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文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國內唯一跨越文化與國家界線的世界文學季刊,擁抱不分語言的,文學的世界!
這是一份廣納視角、沒有藩籬的刊物,大語種小語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分身或天地。編輯委員會以音樂中最接近人聲的樂器——「拉長號」的態度面對這份刊物,希望長號的人性、伸縮彈性,以及拉出高、中、低音的能量,可以跟大多數的讀者產生共鳴,結合一體。《世界文學》內容兼顧學術與通俗,既追求廣度也要求深度,試圖向台灣讀者宣告「文學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到了!
《世界文學》第七期的主題為「電影與文學」。
輪值主編倪安宇提到,討論電影與文學之間關係的傳統制式方法,不外乎電影是否忠實呈現文學原著精神,或成功跳脫原著框架,以畫面和聲音語彙展現電影做為第七藝術的價值。但電影本脫離不了文字或話語,文學亦總能讓畫面躍然紙上。交融多年後,文學創作不免受電影手法影響,而文學則成為電影藝術的養分,相互觀照……時至今日,看此二者關係的方法愈廣,也愈深,自然不再限於彼此之間的對照。此外,文學和電影是現實人生的再現,或也涉及一些道德議題的討論,這些挖掘、省思、自問或許無法立即得到答覆,但留下了紀錄,等待更多的批判論述豐富現在進行中的歷史,或許在未來能夠換來片刻救贖……
本期收錄許多精彩好文,供讀者仔細品讀!
主要收入的文章:
〈台灣新電影的文學因緣〉
〈日本近代文豪漱石《心鏡》與電影之間〉
〈電影《美夢成真》的神話創意及詮釋〉
〈「對抗遺忘」:記取納粹焚書的教訓〉
目錄
編輯室報告 倪安宇
研究特區
宋麗玲 馬杜德《〈優里西斯號〉逃犯》中的奇幻之旅
陳維玲 「伏脫冷」的陰影書寫
傅錫壬 電影《美夢成真》的神話創意及詮釋
朱璽叡 《2046》:一種異質錯誤的生命
林少華 村上春樹《1Q84》善惡觀研究
小森陽一 《不帶色彩的多崎tukuru和他的巡禮之年》中的「通過儀式」──重新審視「記憶」與「歷史」的相互關係
曾秋桂 日本近代文豪漱石《心鏡》與電影之間──蔓延了百年的內心顫慄
林盛彬 「夢」的解析:比較卡德隆的《人生如夢》與湯顯祖的《牡丹亭》
張嘉如 好萊塢動物保護史略談
書評書藝
辜振豐 悅讀《私語俄羅斯》
學海省思
聞天祥 台灣新電影的文學因緣
每季一書
鄭雲英 人生相冊裡永不褪色的純粹──《山路彎彎》
劉于涵 藏在字裡行間的救贖──《往復書簡》
簡潔 山窮水盡疑無路 ──《鴿子》
國際文壇動態
林震宇 《EVA奇機世界》:閉上眼睛,你看見了什麼?
顧錦芬 百花齊放的日本文學改編電影──兼評《我的母親手記》
簡潔 「對抗遺忘」:記取納粹焚書的教訓
曾秋桂 第三屆村上春樹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序/導讀
編輯室報告
討論電影與文學之間關係的傳統制式方法,不外乎電影是否忠實呈現文學原著精神,或成功跳脫原著框架,以畫面和聲音語彙展現電影做為第七藝術的價值。但電影本脫離不了文字或話語,文學亦總能讓畫面躍然紙上。交融多年後,文學創作不免受電影手法影響,而文學則成為電影藝術的養分,相互觀照,例如義大利二次大戰後的新寫實主義風潮(有趣的是,今日當我們說文學電影化的時候似乎略顯貶意,說電影文學化卻傾向讚揚)。另一種互動關係是,電影因其特質,「閱讀」相對容易且所需時間短,能攫取廣大受眾的注意,進而回頭帶動原著小說的氣勢,例如李安執導的《斷背山》;也有原著是暢銷小說,拍成電影更掀起話題的,例如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時至今日,看此二者關係的方法愈廣,也愈深,自然不再限於彼此之間的對照。《世界文學》本期有朱璽叡以傅柯的異質論點談王家衛作品《2046》,時空虛幻真實互現;陳維玲用心理學角度研究《人間喜劇》的伏脫冷,描述他算計、狡詐、虛偽等種種黑暗面形塑出文學中惡之典型,彷彿搬演了一齣陰森森的驚悚片。傅錫壬從電影《美夢成真》天堂地獄之分出發,借但丁《神曲》回頭討論宗教觀的靈魂依歸,並以中國神話故事穿插佐證,帶著大家飛天遁地往返東西。曾秋桂細細咀嚼夏目漱石的原著《心鏡》與改編電影的璀璨交會,讓我們得以了解作家和導演在時代詮釋上的同與異。宋麗玲和林盛彬則借文學作品中的南柯一夢,闡明主角追尋的其實是人生舞台上的自由。
文學和電影是現實人生的再現。張嘉如從好萊塢拍片過程動物保護政策的演變切入,訴說更大的關懷──道德議題。林少華同樣是從某種道德關懷角度談《1Q84》,由村上春樹作品中的善惡定義來思索「我們沒有把人格的一部分完全託付給某種體制嗎?」的大哉問,質疑人對於體制的依賴怠惰服從恐將失去說「物語─故事─夢」的能力,恰恰好呼應了近日台灣社會的騷動不安。無獨有偶,另一篇談村上春樹《不帶色彩的多崎tukuru和他的巡禮之年》的文章,則透過故事主角的離群──無所依──回歸制度的過程,討論人追求安定的內心渴望。這些挖掘、省思、自問或許無法立即得到答覆,但留下了紀錄,等待更多的批判論述豐富現在進行中的歷史,或許在未來能夠換來片刻救贖。
電影與文學的相關研究,台灣也沒有缺席。聞天祥的〈台灣新電影的文學因緣〉詳述台灣新電影與文學數十年來的密切交流,夾敘夾議,不僅揭露不為人知的趣事,記錄電影產業經濟的興衰,也探討了文學與電影間「忠實vs.背叛」的關係。此文原刊載於台北金馬影展執委會2003年出版的專刊,今增補九○年代後網路文學時代崛起台灣影壇的新氣象,彌足珍貴。若與新近出版的《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參照閱讀,便能對台灣近代電影史的新電影脈絡有縱向與橫向兼具的認識。
而台灣近年另有一種文學與電影的結合。不同於改編小說拍攝電影的單向操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由同為創作人的導演詮釋六位台灣文學作家的作品和人,例如陳傳興導演用佛學「一日即一生」概念,拍攝詩人周夢蝶的一日生活;林靖傑導演以現代的語彙結構拍攝現代主義作家王文興。用不只是記錄「作家身影」的視野展現影像的文學況味,也讓文學轉化為詩意的影像作品。
根據好萊塢電影工業統計,這兩年電影原創劇本與小說改編的比例約為四比六,有人說是因為小說已經測試過市場水溫,改拍電影風險低。不過第八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絕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或許開創了另一個紀錄:已屆六十五歲的男主角傑普.甘巴德拉以年輕時創作的唯一一本小說《人體器官》而活躍於羅馬藝文圈,遊走上流社會,就連即將被梵諦岡封聖的修女也始終記掛此書,好奇傑普為何不再繼續創作。這部「虛擬」作品成為義大利出版界調查期待度最高的小說,甚至已有不同封面在網路上流傳。
美好的,叫人念念不忘的,無論是影像或文字作品莫不是汲取自於人生。但為真實人生帶來夢幻,教觀者期待夢幻成真。
倪安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