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風雪定陵:從萬曆到文革地下玄宮洞開之謎(二十週年修訂版)

明十三陵是有計劃主動發掘的第一座皇帝陵墓,但卻等不到任何一篇有關定陵發掘的學術性報告問世..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個人喜歡
  • 9 405
    450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中國史地中華文化/民族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岳南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10/28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任皇帝萬曆(朱翊鈞)的陵墓,也是中國考古學史上首度以科學手法挖掘的帝王墓葬。它的發掘,疊刻著歷史與現實、過去與未來的印痕……。神祕、蒼涼、輝煌、悲壯……種種情緒召喚著我們去尋究這個已經消失了的帝國之謎,去一睹帝國主人昔日的風采英姿。

在追溯這座浩大皇陵建造始末的過程中,我們彷彿置身於那久遠的過去,一幕幕明宮廷朝野上下的無情爭鬥、皇帝后妃的愛恨情仇,淋漓盡致地展現面前,構築成撼動人心的歷史畫冊;它不但是明代社會的一個縮影,更是明帝國向後人展開的第一部百科全書!

而三百年後的一齣「海瑞罷官」,竟使得定陵挖掘工作者的壯志豪情、音容笑貌為無情的政治風暴所淹沒……歷史的海瑞、現實的吳晗,陰錯陽差地糾纏在一起;一代歷史巨擘的慘死,以及接踵而至的文化大革命,令每一個炎黃子孫為之同聲一哭,因為,一把烈火不僅燒毀了一帝二后僅存的屍骨,也燒出了中華文化蒼涼悲哀的歷史宿命……

作者

岳南

原名岳玉明,山東諸城人,一九六二年生,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歷任宣傳幹事、編輯、臺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駐校作家等。著有《風雪定陵》、《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出版,《風雪定陵》獲中國時報一九九六年十大好書獎。另有《陳寅恪與傅斯年》等傳記作品十餘部。《南渡北歸》三部曲出版後,在海內外引起轟動,《亞洲週刊》評其為二○一一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稱其為首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

楊仕

祖籍山東臨清,生於北京,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教務長楊其昌教授長女,1957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口腔醫學系,副主任醫師。業餘時間從事歷史與崑曲研究,著有《漫談十三陵》、《橫跨歐亞大回歸》(合)、《風雪定陵》(合)、《歌台何處》(合)等,北京市作協會員,現居北京。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周恩來的抉擇
獄中吳晗的悔恨/上書國務院/風雪天壽山

第二章 穿過歷史的迷霧
痛苦的歷程/獻陵風流事/走進監獄/城牆黑洞的啟示

第三章 少年天子
十歲的小皇帝/在鎖鏈的捆綁中成長/皇權與相權的結合

第四章 追蹤玄宮隧道
地宮入口與隧道門/電光閃過之後/火神爺的傳說/神秘的指路石

第五章 大廈崩潰
悲愴人生/舉家罹難/將星西隕

第六章 皇陵中的愛情
一根骨針/木板房突然塌陷/苦難的歲月/年夜篝火/匆匆來去的「卡門」/有情人終成眷屬

第七章 定陵地宮的主人
「吉壤」紛爭激烈的交鋒/破土大峪山/輝煌的陵園/山雨欲來

第八章 金剛牆謎洞
石隧道的神秘文字/發現圭字牆/封口消失何處/金字塔與中國皇陵

第九章 風流皇帝苦命妃
兩個女人/閉月羞花鄭貴妃/國本之爭/她在淒苦中死去/不得已的訣別/萬曆母子與德清和尚

第十章 玄宮轟然洞開
大牆之下話傳聞/玄宮初露/石門鑰匙與“自來石”

第十一章 風雨下定陵
瘋狂的報復/走向沉淪/最後的歸宿

第十二章 棺床前的困惑
希望與絕望/悽愴的愛情悲劇/奇特的葬例/定陵玄宮的歷史地位

第十三章 地宮中兩個女人
卍字元下的孤魂/蠟炸木俑與殉葬制度/孝端王氏

第十四章 打開皇帝的棺槨
無可奈何花落去/燈光重新閃亮/璀璨的瑰寶

第十五章 面對沉重的遺產
命運的轉折/第一座皇陵博物館/定陵與杠鈴

第十六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
帷幕悄悄拉開/“戰鬥隊”的勇士們/向帝后屍骨進軍/為時太晚的反思

第十七章 海瑞與吳晗
消失的偶像/死屍復活/吹皺一池清水/走向人生終點

第十八章 活著的與死去的
古墓裡亮起一豆燈光/令人失望的定時炸彈/無盡的哀思

第十九章 在歷史的檔案裡
毛澤東不去定陵的隱秘/陵園裡來了「胡伯伯」/周恩來對死人不感興趣/宋慶齡進入地下宮殿/攝影師懸樑自盡/江青深夜進入地宮/金錠失竊案/夜擒盜寶賊/帝后棺槨與七條人命

尾聲

代跋     往事如煙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序/導讀

前言

明定陵自一五九○年建成至今已四百餘年。

四百餘載滄桑歲月,使這座宏偉瑰麗的皇帝陵寢如同它那地下玄宮存放的青銅器一樣,蒙上了一層難以辨認的綠鏽。而陵墓主人那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更像一個謎團久久地困惑著無數學者、先哲至今為此爭論不休:一個幼年極端聰穎並頗有大志的皇帝何以在剛剛步入黃金時期就為自己修築陵墓?一個皇帝對一個女人的愛何以近四十年始終不渝,以至為她引起的「國本之爭」,差點斷送了大明江山?這個皇帝又何以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使大明帝國江河日下,幾乎伴同他一起走進了墳墓?

一九五八年九月六日,新華通訊社向世界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開。陵墓是一座地下宮殿,全部用大塊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兩層樓高、八十多公尺長。在後殿裡放著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紅色棺材,明朝第十三個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都躺在裡面。屍體已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這些錦緞時經三百餘年,有的還金光閃閃。織錦品的發現,對瞭解和研究久已失傳的明代特有的絲織技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震驚、愕然、猜疑……這條被封鎖了兩年多的消息一經播出,立即使各國考古界為之譁然,無數驚愕的目光驟然投向東方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與此同時,某些大國的科研情報部門,立即開動迅速運轉的機器,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探測著定陵洞開的隱密和出土文物的價值。

其間,最敏感的美聯社率先作出反應——

這是中國自成立後有計劃主動發掘的第一座皇帝陵墓。它從一九五六年五月開始動工,至一九五八年七月結束,為時二年零二個月。一切跡象表明,定陵的發掘是由一批實力雄厚、訓練有素的專家完成的。據觀察家分析,這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考古發掘,說明紅色中國的考古學事業正在走向成熟……

定陵已經開放,似乎一切都不再是秘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當我們步入古老幽深的地下玄宮(王者的墓穴),面對三口複製的朱紅色棺槨,仍覺一團團迷霧在心中升騰,冥冥之中似有一種聲音在向世間訴說著什麼,如泣如訴,如悲如哭。

當年出土的那三口用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巨大朱漆棺槨原物安在?那三具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的屍體存放何處?那金光閃閃,囊括了整個中華民族絲織技術和人類紡織技術高峰的幾百匹織錦珍品又在哪裡?

迷霧又一次困惑了人們。

國外科學界睜大了眼睛密切注視著定陵發掘報告的誕生,希圖從中得到破譯的密碼,獲得難以預料的資訊。

但,三十年過去,中華大地上卻沒有一篇有關定陵發掘的學術性報告問世。這時,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人們望眼欲穿,如火的希望漸漸地變為灰燼。

終於,耐不住寂寞的人們開始用不同的形式探測這一「祕密」的起因,信函如雪片一樣從世界各地飛來。不解、惱怒、甚至出言不遜……一位香港的華人女科學家在信中憤然寫道:「定陵發掘近三十年而不出一篇學術報告,如此巨大的時間間隔是世界考古史上絕無僅有的。我真擔心,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及祖宗留下的基業,會毀于你們這些不肖子孫之手……」

巨石飛來,響聲如雷,中國考古界卻出奇地沉默。他們不能不表示沉默,又怎能不表示沉默?

面對異國他邦那一雙雙真誠、期待的眼睛,即使是一代考古巨匠夏鼐也無法解釋和羞於訴說。定陵的發掘連接著久遠的過去,交織著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在他和他的弟子心中,當年那史詩般的偉大發掘,以及輝煌的榮光,似乎早已成為遙遠的夢幻。縈繞在腦際的卻是一曲棺槨毀棄,骨架被焚,發掘者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蒼涼輓歌……

三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歷史給予我們的是定陵發掘見證人衰老病死的噩耗。當年首次倡議發掘並聯名上書政務院的吳晗、郭沫若、沈雁冰、鄧拓、範文瀾、張蘇以及參加指導發掘工作的鄭振鐸、夏鼐等文化巨匠俱已作古,即使是當年參加發掘的不到二十歲的熱血青年,也已青春早逝,華髮頻添,垂垂老矣。自然法則不可抗拒,歷史就是這樣造就著一切,又毀滅著一切。

面對這種可怕的「死亡週期」,今天的我們不能再度沉默。既然歷史已經不可挽回地賦予了定陵洞開的歷史事實,我們理應當此重任,以沉重的筆尖作犁鏵,去刺破歲月沉積的覆蓋層,撿拾遠古遺留的碎片,以期修補和復原歷史的原貌,使其閃爍自身的光華或暗淡,讓死去的感到欣慰,活著的不再遺憾。

——這便是我們筆耕的誓願。

試閱

前言

請在大腦中心算8,388,628×2,你能在幾秒之內得出答案嗎?有一個年輕的男孩做得到,而且還能持續乘上二十四次,每一次都算對;還有一個男孩可以告訴你現在是幾點幾分,甚至把他從睡夢中叫起來,他也能正確地說出時間。有一個女孩可以正確地告訴你六公尺外某個物體的尺寸;另一個女孩六歲時就畫出許多栩栩如生、充滿活力的畫作,有人認為她所畫的「飛馳的馬」更勝達文西的畫作呢。然而上述這些孩子他們的智商都不到七十。大腦實在是一個神奇的東西!你的大腦也許稱不上怪,但實在是一個奇特的東西。它可以算是地球上最精密的訊息轉換系統,讓你能夠知道書上這些小黑線的意思是什麼。為了要達成這個奇蹟,你的大腦送出電流,在幾百公里長的神經纖維上快速奔跑,你在不到一眨眼之間的時間內完成這項作業,而這些神經元小到幾千個神經元可以一起擠到本句的句點中。你剛剛就是在進行這項作業,但是你不自覺。同樣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怎麼運作的。

大腦守則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讓你知道關於大腦運作的十二條規則。我把它稱為「大腦守則」,我會先告訴你每一條規則的科學證據,並介紹背後的研究者,然後告訴你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應用在學校和職場的表現上。大腦很複雜,每一個主題我只能選一些你馬上可以聯結到生活上的資訊,雖然不是很完整,但是我希望都是你可以理解的。你會碰到下面的例子:

●我們是無法在書桌前面坐八個小時的。從演化的觀點來看,我們是在一天走或跑二十公里的同時發展我們的大腦。大腦仍然渴求那種經驗,這是為什麼運動會增加我們的腦力(大腦守則2),尤其對我們這種整天坐辦公室或教室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有運動的人長期記憶比每天躺在沙發上不動的人強,他們的推理能力、注意力 及問題解決能力也比較好。

●假如你參加過研討會,看過主講人一張又一張地播放投影片時,你一定會發現人無法對無聊的東西集中注意力(大腦守則6)。通常你有幾秒鐘的時間去捉住人們的注意力,然後大約可維持他人的注意十分鐘左右;在九分五十九秒時,你一定要再做些什麼事來重新捉住人們的注意力,使大家能再注意十分鐘,這件事必須能引起 情緒共鳴,並且跟主題相關的才行。同時,大腦也需要暫時休息一下,這是為什麼在本書中,我用故事來闡明我的論點。

●你曾在下午三點鐘左右覺得疲倦嗎?這是因為你的大腦很想小憩一會兒,假如你暫停工作去休息一下,稍後的效率會更好。有一個研究發現,二十六分鐘的小憩,能增加美國太空總署飛行員表現的百分之三十四。你前一晚睡眠是否充足也會影響第二天的心智表現—睡得好,就想得清楚(大腦守則3)。

●在本書中,你會讀到有一個人只看一眼就能過目不忘,永遠記得書上寫的東西。大部分人是忘的比記的多,這是為什麼我們要重複背誦才記得(大腦守則7)。當你了解大腦的記憶規則後,你就了解為什麼我很反對家庭作業的概念。

●我們會探討為什麼兩歲的孩子怎麼講都講不聽,他們的叛逆行為,其實是大腦想要探索的強大驅力造成的外顯現象。嬰兒可能對外面的世界所知不多,但他們非常了解要怎麼樣獲得外面的知識,我們是天生的探索者(大腦守則 12 ),這個渴望從來不曾離開過我們,即使生活在人造的環境,探索的需求仍然活在我們的血液中。

龜毛係數

我是個好人,但我也是個壞脾氣的龜毛科學家。能夠出現在本書的實驗研究,都需通過我某些客戶口中的麥氏龜毛係數(Medina Grump Factor, MGF)認證,這表示我所採用的研 究必須發表在同儕審定的期刊上,而且它的效果必須成功地被其他實驗室驗證。許多我所採用的研究已經被人重複過幾十次,結果是很穩定的。(為了讀者閱讀的方便,很多延伸的參 考資料沒有列在書中,但是你可以瀏覽本書的網站:www.brainrules.net/references) 大腦守則並非正式處方箋 關於大腦,我們尚有許多未解之謎。我是一名專長在精神疾病領域的發展分子生物學家,在我的專業生涯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私人顧問,處理過無數的研究計畫。在我多年職涯裡,我親眼見到基因(DNA指令)與行為(一個人真正的行動)之間有著多大的差距。你很難肯定地說某基因會導致某種行為,或改變A行為來得到B結果。有時候,我會看到一些文章或書籍,宣稱根據「最新大腦發現」,以聳動的言論教導我們如何學習或做生意,例如:鼓勵讓學生聽古典音樂以促進數學能力的「莫札特效應」;或是主張擅長分析者是「左腦人」,而有創意者是「右腦人」,並依此規則管理人才。剛開始我很驚慌,擔心自己是不是漏讀了什麼重要論文?我會說許多大腦科學的方言,但是我卻不知道有這種保證成功的學習和經商方式。事實上,假如我們真的了解大腦如何端起一杯水來喝,這會是一個重大發現。(譯註:作者很含蓄地說出坊間那些賣偽大腦科學的廣告是無稽的。像他這種會說很多大腦方言〔即從分子生物學到細胞系統到行為層次都精通〕的人也不知道這個「最新發現」時,這個發現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所以我並不需要驚慌。大腦研究雖然無法肯定地告訴我們如何成為比較好的老師、家長、企業領導人和學生,但我會在每個章節最末,列舉大腦研究中較可行的方法,提供給你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但是,這些並非正式處方箋,它們只是假設而已。如果你願意嘗試這些方法,那麼就當作是在進行一個小型研究計劃,看看這些方法對你而言是否真的有效果。

回到叢林

我們對大腦的知識來自研究大腦組織的生物學家、研究行為的實驗心理學家、研究細胞組織和行為之關聯性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以及演化生物學家共同的努力。雖然我們對大腦究竟怎樣運作知道的不多,但是演化的歷史告訴我們:大腦的發展是為了(1)解決問題,而這些是(2)有關生存的問題,(3)在不穩定的戶外環境中(4)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需要持續不停地移動 。我把這稱為大腦的「表現封套」(performance envelope)。本書的每一個主題—運動、睡眠、壓力、大腦迴路、注意力、記憶、感覺的整合、視覺、音樂、性別及探索—都跟這個表現封套有關。移動會變成大量的運動,環境的不穩定性使得大腦神經迴路的設定非常有彈性,讓我們可以透過探索來解決問題。從錯誤中學習,使我們可以在戶外生存下來。這表示我們可以選擇地注意某些東西,放棄對某些東西的注意,也代表我們需要以特殊的方式來建構記憶。雖然幾十年來,我們都把大腦關在教室和辦公室之中,事實上我們的大腦是建構來在叢林和大草原中求生存的,我們到現在還沒有脫離這個表現封套。多數人對於大腦的運作方式一竅不通,所以人們會做些蠢事,例如:一邊打手機一邊開車。但是在「注意力」這個功能上,大腦其實是不能同時做好幾件事情的。我們製造出非常緊張的工作環境,但是緊張其實對生產力是不好的。我們的學校就設計得很緊張,所以真正的學習大部分是在家庭中發生。這些研究,整個來說,帶給我們什麼訊息呢?基本上可以說:假如你要創造一個直接與我們大腦最擅長的能力相牴觸的教育環境,你會設計出我們現在的教室;假如你要創造出一個直接與大腦最擅長的能力相牴觸的職場環境,你會設計出使用小隔間的辦公室。假如你想改變,必須拆掉原有的,一切從頭來過。你可以怪大腦科學家很少跟老師和企業家談話,也不跟教育主管、會計師、機關首長和 公司總裁談話。除非你家裡客廳的茶几上擺的是《神經科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否則你根本不會知道神經科學發生了什麼事。這本書就是想把你從圈外人變成圈內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7910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4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