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遠寂滅 喧嘩人【套書】間:周逸昌的劇場藝術與社會實踐,套書 (全套兩冊)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小劇場與社運結合的先鋒.
.當代南管藝術承先啟後者.
解嚴那一年,周逸昌創立「零場實驗劇團」,開啟小劇場與社會運動結合的先聲。而在迎來新時代的同時,成立「江之翠劇場」(1993年),不斷從本土表演藝術的土壤,實踐一條嶄新的解殖路線,嘗試建立台灣當代的劇場美學,擺脫橫向移植的主流西方劇場美學脈絡。
上卷 【30年】文獻.憶述.專訪
石婉舜主編並撰寫專文〈關於周逸昌〉。全卷編纂包含首次公開的文獻,並訪談與周氏生前往來密切的學者、團員、以及合作過的海內外劇場藝術家包括友惠靜嶺(日本)、Eugenio Barba(丹麥)、Mugiyono Kasido(印尼)等人,藉以記錄保存周氏的劇場軌跡及被他打開的諸多可能,為日後進一步的研究與推廣奠基。隨書另附《周逸昌.造次》紀錄片,結合珍貴歷史影像與訪談,呈現周逸昌三十載的藝術略歷。
下卷 【演員訓練】梨園戲科步.動中定
劉守曜、安原良主編,專文〈總說:掌握梨園戲科步的身體運作核心〉,動作由魏美慧、鄭尹真示範及解說,呈現周氏演員訓練方法「梨園戲科步訓練」與「動中定演員訓練法」的重建成果,附QR Code連結的紀錄影片,另收錄三位傑出江之翠團員的習藝回顧專文。卷末附錄〈周逸昌演員訓練項目暨師資繫年〉,可總覽周氏歷年為團員安排的各類學習課程項目。
名人推薦
深情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吳密察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吳靜吉 總統府國策顧問/政大教育學系名譽教授/蘭陵劇坊創辦人
林曼麗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林鶴宜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紀蔚然 劇作家/國家文藝獎得主
胡慧玲 作家
張元茜 亞洲文化基金會台北代表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院士/前副總統
黃明川 紀錄片導演/前國藝會董事長
楊 翠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葉菊蘭 總統府資政
蔡欣欣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前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
鄭麗君 前文化部部長
「周逸昌先生『搬演台灣傳統藝術、轉化劇場生命』的故事,包容了多元探索心智、在地實驗、國際跨域行動,指引了台灣未來表演藝術發展,值得期待的一條創新路。」——吳靜吉(總統府國策顧問、蘭陵劇坊創辦人)
「從西方現代劇場的前衛風潮回溯到台灣戲曲的古典美學身世,這不只是時代創造了周逸昌,而是周逸昌內在裡的某種狂熱,幫助台灣以另類的方式來照見了最美好的自己。」——鍾明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兼戲劇學院院長)
「從身體到思想,從藝術到社會,周逸昌先生以三十年的劇場實踐,映現了追求自由的時代精神,豐富了台灣文化的當代面貌。這部紀念套書的出版,無疑是重建臺灣表演藝術史重要的一步。」——鄭麗君(前文化部部長)
序/導讀
出版緣起
家兄周逸昌過世至今五年將屆,回憶過往,百感交集。從小家庭教育屬於日本式,兄姊與我三人在成長階段其實各有天地,並不親密,對家兄的唯一印象就是他自小十分愛看書,一有零用錢都是拿去買書。成年後,我從商,他走藝術;後來舉家遷往比利時,他則在法國,也是各忙各的。互動變得多起來是父親過世、我與家母遷回台灣以後。當時住處相距不太遠,他每週要來我家三趟,跟家母和我家人共進晚餐,這樣持續二十多年。直到他過世前幾年我們搬到陽明山後,他才改成每週一次,想來這也是家兄孝順顧家的表現。也正是那時候開始,我們才變得比較有互動。餐桌上,他若不是「吃飯配書」就是跟我聊時事、談政治,劇團的事很少聊,因為我是門外漢。
家兄自詡點子王,對很多事情有獨到看法。做人也很有正義感,路見不平,管他地痞流氓還是軍警,一樣介入主持公道。我會問他,你都不怕嗎?「做對的事,有什麼好怕的。」他就這樣回我。我們最後一次全家旅行到峇里島,是他的提議與行程規劃,看得出他對那裡的寺廟、美術館、表演真的很喜歡,一再跟我們說峇里島的藝術很值得研究觀察,甚至表達退休後想搬去那裡住的想法。家兄一直隨性又固執,最後一次出國,是在醫生和家人都反對的情況下,留下一張給家母的字條便離開,說是跟印尼那邊已有約束,不能不去,怎知竟天人永隔。
江之翠文教基金會的成立是一九九九年的事,當時因為家兄要我「回饋社會」,我也就被他任命為基金會的董事長。基金會的主要事業即為支持家兄畢生投入最多的江之翠劇場的運作,我雖掛名董事長,實際會務皆由家兄推動。劇團到後來,因為人事紛擾直至解散,一切讓他很煩心,會務也就沒怎麼推動。毫無疑問,江之翠劇場是他一生的心血,因為人材培育十分不易,而他想做的事情,在我看來,又經常是超過個人之力所能達成。他過世後,一些他的好朋友和學生都認為基金會應該繼續運作,不該停止,至少應該先把家兄一生努力的成果整理出來、公諸於世,我深受感動之餘自然也願意全力支持。
這套紀念專書所以能順利出版,特別要感謝文化部對基金會提出「台灣現代劇場先鋒周逸昌先生之有形、無形文化資產數位典藏暨出版計畫」的支持,另外是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典藏家兄文物以及書林出版公司的出版合作。還有家兄生前培育的劇團成員、學員以及一些我識與不識的朋友,一聽到是家兄的事,皆二話不說義務幫忙。沒有這些人力與資源的挹注,現在的成果就難以呈現世人面前。家兄一生兩袖清風,念茲在茲即是南管劇場藝術的傳承與發揚,希望這套紀念專書的出版,能讓他的志業受到應有的重視並且發揚光大,以慰他的在天之靈。
財團法人江之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周逸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