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與壞蛋:金融時報總編輯的亂世工作筆記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真正的獨家不在報紙頭條
	在總編輯的筆記裡
	
	◎近距離記錄金融危機、中國崛起、新媒體興起、民粹與恐攻、英國脫歐、川普執政、美中貿易戰,傳達劃時代變動氛圍。
	◎與北京、莫斯科、柏林、利雅德、德黑蘭、東京、華府等執政者對談,旁觀掌權者面貌,一窺高層決策與政治算計。
	◎力促「金本位」報導、編採自主,推動報社改革,帶領《金融時報》從傳統紙媒轉變為獲獎項肯定的數位媒體。
	
	洞察動盪的15年,以鋒利之筆描繪富豪與強人的焦慮與脆弱
	
	這本筆記是「危機時代」的第一手見證、領導者的快照。
	
	身為《金融時報》總編,巴伯近距離觀察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政經衝擊。
	
	他記錄了新聞編輯台面臨新媒體興起、金融風暴、中國崛起、民粹主義、英國脫歐,以及主流媒體與假新聞鬥爭的採訪報導內幕與心路歷程;寫下遇見的新聞製造者:政治領袖、倫敦與華爾街金融人士、身價億萬的銀行家、王室貴族、矽谷科技大師、外國使節,他們之間的交流訪談、私下會面的插曲。
	
	數百則筆記毫無保留公開這時代權貴(有時還有壞蛋)的即時反應,以及值得細細品味的微妙時刻。可見識到大媒體總編輯的工作與生活,也可當散文閱讀。幽默、誠實、有見地,有時直率得令人發笑。
名人推薦
	出自世界上最知名的記者,此書必讀。你會在書中遇到國際金融、政治和媒體領域的關鍵人物,看到他們是誰,以及他們在壓力底下的想法。書一旦翻開,真的停不下來!——蘇世民(Steve Schwarzman),黑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著有What It Takes: Lessons in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除了有引人入勝的報導和軼事,這本書是他對真正新聞的信念和承諾:尋求事實,而不是置於預設的描述中;平衡和公平是基本,沒有恐懼或偏袒;並善盡報紙解釋和告知的任務。透過接觸領導世界的商業、金融和政治人物,對動盪時代的十五年有非凡的個人與專業洞察力。——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前英國首相
	
	妙語如珠的萊奧納.巴伯講述他在確保《金融時報》在數位時代蓬勃發展時所遭遇的人物與議題。你會發現,這是本宣導新聞美德的最佳著作。——麥可.莫瑞茲爵士(Sir Michael Moritz),矽谷風險投資家、布克獎贊助者
	
	從前排見證到的權力、金錢、自私與災難的世界。——沙茲(Philipe Sands),作家,著有《人權的條件》、The Ratline
	
	一本非凡的書……巴伯的作品時而殘酷精采,時而滑稽可笑……同時是一份寶貴的歷史記錄,深刻反思瞬息萬變環境中的媒體,最重要的是,他用鋒利之筆描繪富豪與強人的焦慮與脆弱。不要錯過。——米夏.格蘭尼(Misha Glenny),BBC影集《黑道無國界》(MCMAFIA)原著作者
	
	非常有趣且有見地的編年史,記錄了一位頂尖編輯訪問VIP、寫強硬報導的走鋼索生活,而那些VIP通常不欣賞那些報導。從普亭在大使館晚宴上用鋼琴彈奏《筷子華爾滋》,到金融崩潰和英國脫歐的動盪,巴伯站在前排看到這一切。他將英國《金融時報》改造成數位媒體,並擴展了對知識分子的影響力。讀來令人振奮。——哈羅德.埃文斯爵士(Sir Harold Evans),《星期日泰晤士報》前主編
	
	關鍵十五年的真正內幕——來自目睹一切的編輯。
	——米莎.海珊(Mishal Husain),BBC廣播四台Today節目主持人
目錄
	登場人物
	前言
	
	第1部 活在金融時代
	二〇〇五年:序幕
	二〇〇六年:泡沫隱憂
	二〇〇七年:信貸緊縮
	
	第2部 全球墜落谷底
	二〇〇八年:雷曼倒閉
	二〇〇九年:餘波盪漾
	
	第3部 樽節當道、列文森調查與IPHONE世代
	二〇一〇年:聯合政府
	二〇一一年:海嘯
	二〇一二年:新媒體與舊媒體
	二〇一三年:報慶盛事
	二〇一四年:萬年王儲
	
	第4部 英國脫歐與國族民粹主義崛起
	二〇一五年:日經登場
	二〇一六年:英國脫歐
	
	第5部 終章
	二〇一七年:屹立不搖
	二〇一八年:總裁俱樂部
	二〇一九年:傳承接班
	
	後記
	謝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