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復仇天使

Avenging Angel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社會議題犯罪/恐攻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顛覆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漢世紀數位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02/01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足球明星大衛.李奇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遭人刺殺身亡,家屬找來著名神探賈斯汀.布朗查案,沒想到案情越發曲折,陳年的罪行被公諸於世,嫌犯也一個個增加;究竟真相為何,請耐心地步步跟進。

作者

顛覆

本名張曦元,2001年生於台灣桃園,音樂班學生,最大的娛樂是創作以賈斯汀.布朗為主角的推理小說。是CSI與Law & Order等美劇的忠實觀眾,也是柯南.道爾與阿嘉莎.克莉絲蒂的粉絲;希望能回到十九世紀的美國加入「福爾摩斯不死會」。
FB粉絲專頁:顛覆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373536740
微博:http://www.weibo.com/u/5373536740

目錄


目錄
Chapter.01:Murder
Chapter.02:Investigation
Chapter.03:Fact
Chapter.04:Confession
Chapter.05:Finale:Eternal Mystery
Chapter.06:Appendix:According to Justin Brown……

序/導讀



首先要感謝各位讀者耐心地跟著書中人物的腳步走到這裡,在此我以最誠摯的謝意感謝大家。

這本書能有出版的機會,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我小學時的導師──梅璦先老師,感謝她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請求,從內文修改到封面設計,投注了很大的心力,更不時要被我以電話或簡訊「騷擾」,真的很辛苦、很累,謝謝梅老師!

同樣必須感謝的,還有我的姨丈──洪文弘醫師。從我開始寫作推理小說以來,他便充任我的醫學顧問,在繁瑣的工作之餘還要抽空為我解答各種問題,甚至為我整理出一份毒物一覽表,真的非常感謝姨丈!

寫作這件事,看似輕鬆愉快,但一旦決心出版,就要為書中每一個詞句負責;當它變成一項「義務」時,面對它的心情便截然不同。這部小說的初稿完成於2013年11月底,距離出版剛好一年多,整整一年的時間,從剛完成時的得意、決定出版時的興奮與忐忑,到一次次的校正和好似永遠沒有盡頭的修改,這期間我失望過,也挫敗過,甚至懷疑過自己的能力,但我從沒有想到要放棄,因為我知道這時候如果退卻,不但對不起這些日子的心血,更對不起所有幫助、支持我的人。這是推動我最大的動力──絕對不能讓大家失望;依靠這份信念,以及對自己的期許,我終是熬過了最迷茫的時刻。正如陸游的詩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轉了個彎便是海闊天空。嘗到成功甜美的果實的同時,我也為我的堅持與毅力感到慶幸。

最後的最後,當然要感謝我最大的支柱──我的父母。雖然為了出版一事和我爭吵過無數次,甚至在出版以前不曾詳讀過全文,但他們依舊信任我,總能及時給予必要的援助,更不辭辛勞帶我東奔西跑、聯絡出版社,想必養我這個女兒也不輕鬆吧!但他們從來不曾有過一句怨言,反而在我意志消沉時為我加油打氣、支持我鼓勵我,父母的恩情真的比山高、比海深,唯有親身體會過的人才能真正領悟這句話的意義,謝謝你們!

張曦元

【梅璦先/序】

2014年3月,再見曦元,她背著陽光走來,踩著仍是纖巧的步伐,牛仔褲、平底鞋、白色卡其料風衣是她慣有的日常穿著,烏黑的秀髮束成適合她年紀的短馬尾露出高潔的額頭,一如既往有著陽光的味道,水靈靈的笑眼卻更多了些文雅秀美。曦元國中求學階段選擇了一條不凡的路──自學,這條路需要極大的勇氣才會無所畏懼,需要不懈的堅持才能步伐堅實,更需要心有定見才能居之不疑。此次見面為的是曦元意欲出版的小說,自她國小畢業以來不過短短數月,曦元竟已完成篇幅不小的偵探小說,雖然身為曦元小學老師的我並不訝異,但對這小女子也更多了佩服,除了對音樂的執著,在每日繁複的練琴中,還能筆耕不輟,不減創作熱情,更能付之於實踐。

和曦元在校相處的四年時光仍舊歷歷在目,仍記得,當時曦元那不到我胸口的個頭,望著我以明亮澄澈的眼神,小小的臉蛋泛著白裡透紅的純潔光輝,洋溢著天真燦爛的笑容,我相信那笑容足以融化任何人的心。她墊起腳尖,雙手合起、兩條手臂努力地伸到我眼前,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著顆小玩意兒。還來不及細看,曦元便以難以掩飾的熱情,誠懇的說:「老師!這個送你,這是我撿過最大的!」。那是一顆蘇聯鑽,那一陣子小傢伙每逢下課就盯著地板仔細搜尋──畢竟畢業班留下的教室總會有意外的驚喜;遺留在教室角落的小亮片、小串珠,可是美勞課上的好用小物。雖然是顆蘇聯鑽,但是鑽石式的精緻車工使這顆鑽一樣閃耀著耀眼的光芒,這在小女生眼中,想必非常有價值吧!而她,把「最大的」送給老師!

這就是曦元!

尊敬師長,談吐不俗是曦元給人的第一印象,這來自於她深厚的國學基礎,而這國學涵養已內化成為曦元個人特質的一部分;在國語課上凡是談到成語典故,曦元總是可以滔滔不絕的和我們分享成語故事,班上孩子們一邊聽著「負荊請罪」、「終南捷徑」的由來,一邊流露出佩服的眼神。當我們在課堂上提起明朝皇帝,曦元可以替全班補充關於明代宦官專權的歷史故事,甚至在三年級就在班上組成研究中國歷史的學習型社團,每週由不同的組員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極高的語文造詣和淵博的歷史知識在曦元身上都是顯而易見的,但相處越久越能發現曦元更是與眾不同的特質。在課堂上,曦元明亮的眼神透露出的是對事物的觀察、對事理的分析、對學習的熱情和對求知的欲望,這眼神足以說明曦元何以如此不同。

從小,無論任何一堂課,曦元總是抱持著追根究底的精神,這種不被「標準答案」所侷限的學習態度,正是我們的教育最需要啟發孩子之處。除此之外,曦元更熱衷於課堂相關的延伸學習,我們總是可以看見曦元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的讀著,像是《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或是《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都是孩子獨立的延伸學習,從詞源由來到女性自覺,曦元涉獵的知識廣泛且深入,而她不但讀書,更樂於分享她所讀到的文章或小說,使這些知識真正具有意義,如此樂在學習是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除此之外,曦元也是一個創造型的孩子,中年級就開始獨立創作短篇及中篇小說,諸如:《杜麗娘還魂記》、《地下六十層平安線》、《彩虹橋》、《下一個死者》、《噴血池》、《黑桃》等,隨著孩子年紀漸增,小說中的情結越見曲折離奇,越是引人入勝,每每在班上形成風潮,人人排隊等著看新版小說呢!

本部小說《復仇天使》是曦元初出茅廬之作,全篇故事架構完整,精緻細密,文中處處可見精心安排的細節與伏筆,在人物的心境描寫上也下了功夫,讓讀者一同經歷心有靈犀的感情和緊張焦慮、痛苦絕望、空虛麻木的轉變,也同時隨著案情發展揣測呼之欲出的命案凶手究竟是如何犯下縝密的謀殺計畫。

「沒有什麼事比明顯的事實更虛假」
「沒有一個人有問題」
真相是否能將凶手伏之於法?

事實的揭露是否能成就正義亦或是自我救贖?
都留待讀者閱讀與臆想。

認識曦元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難發現文中融入了大量曦元生活的縮影:練大提琴的手、對中文古典文學的喜好、對古典音樂的認識、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以及深受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小說浸濡的影響,無不化為小說中的骨肉。對一個文字創作者而言,有著敏銳洞察力,生活所及皆可成為素材。在本書的創作過程中,曦元是花了許多心思的,除了要構思出繁密的情節外,更考究60年代末的美國社會,雖只是枝微末節甚且指顧之際翻過便算了的背景音樂或電影,都顯示出作者的細膩。

對於一個十三歲的少女而言,本書是難得珍貴的心血結晶,相信也會是她繼續創作的起點。寫小說──這個看似較為通俗且不怎麼強調寫作高度的形式,也許讀者同我一般猜想:以曦元的造詣怎不嘗試詩或散文?但小說可以細緻的展現人物性格和命運,可以表現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正適合曦元現下的思路。或許正如米蘭昆德拉於《小說的藝術》中的自述「理論的世界非我所屬」,曦元的筆名是「顛覆」。

試閱

「你們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路6:27-28)」,我知道,作為一個基督徒,我應該要愛自己的仇人;但試問,當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提得起、放得下?無論如何,我非常清楚,復仇是一道冷卻後方能突顯其美味的菜餚,在還債的末日到來以前,就讓我看看這個跳梁小丑究竟還能玩出什麼把戲吧.

──題記

Chapter.01:Murder

-(1)-

眾所周知,著名的足球選手大衛.李奇的異母姊姊、前女演員兼模特兒、海軍上將羅伯特.考尼爾的夫人卡洛琳.考尼爾最大且唯一的嗜好就是打橋牌。利用遼闊的人脈,她在波士頓的紐伯里街(Newbury St.)成立了一個橋牌俱樂部,邀集一些和她有相同嗜好的人(多半都是女人)參加,每晚七點半是他們的聚會時間。不過他們聚會的內容並不單純只有打牌;俱樂部的成員不是軍方高層將官有錢有閒的太太們,就是丈夫或孩子或兄弟在軍中服役的女人,因此很自然地,他們的話題經常圍繞著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越戰。偶爾前線傳來了新的消息,考尼爾夫人也經常會發表一些激勵人心或能安慰失去親人的家屬的演說。
這天晚上,她的一位牌友,自稱有個哥哥在越南戰場上服役的尤麗.華特森小姐──一個才貌雙全、具有上流名媛氣質的年輕女子──離開牌桌到小酒吧去,主動和考尼爾夫人攀談起來。
「夫人,」她說:「我記得知名的足球健將大衛.李奇先生是您的弟弟。」
「是的,但我們不是親姐弟。」考尼爾夫人說:「我的親生母親在我十三歲那年因病去世,隔年我父親娶了一個女人做我的繼母;他們成婚一年多以後,繼母生下大衛。」她一向覺得尤麗是個討人喜歡的女孩子,因此也就樂得多告訴她一些。
尤麗理解地點點頭。「夫人,我想知道的是,我可否見見他?我一直是他的忠實球迷,而且我記得曾聽您在演說中提到他和我們一樣是反對越戰的,我想和他聊聊。」她的表情黯淡下來:「我已經很久沒有得到我哥哥的消息了,爸爸媽媽最近車禍過世,我長年待在瑞士,在這個國家又沒有什麼談得來的朋友,我很寂寞……」
「親愛的,我能理解妳的心情,可是只怕我不能輕易答應妳。」考尼爾夫人臉色嚴肅,低聲說道。
「咦?為什麼?」年輕女孩驚訝。
「這幾年來有個姓卡麥兒的女人從前和他有些過節,一直在騷擾他,他只好隱居起來。唉……好吧,我告訴妳吧:他住在納堤克(Natick)的胡桃街(Walnut St.),一棟名為『辛格居』的小屋。唉,我告訴妳無妨,妳可別告訴別人啊!」
「是的,夫人,您請放心。這幾天我有空的話就到辛格居拜訪他。」
「這……我弟弟是一個戒心很強的人,第一次見面就貿然去他家或許有些不妥。要不這樣吧,」考尼爾夫人想了想,對尤麗提議道:「改天我請他到這裡來,你們可以在會客室見面,不會有任何人打擾你們,妳覺得如何呢?」
「有勞您了,夫人,非常感謝。」年輕女子向她欠了欠身,回牌桌去了。 


-(2)-

幾天後的晚上,尤麗.華特森準時到了橋牌俱樂部,考尼爾夫人告訴她大衛.李奇正在會客室等她;於是她繞開牌桌,直接到會客室去。
「妳是尤麗.華特森?」大衛.李奇似乎聽見了尤麗的腳步聲,替她開了門。「姐姐前幾天跟我提過妳。她說妳是她俱樂部的成員,想跟我見面。」
尤麗眼見這位平時只在電視上看過的球星竟是一名英俊的年輕男子,雙頰不禁微微發燒。
「是的,我自己也酷愛橋牌;除此之外,我還是您的忠實球迷。我旅居瑞士多年,這次回美國替我父母辦喪事,居然聽說您退出體壇,我感到相當震驚,而且不解。」她像個初次和心儀的人約會的高中女生,略帶羞澀地說。「還有,考尼爾夫人曾提過您也是反戰人士,我想我們的價值觀應該是相近的,所以想認識您。」
「我的女士,」大衛.李奇用一種奇怪的腔調說道:「如果妳知道了我的苦衷,就不會奇怪了。有個叫伊莉莎白.卡麥兒的女人,她的丈夫早年和我有不少過節,因此非常忌恨我,處心積慮地要殺害我,我只好隱姓埋名地躲起來,以求保住性命。」
「好狠毒的女人啊!」尤麗感到忿忿不平:「現在這種人實在越來越多了,搞不好還是他們自己有錯在先呢!」
「親愛的小姐,」大衛苦笑,「妳太善良了,妳不知道人心的險惡,不是每個人都像妳一樣講道理的。」
隨後兩人閒聊了一陣,話題自然離不開戰爭;尤麗.華特森相當驚異於大衛.李奇對於戰爭的獨特觀點,而大衛.李奇也對尤麗坎坷多舛的命運──父母在車禍中雙雙身亡,唯一的手足又被徵召到前線──感到不勝唏噓。
待會客室牆上的掛鐘在十點奏響時,尤麗打了個呵欠,表示自己該走了:「李奇先生,抱歉叨擾您這麼久,跟您談過之後,我的心情好多了。我會在美國待一段時間;如果可以的話,以後我能常來嗎?」
「當然!我的女士。還有,」大衛.李奇和顏悅色地笑著對年輕女孩說:「妳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不必叫我李奇先生。」
他彬彬有禮、但令尤麗相當不自在地送她出去。 

-(3)-

一九七○年十二月中旬的某日,尤麗.華特森按例到辛格居拜訪大衛.李奇;經過多次的拜訪,兩人已然建立了一些交情。大衛.李奇似乎相當欣賞這位聰敏又美麗的年輕女子,而尤麗也非常仰慕這個待人和善又幽默風趣的年輕人,將他視作兄長離開後的情感寄託。
這天晚上,尤麗忽然心血來潮,於是帶了一瓶蘇格蘭威士忌過去。「反正擺在櫃子裡也沒人喝,不如趁這個機會和大衛把它解決掉吧。」她心想,於是帶著陳年的美酒到了辛格居。不料大衛.李奇竟是個嗜酒如命的人;才一開瓶,他的眼睛立刻發亮,整瓶酒大概有一半是他喝的。
當最後一杯也給他喝得一滴不盛時,大衛.李奇終於不勝酒力醉倒在桌上。女孩苦笑了一下,起身在客廳閒晃、東摸摸西瞧瞧,在他醒來前打發時間。
待他醒了以後,尤麗壯起膽向他提出一個要求。
「李奇先生,我希望你可以答應我一個要求。」她道:「我……我有一個好友叫艾莉莎.薩奇爾,她和我一樣是您的忠實球迷,我想將她介紹給您認識一下,不曉得方不方便?」
「我的女士,」大衛.李奇苦笑了一下(他似乎很愛像這樣苦笑,尤麗想):「如果大家都可以這麼輕易地找到我,我還躲起來做什麼?」他想了想,說:「好吧,且讓我相信妳一次。告訴妳的朋友,不要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 

-(4)-

一九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晚上,艾莉莎.薩奇爾到辛格居拜訪大衛.李奇;與尤麗.華特森不同的是,她並不是空手去的,她帶了一份文件,以及一瓶香檳。
「妳就是薩奇爾小姐嗎?」開門時,大衛.李奇問。
「是的。」艾莉莎答道。「不過嚴格說起來,應該是薩奇爾『夫人』;薩奇爾是我丈夫的姓,我本姓摩頓。」
「原來是這樣。」大衛.李奇理解地點點頭,然後故作驚訝地問:「今天是什麼日子呀?瞧妳打扮得這麼美麗,還帶了什麼好東西來?」他本來就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對於跟女孩子相處更是得心應手。
「哎呀,別這麼說。」艾莉莎表面上這麼謙虛道,但就像任何一個美貌被稱讚的女孩子一樣──而且還是個年輕英俊的名人──掩飾不住喜悅之情。「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不過尤麗跟我說您是個很好相處的人,所以我還是直接告訴您我今天來的目的吧:我有件事想要和您商量,所以帶了一瓶酒。」她說。
「哦,有事啊?」
「對。」艾莉莎還不想向他透露太多,因此只是簡短地應了一句。
兩人在餐桌前坐下,以閒聊作為談話的開場,也加深對彼此的認識。
大衛.李奇的酒量似乎相當不好,就像上次尤麗.華特森來拜訪時一樣,他又醉得不醒人事、一蹋糊塗。艾莉莎只好坐在那兒等他清醒過來。
過了彷彿有一個世紀那麼久,大衛.李奇終於醒了。艾莉莎不著痕跡地切入正題,也就是她今晚來拜訪他的目的:
「李奇先生,我曾聽尤麗說您有財務上的困難,真的是這樣嗎?」
「唉,省吃儉用一些就是了,也無所謂困不困難啦。」他說。
「不必這麼拘謹,李奇先生。如果我說眼下有一個發財的機會,您想不想去闖闖看?」
「薩奇爾小姐,呃……夫人,妳……妳說什麼來著?」大衛.李奇好像瞬間醒了。
「叫我艾莉莎就好。我說,如果你聽我的話,很快就會有一個發財的機會。」她一字一句地說,就好像在品嚐、咀嚼這句話。
「可是,艾莉莎……妳有什麼計劃?」大衛遲疑地問;但聽他的語氣,顯然已經動心了。
於是艾莉莎說得更加動聽了。「月底就要選舉,每個政客的神經都相當緊繃,唯恐自己稍稍不慎就墜入深淵;這期間每個人都如履薄冰,不敢犯錯。但是,」她戲劇化地頓了頓,「要是某人以前不檢點的證據被人發現,那他該怎麼辦呢?」
大衛.李奇拍案而起。「我懂了,艾莉莎。妳掌握了某人的醜聞,要我以此去敲詐他,是吧?」
「你很聰明嘛,一點就通。」女子笑著說:「完全正確!我要說的就是這件事。」
「但是,」大衛仍有疑慮:「既然如此,妳為什麼不自己去敲詐他呢?」
「老實說,我和我丈夫關係並不好,他媽媽又對我抱有成見,我如履薄冰,一犯什麼錯我婆婆就會把家裡搞得天翻地覆;為了避免麻煩,我乾脆不告訴他們。」
見艾莉莎.薩奇爾說得有理,大衛.李奇也就不疑有它了。
「哦。」他說:「那麼,妳究竟掌握了誰的醜聞?」
「你看看這個吧!」
艾莉莎把牛皮紙信封中的紙張抽出來遞給他;那是一份計劃書以及兩份結婚證書。
他聚精會神地看著。越看下去,他的眼睛瞪得越大。
計劃書講述了一則淒美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源自於那個相當活躍的政客,奧伯特.弗格森先生早年在英國求學的經歷:弗格森先生年輕時曾在劍橋大學讀書,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沒落貴族的女兒──瑪麗亞.布萊塔,這女人對他的才學大為傾倒,弗格森先生也愛慕她的美貌,於是一來二去,兩人便暗渡陳倉,並立下山盟海誓,他非她不娶,她非他不嫁。
幾年後,弗格森先生完成學業,準備歸國。臨行前,他和瑪麗亞約定兩年後到英國迎娶她;但等了四年,弗格森先生都沒有兌現他的諾言。於是瑪麗亞悄悄離家出走,隻身到美國尋找情人,結果發現弗格森先生移情別戀,娶了個年輕貌美的女孩為妻,就是他的前妻愛麗珊德拉.費瑞賽小姐,並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女。瑪麗亞既悲憤又絕望,遂逼迫弗格森先生和她秘密結婚,否則就要向他的妻子告密。弗格森先生自知理虧,又恐怕東窗事發、斷送政治生涯,只好依了她。瑪麗亞得到應得的名份後,就投河自殺,結束了短暫、悲劇性的一生,這就是「無名英國女屍」事件;而兩份結婚證書,自是弗格森先生與兩名女子婚約的鐵証。
可能是喝酒喝昏了頭,大衛.李奇絲毫沒有質疑這兩份結婚證書是艾莉莎從哪裡弄來的。看完了以後,他滿意地歎息一聲,把兩份證書放回信封。
「也就是說,那個奧伯特.弗格森犯了重婚罪!」他心花怒放地說:「啊,如果這事傳揚出去,弗格森先生馬上就會完蛋!他一定會乖乖付錢給我的。」
「想必如此。我已經有了一個周全的計劃,不曉得你願不願意採納?」艾莉莎附和道,並進一步提出建議。
「什麼計劃?妳儘管說。」
艾莉莎終於亮出底牌,娓娓道出她的計劃:
「計劃很簡單,您只要在明天的早報上登個以密碼寫成的廣告,比如用柵欄密碼。嗯……內容就這樣寫吧!」少女歪著頭想了想,取過一旁的便條唰唰唰地寫下這些看似胡亂拼湊、毫無章法的密碼:

Warning!
Albert Ferguson,
ItieueecirtlYvanodltpuuiey-dh2uea,oihieneenhhhdorgeanpiioeytuUlomttnmtDL-WtetBnginvgcrtiaeefiadnyocfuttysSakyh.gooaetaStiobhrteoetyrvenyll.rolaehowtadremsBtnmvaolt,csytthnfmw-devcoldIuuil.apehnoseohrheeic1nrNktetyeiDbet

「您就這樣寫,然後我會替您去和弗格森先生交涉,保證二十三日錢會乖乖地交到你手裡。」
「好,那就萬事拜託囉!我的女士。」
「事實上,我想二十三日時弗格森先生會親自過來你這裡,你最好小心防備。」艾莉莎擔憂地勸道。
「哼!難不成我還怕他嗎?!」大衛.李奇冷笑道。
「剛愎自用是每個男人共同的特點」,這話果然不錯,艾莉莎心想。
一會兒後,艾莉莎.薩奇爾便向他告辭,走路回家去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162503192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22.9*15.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