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共擔池上:梁正賢翻轉地方的思維與商戰

本書是梁正賢與池上翻轉的故事,是將傳統產業創新轉型的商道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1個人喜歡
  • 9 306
    34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傳記人物傳記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梁正賢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圓神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01/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池上,是台灣地方創生最具指標的地區,而梁正賢正是池上發展的靈魂人物。

本書是梁正賢與池上翻轉的故事,是將傳統產業創新轉型的商道,

是從提高榖價、提升品質、推行產地認證,到揚名國際的地方創生典範,

更是一本生在這座美麗寶島的我們,不能錯過的台灣經驗!

 

【內容簡介】

為池上打拚三十年,本書是梁正賢承繼農家共擔精神、扮演當地內外橋梁,所思所想、劍及履及的池上實錄。

 

身為池上建興碾米廠第三代,梁正賢承接家業後,明白稻田面積有限,提高產值才是唯一的路。於是,二十年前他就遠赴日本學習MOA自然農法,回到池上推動有機米栽種,提高稻米品質與產值。

他以超過公糧價,創新米產業思維,「品質計價」制度搭配「數據分析」,推動池上米冠軍農民團隊,在全國競賽屢創佳績。

他帶著農民喊出「池上米證明,農民出頭天」口號,不惜上街抗爭,為的僅僅是那張三乘五公分大小的「池上米®」產地標章貼紙,以及池上農家的權益。

此外,他也扮演了架橋者的角色,協助雲門舞者在這塊人口約八千餘人的美麗土地上舞動,鋼琴家演奏樂音,伴隨著稻浪聲,飄揚國際,池上登上了《TIME》雜誌以及《紐約時報》,集結企業、基金會與池上居民的力量,將這些感動,帶到更遠的地方。

梁正賢帶領池上米揚名海內外,也使池上農民成為幸福的農業工作者。他的經驗與商業做法,值得每個地方產業、傳統企業轉型參考,也值得我們每個喜愛池上米的讀者引以為傲!

 

名人推薦

李美雲/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柯文昌/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
唐金滿/111年全國稻米達人有機米組冠軍
徐璐/自由工作者
張正揚/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
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梁瑜容/池上多力米公司經理
游數珠/台東縣立寶桑國中校長
曾鵬璋/107年全國稻米達人有機米組冠軍
曾寶儀/主持人
劉克襄/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作家
蔣勳/作家
賴永松/池上鄉池潭源流協會首任理事長
蕭煥通/赤腳米王
──真情推薦
 

常言道:「機會是留給隨時準備好的人」,除此之外,我覺得專注、用心、與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有魄力、有承擔且會用正面思考來解決問題才是最務實的。

這些特點都是我二十多年來在梁正賢先生身上與他帶領有機農民所看到的蛻變,他的眼光很獨到開闊,只要是對池上鄉民有益的事,他都會逐步想盡辦法去實現它,真是何等彌足珍貴!我與協會有機農業推廣志工們何其有幸,能在有機農業推廣之路與他攜手同行,共創有機農(產)業永續經營,從點線面的推廣到全國遍地開花,讓台灣的有機農業在國際上發光發熱,我們繼續加油囉 !

──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創辦人/李美雲

 

梁正賢,我們都叫他「梁大哥」,因為他的認同和信任,讓台灣好基金會順利落點池上,為池上攜手打拚十四年。

地方創生是有機生成的,需要因應不同階段的發展而有新的策略。在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辦理到第六年時,我建議秋收應逐步由池上鄉親接手,培力在地,讓鄉親們成為這個舞台的主角,當時,各方意見分歧,但是梁大哥主動表示應該接受,因為他相信台灣好基金會對池上的承諾。歷經了三年的銜接過程,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成為主角,台灣好基金會從旁支援,池上秋收的know how順利移轉到池上。這份信賴成就了池上秋收的不一樣。

二〇一六年,我認為台灣好應該更深度的扎根池上,而有了找地興建藝術館的念頭。梁大哥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表達願意捐出他的穀倉,也讓藝術館的規畫峰迴路轉,成就了全台第一間老穀倉活化再利用為藝術館的成功案例。池上穀倉藝術館的出現,再一次展現了梁大哥對池上的全心投入,只要是池上的事他向來二話不說,只有付出。

梁大哥是獨一無二的,台灣每個鄉鎮也是獨一無二的,《共擔池上》鼓舞了所有投入翻轉故鄉的人,持續走在地方創生的路上,為台灣的美好未來一起努力。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

 

梁先生身上有些特質,看似違和,實則相佐。他是糧商,自有言商立場;但他無私,一心為農民和池上獲取最大利益,因此和農民一起成就池上。他是家族產業繼承人,必須守護家族;但他也是池上人,創新推動家族產業與池上的共榮發展。他是實務家,做事有章法;但他也是夢想者,因此用實務家的精神和做法,為夢想制定計畫,有條不紊地實現。

──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

 

梁正賢先生從事有機稻米實作與推廣,完成產地證明標章、參與在地藝術活動,還要建構農村預防醫療,憑藉著遠見、善念、與毅力,來說服、吸引、匯集池上鄉內外巨大的能量,而能有今天的成就。這本書生動地詳述其過程,除了提供農業發展、鄉村創生的範例,更是勵志人生的最佳讀物。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

 

池上是一個風光明媚的好地方,除了風景美、人更美,這裡有一群令人感動的人為著自己的家鄉,不計個人利益而努力著,多力米梁老闆就是如此,我來到了池上國中之後深受梁老闆的支持,學生或學校有任何的困難,他總是跑第一,出錢又出力從不計較,我常想我何德何能在經驗不足的初任校長時,有著梁大哥的相挺,讓我有勇氣往前邁進實現教育的夢想。

梁大哥有很多的想法理念,總能激起我們對教育有不同的思考方向,對家鄉的愛與奉獻,更是值得學子們應該要好好學習的楷模、榜樣。

──台東縣立寶桑國中校長/游數珠

 

十一年前,我第一次受邀擔任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主持人,當時沒有觀眾席,我站在稻田裡,腳踏著土地,被藍天青山與一望無際的金色稻浪環繞,感受天地湧動的能量和農夫辛苦的耕耘,開啟了我和池上的緣分,也認識了人稱「梁員外」的梁正賢大哥。

有句話說「吃米不知米價」,很多人卻是吃池上米不知道池上的故事。閱讀梁大哥的《共擔池上:梁正賢翻轉地方的思維與商戰》,讓我們看到池上的蛻變,不只是用心,更要有策略、用方法,才能走得遠、走得久。

《共擔池上》是「人」的故事,梁大哥的遠見喚起池上鄉親們的土地意識與生活共感,他的包容讓走進池上的人都愛上池上。從一個人到一群人,謝謝梁大哥讓我成為共擔池上的一員。

──主持人/曾寶儀

 

引進稻作新思維,友善改變家園。同時長年持續地推廣藝文,跟土地展開深層的美學對話。少有農糧從業者,懷抱如是人文精神,真豪傑也。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作家/劉克襄

 

二〇一四年我到池上駐村,認識池上的土地,認識池上的農民,認識梁正賢先生。

我從他身上學習到許多:追求新知,關心鄉里,有前瞻的理想,帶領池上米走向國際認證。樂於分享,把祖父創業的老穀倉自費捐助改建成地方美術館。

梁大哥見證台灣民間厚實的生命力,是使傳統農村走向現代世界的最佳典範。

──作家/蔣勳

作者

梁正賢

 

1960年生,池上建興碾米廠第三代糧商。

在承接家業後,明白稻田面積有限,提高產值才是唯一的路,唯有提高稻米品質,才有機會提高米價,進而翻轉農民劣勢。於是至日本學習MOA自然農法,返台後打造契作池上米「以品質計價」的規章、推廣產地履歷,為全國第一張米身分證努力抗爭、打擊仿冒商標,最終順利爭取到池上米標章。

從提高榖價、提升品質、推行產地認證,梁正賢將池上米帶到一個史無前例的新高度,也為池上這塊土地帶來能見度,揚名國際。

 

文字協力/方麗雯

 

台大人類系畢業,任職資訊科技產業十餘年後,開啟斜槓人生,醉心於旅行帶路、文史調查,以及土地上所有美好的人事物。

曾任農業易遊網特約記者、中國《旅游情报》雜誌專欄作者、苗栗拱天宮《白沙屯媽》年刊主編等。現為自由撰稿、編輯、企畫、導遊,經營「香燈腳來開講」podcast與同名臉書粉絲頁。

 

目錄

推薦序 一位令人敬佩的「社會主義糧商」 賴永松

推薦序 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梁瑜容

各界推薦

自序

Part 1 池上米怎麼走下去

1.三代米廠創生與延續

2.有機,米產業的新機會

Part 2 池上米恩仇錄

1.保價又保量,糧商你瘋了嗎?

2.「證明自己是媽媽生的」

3.從抗爭到建立標章

4.比賽背後的深意

Part 3 要進步就要尋找下個目標

1.藝術美學注入池上農村生活

2.池上的美如何延續

3.橋接型社會資本

Part 4 社會主義糧商

1.不像糧商

2.教育是最划算的投資

3.從末端推論,不斷向前

4.共擔精神

後 記

附錄一 對梁正賢的九問九答

附錄二 池上米年表

 

序/導讀

推薦序 一位令人敬佩的「社會主義糧商」

賴永松

 

自從成立池上鄉池潭源流協進會以後,因為梁正賢加入協會擔任理事,才真正地認識交往。在此之前並不熟識,我們年齡相差四歲,在求學階段並沒有交集,倒是他的祖父輩跟我父母親卻是相當的熟識。

和他之間的合作是因為他的家族在池上相當德高望重,我們兩家是世交,我跟他一起合作從事池上米產地證明的工作,他個人的理念、想法也說服了我。在池上這二十幾年來的發展,如果沒有梁正賢是不可能成立的,他的胸襟和視野是無人能比,連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就像有些人質疑他:「你對池上的事物急公好義,圖的是什麼?」他回答:「如果以『池上』的高度來看,什麼事都是賺。」他如此開闊的胸襟和視野真的讓人敬佩,而這本書很完整地敘述出他的想法、做法跟理想,非常有條理地整理出來。

也會有人很好奇地問:「池上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樣子的?」其實這當中有很多池上人的參與和幫忙,但是關鍵人物就是梁正賢,他有前瞻性的想法還有願景,讓大家一起朝同一個方向達成目標,池上的發展是從產業面開始著手,把農民的收入跟生活改善後,才有辦法走到下一步。從產地證明到提高品質的收購制度,讓池上稻米在市場上得到消費者的肯定和支持,價格也有顯著的提升,當產品的價格提升後,他卻把利潤回饋到農民的身上,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以資本主義的市場論來說,價格上升是廠商的利潤,但梁正賢卻把這部分回饋到農民身上,所以才會有人說他是社會主義的糧商,把農民當作是廠商的夥伴關係一起來經營。

當池上的農民豐衣足食後,他又開始接觸台灣好基金會,還有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幫助池上提升文化藝術面,這兩個基金會到池上後,得到梁正賢大力地支持和協助才能如此順利。今天池上有如此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也要感謝這兩個基金會的大力協助,因為在鄉下,沒有如此強大的人脈和資源。

梁正賢先生對地方教育也非常重視,在民國九十二年積極招募資金,成立了池上鄉福原國小文教基金會。每年積極贊助池上鄉各中小學的教育活動,每年教師節都籌措豐厚的禮物送給在池上鄉任教的中小學教師,感謝他們對池上鄉子弟的付出。

池上鄉從稻米產業做基礎,再進一步著手教育、文化藝術等軟實力的經營,打造深厚的人文底蘊,未來還要進一步發展養生醫療及老人照護的建置。這都是梁正賢心中的藍圖,雖然他不是地方首長,也不是政府官員,只是一個地方殷實的廠商,卻有如此的願景構想跟實踐,實屬難能可貴。池上如今的繁榮,並建立和諧、健康的社會,其背後的故事可以做為台灣鄉村的經典和示範。

期待台灣各地方都有「梁正賢們」,這樣的人物出現,就讓台灣的社會更安定、和諧、繁榮發展。

(本文作者為池上鄉池潭源流協進會首任理事長)

 

推薦序 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梁瑜容

 

梁正賢,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個很忙碌也很遙遠的老爸。

從我有點記憶開始,我們全家就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我爸媽很忙碌,忙著做池上米認證、做有機栽培、發展創意米食料理,然後開始跨領域做了藝文活動,突然他已經不只是我的老爸,也不只是一個米廠老闆了……

雖然我一直都清楚他們正在努力保留與創新,但這些努力的成果或是影響,對從前還在外地上學的我來說,是有點陌生又遙遠的,直到我被我爸找回來整理多力米故事館。

多力米故事館原本是一個老米鋪,有一台巨大的壟米機,一些沒有更新的展牆紀錄,還有很多舊東西:一些我爸的日記,裡面一字一句記錄氣候與稻田的情況。有農友們的老照片,在那個機器都要借來借去的年代,他們的每一步都替池上米穩穩扎根。有我爸到日本MOA參訪的資料,一個將過去與現在、農業與藝文連結的契機……

然後,我才真正地了解了池上這塊土地,有著為了讓孕育池上土地的大坡池回復生命力,而努力爭取復育的居民們;有著原本只會寫名字,開始一筆一畫學著寫田間栽培紀錄簿的農友們;有著從小就學習巡田水、種稻、選苗,對池上土地充滿感謝的孩子們;有著用藝術來記錄池上的四時變化,與大地共同呼吸的藝術家們;有著在池上秋收開場前做好準備,並笑著唱著歡迎來池上的學生及志工們;還有著偶遇池上,卻被黏在這片土地不想離開,努力耕耘生活、記錄四季的遊子。

春天有大坡池野餐音樂節,秋天有滿滿稻浪的稻穗藝術節,夏天可以在滿池荷花中划竹筏,冬天你有整片伯朗大道的油菜花田陪你一整路。何其幸運!我們擁有一片美好的土地,也擁有了一群很愛這片土地的鄉親,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腳步撰寫著,池上這幅值得被記錄的篇章,且不斷不斷地更新中……

做有機米很辛苦、推動池上米標章更是困難到連我爸都曾為此紅了眼眶,後續的藝文推廣及土地永續,更讓我從我爸身上看到了堅持與無私。其實池上從沒對「地方創生」這個詞彙有概念,因為「如何讓池上更好」已經實踐於日常,每個正在努力的人都是為了讓池上共好,這也是為什麼池上能如此特別。

有一句話說:「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而「共擔池上」更讓你能看到,我們的生活,是你也想共同擁有的美好日常。

(本文作者為池上米多力米公司經理)

 

 

自序

民國一一一年十月六日,池上米在全國稻米達人競賽中再度拿到冠軍,我們連續五年稱霸冠軍,這是池上的必然,理當如此。

從小就在穀倉裡打滾,記憶中有甘有苦。與兄弟、家人、師父們一起工作,時時刻刻汗流浹背,那是生活的苦。但在忙碌工作結束後,能與大夥一起用餐、談天說地,那又是回味無窮的美好回憶。

早年稻穀價格低,繳公糧給糧食局後,剩餘稻穀才當作自營糧,農民想要種田養家活口,讓小孩讀書升學,都是生活中很大的壓力。那時候心裡老想著,農家人為何總要背負苦情?難道沒有一種讓大家脫困的解方?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回池上接班後隔兩年,稻穀價格崩跌至每包六六○元,回想起那段日子,真叫人捏把冷汗,也為農民感到心酸。血汗辛苦耕作半年的稻作,卻換來低價收入,甚至可能還要負債度日,這究竟要怎麼過生活?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有機會接觸MOA有機自然農法,從頭開始學起,花了十年時間終於轉虧為盈。如今池上有機稻穀的契作價格已提升到每包二四○○元,農友只要專心務農,符合品質規範,在插秧之前就已簽訂契約定好價格,絕不會之後變卦。對我們糧商而言,這是改變的起點,不需擔心穀賤傷農;對池上的農友來說,不必等割稻以後才知道價錢。當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第一張「池上米®」產地證明標章核發,由我們池上多力米(股)公司領得第一張標章後,池上農友只要參加集團契作,一定都有保障價格。

猶記得領到標章那一刻,心底的深深悸動無法言喻,當初想要改變的那一點起心動念、促使農友來積極上課、填寫栽培紀錄、記錄品質計價、檢驗農藥殘留、妥善制定規範、傾全力參加全國比賽……每個努力執行的環節都是為了「改變」。五年磨一劍,十年跨一大步,我們踏踏實實走到現在,才逐漸成為如今的池上。

夜深人靜時,我心裡時常想到池上的這群農友,感謝他們不離不棄,一路扶持,情義相挺,讓正賢遇到再大困難也不曾退卻。如果有人問我池上未來的路要如何走下去?我會說,將來訂定的任何政策不會因誰擔任鄉長、鄉民代表或總幹事而有變化,過去至今的政策依然會持續執行,讓福利米鄉、藝文米鄉的池上永流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33852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