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紳士-鄭清文紀念會暨文學展特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作家鄭清文於2017年11月4日辭世,為了紀念這位國寶級小說家,2018年1月13日於華山文創園區中3館2樓拱廳舉辦「鄭清文紀念會暨文學展」,現場展示鄭清文重要著作、手稿與獎座等,同時編印紀念特刊。紀念會邀請文友一同重讀鄭清文的小說、童話,以及論述文章,再次領略他深刻描繪的台灣人與台灣事。
【鄭清文小傳】
鄭清文,筆名谷巴、谷嵐、莊園,籍貫台灣桃園,1932年9月16日生,2017年11月4日過世。
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任職於華南商業銀行四十餘年,1998年退休。曾任台灣筆會會長。曾獲《文星》雜誌創刊五週年徵文特選、台灣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推薦獎、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美國桐山環太平洋書卷獎小說獎、行政院新聞局小太陽獎、鹽分地帶台灣文學貢獻獎、世界華文文學終身成就獎、國家文藝獎等。
鄭清文創作文類以小說及兒童文學為主,兼有論述。1958年於《聯合報》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寂寞的心〉。其小說以短篇成就最高,數量達兩百餘篇,文字平淡樸實,風格內斂含蓄,以冷靜旁觀的角度觀看人間的無奈。他引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論,解釋自己創作小說的原則──「浮在水面上的只有十分之一,十分之九在水面下給讀者思考。」看似簡單實則富有深意的寫作手法,成為鄭清文獨特的文體。小說家李喬歸納鄭清文的小說特色為「著重悲劇過程的探討」、「『解脫與救贖』是核心」、「觀念性和現實性結合」、「『深潭漩渦型』的語言」等。鄭清文的短篇小說可分為兩條書寫路線:一為「現代英雄」系列,寫變動時代下的小人物;一為「舊鎮」系列,寫童年時期的故鄉,兩條路線展現台灣社會的各種形貌,交織台灣人民的悲歡。評論家葉石濤認為:「他的小說向來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台灣社會的發展,反映了在這社會的每一個階段生存的各種人物的內心裡正在醞釀的或已爆發開來的悲劇。」
1977年開始,鄭清文投入兒童文學創作,其童話描寫台灣的城鄉風土,題材多樣化,以現代眼光改造傳統社會不合理的思想文化。鄭清文重視培養兒童的想像力,認為不應忽視兒童的潛力,應給兒童更寬大、自由的空間,為台灣的兒童文學開啟新頁。日本評論家岡崎郁子認為:「鄭清文的童話故事,在每天重複不斷的日子裡,人物、動植物、自然的生態經營,於此開展,推演著喜悅與哀傷的物語。他以淡淡且富深思的文筆,時而交雜著幽默語調,平易近人。」
2000年以後,鄭清文發表了許多篇以「石世文」為主角的短篇小說,作品內容主要反映台灣百年來的歷史,包括日本殖民時期的記憶,戰後國民政府主政下發生的二二八事件,以及戰後社會的變遷與歷史的真實。作家不相信官方的歷史與說法,他有心書寫一部台灣庶民的歷史。他希望以自身的經驗,通過文學的重構,保留時代真實的聲音,為台灣的民族與歷史留下見證。
鄭清文創作近六十年,始終保持其一貫的樸素風格及對人性的關注。國家文藝獎的獎辭寫道:「他的作品常鼓勵人在困境中的奮鬥,高揚生命的普世價值;剖析人性,細膩幽微、蘊藉深刻,深合清淡悠遠的藝術理想。」(李進益審訂)
本書特色
這本紀念特刊收錄鄭清文小傳、鄭清文自述寫作觀點的兩篇文章、好友、文壇後輩、家人等的評論、懷念文章,以及文學年表、作品目錄提要、作品外譯目錄、評論資料目錄等。
目錄
〔鄭清文文輯〕
尋找自己‧尋找人生
樹的見證──寫在鄭清文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前
〔評論與懷念輯〕
木下諄一 悼念鍾愛的台灣作家鄭清文
丘 光 一顆善良、崇高的心──回憶作家、翻譯家鄭清文
甘耀明 割不盡的情愛
伊格言 神祕的傳遞──懷鄭清文老師
向 陽 台灣小說界的長青樹鄭清文
江寶釵 「寫字」せんせい,天國再見
何敬堯 白姑娘,黑姑娘──敬悼鄭清文先生
呂佳龍 大水河下的翻滾與暗渦──悼鄭清文先生
李金蓮 來自大水河的擺渡者
李 喬 殘年哭知己
李進益 再也沒人跟我搶《朝日新聞》
言叔夏 小說的餘地:閱讀鄭清文
徐錦成 台灣童心──我記憶中的鄭清文先生
張文薰 難居人世的清淨靈台──追悼鄭清文先生
張亦絢 鄭清文與小情歌
許文華 懷思鄭清文先生
許俊雅 不僅僅是台灣文學的景觀──悼念一位誠摯而純粹的作家鄭清文
陳雨航 與鄭清文先生的二三事
彭瑞金 他只是到另一個世界寫──悼鄭清文先生
楊富閔 自信的文學
楊隸亞 明天再摘,明天再賣,明天再回來──鄭清文〈玉蘭花〉
趙自強 寫我與鄭清文老師美好的午後
盧慧心 三腳馬:誰在人的身上做記號
賴香吟 以筆代花的紀念
〔家屬懷念輯〕
鄭谷苑 愛的力量──紀念鄭清文
〔資料輯〕
鄭清文文學繫年(李進益.文訊編輯部)
鄭清文作品目錄及提要(文訊編輯部)
鄭清文作品外譯目錄(文訊編輯部)
鄭清文評論資料目錄(文訊編輯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