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1119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碎碎念就能學好英文

  • 9 180
    200
  • 分類:
    中文書語言/字辭典英語學習商用英語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酒井穰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蘇楓雅
  • 出版社: 繁星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0/06/11

活動訊息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的對象,是以稍微有英文閱讀能力,但一碰到英文會話就完全無法理解的商業人士為主,所以只要擁有國中程度的英文能力,大致上就能讀懂。

根據外語學習的研究顯示,不只是英文,要學會任何跟母語非常不同的外語,學習的強烈動機,以及相當長的學習時間都是必要的條件。換言之,「要學會英文,聽說讀寫反複地力行很重要」。因此,本書首先要教大家的就是「自言自語學習法」,就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學習法。此外,本書也將教你「第二自我形成的假說」,告訴你英文不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更具有其他驚人的可能性。

本書分為以下五個篇章:
理論篇
一邊敘述、一邊解讀「第二自我形成的假說」,並說明在英文學習相關的書籍中,一直以來被置之不理的「學習英文之理由」。

實踐篇第一級
自言自語學習法的基礎就是累積 1000 個英文語彙,以利用英英辭典的獨特方法來進行。此技巧應用了《英英辭典活用指南》(磐崎弘貞著) 書上所介紹的方法,以及運動心理學的竅門 (Know-How)。

實踐篇第二級
目的在於為混亂的「英文發音」問題劃上休止符。關於英文的發音,即使是知識淵博的專家,也分為「發音是絕對重要」以及「不理發音也沒關係」等兩派不同的看法。

實踐篇第三級
將自言自語學習法與商業思考連結在一起。就算只懂得 1000 個語彙,也有十足的可能進入這個階段。事實上,還是有很多人即使是用怪里怪氣的英文,也能夠在海外從事商業活動。

發展篇
強力推薦與一起持續實踐自言自語學習法的同伴,或自言自語的搭檔進行英文會話。

名人推薦

「精通英文的商業人士,並不是因為懂得英文而優秀,是擁有「第二自我」才成為優秀的。」──吉越浩一郎 (黛安芬國際公司日本公司 前社長)

「我在之前任職過的豐田和波士頓顧問公司,被提醒「要重複五次為什麼」。透過讓第二自我詢問為什麼,就可成為一起鍛鍊英文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訓練。」──真角曉子 (Vulgare顧問公司 執行董事)

譯者


蘇楓雅

墨爾本大學文學學士。精通中文、英文、日文,曾任經理祕書兼翻譯口譯,之後以商業英文教師旅居大阪三年,曾任天下文化編輯及大小創意的智識編輯。

譯有《休閒活動規劃與執行》、《半農半X的生活》、《死人的生活》。個性獨立樂觀、認真負責,擅長分析與組織,並勇於嘗試新觀念。現居澳洲。

目錄

前言

理論篇
一、學習英文的理由
一種語言一種人格的法則
第二自我 (另一個自己) 與創造力
學習英文就是獲得創造力來源的第二自我
二、為何學習英文很困難?
三、為什麼說英文特別困難?
語彙可分成被動語彙和主動語彙
四、英文會話自言自語學習法
五、關於自言自語學習法的理論定位
經過證實的自言自語效果
專欄 精通英文後連日文也會進步

實踐篇第一級 用自言自語建立語彙基礎
一、學習法的背景 (第一級)
Coffee break 商業文書中的shall和may
二、自言自語學習法 (第一級)
準備道具 (第一級)
步驟一 找出白費、浪費的時間
步驟二 選一個熟知的英文單字
步驟三 用英文自言自語說明 (定義) 自己選出的單字
步驟四 將自己辛苦完成的說明跟英英辭典的說明進行比較
步驟五 用自言自語把英英辭典的說明讀三遍
步驟六 打勾確認用自言自語學習過的單字
步驟七 將一個回魂針移往左邊的口袋
專欄 英英辭典的選擇方法

實踐篇第二級 用自言自語矯正發音
一、學習法的背景 (第二級)
內容字和功能字
首先,有意識地只聽取內容字
英文的音程、節奏感
重點一 經常意識節奏的存在
重點二 數拍子
重點三 擺動身體
區別內容字和功能字說話的訓練
Coffee break 辭典意外沒有記載的due diligence
二、自言自語學習法 (第二級)
準備道具 (第二級)
步驟一 連結到「外語廣場 美國總統演說.演講」的網站
步驟二 下載適當的錄音內容,製作講稿
步驟三 把講稿中的內容字圈起來之後,再聽原聲錄音
步驟四 觀看影片
步驟五 手拿畫著圈圈的講稿,自言自語讀出並強調圈起的部分
步驟六 一週只以一個演講進行自言自語
步驟七 以圖像訓練 (image-training) 作為結束
專欄 正確使用填空語吧

實踐篇第三級 用自言自語進行商業思考的訓練
一、學習法的背景 (第三級)
你知道「五個為什麼」這句話嗎?
首先,從把自己平時負面的想法變成正面的想法開始
Coffee break 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的差異愈來愈重要
二、自言自語學習法 (第三級)
準備道具 (第三級)
步驟一 找出自己經常使用的五個自言自語的日文
步驟二 定義這五個措辭
步驟三 利用英英辭典確認剛才定義的自言自語
步驟四 開始實際地使用這五個措辭
步驟五 不要將負面的放置不理
步驟六 解決原因
步驟七 用日文思考同一個問題
專欄 一邊實際體驗停滯 (plateau) 現象,一邊前進

發展篇
一、尋找自言自語的夥伴
找尋自言自語夥伴的方法
與自語自語夥伴之間的英文會話
那樣說比較好,還是這樣說比較好
二、文法世界令人畏懼的深奧
文法世界裡發生的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
英文文法的困境
「忘記」英文文法的具體方法
三、探索語源的趣味
分析單字的樂趣
四、關於英文會話學校
五、考慮短期留學
六、用英文作夢
專欄 為了消除面對歐美的自卑情結,就要學英文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導讀 赤松 武 (外交部國際協力局政策科)

附錄一 演講錄音免費網站
附錄二 有益的英文學習網站

試閱

理論篇


一、學習英文的理由

為什麼應該要學英文呢?


現在我們必須好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認為,英文是以利我們在國際化的時代生存下去,絕對必須擁有的「工具」。事實上,有許多人都認為,「今後如果連英文都不會的話,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雖然以前我自己本身也曾經說過同樣的話,不過,在思考關於英文自動翻譯機的過程中,我逐漸強烈地感知到這個主張其實是個誤導。

若只是因為生存的理由,使得全世界對英文能力有了需求,那麼,遲早有一天僅供實用用途的高性能自動翻譯機,應該就會發明成功吧。這也許是十年、二十年後久遠未來的事情,但也可能明天就會發生。


也許這種自動翻譯機的構造,可以讓我們跟眼前的美國人溝通,只要透過像手機這樣的末端裝置說話,即可把日文翻譯成英文、英文翻譯成日文,並從各自的末端裝置中聽到翻譯的內容。當然,外國的網頁等資訊,將來應該全面可就實用程度進行自動翻譯,讓人毫無困難地用日文閱讀吧。

那麼,一旦這種自動翻譯機開發完成之後,對我們而言,學習英文或其他外國語言的意義,是否就完全喪失了呢?


反過來說,如果學習英文的意義真的因此喪失,那麼,被視為時代生存工具的英文,其受到高度注目的地位便是含有有效期限的,在這個技術開發不斷加速前進的現代,英文的地位會隨著自動翻譯機的完成而過期無效,令人不得不說這學習意義是相當薄弱的。


一種語言一種人格的法則

大腦專門研究當中,有一份案例報告:某個會說兩種語言的人因為遭到意外事故,造成腦部損傷;結果只有其中一種語言能力完全喪失,另一語言能力卻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假設,行使各個語言的大腦迴路,存有大量重疊的部分,這種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失語症,竟然沒有同時損害到腦內的兩種語言能力,應該是很奇怪的。

此外,其他研究也發現,日本人使用日文和美國人使用英文時,大腦的運作方式有著明顯的差異。

知名經濟學家野口悠紀雄教授 (早稻田大學),也曾在著作中提及高中時代恩師所說過的話:「學習英文,即是透過訓練逐漸增加英語細胞」,並且發現這單純的譬喻別具深層的意義。

當然,與上述說法相反的理論也的確存在;但是,人類的大腦或許在處理每一種語言時,會在腦內形成不同的迴路,如此思考似乎也沒有錯。

甚至是以哲學家的觀點來思考,如果人的心靈生自語言,那麼日文迴路所形成的心靈與英文迴路所形成的心靈,因為迴路的不同,於是就出現了差異。

我曾聽說過一個有趣的祕訣 (Know-How)。用日文想事情,不知不覺陷入負面思考的時候,只要將思考內容轉換成英文,就可以消除灰暗的情緒,因為要充分表現出負面想法的英文辭彙本來就不夠,於是就能夠一直維持正面思考的人格了。

顯然,外語能力達到某種熟練程度以上的人,除了應用每一語言的大腦迴路有所差異之外,似乎各個迴路當中,即使微弱也很可能有「人格」正在產生。


第二自我 (另一個自己) 與創造力

在部落格界也很出名的內田樹教授 (神戶女學院大學),在著作和部落格上都指出,像村上春樹及橋本治如此優秀的作家,在他們自己的內在,一定有個能夠成為自己談話對象的「與我不同的我」,也就是擁有第二自我 (alters ego) 的意思。

根據內田教授的敘述,如此優秀的作家,似乎都會跟自己內在的另一個人進行對話,例如:「這個工作做得來嗎」、「如果做了的話會怎麼樣」等等。如此說來,第二自我應該也可以說是傑出創造者的創造力泉源吧。

接觸到內田教授的描述,讓我想到有關自己產生創意的祕訣。

就開始執筆寫書來說,我一直以來做的工作總是需要新的創意,不過,說到新的創意,它總是在沒有人特定想要的時候不斷地湧現,一旦有人來要求並且附上期限,頓時就成了困擾,馬上就腸思枯竭了。

於是,面對這樣的苦惱,我想到的方法就是,利用日文和英文一起思考同一個問題。

因為我發現到,假設要針對同一個問題產出新的創意,用日文思考的結果和用英文思考的結果,兩者會顯現出不容忽視的差異。

不妨說,這方式比較類似「用日文思考的自我」與「用英文思考的自我」兩人一起進行了腦力激盪。

現在我的主張是,對村上春樹和橋本治這樣的天才而言,第二自我很可能是自然產生的,要是能精通英文 (或母語以外的其他語言) 的話,那麼任何人應該也都能擁有自己的第二自我吧。

此外,村上春樹也以英文文學的翻譯家身分而出名,在我的想像中,他的第二自我 (聽說村上先生還將之取名為「鰻」) 也許是用英文在說話的呢。


學習英文就是獲得創造力來源的第二自我

或許可以把持續學習英文這件事,想成一直在培養可謂創造力泉源的第二自我,可說是類似「角色扮演遊戲」(Role Playing Game, RPG) 的東西。

在自己的內在,只要擁有一個「與我不同的我」,其思考的高度足以在談話中進行應對,那麼尤其是在用日文思考而掉進死胡同的情況時,就能讓你擁有另外一個選擇,將思考切換成英文。

在現階段,以上的敘述不過是看似玄妙的假說,但我認為,作為學習英文的動機之一,這假說相當有效。
理論篇


二、為何學習英文很困難?



雖然研究結果紛歧,但是我們知道,一般人過了小學高年級 (十至十二歲階段) 之後,學習外語就會變得極端地困難。

這項事實以「關鍵期假說」為前提,指的是人類腦內有個專司獲得語言的系統,該系統只能在某期間限制內進行活化。

嚴格來說,適應大幅環境變化的能力,應該是演化過程中,存活下來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徵。

對人類而言,語言是為了適應不同文化環境所必需的東西,因此,外語的習得對多數人來說很困難的這件事實,就生物學上的意義,怎麼看都令人覺得奇怪。

別說是騎腳踏車或游泳,就算是新工作所需要的技巧,即使在長大成人以後也仍有充分學會的可能,為何偏偏只有學習外語不是如此。

人類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進化到今天的程度,因此,如果打從一開始就具備能夠輕易應付多種語言的能力,應該是不足為奇的事啊。

反過來說,對於人類這樣的生物而言,學習外語似乎也暗示著不可忽視的「風險」存在。

用風險來形容似乎有點誇張,不過,如果是人類幾乎沒有例外,明明會使用母語,一旦面對成人之後才開始學的外語,竟會遭遇如此大的困難,其理由跟能力無關,應該思索還有其他的理由才是。

小學高年級被當作關鍵期,是從臨界線的存在開始推測的結果,在這臨界線內,人可以在成人之後依舊原封不動地保留當時的記憶,而這個關鍵期與母語塑造的自我開始定型的時期剛好重疊。

在母語的自我之上,進行外語迴路的「重疊書寫」,對有必要維持自我一致性的人類而言,是相當危險的事,有可能會造成一個人陷入精神不安穩的狀態。

如之前所敘述的,實際上一旦英文口說能力達到某種程度,就能感覺得到日文的人格與英文的人格之間依稀的差異,可以說是變成了一種輕微雙重人格的狀態。

社會心理學家岡本浩一教授 (東洋英和女學院大學) 也曾在著作中描寫到,以他自己的留學經驗為出發點,用英文進行思考會讓自己的情緒變得不穩定,想法變得幼稚,最後甚至體會到某種危機感,懷疑自己的人格成長是否倒退了。

語言這東西,對人類而言,明顯具有單純只是工具以上更深的意義,在母語之上增添外語的習得,也許對人類精神上的負擔要比想像中大許多。

語言的學習,應該也包含了超越自我的「精神鍛鍊」這個面向吧。
理論篇


三、為什麼說英文特別困難?


即便是英文閱讀能力很好的人,一旦變成用說的,無法理解的人並不少。我想,覺得這點很不可思議的人不在少數。

關於大腦,我們仍有許多未知的事情,且至少有必要注意一些相關的假說。不過,就口說英文這個問題的癥結而言,透過認知心理學的假說,就足以充分且清楚地說明。

人類腦內資訊處理的部分,分別是有意識地判斷事物的「控制化處理」(controlled processing),以及無意識地判斷事物的「自動化處理」(automatic processing),兩者並列使用。

我們知道在控制化處理當中,主要應用的是「工作記憶」(working gccsrc176.txt),也可稱作「大腦筆記本」,此記憶容量有限,記憶的保存時間也比較短。

自動化處理則主要應用被稱為「長期記憶」的記憶系統,保存於此的資訊儘管會以緩慢的速度遺忘消失,但基本上到死亡為止都會一直保存著。

在母語的口說方面,為了組織 (有意識地) 想講的話的意思及內容,控制化處理將會利用工作記憶來進行;至於文法及對應的模式、發音等等,則是透過取用長期記憶來進行自動化的處理。

不過,當日本人碰到英文對話,首先會用日文思考想說的話的意思及內容,同時再針對這思考的內容,取用長期記憶內用日文記住的「英文文法」來翻譯成英文。如此辛苦的工作,會要求大腦在短時間內進行控制化處理,結果就造成了工作記憶容量超載的現象。

更何況,就日本人的情況而言,因為還要特別注意L和R的發音等細節,所以日本人視英文會話為近乎是一種驚恐狀態的體驗,其實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日本的英文教育,就英文作文 (writing) 方面,都是採取「日文英譯」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把拿到的日文文章翻譯成英文。在高中和大學的入學考試當中,日文英譯佔有一大部分分數的事實,也促使這種教學方式繼續存在。

來自這種教育背景的日本人,如今下定決心透過自學嘗試學會英文會話,自然會應用在補習班和學校學到的日文英譯 (writing) 技巧,也就是先用日文思考、寫出日文的文章,再把文章內容翻譯成英文之後說出來。

許多日本人會以為,以「超快速」的速度熟練進行這個翻譯程序,就是精通英文會話之道,造成這樣的誤會也不無道理。

可是,「超快速」的翻譯對工作記憶的極限是種挑戰,而且從日本人現在還在為英文會話受苦,就可證明這方法根本沒有用。

到頭來,如果無法跨越日文英譯 (翻譯) 的階段,不管經過多久的時間,日本人還是不可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跨越翻譯這件事,就像人們經常說的一樣,指的就是「用英文思考」,而要具備用英文思考的能力,就表示要在腦內形成英文的迴路。

由此導出的重要結論就是,會話技巧的差異,直接反映出腦內英文迴路的發展階段。


語彙可分成被動語彙和主動語彙

有許多人即使英文聽力很強,一旦要說英文就應付不來了。秉持「多聽」這個關鍵詞,長期沐浴在英文的語言裡,卻完全不會說的人也不在少數。

不可否認,這些英文聽力好的人,確實能夠以英文的原形來理解英文,而且看來也已經為「用英文思考」奠定了基礎。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關於語彙,可分成兩種類別,一種是聽解、閱讀時候使用的被動語彙 (passive vocabulary),另一種是書寫和說話時候使用的主動語彙 (active vocabulary)。而被動語彙和主動語彙,在性質和數量上皆不相同。

在日文的情況也一樣,即使可以讀懂很艱澀的語詞,但多數應該都是自己幾乎不會在會話中使用的語彙吧。

根據報告指出,類似這種存在於被動語彙和主動語彙之間的「差異」,外語的比母語的差距更大。

就算因為聽到某個單字,懂得那個字的意思,也不代表自己就會使用,如果不清楚這一點,英文的口說能力就無法進步。

多聽,是學習外語一項重要的步驟。應該可以利用有聲書等工具,專心讓自己沐浴在英文的語言裡。

不過在聽的同時也必須了解到,光是聽英文,絕對無法逐漸變得會說英文。要實際多遍地練習說、練習寫被動語彙,才能開始提升駕馭主動語彙的能力水準。而支撐著能力提升的,除了「輸出學習」(output learning) 之外沒有別的方法。
理論篇


四、英文會話自言自語學習法


英文這語言,要使用才會進步。

而且,說到使用英文的機會,就算一直等待也可能不會出現。

若是這樣的話,就只好自己來創造使用英文的機會了。

這個方法就是「自言自語」。

英文並不是「有了能力」才使用,而是「為了獲得能力」才要使用。

本書的實踐篇,特別以注重口說能力的獨特觀點來寫,因為我認為,無論如何照著英文原形來說英文的這個動作,攸關著腦內英文迴路的形成。

更具體地來說,用英文自言自語,是為了能夠讓人實際感受到「自己想說的話」和「自己實際上能表達的話」之間的差距,一再反覆許多遍地嚐到挫折與苦惱。

就是要能夠實際體會這樣的挫折感,學習者才會初次湧現,想要填補這差距的自然學習動機,而且,也可以體驗克服一個個差距後內在的喜悅。

這種挫折感,在可以用日文慢慢思考的英文閱讀和寫作當中,以及在縱使無法完全理解也可以聽下去的聆聽當中,是絕對體驗不到的。

只是聽而不解的聆聽與自言自語的學習法,兩者的學習密度、大腦用力的程度完全截然不同。

這種學習的「密度」,很明顯地正是時間不夠用的上班族,應該要注意的重點。

人類的動機可分為兩種:從自己內在泉湧而上的內發動機,以及從外在壓力所產生的外誘動機。

我們經常聽到的理由,例如「因為現在起可是英文的時代」,或「連英文都不會的話就難堪了」,當中都包含了「時代」及「他人的眼光」等因素,從這點清楚地顯示出,這些理由都跟外誘動機有關。

然而如之前所描述的,這種外誘動機與內發動機相較之下,具有缺乏持續力的缺點。若是出於義務和不安,即使有心想要學習英文會話,但結果總是無法堅持下去,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此關鍵在於,要如何把英文會話和內發動機連結在一起的觀點。

自言自語學習法的目的,即是追求一步步跨越自己設定的差距所帶來的喜悅,這種態度正好可以讓人專注在自己內在泉湧的「內發動機」上面。

我相信,許多日本人會在英文學習上受到挫折,最終都是因為沒有一個內發動機的緣故所造成的結果。
理論篇


五、關於自言自語學習法的理論定位


本書的內容,值得矚目的是用英文自言自語的效果,並且作為具體的學習法將這效果昇華。

雖然我們知道,自言自語要說出聲音效果才會好,不過,如之前所述,本書將把自言自語定位成「與自己本身的對話」,所以,在腦內自己對自己用英文說話的行為,也可視為是一種自言自語。

客觀來說,這個自言自語學習法,並不是目前為止在日本廣泛採用的、以文法譯讀為主的學習方法。自言自語學習法從學習階段的初級開始,即使懂的語彙和文法都非常有限,重點卻是著重在建立「傳達想對對方說的話」這樣的溝通,專業而言可說是屬於稱為「溝通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的英文學習法。

針對實際的溝通所進行的練習,比其他的學習法更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溝通教學法」便是以這樣的研究結果作為基礎的學習方法,暫時捨去文法的正確性 (accuracy),首先要達成的是流暢度 (fluency)。

正確性與流暢度兩者處於權衡關係 (trade off) 之中,即使專家之間也有這樣的共識,作為學習英文時的策略,是二選一狀態中「取捨」的問題,這麼想就不會錯了。

然而,日本人以正確性為優先的結果,造成在習得英文上飽受挫折,這點應該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吧。

雖然似乎很矛盾,但是我絕無主張輕視正確性 (文法) 的意思。事實上,發展篇當中將會介紹文法的重要性,以及鍛鍊的方法。

總之我認為,就學習順序的問題而言,以正確性為優先的學習方法產生了許多犧牲者,現在已經不能再被視為是一種選擇了。

那麼,唯一剩下的學習策略就只有「溝通教學法」了不是嗎?一開始是近乎忽視文法的狀態,從以流暢度為優先的溝通學習法入門之後,再逐漸提高正確性。


經過證實的自言自語效果


在外語習得方面,用外語自言自語的學習法會有效果的報告,就我個人確認的結果是,一九五七年語言學家兼聖經譯者的奈達 (Eugene A. Nida) 在著作《外語學習》(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中有相關的著墨。

此外,在為本書執筆時所參考的下列三本著作當中,身為英文學者的作者們也提到,用英文自言自語的學習方法,很適合人們採用實行。

《學習外語成功的人、失敗的人》(白井恭弘著)

《英語達人私塾》(斎藤兆史著)

《英英辭典活用指南》(磐崎弘貞著)


不過,這些書籍即使認同自言自語的效果,但因為書的主要內容不是以此為中心,所以與自言自語相關的描寫並不多。而且,至於為何自言自語會有效果這一點,也只舉出「可以增加說英文的機會」這個理由而已。

相反地,本書《碎碎念就能學好英文》的主要內容,則是以想要突破初級英文會話的人為對象,呈現自言自語學習法所具備的眾多可能性,以及從培養第二自我的觀點出發的具體學習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41470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