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身體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國內唯一跨越文化與國家界線的世界文學季刊
這是一份廣納視角,沒有藩籬的刊物,大語種小語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分身或天地。編輯委員會以音樂中最接近人聲的樂器——「拉長號」的態度面對這份刊物,希望長號的人性、伸縮彈性,以及拉出高、中、低音的能量,可以跟大多數的讀者產生共鳴,結合一體。
《世界文學》內容兼顧學術與通俗,既追求廣度也要求深度,試圖向台灣讀者宣告「文學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到了!
《世界文學》第二期在熱情的夏季出刊,本期的主題研究特區為「空間與身體」。
「空間與身體」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氛圍與環境。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裡標榜女性創作,要有足夠的收入,還要有「自己的房間」,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就無法揮灑心靈之筆;波赫士的〈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揭示大自然的奧祕勝過人工的取巧:無形廣袤的沙漠空間遠比巧奪天工、繁複多奇的迷宮更令人震懾恐懼、迷惘不知所措。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完美的比例呈現「十」字型和「火」字型人體,同時鑲嵌在一個矩形和圓形當中;而蠶繭中的蛹、娘胎裡的嬰兒蜷伏在窄小的薄膜中,卻孕育出亮麗的新生命;卡繆的《異鄉人》(1942)、塞拉的《杜瓦特家族》(1942)、薩巴多的《隧道》(1948)立基於存在主義的思維,一致勾勒受刑人身陷囹圄的孤寂與桎梏;其他如物理、數學、網路空間,都與我們的身體與動力息息相關,我們若用更廣闊的心和視窗凝望,會處處感受到學術的雋永與況味,這也是《世界文學》的願景。
本期的主題是「空間與身體」,主要收入的文章如下:
卡繆作品中的空間書寫
村上春樹《1Q84》的身體書寫
蹺家、毒品、暴力──蘇萊瑪.鑫的《街頭小孩》
話文學、說故事──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台灣論壇
這是一份廣納視角,沒有藩籬的刊物,大語種小語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分身或天地。編輯委員會以音樂中最接近人聲的樂器——「拉長號」的態度面對這份刊物,希望長號的人性、伸縮彈性,以及拉出高、中、低音的能量,可以跟大多數的讀者產生共鳴,結合一體。
《世界文學》內容兼顧學術與通俗,既追求廣度也要求深度,試圖向台灣讀者宣告「文學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到了!
《世界文學》第二期在熱情的夏季出刊,本期的主題研究特區為「空間與身體」。
「空間與身體」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氛圍與環境。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裡標榜女性創作,要有足夠的收入,還要有「自己的房間」,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就無法揮灑心靈之筆;波赫士的〈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揭示大自然的奧祕勝過人工的取巧:無形廣袤的沙漠空間遠比巧奪天工、繁複多奇的迷宮更令人震懾恐懼、迷惘不知所措。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完美的比例呈現「十」字型和「火」字型人體,同時鑲嵌在一個矩形和圓形當中;而蠶繭中的蛹、娘胎裡的嬰兒蜷伏在窄小的薄膜中,卻孕育出亮麗的新生命;卡繆的《異鄉人》(1942)、塞拉的《杜瓦特家族》(1942)、薩巴多的《隧道》(1948)立基於存在主義的思維,一致勾勒受刑人身陷囹圄的孤寂與桎梏;其他如物理、數學、網路空間,都與我們的身體與動力息息相關,我們若用更廣闊的心和視窗凝望,會處處感受到學術的雋永與況味,這也是《世界文學》的願景。
本期的主題是「空間與身體」,主要收入的文章如下:
卡繆作品中的空間書寫
村上春樹《1Q84》的身體書寫
蹺家、毒品、暴力──蘇萊瑪.鑫的《街頭小孩》
話文學、說故事──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台灣論壇
目錄
編輯室報告∕張淑英
研究特區
王美玲 蹺家、毒品、暴力--蘇萊瑪.鑫的《街頭小孩》
吳錫德 卡繆作品中的空間書寫
洪丁福 漫談空間概念種種--世界、星球、網路
曾秋桂 村上春樹《1Q84》的身體書寫
吳寬 朝聖與節慶:西班牙中世紀詩歌內之聖與俗
書評書藝
張雪媃 為流亡人潮寫歷史見證:評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周智民 翻譯的射程:評芥川龍之介的《竹林內》
高翊峰 性、愛與政治的假面人生:評《激情三部曲》
鄭欣怡 囚室少女歷劫餘生:評《3096天》
學海省思
莫渝 迷戀或者被蠱惑--與法國詩文學的糾纏
張淑英 話文學、說故事--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台灣論壇
每季一書
林風 我們的時代寓言--《墨西哥的五個太陽》
吳坤墉 死刑就是一種謀殺?--《思索斷頭台》
李虹慧 那提味的瞬間--《鹽的代價》
簡潔 賀塔.米勒的長篇小說--《心獸》
國際文壇動態
曾秋桂 311東日本地震之後的日本文學動向
顧錦芬 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
張淑英 賽萬提斯文學獎:智利詩人尼卡諾.帕拉
簡潔 「歷史人物」走入歷史:女作家沃敷終得安息
研究論文
林震宇 那年陽光燦爛嗎?
林德祐 《少女阿德蓮》中的身體敘述
蘇淑燕 布爾加科夫戲劇作品《潰逃》中的逃亡時空體
研究特區
王美玲 蹺家、毒品、暴力--蘇萊瑪.鑫的《街頭小孩》
吳錫德 卡繆作品中的空間書寫
洪丁福 漫談空間概念種種--世界、星球、網路
曾秋桂 村上春樹《1Q84》的身體書寫
吳寬 朝聖與節慶:西班牙中世紀詩歌內之聖與俗
書評書藝
張雪媃 為流亡人潮寫歷史見證:評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周智民 翻譯的射程:評芥川龍之介的《竹林內》
高翊峰 性、愛與政治的假面人生:評《激情三部曲》
鄭欣怡 囚室少女歷劫餘生:評《3096天》
學海省思
莫渝 迷戀或者被蠱惑--與法國詩文學的糾纏
張淑英 話文學、說故事--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台灣論壇
每季一書
林風 我們的時代寓言--《墨西哥的五個太陽》
吳坤墉 死刑就是一種謀殺?--《思索斷頭台》
李虹慧 那提味的瞬間--《鹽的代價》
簡潔 賀塔.米勒的長篇小說--《心獸》
國際文壇動態
曾秋桂 311東日本地震之後的日本文學動向
顧錦芬 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
張淑英 賽萬提斯文學獎:智利詩人尼卡諾.帕拉
簡潔 「歷史人物」走入歷史:女作家沃敷終得安息
研究論文
林震宇 那年陽光燦爛嗎?
林德祐 《少女阿德蓮》中的身體敘述
蘇淑燕 布爾加科夫戲劇作品《潰逃》中的逃亡時空體
序/導讀
編輯室報告
《世界文學》第一期在各界的支持與各個領域的學者戮力合作下,順利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出版。這幾個月來,編輯委員會聆聽各方建言,結集讀者、作者、編輯、出版等等不同角色的觀點與意見,在必要的堅持與理想之間,嘗試可能的微幅改變和調整,不敢夸夸而談學術與大眾無縫接軌,但也不希望拘限於「曲高和寡」的小眾知音。《世界文學》歷經十年的空窗期得而再生,識者共同的抱負是潛心耕耘,引導它成長茁壯並能安身立命,一份由學術的養分醞釀出來的日日春期刊。尤其重要的是,這是一份廣納視角,沒有藩籬的刊物,大語種小語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分身或天地。因此,編輯委員會以音樂中最接近人聲的樂器——「拉長號」的態度面對這份刊物,希望長號的人性、伸縮彈性,以及拉出高、中、低音的能量,可以跟大多數的讀者產生共鳴,結合一體。
第二期在熱情的夏季出刊,本期的主題研究特區為「空間與身體」,一般學術研究特區則不限文類題材,其餘專欄如書評書藝、學海省思、每季一書、國際文壇動態都希望可以拓寬向度,兼顧多種語言文化,落實「國際視野,在地實踐」的標的。本期的改變與特色是將通過外審制度的學術研究論文另闢專區放在期刊最後,秉持質重於量的原則;如此安排,一方面希望閱讀的儀式一如品嘗美食的饗宴一樣,由簡入繁,由輕漸重;或有倒吃甘蔗的美味,或是好酒沉甕底的佳境。封面文章方面,也有別於創刊號的設計,不單純以主題研究特區的論文為號召,而是學術與半學術平衡擇選,讓閱讀的傾向猶如徜徉吊床,優游兩端,舒適其中。在第一印象的視覺交會中,邀請讀者展開扉頁,升堂入室,以窺世界文學的堂奧。
「主題研究特區」仍然是每期《世界文學》不可忽略的「重」和「小眾」。學術的框架或許硬度密度高,但是細細咀嚼,它讓我們領會學術貼近生活的切面與軟調性。「空間與身體」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氛圍與環境。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裡標榜女性創作,要有足夠的收入,還要有「自己的房間」,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就無法揮灑心靈之筆;波赫士的〈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揭示大自然的奧祕勝過人工的取巧:無形廣袤的沙漠空間遠比巧奪天工、繁複多奇的迷宮更令人震懾恐懼、迷惘不知所措。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完美的比例呈現「十」字型和「火」字型人體,同時鑲嵌在一個矩形和圓形當中;而蠶繭中的蛹、娘胎裡的嬰兒蜷伏在窄小的薄膜中,卻孕育出亮麗的新生命;卡繆的《異鄉人》(1942)、塞拉的《杜瓦特家族》(1942)、薩巴多的《隧道》(1948)立基於存在主義的思維,一致勾勒受刑人身陷囹圄的孤寂與桎梏;其他如物理、數學、網路空間,都與我們的身體與動力息息相關,我們若用更廣闊的心和視窗凝望,會處處感受到學術的雋永與況味,這也是《世界文學》的願景。
張淑英
《世界文學》第一期在各界的支持與各個領域的學者戮力合作下,順利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出版。這幾個月來,編輯委員會聆聽各方建言,結集讀者、作者、編輯、出版等等不同角色的觀點與意見,在必要的堅持與理想之間,嘗試可能的微幅改變和調整,不敢夸夸而談學術與大眾無縫接軌,但也不希望拘限於「曲高和寡」的小眾知音。《世界文學》歷經十年的空窗期得而再生,識者共同的抱負是潛心耕耘,引導它成長茁壯並能安身立命,一份由學術的養分醞釀出來的日日春期刊。尤其重要的是,這是一份廣納視角,沒有藩籬的刊物,大語種小語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分身或天地。因此,編輯委員會以音樂中最接近人聲的樂器——「拉長號」的態度面對這份刊物,希望長號的人性、伸縮彈性,以及拉出高、中、低音的能量,可以跟大多數的讀者產生共鳴,結合一體。
第二期在熱情的夏季出刊,本期的主題研究特區為「空間與身體」,一般學術研究特區則不限文類題材,其餘專欄如書評書藝、學海省思、每季一書、國際文壇動態都希望可以拓寬向度,兼顧多種語言文化,落實「國際視野,在地實踐」的標的。本期的改變與特色是將通過外審制度的學術研究論文另闢專區放在期刊最後,秉持質重於量的原則;如此安排,一方面希望閱讀的儀式一如品嘗美食的饗宴一樣,由簡入繁,由輕漸重;或有倒吃甘蔗的美味,或是好酒沉甕底的佳境。封面文章方面,也有別於創刊號的設計,不單純以主題研究特區的論文為號召,而是學術與半學術平衡擇選,讓閱讀的傾向猶如徜徉吊床,優游兩端,舒適其中。在第一印象的視覺交會中,邀請讀者展開扉頁,升堂入室,以窺世界文學的堂奧。
「主題研究特區」仍然是每期《世界文學》不可忽略的「重」和「小眾」。學術的框架或許硬度密度高,但是細細咀嚼,它讓我們領會學術貼近生活的切面與軟調性。「空間與身體」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氛圍與環境。吳爾芙在《自己的房間》裡標榜女性創作,要有足夠的收入,還要有「自己的房間」,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就無法揮灑心靈之筆;波赫士的〈兩個國王和兩個迷宮〉揭示大自然的奧祕勝過人工的取巧:無形廣袤的沙漠空間遠比巧奪天工、繁複多奇的迷宮更令人震懾恐懼、迷惘不知所措。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完美的比例呈現「十」字型和「火」字型人體,同時鑲嵌在一個矩形和圓形當中;而蠶繭中的蛹、娘胎裡的嬰兒蜷伏在窄小的薄膜中,卻孕育出亮麗的新生命;卡繆的《異鄉人》(1942)、塞拉的《杜瓦特家族》(1942)、薩巴多的《隧道》(1948)立基於存在主義的思維,一致勾勒受刑人身陷囹圄的孤寂與桎梏;其他如物理、數學、網路空間,都與我們的身體與動力息息相關,我們若用更廣闊的心和視窗凝望,會處處感受到學術的雋永與況味,這也是《世界文學》的願景。
張淑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