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柴榮是個好皇帝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1)
  • 1個人喜歡
  • 9 288
    32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隋唐五代史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姜狼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11/2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安史之亂後,天下分崩,藩鎮割據,五代十國,逐鹿殺伐,血流成河。在並不起眼的五代十國中,竟然隱藏著一位堪與秦始皇、漢武帝比肩的千古一帝─後周世宗柴榮橫空出世。

柴榮文韜武略,南征北討,結束了二百年戰亂,上承盛唐,下啟隆宋,功高蓋世,用盡他最後一絲力氣,照亮原本黑暗的歷史,給黑暗中徬徨的華夏民族找到了繼續前進的道路。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潛龍騰淵
一、柴榮的家世/016
二、養父郭威/019
三、被逼出來的王朝/025
四、郭威的治國之道/037
五、柴榮的皇子生涯/041

第二章  初露鋒芒
一、危機四伏/050
二、山雨欲來風滿樓/052
三、高平之戰/057
四、圍攻太原/070

第三章  志在天下
一、整頓軍隊/080
二、內修政治/085
三、佛教改革/094
四、王朴和《平邊策》/102
五、小試牛刀/112

第四章  拉開統一的序幕
一、南唐的前世今生/120
二、《伐淮南詔》/130
三、御駕親征/133
四、兩個男人之間的戰爭/141

第五章  艱苦作戰
一、清流關/148
二、李璟的特使/155
三、殲滅南唐精銳/166
四、不幸的家事/175
五、紫金山下/180
六、淮河上的落日/192

第六章  欲得天下者,必先得淮南
一、壽州的善後工作/198
二、沿淮東下,橫掃千軍/203
三、柴榮「屠城」辯/212
四、李璟的屈服/220

第七章  奠定盛世的基礎
一、土地政策/230
二、貨幣政策/235
三、工商業政策/241
四、擴建開封/246
五、治理黃河水患和疏通河道漕運/254
六、完善刑法/262
七、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269
八、周朝的文化建設/274

第八章  北伐契丹,收復失地
一、王朴之死/290
二、契丹大遼國/295
三、柴榮北伐時機分析/302
四、克復三關/320
五、準備強攻幽州/331
六、北伐成敗淺論/335

第九章  歷史突然改變方向
一、彌留之際/344
二、遺恨千古/351
三、短暫的幼主時代/356
四、殿前都點檢趙匡胤/361
五、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366
六、大宋建國/376

第十章  關於柴榮的點點滴滴
一、為柴榮說幾句公道話/386
二、愛民如子/394
三、歷代對柴榮的評價/400

序/導讀

前言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我們會想到誰?

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還有嗎?論及千古一帝,基本上就是他們幾個,他們出現的頻率最高。有時,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魏武帝曹操、隋文帝楊堅、女皇帝武則天、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也會擠進來湊個熱鬧。

以各自帝國的功業來論,他們都是偉大的開拓者,都極深刻地影響了歷史的進程。直到現在,依然能感受到他們對歷史的影響,他們都是天之驕子。千古一帝有許多標準,但他們都至少符合其中的某一項。

除了以上這些開基立業的帝王之外,還有沒有人可以擠進「千古一帝」的行列,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們一較短長?當打開已經落滿灰塵的史書時,從泛黃的歷史記憶中,還是找到了這樣一位帝王。他的偉大功業、他敢於與舊世界決裂的魄力、他的人格魅力、他先進的治政理念、他憐憫眾生的仁善,都深深感動了歷史。

只是由於他在位時間太短,還沒有來得及伸展自己的雄圖抱負,就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他死後僅僅半年,他的帝國就被部下奪去,從而取代了他,成為歷史的主人。而他,卻被有意無意地隱藏在歷史的背後,離歷史越來越遠,漸漸不為人所熟知。

這個夭折的千古一帝,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世宗柴榮。

五代十國時期是歷史上著名的大亂世,戰亂所造成的社會大動盪和社會生產力的大倒退,甚至要超過三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期,與十六國時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五代從九○七年開始,至九六○年結束,期間換了五個王朝,十三位皇帝。最短的後漢政權,僅僅存在了四年,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段黑暗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難以啟齒的傷痛,人性的光輝、道德的力量,已經成為傳說。到處充滿了血腥和殺戮,民生凋敝,百業俱廢,讓人看不到一點恢復盛世的希望。

但由於柴榮的橫空出世,改變了這段黑暗而醜惡的歷史。當時的人們驚喜地發現,這位出身貧寒的帝王,極有可能就是他們苦苦等待了近百年的、結束亂世的「救世主」。雖然,他並不是歷史最終的選擇。

柴榮的人生很短暫,他在位只有五年半,去世時也只有三十九歲。但就是在位的這短短五年半時間,柴榮卻深深震撼了歷史。他以養子的身分入繼大統,時人對他並不了解,以為他不過是朱友貞、石重貴之流的人物。

即位之初,他養父的仇人--北漢皇帝劉崇率兵大舉南下,風雲變色,人們都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柴榮。血氣方剛的柴榮忍受不了別人對他的輕視,親自帶領軍隊與劉崇決戰。在極為不利的局面下,扭轉戰局,反敗為勝,從而開始了一部不可複製的、偉大的人生傳奇。

在五年半時間內,柴榮三次親征南唐,艱難地佔領了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淮南地區,為日後北宋的統一江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西征後蜀,奪去秦、鳳四州,扭轉了中原政權相對於後蜀的不利局面。

在內政方面,柴榮同樣做得非常出色。大膽起用新人,打破了官場因循守舊的積習。他非常謙虛地請大臣們指出他的缺點,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完美的化身,人總是會犯錯誤的。他出臺各項政策,鼓勵農民開墾荒田,恢復農業生產。同時減輕百姓賦稅,提高百姓生活水準。

他還對佛教進行極具爭議的整改,把寺院佔有的大量土地和財富收歸國有。柴榮因此背上了千古罵名,但他的初衷卻不是為了貪圖個人享受,而是為了濟天下蒼生。他說過,只要能造福天下蒼生,他願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這是何等偉大的胸懷!

同時,柴榮擴建了國都開封城區,北宋時的東京汴梁城繁華甲天下,柴榮有一半的功勞。疏通河道,改變了交通落後的面貌,從而節省了大量的運輸成本,提高了商業流通的效率。

五代時期的刑法非常繁雜混亂,柴榮注意到了這一點。他修改了法律,讓法律變得簡單而有效,執行起來比較方便。柴榮還要求監獄更好地服務於犯人,尊重犯人的完整人格。

柴榮愛民如子,每當聽到百姓受苦受難的消息時,他都非常的難過。老百姓沒飯吃了,柴榮立刻調撥糧食,免費發放給饑民。他愛民如斯,並不求什麼回報,只是圖一個心安。在柴榮的治理之下,周朝欣欣向榮,百姓安居樂業,盛世即將到來,這是當時絕大多數人的共識。

要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帝王,有一個標準非常重要,就是敢於向當時最強大的勢力發起挑戰。在十世紀的中華大地上,最強大的政權,除了周朝,就是契丹人建立的遼朝。二十多年前,石敬瑭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將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燕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從此,中原農耕民族失去了抵禦游牧民族的天然地理屏障。

柴榮是一個漢民族主義者,他無法容忍漢人的傳統領土被契丹人佔領。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半年,他親自率領一支漢族北伐軍,浩浩蕩蕩地殺向幽燕。但遺憾的是,在柴榮兵不血刃收復三州十七縣,準備向幽州發起最後的總攻時,他卻毫無徵兆地突然病倒了。柴榮無奈之下,只好撤回本土。

一個月後,柴榮於東京開封的萬歲殿含恨而死。

半年後,趙匡胤發動了著名的陳橋兵變,奪取了天下。

一個偉大的帝國,一個偉大的千古一帝,就這麼在歷史的無情安排下,夭折了。

歷史長河在九五九年,突然拐了一個大彎,朝著另一個方向流去。

柴榮的故事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滄海桑田,換了幾度人間。

雖然歷史沒有選擇柴榮,但卻沒有忘記他,歷史的大門還是艱難地打開了一條門縫,讓人們看到一個偉岸而落寞的身影。

那,就是柴榮。



唐天祐四年(九○七)四月十八日,控制中原地區的大軍閥朱溫廢掉了戰慄觳觫的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建立了梁朝,史稱後梁。千古一帝李世民窮盡一生熱血打造的大唐帝國,被一陣呼嘯而來的歷史陰風吹得灰飛煙滅,片骨不存。

雖然之後相繼出現了後唐政權和南唐政權,但後唐李存勖是沙陀人,本姓朱邪,而南唐開國皇帝李昪還不知道是不是姓李呢。這兩個盜版傍名牌的「李唐宗室」不過出於政治考慮,打著唐朝的旗號在江湖上招搖撞騙,和李唐帝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其實大唐帝國的千古神話早在一百多年前,也就是安史之亂時,被安祿山的鐵拳砸了個稀巴爛,成為一尊在風中搖擺的泥菩薩。此後一百多年,唐朝對外制不住藩鎮割據,吐蕃趁機強勢北進;對內管不了宦官干政,皇帝被太監們當成豬羊一樣任意宰割。忠良被逐,貪吏橫行,百姓受苦受難。

國已不國,民更不民,歷史需要變革,可歷史等來的,卻是一場空前的大災難。流氓成性的一代梟雄朱溫,獰笑著拉開了比藩鎮割據時代更加血腥的軍閥混戰大幕,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五代十國時期。十世紀初的中國,不但沒有抵達光明的彼岸,反而在歷史的泥潭中愈陷愈深……

先介紹一下當時的割據形勢:

梁--河南、山東、江淮北部、山西南部、陝西東中部

河東--山西北部

燕--京津唐、遼西走廊

義武軍--河北定縣、易縣

趙--河北石家莊附近

定難軍--陝北

岐--陝西西部

吳--江淮之間地區、蘇南、皖南、江西北部

吳越--浙江、蘇州

閩--福建

虔州--江西贛州

嶺南--廣東、廣西南部、越南北部

楚--湖南、貴州東部、廣西北部

前蜀--四川盆地、漢中、貴州西部

以上這些割據軍閥都是從唐末藩鎮脫胎出來的,另外還有出自非唐末藩鎮系統的割據勢力,如下:

契丹--內蒙古中部

大長和--雲南、緬甸東北部、泰國北部

歸義軍--河西走廊

甘州回鶻--與歸義軍控制區基本重疊

渤海國--東北地區東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

自從唐朝中央政府權威完全喪失後,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成天抱成團地廝殺,吞併地盤,掠奪人口,都在盤算如何發家致富。至於什麼禮義廉恥,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道德價值不堪一擊。不是誰不遵守的問題,而是大家都不遵守道德約束,在這種情況下,誰學宋襄公玩仁義,就等著被人剁成餡下鍋吧。

如果我們能穿越歷史,可以乘一架飛機在空中進行空拍。從南海之濱,掠過兩湖閩浙之地、穿過長江黃河,鏡頭裡記錄下來的,除了刀光劍影,還有累累白骨,血流成河,遍地狼煙,哀聲盈野。

試閱

第一章 潛龍騰淵

一、柴榮的家世

後梁貞明七年(九二一)九月二十四日,邢州隆堯縣的破落地主柴守禮的家裡,隨著一陣嬰兒哇哇的啼哭聲,柴守禮的妻子給丈夫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二十七歲的柴守禮在屋子外邊的空地上興奮得直搓手,他終於有後了!

 激動的柴守禮給來到人世的兒子起名叫柴榮,也許柴守禮並沒有想到,這個看似普通的嬰兒,會在日後對中國千年歷史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人生很奇妙,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因為當時的邢州還在河東軍閥、晉王李存勖的統治之下,李存勖以唐朝忠臣自居,唐朝最後一個皇帝被朱溫廢掉之後,他依然沿用唐朝的天祐年號,所以《舊五代史》稱柴榮生於唐天祐十八年。

唐朝滅亡之後,朱溫的後梁政權和李存勖的河東政權是當時軍事實力最強的兩大對立藩鎮,朱溫當年在上原驛想暗算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未果,所以梁晉遂成世仇。李克用臨死前,曾經給李存勖三支箭,象徵著河東的三個世仇死敵,其中最大的仇人,就是朱溫。

不過早在九一二年,喜歡睡兒媳婦的朱溫就被分贓不均的兒子朱友珪殺掉了,隨後朱溫嫡子、均王朱友貞除掉朱友珪,繼位為後梁皇帝。朱友貞為人溫和,沒父親那麼狠毒,但朱友貞的軍事應變能力遠遠不如李存勖。

在梁晉混戰中原的過程中,朱友貞被李存勖打得滿地找牙。朱溫時代後梁對河東的壓倒性優勢不復存在,現在反而是李存勖騎在朱友貞頭上作威作福,朱友貞已經沒幾天活頭了。

當然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都與柴守禮無關,他關心的不是誰成王誰敗寇,而是今天掙的三串子銅錢夠不夠一家人買米吃。就算李存勖統一了天下,也不會給柴守禮一文錢。

邢州柴家本來是當地有名的富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到了柴守禮這一輩,家道中落了。據稱柴守禮是唐朝開國元勳--霍國公柴紹的後人,柴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或姐夫),他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女傑平陽公主。

只要是傳到自己這一代家道衰落了,祖上再光鮮也是沒用的。第一章 潛龍騰淵

一、柴榮的家世

後梁貞明七年(九二一)九月二十四日,邢州隆堯縣的破落地主柴守禮的家裡,隨著一陣嬰兒哇哇的啼哭聲,柴守禮的妻子給丈夫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二十七歲的柴守禮在屋子外邊的空地上興奮得直搓手,他終於有後了!

 激動的柴守禮給來到人世的兒子起名叫柴榮,也許柴守禮並沒有想到,這個看似普通的嬰兒,會在日後對中國千年歷史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人生很奇妙,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因為當時的邢州還在河東軍閥、晉王李存勖的統治之下,李存勖以唐朝忠臣自居,唐朝最後一個皇帝被朱溫廢掉之後,他依然沿用唐朝的天祐年號,所以《舊五代史》稱柴榮生於唐天祐十八年。

唐朝滅亡之後,朱溫的後梁政權和李存勖的河東政權是當時軍事實力最強的兩大對立藩鎮,朱溫當年在上原驛想暗算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未果,所以梁晉遂成世仇。李克用臨死前,曾經給李存勖三支箭,象徵著河東的三個世仇死敵,其中最大的仇人,就是朱溫。

不過早在九一二年,喜歡睡兒媳婦的朱溫就被分贓不均的兒子朱友珪殺掉了,隨後朱溫嫡子、均王朱友貞除掉朱友珪,繼位為後梁皇帝。朱友貞為人溫和,沒父親那麼狠毒,但朱友貞的軍事應變能力遠遠不如李存勖。

在梁晉混戰中原的過程中,朱友貞被李存勖打得滿地找牙。朱溫時代後梁對河東的壓倒性優勢不復存在,現在反而是李存勖騎在朱友貞頭上作威作福,朱友貞已經沒幾天活頭了。

當然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都與柴守禮無關,他關心的不是誰成王誰敗寇,而是今天掙的三串子銅錢夠不夠一家人買米吃。就算李存勖統一了天下,也不會給柴守禮一文錢。

邢州柴家本來是當地有名的富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到了柴守禮這一輩,家道中落了。據稱柴守禮是唐朝開國元勳--霍國公柴紹的後人,柴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或姐夫),他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女傑平陽公主。

只要是傳到自己這一代家道衰落了,祖上再光鮮也是沒用的。漢朝的中山靖王劉勝享盡人間富貴,他的後人劉備卻擺地攤賣草席,被出身清流貴族的袁術好一陣辱罵:「汝這個織席販履的匹夫!」

有句老話說得好,龍生九種,種種有別,人生可以有許多選擇,但唯獨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況且出身並不能證明什麼,秦朝那個著名的泥腿子陳勝在傾盆大雨中,站在歷史的拐彎處,舉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卷四十八)出身低微不是放棄人生奮鬥的藉口,否則,明太祖朱元璋豈不是白活了。

柴榮的出身其實並不算太低微,至少他還不像朱元璋那樣生於赤貧底層,柴榮和劉邦差不多都屬於小市民階層。但讓人困惑的是,無論是《舊五代史》還是《新五代史》,都沒有記載柴榮是否有兄弟姐妹。不知道柴榮究竟是柴家獨子,還是有過兄弟姐妹,但都因故早逝。

柴家沒有成年男子,這也是柴榮死後,趙匡胤可以輕鬆翻盤的主要原因之一。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臨死前就直截了當地告訴兒子:「如果柴家有長君,哪輪得到你做皇帝?」

按古代忽悠人的那些迷信說法,能當上開國皇帝的,都是真龍化身。歷代皇帝出生時,史官們都會諂媚地拍上幾巴掌廉價的馬屁,不是紅光滿室,就是瑞獸下凡。宋朝史官在記載趙匡胤出生的時候,就玩過這個花招,什麼「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宋史‧太祖紀》卷一)這明擺著拿人當傻子忽悠。

柴榮做人實在,他當皇帝後,沒有授意史官替他吹噓,或者有想拍他馬屁的史官寫了這些不三不四的玩意,都被柴榮給壓住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宋朝史官故意不給柴榮寫美言,不然趙匡胤就會被柴榮比下去。可歷史評價人物的標準,不是這些封建糟粕,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貢獻。

就算開國皇帝是真龍轉世,破繭成蝶也需要一個過程,誰也不是天生就當皇帝的。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不吃過人間百般苦,如何能夠做得人上人?漢朝的中山靖王劉勝享盡人間富貴,他的後人劉備卻擺地攤賣草席,被出身清流貴族的袁術好一陣辱罵:「汝這個織席販履的匹夫!」

有句老話說得好,龍生九種,種種有別,人生可以有許多選擇,但唯獨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況且出身並不能證明什麼,秦朝那個著名的泥腿子陳勝在傾盆大雨中,站在歷史的拐彎處,舉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卷四十八)出身低微不是放棄人生奮鬥的藉口,否則,明太祖朱元璋豈不是白活了。

柴榮的出身其實並不算太低微,至少他還不像朱元璋那樣生於赤貧底層,柴榮和劉邦差不多都屬於小市民階層。但讓人困惑的是,無論是《舊五代史》還是《新五代史》,都沒有記載柴榮是否有兄弟姐妹。不知道柴榮究竟是柴家獨子,還是有過兄弟姐妹,但都因故早逝。

柴家沒有成年男子,這也是柴榮死後,趙匡胤可以輕鬆翻盤的主要原因之一。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臨死前就直截了當地告訴兒子:「如果柴家有長君,哪輪得到你做皇帝?」

按古代忽悠人的那些迷信說法,能當上開國皇帝的,都是真龍化身。歷代皇帝出生時,史官們都會諂媚地拍上幾巴掌廉價的馬屁,不是紅光滿室,就是瑞獸下凡。宋朝史官在記載趙匡胤出生的時候,就玩過這個花招,什麼「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宋史‧太祖紀》卷一)這明擺著拿人當傻子忽悠。

柴榮做人實在,他當皇帝後,沒有授意史官替他吹噓,或者有想拍他馬屁的史官寫了這些不三不四的玩意,都被柴榮給壓住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宋朝史官故意不給柴榮寫美言,不然趙匡胤就會被柴榮比下去。可歷史評價人物的標準,不是這些封建糟粕,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貢獻。

就算開國皇帝是真龍轉世,破繭成蝶也需要一個過程,誰也不是天生就當皇帝的。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不吃過人間百般苦,如何能夠做得人上人?柴榮的青年時代,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柴守禮無法給柴榮鋪出一條金光大道,一切全要靠他自己的努力。柴家在官府中也沒什麼人脈關係,柴榮顯然走不通這條路,擺在柴榮面前的生存選擇只有一個,就是做生意。

不知道是通過什麼管道,柴榮結識了北方一位著名的大商人頡跌氏。這位頡跌先生長年在江湖上走動,見多識廣,柴榮跟著他混,即使賺不到錢,見見世面也是好的。

頡跌先生是做商貿流通的,就是批發貨物販到外地銷售,賺取差價。他主營業務是茶葉,唐朝以來,茶就是人們必備的飲用品。後梁朱溫之所以和淮南的楊行密成為死敵,起因就是朱溫私吞了楊行密準備在北方銷售的一萬多斤茶磚,可見做茶生意是有暴利可圖的,否則朱溫也不會做這等得罪人的買賣。

不過也有種說法,柴榮是個傘販子,做些雨傘在街市上叫賣。賣傘是個薄利買賣,肯定沒有販茶賺錢,很可能是柴榮賣傘在前,販茶在後。關於柴榮青年時代的生存環境,史書並沒有多少記載,不清楚柴榮跟著頡跌先生販茶,賺了多少錢。但對柴榮來說,這段從商經歷可以讓他貼近民間,了解百姓疾苦,對他日後進行全面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養父郭威

柴榮在年輕時跟著頡跌氏走南闖北做生意,除了積累人生經歷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最直白的理由就是養家糊口。不過柴榮賣傘販茶葉賺來的錢,要養活的卻不僅是自己的父親柴守禮,還有一個親戚。這個親戚,就是柴榮的姑父郭威。

柴榮有一個姑姑(生卒年不詳),因為長得非常美麗,在豆蔻年華時被唐莊宗李存勖看上,入宮做了嬪御。嬪御是皇帝身邊品級較低的侍妾,相當於地主家七姨太八姨太之類的。柴姑娘在宮中沒混出什麼名分,等唐明宗李嗣源兵變繼位後,將宮中閒雜人等盡行遣散回家,其中就包括柴姑娘。

柴姑娘還在回邢台的路上,柴榮的爺爺奶奶聽說了女兒要回來的消息,在黃河邊上接她回家。不巧有一天在路過鴻溝的時候,突逢下雨,一家人只好在旅店裡休息幾天,等天晴再上路。柴榮是個好皇帝
柴榮是個好皇帝
作者:姜狼
出版日期:2015/11/25
內容連載 頁數 3/10
柴榮的青年時代,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柴守禮無法給柴榮鋪出一條金光大道,一切全要靠他自己的努力。柴家在官府中也沒什麼人脈關係,柴榮顯然走不通這條路,擺在柴榮面前的生存選擇只有一個,就是做生意。

不知道是通過什麼管道,柴榮結識了北方一位著名的大商人頡跌氏。這位頡跌先生長年在江湖上走動,見多識廣,柴榮跟著他混,即使賺不到錢,見見世面也是好的。

頡跌先生是做商貿流通的,就是批發貨物販到外地銷售,賺取差價。他主營業務是茶葉,唐朝以來,茶就是人們必備的飲用品。後梁朱溫之所以和淮南的楊行密成為死敵,起因就是朱溫私吞了楊行密準備在北方銷售的一萬多斤茶磚,可見做茶生意是有暴利可圖的,否則朱溫也不會做這等得罪人的買賣。

不過也有種說法,柴榮是個傘販子,做些雨傘在街市上叫賣。賣傘是個薄利買賣,肯定沒有販茶賺錢,很可能是柴榮賣傘在前,販茶在後。關於柴榮青年時代的生存環境,史書並沒有多少記載,不清楚柴榮跟著頡跌先生販茶,賺了多少錢。但對柴榮來說,這段從商經歷可以讓他貼近民間,了解百姓疾苦,對他日後進行全面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養父郭威

柴榮在年輕時跟著頡跌氏走南闖北做生意,除了積累人生經歷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最直白的理由就是養家糊口。不過柴榮賣傘販茶葉賺來的錢,要養活的卻不僅是自己的父親柴守禮,還有一個親戚。這個親戚,就是柴榮的姑父郭威。

柴榮有一個姑姑(生卒年不詳),因為長得非常美麗,在豆蔻年華時被唐莊宗李存勖看上,入宮做了嬪御。嬪御是皇帝身邊品級較低的侍妾,相當於地主家七姨太八姨太之類的。柴姑娘在宮中沒混出什麼名分,等唐明宗李嗣源兵變繼位後,將宮中閒雜人等盡行遣散回家,其中就包括柴姑娘。

柴姑娘還在回邢台的路上,柴榮的爺爺奶奶聽說了女兒要回來的消息,在黃河邊上接她回家。不巧有一天在路過鴻溝的時候,突逢下雨,一家人只好在旅店裡休息幾天,等天晴再上路。柴姑娘正窮極無聊,坐在房裡發呆的時候,門前突然走過一個衣著破爛,卻身強體壯的男人。

柴姑娘立刻被這個男人吸引,不顧禮儀,問店主這個壯漢是誰,店主略帶嘲諷地回答:「你說他啊?他叫郭雀兒,現在是馬步軍使。」柴姑娘一眼就相中了這個郭雀兒,覺得這個男人儀表堂堂,氣質非凡,正是自己此生苦苦尋找的那個人。

柴姑娘當即就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父母,柴太公一聽就急了,自己的女兒好歹也是侍奉過皇帝的人,要改嫁,至少也要嫁給節度使這樣的高官。女兒居然看上了這個邋遢漢子,什麼眼光?

柴太公夫婦不同意女兒自降身分胡亂嫁人,但柴姑娘是鐵了心要嫁郭雀兒,甚至以分家威脅,柴太公拗不過女兒,只好在旅店裡舉行了簡易的婚禮,把女兒白送給了郭雀兒。這個窮酸落魄的郭雀兒,就是後來建立後周王朝的開國皇帝太祖郭威。

《宋史‧張永德傳》對此事的記載略有不同,《宋史》說柴姑娘出宮後,身邊帶有價值千萬的財產,在鴻溝遇雨,她拿出五百萬給父母,讓他們先回家。柴翁問女兒為什麼,柴姑娘說:「兒見溝旁郵舍隊長,項黵黑為雀形者,極貴人也,願事之。」(《宋史‧張永德傳》卷二百五十五)這個落魄漢子,就是郭威。柴姑娘嫁給郭威後,把五百萬錢給了郭威,所以郭威才能上下打點,當上了軍司。

難以理解的是,如果郭威真有了五百萬,還用得著柴榮每天風裡雨裡地做小生意賺錢養他?在當時,五百萬可是個天文數字,一輩子都花不完。雖然郭威好賭,但除了打點上司,也不至於把這麼多的錢都賭完吧?

郭威和柴姑娘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他們是同鄉,郭威是邢州堯山人。其次,他們的家世差不多,祖上都曾經闊過,郭威父親郭簡是河東的順州(今北京順義)刺史,但幽州軍閥劉仁恭後來攻破順州,郭簡被殺,再加上郭簡妻子韓氏早逝,五六歲的郭威從此成了孤兒,由姨母撫養長人。柴姑娘正窮極無聊,坐在房裡發呆的時候,門前突然走過一個衣著破爛,卻身強體壯的男人。

柴姑娘立刻被這個男人吸引,不顧禮儀,問店主這個壯漢是誰,店主略帶嘲諷地回答:「你說他啊?他叫郭雀兒,現在是馬步軍使。」柴姑娘一眼就相中了這個郭雀兒,覺得這個男人儀表堂堂,氣質非凡,正是自己此生苦苦尋找的那個人。

柴姑娘當即就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了父母,柴太公一聽就急了,自己的女兒好歹也是侍奉過皇帝的人,要改嫁,至少也要嫁給節度使這樣的高官。女兒居然看上了這個邋遢漢子,什麼眼光?

柴太公夫婦不同意女兒自降身分胡亂嫁人,但柴姑娘是鐵了心要嫁郭雀兒,甚至以分家威脅,柴太公拗不過女兒,只好在旅店裡舉行了簡易的婚禮,把女兒白送給了郭雀兒。這個窮酸落魄的郭雀兒,就是後來建立後周王朝的開國皇帝太祖郭威。

《宋史‧張永德傳》對此事的記載略有不同,《宋史》說柴姑娘出宮後,身邊帶有價值千萬的財產,在鴻溝遇雨,她拿出五百萬給父母,讓他們先回家。柴翁問女兒為什麼,柴姑娘說:「兒見溝旁郵舍隊長,項黵黑為雀形者,極貴人也,願事之。」(《宋史‧張永德傳》卷二百五十五)這個落魄漢子,就是郭威。柴姑娘嫁給郭威後,把五百萬錢給了郭威,所以郭威才能上下打點,當上了軍司。

難以理解的是,如果郭威真有了五百萬,還用得著柴榮每天風裡雨裡地做小生意賺錢養他?在當時,五百萬可是個天文數字,一輩子都花不完。雖然郭威好賭,但除了打點上司,也不至於把這麼多的錢都賭完吧?

郭威和柴姑娘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他們是同鄉,郭威是邢州堯山人。其次,他們的家世差不多,祖上都曾經闊過,郭威父親郭簡是河東的順州(今北京順義)刺史,但幽州軍閥劉仁恭後來攻破順州,郭簡被殺,再加上郭簡妻子韓氏早逝,五六歲的郭威從此成了孤兒,由姨母撫養長人。和許多草根出身的英雄一樣,郭威長大後,不喜歡從事農業生產,成天在鄉野遊蕩,和王建、朱溫、楊行密一樣,如果他們生在太平盛世,永遠不可能出人頭地,只能在村市上收點保護費混日子。不過他們都有幸生在亂世,天崩地裂的時代,才是他們的天堂。

郭威雖然是個懶漢,卻喜歡和閒漢們談論天下兵事。更重要的是,郭威「形神魁壯」(《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有一把好力氣,在亂世中有力氣,可以投戎做個丘八爺,不愁沒飯吃。九二一年,十八歲的郭威聽說潞州留後李繼韜招兵買馬,就投在了李繼韜門下吃軍餉。郭威性情強悍,好勇鬥狠,李繼韜很欣賞他。

像郭威這樣的無賴人物,一旦「小人得志」,往往就會橫行街市,成為地頭惡霸。他聽說潞州市場中有個殺豬賣肉的夥計長得很壯實,眾人都怕他。郭威的驢脾氣上來了,有爺在,你憑什麼牛氣哄哄?

郭威一日喝醉了酒,邁著螃蟹步子,來到屠夫的肉攤前。郭威醉醺醺地說:「給爺割二斤好肉下酒!」其實郭威根本不是來買肉的,純粹是想找事。屠夫割肉稍不合他意,郭威就指著屠夫的鼻子大罵。

這屠夫也是驢脾氣,見郭威對他指手畫腳,大怒。屠夫將肉丟在一邊餵狗,用手撕開衣服,露出胸膛,挑釁郭威:「你有種,刺爺一刀!沒種,滾一邊去。」屠夫平時也牛慣了,沒把郭威放在眼裡,以為嚇唬一下郭威,這小子能老實點。

沒想到郭威夠狠,二話不說,操起案上的殺豬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屠夫慘叫一聲,命喪當場。這段傳奇故事,很可能就是《水滸傳》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原型出處。光天化日之下殺人,那還了得,市場管理人員立刻拿住郭威去官府報案。好在李繼韜憐惜郭威是條漢子,沒捨得殺他,繼續留在軍中效力。

三年後,因為李繼韜謀反被李存勖誅滅,潞州牙兵悉數被分配到從馬直,也就是騎兵衛隊,郭威也在其中。之前潞州軍只是地方軍,而進了從馬直,就算是中央軍了。從這一刻起,郭威的命運悄然改變了,從此飛黃騰達,一路斬關奪隘,爬到了人生的最高峰。和許多草根出身的英雄一樣,郭威長大後,不喜歡從事農業生產,成天在鄉野遊蕩,和王建、朱溫、楊行密一樣,如果他們生在太平盛世,永遠不可能出人頭地,只能在村市上收點保護費混日子。不過他們都有幸生在亂世,天崩地裂的時代,才是他們的天堂。

郭威雖然是個懶漢,卻喜歡和閒漢們談論天下兵事。更重要的是,郭威「形神魁壯」(《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有一把好力氣,在亂世中有力氣,可以投戎做個丘八爺,不愁沒飯吃。九二一年,十八歲的郭威聽說潞州留後李繼韜招兵買馬,就投在了李繼韜門下吃軍餉。郭威性情強悍,好勇鬥狠,李繼韜很欣賞他。

像郭威這樣的無賴人物,一旦「小人得志」,往往就會橫行街市,成為地頭惡霸。他聽說潞州市場中有個殺豬賣肉的夥計長得很壯實,眾人都怕他。郭威的驢脾氣上來了,有爺在,你憑什麼牛氣哄哄?

郭威一日喝醉了酒,邁著螃蟹步子,來到屠夫的肉攤前。郭威醉醺醺地說:「給爺割二斤好肉下酒!」其實郭威根本不是來買肉的,純粹是想找事。屠夫割肉稍不合他意,郭威就指著屠夫的鼻子大罵。

這屠夫也是驢脾氣,見郭威對他指手畫腳,大怒。屠夫將肉丟在一邊餵狗,用手撕開衣服,露出胸膛,挑釁郭威:「你有種,刺爺一刀!沒種,滾一邊去。」屠夫平時也牛慣了,沒把郭威放在眼裡,以為嚇唬一下郭威,這小子能老實點。

沒想到郭威夠狠,二話不說,操起案上的殺豬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屠夫慘叫一聲,命喪當場。這段傳奇故事,很可能就是《水滸傳》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原型出處。光天化日之下殺人,那還了得,市場管理人員立刻拿住郭威去官府報案。好在李繼韜憐惜郭威是條漢子,沒捨得殺他,繼續留在軍中效力。

三年後,因為李繼韜謀反被李存勖誅滅,潞州牙兵悉數被分配到從馬直,也就是騎兵衛隊,郭威也在其中。之前潞州軍只是地方軍,而進了從馬直,就算是中央軍了。從這一刻起,郭威的命運悄然改變了,從此飛黃騰達,一路斬關奪隘,爬到了人生的最高峰。郭威這個人萬般都好,就有個壞毛病,喜歡喝酒賭博。他在軍中掙的那些補貼根本不夠他花的,頭天領的餉錢,第二天就讓他喝光賭沒了,柴夫人沒少數落丈夫。柴夫人性情溫婉,再加上她認定郭威必成大事,所以也沒在這方面計較太多。

柴夫人雖然嫁給了郭威,但和自己的娘家還保持著聯繫,她很喜歡侄子柴榮。因為自己一直沒有生育,總感覺對不住郭威,再加上郭威也挺喜歡性格穩重、模樣憨厚的柴榮,柴夫人乾脆就撮合丈夫收下了柴榮做養子。從此,柴榮多了一個頑劣的養父,也多了一個慈祥的養母,這叫親上加親。

柴榮知道養父平時亂花錢,家裡經濟情況非常不好,所以就起早貪黑地拼命做生意賺錢,養活這個不爭氣的爹。郭威之所以能在軍中靜下心來學習文化知識,柴榮應該被記上首功。如果連飯都吃不上,郭威哪還有閒心去讀書?另外郭威在軍中和李瓊等人拜了把兄弟,平時迎來送往都需要使銀子,沒錢,真的寸步難行。

郭威雖然讀書很晚,但他的悟性好,很快就能將書上的內容活學活用。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否則就成了掉書袋的呆子,百無一用。當然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郭威運氣也好,他遇上了生命中第一個貴人。這位貴人在歷史上大名鼎鼎--出賣燕雲十六州、亂認小乾爹的晉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人品很臭,但能力卻很強,加之他是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軍界的地位很高。在江湖上做老大的,手下哪能沒幾個貼心的小弟?石敬瑭發現郭威「長於書計」(《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頭腦靈活,就把郭威拉下了水,「令掌軍籍」(《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替他打理事務。由於郭威在軍中沒什麼名望和地位,石敬瑭也只是拿郭威當小嘍囉使喚,並沒有過於重用,這時石敬瑭手下的頭號大嘍囉是後來的後漢高祖劉知遠。

說來有意思,五代十國時期的幾個開國皇帝除了朱溫,其他的都是前朝開國皇帝的部下,比如李嗣源(實際上他也是開國皇帝)之於李克用、石敬瑭之於李嗣源、劉知遠之於石敬瑭、郭威之於劉知遠、趙匡胤之於郭威。郭威這個人萬般都好,就有個壞毛病,喜歡喝酒賭博。他在軍中掙的那些補貼根本不夠他花的,頭天領的餉錢,第二天就讓他喝光賭沒了,柴夫人沒少數落丈夫。柴夫人性情溫婉,再加上她認定郭威必成大事,所以也沒在這方面計較太多。

柴夫人雖然嫁給了郭威,但和自己的娘家還保持著聯繫,她很喜歡侄子柴榮。因為自己一直沒有生育,總感覺對不住郭威,再加上郭威也挺喜歡性格穩重、模樣憨厚的柴榮,柴夫人乾脆就撮合丈夫收下了柴榮做養子。從此,柴榮多了一個頑劣的養父,也多了一個慈祥的養母,這叫親上加親。

柴榮知道養父平時亂花錢,家裡經濟情況非常不好,所以就起早貪黑地拼命做生意賺錢,養活這個不爭氣的爹。郭威之所以能在軍中靜下心來學習文化知識,柴榮應該被記上首功。如果連飯都吃不上,郭威哪還有閒心去讀書?另外郭威在軍中和李瓊等人拜了把兄弟,平時迎來送往都需要使銀子,沒錢,真的寸步難行。

郭威雖然讀書很晚,但他的悟性好,很快就能將書上的內容活學活用。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否則就成了掉書袋的呆子,百無一用。當然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郭威運氣也好,他遇上了生命中第一個貴人。這位貴人在歷史上大名鼎鼎--出賣燕雲十六州、亂認小乾爹的晉高祖石敬瑭。

石敬瑭人品很臭,但能力卻很強,加之他是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在軍界的地位很高。在江湖上做老大的,手下哪能沒幾個貼心的小弟?石敬瑭發現郭威「長於書計」(《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頭腦靈活,就把郭威拉下了水,「令掌軍籍」(《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替他打理事務。由於郭威在軍中沒什麼名望和地位,石敬瑭也只是拿郭威當小嘍囉使喚,並沒有過於重用,這時石敬瑭手下的頭號大嘍囉是後來的後漢高祖劉知遠。

說來有意思,五代十國時期的幾個開國皇帝除了朱溫,其他的都是前朝開國皇帝的部下,比如李嗣源(實際上他也是開國皇帝)之於李克用、石敬瑭之於李嗣源、劉知遠之於石敬瑭、郭威之於劉知遠、趙匡胤之於郭威。後蜀的孟知祥也算是李克用的部下(侄女婿)。

劉知遠和後唐李氏一樣,都是沙陀人。劉知遠的長相很特別,「面紫色,目睛多白」(《舊五代史‧漢高祖紀一》卷九十九)。當然劉知遠能成大事,不是靠所謂的異相,而是靠在腥風血雨中拼出來的軍功。不過劉知遠能成為石敬瑭的頭號心腹,除了因為他本人立下的軍功之外,還因為他曾經在戰場和官場上兩次救過石敬瑭的命,石敬瑭知恩圖報,對他予以重用。

從派系上來說,其實郭威算是劉知遠的嫡系,真正讓郭威從軍界下層竄升至高層的伯樂,是劉知遠。九三六年,時任河東節度使的石敬瑭勾結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用燕雲十六州的代價,換取契丹人的支持,消滅了後唐的李從珂政權,建立了後晉王朝。

由於劉知遠的能力非常強,所以石敬瑭對他還是敬鬼神而遠之,劉知遠在晉朝早期的仕途並不順暢。但無論劉知遠宦海如何沉浮,郭威始終默默地跟在劉知遠身邊,不離不棄,贏得了劉知遠的好感。劉知遠對郭威「尤深待遇,出入帷幄,受腹心之寄」(《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郭威和楊玢、史弘肇等人都成為劉知遠真正的嫡系心腹。

晉天福六年(九四一),劉知遠調任河東節度使。河東是唐末五代的天下第一重鎮,劉知遠坐鎮河東,直接催生了後來的後漢王朝。第二年,石敬瑭去世,由侄子石重貴繼位。石重貴比起他那無恥成性的叔父來,倒還有點血性,他上臺後,廢除了和契丹的不平等關係。

石重貴此舉直接得罪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率軍進攻中原,雙方在中原苦戰兩年,互有勝負。但因為叛徒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等人的出賣,天福十一年(九四六)十二月,契丹軍殺進汴梁,石重貴屈辱投降。

太原城中的劉知遠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次年(九四七)二月,在郭威等人的勸說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郭威勸進的理由很簡單:到嘴的肥肉你不吃,如果別人搶先下嘴,到時可沒後悔藥吃。郭威做事果斷,不拖泥帶水。猶豫不決,往往會耽誤時機,致使大事盡毀。後蜀的孟知祥也算是李克用的部下(侄女婿)。

劉知遠和後唐李氏一樣,都是沙陀人。劉知遠的長相很特別,「面紫色,目睛多白」(《舊五代史‧漢高祖紀一》卷九十九)。當然劉知遠能成大事,不是靠所謂的異相,而是靠在腥風血雨中拼出來的軍功。不過劉知遠能成為石敬瑭的頭號心腹,除了因為他本人立下的軍功之外,還因為他曾經在戰場和官場上兩次救過石敬瑭的命,石敬瑭知恩圖報,對他予以重用。

從派系上來說,其實郭威算是劉知遠的嫡系,真正讓郭威從軍界下層竄升至高層的伯樂,是劉知遠。九三六年,時任河東節度使的石敬瑭勾結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用燕雲十六州的代價,換取契丹人的支持,消滅了後唐的李從珂政權,建立了後晉王朝。

由於劉知遠的能力非常強,所以石敬瑭對他還是敬鬼神而遠之,劉知遠在晉朝早期的仕途並不順暢。但無論劉知遠宦海如何沉浮,郭威始終默默地跟在劉知遠身邊,不離不棄,贏得了劉知遠的好感。劉知遠對郭威「尤深待遇,出入帷幄,受腹心之寄」(《舊五代史‧周太祖紀一》卷一百一十)。郭威和楊玢、史弘肇等人都成為劉知遠真正的嫡系心腹。

晉天福六年(九四一),劉知遠調任河東節度使。河東是唐末五代的天下第一重鎮,劉知遠坐鎮河東,直接催生了後來的後漢王朝。第二年,石敬瑭去世,由侄子石重貴繼位。石重貴比起他那無恥成性的叔父來,倒還有點血性,他上臺後,廢除了和契丹的不平等關係。

石重貴此舉直接得罪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率軍進攻中原,雙方在中原苦戰兩年,互有勝負。但因為叛徒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等人的出賣,天福十一年(九四六)十二月,契丹軍殺進汴梁,石重貴屈辱投降。

太原城中的劉知遠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次年(九四七)二月,在郭威等人的勸說下,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郭威勸進的理由很簡單:到嘴的肥肉你不吃,如果別人搶先下嘴,到時可沒後悔藥吃。郭威做事果斷,不拖泥帶水。猶豫不決,往往會耽誤時機,致使大事盡毀。耶律德光沒有控制住中原局勢,沒多久就被中原此起彼伏的反抗活動所震驚,沒幾個月,耶律德光就逃出汴梁,不久病死,契丹勢力漸漸淡出中原。汴梁無主,對劉知遠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對於走哪條路進汴梁,河東高層產生了分歧。

河東將領們打算走東路,即出井陘口,先取河北,然後再南下汴梁。而劉知遠本人的意思卻是取石會關、過上黨,取直線進汴梁。還是郭威看得遠,他指出耶律德光雖死,但河北的契丹殘部實力非常強,我們一戰未必取勝。萬一陷入亂戰泥沼,汴梁不定被誰搶先下了手。對於劉知遠的南下路線,郭威也認為不妥,首先上黨地處太行山脈,地形艱險,不利行軍。

隨後,郭威給劉知遠指了一條通天大道:沿汾河谷地南下,然後再調頭東進汴梁。雖然這條路要比走上黨遠一些,但這條路線上沒有契丹軍隊,只有一些散兵游勇,行軍時間會大大減少,這就是孫武所說的「以迂為直」。劉知遠大喜,認為這果然是條捷徑。

劉知遠一面命大將史弘肇率兵走上黨,掃清汴梁周邊,自己率本部穿越汾河谷地。果然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天福十二年(九四七)六月,劉知遠就來到了汴梁。聽說劉知遠入主汴梁,各地藩鎮紛紛易幟,投靠了後漢,後漢在中原的統治正式開始。至於老巢太原,劉知遠留下了弟弟劉崇鎮守,劉知遠這個舉動直接催生了五代十國唯一一個在北方立國的政權--北漢。

在劉知遠稱帝和南下汴梁的過程中,郭威厥功至偉,可以說郭威是半個後漢王朝的建立者。劉知遠很欣賞郭威,他定都汴梁後,封郭威為樞密副使,與樞密使楊邠共同主掌軍權。估計劉知遠留了個心眼,郭威功勞再大,畢竟是武將,用他來掌管軍隊,不如用楊邠這個文官更合適,至少不會對朝廷構成威脅。

這時的郭威,已經成為後漢核心統治集團的成員,算得上是人中龍鳳。當時的後漢權力格局一月五星:皇帝劉知遠,樞密使楊邠、樞密副使郭威、三司使王章、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左僕射蘇逢吉。這五個人在名義上都是「同平章事」,即宰相,在政治級別都是差不多的。耶律德光沒有控制住中原局勢,沒多久就被中原此起彼伏的反抗活動所震驚,沒幾個月,耶律德光就逃出汴梁,不久病死,契丹勢力漸漸淡出中原。汴梁無主,對劉知遠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對於走哪條路進汴梁,河東高層產生了分歧。

河東將領們打算走東路,即出井陘口,先取河北,然後再南下汴梁。而劉知遠本人的意思卻是取石會關、過上黨,取直線進汴梁。還是郭威看得遠,他指出耶律德光雖死,但河北的契丹殘部實力非常強,我們一戰未必取勝。萬一陷入亂戰泥沼,汴梁不定被誰搶先下了手。對於劉知遠的南下路線,郭威也認為不妥,首先上黨地處太行山脈,地形艱險,不利行軍。

隨後,郭威給劉知遠指了一條通天大道:沿汾河谷地南下,然後再調頭東進汴梁。雖然這條路要比走上黨遠一些,但這條路線上沒有契丹軍隊,只有一些散兵游勇,行軍時間會大大減少,這就是孫武所說的「以迂為直」。劉知遠大喜,認為這果然是條捷徑。

劉知遠一面命大將史弘肇率兵走上黨,掃清汴梁周邊,自己率本部穿越汾河谷地。果然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天福十二年(九四七)六月,劉知遠就來到了汴梁。聽說劉知遠入主汴梁,各地藩鎮紛紛易幟,投靠了後漢,後漢在中原的統治正式開始。至於老巢太原,劉知遠留下了弟弟劉崇鎮守,劉知遠這個舉動直接催生了五代十國唯一一個在北方立國的政權--北漢。

在劉知遠稱帝和南下汴梁的過程中,郭威厥功至偉,可以說郭威是半個後漢王朝的建立者。劉知遠很欣賞郭威,他定都汴梁後,封郭威為樞密副使,與樞密使楊邠共同主掌軍權。估計劉知遠留了個心眼,郭威功勞再大,畢竟是武將,用他來掌管軍隊,不如用楊邠這個文官更合適,至少不會對朝廷構成威脅。

這時的郭威,已經成為後漢核心統治集團的成員,算得上是人中龍鳳。當時的後漢權力格局一月五星:皇帝劉知遠,樞密使楊邠、樞密副使郭威、三司使王章、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左僕射蘇逢吉。這五個人在名義上都是「同平章事」,即宰相,在政治級別都是差不多的。也許郭威沒有想到,僅僅三年後,歷史就要進入真正屬於他的時代。

三、被逼出來的王朝

波譎雲詭的九四七年,在一片混亂中,被歷史老人輕輕地翻了過去。

九四八年的正月,劉知遠在汴梁宮中改元乾祐,正式拋棄了之前沿用的後晉天福年號。這一年,劉知遠五十四歲。因為劉知遠最疼愛的長子、魏王劉承訓(九二二--九四七)在去年的十二月突然病故,老年喪子的劉知遠痛不欲生,大病一場,終於撐不住了。

剛過完新年,劉知遠就病入膏肓,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強打精神安排帝國後事。十八歲的皇次子劉承祐被確定為帝國繼承人,由蘇逢吉、楊邠、史弘肇、郭威四人組成顧命班子,輔佐劉承祐接班。二月,劉知遠駕崩,劉承祐入承大統,就是漢隱帝。

由於劉承祐少不更事,所以後漢的軍政大權實際上掌握在蘇逢吉等四人手裡,外加一個管經濟的「財政大臣」王章。從派系上來看,這五個人都是劉知遠的嫡系,政治上非常可靠,劉知遠對他們知根知底,所以能放心讓他們執政。

這五大臣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楊邠和王章、史弘肇三人關係最好,史弘肇和蘇逢吉關係最差,而蘇逢吉和郭威關係也一般。出於權力角度的考慮,蘇逢吉時刻想將楊邠和郭威踢出顧命班子。蘇逢吉指使戶部尚書李濤上書,請罷二位樞密,放到外鎮做官。雖然此事最終沒有成功,但說明了蘇逢吉是非常忌憚武人專權的,和宋初的趙普是一個路數。

楊、王、史三人穿一條褲子,蘇逢吉拉山頭單幹,倒是郭威有些坐山觀虎鬥的意思。郭威和楊邠他們交情不錯,但沒有蹚他們那個渾水,而是左右逢源,都不得罪。

這五位大臣中,楊邠、王章、蘇逢吉是文官,郭威和史弘肇是武將,所以漢隱帝要想坐穩江山,主要還是依靠郭威和史弘肇。在亂世中武將要想出人頭地,那就必須多打仗,沒仗可打,還立什麼軍功?亂世中缺少人性和道德,但卻從來不缺少戰爭。在軍閥唱主角的五代時期,藩鎮叛亂多如牛毛,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歲無寧日。也許郭威沒有想到,僅僅三年後,歷史就要進入真正屬於他的時代。

三、被逼出來的王朝

波譎雲詭的九四七年,在一片混亂中,被歷史老人輕輕地翻了過去。

九四八年的正月,劉知遠在汴梁宮中改元乾祐,正式拋棄了之前沿用的後晉天福年號。這一年,劉知遠五十四歲。因為劉知遠最疼愛的長子、魏王劉承訓(九二二--九四七)在去年的十二月突然病故,老年喪子的劉知遠痛不欲生,大病一場,終於撐不住了。

剛過完新年,劉知遠就病入膏肓,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強打精神安排帝國後事。十八歲的皇次子劉承祐被確定為帝國繼承人,由蘇逢吉、楊邠、史弘肇、郭威四人組成顧命班子,輔佐劉承祐接班。二月,劉知遠駕崩,劉承祐入承大統,就是漢隱帝。

由於劉承祐少不更事,所以後漢的軍政大權實際上掌握在蘇逢吉等四人手裡,外加一個管經濟的「財政大臣」王章。從派系上來看,這五個人都是劉知遠的嫡系,政治上非常可靠,劉知遠對他們知根知底,所以能放心讓他們執政。

這五大臣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楊邠和王章、史弘肇三人關係最好,史弘肇和蘇逢吉關係最差,而蘇逢吉和郭威關係也一般。出於權力角度的考慮,蘇逢吉時刻想將楊邠和郭威踢出顧命班子。蘇逢吉指使戶部尚書李濤上書,請罷二位樞密,放到外鎮做官。雖然此事最終沒有成功,但說明了蘇逢吉是非常忌憚武人專權的,和宋初的趙普是一個路數。

楊、王、史三人穿一條褲子,蘇逢吉拉山頭單幹,倒是郭威有些坐山觀虎鬥的意思。郭威和楊邠他們交情不錯,但沒有蹚他們那個渾水,而是左右逢源,都不得罪。

這五位大臣中,楊邠、王章、蘇逢吉是文官,郭威和史弘肇是武將,所以漢隱帝要想坐穩江山,主要還是依靠郭威和史弘肇。在亂世中武將要想出人頭地,那就必須多打仗,沒仗可打,還立什麼軍功?亂世中缺少人性和道德,但卻從來不缺少戰爭。在軍閥唱主角的五代時期,藩鎮叛亂多如牛毛,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歲無寧日。郭威運氣不錯,想什麼就來什麼,乾祐元年(九四八)三月,駐守河中(今山西永濟)的護國軍節度使李守貞扯旗造反,自稱秦王。隨後,永興牙將趙思綰在長安,鳳翔巡檢使王景崇在鳳翔,和李守貞遙相呼應,一起做反賊。

三鎮叛亂的消息傳到汴梁,震驚了朝廷,如果後漢不剿滅這些叛軍,極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必須盡早剿滅這夥反賊。後漢五大臣中,郭威和史弘肇主管軍事,但兩個人不可能同時派出討逆,必須留一個看家,漢隱帝決定由郭威掛帥征討叛軍。

乾祐元年(九四八)八月,劉承祐封時任樞密使的郭威為西面軍前招慰安撫使,諸軍皆由郭威節制。之前的郭威雖然也執掌兵權,但這是第一次以主帥的身分帶兵出征。

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兵權,郭威心裡開始有了想法。不過郭威不會在這個時候搞出什麼動靜,在人望未隆之時,這樣做無異是玩火自焚。郭威現在最需要的是多立軍功,在軍界確立老大地位,然後再找機會對劉承祐下手。

郭威臨行前,專門拜訪了官場老油條--太師馮道,問他滅賊方略。老奸巨猾的馮道給郭威指點了一條明路:「守貞自謂舊將,為士卒所附,願公勿愛官物,以賜士卒,則奪其所恃矣。」(《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十八)

馮道的意思很明白,亂世中的丘八爺只認銀子不認人,只要郭威肯慷國家之慨,花公款收買人心,一能瓦解叛軍鬥志,二能在軍中培養自己的威信。郭威大喜,果然是個參透世事的人精子。郭威西征期間,一邊和叛軍作戰,一邊做散財童子,果然收到奇效。

李守貞的部隊聽說郭威四處散財,很多人都背叛了李守貞,投降郭威。官軍也被郭威用銀子餵飽了,勢力此消彼長,形勢對郭威越來越有利。乾祐二年(九四九)七月,被官軍圍困數月的李守貞再也堅持不下去了,舉族自焚。趙思綰和王景崇也分別被郭威給收拾掉了,三鎮叛亂最終被郭威平定。郭威運氣不錯,想什麼就來什麼,乾祐元年(九四八)三月,駐守河中(今山西永濟)的護國軍節度使李守貞扯旗造反,自稱秦王。隨後,永興牙將趙思綰在長安,鳳翔巡檢使王景崇在鳳翔,和李守貞遙相呼應,一起做反賊。

三鎮叛亂的消息傳到汴梁,震驚了朝廷,如果後漢不剿滅這些叛軍,極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必須盡早剿滅這夥反賊。後漢五大臣中,郭威和史弘肇主管軍事,但兩個人不可能同時派出討逆,必須留一個看家,漢隱帝決定由郭威掛帥征討叛軍。

乾祐元年(九四八)八月,劉承祐封時任樞密使的郭威為西面軍前招慰安撫使,諸軍皆由郭威節制。之前的郭威雖然也執掌兵權,但這是第一次以主帥的身分帶兵出征。

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兵權,郭威心裡開始有了想法。不過郭威不會在這個時候搞出什麼動靜,在人望未隆之時,這樣做無異是玩火自焚。郭威現在最需要的是多立軍功,在軍界確立老大地位,然後再找機會對劉承祐下手。

郭威臨行前,專門拜訪了官場老油條--太師馮道,問他滅賊方略。老奸巨猾的馮道給郭威指點了一條明路:「守貞自謂舊將,為士卒所附,願公勿愛官物,以賜士卒,則奪其所恃矣。」(《資治通鑒》卷二百八十八)

馮道的意思很明白,亂世中的丘八爺只認銀子不認人,只要郭威肯慷國家之慨,花公款收買人心,一能瓦解叛軍鬥志,二能在軍中培養自己的威信。郭威大喜,果然是個參透世事的人精子。郭威西征期間,一邊和叛軍作戰,一邊做散財童子,果然收到奇效。

李守貞的部隊聽說郭威四處散財,很多人都背叛了李守貞,投降郭威。官軍也被郭威用銀子餵飽了,勢力此消彼長,形勢對郭威越來越有利。乾祐二年(九四九)七月,被官軍圍困數月的李守貞再也堅持不下去了,舉族自焚。趙思綰和王景崇也分別被郭威給收拾掉了,三鎮叛亂最終被郭威平定。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02013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1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ki***130 說:
    2017-09-04
    衰敗的唐末,混亂的五代.終於在後周世宗柴榮的出現為後代宋朝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這本書介紹五代的歷史與柴榮的一生.對資料匱乏的五代史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