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敘事

  • 9 198
    22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哲明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景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9/14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如果要拿抒情傳統的論述來談現代詩,哲明的詩作很適切,愛與日常的細節,寂寞與悲傷,籠罩在詩句中,這樣的傷懷意緒,大概如同吉川幸次郎用「推移的悲哀」來形容漢代文學:「人類意識到自己生存於時間之上而引起的悲哀。」
 

哲明的詩常讓我想沈周的畫,取意而作,往往一再以同題重新詮釋,而時間與抒情則是詩人最在乎的主題。
──陳建男

作者

哲明
 

一九八○年生,現居臺中。著有個人詩集《白色倉庫》、《時光誌》、《孤獨十二練習曲》、《後設詩》、《敘事》。

目錄

輯一‧ 敘事
敘事一
敘事二
敘事三

 

輯二‧ 涉越及符號
涉越
符號

 

輯三‧ 詩風格練習 
書信風
抒情風
台語風
古典風
虛無風
小說風
散文風
標註風
行板風
恰恰風
後設風
符號風

 

輯四‧ 抒情詩










十一
十二

 

輯五‧ 致詩人楊牧
和詩
和詩
和詩
和詩
和詩

 

輯六‧ 存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愛與孤獨之間--從《後設詩》到《敘事》 ◎陳建男

序/導讀

愛與孤獨之間──從《後設詩》到《敘事》  ◎陳建男

 

呂正惠先生曾說:「中國抒情傳統是由『感情本體主義』和『文字感性』交織而成的……。而他們的共同特色就是:把經驗凝定在某一範圍之內,加以深化與本體化。」如果要拿抒情傳統的論述來談現代詩,哲明的詩作很適切,愛與日常的細節,寂寞與悲傷,籠罩在詩句中,這樣的傷懷意緒,大概如同吉川幸次郎用「推移的悲哀」來形容漢代文學:「人類意識到自己生存於時間之上而引起的悲哀。」時間是哲明詩中最鮮明且深刻的存在,不斷重複出現的「又」字如同往復迴旋的情節與音節,邀請每位讀者碰觸或參與其中。

 

在《白色倉庫》、《時光誌》與《孤獨十二練習曲》,貫穿以時光命題,讓讀者在時光荏苒、草木興感的情境中,觸及情感層面、思考層面的詩意。《後設詩》與《敘事》則是詩人深化、錘鍊詩意的嘗試,這樣的嘗試始自《孤獨十二練習曲》,從六行詩的限制、獨特的迴行斷句,到後設語言的運用,再標舉「敘事」來與「抒情」對話,對大師的致意,乃至於實驗基因的突變,都令人目不暇給。

 

每本詩集都是獨立的生命,但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連結,這是哲明的第五本詩集,如同刮除羊皮紙仍遺留舊有痕跡般,我們在分輯的安排上可以看見:輯二「涉越及符號」中〈涉越〉與《時光誌》輯五「涉越」、輯四「抒情詩」與《時光誌》輯四「抒情詩」、《後設詩》輯三「抒情詩」與輯四「後抒情詩」,或是《時光誌》輯三「短信及備忘錄」與《孤獨十二練習曲》輯三「短信」等,這些藕斷絲連又開枝散葉的承衍,成為詩人牽執的意念。再如《孤獨十二練習曲》六行詩的嘗試,在《敘事》中仍留有不少蹤跡。詩人屢屢透過一再召喚的名稱、詩作,借屍還魂還是似曾相識,抵抗時光不可抗力地前進。

 

《後設詩》是哲明非常重要的一本詩集,這本詩集不僅是主題的延續,也是轉折再生的開始。「後設」是時序的「後」,也是意義上的「後」,從後設小說來理解,原本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中,揭露細節或真相應後置,然而小說家刻意現身,讓虛實有更多的翻轉辯證。在《後設詩》,詩人介入其中,無論是「填入」或「刪除」,「選擇」或「翻譯」,都是對過去詩作(或意象)前置先行的主體進行意義的增刪,舉例來說,〈IV〉(頁19):

 

(寫下幾個字又刪除)寂寞在猶豫之間形成了令人想起
(並不需要主題)
(大概是下午,靠近橘子樹那邊的草地 的一些悲傷)

 

詩句主體是「寂寞在猶豫之間形成了令人想起」,然而書寫又刪去的動作啟人疑竇,究竟不能表露的是怎樣的心緒?由於這樣的心緒才會產生「寂寞」;而詩句似乎未完,想起什麼,詩人並未明言,卻加上某些獨白揭露大概是午後(時間)草地上(地點)曾有過的回憶。而這些疑惑的答案,則要從其他詩作來尋找,比如〈Ⅲ〉(頁18)、〈短句5〉「那麼不合時宜」、〈短句10〉,詩人可能留下線索,也可能僅供自己憑弔,然而這些地方卻提醒讀者,詩意尚未終結,可能還有下文,在《敘事》,讀者可進一步接續橘子樹的敘事,〈敘事三〉「信裡的橘子樹」、〈後設風〉與〈符號風〉的橘子樹。或許可以這樣說,「後設」即是一種敘事形式,在這過程中,「敘事由此開始」。

 

《後設詩》中還有一組「後抒情詩」,雖不言後設,實則與後設的用意類似,是另一種讀詩之詩,將《時光誌》中的〈任憑〉、〈記得〉、〈繼續〉、〈承認〉四首詩鑲嵌在詩內,既是詩意的延伸,也是詩內容的後續,宛如詩中有詩。

 

這四首詩也是與自我對話,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儼然又是一則時光命題。所有後續情節交待清楚,既敘事又抒情。詩題採用「re:」則讓人懷念BBS(電子佈告欄),彷彿回文告知近況,傾訴心曲,又彷彿油畫般一層一層加深情感的厚度。

 

讀自己的詩是與自己對話,讀古人詩詞,則是跨越時空的對話,在「讀詩以及」一輯,擷取詩詞片段返照自身情境,是詩人的說與不說。如第一首,詩句一開始云「心事逼著/而來」,讓人疑問,是何等心事,透過接下來的雨聲,刪選殘存字詞的「客舟斷雁西風」,慢慢揭露。殘存字詞是蔣捷〈虞美人〉「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的斷片,這心事大約是壯年心事,是記憶迴返,是「修剪幾葉迷迭香這件事」,是廚房裡的日常依存記憶。這四首詩所引詩詞,刪選如一、四首,斷句迴行如二、三首,都有不同的節奏效果,詩人刪選、重組詩句、詞句,不也如後設般重詮意義,而讀者必須尋繹這些斷片回到詩中一起詮釋意義,是雙向進行的。

 

《敘事》則變本加厲繼續嘗試,並一一連結或拓展前幾本詩集的各項元素,走出更具個人特色的書寫。敘事與抒情並非對立,往往相互滲透、補充,《時光誌》描寫的事件本身較不明顯,《孤獨十二練習曲》將事件片段如標本、如相框般一一掛上,《後設詩》與《敘事》則透過組詩串連情節,看似日常的刻寫、對話才是真正的述說主體。且經過一再陳述事件的片段,比如上述的橘子樹或木樨花,形成一種平和又寂寞的氛圍,這類氛圍彷彿一曲低抑又溫和的音樂,緩緩吟詠,別有滋味。

 

在哲明的創作中,抒情/敘事/後設可能有指涉上的些微差異,但就本質而言,三者相近。三首〈敘事〉之作,〈敘事一〉傾訴口吻,在呢喃中隱約知道有許多「不寫進詩裡」的情節,那是屬於私藏的回憶,〈敘事二〉繚繞在說法(亦即敘事)中,主詞「我」與隱藏的客體對話「擷取幾個『字』」,字詞本身通往的意義由說者決定,然而聽者有意,便產生更多意在言外的指涉,因此,〈敘事三〉留下的「未完」、「略」(呼應「擷取幾個『字』」)乃至於「re:」,都成為情感傳達方式。

 

除了「短信」系列,哲明常常透過類書信體的方式敘事,書信既是私密的,然「擷取」字句並非任意,而是有意識地陳述、抒情,因此私領域的對話轉變成公領域的告白或懺情,情感也不停堆疊、加深,敘事中蘊藏抒情。同樣地,「日誌詩」也可納入這一脈絡來閱讀。或許我們可以來思索這樣的對話與愛、孤獨之間的辯證,失語/缺席的他者,既是證成主體的存在,也是時光之河最執拗的存在。

 

詩中引用《詩經》、《楚辭》、《寒食帖》與詩詞等名稱或字句之外,詩人也「涉越」《金剛經》、《莊子》、《傳習錄》、《中庸》、《四書章句集註》、《本草綱目》等著作,形成龐大的知識背景,看似硬梆梆的書籍,與草木之名都是詩人的知識結構,延伸出去的各自體會,或是多「識」草木之名背後的隱喻,都體現抒情傳統智識性的一面。我更好奇的是,詩中有些書名(如《植物意志》)或樂曲名(如〈懷疑協奏曲〉)似乎來自詩人的創造,雖不能一一查閱或尋找背後可能的意義,卻可透過名稱延展想像,彷彿也呼應「後設」探討的虛實層面。

 

最後,要來談「詩風格練習」十二首與「致詩人楊牧」五首和詩。「詩風格練習」欲向雷蒙‧ 格諾(Raymond Queneau)致意,然而雷蒙‧ 格諾的《風格練習》是指同一件事的各種寫法,哲明則師其形,不師其意,做風格練習,但不以單一事件為準;「致詩人楊牧」亦是類似情況,和詩應對原詩意有所承接或發揮,然而細讀這五首,多數選自《時光命題》,可知哲明內在的理路走向,無論藉楊牧之詩抒發個人之感,如和楊牧〈無端〉之作,楊牧原詩作觀照自我,哲明則書寫無端之心緒,呈現百無聊賴的情態,或與楊牧的詩境背道而馳,如和楊牧〈故事〉之作,探討的是我(們)的事,與楊牧原作對時間流逝的焦慮截然不同,均走出另一條路。哲明並不欲單單追摹這些名家,而是吸收其養分,轉化為自我言說的方式,在五本詩集的歷練過程中水到渠成。

 

哲明的詩常讓我想沈周的畫,取意而作,往往一再以同題重新詮釋,而時間與抒情則是詩人最在乎的主題。楊牧在「時光命題」中「涉事」,而哲明在「時光誌」中「敘事」,哲明受楊牧影響,在抒情詩風中恣意徜徉,轉而在傳達方式上鍛鍊,先後以「後設」、「敘事」開拓新路,這是很有自覺的嘗試,雖萬變不離其宗,然而「變則堪久,通則不乏」,自古皆是如此,也以此期待持續勾勒的新版圖。

試閱

〈敘事一〉


/雨聲填滿了空格(或者說把雨種進
這裡)其實沒有人,一片荒蕪。
你進來了,你有什麼註解可以安慰我嗎?
在這首詩裡 



確實沒有太多細節就是
向前閱讀
你會看到「廢屋」,潮溼的憂鬱裡有種木樨花的
本質;報紙塞在
「門縫」
你可以告訴我其他的嗎?
我沒寫的那些


(現在是2月
接近詩裡的季節,而我
也就只是這樣坐著
。)你可以寫下幾個字嗎?接近木樨花側
相信我
一切都會成形
像你看到的這些


(我喜歡這樣的敘事風格
情節一般
,今天又下雨了
想到九份,這些都不寫進詩裡
昨天收到Y的回信
以及...


〈敘事二〉


擷取幾個「字
」我喜歡這個說法,在電影裡又或潦潦
的叢林,凝神擷取柑橘香氣為「
首段」
而後各種鋪陳


譬如這樣
向前,
肯氏南洋杉就在西側,傾倒的枝節如此
壓住下午
接近於未時並且
有一些些雨的跡象


,譬如
什麼也沒有。


(或者
再寫一些例子,那些疑似在思緒裡移動的。
思考著整段括弧
又棄置)
確實有雨
又是另一個說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91036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20
    • 商品規格
    • 12.8*19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