以讓讀者知道,人生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有時錯誤的決策,給我的啟發或教訓,反而正面得多。重點是不要害怕冒險和嘗試新的東西,有時過度保守才是最大的風險。

景氣狂奔,一定會有冷卻的一天,這次的金融海嘯再次提醒投資人,面對「狂潮」時,一定得戒慎恐懼。景氣有上下、有起落,聰明的投資人懂得利用這樣的震盪,賺到真正的財富,危機入市永遠最難執行,只有把「貪婪」及「恐懼」這兩股相互拉扯的巨大力量,放對位置及時點,財富才會真正來報到!

當有一天,我真的退休躺在搖椅上,回想人生的經歷,我必須能跟自己說:我已經盡全力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該做的都已經做到,達到當初的目標了,俯仰無愧。現在,我應該更上層樓,試試別的經驗,畢竟我才四○歲。

名人推薦

宏碁創辦人暨智融集團董事長 施振榮
聯想集團董事長 楊元慶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專序推薦

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陳文茜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 陶冬
花旗環球證券董事總經理暨台灣區研究部門主管 谷月涵
摩根大通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 夏鮑文
聯合推薦

編輯推薦

宛如華爾街電影的真實故事,浮華絢爛下的投資搏殺傳奇!


作者楊應超曾任花旗環球董事總經理及亞太區投資研究部高科技部門主管和首席分析師。本書即詳實紀錄了他在投資銀行將近九年以來的點點滴滴──第一章從他闖進投資銀行第一天開始說起;第二章則是談科技泡沫的「美好時光」;第三章「空中飛人歷險記」所述都是他在投資銀行的種種經驗,其中有辛苦,更有美好回憶;第四章到第六章則以分析師的立場,與讀者分享投資銀行如何找到潛力股、如何評價公司及如何提出投資建議。全書完整呈現證券分析師不為人知的生涯祕辛,相信讀者能透過本書,在選股及投資時,對投資標的有更清楚的認識。

譯者


王之杰

《今周刊》資深產業記者,《今周刊》主筆。

目錄

推薦序一 路遙知馬力,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宏碁創辦人暨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
推薦序二 當自己的『老闆』 聯想集團董事長 楊元慶
推薦序三 尋找下一個成長空間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

第一篇 美好的投行歲月The Good Old Days
第一章 闖進投資銀行,成為首席分析師
第二章 科技泡沫的「美好時光」
第三章 空中飛人歷險記

第二篇 沒有不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
第四章 我如何發掘潛力股
第五章 寫給大家的投資建議
第六章 分析師的試煉、養成及成功之道

第三篇 我的管理理念My Career Philosophy
第七章 我的職場成功術(一):談抉擇、生活、時間管理、學習
第八章 我的職場成功術(二):談升遷、競爭、分析

第四篇 遠離華爾街 Leaving Wall Street, For Now
第九章 一個投行老兵的回顧與省思
第十章 四十歲之後的生活——我的人生選擇

序/導讀

認真工作,痛快生活!

第一次有人找我出書,大約是在兩年前,當時出版社希望藉著我實際參與投資銀行運作的經驗,讓更多讀者了解投資銀行的運作方式及其生態,特別是外資券商研究報告及投資建議,對台灣上市公司及整體股票市場表現的影響力日趨顯著,但外資分析師這行,既隱諱又十分不透明,大家都想知道市場動見觀瞻的這群人,到底如何評價公司?外資分析師的產業生態又是如何?

其實,美國已經有些描繪分析師生態的相關著作問世,其中,「一個分析師的告白--華爾街牛肉場」(Wall Street Meat)算是較為人熟知的作品,有趣的是,這本書的作者凱斯勒 ( Andy Kessler),在1999年離開投資銀行自行創業,華爾街牛肉場描寫的情況,也到1999年為止,而我卻是在1999年才進入外資券商這行,如果我以投資銀行參與者的身份寫書,頗有「承先」、「啟後」的味道,加上Kessler在書中提到的一些投資銀行要角,與我也有共識經驗。因此,寫書這檔事,就一直在我腦中盤旋。

兩年之後 ,出書的計畫終於落實了,這本書紀錄了我在投資銀行將近九年以來的點點滴滴,有些頗為曲折,不下於小說,但所有的故事,都是如假包換的親身體驗。其中2000-2002年,我在瑞士信貸期間網路產業全盛期及其泡沫破滅之後的經歷,最是令人回味。我把這段最忙錄也是最有趣的這段期間,放在全書最前面與讀者分享,第一章從我闖進投資銀行第一天開始說起,第二章則是「科技泡沫的「美好時光」」及第三章的「空中飛人歷險記」,這些都是我在投資銀行的種種,其中有辛苦,更有美好的回憶,期望讀者能從這些故事中,對投資銀行產業及生態有更清楚的了解。第四章到第六章,我試著以分析師的立場,與讀者分享投資銀行如何找到潛力股、如何評價公司、如何提出投資建議?讀者能藉著這些研究方法,在選股及投資時,對投資標的能有更清楚的認識。

此外,我常常被問到如何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在競爭激烈的投資銀行界一路直升上董事總經理的位子,因此在第七章及第八章,藉著分享我在職場一直堅持的想法及做法,能給有心人一些啟發。特別在這段特別難熬的經濟衰退時期,相信我在十一種不同的工作中,經歷的一些教訓及心得,更能提供一些鼓勵,如果要在職場上發光發熱,窮忙絕對不是唯一辦法,必須盡全力投入自己熱情,才會找到向上提升的動力,財富自然而然就會隨後報到。每個人生都是一本書,我的著作,也許可以提供讀者日後提筆「寫自己」的架構及方向。

最後,本書的目的,絕不是在誇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希望讀者能藉著我的故事,在職場、投資及人生中,多一些啟發。像我這樣的平凡人,既沒有背景,也沒有顯赫的家世,仍然能在極度競爭的投資銀行中,順利存活且一路向上爬,我相信大部份的讀者,只要有強烈企圖心,配合一些想法及方法,就能在各自的領域中,擁有一片天。我堅信,人生短暫,必須在有限的光陰中,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點燃心中的熱情,認真工作,痛快生活,讓人生了無遺憾!景氣雖艱困,但一定有方法紮實地活出自己的味道,祝福大家都能夠瀟灑走一回!

路遙知馬力,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宏碁創辦人暨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
我是從外資報告中,認識楊應超( Kirk Yang)這個名字,雖然與Kirk本人不熟,但從一九九九年在法國巴黎銀行發表他第一份的宏碁研究報告開始,之後到高盛、瑞士信貸和花旗,總共研究了宏碁九年,他在二○○八年離開花旗時,是最資深的宏碁分析師。他發表的研究報告,一直是宏碁營運參考之一。

Kirk在宏碁連續變革的過程中,一直是見證,當然也給我們不少建議。特別是在宏碁品牌與製造分家的轉型過程中,Kirk在其分析師的職位上,透過研究報告,提出評估及分析,更經由二○○一年在瑞士信貸時安排的海外說明會,讓全球投資人對宏碁的策略及計畫,有進一步的體認及第一手的消息。

我記得,宏碁品牌及代工分家之時,Kirk當時在瑞士信貸任職,發表了市場第一份分析報告(我還記得此報告的標題是「黑暗之後,就是曙光」),Kirk也是第一位分析師,清楚地了解品牌與製造分家, 雖然短期之內會辛苦一點,但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長期決定(而時間也證明了一切)。

為了讓全球投資人更加了解這項決策背後的真正用意及其可能產生的效應,宏碁也藉著這個機會,應瑞士信貸之邀,到亞洲舉辦路演說明會,那一次也是我個人從第一線退下之前,最後一場海外說明會。主辦單位對此相當用心,重要的基金經理人率相與會,整體行程相當地滿,透過第一線與亞洲投資人見面,以及全球投資人的電話會議,讓宏碁轉型之路,走得更為順暢。我退休之後, Kirk對宏碁現任管理階層的繼續支持,也幫助了全球投資人對宏碁的更深入了解,讓大家見證了亞洲不是只有優秀的製造業,品牌經營也可以成功和國際大廠分庭抗禮。

我在電子產業奮鬥了將近四十年,深知充沛的資金一直是全球電子業最重要的動力,外資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特別在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除了本地銀行及投資人的資金外,更需要海外投資機構的力量。外資券商不論在活絡市場買賣或是籌資活動的推展上,都在台灣電子產業扮演重要關鍵。雖然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投資銀行的業務可能受到影響,但我想就長遠眼光觀察,投行造市者及籌資者的任務很難輕易被取代。 Kirk能以其在投資銀行九年的經歷,寫出此書,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與讀者分享投資銀行分析師養成及職場的點點滴滴,更為難能可貴。

態度是成功職場的必備要件,我也注意到Kirk在此書中,也以過來人的職場經驗,不吝提供讀者工作應有的正確態度及建議,對一些仍在職場上努力的人來說,不啻是金玉良言,更是勉勵自己向上的暮鼓晨鐘,雖然我已經退居二線,但相信其中一定有不少觀念及做法值得年輕人做為參考。


當自己的「老闆」
──聯想集團董事長 楊元慶
一個企業的國際化歷程,尤其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不僅僅是行銷網路的國際化,而且是股權結構、公司治理、融資管道、戰略夥伴等方方面面的國際化,其中,投資者關係對於上市企業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香港上市之後,聯想已蟬聯多年的亞洲最佳投資者關係企業,這與我們同分析師們的良性互動不無關係。在眾多的外資券商分析師中,楊應超(Kirk Yang)是相當優秀的一位。在離開花旗首席分析師的職位之前,他是分析及跟蹤聯想最久的外資分析師,從早年在法國巴黎銀行、高盛、瑞士信貸一直到花旗環球,有八年多完整的科技研究資歷。他的研究報告不僅是業界必讀的資料,對科技公司的股價表現,更會產生相當的影響。

而在擔任分析師之前,楊應超就曾經到中國歷練,從事科技產品行銷的工作,對中國資訊市場有相當瞭解,這在外資產業研究圈內,相當少見。對於全球PC領域同樣處於領先地位的其他廠商,他也有相當深刻的研究。這些都使得他能夠在高手如林的外資券商分析師中脫穎而出。

這本書,是楊應超多年擔任分析師的心得,讀者可以從中瞭解投資銀行分析師的工作狀態,透過楊應超這位首席分析師,讀者更可以知道應該如何精准地評估公司價值並找到具潛力的企業。我相信,企業管理者同樣可以透過這本書,更深刻體會資本市場的運作及外資的動態。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企業,我認為有一點是共通的,都要有學習能力。我非常認同楊應超在書中提到的概念:「無論在哪一家公司任職,永遠記住必須當自己的『老闆』,為自己負責!」,只有做到這一點,在職場生涯中,才會不斷學習吸收。就像本書所說的:隨時勿忘充實自己的「工具箱」。落實這樣負責的態度,不論從事哪一行,必定收穫頗多。

最後,我非常欽佩楊應超的勇氣及決心,在可以享受成功果實的時候,願意捨棄花旗首席分析師及董事總經理這樣的工作及頭銜,迎接下一個人生的挑戰。根據過去的表現,我相信,不論楊應超選擇如何,在未來事業的路途上,他一定能開創出全新的局面,由衷祝福他!


尋找下一個成長空間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
在諸多市場參與者當中,外資一直是台灣股票市場中,不能忽略的力量。即使在金融海嘯襲擊下,外資法人持有台股整體市值的比率,仍佔台股整體三成,特別是大型股,更是外資著墨的焦點,一份重要的外資報告,常常成為影響盤面或各股的重要變數。

不僅在交易市場如此,外資在台灣電子業的集資市場角色更是活躍,不論是到海外掛牌、發行海外可轉債︵ECB︶,投資銀行幫台灣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找到擴張的資金及糧草,在台灣產業奠基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這樣關鍵的力量,台灣投資人對外資的了解卻不多,投資銀行之間的生態、角力及其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係,及對上市公司的研究方法,旁人更是難解,台灣投資人一談到外資,往往流於霧裡看花,很難一窺其面貌,就算其間有部份的資訊,也通常流於片斷,很容易掛一漏萬。

Kirk願意以其在投資銀行九年的經驗,寫成此書,對台灣的投資人來說,可是難得的分享。透過Kirk過去的經驗,台灣讀者第一次有機會了解投資銀行的運作模式,投資銀行家如何找到案子、分析師如何衡量公司的價值建立投資評等,銀行家及分析師兩者之間如何合作又怎樣相互制衡,企業籌資如何進行,投行又如何幫公司找到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

雖然投資銀行在這次金融海嘯受傷極重,短期內也很難完全復元,但只要企業持續擴張、資本主義持續發展,企業籌資就絕對不可少,表面上,投資銀行也許必須經歷瘦身、重整的過程,但投資銀行替企業集資的功能,絕對不可能少。投資銀行只會轉型,絕對不會消失,因此不論環境如何變化,投資人都有必要深讀此書,對投資決策絕對有正面的影響。

此外,Kirk在本書中,也分享了職場上的成功之道,在高手林立的外資圈,Kirk以四十歲不到的年紀,就坐上了資深領導人的位子,相當難得,相信其中一定有相當多的經驗,值得效法。在失業率高漲的現在,Kirk的經驗,不僅剛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應該學習,對於那些有一定社會經驗、正在尋找下一個成長空間的人士,相信也會有一定的啟發。

試閱

專訪楊應超 - 給社會新鮮人的9個職場忠告

Question:首先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執筆寫書的想法?

答:除了讓大家知道投資銀行的運作及生態外,我還希望讀者可以透過此書了解一些我在職場升遷法則及概念,特別是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現在,只有站上優秀的頂尖,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尤其是剛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踏對第一步,可以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及空擲,我希望以我做過12項工作的經驗,提供大家一些想法及建議。



Q1:從最基本的說起吧,可否先給社會新鮮人找工作的建議?
答:一般公司都喜歡用有經驗的人,一開始就找到理想工作,確實不容易,我建議社會新鮮人,重新定義第一份的意義,所謂的第一份工作,不應是指第一份「找到」的工作,而是第一份值得「全力投入」的工作,這種工作,可能在畢業之後的兩至三年間,就能出現,當你找到值得全心投入的工作,千萬不能隨便放棄或xxx,必須嚴肅全力的投入,千萬不能當兒戲,或是抱著姑且一試,隨時跳槽的心態。

理想的工作,絕不會自己找上門,他們只提供給準備好的人,舉個例子,我在主修電機工程時,就以進入當時前三大電子公司:AT&T, IBM, and Motorola,做為努力的目標,選課時,就會找一些與通訊、電腦軟體及其他相關的科目 ,並且全力取得高分,因為這是跨入高門檻的第一步。

現在求職管道不少,但如果真正想要脫穎而出,一定得嘗試些「創意非傳統」的方法,我的建議是可以做些「informational interviews」,找一些在社會上已經有成就的學長學姐,花一兩個小時,尋求建議,當然最好能請他們吃個中餐或晚飯,這樣既可以探知職場的情況,又透過他們的人脈,得知職缺的消息,就算沒有馬上空缺,也能建立相關知識及關係,經驗告訴我,50%的職缺從來沒有公開招募,都是靠不同非公開的推薦,找到合適的人才。

面試是最重要的一關,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口試官了解你的長處及獨特,讓自己與別人「區隔化」,因為能進入最後一關的人一定不差,學業成績及客觀條件應該都差不多,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相關工作經驗,對課外活動參與及領導統御的經驗恐怕也不多,如果能在面試之前,把這些一一完成,那麼就立於不敗之地。更重要的,千萬別害羞或表現得過於膽怯,也不應只是被動「回答」問題,最好主動地與主考官「對話」相關問題,在來回討論中,他們更容易知道你的能力及潛力。



Q2: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後,我應該做些什麼?
答:我的建議,第一份工作最好選擇名聲卓越,在職訓練課程紮實的大公司,這些公司規模通常都不會太小,有了大型企業工作的經歷,會讓你的履歷表加分不少,進入職場之後,必須與上司溝通清楚工作內容及長官對自己的期望及工作目標,我的經驗顯示這部份對於職場最重要,但最容易被忽略。

一般人總是完全聽命於老闆,老闆說什麼就做什麼,這雖然是盡責的表現,但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法,就像我在rule #4點中提到,必須建立與上司順暢的管道,切記,光辦完老闆交待的事情是不夠的,還必須了解老闆及公司的實際需要,動動腦筋,在問題還沒到自己身上時,就幫他們想一些解決方案,「超越」上司的期待,千萬別怕工作太多,充滿幹勁的年輕人最是令人欣賞,表現出對成就及專業的渴望,早一步比同事上班,永遠晚一點下班,絕對不會吃虧的。



Q3:第一份工作還有那些問題需要注意?
答:如果能力及時間許可,盡可能主動參與各項不同的專案,老闆們都喜歡積極任事的員工。決心做了之後,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必須投入全力並按時完成任務,這樣就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就像我在書中rule #5提到的一樣。另外,還須切記rule #6,讓別人看得到自己的表現,千萬別以為這是自吹自擂,因為只有讓大家了解你的投入及表現,論功行賞時才不會被遺漏。



Question 4:一份工作應該待多久?
答:雖然我做過十二種不同的工作,但我卻不建議大家常常跳槽,外在因素常常很難控制,有時候對好的工作也很難距絕,不過就我應徵求職者的經驗來看,有許多人的離職理由,就是單純不喜歡公司環境,如果是這樣,換工作就會流於任性,不值得鼓勵。

我面試新人時,都會仔細看履歷表,找找看前後工作之間,是否存在「空檔」或「間隔」,如果發現工作之間間隔太多,若是空檔太長,我的標準是一年,這樣的履歷表就很可能被排到後面去。我雖然做過11種不同的工作,但在花旗待了六年,在A.T. Kearney/EDS待了三年,在IBM也做了三年之久。年輕求職者一定要注意,不論你多麼不喜歡這家公司,千萬要待上一年以上,並盡量從中找到值得學習的東西。



Q5:工作之餘,我應該做那些努力?
答:我曾看過對工作100%付出,但疏於經營人際關係,最後落得職場失意的例子,因此我進了IBM之後,就勤於參加公司中各項社團活動,如:Toastmaster、IEEE、合唱團等,就是希望在工作之餘,擴大自己的人際交往圈。電子郵件群組對於人際交往已經相當重要,以往我在耶誕節時才會更新一次群組資料,但現在已經增加到一個月一次,我建議大家一定要養成定期更新的習慣。

交流溝通不一定要在正式的場合,在閒談中引發的想法及概念,常常會有出人意外的收獲,我擔任大洋財務長的機緣,就是在拜訪公司閒聊時發現他們需要這樣的人才,最後才會轉檯。我相信,就算在不景氣的現在,還是有相當多的職缺在外,只是時間及機會都不對,工作才會跟你錯過,有時找不到工作,並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機會沒碰上。擴大與業界溝通管道,求職成功的機會就會增加。前輩常告誡:「如果你在口渴時才開始掘井,那就太晚了!」凡事豫則立的道理,在職場上也行得通。



Q6:如果我的第一份工作不如意,何時或在什麼狀況下應該離開?
答:如果公司值得繼續待,當然可以繼續,但如果有更好的機會,就不妨跳槽,但我建議不要因為薪水而跳槽,不過如果其他公司提供更好的升遷機會或能學到新的東西,就可以考慮。

我一直認為,換工作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盡力在每個工作中,奠定自己的專業基礎,運用自己的長項,讓能力愈墊愈高,並成為下一個工作表現的基礎。以我的例子來看,有了AT&T及IBM的工作經驗之後,我認為自己應該運用自己科技的專長,補足商管的職能,因此我到了Accenture及企管顧問公司。之後我接了EDS中國總監的職位,在這個工作中,運用了在Accenture學到的能力,進一步提升行銷及販售的專業。轉業到投資銀行之後,之前練就的銷售及科技功力,都派上了用場,當然財務分析及企業價值研究在投行的八年經歷中,更提升了不少。現在大洋集團任財務長的職務則是集之前工作經驗的大成。我相信只要有步驟的規劃,職場生涯就像巴菲特在他自傳中引用的「雪球」譬喻一樣,愈滾愈大。

如果真正碰到壞老闆怎麼辦?在你能離開這家公司之前,一定要釐清這些不愉快,到底是自己的錯?或是老闆的問題?如果是老闆的問題,那千萬別因此失去對自己的信心;不過如果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則下一個工作也不可能會更好,因為問題會隨著你進入下一個公司。如果問題真的不在自己,我也認為應該盡量待上一年,訓練自己在艱困環境中成長的能力,同時把觸角多向外伸展,尋找更好的機會。用情緒決定去留是最差的決策,更有可能會愈換愈壞,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公司,每個公司都有一定的問題,重點是自己在工作上一定要有成長才行。



Questions 7:對於有野心的年輕人,如何在職場上在最短時間內快速爬升?
答:最好的方法是隨時「站在理想職位的立場想!」如果你想要升為經理,就必須常常假想,如果我是經理,在這件事會怎麼做?當某一個狀況發生時,身為經理應該如何處置?如果你想要一個月薪3萬元的職務,必須假想如果從兩萬升到三萬之後,在工作上應該如何表現?基本上,在坐上職位之前,就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坐上那個位子,如果表現良好,過去績效也不錯,再加上這些準備,快速晉升應該不成問題。



Q8:如何避免被裁員?如果被裁了怎麼辦?
答:如何避免裁員?連我自己都沒把握,因為我自己都因大環境改變而被裁員,即使自己當了老闆,也會被員工fire掉,我的建議是不論做什麼工作,都要把自己當成「自由球員」看待,努力把自己變成最有價值的球員,讓老闆捨不得把你裁掉,就算因為客觀環境不得已被裁,也有人搶著要你。

即使我被EDS裁員,但待業生活仍相當充實,我提醒自己,休息幾天沒問題,但之後就必須開始積極作為,包括與獵人頭公司聯繫、找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努力翻報紙及搜尋網路上可能的職缺。找工作沒有大學問,找的愈勤快,找到理想工作的機會愈高。公司若不用你,有時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可能是當時時機不對,或是沒有適合的位子,千萬別因此氣餒,現在不用你的公司,下回搞不好會成為你的老闆。

就算在待業期間,也必須讓生活過得有「生產力」,千萬別窩在家裡,當宅男或宅女,這樣只會虛擲光陰,在我那兩個月的空窗期,我的生活比工作時期還充實,不斷打電話跟各方人士聯繫、寄履歷、發電子郵件,還有運動保持充沛體力。



Q 9:說了這麼多,可否總結一下給大家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60236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2 則好評)
  • ma*********304 說:
    2010-10-03
    如果您想要成為外資明星分析師,那你一定不能錯過目前外資圈重量分析師─楊應超的著作!本書說明作者如何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外資券商董事總經理的崇高職位,除可了解作者努力的歷程及工作哲學外,亦能瞭解其投資分析邏輯及外資圈運作的方式。
  • fu*******st5 說:
    2010-09-18
    以基本分析為主的股票投資書籍都會告訴投資人,想要發掘下一支飆股一定要先學會財務報表的解讀能力。但是財報上的數字都屬於過去式,作者告訴我們重要的工作是「看到未來」!作者在擔任外資分析師的九年過程中發展出一套判斷公司未來的方法。就是行銷學上的3c與4p。原來投資股票還要學會行銷學喔。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