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晨曦碎語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405
    45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文學總論/研究作家傳紀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蘇曉康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印刻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03/04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蘇曉康  個人、家國與文明的思辨
幻滅、休克與重生煎熬出來的精神自傳

他從「共和國同齡人」走向「終身的流亡者」
也是「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樓塌了」的一代人
西子湖流向塞納河
《河殤》也回溯到「五四」
五四與八九演出在一個廣場
天安門有沒有把紅衛兵與學運一線貫通
青春被燒焦、浪漫浸淫著暴力、八○年代攔腰斬斷
灰飛煙滅、血染長街、大骨架被大時代拆解
去國流亡、離魂歷劫、失語與癱廢
歷史翻轉、人命危淺、寂寞與孤絕
他領悟:「人,終須面對的是內在的自己。」
那個內在靈物,便是你的心智,你不能言明又制約你的
個人為體制藏污納垢,私域恰好反射著公域
他將個人際遇、政治風雲、人文思潮、歷史因緣等梳理成冊
窺覷世態、臨摹感懷、記人記事,一個知識人的承載與唏噓

本書特色

1989年蘇曉康出逃香港,回應「六四」近兩萬字專訪,首次完整揭露。

評析趙紫陽、胡耀邦、李鵬,悼方勵之、劉賓雁,解讀劉曉波、高行健、廖亦武、王丹、柴玲;追蹤「五四」胡適、梁實秋、知堂;描摹余英時與海外飄泊學人的身影。

作者

蘇曉康

一九四九年生於西子湖畔,少年長於京城景山腳下,青年流落中原;遂以〈洪荒啟示錄〉開篇,引領「問題性報告文學」浪潮,嘗試一度被稱做「蘇曉康體」的寫作文本,即「全景式」、「集合式」、「立體式」的「記者型報告文學」,且多為「硬碰硬」的重大題材,每每產生爆炸效應,為「新啟蒙運動」推波助瀾;繼而,領銜製作《河殤》,詰問華夏歷史,悲歎文明衰微,引起億萬人刻骨銘心的一次共振,創造一個新的電視片種,也攪起一場全球華人的「文化大討論」。一九八九年流亡海外凡三十年,未止思索,筆耕不綴。2021年以《鬼推磨》獲得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著有《離魂歷劫自序》、《寂寞的德拉瓦灣》、《屠龍年代》、《鬼推磨》、《西齋深巷》、《瘟世間》等。

目錄

(代序)媽媽的墓塚

輯一  自紀
塞納河畔——最初巴黎鱗爪
灰飛煙滅一甲子──共和國同齡人的回首
專訪八九年剛逃亡到香港的蘇曉康——與蔡淑芳談「六四」
對八○年代做個交代——與季季對談《屠龍年代》
《河殤》的創作衝動與參照系
生死與人神之間
精神癱瘓與書寫休眠——《離魂歷劫自序》增訂版自序
二十年又見台北——我與一座島嶼的因緣
告別中國二十年——與《開放》主編金鐘談身世

輯二  血光
趙紫陽六四攤牌餘談——置鄧小平於「全民公投」之境
「紅小鬼」源流考——從胡耀邦到胡青幫
李鵬政治智商析疑——兼談八九年的一個錯覺
似彗星,之升起,之隕落——追悼天文學家方勵之
尋找「八九」更深處的東西——讀《王丹回憶錄》
穿海魂衫的女孩——《柴玲回憶》解讀
理性的尷尬與孱弱
可操控的民粹運動——大眾心理學研究下的文革
「六四」屠殺改變了人類歷史

輯三  尋蹤
五四拾穗——梁實秋、胡適、知堂等
賽珍珠與五四文人──一個西方視角
忽到龐公棲隱處——余英時素描
真空、烏托邦與民族主義——試論中國反傳統主義的「林毓生分析範式」
通天人的東西異同——基督教和儒家兩個視角
見證人——序王友琴《文革受難者》
豈容青史盡成灰——五十年抗拒遺忘
一件當代史文物

輯四  別夢
認同的亢奮與迷亂——「啟蒙心態」化解以後
神話與解咒
解釋歷史並非兒女情長
萬塚千塋是百姓
晚涼天淨月華開——話說《河殤》出洋之後
女人一台戲──「六十年」評說的一個側面
非自願的流亡——懷念劉賓雁
中國人誤會文學太甚——高行健的文學理由
文化的飄零

輯五  存亡
劉曉波把激進煎熬成溫和
「讓我們來講故事」——閱讀廖亦武兼談見證與文獻
童子功、豔情詩與文評家——康正果的「文化熱」
浪蕩海外的無根之人——尹萍剪影
從「五四」到《河殤》——一場文化盛會的因緣
浪漫不再遺傳
退回人文,歸於平淡

序/導讀

自序

媽媽的墓塚


二十年前逃離中國之際,覺得不久便能回家的。
二十年的流亡生涯,已將回家漸漸看淡了。
二○○三年春天倉促回國奔喪之後,開始掐斷回家的念想。

沒有人不想回家的。我沒有很重的家鄉思念,只是非常想念媽媽。我的媽媽是一位報館編輯,八九那年已經退休在家,其實她剛六十五歲,但身體很差,從二十幾歲起就被嚴重失眠所折磨,人熬得乾瘦乾瘦。我媽這麼苦的一生,就因為出身不好,而她天生敏感、剛強,一個受不得氣的人,偏就要你處處忍氣吞聲,媽一輩子像是被委屈耗乾了似的,待到我大禍臨頭,她便遭到致命的最後一擊。兩年後,有天下午她出門取牛奶,就栽倒在街上,再也沒有醒來。當時我正在舊金山開會,不能回家奔喪,只好到金門大橋上,朝著東方,往海裡撒花瓣……

父親後來寫信告訴我:「差不多有一年時間,她經常坐在自己屋裡的沙發上,偷偷哭泣。我問她哭什麼,她說擔心曉康,我說哭有什麼用,她說她止不住。她陸陸續續哭了一年。」

媽媽早在文革中就留下一紙遺言,死後不留骨灰、不建墓穴,但父親說,曉康還在外面,她要等他回來的。所以父親在京郊長辛店太子峪陵園,買了一方墓塚,葬下媽媽的骨灰。從此,我飄蕩在海外,心裡便生出一個牽掛來,被那萬里之遙的什麼揪著,很久我才悟到,媽媽的墓塚,就是我的家。那是一個要我去還願的所在,可是我去不了。如此歲月倥傯,其間我們遭遇種種,一言難盡。二○○○年底,我的兒子入籍成為美國公民,我要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趁寒假回國一趟,給他奶奶去上墳。我把當年站在金門大橋時手臂上戴的黑紗,交給兒子叮囑他親手擺在奶奶的墓前。在北京,等到大雪初霽,爺爺便領著孫子去陵園祭掃,交通依舊艱難。兒子一絲不苟地照著我的要求做了,替我給他奶奶磕了頭,還拍了照片帶回來給我看,我在心裡還是不能說服自己,這就算是了卻我的心願嗎?但兒子替我去完成了我無力履行的一樁儀式,我是永遠感謝他的。

我父親見到自己唯一的孫子時,右眼幾乎看不見了,因為白內障的緣故,這是我催促兒子上路的第二個原因。我非常害怕父親等不及看孫子一眼,就完全失明,那會叫我鑄成另一個大錯,而終身悔恨。其實父親並非只想見孫子,他只是不說他也想我。我對父親說,我邀請你出來探親吧,但他不肯。他開始跟我通信,給我講家中和家族的許多故事,只是避開回憶他自己。

二○○三年春,父親在體檢時突然查出肝癌晚期。三月五日我接到家人的電話,馬上去紐約中國總領事館申請簽證,得到的答覆是,你的事情需要請示,回去等消息吧。這一等就是三個星期,父親在三月二十二日黃昏時分撒手,而三月二十八日我才得到簽證。這個簽證,還附加了三個條件:不見媒體、不發表言論、不接觸敏感人物,我有權利拒絕嗎?我必須回國奔喪,不是我的權利而是我的人倫,為了履行倫理而只好放棄權利,是個人面對國家怪獸時的無奈,我想,無數中國人跟我有過同樣的經歷。我的父親不是也放棄了讓我見他一面而出國的權利嗎?

回到北京,家人才告知這次我被允許奔喪的細節。事實上,我獲知父親病危而向中國政府要求的簽證,是被拒絕了;與此同時,北京的家人獲得提示:除非老爺子本人提出要求,否則沒有商量餘地。家人只好以父親的名義草擬一封信,拿到病床前念給他聽,這麼做,等於將絕症直接袒露給病人。父親簽字以後,一個禮拜就走了。他簽了一封自己的絕命書。從冰冷的程序角度來說,這個黨是接受了我父親提出的要求,即允許他那流亡的兒子回國為他送葬,由此而體現了對他的「人道主義」,那彷彿也是間接地施行於我的。我只是不知道,父親在彌留之際,明白了此種「人道」的含義沒有。

「組織上」自然是要為父親舉行遺體告別的,雖然他本人在遺囑中已經寫明「我死後不發訃告,不開追悼會和遺體告別會,不寫生平簡歷」等等;我們作為子女,也無法替他持守遺願。這個儀式,定在八寶山公墓的「菊廳」,告別者多為父親生前的同僚,於是我事先得到通知,其中許多人不方便與我碰面,儀式將分為兩段進行,前一段是「官辦的」,要我迴避;他們辦完之後,專門留下幾分鐘的儀式,乃特意為我一人舉行。我又能拒絕嗎?我只出現在父親的私人身分的這一面,其實也好。當我一個人被擋在「菊廳」外面的時候,忽然覺得,我回到這裡來竟有點荒唐似的。裡面有人來叫我,說輪到你了。我慢慢走進那「菊廳」,抬眼看見父親寬厚的遺容,我很想跪下去磕三個頭,可在這陌生而敵視的氛圍中,我竟跪不下去……

後來,我跟姐姐一道取來父親的骨灰,彷彿父親才回到我們家中。捧著盛骨灰的紅綢袋,微微燙手,好像父親的體溫還在。接下來,我們還有難題:父親的骨灰盒,要不要送進八寶山革命公墓?若是這樣,媽媽怎麼辦?她還一個人躺在太子峪陵園呢。媽媽自然是沒那進八寶山的「資格」,她也不要進那裡去。我們有什麼理由讓父母的骨灰分開安放呢?

我終於自己來到媽媽的墓塚前。她孤零零地躺在這裡,等了我整整十二年。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理當依循風俗,年年清明來此祭掃,這是起碼的人倫,可我卻無法履行這一點點為子的孝道。我跪在媽媽墓前深感罪責。來見媽媽之前的幾天裡,我夜夜失眠,被一個艱難的決定所折磨:難道我還要讓媽媽獨自躺在這裡嗎?父親也走了,他把這個問題留給了我。媽媽待在這裡,是在守望她那流亡海外的兒子,今天她終於等來了我,媽媽留在這裡的理由已經消失。我要帶她離去。

不久,我們姐弟三人,加入北京殯葬系統組織的骨灰海撒人群,來到天津塘沽渤海灣,捧著父母的骨灰,登船馳入海灣,親手將骨灰撒進大海。我是長子,我承擔這個決定的全部責任。我對姐姐弟弟說,父母皆有遺囑,兩人都堅持他們死後不留骨灰,僅以尊重死者遺願這一點而言,我們也只能這麼做。

對我而言,媽媽的那個墓塚一旦空了,我的牽掛也就消失了。中國再也沒有我的家。


二○○九年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87535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08
    • 商品規格
    • 21*14.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