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帝國那些人:權力、貪婪,及迷失的夢想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揭密臉書企業文化及審查亂象,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保護的話題之書!
★我在臉書上班的故事,文筆諷刺幽默,《紐約時報》盛讚是商業版的《BJ單身日記》。
★FB、IG、Threads、Messenger占了台灣人社群使用率的八成以上,關於Meta管理高層,你必須知道的真相。
他們掌握的權力越大,他們的責任感卻越低!
「政要的來來去去令我震驚不已,然而,你依然有辦法想像,馬克再繼續穩坐這個位置替世界領袖主持會議五十年,他將會見識這些人卸任,還有後繼好幾代跟隨他們腳步的領袖。他簡直就像英國女王一樣。」
作者莎拉.溫-威廉絲曾經位處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社群帝國——Facebook/Meta的核心。她將透過其經歷,以扣人心弦且充滿黑色幽默的敘述方式,講述幾個人漫不經心地將世界握在手中的故事,揭露這家科技巨頭之中真正發生的內幕。
從幕前搭乘私人飛機前往各地出差、與世界各國領袖會面,到幕後令人瞠目結舌的厭女故事與雙標行為;從這家新創公司早期與緬甸軍政府跌跌撞撞的交涉,到祖克柏認清他的公司在川普第一次勝選之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從桑德柏格鼓勵員工要「挺身而進」,而同時作者處於高壓的工作環境中,肩負職場媽媽的挑戰,得不到幫助,換來的只有羞辱。
她曾懷抱著改變世界的夢想來到這個理想的應許之地,卻發現公司公開宣稱的理想,與其內部實際運作之間的落差。《社群帝國那些人》深入且堅定地審視了社群媒體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社群帝國領導高層的真相──他們掌握的權力越大,他們的責任感反而越低,而誠如作者所述,這種結果可能將會影響著我們所有人很久很久。
【各界推薦】
PanSci泛科學
顏擇雅|作家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創辦人
張茵惠|SAVOIR|影樂書年代誌總編輯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聯合推薦
【各界讚譽】
「震撼人心、妙趣橫生、令人沉醉……宛如「商業版」《BJ單身日記》的故事,講述一位年輕女子捲入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情境。」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真想不到呀:在這世上所有的書裡,『言論自由先生』祖克柏想禁掉的,偏偏是一本關於他的書。」
——瑪麗娜‧海德(Marina Hyde),《衛報》(Guardian)
「令人瞠目結舌……一本揭露一切的鉅作。」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令人震驚、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以鬧劇開場,卻用悲劇收尾。它既尖銳刻畫了臉書冷酷封閉的領導階層樣貌,也針對作者所謂該公司在全球舞台的表現出來的「致命疏忽」,揭露了令人驚駭的種種細節。」— 蜜雪兒‧高德柏格(Michelle Goldberg),《紐約時報》
「這本書……讀起來就像一本辛辣的職場回憶錄,只不過你的同事乘坐私人飛機出差,但老闆卻要你去組織一場百萬人的造勢活動。」——朗恩‧查爾斯,《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社群帝國那些人》寫得真好,風趣幽默又令人毛骨悚然,張力十足。我坐立難安,飛快地翻閱著書頁,不到一天就讀完了。我笑得半死、我倒抽一口氣、我又大笑,我皺眉不已,我又大笑出聲,不斷往復。」
——羅珊‧蓋伊(Roxane Gay),《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Bad Feminist: Essays)作者
「這本書令人難以置信卻又不可或缺。首先,它的文筆精彩,引人入勝宛如小說,不時讓人捧腹大笑。它詳述了臉書位列高層但道德淪喪的勢力,他們對人類明知故犯地造成了大量危害……我非常非常推薦這本書。這本書讀起來輕鬆明快,就像我說的有些場景令人不住發笑,當你與這些道德敗壞的玻璃心仔同處一室。……能有這本書問世,真的是一份難得的禮物。」——瑪麗亞‧桑波(Maria Semple),《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編劇、《囧媽的極地任務》(Where’d You Go, Bernadette)作者
目錄
前言
01 天真單純的希望
02 推銷革命
03 這會很好玩的
04 和那一切說拜拜
05 小紅書
06 我們的立場是什麼?
07 好好招待招待他
08 無路可退
09 麥克雞塊女士
10 報喜不報憂
11 公路旅行
12 祭品
13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14 卡坦島上的五名拓荒者和一名億萬富翁
15 簡單的要求
16 繼續開就對了
17 在榮光中墜落
18 紅旗
19 PAC男
20 對獨裁稱臣
21 億萬富翁時間寶貴
22 萬中選一的天選之人玩的飢餓遊戲
23 確保這鬼東西飛得動
24 加州時間
25 大鳥和教宗
26 西方壞女巫
27 街頭游擊戰略
28 挺身而進、乖乖躺下
29 公民桑切斯
30 撲克臉
31 暖心故事
32 壞孕大作戰
33 我們真的有必要深入討論這個嗎?
34 臉書大選
35 不爽面對真相
36 玫瑰花蕾
37 庶民總統
38 那就叫她們吃蛋糕不會哦
39 臉書女性主義者鬥陣俱樂部
40 北京的問候
41 我們的中國合作夥伴
42 尊敬的參議員
43 快速行動、打破陳規
44 情緒投放
45 上樑不正下樑歪
46 緬甸
47 真的不用搞成這樣的
48 公事公辦
尾聲
致謝
序/導讀
前言
我們人在某個考古遺址中,就在巴拿馬海岸上的某處。有我、兩個男同事、一大群基本上是全裸的人,還有馬克.祖克柏。馬克不太爽,這是二○一五年的美洲高峰會(Summit of the Americas),世界領袖齊聚一堂的國際會議。而我在說的這場活動呢,是場國宴,除了馬克之外,其他賓客理應僅由各國元首組成才對:巴西、哥倫比亞、古巴、加拿大、美國,和其他三十幾個國家。我想辦法替馬克弄來了邀請,因為我先前一直都在試圖說服他,說他應該要和這些人建立點交情才行。
但不知怎地,我們卻是唯一出席這場派對的人。
在黑暗的天色及低垂的雲朵下方,有條紅毯一路延伸,通進遺址內,並由黯淡的明火照耀著,紅毯兩旁林立穿著古代服飾的守衛,有折了邊的領子和五顏六色的絲質長褲,還邊揮舞著劍和斧頭之類的東西。另外還有些裸體人士,細看之後呢,你會發現他們其實算是半裸,身穿頗短的古代肉色服飾,在其中一側,有群人只裹著迷你纏腰布,手上拿著農作物,在更下頭,則是打扮得像是某種早期三K黨成員的人。而大家全在這些古代堡壘前面,此地是歐洲人在美洲太平洋沿岸歷史最為悠久的聚落。
「為什麼國宴上會出現裸體的人啊?」馬克低聲問。
「老實說,」我回答,邊尋找合理的回應,「我也不清楚。這也是我第一次和裸體人士一起參加國宴。」
我們在彷彿永無止盡的紅毯上跋涉,穿過種種詭異的景象,儀式、貿易、打鬥、天知道還有什麼鬼,和我在一起的臉書人大都迴避著目光,因為裸體的關係,也因為每當你直直望著其中一名沒穿衣服的亂入賓客,他們也都會迎上你的目光回瞪你。真的是令人不太舒服。
等我們來到空蕩蕩的用餐區,我一看座位的配置,規定誰該坐哪,我就毛骨悚然了起來。由於馬克並非國家元首,於是他被安排的座位呢,夾在似乎是巴拿馬總統的某種親戚之間,我的意思是,他們也很有可能是什麼部長或大臣啦,我一邊試著上網google他們,一邊假裝有關這晚的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再正常不過了,可是我當然是收不到網路訊號啊,因為我們人畢竟是在巴拿馬海岸的考古遺址裡頭嘛。
眼見沒什麼退路了,我便隨便將馬克的名牌和另一張桌子的某小國總統對調,那張桌子比較好。我偷偷摸摸將名牌偷渡到我的手提包裡,這樣那些剛現身並到處閒晃的工作人員就不會注意到,接著才放鬆喘了口氣,同時讓團隊知道我剛剛幹了什麼好事。
「他想坐卡斯楚旁邊。」哈維說。
「不可能啦。」我回答。
哈維是今晚出席的同事裡面我最喜歡的,全名哈維爾.奧立文(Javier Olivan),負責臉書的「成長」事宜,意思是他負責讓那數十億還沒註冊平台帳號的人趕緊辦帳號登入。哈維是個悠哉悠哉的西班牙人,也是公司管理高層中少數幾個有幽默感的人。
國家元首終於姍姍來遲後,我的工作便是想辦法「拉人到一旁」。我以前曾在大使館工作過,而所謂的「拉人到一旁」呢,便是外交行話,意思正如你所想:把你想講話的對象給拉到一旁。馬克在人群邊緣等待,完全不相信這一切,我在臉書負責國際政策事務,而要讓這有意義,我就得讓馬克參與臉書在世界各地所遭遇及創造出的種種議題和相關的政治。一間公司在國際層面上需要完成的某些事情呢,就只有執行長出馬才辦得到,只不過眼前這名執行長並不樂意,馬克對這一切都深深存疑,而且他很顯然也一點都不享受就是了。
我的第一個目標是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伯(Stephen Harper),我深呼吸,然後召喚出鋼鐵般的意志,這才接近他。
「您好,哈伯總理,」我說,「我是臉書的莎拉.溫─威廉絲,您可能會記得我,就是那些什麼數據中心和隱私權的東東。」聽著,這不是什麼多厲害的開場白,但我也就只有這點牌了,而且沒錯,「您可能會記得我」絕對也是太過頭了,我們畢竟從來沒見過面,且就算他確實真的記得我們的數據中心協商過程,也可能會覺得我們惡搞了他們的政府一把。臉書要他們接受一堆有的沒的讓步,結果最後還是把數據中心蓋在愛荷華州。
他就只是一臉茫然瞪著我看,彷彿我是他腳上長的疣似的。我這時從眼角餘光看見哈維似乎大大鬆了口氣,因為看到我正在替馬克尋找開發各個國家元首。
「總之,我是和馬克.祖克柏一起來的。」我停頓,他的表情超級難以理解,「我在想,您是否想和他見個面呢?」
「不想,」哈伯總理堅定表示,「我不要。」
這時我聽見身旁一陣洩氣的「哇喔」聲,並發覺哈維剛把馬克一起帶了過來,而在這整段對話中,他其實人都站在我旁邊。哈伯總理閃人,去和其他國家元首閒聊,馬克和我則就這麼站在原地,面面相覷。我轉向哈維,結果他竟然表示,「我去幫大家拿莫西多調酒。」然後便大步走向吧台,留下我和馬克面對這超不舒服的沉默,「記得拿雙份的哦。」我在他身後呼喊。
餘下的雞尾酒時段,政治領袖都躲著我們,沒人接近馬克,而他不習慣這樣,被人無視、晾在一旁。通常,他身旁都簇擁著一群人覺得他是全場最有趣的焦點,現在他卻一臉尷尬地站在這高檔派對之中,彷彿離水的魚。我們三人灌下哈維拿來的莫西多,然後我要他再去拿更多來。
我再度去確認馬克座位的事情,結果發現他們識破我了,座位也調了回來。於是我又試圖乾坤大挪移名牌一次,目標是另一個更加沒名氣的總統,卻只能站在一旁坐視名牌沒過幾分鐘又換了回來。燈光開始暗下來,表示喝酒時間結束,晚宴正式開始,我見狀迅速向馬克說明情況。
「那我還有必要留下來嗎?」他認真發問。
「沒必要。」我回答,心知肚明這晚對他來說已經夠怪了。
「那我們就閃人吧。」
但燈光就在這一刻熄滅,只餘一盞孤伶伶的聚光燈,還指著我們附近的一條通道。一群裝飾著繽紛絲綢的馬匹川流般衝出,由服裝精雕細琢的表演者騎乘。
那我們是要怎麼離開才行?
我們可不能回頭走那條永無止盡的紅毯,因為紅毯盡頭有一大群媒體,我們不可能讓國際媒體捕捉到馬克.祖克柏倉皇逃離一場國宴,可是也沒有其他我們找得到的出口。四面八方全都是遺址和堡壘,除了紅毯和馬匹川流而出的隧道之外。
巴拿馬總統站起身來,催大家趕緊就座。我最後環顧四下一眼,並做了一個糟糕的決定,要馬克和臉書團隊快點「跟著我!跑!」。
我直直衝向馬匹出現的地方。心想不管馬是從哪跑進來的,肯定都有出口的吧,但一直到哈維和馬克跑過踩著高跟鞋狂奔的我身邊,我看見了他們臉上恐懼的表情之後,我才發覺自己的錯誤。馬群在我們四周也想要閃,看起來也和人一樣驚慌失措,八成同樣沒料到會有個年輕的科技業執行長朝牠們衝鋒,邊穿過這座遺址的隧道吧,管我們跑過的鬼地方到底是城堡、教堂、堡壘,還什麼的。這簡直就是起肖了,眼前充滿噠噠的馬蹄聲、馬尾巴、絲綢、溫暖的哺乳類、恐懼、熱氣、西語的感嘆詞。接著,隧道奇蹟般猛然終止,我們出現在另一頭的黑暗中。
我往前彎下身子,部分是要喘口氣緩緩,部分是因為我不敢看馬克,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我完全不清楚有這麼多世界領袖到場,保全到底是怎麼安排的,我擔心大家隨時都可能會被狙擊手幹掉。
我強迫自己抬起頭來時,看得出我們正站在一片超爆大的原野中央,旁邊是某種古代的城牆,附近還有些披著絲綢的脫隊馬匹,在月光下閃閃發光。馬克給了我一個蒼白又疲憊的微笑,我們不確定該如何是好,於是便朝黑暗中進發,越過原野,還穿著一身國宴正裝,同時手機也收不到訊號,且對於我們身在何處也一點概念都沒有,只知道是在巴拿馬。我們跋涉過黑暗的野外,感覺大概走了好幾公里吧,希望能遇上道路,最後,我的手機終於有一格訊號了,於是便叫了車,而當對方問我車要派到哪裡時,我告訴他們:「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這裡是哪。」馬克聽見這話開始爆笑起來,其他人見狀也謹慎加入了他的行列。
我待在臉書的頭幾年差不多就像這樣,大都是投身在各種事物之中,但事情的發展最後卻幾乎都不怎麼如我們預期。我總共待了七年,而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那段時光,我會說,一切以充滿希望的喜劇展開,卻以黑暗和悔恨作結。我是負責提供意見的顧問之一,對象是公司的高層馬克.祖克柏和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他們當時正在發想臉書該怎麼和世界各地的政府打交道。但到了最後,我只能束手無策坐視他們拍起中國這類極權專制政府的馬屁,一邊隨便誤導大眾,而當馬克終於發覺八成是臉書害川普成功入主白宮,並由此得出他自己黑暗結論的那天,我也和他一起待在私人飛機上。話雖如此,在臉書的政策部門工作的大多數日子,其實都不太像在上演馬基維利著作中的章節啦,反倒更像是看著一群獲得了超能力又有錢到不行的十四歲小孩搭著私人飛機全世界趴趴飛,一邊思考著權力究竟替他們得到及帶來了些什麼。
這就是我這本書要講的故事。
試閱
40北京的問候
從前,我對臉書在中國的嘗試表達異議時,他們直接把我踢出中國團隊。眼前呢,在這種我想中國領導階層肯定會相當讚賞的專制獨裁操作下,因為我在其他地方表達異議,他們又違背我的意願把我安插回來,還要我負責管理。簡直就是統治階層的忠心大考驗嘛。
中國始終都榮登臉書內我「最不想知道事情」的第一名。對於這個我花了這麼多年鞠躬盡瘁的地方,最藏汙納垢的角落我寧願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所以我的計畫是呢,請個人來然後就離開臉書。
這時是二○一七年一月,自馬克的祕魯行和他決定展開全美政治巡迴以來,才剛過幾周。喬爾、馬克、沃恩全都在美國和北京之間往返,且多年來也都是如此,喬爾還會寄各種電郵來,標題都是「來自北京的問候」,我從來都沒特別仔細看。只除了那些上了新聞的時刻之外,比如馬克在霧霾中跑去天安門廣場慢跑,還貼了文的那次。
我知道即便我們遭到封鎖,臉書在中國的廣告生意仍持續成長,因為中國企業還是會在臉書上下廣告。這是辦得到的,藉由轉售,他們還是可以對不在中國的人還有會去中國的人投放廣告,事實上呢,中國還是臉書的第二大市場呢,當時貢獻的收入大概就有將近五十億美金,占臉書總收入約百分之十,只落後美國而已。這還是在公司遭到封鎖的情況下哦,所以我深知,中國對臉書來說非常重要。
可是隨著我從喬爾手上接過了臉書對中政策的日常業務,他們的策略卻極度晦澀難解,所以根本無法一目了然得知至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在和沃恩喝了次沒提供多少資訊的咖啡之後,我發覺我唯一的選項呢,就只剩從各式各樣的文件中抽絲剝繭,好試圖理解情況。
所以我坐下來讀好讀滿。
根據這些文件,自馬克寄出他那封電郵給高階管理層,宣布進駐中國是臉書頭號優先事項後的三年間,他對於讓這件事成真的渴望也只是有增無減。
而為了要達成目的,臉書也聘來了各種要人,包括美國前財政部副部長鮑伯.基米特(Bob Kimmitt),他現在是臉書董事會的首席「獨立」董事,馬克同時也會從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和美國前財長漢克.鮑爾森(Hank Paulson)那邊獲取建議。
我很好奇,中國到底幹嘛要允許臉書進入啊?我很快便找到一系列文件,說明了臉書的推銷話術,第一份的標題是「中國:我們的價值提案」,其中大部分都是企業那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我們會促進你們的經濟,並協助你們繁榮發展」之類的狗屁啦。他們承諾中國說,要協助他們提升全球影響力、推廣「中國夢」、支持創新及人力資源成長、向全世界的人行銷中國的產品。
但「關鍵」的提議是,臉書會協助中國「促進安全且穩定的社會秩序」,而這是什麼意思呢?答案是監控。他們指出,在臉書上,個人檔案代表的是實名註冊的真人,且「我們不管在何處上線營運,都會謹遵當地的法律,並和執法單位及政府機關發展緊密的合作關係」。
就算是用最良善的立意去解讀好了,臉書在說的依然都是:你們有數百萬人民會公開張貼有關他們自己的各種資訊,而只要你們想要,就可以任意去檢視及蒐集哦。而最惡意的解讀呢,同樣也是我的看法啦,則是臉書拿著一個東西在吊他們胃口,那就是有可能可以提供中國特殊管道,讓他們存取使用者的數據。極權專制國家正需要社會從上到下每一個人的各種資訊,而臉書可以提供他們一座大寶庫。
這樣的推銷話術,便表示臉書想要和中共勾結,好協助他們將自身的意志強加在人民身上:
臉書力求創造一個文明的線上環境,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尊重當地的法律;我們也力求創造一個和諧的線上環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移除冒犯性內容。我們也同意魯煒副部長的說法:「網際網路管理在中國的底線是遵守中國法律」還有「哪裡要自由,哪裡就要有秩序。自由是我們的目的,秩序是我們的手段,越是要自由,就越是要秩序,沒有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我都不敢想像馬克對美國人講這種話咧。
*
而又要由誰來進行臉書在中國的監控呢?誰要負責審閱使用者的貼文和私訊,鉅細靡遺地尋找、撤下所有中國政府想要移除的內容?範圍涵蓋美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的私訊嗎?又是誰要運用臉書的科技,應政府的要求肉搜?誰要負責檢舉、送交那些人?誰要對中共負責?是誰要弄髒手?這背後風險甚鉅,倘若支持遭到查禁的意見,將會導致騷擾、逮捕、甚或更糟的事情。
可以是由臉書奉中國政府之命,自行監控自己的使用者,或者也可以找間中國公司來幹,以某種合資公司的方式,並由臉書來提供所需的科技。我很快也發現一份文件,是我們的中國團隊在權衡由臉書自己弄髒手的各種利弊。
從優點上看來,臉書的領導階層相信若是這樣,他們就可以和政府建立更直接的溝通關係,在協調上會更容易,因為就不須去處理商業夥伴了,臉書也能分到更多在中國的營收。這對馬克來說滿重要的,因為他不想為了在中國上線營運,就分出他的股權或所有權,所以絕對是能避就避。
缺點方面則更為複雜,他們列出了好幾個:
「政府可能不那麼樂意直接和我們溝通」(和中國的合作夥伴相較之下)
「因為審查制度和運用使用者數據的方式,可能會招致更多人權、媒體、公共事務方面的公開批評」
「美國國會可能會要求檢視內容管控的各項條件」(換句話說,美國的立法機關可能會想知道中國政府的臉書敏感黑名單上面有什麼東西)
「會導致其他政府擁有更多談判籌碼,以尋求類似的待遇」
但引起我注意的事情是呢,臉書的領導階層所提到,由臉書自己去負責內容管控的其中一個「缺點」,竟然是這個:「提供、回報使用者數據,可能導致該使用者死亡、遭刑求或監禁,而臉書員工將為此負責。」
這看起來已經很糟糕了,事情卻不知怎地還在持續探底,在編輯修訂的筆記中,我看見喬爾把有關死亡、刑求、監禁的那部分給刪掉了,並在最終版用其他東西替代,所以最後的版本其實是長這樣子:
「臉書員工將負責直接回應政府索取數據的要求,而該政府實則並不尊重國際上的人權標準。」
話雖如此,即便我們公司的員工有可能要對死亡、刑求、監禁的後果負責,不管喬爾到底想怎麼措詞啦,馬克和臉書領導階層的共識最後仍然是,他們還是比較喜歡這麼做:
我們還是比較偏好在內容/數據上擁有更多掌控,以及和政府更密切的溝通,而不是找個合作夥伴當冤大頭,讓他們負責撤下爭議內容、回應政府需求,畢竟這麼做能獲得的保護有限。
夭壽哦。
我是知道臉書的領導階層有可能會對他們決策的後果徹頭徹尾漠不關心、毫不在乎啦,但我也是從來沒想過,他們有天竟然會走到這一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