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何不認真來悲傷(十週年暢銷典藏版)

  • 79 316
    40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散文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郭強生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天下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8/29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逼視讓我受傷的記憶,證明我不再懼怕面對。
就算偶有黯影反撲,也只像遙望對岸的濃霧。

聯合報文學大獎、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郭強生最衝擊人心的私散文首部曲
────────十週年暢銷典藏版────────

生命中其他消失的過往,我都可以放下,但這次不能!

我五十一了
單身,母親與哥哥都已過世
家中只有我,和九十歲的老爸
突然發現,人生走到這一步,也不過這麼幾句話就道盡

快樂的回憶只能點到為止
否則就要驚動了失落與遺憾
偏偏總有久遠的往事偷渡上岸⋯⋯

生與死,愛與愁
所有的堅強都是不得已
就讓悲傷
成為記憶的光……

✶和現實搏擊,與過往和解
郭強生最動人的記憶書寫
關於父、母、兄、情人、自己……✶

面對過往的幸福,對我而言,遠比回憶悲傷還更需要勇氣。

像中途被寫進連續劇裡的角色,我晚了十年加入了一個不快樂的家庭,卻對後來的劇情發展,完全無能為力。如今,母親與哥哥都走了,父親老弱了,只剩下我還在努力拼湊著,許多仍然斷裂的劇情。我從沒期望過成家,因為光是這一個家,就已經留給我太多這一生都逃離不出的陰影。

而哥哥的去世與情人的背叛,留給我的除了悲傷之外,更多的是無解的困惑。他們都在某一個時間點做了不回頭的決定,留下我在那個他們不要的世界裡。

同樣的故事周而復始,隱藏著,糾結著,一說多了就要心痛。
我只想好好走完,今生一場聚散已足夠。

得獎紀錄
★第40屆金鼎獎 文學圖書獎
★2015開卷好書獎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2016台灣文學獎 圖書類散文金典獎

作者

郭強生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NYU)戲劇博士。曾以《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長篇小說《惑鄉之人》獲金鼎獎;《夜行之子》、《斷代》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短篇小說〈罪人〉榮獲2017年九歌年度小說獎。中篇小說《尋琴者》獲2021年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2020年台灣文學金典獎、Openbook2020年度好書獎、2020年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2020年***年度選書,並已售出二十一國外語版權。散文集《何不認真來悲傷》獲開卷好書獎、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肯定;《我將前往的遠方》獲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
優遊於文學與文化不同領域,其文字美學與創作視角成熟沉穩,冷冽華麗,從激昂與憂鬱之人性衝突中淬取恣放與純情,澎湃中見深厚底蘊。除小說與戲劇外,其他散文出版作品包括《來不及美好》、《用青春換一場相逢》、日記文學《2003╱郭強生》,以及評論文集《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文學公民》、《在文學徬徨的年代》等多部。

目錄

春餘:今生一場聚散已足夠
何不認真來悲傷
你不知道我記得
總是相欠債
家,有時就不見了
請帶我走
四十四
一個人面對就好

夏暮:我的一生獻給你,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母親不像月亮。像太陽
一個外省家庭的由來
一九四九的命運路口
他們是怎樣長大的?
失去的預感
婚姻的傷感
生死髮膚
媽媽,我在湖南了
搖到外婆橋

冬噩:為什麼總是家人,傷我最深
微溫陰影
誰在燈火闌珊處?
獨角戲
說不出口的晚安
關於痛苦的後見之明

霧起:不過是陌生人
放不下
兒子與弟子
流離
一廂情願的幸福
償還
有一天我們都會老

霜降:青春讓人惆悵
相逢不恨晚
過眼雲煙
一段琴
消失的聖誕樹
電影散場
歲月的塵埃

清明:所有的堅強都是不得已
我們都一樣
誰配當親愛的?
沒那麼簡單
我不過是假裝堅強
如果可以不再有後悔
悲傷是記憶的光

後記 悲傷,我全力以赴

序/導讀

後記 悲傷,我全力以赴
郭強生
若不是受邀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集」撰寫了一年的專欄,不會有這本散文的成書。這個專欄受到很大的關注與迴響,是我一開始完全沒有意料到的事。
一週一篇,寫下了我在生命艱難轉折那一年裡的所思所想,同時新的生命變故繼續接二連三而來。我藉著書寫維持了我那段日子裡最底限的清醒,與現實搏擊,與過往和解。原以為這都是自說自話的私散文,每週竟有上萬讀者的點閱轉貼,我彷彿感覺到,原來我說出了太多人不敢說出口的心事。
過了四十歲以後,寫作對我來說,就是面對自己。
往事一層層揭開,更重要的是,我與自己的和解。
隨著人到中年,越發體會到所有的過去其實都並未過去,它們都在不可知的角落守候著我們。如果我們可以選擇在生命裡與哪些人相遇,結果真的就會比較圓滿嗎?我不確定。有時我反而覺得,死亡是暫時的。母親、情人、好友,在那些年裡相繼離世,但走過悲慟之後,他們又都回來了,太多的事物景象都會讓我想起他們。有時我會恍惚以為,他們只是走開了一下子,其實,從沒有真正離開過。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寫作也是生存的手段,怕自己有一天被這個世界徹底改變,忘了自己曾經那樣熾熱,也那樣寂寞,再沒有了自己的聲音。就這樣一直寫下來了,從未高舉過什麼偉大的主題,或標榜過任何獨特的風格。我是個活到哪裡就寫到哪裡的人。每當讀者問我,進行創作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我自己的經驗回答,那就是「真實」吧?
感謝在書寫期間,一直為我打氣並關心我近況的朋友們。
還有那些從不曾謀面的讀者們。因為你們,我看到人性中可貴的同理心與開放胸懷,在我們這個時代,仍溫柔地繼續存在。

試閱

何不認真來悲傷

面對過往的幸福,對我而言,遠比回憶悲傷還更需要勇氣。
逼視曾讓我受傷的記憶,至少證明我不再懼怕面對。就算偶有黯影反撲,也只像是遙望對岸的濃霧。
在悲傷的回憶中,我才能保持一種戰鬥的姿勢,在空滅頹亡來臨前。
幸福的記憶卻讓我感覺軟弱,因為發現曾經自己對生命的流逝毫無警覺,總要等到成為記憶後才懂得,那就是快樂,而當下只道是尋常。
中年後不敢多想那些無憂的過去。無憂源自無知,不知道煩惱有父母在頂著,不知道何為生老病死,不懂得無人共享的快樂,其實不算快樂……
也因此,快樂的回憶只能點到為止,否則就要驚動了失落與遺憾。
偏偏總有久遠的往事偷渡登岸。
翻開了堆放積灰已久的相簿,企圖捕捉那其實已很遙遠的、我們曾經一起去拍全家福照,那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那時,我們總是為了全家福照專門跑去照相館。除了其中一張是因為哥嫂帶著初生的女兒首次回台,連年近九十的外公都出動了,其他去照相館拍照的動機背景我已一概模糊。
或許都只是臨時起意也說不定。那總有個提議的人吧?如果要我猜,準是母親。
母親喜歡玩相機,或許說,她喜歡記錄家人生活。台灣第一家彩色沖印照相館到底是哪間?這些年出現各說各話的情形。但據母親告訴我的,真正的第一家是早在民國四十幾年,一家叫「虹影」的照相館。母親是當時他們招考錄取的第一位員工,擔任會計工作。老相簿裡還有攝影師為母親拍的沙龍照。那時的母親真是美。
繼續翻閱相簿,發現都是母親掌鏡的時候居多。記憶中家裡的第一台相機頗難操作,一個長方匣捧在胸前,從上往下看進匣裡對焦,光圈速度全靠手調,只有母親會用。家裡其他三個男生愛笑那是老骨董,該丟了。等到父親接觸到拍電影的工作,有天回家來告訴我們,劇照師都還是用這一款,說是比起後來的單眼,它的畫質好太多,我們才知那相機是屬於「專業用」的,從此對它刮目相看。
想必是我們的懶於學習操作,才會忽略了該讓母親多當模特兒而非總在掌鏡。是不是因為這樣,母親才總會興起去照相館留影的念頭呢?
不僅拍照總是母親的工作,連全家旅遊也向來是母親在規劃。
說起來,真正一家四口出遊也就那一次,去日月潭。那年哥哥高一,我還在幼稚園。之後哥哥就再也沒有跟我們一起旅行了。一家人留下了難得的戶外合影,每一幀的場景時空我仍印象清晰。有一張是我們全翻滾在草坪上,將那台專業級相機調好自拍設定,並很有創意地傾斜放置,形成對角線的構圖。而另一張是造訪毛王爺時當地導遊為我們拍的。除了哥哥堅持不肯外,我們全都穿戴起原住民的服裝。關於那次旅遊,更深的印象是我一路暈車嘔吐,到了教師會館已手腳僵冷。偏偏都沒空房了,我們一家睡的是地下室的通鋪。
想起來還是歡樂。絕無僅有的一次合家歡。之後在溪頭墾丁花蓮紐約費城華盛頓DC,總是三人行。
兩個孩子都在國外的日子,沒想到父母還是去照相館拍過幾幀二人合影。那時的母親心裡在想什麼呢?

誰在燈火闌珊處?
不讀文學的情人在分手的幾天前,讀完了我依然帶著淡淡悲傷的專欄,他還笑說:認識我之後就有快樂的事發生了,對不對?
竟然也不過才幾天之後,情人的分手文寫在小小的 LINE 對話格裡,擁擠得令人窒息。我的手指來回滑動,放大縮小字體,怎麼也調整不出我的心臟能承受的撞擊指數,老花的視力亦找不到適當的兩人距離。
他愛上別人了。
當下,竟然不顧自己這把歲數了我哭著抱住他不讓他離開,要他留下。只要他留下,我說,我可以從此不再提起他出軌這件事。
哭得失魂又失聲的同時,我的記憶中出現了一個三歲的小男孩,某次午睡醒來,發現那棟當時居住的二層小屋中空無一人。一種被遺棄的恐懼立刻讓他瘋了似地嚎啕大哭起來,從樓上哭到樓下,從沒有那麼驚惶過,一路哭到了屋外,站在巷子裡就如同被人遺棄的孤兒,彷彿是某種早已盤據在內心深處的噩夢終於成真。
看顧我的傭人趁我午睡上街買菜了。等她走進巷口看見哭得肺腑摧折的我,她與其他看熱鬧的鄰居小朋友一起笑了。
那一場被遺棄的驚慟我一直記得,那種恐懼如此之真實,我相信,在許多看不見的層次,對我早已造成了一生難以抹滅的影響。
父母都外出工作,童年的我卻將這份恐懼一直掩飾得很好,與傭人和平相處,自己會寫功課不會亂跑,讓大人覺得放心。年紀再長些,同學們都覺得我是一個習慣獨來獨往的人。日後,每次當我的舞台劇首演幕啟前,我總要躲進樓梯間一個人默默獨坐,悵然若失,因為明白一旦幕啟,就離落幕不遠了。
直到情人無預警地提出分手,結束這一段今生唯一慎重考慮也許可以成家相守的感情,我才發現,孩提時那種被遺棄的恐懼清晰如同昨日。
二十五歲出國念書,沒想到從此之後,便一直過著過客式的宿舍人生。花蓮到台北,一週裡總在不同的地方停留,卻沒有哪個空間是不可取代的,我隨時可以起身離去。
忘了已經有多久,沒人會等候著我的歸來。但,我依然掩飾得很好,總是可以隨遇而安。
直到這個空間裡開始多出了他的存在。我們開始有了規律的生活。晚餐時開著電視邊吃邊看邊聊。洗碗收衣晾衣。飯後散步去水果攤,買回的水果總由他切好放進保鮮盒,幫我準備好接下來幾天的份。睡前的梳洗。熄燈前的聊天。還有熄燈後在黑暗中的互道晚安。雖然一週只有兩天的相聚,但我成為了有人在等待的一個新的自己。
在走過二十五年的惶惶然之後。在平穩幸福的三年多後。我竟傻傻地以為,可以一直這樣走下去了。情人在跨年夜裡看到我幸福的表情,突然感覺再看不下去了。因為看見的是我已沉溺在一種如同守護著家人的幸福裡嗎?
如果成為家人變成了他的恐懼的話。
情人最後只用一句「對你已經沒感覺了」便終結了答辯。還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讓人無力反駁的呢?
對於成長中那些恍惚的不快樂,所有那些對愛情親情家人的疑問,我曾經不只一次跟自己說,不要帶進第一次認為可能長久的這段關係中,藉著回憶,不斷自我對話,或許可以除障祛魅?……
結果發現,遺棄我的不光是一位情人,也是在青春期時我從未有過的某個可以一起打混的夥伴,是我想像中應有而未曾有的另一個手足,更是一個年輕的,我自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7550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3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