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釣風雲半世紀:保釣運動領軍人士的轉折人生與歷史展望
帶領讀者從1972年代保釣運動史說起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保釣運動從197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
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是非常值得珍視的典範。
他們的反思與展望,更是寶貴的歷史鏡鑑!
本書是保釣運動第一代領導者──林孝信、李雅明、劉源俊、林盛中、項武忠、花俊雄、龔忠武、劉大任、邵玉銘、胡卜凱、王正方等十一位,保釣運動的領軍人,難能可貴的釣運口述史。
.保釣運動引起了國人對於釣魚台的重視,掀起了愛國的熱潮,還影響了許多知識分子的思考方向和民間政治運動的發展,對未來的世代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教訓。
.本書是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自2008年以來,對於當年保釣運動的中堅人士所做的口述歷史紀錄。
.訪談的人士包括(依訪談時間為序):林孝信、李雅明、劉源俊、林盛中、項武忠、花俊雄、龔忠武、劉大任、邵玉銘、胡卜凱、王正方等十一位。他們都是當年海外保釣運動的領軍人士。
.這些保釣人士當年的立場包括了政治上的左、中、右,地理上也涵蓋了美東、美中和美西。對於瞭解當年海外保釣運動的歷史是最好的介紹。
.他們不但討論了保釣運動的來龍去脈,過去五十年的發展,也討論了國家民族的前途,以及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展望,可以提供作為關心國事者的參考。
保釣運動不僅是對於釣魚台主權之爭的運動,同時也是一場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變革運動!
目錄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序
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序
導 讀
保釣運動的回顧與展望/李雅明
留住青春的溫度──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的釣運典藏/謝小芩、李雅雯
第一章 林孝信教授訪談
第二章 李雅明教授訪談
第三章 劉源俊教授訪談
第四章 林盛中先生訪談
第五章 項武忠院士訪談
第六章 花俊雄先生訪談
第七章 龔忠武先生訪談
第八章 劉大任先生訪談
第九章 邵玉銘教授訪談
第十章 胡卜凱先生訪談
第十一章 王正方導演訪談
序/導讀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序
1970年(民國59年)9月2日,《中國時報》董事長余紀忠先生指派記者團,租用水產試驗所「海憲號」遠洋船,前往應屬中華民國海疆的釣魚臺列嶼登島採訪,並升起了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此一新聞於9月4日在《中國時報》第三版整版刊登後,不止震驚美日兩國,並掀起全球華人的保釣運動。包括台、港兩地的大專學生,以及在全美各地的留學生,紛紛起而響應,抗議美日兩國私相授受,將原屬中華民國台灣省宜蘭縣轄下的釣魚臺列嶼之固有領土,移轉給日本管轄。
1971年4月10日,散處美國各地的台、港留美學生逾二千人,進而於當日齊聚美國首府華盛頓舉辦保釣大遊行。分別向美國國務院、日本駐美大使館遞交抗議書,以及前往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遞交陳情書,成為舉世矚目的新聞事件。
時光荏苒,距離當年的華府保釣大遊行剛好屆滿五十週年。儘管此一被歷史定位為「海外版五四愛國運動」的保釣活動,並未能阻泥美日兩國之間對釣魚台行政管理權的擅自轉讓。同時大遊行後的保釣訴求,後續也分化為不同政治立場的傾軋。但是受到衝擊、震醒的一整個世代留美知識分子,却持續關注積極推動包括台港兩岸的改革開放與民主轉型。
《中國時報》有幸在這個重要的歷史轉捩點上,先是扮演媒體報導的吹哨者角色,繼而在後續的轉型過程中,也始終扮演報導、倡議及參與者的積極角色。撫今追昔,雖然保釣運動的領土訴求未能獲得美日雙方的讓步,但是當年一整個世代知識分子的投入與堅持,毋寧是更值得珍視的歷史典範。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基於此一歷史淵源,很榮幸資助當年保釣運動第一代領導者難能可貴的釣運口述史專書出版。衷心祝願保釣愛國精神不滅,中華文化歷久彌新。
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序
清華大學立校於近代中西板蕩之際,於二次戰後遷校台灣,這些過程再再提醒清華人胸懷天下,以知識報國濟世的風骨。1970年代初台灣留學生在美國發起的保衛釣魚台運動,影響深遠。許多當時活躍的留學生,即有不少清華人,或者回台後也加入本校。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前校長沈君山教授,因為參與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毅然決定放棄美國普渡大學的終身教職,於1972年回台至本校任教,實踐其於運動期間提出「革新保台」之理想。而保釣運動的靈魂人物之──林孝信先生,在解除黑名單管制回台後,也長期在清華園教授學子,恢弘其教育理念。
本校圖書館在謝小芩教授擔任圖書館館長任內(2003-2009年)獲得林先生捐贈大量珍藏釣運手稿檔案文獻,並在各界保釣運動參與者,包含前任副校長劉容生教授、前台聯大校長曾志朗院士、成大陳美霞教授等人士持續捐贈與協助之下,釣運資料整理卓然有成,成為兩岸三地保釣資料典藏中心,世界各國釣運研究者拜訪的重鎮。2009年本校圖書館更舉辦「一九七○年代保釣運動文獻之編印與解讀」國際論壇,後於20101年出版專書《啟蒙.狂飆.反思──保運動四十年》,深受各界重視。
本校電機系榮譽退休教授李雅明教授亦曾於留學時期參與保釣運動。多年來熱心協助保釣資料徵集與保存計畫,並與圖書館合作,約訪多位當年參與運動人士,加上圖書館原本的口述訪談計畫,集結包含林孝信先生、李雅明教授、劉源俊校長、林盛中先生、項武忠院士、花俊雄先生、龔忠武先生、劉大任先生、邵玉銘教授、胡卜凱先生、王正方導演的十一篇深具代表性的訪談稿。透過本校林聖芬副校長,也是林孝信先生胞弟,奔走聯繫,獲得余紀忠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女士鼎力支持釣運口述史專書出版。
本書於辛丑年出版,時值釣運五十週年,亦為本校立校一百一十週年,回顧與前瞻,意義斐然。謹此為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