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經紀人的暢銷小說寫作指南
Writing the Blockbuster Novel
內容簡介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人生!」──丹‧布朗
要寫出小說高潮,你需要_____?
拿出你的原稿吧──王牌經紀人教你這樣做!
從背景設定、大綱撰寫、人物刻畫、場景編排到最後的草稿修訂
《魔球》推手、紐約金牌經紀公司「作者之家」創辦人
帶你登上暢銷書排行榜!
★肯.弗雷特——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暢銷小說《上帝之柱》作者專文推薦
---------------------------------------------------------------------------------
你在寫小說嗎?你已經很努力但作品卻乏人問津?你一定很想問:我的書與暢銷書差別在哪裡?
經手過數十本重磅暢銷小說的作家經紀人亞伯特‧祖克曼想告訴你的是:要寫出具有「爆紅」、「大賣」潛力的暢銷小說,首先,看看你的原稿吧!接著問問自己:
◆你的小說故事背景是否具話題性、時髦、甚至「性感」?是否貼近人們近來的興趣與關心?
◆你有撰寫大綱嗎?所有的大書都經過計畫再計畫,你的每個章節是否都安排了劇情高潮?是否有至少一個角色能讓讀者產生同理心?
◆你安排角色的登場方式與時間點,有成功讓讀者記得並認出你的小說主角嗎?◆主要情節與次要情節的穿插方式,是否讓讀者迎來重要劇情轉折時更受吸引?
◆在你設定的大場面中,你是否成功製造高潮?驚訝與巧合的暗示或鋪陳,有讓故事保持可信度嗎?
◆寫完第一版草稿之後,還可以留意場景、角色的哪些細節,進而改善寫作、讓故事更加生動?
「暢銷小說就像手錶,是以互有關連的眾多零件打造而成,所有零件都不可或缺才能成功運作。」──亞伯特‧祖克曼
在本書中,祖克曼將多年來與暢銷書作家的合作經驗傾囊相授。他具體拆解暢銷小說結構的實際醞釀,解讀小說大綱的不同版本,乃至場景的編排手法帶來的戲劇效果。
以《教父》、《飄》、《刺鳥》、《危險情人》、《來自聖彼得堡的男人》五本經典作品為例,你會知道《教父》如何透過間接描寫角色言行,保留神祕感,讓西西里底層混混被讀者尊為真正的非凡人物;《飄》如何透過大小場面的精密製造與不斷堆疊,讓讀者為男女主角從冤家到愛侶的路途又哭又笑。
換言之,閱讀本書,你不僅會認識「暢銷小說」的特質,也將徹底檢視自己的作品:從故事的初始概念發想開始,小說大綱的建構與改寫方式、人物的發展與關係強化、情節編排的調整改善,以及在將書稿寄給出版社之前如何再次豐富、重寫或修潤二稿與定稿。
透過祖克曼的寫作分析與提點,給自己一個逆轉的機會。撰寫小說無疑十分燒腦、耗費時間、過程複雜,跟著王牌經紀人這樣做:挖掘大大小小的劇情細節,處理失敗的劇情開端與發展,不斷試誤,改寫再改寫──你就是下一個暢銷小說家。
要寫出小說高潮,你需要_____?
拿出你的原稿吧──王牌經紀人教你這樣做!
從背景設定、大綱撰寫、人物刻畫、場景編排到最後的草稿修訂
《魔球》推手、紐約金牌經紀公司「作者之家」創辦人
帶你登上暢銷書排行榜!
★肯.弗雷特——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暢銷小說《上帝之柱》作者專文推薦
---------------------------------------------------------------------------------
你在寫小說嗎?你已經很努力但作品卻乏人問津?你一定很想問:我的書與暢銷書差別在哪裡?
經手過數十本重磅暢銷小說的作家經紀人亞伯特‧祖克曼想告訴你的是:要寫出具有「爆紅」、「大賣」潛力的暢銷小說,首先,看看你的原稿吧!接著問問自己:
◆你的小說故事背景是否具話題性、時髦、甚至「性感」?是否貼近人們近來的興趣與關心?
◆你有撰寫大綱嗎?所有的大書都經過計畫再計畫,你的每個章節是否都安排了劇情高潮?是否有至少一個角色能讓讀者產生同理心?
◆你安排角色的登場方式與時間點,有成功讓讀者記得並認出你的小說主角嗎?◆主要情節與次要情節的穿插方式,是否讓讀者迎來重要劇情轉折時更受吸引?
◆在你設定的大場面中,你是否成功製造高潮?驚訝與巧合的暗示或鋪陳,有讓故事保持可信度嗎?
◆寫完第一版草稿之後,還可以留意場景、角色的哪些細節,進而改善寫作、讓故事更加生動?
「暢銷小說就像手錶,是以互有關連的眾多零件打造而成,所有零件都不可或缺才能成功運作。」──亞伯特‧祖克曼
在本書中,祖克曼將多年來與暢銷書作家的合作經驗傾囊相授。他具體拆解暢銷小說結構的實際醞釀,解讀小說大綱的不同版本,乃至場景的編排手法帶來的戲劇效果。
以《教父》、《飄》、《刺鳥》、《危險情人》、《來自聖彼得堡的男人》五本經典作品為例,你會知道《教父》如何透過間接描寫角色言行,保留神祕感,讓西西里底層混混被讀者尊為真正的非凡人物;《飄》如何透過大小場面的精密製造與不斷堆疊,讓讀者為男女主角從冤家到愛侶的路途又哭又笑。
換言之,閱讀本書,你不僅會認識「暢銷小說」的特質,也將徹底檢視自己的作品:從故事的初始概念發想開始,小說大綱的建構與改寫方式、人物的發展與關係強化、情節編排的調整改善,以及在將書稿寄給出版社之前如何再次豐富、重寫或修潤二稿與定稿。
透過祖克曼的寫作分析與提點,給自己一個逆轉的機會。撰寫小說無疑十分燒腦、耗費時間、過程複雜,跟著王牌經紀人這樣做:挖掘大大小小的劇情細節,處理失敗的劇情開端與發展,不斷試誤,改寫再改寫──你就是下一個暢銷小說家。
名人推薦
「不久前,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遇見了二十年前獲贈的某本書的作者,他寫的書在許多層面改變了我的人生。當時的我正撰寫第一部小說至中途,有人送了一本《王牌經紀人的暢銷小說寫作指南》給我。祖克曼先生的這本書協助我完成書稿並成功出版。初次見到祖克曼先生本人時,我滿懷感激地告訴他這本書如何助我成功,他開玩笑地告訴我,他打算告訴所有人,是他幫助我寫出了《達文西密碼》。」──丹‧布朗(Dan Brown),全球暢銷小說家
「性感、聰慧、技藝精湛。終於,每一位寫作者都有機會向大師學習了。」——諾拉‧羅伯特(Nora Roberts),《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作家,《危險情人》(The Witness)作者
「即使作家能寫出精采好讀的小說,但究竟是什麼讓一本小說成為暢銷巨作?僅僅是行銷炒作和人脈關係使然嗎?祖克曼並不認同此說,他逐一剖析優秀小說登上暢銷榜榜首的關鍵要素。過去二十年擔任作家經紀人期間,祖克曼與肯‧弗雷特等作家合作,同時見識過不少品質不佳的作品,甚至自己也寫過幾本。本書剖析五部經典小說如《教父》與《飄》的角色塑造、情節架構、敘事觀點等核心要素,其分析手法務實、讀來亦充滿樂趣。」──《書單》雜誌(Booklist)
「本書雖非針對初學者,卻能協助已精通小說創作技藝、現欲打造具有爆紅潛力作品的作家。當然,無人能保證小說一定能成功大賣:讀者群喜新厭舊,暢銷書的命運最終仍由讀者決定。話雖如此,本書作者祖克曼深諳多數情況下行之有效的策略。書中兩大章節專注於大綱規劃與書稿修訂。作家必須明確知道創作方向,而一份詳盡的大綱能協助他們實際前進,將所有角色與故事線完美交織……大力推薦。」──《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性感、聰慧、技藝精湛。終於,每一位寫作者都有機會向大師學習了。」——諾拉‧羅伯特(Nora Roberts),《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作家,《危險情人》(The Witness)作者
「即使作家能寫出精采好讀的小說,但究竟是什麼讓一本小說成為暢銷巨作?僅僅是行銷炒作和人脈關係使然嗎?祖克曼並不認同此說,他逐一剖析優秀小說登上暢銷榜榜首的關鍵要素。過去二十年擔任作家經紀人期間,祖克曼與肯‧弗雷特等作家合作,同時見識過不少品質不佳的作品,甚至自己也寫過幾本。本書剖析五部經典小說如《教父》與《飄》的角色塑造、情節架構、敘事觀點等核心要素,其分析手法務實、讀來亦充滿樂趣。」──《書單》雜誌(Booklist)
「本書雖非針對初學者,卻能協助已精通小說創作技藝、現欲打造具有爆紅潛力作品的作家。當然,無人能保證小說一定能成功大賣:讀者群喜新厭舊,暢銷書的命運最終仍由讀者決定。話雖如此,本書作者祖克曼深諳多數情況下行之有效的策略。書中兩大章節專注於大綱規劃與書稿修訂。作家必須明確知道創作方向,而一份詳盡的大綱能協助他們實際前進,將所有角色與故事線完美交織……大力推薦。」──《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目錄
.序言/肯.弗雷特(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暢銷小說《上帝之柱》作者)
.二〇一六新版前言
.第一章、萬事起頭難
.第二章、何謂「大書」?
.第三章、設定小說背景
.第四章、擬定大綱流程
.第五章、刻畫非比尋常人物
.第六章、寫作視角的投放
.第七章、角色關係的強化
.第八章、打造場景
.第九章、大場面
.第十章、編織故事情節
.第十一章、編排故事節奏
.第十二章、故事點
.第十三章、修改
.第十四章、付梓出版,擠進暢銷排行榜
.致謝
.二〇一六新版前言
.第一章、萬事起頭難
.第二章、何謂「大書」?
.第三章、設定小說背景
.第四章、擬定大綱流程
.第五章、刻畫非比尋常人物
.第六章、寫作視角的投放
.第七章、角色關係的強化
.第八章、打造場景
.第九章、大場面
.第十章、編織故事情節
.第十一章、編排故事節奏
.第十二章、故事點
.第十三章、修改
.第十四章、付梓出版,擠進暢銷排行榜
.致謝
試閱
試閱:第二章、何謂「大書」?
「我的書究竟有什麼毛病?」快要抓狂的作家對著我咆哮。「如果該死的出版商肯讓我在幾個城市裡巡迴打書,跑幾個像樣的消費者廣告,絕對會刺激買氣。看看那些評論──『今年我讀過的最佳懸疑小說』,『讓我想到約翰.D.麥克唐納〔John D. MacDonald〕的顛峰之作』,『引人入勝、甚至該說毛骨悚然的結局』。」
我的回答可能會是:「嘿,你的書絕對沒有毛病。事實上,它是絕妙無比的完美傑作,但從出版商的觀點來看,它只是一本小書(small book)。」
「小?你在說什麼呀!好書就是好書。那不是就夠了嗎?」
不幸的是,作家每天都會發現,單單只是因為書真的很好、且得到評論家乃至許多品味高雅讀者的讚譽,並不必然意味著大部分閱讀大眾就會慧眼識英雄。甚至被認為夠格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或普立茲獎的小說,可能都只賣出個幾千本。而紐約出版商的雇員數目龐大,包括經理、編輯、銷售、公關、倉儲和會計,日常開銷龐大。它們可不能只是維持營運,除非每年最少有兩或三本小說大賣數十萬本,否則就無法繼續出版新的小說。
長年來出版經歷輝煌又聲望高的作家,在發現某些新手小說家得到五十萬美金的預付金,或某些「暢銷品牌」(在他們眼中等同低劣)作家收入數百萬時,往往覺得噁心萬分,甚或怒不可遏。的確,對大部分的作家而言,出版商是令人怨恨的鐵公雞。但實際上,出版商往往在為小說簽百萬,而非一萬美元保證金時,覺得快樂安穩。在開出七位數報酬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預設脫口秀主持人會訪問書的作者、書店會樂意將書展示在櫥窗裡、藥房、超市和機場書店會願意進貨、電影和電視製作人會為此書競價。儘管面臨電影、電視、運動、網路和其他活動在人群休閒上的激烈競爭,那本書就是會讓出版商覺得可以突破重圍,並深入大眾的意識之中。
能達到這種目標的書就是大書(the Big Book)(我們缺乏更好的術語)。編輯和出版商像是著了魔般,熱烈追逐擁有這種潛力(當然還有成為人氣作家潛力)的原稿與企劃,並願意展開堪稱暴烈的競爭。所以,這種「大書」的確切面目究竟是什麼?在本章的剩餘篇幅裡,我將會指出大書的主要特徵,而在稍後的章節裡,我則會更進一步探究這些特徵的細節。
高風險
大書讓我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不管是人物、家庭,有時是整個國家,必定有某項要素是處於高風險狀態。至少有一位主要人物的人生通常處於險境。但不止於此的是,在這類書籍中,處於危機中的個人往往不僅代表他自己,還代表一個社群、城市、甚至是整個國家。《來自聖彼得堡的男人》中的菲利克斯(Feliks)同時是獵人也是獵物。做為獵人,如果他成功達成刺客任務,那就意味著他不僅是殺掉一個人,而是在這麼做的同時也能威嚇俄羅斯,讓他們不致和英國聯手對抗德國,從而拯救數以百萬計的年輕同胞在瘋狂的戰爭中遭到屠殺。而對沃頓勛爵(Lord Walden)和追獵菲利克斯的英國情報員來說,賭注同樣很高。倘若他們在保護生命遭受威脅的俄羅斯親王中占了上風,那他們不僅拯救了一條人命,同時也是間接透過和沙皇保持聯盟,拯救熱愛的祖國英國不致被德皇所壓倒。
儘管如此,在許多重要女性小說家的小說中,主要的風險不是生或死,而是個人的完滿,比如《飄》中的郝思嘉(Scarlett O’Hara)或《刺鳥》(The Thorn Birds)中的瑪姬(Meggie)。儘管這類賭注──愛情關係的圓滿與否──本身聽起來可能平庸,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老生常談,但這些女主角的欲望、渴望和熱情被她們的創造者以如此暴烈且堅定不移的激情描寫得淋漓盡致,因此對讀者而言,她們的人生關鍵轉折跟混亂、謀殺與國家危機一樣,足以撼動人心。
非比尋常的人物
超級暢銷小說的第二個關鍵特點是非比尋常的人物。虛構小說中的人物,就像真人一樣,因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呈現出自身特色,而在大書中,主要角色的作為都有非同小可之處。《教父》中的柯里昂老爺(Don Corleone)放風聲出去說,他希望他的教子在好萊塢大片中飾演一角。片廠老闆被這種微妙的威脅激怒,拒絕他的要求。為了展示他的權勢和對此目標的嚴肅態度,老爺派人殺掉了老闆視為寶貝、且價值不菲的一匹純種賽馬,並將割下來的馬頭放在老闆的床上。普佐因此建立起柯里昂身處於法外之地、作為一個獨立國度白手起家的統治者,對他的親戚、下屬、雇員和廣泛的非法企業,擁有絕對權力的形象。
在《飄》的開頭幾章中,郝思嘉被描述成任性、反覆無常、大膽調情、自私自利和被寵壞的青少女。但在稍後的小說裡,隨著南方邦聯的戰爭風向逆轉,亞特蘭大成為砲彈砲聲隆隆和熊熊火焰的地獄,被充滿敵意的聯邦軍隊侵犯,而郝思嘉則在對分娩完全無知和無經驗的情況下,替韓美蘭(Melanie)接生。然後她大膽到在夜色中逃亡(儘管炸彈和加農砲在四周爆炸),還帶著昏迷的韓美蘭、新生的寶寶、嚇壞的碧西,而且是在毫無保護之下。
當郝思嘉回到陶樂(Tara)時,發現母親已死,父親變成老糊塗,兩個妹妹臥榻病床,莊園被毀,沒有錢或食物。這輩子從來沒工作過的她鼓起精力和勇氣耕田,並強迫她原本不負責農活的家務僕人和妹妹幫忙。當一位不懷好意的北佬潛進宅邸時,這位滿心恐懼、從來無法忍受待宰豬隻哀嚎的女人竟然冷靜地偷偷拿起手槍,然後鼓起勇氣射殺小偷。為了不讓摯愛的莊園遭到催稅人惡意賣掉,她想到的唯一解決之道是哄騙白瑞德(Rhett Butler)和她結婚。但她不會以乞丐之姿去見他。相反地,無視於黑嬤嬤的強烈抗議,她剪開她母親的天鵝絨窗簾,將其縫製成新洋裝,這樣等她真的去探視他時,她可以像個施加恩惠的女王。
戲劇懸疑
暢銷小說的情節乍看之下似乎相當複雜。比如說《飄》吧,想要講出個完整的概要既冗長又費勁。儘管如此,在更仔細和小心的審視後,我們會看出小說的骨幹、也就是在主要角色互動下持續發生的核心衝突、以及驅動和整合其繁多場景的主要課題,其實非常基本且明確清晰。小說的基礎是懸疑,我稱之為戲劇懸疑(dramatic question)。在《飄》中,戲劇懸疑有三:郝思嘉能夠成功讓衛希禮(Ashley)回報她的愛嗎?在小說的後面發展中,衛希禮顯然不是她的真命天子,那她會搞清楚她真正愛的是白瑞德,而白瑞德又能設法成功贏得她的愛嗎?
在驚悚小說中,戲劇懸疑形成潛在的組織原則,且甚至比在大部頭小說,比如《飄》或《教父》中來得更為明顯。在《針之眼》中,這個原則顯現為:尼德(Needle)能帶著盟軍的諾曼第登陸計畫逃往德國嗎?或是英國情報組織會先抓到他?弗雷德里克.福賽思(Frederick Forsyth)最暢銷的小說《豺狼之日》(The Day of the Jackal),其中心樞紐就是嘗試暗殺戴高樂。在此,戲劇懸疑相當簡單,就是以下:豺狼有辦法做掉法國總統,或是緊緊追蹤殺手的警方督察有辦法先逮到豺狼,阻止暗殺呢?
不僅是大部頭小說,像是推理小說和羅曼史這類類型小說,也是建構在直截了當的戲劇懸疑上:偵探會追查出凶手嗎?女主角會成功與夢中情人終成眷屬嗎?這類書籍缺乏大書的其他特點,但類型小說家,比方丹妮爾.斯蒂(Danielle Steele)、麥可.康納利(Michael Connelly)和東尼.席勒曼(Tony Hillerman),他們一開始靠著平裝本書籍贏取追隨者,人氣也隨著一本本新書的出版日增,這顯示要在出版界做閃耀星星,其實有除了「大書」以外的路可走。
高概念
將高概念(high concept)與強烈戲劇懸疑結合後,你更有可能掌握推出大書的良機。高概念這個術語或許不太讓人熟悉,它基本上是一個激進且甚至有點古怪的大前提。一位年輕律師能逃離祕密為黑手黨洗錢、但表面上卻很正派的律師事務所,而黑手黨老大可是會殺害甚至只是提到想離職的律師的喔?這一句話就概括了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的《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蘊含的戲劇懸疑和高概念。在奧莉薇.戈德史密斯(Olivia Goldsmith)的《大老婆俱樂部》(The First Wives Club)裡,三位中年女性慘遭冷酷的百萬富翁丈夫拋棄,後者全與年輕女性再婚,遭受惡劣對待的前妻們在深受刺激下,開始尋求報復。她們能成功嗎?首尾貫通的懸疑因素顯而易見,但甚至更重要的是情節的新穎情境和其時髦的話題性。這些時日,商業大亨幾乎都會娶象徵人生勝利組的年輕妻子,因此不令人意外地,一位派拉蒙的女性製片雪莉.蘭辛(Sherry Lansing)會在一九九一年被這個高概念故事吸引,甚至在我對海神/西蒙與舒斯特(Poseidon/Simon & Schuster)推銷這本書前,就以鉅額搶下電影版權。
《危險關係》的作者若不是深受喜愛的諾拉.羅伯特這位作家所寫,在它的故事所奠基的高概念前提之下,可能找不到出版商。
一位十六歲的優秀女孩受到專制母親的嚴格管制,後者想培養女兒,讓她在醫學界得到一份高檔工作。這位叫做伊莉莎白(麗茲)的女兒,在她的人生中第一次反抗。她對青少年同輩的作為毫無經驗,母親又到遠方參加醫學會議,麗茲第一次決定到購物商場購物。她在那碰上一位同學,茱莉(Julie),後者極想進入一間時髦的夜店,但卻沒有可顯示她是二十一歲的證件。精通不尋常技藝的伊莉莎白為她們倆偽造出這類證件。
在夜店裡,麗茲第一次喝酒,在舞池裡放鬆,最後回到她剛認識的英俊年輕男子的家,覺得深受他所吸引。這時男子突然叫離現場,坐在外面露臺上的麗茲則從剛喝下的柯夢波丹中醒轉,卻看見茱莉和其約會對象遭殘忍謀殺。
麗茲驚慌逃逸,後來被警方解救,得知她和茱莉碰到的俄羅斯年輕男人是幫派分子,因為她目擊犯罪集團成員犯案,現在處於生命危險中。所以她被帶去一處「安全屋」(safe house)。她後來信任和喜歡上她的保鑣,但他們在試圖保護她時慘遭射殺,她再度逃逸,這時所謂的安全屋爆炸了……
情節不可信又過於牽強,沒錯,但卻高度戲劇性。當然,到這時,問題開始有力地浮現:這位優秀但天真的青少女下場會如何?
我在這裡要說的重點是,大書需要建立在高度戲劇化的情境上,情節則包括古怪和令人吃驚的轉折,由此帶出接下來的有力碰撞與衝突。在真實人生中,事件不會以這麼令人不快、且高度井然有序的不可置信形式產生。任何人曾聽過從大學放假回家的年輕男人,發現叔叔殺害父親並娶了母親這種事嗎?但莎士比亞對人物、家庭關係、年輕的愛、政治內訌、戲劇傳說的洞見,以及他操縱語言的魔力,簡單說就是他的文學藝術技巧,讓我們深信哈姆雷特和他別樹一格的兩難。因此,羅伯特也以她的方式,使得筆下的好男孩白馬王子在想方設法融化冰山美人的咄咄逼人嘗試中,拒絕知難而退。沒有作家賣書賣得比史蒂芬.金多,也沒有作家寫出比他更匪夷所思的情節。但金的技巧,或更該說天賦(也可見於那些最優秀的人氣作家),一方面是在於他重塑了自己所體驗的日常生活對話和細節,而在另一方面,則是以高度的刺激感精心安排他的故事;儘管其中充斥著巧妙安排的奇幻元素,我們還是很快樂地放下自己的懷疑。
多重觀點
大書的另一個重要面向是,它必須有不只一個角色能夠牽動讀者的心,這就必須包含多重觀點(multiple points of view)。故事不是主要被一位無所不知的作者,或小說中以第一人稱自述的單一角色敘述,而是透過數位主要角色的感情、思想和感受來加以表達。它不是呈現小說家的聲音,客觀描述背景和其他實質細節。反之,我們是透過角色自身的感受,被引領去感知和體驗這個被創造出來的獨特世界。單靠她的感覺與情緒,提供的是一種有時扭曲,卻往往高度絢爛的光芒,而我們則是透過她和她所面對的其他人物,來感受這樣的光芒。
比如《來自聖彼得堡的男人》這類小說就提供了一個良好範例。在每一章,無論是整體或在重要分節中,其敘事都完全來自小說中四位主要人物其中一位的觀點。弗雷特的演出始終停留在高度緊張的狀態,因為在每個場景中,我們都透過角色觀點,體會到那種戲劇的張力;該角色就是那個章節中情感牽扯最深的人物,也是在當下發生的事件裡,所冒風險最高的人。當菲利克斯被追著在倫敦到處逃跑,又極度恐懼被抓時,我們是透過他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追捕者的觀點,體驗到那股瘋狂的逃亡。
弗雷特透過不同年紀、背景和國籍的兩男兩女的內在感情、希望和渴望鋪陳故事,賦予這文本一種心理複雜度和豐富性、一種色彩繽紛的光譜,而這是只從單一觀點敘述的私家偵探小說或羅曼史所高度缺乏的。弗雷特彷彿是同時寫了四本單獨的小說,但又在關鍵的戲劇交叉點不斷互相交錯,碰撞出火花。
(摘自:《王牌經紀人的暢銷小說寫作指南》,〈第二章、何謂「大書」?〉)
「我的書究竟有什麼毛病?」快要抓狂的作家對著我咆哮。「如果該死的出版商肯讓我在幾個城市裡巡迴打書,跑幾個像樣的消費者廣告,絕對會刺激買氣。看看那些評論──『今年我讀過的最佳懸疑小說』,『讓我想到約翰.D.麥克唐納〔John D. MacDonald〕的顛峰之作』,『引人入勝、甚至該說毛骨悚然的結局』。」
我的回答可能會是:「嘿,你的書絕對沒有毛病。事實上,它是絕妙無比的完美傑作,但從出版商的觀點來看,它只是一本小書(small book)。」
「小?你在說什麼呀!好書就是好書。那不是就夠了嗎?」
不幸的是,作家每天都會發現,單單只是因為書真的很好、且得到評論家乃至許多品味高雅讀者的讚譽,並不必然意味著大部分閱讀大眾就會慧眼識英雄。甚至被認為夠格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或普立茲獎的小說,可能都只賣出個幾千本。而紐約出版商的雇員數目龐大,包括經理、編輯、銷售、公關、倉儲和會計,日常開銷龐大。它們可不能只是維持營運,除非每年最少有兩或三本小說大賣數十萬本,否則就無法繼續出版新的小說。
長年來出版經歷輝煌又聲望高的作家,在發現某些新手小說家得到五十萬美金的預付金,或某些「暢銷品牌」(在他們眼中等同低劣)作家收入數百萬時,往往覺得噁心萬分,甚或怒不可遏。的確,對大部分的作家而言,出版商是令人怨恨的鐵公雞。但實際上,出版商往往在為小說簽百萬,而非一萬美元保證金時,覺得快樂安穩。在開出七位數報酬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預設脫口秀主持人會訪問書的作者、書店會樂意將書展示在櫥窗裡、藥房、超市和機場書店會願意進貨、電影和電視製作人會為此書競價。儘管面臨電影、電視、運動、網路和其他活動在人群休閒上的激烈競爭,那本書就是會讓出版商覺得可以突破重圍,並深入大眾的意識之中。
能達到這種目標的書就是大書(the Big Book)(我們缺乏更好的術語)。編輯和出版商像是著了魔般,熱烈追逐擁有這種潛力(當然還有成為人氣作家潛力)的原稿與企劃,並願意展開堪稱暴烈的競爭。所以,這種「大書」的確切面目究竟是什麼?在本章的剩餘篇幅裡,我將會指出大書的主要特徵,而在稍後的章節裡,我則會更進一步探究這些特徵的細節。
高風險
大書讓我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不管是人物、家庭,有時是整個國家,必定有某項要素是處於高風險狀態。至少有一位主要人物的人生通常處於險境。但不止於此的是,在這類書籍中,處於危機中的個人往往不僅代表他自己,還代表一個社群、城市、甚至是整個國家。《來自聖彼得堡的男人》中的菲利克斯(Feliks)同時是獵人也是獵物。做為獵人,如果他成功達成刺客任務,那就意味著他不僅是殺掉一個人,而是在這麼做的同時也能威嚇俄羅斯,讓他們不致和英國聯手對抗德國,從而拯救數以百萬計的年輕同胞在瘋狂的戰爭中遭到屠殺。而對沃頓勛爵(Lord Walden)和追獵菲利克斯的英國情報員來說,賭注同樣很高。倘若他們在保護生命遭受威脅的俄羅斯親王中占了上風,那他們不僅拯救了一條人命,同時也是間接透過和沙皇保持聯盟,拯救熱愛的祖國英國不致被德皇所壓倒。
儘管如此,在許多重要女性小說家的小說中,主要的風險不是生或死,而是個人的完滿,比如《飄》中的郝思嘉(Scarlett O’Hara)或《刺鳥》(The Thorn Birds)中的瑪姬(Meggie)。儘管這類賭注──愛情關係的圓滿與否──本身聽起來可能平庸,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老生常談,但這些女主角的欲望、渴望和熱情被她們的創造者以如此暴烈且堅定不移的激情描寫得淋漓盡致,因此對讀者而言,她們的人生關鍵轉折跟混亂、謀殺與國家危機一樣,足以撼動人心。
非比尋常的人物
超級暢銷小說的第二個關鍵特點是非比尋常的人物。虛構小說中的人物,就像真人一樣,因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呈現出自身特色,而在大書中,主要角色的作為都有非同小可之處。《教父》中的柯里昂老爺(Don Corleone)放風聲出去說,他希望他的教子在好萊塢大片中飾演一角。片廠老闆被這種微妙的威脅激怒,拒絕他的要求。為了展示他的權勢和對此目標的嚴肅態度,老爺派人殺掉了老闆視為寶貝、且價值不菲的一匹純種賽馬,並將割下來的馬頭放在老闆的床上。普佐因此建立起柯里昂身處於法外之地、作為一個獨立國度白手起家的統治者,對他的親戚、下屬、雇員和廣泛的非法企業,擁有絕對權力的形象。
在《飄》的開頭幾章中,郝思嘉被描述成任性、反覆無常、大膽調情、自私自利和被寵壞的青少女。但在稍後的小說裡,隨著南方邦聯的戰爭風向逆轉,亞特蘭大成為砲彈砲聲隆隆和熊熊火焰的地獄,被充滿敵意的聯邦軍隊侵犯,而郝思嘉則在對分娩完全無知和無經驗的情況下,替韓美蘭(Melanie)接生。然後她大膽到在夜色中逃亡(儘管炸彈和加農砲在四周爆炸),還帶著昏迷的韓美蘭、新生的寶寶、嚇壞的碧西,而且是在毫無保護之下。
當郝思嘉回到陶樂(Tara)時,發現母親已死,父親變成老糊塗,兩個妹妹臥榻病床,莊園被毀,沒有錢或食物。這輩子從來沒工作過的她鼓起精力和勇氣耕田,並強迫她原本不負責農活的家務僕人和妹妹幫忙。當一位不懷好意的北佬潛進宅邸時,這位滿心恐懼、從來無法忍受待宰豬隻哀嚎的女人竟然冷靜地偷偷拿起手槍,然後鼓起勇氣射殺小偷。為了不讓摯愛的莊園遭到催稅人惡意賣掉,她想到的唯一解決之道是哄騙白瑞德(Rhett Butler)和她結婚。但她不會以乞丐之姿去見他。相反地,無視於黑嬤嬤的強烈抗議,她剪開她母親的天鵝絨窗簾,將其縫製成新洋裝,這樣等她真的去探視他時,她可以像個施加恩惠的女王。
戲劇懸疑
暢銷小說的情節乍看之下似乎相當複雜。比如說《飄》吧,想要講出個完整的概要既冗長又費勁。儘管如此,在更仔細和小心的審視後,我們會看出小說的骨幹、也就是在主要角色互動下持續發生的核心衝突、以及驅動和整合其繁多場景的主要課題,其實非常基本且明確清晰。小說的基礎是懸疑,我稱之為戲劇懸疑(dramatic question)。在《飄》中,戲劇懸疑有三:郝思嘉能夠成功讓衛希禮(Ashley)回報她的愛嗎?在小說的後面發展中,衛希禮顯然不是她的真命天子,那她會搞清楚她真正愛的是白瑞德,而白瑞德又能設法成功贏得她的愛嗎?
在驚悚小說中,戲劇懸疑形成潛在的組織原則,且甚至比在大部頭小說,比如《飄》或《教父》中來得更為明顯。在《針之眼》中,這個原則顯現為:尼德(Needle)能帶著盟軍的諾曼第登陸計畫逃往德國嗎?或是英國情報組織會先抓到他?弗雷德里克.福賽思(Frederick Forsyth)最暢銷的小說《豺狼之日》(The Day of the Jackal),其中心樞紐就是嘗試暗殺戴高樂。在此,戲劇懸疑相當簡單,就是以下:豺狼有辦法做掉法國總統,或是緊緊追蹤殺手的警方督察有辦法先逮到豺狼,阻止暗殺呢?
不僅是大部頭小說,像是推理小說和羅曼史這類類型小說,也是建構在直截了當的戲劇懸疑上:偵探會追查出凶手嗎?女主角會成功與夢中情人終成眷屬嗎?這類書籍缺乏大書的其他特點,但類型小說家,比方丹妮爾.斯蒂(Danielle Steele)、麥可.康納利(Michael Connelly)和東尼.席勒曼(Tony Hillerman),他們一開始靠著平裝本書籍贏取追隨者,人氣也隨著一本本新書的出版日增,這顯示要在出版界做閃耀星星,其實有除了「大書」以外的路可走。
高概念
將高概念(high concept)與強烈戲劇懸疑結合後,你更有可能掌握推出大書的良機。高概念這個術語或許不太讓人熟悉,它基本上是一個激進且甚至有點古怪的大前提。一位年輕律師能逃離祕密為黑手黨洗錢、但表面上卻很正派的律師事務所,而黑手黨老大可是會殺害甚至只是提到想離職的律師的喔?這一句話就概括了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的《黑色豪門企業》(The Firm)蘊含的戲劇懸疑和高概念。在奧莉薇.戈德史密斯(Olivia Goldsmith)的《大老婆俱樂部》(The First Wives Club)裡,三位中年女性慘遭冷酷的百萬富翁丈夫拋棄,後者全與年輕女性再婚,遭受惡劣對待的前妻們在深受刺激下,開始尋求報復。她們能成功嗎?首尾貫通的懸疑因素顯而易見,但甚至更重要的是情節的新穎情境和其時髦的話題性。這些時日,商業大亨幾乎都會娶象徵人生勝利組的年輕妻子,因此不令人意外地,一位派拉蒙的女性製片雪莉.蘭辛(Sherry Lansing)會在一九九一年被這個高概念故事吸引,甚至在我對海神/西蒙與舒斯特(Poseidon/Simon & Schuster)推銷這本書前,就以鉅額搶下電影版權。
《危險關係》的作者若不是深受喜愛的諾拉.羅伯特這位作家所寫,在它的故事所奠基的高概念前提之下,可能找不到出版商。
一位十六歲的優秀女孩受到專制母親的嚴格管制,後者想培養女兒,讓她在醫學界得到一份高檔工作。這位叫做伊莉莎白(麗茲)的女兒,在她的人生中第一次反抗。她對青少年同輩的作為毫無經驗,母親又到遠方參加醫學會議,麗茲第一次決定到購物商場購物。她在那碰上一位同學,茱莉(Julie),後者極想進入一間時髦的夜店,但卻沒有可顯示她是二十一歲的證件。精通不尋常技藝的伊莉莎白為她們倆偽造出這類證件。
在夜店裡,麗茲第一次喝酒,在舞池裡放鬆,最後回到她剛認識的英俊年輕男子的家,覺得深受他所吸引。這時男子突然叫離現場,坐在外面露臺上的麗茲則從剛喝下的柯夢波丹中醒轉,卻看見茱莉和其約會對象遭殘忍謀殺。
麗茲驚慌逃逸,後來被警方解救,得知她和茱莉碰到的俄羅斯年輕男人是幫派分子,因為她目擊犯罪集團成員犯案,現在處於生命危險中。所以她被帶去一處「安全屋」(safe house)。她後來信任和喜歡上她的保鑣,但他們在試圖保護她時慘遭射殺,她再度逃逸,這時所謂的安全屋爆炸了……
情節不可信又過於牽強,沒錯,但卻高度戲劇性。當然,到這時,問題開始有力地浮現:這位優秀但天真的青少女下場會如何?
我在這裡要說的重點是,大書需要建立在高度戲劇化的情境上,情節則包括古怪和令人吃驚的轉折,由此帶出接下來的有力碰撞與衝突。在真實人生中,事件不會以這麼令人不快、且高度井然有序的不可置信形式產生。任何人曾聽過從大學放假回家的年輕男人,發現叔叔殺害父親並娶了母親這種事嗎?但莎士比亞對人物、家庭關係、年輕的愛、政治內訌、戲劇傳說的洞見,以及他操縱語言的魔力,簡單說就是他的文學藝術技巧,讓我們深信哈姆雷特和他別樹一格的兩難。因此,羅伯特也以她的方式,使得筆下的好男孩白馬王子在想方設法融化冰山美人的咄咄逼人嘗試中,拒絕知難而退。沒有作家賣書賣得比史蒂芬.金多,也沒有作家寫出比他更匪夷所思的情節。但金的技巧,或更該說天賦(也可見於那些最優秀的人氣作家),一方面是在於他重塑了自己所體驗的日常生活對話和細節,而在另一方面,則是以高度的刺激感精心安排他的故事;儘管其中充斥著巧妙安排的奇幻元素,我們還是很快樂地放下自己的懷疑。
多重觀點
大書的另一個重要面向是,它必須有不只一個角色能夠牽動讀者的心,這就必須包含多重觀點(multiple points of view)。故事不是主要被一位無所不知的作者,或小說中以第一人稱自述的單一角色敘述,而是透過數位主要角色的感情、思想和感受來加以表達。它不是呈現小說家的聲音,客觀描述背景和其他實質細節。反之,我們是透過角色自身的感受,被引領去感知和體驗這個被創造出來的獨特世界。單靠她的感覺與情緒,提供的是一種有時扭曲,卻往往高度絢爛的光芒,而我們則是透過她和她所面對的其他人物,來感受這樣的光芒。
比如《來自聖彼得堡的男人》這類小說就提供了一個良好範例。在每一章,無論是整體或在重要分節中,其敘事都完全來自小說中四位主要人物其中一位的觀點。弗雷特的演出始終停留在高度緊張的狀態,因為在每個場景中,我們都透過角色觀點,體會到那種戲劇的張力;該角色就是那個章節中情感牽扯最深的人物,也是在當下發生的事件裡,所冒風險最高的人。當菲利克斯被追著在倫敦到處逃跑,又極度恐懼被抓時,我們是透過他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追捕者的觀點,體驗到那股瘋狂的逃亡。
弗雷特透過不同年紀、背景和國籍的兩男兩女的內在感情、希望和渴望鋪陳故事,賦予這文本一種心理複雜度和豐富性、一種色彩繽紛的光譜,而這是只從單一觀點敘述的私家偵探小說或羅曼史所高度缺乏的。弗雷特彷彿是同時寫了四本單獨的小說,但又在關鍵的戲劇交叉點不斷互相交錯,碰撞出火花。
(摘自:《王牌經紀人的暢銷小說寫作指南》,〈第二章、何謂「大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