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祺先生訪問紀錄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八二三砲戰後受命出任金防部司令官,後任國防研究院副主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及中信局理事主席,1982年回任戰略顧問迄今。本書述其八十餘年之經歷見聞,允為珍貴史料。其部屬袍澤並口述相關經歷,以為補充。
目錄
照片
弁言
前言
劉安祺先生主述部分
家世與求學經過1
家世1
庭訓與啓蒙7
考入黃埔軍校8
軍校生活11
教育環境11
兩次東征與討伐楊、劉13
畢業分發15
附:答問與補充17
隨軍北伐23
克復福建24
龍潭之役26
討逆戰爭29
征西之役29
討伐唐生智30
附:答問與補充32
中原大戰36
附:答問與補充39
一二八淞滬戰役43
剿匪與閩變49
江西剿匪49
平定閩變51
附:答問與補充53
閩北剿匪54
南京整訓55
對日抗戰57
八一三淞滬戰役57
浙西游擊抗日59
馳援河南60
赴西北練兵61
風陵渡之戰62
附:答問與補充63
調九十七師師長68
平定回亂70
參加靈寶戰役71
附:答問與補充72
空運霑益74
附:答問與補充75
十萬青年十萬軍77
東北訓練與戡亂83
主持中央訓練團東北分團83
附:答問與補充87
接掌七十一軍88
附:答問與補充90
馳援瀋陽、轉戰遼西92
附:答問與補充95
主持青島撤退103
調防山東103
決定撤軍105
撤退前的背景106
撤退的策略108
全軍而退110
附:答問與補充115
海南剿共與廣州撤退131
調往海南131
初抵廣州134
附:答問與補充136
廣州保衛戰138
附:答問與補充140
奉命撤退140
重抵南海143
附:答問與補充145
來台初期的經歷151
奉派舟山指揮所副主任未就151
附:答問與補充152
擔任台灣中部防守區司令152
調任澎湖防衛司令官153
參加星雲訪問團訪美155
建立預訓制度156
附:答問與補充157
接掌第二軍團159
擔任金防部司令官161
臨危受命161
建設地下金門164
民眾組訓與地方建設166
開鑿擎天峰168
發現魯王墓169
發明梅花餐、復興鍋171
附:答問與補充174
統領陸軍187
陸總任內重要措施187
湖口事件191
附:答問與補充192
出國訪問193
附:答問與補充193
出國訪問194
反攻計畫195
六十萬大軍197
整軍與裁汰199
陸軍總部的地點200
帶兵與用人之道201
實踐學社206
陸總卸任後的職務變動211
出任三軍大學校長211
附:答問與補充215
軍事教育體系215
與陸大的關系216
軍人生活今昔關217
擔任國防研究院副主任217
附:答問與補充220
人際關係與用人220
談張其昀222
出任中信局理事主席223
軍職外調223
中信局的特質224
中信局的組織225
出國考察227
回任戰略顧問229
附:答問與補充230
(四)戰略顧問的任務232
日常生活235
附:答問與補充239
人物雜談及其他247
談李煥、王生、江國棟、賈亦斌247
談胡宗南249
談幾位革命伙伴253
戰場經驗談257
結語261
座談會部分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一)265
劉寧女士主述部分265
我的父親265
王華愛先生主述部分273
空運雲南霑益,名義增援柳貴273
附:答問與補充275
成立青年軍276
青島撤退278
附:答問與補充280
八二三砲戰281
丁奇先生主述部分282
我所認識的壽公282
劉安愚先生主述部分286
和家兄有關的幾件事286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二)293
陳孝祖先生主述部分293
青島撤退前後293
張桓(定一)先生主述部分306
東北分團的作業簡報306
雜感317
李克昌先生主述部分318
三軍聯大時期的壽公318
國防研究院訪問團319
劉既白先生主述部分320
壽公的求知精神320
金防部司令官任內的措施322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三)325
楊海慶先生主述部分325
壽公與中央信託局325
丁奇先生主述部分329
壽公與中央信託局329
附:答問與補充333
安紀邦先生主述部分335
擔任澎湖防衛司令時期的壽公336
回憶青島撤退341
劉仲康先生主述部分343
青島撤退344
陽江撤退352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四)355
趙文華主述部分355
壽公與中央信託局356
陳孝祖主述部分365
陽江撤退365
王震非主述部分366
九十七師時期366
陸總時期370
陳萬策主述部分370
東北分團370
老邊戰役373
附:王震非先生補充373
常持琇主述部分375
廣州的決策375
陽江撤退381
牛少齋主述部分384
空運霑益384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五)389
苟生榮主述部分389
靈寶戰役389
附:問答一則395
路廣清主述部分395
七十一軍軍長395
綏靖青島397
來台以後398
劉衡主述部分400
初識400
東北分團訓練401
綏靖青島401
青島撤守,新領第二十一兵團401
派船接駕402
奉命成立中部防守區司令部405
賦呈壽公一詩406
附:劉安愚先生補充406
馮宗毅主述部分407
緣起407
青島保衛戰408
來臺後的一段插曲412
閒話兩則413
趙文炳主述部分414
初到七十八師414
七十八師生活點滴415
任職九十七師416
駐紮雲南417
陸軍預訓部時期419
陸軍總司令部時期420
結語—壽公之忠貞421
附錄
附錄一劉安祺將軍簡歷423
附錄二壽壽公米壽429
附錄三和壽公有關的幾件大事433
附錄四壽公與對日作戰435
附錄五壽公其人437
附錄六張鴻适先生口述資料441
附錄七申資衡先生訪問記錄451
楔子451
初識壽公452
東北初隸壽公手下452
從青島到海南453
智勇深沉大節不奪454
附錄八青島市安全轉進—薛家島掩護戰役憶述孫振仙457
附錄九憶青島大撤退張志強467
附錄十青島撤退及其影響張鴻适479
附錄十一蔣總統致劉安祺先生函489
附錄十二蔣經國先生致劉安祺先生函517
索引1
弁言
前言
劉安祺先生主述部分
家世與求學經過1
家世1
庭訓與啓蒙7
考入黃埔軍校8
軍校生活11
教育環境11
兩次東征與討伐楊、劉13
畢業分發15
附:答問與補充17
隨軍北伐23
克復福建24
龍潭之役26
討逆戰爭29
征西之役29
討伐唐生智30
附:答問與補充32
中原大戰36
附:答問與補充39
一二八淞滬戰役43
剿匪與閩變49
江西剿匪49
平定閩變51
附:答問與補充53
閩北剿匪54
南京整訓55
對日抗戰57
八一三淞滬戰役57
浙西游擊抗日59
馳援河南60
赴西北練兵61
風陵渡之戰62
附:答問與補充63
調九十七師師長68
平定回亂70
參加靈寶戰役71
附:答問與補充72
空運霑益74
附:答問與補充75
十萬青年十萬軍77
東北訓練與戡亂83
主持中央訓練團東北分團83
附:答問與補充87
接掌七十一軍88
附:答問與補充90
馳援瀋陽、轉戰遼西92
附:答問與補充95
主持青島撤退103
調防山東103
決定撤軍105
撤退前的背景106
撤退的策略108
全軍而退110
附:答問與補充115
海南剿共與廣州撤退131
調往海南131
初抵廣州134
附:答問與補充136
廣州保衛戰138
附:答問與補充140
奉命撤退140
重抵南海143
附:答問與補充145
來台初期的經歷151
奉派舟山指揮所副主任未就151
附:答問與補充152
擔任台灣中部防守區司令152
調任澎湖防衛司令官153
參加星雲訪問團訪美155
建立預訓制度156
附:答問與補充157
接掌第二軍團159
擔任金防部司令官161
臨危受命161
建設地下金門164
民眾組訓與地方建設166
開鑿擎天峰168
發現魯王墓169
發明梅花餐、復興鍋171
附:答問與補充174
統領陸軍187
陸總任內重要措施187
湖口事件191
附:答問與補充192
出國訪問193
附:答問與補充193
出國訪問194
反攻計畫195
六十萬大軍197
整軍與裁汰199
陸軍總部的地點200
帶兵與用人之道201
實踐學社206
陸總卸任後的職務變動211
出任三軍大學校長211
附:答問與補充215
軍事教育體系215
與陸大的關系216
軍人生活今昔關217
擔任國防研究院副主任217
附:答問與補充220
人際關係與用人220
談張其昀222
出任中信局理事主席223
軍職外調223
中信局的特質224
中信局的組織225
出國考察227
回任戰略顧問229
附:答問與補充230
(四)戰略顧問的任務232
日常生活235
附:答問與補充239
人物雜談及其他247
談李煥、王生、江國棟、賈亦斌247
談胡宗南249
談幾位革命伙伴253
戰場經驗談257
結語261
座談會部分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一)265
劉寧女士主述部分265
我的父親265
王華愛先生主述部分273
空運雲南霑益,名義增援柳貴273
附:答問與補充275
成立青年軍276
青島撤退278
附:答問與補充280
八二三砲戰281
丁奇先生主述部分282
我所認識的壽公282
劉安愚先生主述部分286
和家兄有關的幾件事286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二)293
陳孝祖先生主述部分293
青島撤退前後293
張桓(定一)先生主述部分306
東北分團的作業簡報306
雜感317
李克昌先生主述部分318
三軍聯大時期的壽公318
國防研究院訪問團319
劉既白先生主述部分320
壽公的求知精神320
金防部司令官任內的措施322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三)325
楊海慶先生主述部分325
壽公與中央信託局325
丁奇先生主述部分329
壽公與中央信託局329
附:答問與補充333
安紀邦先生主述部分335
擔任澎湖防衛司令時期的壽公336
回憶青島撤退341
劉仲康先生主述部分343
青島撤退344
陽江撤退352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四)355
趙文華主述部分355
壽公與中央信託局356
陳孝祖主述部分365
陽江撤退365
王震非主述部分366
九十七師時期366
陸總時期370
陳萬策主述部分370
東北分團370
老邊戰役373
附:王震非先生補充373
常持琇主述部分375
廣州的決策375
陽江撤退381
牛少齋主述部分384
空運霑益384
劉安祺先生相關人物座談會(五)389
苟生榮主述部分389
靈寶戰役389
附:問答一則395
路廣清主述部分395
七十一軍軍長395
綏靖青島397
來台以後398
劉衡主述部分400
初識400
東北分團訓練401
綏靖青島401
青島撤守,新領第二十一兵團401
派船接駕402
奉命成立中部防守區司令部405
賦呈壽公一詩406
附:劉安愚先生補充406
馮宗毅主述部分407
緣起407
青島保衛戰408
來臺後的一段插曲412
閒話兩則413
趙文炳主述部分414
初到七十八師414
七十八師生活點滴415
任職九十七師416
駐紮雲南417
陸軍預訓部時期419
陸軍總司令部時期420
結語—壽公之忠貞421
附錄
附錄一劉安祺將軍簡歷423
附錄二壽壽公米壽429
附錄三和壽公有關的幾件大事433
附錄四壽公與對日作戰435
附錄五壽公其人437
附錄六張鴻适先生口述資料441
附錄七申資衡先生訪問記錄451
楔子451
初識壽公452
東北初隸壽公手下452
從青島到海南453
智勇深沉大節不奪454
附錄八青島市安全轉進—薛家島掩護戰役憶述孫振仙457
附錄九憶青島大撤退張志強467
附錄十青島撤退及其影響張鴻适479
附錄十一蔣總統致劉安祺先生函489
附錄十二蔣經國先生致劉安祺先生函517
索引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