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你不再是我父親:既是法國馬贊迷姦犯的孩子,也是無畏直面邪惡的母親之女,她如何面對這一切?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00
    380

出版情報

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卻讓她要殺夫才能活命?

2025/09/08 你或許聽過她的案件,但只有打開這本書,才能聽見她的心聲。 2017年,一名法國女子瓦蕾麗.巴科(Valérie Bacot)槍殺丈夫被捕,背後故事震驚全球,甚至感動超過百萬人連署,希望總統特赦她。 原來,巴科從12歲開始,長期被繼父當成性奴隸,之後被迫跟這個強暴犯結婚,還生下4個小孩,並持續受到監控、虐待和死亡威脅。她直到2016年開槍殺了對方,才擺脫持續20多年的地獄生活。 我跟很多人一樣,起初是從新聞報導和真實犯罪故事節目中,認識這位當事人。但在《視而不見》選書、編輯的過程中,我才透過這本回憶錄,第一次從她的視角完整讀到她的故事,聽見她案件背後的心聲。 這本書寫在2021年案件判決之前,雖然篇幅不長,卻濃縮了她比戲劇更加離奇的人生;更真誠紀錄了她既是兇手,也是受害者的矛盾心理。本書當初一出版就登上暢銷榜,激起整個法國極大的聲援與檢討聲浪。不僅澈底改變現代法治社會對家暴的想像,更引發無數改革浪潮。 這樣的事件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在台灣,每3分鐘就有一起家暴,尤其在編輯過程中,甚至還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土城當街殺妻案。為何家暴受害者難以向外求助?又為何社會無法有效保護他們?這些都是大眾迫切關心的課題。 ▌人性最恐怖的惡,是整個社會一起養大的 這起悲劇,實際上一直持續到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的網路時代,其中最離譜的是,巴科在受害的20多年中一度報警、通報社工,卻依然無法脫離丈夫控制。大家都知道,但都視而不見。她的狀況要不是被當成不宜張揚的家族恥辱,就是要她自己處理的「家務事」。 事實上,相似的悲劇,一再重演。2012年,法國發生40萬人連署請求總統特赦的索瓦日殺夫案,索瓦日(Jacqueline Sauvage)不堪丈夫40多年不斷家暴與性侵女兒,於是親手殺了丈夫。2020年,法國又發生大規模迷姦案,吉賽兒(Gisèle Pelicot)長年被丈夫下藥迷姦,且遭丈夫在網路廣邀的多名男子性侵。 悲劇重演的原因在於,社會的共犯結構並沒有改變。加害者通常不是一開始就犯下令人髮指的大惡,而是會慢慢試探底線。像巴科的繼父丹尼爾,一開始在家只是大吼大叫,後來開始性侵、虐待巴科,但都沒有人真正阻止他,連巴科的親生媽媽也選擇袒護。就像溫水煮青蛙,受害者在國家的社福、司法體制的「保護」下,總是無法被及時救援。 惡,就是這樣被集體沉默養大的。 ▌ 性暴力的本質是「權力」 本書提出了一個獨特又深刻的觀察:加害者並不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性衝動,而是想藉由侵犯弱小,展現自己的權力。 在書中,巴科多次形容丈夫「在享用我的恐懼」,而逼她賣身也不只為了錢,「他要的,是能夠親眼看著這一切,並且從羞辱我的過程中獲取快感」。 加害者得到愈來愈大的權力,其實多半是因為社會選擇沉默甚至羞辱被害者。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帶著一個疑問:「明明是同一個社會,為什麼一開始沒人關心,後來卻有百萬人聲援?那這樣的聲援真的能改變什麼嗎?」我愈讀愈明白,因為一開始發聲的人,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巴科丈夫的妹妹,就因揭發哥哥的惡行,被家族斷聯──家人指控她「害哥哥被關了兩年半,還害全家族蒙羞」。 對於連署特赦的百萬人而言,要付出的代價並不那麼高昂。不過,聲援也不代表完全沒有意義。我在巴科的自述中看見,那些外界對於家暴受害者的指責「為什麼不逃?」、「自己不離開就是活該」,其實都是二度傷害。我們能做的,或許不是要求受害者馬上離開,而是在一旁陪伴,讓他們知道自己不該被這樣對待、而且當他們有勇氣離開的那天,我們一定會在。 我們該做的不是一味想說服,而是降低行動的阻力。 ▌ 為了所有活在沉默之中的人,她寫下這本勇氣之書 槍響後,惡夢仍未結束。 丈夫丹尼爾死後,巴科還是活在他的控制裡。她腦海裡仍充斥他命令的聲音,還會下意識檢查浴室的毛巾、衛生紙是不是照他喜歡的方式擺好。這些小細節,堆疊成她整個人生。一般人覺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像是今天想吃什麼、要看什麼節目,她都沒辦法自己決定。 因為從12歲開始,她就必須以丹尼爾為中心活著,從來沒有機會建構自我。就連逃跑的勇氣,也被消磨殆盡。甚至每當她遇到困難、懷孕時,第一個想到的,竟是去找丹尼爾商量。丹尼爾就是家中唯一的權力核心。 有人說,孩子是吸收父母情緒長大的,巴科的孩子們也是。他們為了不激怒父親毒打,從小就學會察言觀色、保持沉默,甚至因此患有語言、閱讀障礙,也曾試圖自殺。那些打在身體的痛久了竟然能忍,但精神的凌遲,卻永遠無法習慣。書中有一幕特別讓人心疼,巴科趁丈夫不在,偷偷帶著小女兒到院子,因為女兒壓抑到喘不過氣,希望能出去外面放聲大喊。 編這本書時,不禁自問:如果我在這個情境下,會不會早就活不下去了?而巴科在最絕望的低谷,想的卻是要活下去才能保護孩子。她不但沒有拿孩子出氣,還拼命想給他們一個幸福的童年。就連她最後會下手殺掉丈夫,都是為了保護女兒不被獸父侵犯。這一切讓我震撼。 經歷這麼恐怖的人生,終於獲釋後,她沒有選擇獨善其身,反而發聲幫助更多家暴受害者脫離困境,讓更多人從操縱者手上奪回自己的聲音。她的這種無私精神,我們也可以在書本的最後看見。 願每個需要我們挺身而出的時刻,都會想起這本書。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驚動法國與全球的集體性暴力、家內性侵及網路犯罪案件
主要加害人與受害妻子之女卡洛琳.達里安以書寫直面傷口和邪惡
不僅為母親發言,也替為數更多的隱形受害者發聲

#讓羞恥轉向
 
「生下我的那個男人,被控透過交友網站邀約若干男性和他的妻子發生性關係,她因藥物而陷入昏睡、不省人事。他不收取任何費用,但要求錄影。」

──── ⫯ ──── ⫯ ──── ⫯ ────

 在法國南部小城馬贊,多明尼克.佩利科以安眠藥搭配抗憂鬱劑對妻子吉賽兒下藥長達十年,趁她昏迷不醒時,多明尼克多次性侵妻子,還把她獻給至少八十位從網路上結識的陌生男子,這些人大多是受邀至佩利科夫婦位於馬贊城的住宅中犯案。二〇二〇年末,多明尼克在超市偷拍女性裙底遭報警,警方搜索電子設備查獲大量吉賽兒昏迷期間受害的影片及照片,得逞多年的性暴力終於事跡敗露。最終被告共計五十一人,從二〇二四年九月開始,一連四個月、每週開庭五日,這場馬拉松式的歷史性審判持續進行到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初步告一段落。

 近五年前,一通馬贊打來的噩耗電話讓身為性侵加害者之女的作者卡洛琳的全家族,包含她丈夫、母親吉賽兒、卡洛琳的兄弟及其家人,還有吉賽兒幾個孫子孫女的人生,從此被打亂。卡洛琳本人經歷了嚴重的恐慌症,夜晚無法獨處、入睡,甚至需短暫住院治療;先生保羅對岳父的獸行感到髮指,更為兒子受傷的心靈深感無力:年幼的孩子最初難以接受再也無法與外公相見的事實,也還不理解外婆具體受到什麼樣的「傷害」。隨著警方搜出愈來愈多罪證,卡洛琳努力振作、力圖保護家人卻再三遭到重創。在有如夢魘的整個調查過程中,當事人家族的斑斑血淚都藉本書文字留下了紀錄。

──── ⫯ ──── ⫯ ──── ⫯ ────

 「身為受害者的孩子,同時也是劊子手的孩子,這份重擔異常沉重。」卡洛琳除了要堅強起來陪伴母親,適時提供她支持,同時也要面對「父親」形象崩毀造成的衝擊。她在家族災厄的泥淖中試圖找回力量,也盼這場悲劇可供法國社會引以為鑑──「藥物操控」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被低估的問題,因此卡洛琳成立了「#別讓我昏睡:杜絕藥物操控」協會,以呼籲大眾留意類似於母親近年來的身體警訊,當心自己、也照顧家人。家內性暴力案件往往涉及理智與親情、感性間的拉扯,常隱沒在不為人知的暗影中。作者不敢想像卻仍得提出的問題是,多少共犯還逍遙法外?多少受害者不敢或不願出聲?甚至是否有人渾然不知,可怕的暴行早已發生在自己身上?

作者

姓名:卡洛琳.達里安
創立了「#MendorsPas: Stop à la soumission chimique(#別讓我昏睡:杜絕藥物操控)」協會,藉此為受害者爭取更好的照顧,並培訓保健、警察和司法界專業人員。本書是第一本描寫南法馬贊強暴案的著作,已翻譯為全球逾十八國語種。

譯者

姓名:周桂音
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博士。臺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二〇二二年首獎得主。譯有《我是媽媽,也是一位女性主義者!》、《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搖籃曲》等書。

試閱

我無法不向我母親致意。她是我所知道最堅強、最令人欽佩的女性。她今年七十二歲。人生中難熬的時刻與全然無望的絕望,她很早就經歷過了,比我更早上許多。她在九歲那年失去親生母親。那是一九六二年一月的寒冬,據當時的說法,死因是「一場久病導致的後果」。今日的說法較為簡短:癌症擴散。可想而知,喪母的悲慟像烙鐵重創一個孩子的一生,將她的未來重新洗牌。我母親鍛鍊出鋼鐵般的心志。她從不屈服。她熱愛生命,無論人生給她的是驚喜、抑或出人意料的壞消息。

  我父親的罪行東窗事發之後,我母親搬離她和丈夫的房子,幾乎沒有流淚。五十年的共同生活瞬間破滅……我看著她打開紙箱、選擇留下哪些家具、清空櫥櫃、拿下原本掛在牆上的相片,態度莊嚴得不可思議。儘管她處於脆弱狀態、精疲力竭,她依舊克制、持重、屹立不搖。她沒有別的選擇。她必須離開。離開這座村莊,離開她居住的社區,離開她的朋友,遠離她曾經如此深愛的山丘與灌木林,獨自繼續她的人生,雖然她連自己要去哪裡都不曉得。我和她非常不同。我的個性是一本攤開的書,無法掩飾自己的情緒。至於她,她像是中世紀的女王。抬頭挺胸、絕不低頭,沒有半句埋怨。她是真正的英雄,昂首站立於廢墟之間。

  這兩年來,媽媽扛下主導我們一家的重責大任,但她明明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她被下藥、被殘害,被交給陌生人蹂躪。她花了很多時間和她的孩子們對話,傾聽我們的心情。當時的我被憤怒與絕望擊垮,有時早上無法起床。媽媽總是鼓勵我走出門、動一動、和人見面,整頓我的人生。

  她就是這樣整頓她的人生。她在另一個地區安頓下來,那兒沒有半個她認識的人。她學會獨自生活,重新開始駕駛、維修房子、處理瑣碎的行政手續──這些事原本是我父親在做。她建立了新的人際關係,認識新朋友,絕口不提她從前的人生,並重新開始做運動、接觸藝文活動……她很陽光、很風趣、很有活力。她的最終目標是重拾正常生活,奪回命運的自主權,遠離某些人的好奇目光。我們從沒見她崩潰過。性侵她的人當中,有一名愛滋帶原者,在得知這件事時,她也沒有崩潰……她是個多麼高尚的人啊,我們從沒聽過她誹謗我父親!

  最近幾個月,媽媽敦促我保護自己。我奮不顧身投入這場戰鬥,試圖遏阻法國的藥物操控行為。在媒體拋頭露面並非易事。扮演吹哨者的角色,亦有其負面效應。

  我汲取力量的泉源,是我母親常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很有她的個人特色:「繼續相信人生,相信生命會給你最美好的事物。」這句話是不是很天真?恰好相反,這句話使我屹立不搖。
  
  放棄不公開審理是媽媽的決定。所以,這場審判將開放旁聽。她的理由:這樣才能讓涉案的五十一個男人面對社會集體的目光。不公開審理簡直太便宜他們了。他們必須在更多人面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決定,我們一起討論了很久。這是她的選擇,我尊重她的選擇。儘管我很害怕,到時候我們家的案件會暴露在媒體面前。到時一定會洩漏許多細節、流傳許多謊言。個人隱私即將被撕裂成碎片,該如何做好心理準備?如何面對剝奪感、以及侷促難安?

  我的母親重獲自由了──這是她本人的用詞。我在媒體上的行動,是她重拾自由的原因之一。她說,如果連她自己都以身為受害者為恥的話,那我們是沒辦法幫助受害者的。她是這樣說的:「卡洛琳,謝謝你為了所有在私人生活領域受害於藥物操控之人所付出的一切。我會讓你瞧瞧這場奮鬥的最佳榜樣。」

  在浩劫之中,我始終緊握母親的手。
  
  以下,便是這場浩劫。

—————

▍二○二○年十一月二日,星期一

  我把湯姆載到學校門口,我們差點遲到。我充滿柔情地擁抱他。回到家,煮杯咖啡,連上網路。今天的行程是:開會,開會,開會。沒完沒了的線上會議。

  上午十一點,我丈夫回到家裡。保羅的工作時段在晚上。他傳了一通簡訊給我父親:「我剛查看二○二一年環法自行車賽的路線。我們來規畫一個讓全家開心的目標:明年七月七日,你帶孫子去風禿山(Mont Ventoux)的公路看自行車賽好不好?」他迅速為自己做了午餐,然後睡個午覺。

  睡醒時,他看見兩通未接來電,電話號碼是沃克呂茲省的市話。

  那一刻,就是轉捩點。電話語音留言,像醫院通知家屬時會做的那樣。這個轉捩點,常常是一副嗓音、一張臉孔。壞消息的具體形象,永遠是某個人類。我們一輩子都會記得那個負責傳達痛苦消息的臉或聲音。我們同樣會記得接到壞消息之前,自己正在做些什麼,一個細節都不漏。

  我的轉捩點是間接的。第一個被壞消息迎面痛擊的人,是我先生。保羅聆聽第一則語音留言,是我媽媽留的:「是我。事情很緊急,跟多明尼克有關。請回電給我。」

  多明尼克是我父親,他體重超過一百公斤,有呼吸方面的問題。

  新冠疫情正值高峰期,想當然耳,保羅以為我父親已經在急救了。但是,另一則語音留言是卡龐特拉(Carpentras)刑事調查局的警官留的。保羅先回電給我媽媽:「怎麼了,發生什麼事?」

  「多明尼克會被關。之前他在超市偷拍三名女子的裙底,被抓個正著。那時他被拘留四十八小時然後獲釋。他被拘留時,警方搜查他的手機、好幾張SIM卡、錄影機和筆電,發現了更嚴重的罪行。」

  我母親決定先通知保羅,而不是先和我聯絡,是因為她還沒有足夠的氣力告訴親生孩子這件事。而且,她知道保羅值得信賴。保羅的個性夠堅強,這種消息擊不倒他。
  
  他們說好,要由我母親打電話告訴我,而保羅會在我身邊。

  處於驚愕狀態的保羅接下來回電給留言的警官。青天霹靂。

  「我們發現一些影片,內容是您的岳母正在沉睡,她顯然被下藥迷昏,被一些男人侵犯。」

  這番話聽起來毫無真實感。話語鑿開一道驚人的斷層。保羅被拋入另一個時空,墜入屬於社會新聞的、駭人聽聞的世界。社會新聞原本是一道疆界,將我們的人生與齷齪之事區隔開來,但我們的人生已經只屬於從前的世界了。

  警官以沉著的態度通知保羅這消息,每字每句都持續鑿深這不可能的洞穴,讓它永遠進駐我們的生命之中。

  這一系列的性侵害,可以追溯至二○一三年九月。這日期是警方從我父親的不同數位器材所取得的檔案當中,最早一批影像檔的日期。加害者的人數令人目瞪口呆:
  
  「目前能夠確定的數字,是七十三人。目前我們已查出其中五十多人的身分。他們的年齡介於二十二歲至七十一歲之間,來自各個不同社會階層,當中有學生、有退休老人,甚至還有一個記者。所有犯行都是由您的岳父一手策畫、拍照、錄影。要把這些影片全部看完,對我而言也是很艱難的事。而且我們還沒鑑定所有檔案。」

  警方的調查小組已經沒日沒夜調查這案件一個半月。調查小組擔心我媽媽會有性命危險。就要滿六十八歲的她被餵了那麼多藥物……警官最後的結論是:「好好照顧她。她會需要有人支持她。」

  保羅腦中只有一個念頭──走出門,逃離這棟房子。他知道我只剩幾小時的悠閒時光,隨後就會猛然墜入另一個世界。我盯著電腦螢幕聚精會神,甚至沒看見他經過我面前、走出房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15681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6
    • 商品規格
    • 21*14.8*1.6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9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