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由(第一部):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我的這些歷史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
國共兩黨當前的百年慶,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史運動?
歷史真相又是如何?
少年時在蔣介石國民黨專政下,
我追求過自由,
後來得到的,
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
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
毛澤東去世時,
我雖已四十五歲,
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
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
—阮銘
中國、美國,到台灣,
他畢生追求自由;
在中國的大半生,經歷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統治,
年幼時遭遇父母親被國民黨殺害,
壯年時身陷文化大革命瘋狂般的鬥爭與下放勞改,
與胡耀邦共事時又目睹共產黨高層的權力惡鬥,
終於自由夢碎,
認清極權統治者只把人民當棋子的相同本質。
後半生他在美國與台灣呼吸自由的空氣,
驗證民主自由的價值,
但仍不免憂心奴役制度的無法根絕。
他的一生是個時代的縮影,
國民黨軍人子弟出身,
又曾經是國共內戰中「勝利者」的一方,
親歷中國近代巨大的轉變,
這部回憶錄將是他最真實的人生記錄,
告誡世人自由、人權的可貴。
本書特色
1. 一個身歷中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共產黨權力鬥爭的自由主義者,最真實、最深切的回憶錄。
2. 有別於國共兩黨觀點的國共鬥爭史。在國共兩黨即將合力迎接所謂百年慶的同時,這本回憶錄將帶給你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看見真相。
國共兩黨當前的百年慶,究竟是什麼樣的造史運動?
歷史真相又是如何?
少年時在蔣介石國民黨專政下,
我追求過自由,
後來得到的,
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
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
毛澤東去世時,
我雖已四十五歲,
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
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
—阮銘
中國、美國,到台灣,
他畢生追求自由;
在中國的大半生,經歷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統治,
年幼時遭遇父母親被國民黨殺害,
壯年時身陷文化大革命瘋狂般的鬥爭與下放勞改,
與胡耀邦共事時又目睹共產黨高層的權力惡鬥,
終於自由夢碎,
認清極權統治者只把人民當棋子的相同本質。
後半生他在美國與台灣呼吸自由的空氣,
驗證民主自由的價值,
但仍不免憂心奴役制度的無法根絕。
他的一生是個時代的縮影,
國民黨軍人子弟出身,
又曾經是國共內戰中「勝利者」的一方,
親歷中國近代巨大的轉變,
這部回憶錄將是他最真實的人生記錄,
告誡世人自由、人權的可貴。
本書特色
1. 一個身歷中國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共產黨權力鬥爭的自由主義者,最真實、最深切的回憶錄。
2. 有別於國共兩黨觀點的國共鬥爭史。在國共兩黨即將合力迎接所謂百年慶的同時,這本回憶錄將帶給你不同的想法與感受,看見真相。
目錄
前言
PART 1 失掉的好地獄(1937-1949)
正午黑影
父親之死
母親之死
我的啟蒙
夜半鐘聲
和平幻象
內戰烽火
第二戰線
海上沉思
燕園朝霞
司徒夢碎
PART 2 毛帝國的創建(1949-1966)
青春無憂
再起烽煙
反美巨濤
燕京之死
初識二胡
荷花池畔
解凍時節
波、匈驚雷
風雲變幻
引蛇出洞
夏季形勢
反右悲歌
告別清華
發燒年頭
馴服工具
海濱之戀
奴隸帝國
出氣大會(上)
出氣大會(下)
黃貓黑貓
興凱湖邊
知音難逢
北大風波
PART 1 失掉的好地獄(1937-1949)
正午黑影
父親之死
母親之死
我的啟蒙
夜半鐘聲
和平幻象
內戰烽火
第二戰線
海上沉思
燕園朝霞
司徒夢碎
PART 2 毛帝國的創建(1949-1966)
青春無憂
再起烽煙
反美巨濤
燕京之死
初識二胡
荷花池畔
解凍時節
波、匈驚雷
風雲變幻
引蛇出洞
夏季形勢
反右悲歌
告別清華
發燒年頭
馴服工具
海濱之戀
奴隸帝國
出氣大會(上)
出氣大會(下)
黃貓黑貓
興凱湖邊
知音難逢
北大風波
序/導讀
前言
多年前,有人約我寫回憶錄。我說不,因為我這一生,只是俗話說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撞過了,再不去想它,我沒有過去的回憶。對未來,那不是我所能左右,也不去想,我沒有未來的夢。我好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把石塊推上去,滾下來,再推上去,日復一日,做著同樣「荒謬」的事,有什麼可寫的呢?
今年(二○○九年)十月,有人重提寫回憶錄的事了。這回的理由是:台灣和中國,開始了一場稱作「迎接百年慶(一九一一 ~ 二○一一),詮釋大時代」的「造史」運動。陸續登場的「兩岸一甲子」、「古寧頭一甲子」、「大江大海1949」,「新加坡連(戰)胡(錦濤)會」,可以看出他們不但在偽造兩岸百年史,還在顛覆從反法西斯勝利到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二十世紀世界史。 朋友問:你一生跨越國民黨和共產黨兩個黨國統治時代,跨越大洋兩岸和海峽兩岸兩種社會,又經歷反法西斯戰爭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進程,難道不想留下一點真實的記錄,來揭穿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想,國共兩黨偽造歷史,作為鞏固權力的手段,並不是新鮮事。但過去雙方,各造各的偽史,各騙各的大眾。這回的不同,是雙方合作「造史」,共同欺騙兩邊的大眾。 這一波聯合「造史」,從中共「建國一甲子」(一九四九 ~ 二○○九)開始。一部影片「建國大業」,明知是騙,多少名牌演員搶著去演,多少大牌政客爭著去看。蔣介石的孫子,國民黨副主席蔣(章)孝嚴,趕去看了兩遍,稱讚中共「客觀、進步」。可不是?過去扮演他爺爺的演員總是兇神惡煞,今天換上個面團團、慈眉笑眼的張國立,不就為騙你這句話嗎?
同時,龍應台出了本《大江大海1949》,封面題簽赫然是「一本書改變一個時代」。我不禁好奇,她要怎樣改變一個已經過去的時代呢?買來一看,原來她要「改變」的,是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主義瓦解那個「大時代」人們腦中的歷史觀與價值觀。書中描繪的,不只一九四九年的兩岸圖景,而是涵蓋二十世紀反法西斯戰爭到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畫卷。她的畫卷是巧妙地用一個個精選的個案剪接起來,為了傳達出一個訊號,就是那句誇張的質問: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地告訴我:戰爭,有「勝利者」嗎? 她剪接的戰爭,從亞洲到歐洲,從上海到南太平洋,從列寧格勒到長春;時間跨度涵蓋日本侵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她選擇一系列的故事:圍困列寧格勒的德軍的家書,圍困長春的共軍的回憶,南太平洋戰俘營中被俘的反法西斯戰士的漫畫,接受日本軍官命令刺殺反法西斯戰俘的台灣兵的訪談,國共內戰時逃到澎湖的流亡師生被槍殺……等等,都是為了表明她那似乎是坐在雲端裡的說教:
——戰爭沒有「勝利者」,沒有「原因」,也沒有「罪犯」,對「戰爭罪犯」的審判是荒謬的。(「勝利者就沒有戰犯嗎?」)生在這個「大時代」裡,你只能忍受被「大時代鐵輪輾碎」的命運。
而槍殺流亡師生的「失敗者」卻是有「原因」的。書中寫了五千個山東流亡學生,逃避國共內戰渡海來台就學,由七位老師帶領到了澎湖,被「失敗者」(國民黨)強迫當兵。一個學生站出來,只講了半句話:「報告司令官我們有話要說……」,司令官李振清一個眼色,衛兵舉起刺刀刺去,學生的鮮血噴湧而出,倒斃地上。承諾這五千個孩子的父母帶他們來上學的七個老師,到處奔波、陳情,結果全被當作「匪諜」槍殺。對這樣的恐怖殺戮,龍應台寫道:
——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共產黨的間諜系統深深滲透國軍最高、最機密的作戰決策,蔣介石痛定思痛之後,決定最後一個堡壘台灣的治理,防諜是第一優先。
有意思的是,這本「向失敗者致敬」、「以身為失敗者為榮」的書,卻獲得了「勝利者」的青睞。「兩岸一甲子」大會上,中國來的共產黨代表、「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原創者鄭必堅,在演說中特意引用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鄭必堅說:
——一九四九年台海分隔,給兩岸留下大江大海般深深歷史遺憾,如今在歷史新起點上,共同迎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
台灣的媚共媒體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立刻發表社論〈柏林(圍)牆倒塌與台灣海峽開通〉:
——不須讚嘆柏林(圍)牆倒塌,台灣海峽開通是更重大歷史事件。共產主義瓦解,不是始自戈巴契夫新思維,而是始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不是始自柏林(圍)牆倒塌,而是始自蔣經國開通台灣海峽。中共改革開放是共產專政修正轉型的指標樣版,海峽兩岸互動為人類文明和平發展寫下新頁。共產專政轉型與戰爭陰影消除,柏林(圍)牆未給世人答案,是由台海兩岸作答,經二十年來互動激盪,如今在和平發展主旋律下,愈來愈理智,愈來愈昇華,世人應可期待一個典範式答案,將在不日繳券時呈現。 (編按:台灣的慣用語法是「柏林圍牆」。)
為什麼毛澤東的「兩個凡是」理論家鄭必堅,欣賞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呢?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只有顛覆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歷史,才能開闢中國新奴役制度「崛起」的「歷史新起點」;只有顛覆天安門屠殺和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共產中國新奴役制度才能跨越台灣海峽,消滅台灣人民在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創建的自由民主制度。
這場「造史」運動,今天才開始。依胡錦濤、馬英九的規劃,至少要連續兩年,「造」到二○一一「百年慶」。在中國,叫「辛亥革命」百年慶;在台灣,卻叫「中華民國」百年慶!你不覺得滑稽嗎?百年前,台灣在日本統治下,「辛亥革命」既未革到台灣,「中華民國」也不在台灣,哪來的「百年慶」?可見「百年慶」是假,藉此偽造台灣百年史,為共產中國企圖跨海吞併民主台灣「繳」出「一個典範式答案」是真。
朋友說:難道台灣無法阻止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說很難。揭穿歷史的偽造不難,難在人們不願接受真相而願意受騙。巴特勒主教(Bishop Butler)說過:「事物和行為原來是什麼就是什麼,其後果將是什麼也就是什麼,我們為何竟想要受騙呢?」你知道想要受騙的人,是不願接受真相的。你若告訴他真相,他會視你為敵。在中國文革那個時候,說出真相,相信真相,都要死;要活的人,只有騙人或甘願受騙。
——但現在不是這樣的時候了,朋友說。
——所以更難。被迫騙人或受騙,形勢變了,還會說出真相或相信真相。自願騙人或受騙,視說出真相為敵的,你對他有什麼辦法?
——然而總還有不願騙人和受騙,願意了解歷史真相的人吧?即使現在沒有,下一代或者更遠的未來,會有人想探究這段已被重重謊言湮沒的歷史;他若能找到一點被謊言湮沒時代的真實記錄,該會帶給他如獲至寶的喜悅吧?
——對未來我不能確定,我不做未來的夢。
然而朋友很熱心,說要給我錄音,做口述歷史。我想大概是看我老了,不願讓我荒謬的一生,不留一點痕跡地化為煙塵吧?
回顧此生,一大半在中國(一九三一 ~ 一九八八),我曾在一篇短文裡概括為兩度「自由的追求與毀滅」:少年時在蔣介石法西斯奴役制度下,我追求過自由,後來得到的,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毛澤東去世時,我雖已四十五歲,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然後是一九八八年走出中國,見證了柏林圍牆倒塌和全球第三波自由民主化的高潮與退潮。在美國和台灣的這最後二十多年,又看到無論古老的自由國家,或是新生的自由國家,今天都還未能避免奴役制度國家的挑戰。我的經歷不過如此:
一九三七 ~ 一九八八 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中國)
一九八八 ~ 二○一○ 自由的見證與挑戰(美國、台灣)
但留下這點歷史的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我想起哈維爾(V. Havel)的話:「假如社會的支柱是在謊言中生活,那在真話中生活必然是對它最根本的威脅。」他相信真話終將戰勝謊言,且在捷克得到歷史的驗證。然而需要等到更多的人支持說出真話,相信真話,不想受騙的那一天。
二○○九年十二月於台北紅樹林
多年前,有人約我寫回憶錄。我說不,因為我這一生,只是俗話說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撞過了,再不去想它,我沒有過去的回憶。對未來,那不是我所能左右,也不去想,我沒有未來的夢。我好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把石塊推上去,滾下來,再推上去,日復一日,做著同樣「荒謬」的事,有什麼可寫的呢?
今年(二○○九年)十月,有人重提寫回憶錄的事了。這回的理由是:台灣和中國,開始了一場稱作「迎接百年慶(一九一一 ~ 二○一一),詮釋大時代」的「造史」運動。陸續登場的「兩岸一甲子」、「古寧頭一甲子」、「大江大海1949」,「新加坡連(戰)胡(錦濤)會」,可以看出他們不但在偽造兩岸百年史,還在顛覆從反法西斯勝利到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二十世紀世界史。 朋友問:你一生跨越國民黨和共產黨兩個黨國統治時代,跨越大洋兩岸和海峽兩岸兩種社會,又經歷反法西斯戰爭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進程,難道不想留下一點真實的記錄,來揭穿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想,國共兩黨偽造歷史,作為鞏固權力的手段,並不是新鮮事。但過去雙方,各造各的偽史,各騙各的大眾。這回的不同,是雙方合作「造史」,共同欺騙兩邊的大眾。 這一波聯合「造史」,從中共「建國一甲子」(一九四九 ~ 二○○九)開始。一部影片「建國大業」,明知是騙,多少名牌演員搶著去演,多少大牌政客爭著去看。蔣介石的孫子,國民黨副主席蔣(章)孝嚴,趕去看了兩遍,稱讚中共「客觀、進步」。可不是?過去扮演他爺爺的演員總是兇神惡煞,今天換上個面團團、慈眉笑眼的張國立,不就為騙你這句話嗎?
同時,龍應台出了本《大江大海1949》,封面題簽赫然是「一本書改變一個時代」。我不禁好奇,她要怎樣改變一個已經過去的時代呢?買來一看,原來她要「改變」的,是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主義瓦解那個「大時代」人們腦中的歷史觀與價值觀。書中描繪的,不只一九四九年的兩岸圖景,而是涵蓋二十世紀反法西斯戰爭到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畫卷。她的畫卷是巧妙地用一個個精選的個案剪接起來,為了傳達出一個訊號,就是那句誇張的質問:
——請凝視我的眼睛,誠實地告訴我:戰爭,有「勝利者」嗎? 她剪接的戰爭,從亞洲到歐洲,從上海到南太平洋,從列寧格勒到長春;時間跨度涵蓋日本侵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她選擇一系列的故事:圍困列寧格勒的德軍的家書,圍困長春的共軍的回憶,南太平洋戰俘營中被俘的反法西斯戰士的漫畫,接受日本軍官命令刺殺反法西斯戰俘的台灣兵的訪談,國共內戰時逃到澎湖的流亡師生被槍殺……等等,都是為了表明她那似乎是坐在雲端裡的說教:
——戰爭沒有「勝利者」,沒有「原因」,也沒有「罪犯」,對「戰爭罪犯」的審判是荒謬的。(「勝利者就沒有戰犯嗎?」)生在這個「大時代」裡,你只能忍受被「大時代鐵輪輾碎」的命運。
而槍殺流亡師生的「失敗者」卻是有「原因」的。書中寫了五千個山東流亡學生,逃避國共內戰渡海來台就學,由七位老師帶領到了澎湖,被「失敗者」(國民黨)強迫當兵。一個學生站出來,只講了半句話:「報告司令官我們有話要說……」,司令官李振清一個眼色,衛兵舉起刺刀刺去,學生的鮮血噴湧而出,倒斃地上。承諾這五千個孩子的父母帶他們來上學的七個老師,到處奔波、陳情,結果全被當作「匪諜」槍殺。對這樣的恐怖殺戮,龍應台寫道:
——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共產黨的間諜系統深深滲透國軍最高、最機密的作戰決策,蔣介石痛定思痛之後,決定最後一個堡壘台灣的治理,防諜是第一優先。
有意思的是,這本「向失敗者致敬」、「以身為失敗者為榮」的書,卻獲得了「勝利者」的青睞。「兩岸一甲子」大會上,中國來的共產黨代表、「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原創者鄭必堅,在演說中特意引用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鄭必堅說:
——一九四九年台海分隔,給兩岸留下大江大海般深深歷史遺憾,如今在歷史新起點上,共同迎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
台灣的媚共媒體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立刻發表社論〈柏林(圍)牆倒塌與台灣海峽開通〉:
——不須讚嘆柏林(圍)牆倒塌,台灣海峽開通是更重大歷史事件。共產主義瓦解,不是始自戈巴契夫新思維,而是始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不是始自柏林(圍)牆倒塌,而是始自蔣經國開通台灣海峽。中共改革開放是共產專政修正轉型的指標樣版,海峽兩岸互動為人類文明和平發展寫下新頁。共產專政轉型與戰爭陰影消除,柏林(圍)牆未給世人答案,是由台海兩岸作答,經二十年來互動激盪,如今在和平發展主旋律下,愈來愈理智,愈來愈昇華,世人應可期待一個典範式答案,將在不日繳券時呈現。 (編按:台灣的慣用語法是「柏林圍牆」。)
為什麼毛澤東的「兩個凡是」理論家鄭必堅,欣賞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呢?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只有顛覆反法西斯勝利和共產奴役制度瓦解的歷史,才能開闢中國新奴役制度「崛起」的「歷史新起點」;只有顛覆天安門屠殺和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共產中國新奴役制度才能跨越台灣海峽,消滅台灣人民在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創建的自由民主制度。
這場「造史」運動,今天才開始。依胡錦濤、馬英九的規劃,至少要連續兩年,「造」到二○一一「百年慶」。在中國,叫「辛亥革命」百年慶;在台灣,卻叫「中華民國」百年慶!你不覺得滑稽嗎?百年前,台灣在日本統治下,「辛亥革命」既未革到台灣,「中華民國」也不在台灣,哪來的「百年慶」?可見「百年慶」是假,藉此偽造台灣百年史,為共產中國企圖跨海吞併民主台灣「繳」出「一個典範式答案」是真。
朋友說:難道台灣無法阻止歷史的偽造者嗎?
我說很難。揭穿歷史的偽造不難,難在人們不願接受真相而願意受騙。巴特勒主教(Bishop Butler)說過:「事物和行為原來是什麼就是什麼,其後果將是什麼也就是什麼,我們為何竟想要受騙呢?」你知道想要受騙的人,是不願接受真相的。你若告訴他真相,他會視你為敵。在中國文革那個時候,說出真相,相信真相,都要死;要活的人,只有騙人或甘願受騙。
——但現在不是這樣的時候了,朋友說。
——所以更難。被迫騙人或受騙,形勢變了,還會說出真相或相信真相。自願騙人或受騙,視說出真相為敵的,你對他有什麼辦法?
——然而總還有不願騙人和受騙,願意了解歷史真相的人吧?即使現在沒有,下一代或者更遠的未來,會有人想探究這段已被重重謊言湮沒的歷史;他若能找到一點被謊言湮沒時代的真實記錄,該會帶給他如獲至寶的喜悅吧?
——對未來我不能確定,我不做未來的夢。
然而朋友很熱心,說要給我錄音,做口述歷史。我想大概是看我老了,不願讓我荒謬的一生,不留一點痕跡地化為煙塵吧?
回顧此生,一大半在中國(一九三一 ~ 一九八八),我曾在一篇短文裡概括為兩度「自由的追求與毀滅」:少年時在蔣介石法西斯奴役制度下,我追求過自由,後來得到的,是毛澤東共產奴役制度的統治;那是第一次「自由的追求與毀滅」。毛澤東去世時,我雖已四十五歲,卻重做起少年時的自由之夢,再次毀滅於鄧小平的「反自由化」大戰略。然後是一九八八年走出中國,見證了柏林圍牆倒塌和全球第三波自由民主化的高潮與退潮。在美國和台灣的這最後二十多年,又看到無論古老的自由國家,或是新生的自由國家,今天都還未能避免奴役制度國家的挑戰。我的經歷不過如此:
一九三七 ~ 一九八八 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中國)
一九八八 ~ 二○一○ 自由的見證與挑戰(美國、台灣)
但留下這點歷史的記錄,能讓謊言退卻嗎?我想起哈維爾(V. Havel)的話:「假如社會的支柱是在謊言中生活,那在真話中生活必然是對它最根本的威脅。」他相信真話終將戰勝謊言,且在捷克得到歷史的驗證。然而需要等到更多的人支持說出真話,相信真話,不想受騙的那一天。
二○○九年十二月於台北紅樹林
試閱
正午黑影
一個深秋的正午,太陽在晴空中照著我和二姊從學校回家,正當跨進家門的一剎那,一個巨大的黑影轟然掠過。抬頭一望,是一架日本軍機,座艙裡的日軍飛行員清晰可見。我們急忙躲進門內,二姊抱住我,脫口說出一句:「多可怕的日子,生不如死啊!」她是個七歲的孩子,我們一起上學,一起玩,從未聽她說過這樣的話。
那天是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五日,日軍在金山衛登陸的日子,死亡正在逼近我的家。當晚二姊大口吐血,請醫師來,診斷是敗血症,需要立刻輸血。但那時大家都在逃難,已無法搶救。我守在二姊身旁,驚恐地看著她一次接一次吐血,結束了短暫的生命。
這是我最早的記憶,也是第一次看到死亡和經歷心靈的巨大痛苦。在此之前,我也有過快樂的童年吧?但腦中一片空白。我的記憶,從這正午的黑影開始。自己也覺得奇怪:難道痛苦的記憶,能使快樂的記憶消失無蹤?
第二天父親到家。那時父親在廣東工作,原本是回來接母親和我們幾個孩子去廣東的,沒想到二姊亡故,回廣東的路也被日軍切斷。父親考慮後,決定不回廣東,去上海投身抗日戰爭。父親說:日軍很快會過來,這家不能住下去了,去上海,在法租界安家,對母親和孩子們比較安全,他自己上戰場打仗。
我的父親阮毅然,原來就是軍人,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砲兵科畢業。他早年隨孫中山投身革命,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準備北伐時,父親是孫中山總統府的侍衛官。一九二二年六月,孫中山手下的粵軍首領陳炯明,以反對孫中山北伐為由,發動兵變,圍攻總統府。父親護衛孫中山離開總統府,避居白鵝潭的永豐艦,在短兵相接的作戰中,奪得陳炯明的馬鞭,我見過那時的一張照片。
孫中山去世後,父親任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教官,因射擊優異,多次獲得當時蘇聯軍事顧問加侖將軍的獎勵。母親曾給我看過她保存的兩件獎品:一枚金質獎牌,上面刻有軍人射擊中標的浮雕;一塊歐米加牌懷錶。一九二六年夏,父親投入北伐戰爭,從廣東出發,一路同軍閥作戰,一九二七年抵達南京。
父親到南京後,看不慣當時國民革命軍內部爭權奪利,互相惡鬥的風氣,一度告假還鄉,與母親顧瑛石結婚。父親一八九二年生,半生戎馬生涯,那時已三十五歲。母親一九○一年生,比父親小九歲。父母兩人的原籍都是江蘇金山,父親是金山縣呂巷鎮,母親是金山縣洙涇鎮。結婚後父母回到南京,住在焦狀元巷。
我的大姊一九二八年生在南京,取名阮寧。那時父親的同學何應欽任訓練總監部部長,請父親到他的總監部任全國各中學視察,大概是管理全國中學軍事訓練之類事務。聽大姊說,何應欽在她出生時送了一份禮,是一個銀行存摺,等她長到二十歲,這個存摺累積的本息,可以支付出洋留學的學費。誰想到二十年後,瘋狂的通貨膨脹,不但讓這存摺成了廢紙,連發行這存摺的銀行和政府,也都一起從南京消失了。
父親在南京沒有待多久。母親告訴我,我生在上海昆明里一所弄堂房子裡。父親看不慣南京官場的風氣,以為到地方可以做些對百姓有益的事。他先後做過江蘇省江陰、川沙、淮陰等縣的縣長,和上海閘北區的警察局長。據母親說,父親每到一地,總是「與潮流不合」;他不願同流合污,做不久就「掛冠求去」。我四歲時,父親應保定軍校時的老同學歐陽惜白之邀,去了廣東;母親和我們幾個孩子,離開上海回到家鄉。那時我已有兩個姊姊、兩個妹妹。
這次父親從廣東回來,二姊已去世;兩個妹妹還小,暫時留在鄉下託付給外祖父母照顧。父親帶著母親、大姊和我開始「逃難」;父親的目的地,是到上海把我們安置下,他自己去找軍隊抗日。那時金山到上海的公共交通,陸路和水路均已斷絕。父親選擇走鄉間小路,既可避開從金山衛登陸的日本兵,又能得到沿途鄉民的幫助。
傍晚,我們走到一個村莊陸家?,在農家住下。第二天父親得悉,去上海的道路已滿佈日軍,無法通過,只得暫留鄉間。原來從「八一三」淞滬抗戰開始,防守金山衛的中國軍隊主力,已向北轉移到上海浦東,致使日軍十一月五日登陸後,得以長驅直入,迅速開往淞滬戰場。十一月八日中國軍隊從淞滬撤退時,遭南北兩路日軍夾擊,損失慘重,日軍於十一月十二日攻佔上海。
那些天我們住在陸家?,每天清晨,大姊和我都與農家孩子一同到野地裡挖野菜。大姊挖的是薺菜,那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野菜,但外形與一些野草相似,我難以辨識。我只會同幾個小男孩一起挖豬草,是只能給豬吃的野草,很容易找,一個早晨我就能挖到很多。
父親每天都同鄉間父老聚在一起議論局勢,晚間也和母親談論,我和大姊也似懂非懂地傾聽著。回想起來,父親的意思大約是,從淞滬戰場和金山衛日軍登陸的情形看,戰爭形勢已與過去不同。過去的目標是「蠶食」,從東北到華北,動員的主力是駐紮在中國的關東軍。現在的目標是「鯨吞」,要一舉吞併全中國。父親判斷從金山衛登陸的日本師團來自日本本土,受日
一個深秋的正午,太陽在晴空中照著我和二姊從學校回家,正當跨進家門的一剎那,一個巨大的黑影轟然掠過。抬頭一望,是一架日本軍機,座艙裡的日軍飛行員清晰可見。我們急忙躲進門內,二姊抱住我,脫口說出一句:「多可怕的日子,生不如死啊!」她是個七歲的孩子,我們一起上學,一起玩,從未聽她說過這樣的話。
那天是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五日,日軍在金山衛登陸的日子,死亡正在逼近我的家。當晚二姊大口吐血,請醫師來,診斷是敗血症,需要立刻輸血。但那時大家都在逃難,已無法搶救。我守在二姊身旁,驚恐地看著她一次接一次吐血,結束了短暫的生命。
這是我最早的記憶,也是第一次看到死亡和經歷心靈的巨大痛苦。在此之前,我也有過快樂的童年吧?但腦中一片空白。我的記憶,從這正午的黑影開始。自己也覺得奇怪:難道痛苦的記憶,能使快樂的記憶消失無蹤?
第二天父親到家。那時父親在廣東工作,原本是回來接母親和我們幾個孩子去廣東的,沒想到二姊亡故,回廣東的路也被日軍切斷。父親考慮後,決定不回廣東,去上海投身抗日戰爭。父親說:日軍很快會過來,這家不能住下去了,去上海,在法租界安家,對母親和孩子們比較安全,他自己上戰場打仗。
我的父親阮毅然,原來就是軍人,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砲兵科畢業。他早年隨孫中山投身革命,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準備北伐時,父親是孫中山總統府的侍衛官。一九二二年六月,孫中山手下的粵軍首領陳炯明,以反對孫中山北伐為由,發動兵變,圍攻總統府。父親護衛孫中山離開總統府,避居白鵝潭的永豐艦,在短兵相接的作戰中,奪得陳炯明的馬鞭,我見過那時的一張照片。
孫中山去世後,父親任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教官,因射擊優異,多次獲得當時蘇聯軍事顧問加侖將軍的獎勵。母親曾給我看過她保存的兩件獎品:一枚金質獎牌,上面刻有軍人射擊中標的浮雕;一塊歐米加牌懷錶。一九二六年夏,父親投入北伐戰爭,從廣東出發,一路同軍閥作戰,一九二七年抵達南京。
父親到南京後,看不慣當時國民革命軍內部爭權奪利,互相惡鬥的風氣,一度告假還鄉,與母親顧瑛石結婚。父親一八九二年生,半生戎馬生涯,那時已三十五歲。母親一九○一年生,比父親小九歲。父母兩人的原籍都是江蘇金山,父親是金山縣呂巷鎮,母親是金山縣洙涇鎮。結婚後父母回到南京,住在焦狀元巷。
我的大姊一九二八年生在南京,取名阮寧。那時父親的同學何應欽任訓練總監部部長,請父親到他的總監部任全國各中學視察,大概是管理全國中學軍事訓練之類事務。聽大姊說,何應欽在她出生時送了一份禮,是一個銀行存摺,等她長到二十歲,這個存摺累積的本息,可以支付出洋留學的學費。誰想到二十年後,瘋狂的通貨膨脹,不但讓這存摺成了廢紙,連發行這存摺的銀行和政府,也都一起從南京消失了。
父親在南京沒有待多久。母親告訴我,我生在上海昆明里一所弄堂房子裡。父親看不慣南京官場的風氣,以為到地方可以做些對百姓有益的事。他先後做過江蘇省江陰、川沙、淮陰等縣的縣長,和上海閘北區的警察局長。據母親說,父親每到一地,總是「與潮流不合」;他不願同流合污,做不久就「掛冠求去」。我四歲時,父親應保定軍校時的老同學歐陽惜白之邀,去了廣東;母親和我們幾個孩子,離開上海回到家鄉。那時我已有兩個姊姊、兩個妹妹。
這次父親從廣東回來,二姊已去世;兩個妹妹還小,暫時留在鄉下託付給外祖父母照顧。父親帶著母親、大姊和我開始「逃難」;父親的目的地,是到上海把我們安置下,他自己去找軍隊抗日。那時金山到上海的公共交通,陸路和水路均已斷絕。父親選擇走鄉間小路,既可避開從金山衛登陸的日本兵,又能得到沿途鄉民的幫助。
傍晚,我們走到一個村莊陸家?,在農家住下。第二天父親得悉,去上海的道路已滿佈日軍,無法通過,只得暫留鄉間。原來從「八一三」淞滬抗戰開始,防守金山衛的中國軍隊主力,已向北轉移到上海浦東,致使日軍十一月五日登陸後,得以長驅直入,迅速開往淞滬戰場。十一月八日中國軍隊從淞滬撤退時,遭南北兩路日軍夾擊,損失慘重,日軍於十一月十二日攻佔上海。
那些天我們住在陸家?,每天清晨,大姊和我都與農家孩子一同到野地裡挖野菜。大姊挖的是薺菜,那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野菜,但外形與一些野草相似,我難以辨識。我只會同幾個小男孩一起挖豬草,是只能給豬吃的野草,很容易找,一個早晨我就能挖到很多。
父親每天都同鄉間父老聚在一起議論局勢,晚間也和母親談論,我和大姊也似懂非懂地傾聽著。回想起來,父親的意思大約是,從淞滬戰場和金山衛日軍登陸的情形看,戰爭形勢已與過去不同。過去的目標是「蠶食」,從東北到華北,動員的主力是駐紮在中國的關東軍。現在的目標是「鯨吞」,要一舉吞併全中國。父親判斷從金山衛登陸的日本師團來自日本本土,受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