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0928_9月選書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千年人物誌:從帝王到怪咖,54則超狂人生養成故事

  • 79 442
    56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天生我材必有用!──詩仙李白
超齊全古人圖鑑,笑看他們的人生高峰與暗黑時刻!
 
四大單元,帶你笑中讀懂人性:
13位 生涯規畫師:哲人、軍師、改革者,人生可以自己設計嗎?
7位 大人物病:帝王權力愈大,焦慮也愈深!
20位 筆比刀利:文人不只寫詩,還能瘋到跨界!
14位 一技之神:神醫、畫師、怪才,甚至還能變神明!
是故事也是風格,活出自己的路,寫給現代人的54篇個性小傳──

★繼人氣系列《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生肖》後重磅匠心力作。
☆史上最有哏的千年人物誌──讀完歷史,也讀懂自己。
☆跨越兩千一百年,從孔子弟子到明清文人,最狂人生一次蒐羅!

【內容重點】
你以為歷史人物只有正經八百的帝王將相?其實古人比你想像的還「忙」,不只忙著治國打仗,也忙著社交、創作、談戀愛、追夢想。本書精選五十四位中國歷代代表人物,重新走進他們的宇宙,不同於教科書嚴肅的敘述,而是以「哏」出發,看他們怎麼做人、怎麼面對挫折、怎麼在歷史裡留下痕跡。有的令人佩服、有的令人唏噓,但每一位都讓人想說:「這人我好像在哪看過!」
  本書作者引領我們穿梭數千年人物風景,融合歷史、文化與心理觀察,既有豐富知識,又有故事感。每章像一則則人物小劇場在眼前上演,用現代視角重新體會古人那些超展開的人生命運與關鍵時刻所做的抉擇……,讓你發現原來歷史不只是朝代更迭,更是每一個「人」的選擇與冒險。適合對歷史和傳記故事感興趣卻怕無聊的讀者,也適合老師、家長做為輕知識的延伸閱讀。本書讓你讀人物,也讀自己。

▍ 你,是否遇過以下困境?
□ 職涯規劃卡關,不知何去何從
□ 明明努力,卻還是被小人、上司或環境拖累。
□ 偶爾懷疑人生: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放心,兩千年前的古人,也跟你一樣!有人焦慮、有人失敗、有人熱血衝撞,甚至有人活成最怪、卻最自在的模樣。
▍ 獻給每一位想讀「有哏」歷史的現代人──「天生我材必有用!」
□ 歷史不是冰冷的朝代更迭,而是一群真實的人,本書重現古人真實的掙扎與選擇。
□ 李白的狂、杜甫的憂、蘇軾的灑脫……不是教科書的嚴肅版本,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
□ 跟有趣、有智慧的靈魂對話,會發現另一種看待自己的方式。
▍ 閱讀收穫:
□ 用輕鬆文字+現代視角,解析古人的「職涯、愛情、夢想和人生難題」。
□ 用淺白卻深刻的筆法,融合歷史、文化、心理觀察。
□ 適合歷史和傳記故事的愛好者、知識傳播者,或任何怕無聊卻想認識古人的你!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 (依來函順序刊登)
․孫震__前臺灣大學校長
․楊極東__前臺灣鬼谷子文化學會會長
․郝譽翔__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作者

黃啟方

  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世新大學中文系終身榮譽教授,亦曾任《國語日報》社董事長。教學生涯五十餘年來,曾於國內外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訪問學人,如東吳大學、文化大學、政治大學、韓國漢城大學、高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香港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四川大學等學校。
  研究領域為唐宋文學。著作多元,著有《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你不懂很有哏的生肖:文學與歷史形塑下的十二靈獸》、《人間有味是清歡:東坡肉、元脩菜、真一酒,蘇軾的飲食生命史》、《唐宋日記文選釋》、《宋十三家生平事跡考述》、《東坡的心靈世界》、《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文集》、《唐宋文學十一題》、《兩宋詩詞文綜論稿》、《東坡題跋編年校注》、《山谷題跋編年校注》、《鬼谷子與鬼谷文化綜說》等;另有雜文集《多情應笑》、《弄孫》等。

目錄

◎前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

▍輯壹、生涯規畫師⼀⼀人生可以自己設計嗎?
哲人、策士、改革者、關鍵抉擇型人物

1.端木賜:最懂職涯規畫的孔門弟子
2.鬼谷子:縱橫之術的奠基巨匠
3.賈誼:哭完繼續做改革夢
4.終軍:自願請纓,青春不怕死
5.陶淵明:從「責子」到「自祭」最真切的隱士
6.韓愈:文起八代之衰,姪孫是八仙之一
7.柳宗元:名列八司馬,被貶而死於柳州
8.王安石:最難搞也最堅持的變法派
9.曾鞏:永遠的「配角型優等生」
10.馮京:仕途多舛,卻留名典故
11.司馬光:砸缸之外的「歷史整理控」
12.朱熹:儒學老大哥,內心很衝突
13.劉基:預言師、開國軍師,也是詩人

▍輯貳、大人物病⼀⼀權力愈大愈焦慮
帝王與當權者的荒謬與執著

1.曹操:七十二「疑塚」,是自信還是多疑
2.李世民:唐太宗權力榮耀背後的不安
3.李隆基:唐明皇盛極而衰的愛與權力
4.趙佶:宋徽宗最會畫畫,卻把江山畫給別人
5.包拯:包公的清官傳說如何塑造出來
6.文天祥:以正氣長存的文人典範
7.李煜:亡國之君李後主的七夕命運

▍輯參、筆比刀利⼀⼀文人可以多瘋狂
詩人、詞人、書法家,文學與氣場兼備

1.王粲:以〈登樓賦〉寫盡身世之憂
2.王羲之:千古第一的行書家
3.習鑿齒:半部春秋留名的史學奇人
4.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
5.顏真卿:書法家也能為國盡忠
6.杜甫:詩聖和詩仙一樣好飲酒
7.楊億:神童未必小時了了
8.白居易:以平易文字寫盡冷暖人間
9.杜牧:以雨中清明寄託人是離愁
10.李商隱:詩情婉轉,亦懷高士之志
11.李賀:浪漫詩筆背後的病弱之軀
12.歐陽修:敢言直筆,雅號醉翁
13.蘇軾:人生百味的最佳代言人
14.蘇轍:最懂養生就是不喝酒
15.黃庭堅:詩書之外的偏執狂
16.秦觀:北宋婉約派詞人代表
17.陸游:鐵血與柔情兼具的愛國詩人
18.楊萬里:用童心寫詩的大人
19.辛棄疾:豪放氣魄卻心懷愁緒的詞人
20.吳偉業:明清之間的時代哀歌

▍輯四、一技之神⼀⼀醫、藝、怪才齊聚
專業型人才與超脫世俗、民間信仰的代表

1.華佗:從神醫到神話
2.諸葛亮:七擒七縱也七分孤寂
3.孫思邈:藥王也寫人生指南
4.石延年:詩壇中的速寫達人
5.蔡襄:書法和茶事皆能精通
6.文同:畫竹為何畫一生
7.王令:才高氣傲得太早離場
8.劉克莊:南宋詩壇怪咖
9.劉詵:藏在學術裡的奇人
10.倪瓚:極簡畫風的孤傲代表
11.唐寅:風流才子也是詩畫雙絕
12.文徵明:慢工細活的書畫典範
13.濟公:瘋僧中的現代偶像
14.文昌帝君:從歷史人物變神明的代表

序/導讀

【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

  詩仙李白有一首有名的樂府詩〈將進酒〉,其中「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四句,相當膾炙人口,而「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更讓自古以來的人才深感共鳴!
  李白「必有用」的說法,也就是強調任何人都沒有「無用」的道理。這種理念,應是先受到老子思想的啟發,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已先提出「無」和「有」的相輔相成,然後又將《莊子.人間世》篇中「以無用為大用」的思維落實。
  比李白小一歲,又被世人尊稱為詩聖的大詩人杜甫,在五十五歲時,曾經寫了一首名為〈君不見〉的詩,寄給他的朋友蘇徯,詩題就是〈君不見,簡蘇徯〉。 全詩說:

  君不見,道邊廢棄池?君不見,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樹中。
  琴瑟一斛,舊水蔵蛟龍。丈夫蓋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
  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窮谷不可處,霹靂魍魎兼狂風。

  其中「丈夫蓋棺事始定」一句,就成了大家所熟悉的「蓋棺論定」了。杜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一位歷史人物,都可能有多面向的表現,而史書所交代的生平事蹟,往往只有某一面。又詩人的作品難免會被誤讀,也需要再加澄清,以還其本來用意!以杜甫本人為例,他只在世間活了六十年,但死後被尊為「詩聖」,備受推崇:從宋代蘇軾所說:「天下幾人學杜甫,誰得其皮與其骨。」一直到清朝乾隆皇帝說:「平生結習最於詩,老杜真堪作我師。」幾乎沒有異議,可以說已經是「論定」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先要靠自己的努力表現,然後看能否受到肯定!
  個人平日喜歡讀讀古人詩詞,並特別留意他們的特色和創意,如白居易首創「自題寫真」詩,又大量創作「自○○」詩,影響深遠,因此隨時筆記並彙整。幾年前因緣巧合,又開始關注歷史人物的生肖,於是,對於自以為熟悉的人物,更再作進一步了解,以免有所掛漏;而在翻檢各種文獻記載時,往往又有意外收穫,也由此發現幾位特殊人物。再者,在歷史上原來已有聲名,而後來卻長時間不再受到注意的人物,也讓人特別好奇,於是也從閱讀中,用心追尋他們的事跡,以滿足個人好奇心。在研讀過程中,如果有新發現,便欣然彙整資料而作成筆記。
  本書所介紹的五十四位歷史人物,從春秋時代孔子的學生端木賜(子貢),到明清之際的吳偉業,前後約是兩千一百多年,其中有帝王、名臣、隱士、詩人、書畫家、神醫和傳奇人物,大都是人們聽過或知道的,但卻未必熟悉,還有只聞其名而不知其行事的人物,更有可能連名姓都沒聽聞過的!這些人物的成就,經由歷史的長期檢驗,尚未必能夠被「認定」,經由我個人再作的查考,或可還其應有的面目,而重新認定他們確實是「有用」的人才。而他們的生肖,或者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面向。
  本書所介紹的古人,除了「文昌帝君」是由神與人合成,若不計入,共是五十三位。各人的出身不同,各有不同遭遇與表現,也各有「天命」:長壽或早亡。五十三位中,以神醫孫思邈一百零二歲為最高壽,明代文徵明九十歲其次,八十歲以上有鬼谷子、陸游、楊萬里、劉克莊、劉詵與濟公六位,而五十歲以下則有賈誼、終軍、柳宗元、王粲、李賀、李煜、楊億、石延年、王令等九位。以唐太宗的蓋世功業,只有五十二歲。詩人之中,陸游以八十六歲為最高壽。
  又,五十三人中,生肖屬丑牛的有九位之多,他們是孫思邈、賈誼、終軍、陶淵明、習鑿齒、李白、柳宗元、秦觀和倪瓚,屬未羊的有七位:曹操、杜牧、歐陽修、司馬光、曾鞏、楊萬里和劉克莊,而杜甫、白居易、蔡襄、蘇軾四位肖子鼠,王羲之、包拯和劉基三人肖亥豬。歷代帝王生肖最多的為卯兔,本書五十三位之中,只有蘇轍一人肖兔!
  承蒙臺灣商務印書館編輯團隊的費心,將五十四位人物,從原來按時代先後排列的形式,轉為就人的才能表現重新整理而分成四輯,每輯各有提示,如輯壹為「生涯規畫師⼀⼀人生可以自己設計嗎?」然後又將該輯所收人物的才能表現列為:「哲人、策士、改革者、關鍵抉擇型人物」,再就所收人物各別用一句話作概括,如:「蘇軾:人生百味的最佳代言人」。如此整編,確實可以使讀者在閱讀前已先掌握方向,閱讀時更能領略會心了!

黃啟方 乙巳年端午(二○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於新店「憩寂室」

試閱

〈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包公的清官典型如何塑造〉

包公名拯,字希仁,一字兼濟,安徽合肥人。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己亥年二月二十五日(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卒於宋仁宗嘉祐七年五月二十五日(一○六二年七月五日),享壽六十四歲。
傳說他出生的時候,不哭不叫,全身漆黑,還讓他母親以為生了妖怪,被丟棄水塘裡,幸虧由他大嫂救了起來。他名「拯」,「拯」原是「舉溺者出水」的意思,正和他的遭遇相合;他字「希仁」、「兼濟」,仁者能兼濟天下,也是「拯」的發揚!
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同榜的韓琦(一○○八-一○七五)是第二名榜眼,文彥博(一○○六-一○九七)和包拯都在甲科(等)前三十名之內,韓琦和文彥博後來都當到宰相。
包公及第後,隨即也派了官職。他本來有兩個兄長,卻都早逝,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他辭職請假,留在家中照養父母。十年後,父母先後去世,他守滿了喪,接受父老的勸勉,才向朝廷銷假,這時他已四十二歲了。他從最低階的「從八品」職務──揚州天長縣縣令──幹起;當時韓琦是左司諫,文彥博也已經是殿中侍御史(都是正七品)。包公先後在地方和朝廷擔任重要職務,最後的官職是「樞密直學士、樞密副使(正二品)」。
五十八歲那一年的十一月,他接任開封府知府(從三品),在任一年半。這段時期就是通俗小說《包公案》及戲劇中極力渲染的包公。包公五十四歲時,就已經有「龍圖閣直學士」的官銜,所以小說戲劇中都習稱為「包龍圖」,而人們已經不稱他的官銜而直稱為「包公」了。他擔任開封知府的時候,京師就有諺語說:「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可以看出他的正直嚴肅。他死後,因為他的孝行和正直,朝廷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包公小時候,就展現了他的機靈聰慧;包公的父親也是做官的,家道不錯。據傳有一回包公的母親張太夫人發現鄰居送來的一盤紅色喜蛋,少了一個,就問侍女春蘭、秋菊是誰吃的;兩人都否認,並且覺得被冤枉而顯得委屈。這時候小包公卻想出了個主意:他拿了兩杯清水,要兩人嗽口後再吐出來;春蘭很快地照做了,水中沒有蛋屑;秋菊吐出的水中卻有蛋黃屑,這下就一清二楚了。這個包公小時候「審雞蛋」的故事,和文彥博「灌水洞裡出皮球」、司馬光「打破水缸救同伴」的故事一樣,都表現了他們三人幼小時不平凡的聰慧,後來也都能成大功、立大業,和一般所說「小時了了」的神童不一樣。
《宋史包拯傳》中所記有關包公審案的事,只有一件,並且是他初到天長縣當縣令的時候:有一個農民痛哭來告狀,自己養的牛被人割斷了舌頭,已經奄奄一息,牛一旦死了,他就無法耕作。包公要他回去把牛宰殺了挑去市場賣,並立刻出一張告示,嚴禁私宰耕牛,舉發者有賞;於是就有人來檢舉牛主私宰,包公立刻斥責檢舉人割人牛舌還敢告狀,檢舉人簡直嚇破了膽,只好「從實招來」。 除了這一個案子外,再沒有其他的記載。
但明代人所撰寫的小說《龍圖公案》,已經有六十個案子;江蘇蘇州的姑蘇本《龍圖公案》,更增加到一百則之多;清代石玉崑寫《忠烈俠義傳》,經過名學者俞樾(一八二一-一九○七)改原名《三俠五義》為《七俠五義》,於是「包青天」審的案就愈來愈多了,天下的疑難刑案,只要落在包青天手中,就沒有破不了的。包青天愈來愈紅了,只要是有包公的戲劇,沒有不是愈演愈盛的,「包青天」已經是人間正義的代稱,而包公在廣大人群中所享的聲望,也愈來愈高。
然而,從《龍圖公案》到《七俠五義》,除了「包公」這個人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外,其他多的是小說家虛擬的成分,再經戲劇家改編搬演,透過無遠弗屆的傳媒播出,其深入人心和影響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再者,即使是使用「青天」這個詞來稱呼公正廉明的清官,也要到明代才出現,那已是包公死後幾百年的事了。
《宋史包拯傳》:「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茍合,不偽辭色悦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這樣一位忠直清廉又能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包公,絕非動輒以「虎頭鍘」、「狗頭鍘」嚴刑逼供的酷吏。所以,凡是包公任職過的地方,都有紀念包公的「包公祠」,影響所及,也就可以想見了!在臺灣,臺北大龍峒、林口、三重、埔里、雲林四湖等地都有「包公廟」,而高雄大寮的「開封宮」更號稱是全臺最大最靈的「包公廟」!
包公生前受人推崇,死後成為百姓祭祀祈福的神祇,絕非偶然!謹成四句贊之,〈包龍圖贊〉:「生而異相全身黑,官拜龍圖天下德。律己嚴而待人多,包公萬世青天則。」


〈李白:(七○一-七六二):人生得意須盡歡〉

農曆七月初,時序還在大暑中,而剛過了中伏,偶爾有雷聲,但又似不能暢發!有詩為證:

〈悶雷 七月朔〉
三秋七月朔,臨夜悶雷作。小雨似陀螺,瀟瀟又默默!

想起了酒仙李太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
詩仙李白生於辛丑年(七○一),逝世於壬寅年(七六二),享壽六十二歲。
詩仙的樂府古題〈將進酒〉一詩,向來膾炙人口:從第一句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開始,全詩便真像黃河之水,波濤滾滾,一氣貫注,最後以「與爾同消萬古愁」收結,既令人對他的豪情讚歎不已,又使人對他的寄託感慨萬千!
許多書家都喜歡寫〈將進酒〉,當然也都知道「將進酒」就是「請進酒」的意思!據學者考證,詩仙寫這首詩時,正在好朋友元丹丘的山居中作客,還有岑勛相陪,三人意氣相投,讓詩仙的豪興大發!當時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七三六),詩仙才三十六歲呢,全詩之中「人生得意須盡歡」一語,尤其引人注目,發人深省!
怎麼樣才算是「得意」呢?是實現了理想抱負?或掙得了名利富貴?是圖今世之安適?或求來生之極樂?恐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謂「鐘鼎山林,各有其志」吧!
在晉代,有一位蘇州人張翰,字季鷹。他遠離家鄉,在洛陽作官。當秋風吹起,他想起了故鄉的美食「菰菜、蓴羹、鱸魚膾」,頓時醒悟,感歎說:「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邀名爵?」(《世說新語.識鑑》)高歌:「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思吳江歌》)於是毅然放棄官職,立刻回到家鄉。這是張翰的「得意」。
「盡歡」一詞,則頗有淵源。《禮記》有「啜菽飲水盡其歡,斯謂之孝」的說法,意思是為人子女者,雖然僅能提供簡單的飲食,但如果可以讓父母滿心歡喜,就是孝順了。《禮記》又有「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志,以全交也」的話,則是說朋友的交往,應該平等互敬,否則友誼難以維持。這兩段話是以道德涵養為著眼點。至於人們日常相聚,無論身分地位,不分舊識新知,如果真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那麼即使是粗茶淡酒,一樣可以有「盡歡而散」的愉悅!
至於李白的意思,是在自己「得意」的時候,「必須」讓自己「盡歡」,否則,錯失了機會,便將難以彌補,因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啊!何況有好友一起高歌痛飲!
蘇東坡曾有「與世不相入,膝琴聊盡歡」的話,一個人也可以「盡歡」,加個「聊」字,可見其情!
人生多艱,世事難料,所以一旦有了「得意適志」的感覺時,不妨也學學李太白,高唱:「人生得意須盡歡」,不然,就效東坡,雖不彈琴,也「書酒聊盡歡」吧!戲成四句自哂,〈李太白誕日重讀太白東坡詩〉:呼風喚雨聖賢難,飲酒吟詩日月遷。尚友古人慚歲晚,把杯自適聊盡歡!


〈顏真卿(七○九-七八五):書法家也能為國盡忠〉

顏真卿,是北齊顏之推的五代孫。唐中宗景龍三年己酉年(七○九)誕生,玄宗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及第,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封魯郡公。德宗建中四年,奉命往宣慰叛將李希烈,被拘押三年,貞元元年正月,自度必死,乃自作〈遺表〉、〈墓誌〉、〈祭文〉;指寢室西壁下曰:「吾殯所也」。八月二十四日(七八五)被縊殺於隆興寺中,享壽七十七歲。同年十一月三日,亂平,有詔贈「司徒」,諡號「文忠」。
今傳有宋人所編《顔魯公集》十六卷,第十五卷為詩,共二十三首,有聯句詩十六首。生平事蹟,詳見唐代因亮撰《顔魯公集行狀》、宋代留元剛撰《顔魯公集年譜》。
顏魯公之忠烈表現,後世稱頌不已,宋人石介(一○○五-一○四五)〈顔魯公太師〉:「唐家六世樹威恩,外建藩翰禦不賓。二十三州同陷賊,平原猶有一忠臣。聖賢道在唯顔子,忠烈名存獨杲卿。甘向賊庭守節死,不羞吾祖與吾兄。」顏杲卿就是文天祥正氣歌中「為顏常山舌」者,因罵安祿山而被割舌。
顏魯公又以書法見重於世,宋人強至(一○二二-一○七六)〈和顔魯公書斷碑〉:「書名唐世凡幾人,魯公運筆獨有神。當年一字百金直,異代儻獲宜爾珍。」元人掲徯斯(一二七四-一三四四)說:「少陵古律各集大成,咸趨浩蕩。正如顏魯公書一出,而書法盡廢。」
茲選其詩作五首,以為紀念:

〈三言擬五雜俎〉
五雜俎,繡與錦。往復還,興又寢。不得已,病伏枕。

〈三言重擬五雜俎〉
五雜俎,甘鹹醋。往復還,烏與兔。不得已,韶光度。
〈登平望橋下作〉
登橋試長望,望極與天平。際海蒹葭色,終朝鳬雁聲。
近山猶髣髴,遠水忽微明。更覽諸公作,知髙題柱名。

〈五言使過瑤臺寺有懷圓寂上人 并序〉
真卿昔以天寳元年尉醴泉,亟過「瑤臺寺圓寂上人院」,秩滿遷監察御史。
巡覆諸陵,而上人已離此寺。大曆十三年春二月,以刑部尚書謁拜昭陵, 慨然有懷。
其詞曰: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靈法盡無染,一心唯趣禪。
忽紆塵外軫,遠訪世間緣。及爾不復見,支提猶岌然。

〈贈僧皎然詩〉
秋意西山多,别岑縈左次。繕亭歷三癸,錯趾鄰什寺。元化隱靈蹤,始君啟髙致。
誅榛養翹楚,鞭草理方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掃峰翠。境新耳目換,物遠風塵異。
倚石忘世情,援雲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禪侣欣可庇。衛法大臣過,佐遊群英萃。
龍池護清激,虎節到深邃。徒想嵊頂期,于今沒遺記。

謹成四句贊之,〈顏魯公贊〉:「魯公大節果唐卿,韻海鏡源素未名。書法猶如工部興,楷書絕妙多寶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53668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2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