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鍇講唐詩──李白:青蓮醉月,長風萬里,探索詩仙筆下的天地與自我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詩中見性情,詞中見風骨
飄逸與豪放交織,浪漫與理想並存
穿越千年,與盛唐最璀璨的靈魂對話
⚑ 李白詩魂的再發現
本書為讀者打開唐代詩壇的一扇華美之門。本書聚焦於「詩仙」李白的詩作,從詩人的生平經歷、時代背景、思想性格到語言風格,進行縝密的分析與生動的講解。透過本書,我們不只是重讀詩篇,而是重新發現一個真實、立體、奔放的李白。
⚑ 漂泊中的浪漫與傲骨
李白其人,是浪漫的化身。他一生追求自由,不受禮法與權貴所拘。他醉酒賦詩、仗劍遠遊,寄情山水與天地,懷抱「建功立業」之志,卻又屢遭命運捉弄。劉學鍇在書中並未將李白簡化為一位「豪放詩人」的符號,而是透過歷史資料與詩人自述,刻畫出他內在的矛盾:既渴望入仕建功、實現抱負,又時常自嘲放浪、淡泊名利。李白的「任俠精神」、「縱橫術」、「道家風骨」與「儒家理想」交織成一個複雜而璀璨的個體,這種複雜性正是本書成功呈現的關鍵。
⚑ 學術與審美兼融
本書最大特色在於講解風格的雙重融合:一方面具有紮實的學術性,充分展現詩學訓詁、典故辨析與歷史考證的功力;另一方面則以優雅流暢的筆觸,傳遞詩意之美與人文情懷。劉學鍇將抽象的詩學理論轉化為可感的閱讀體驗,引導讀者不僅理解詩的表層意義,更進入詩人內在精神世界。
⚑ 自由與理想
李白的詩不只是文字藝術,更是對生命、自由與理想的熱烈追問。本書深入剖析李白詩中隱含的政治批判、理想投射與哲思探索,例如對統治腐敗的批評、對官場權貴的鄙視、對理想世界的嚮往與對個人命運的嘆息。書中強調,李白的浪漫主義並非空泛想像,而是一種精神抗爭與文化傳承。他在詩中塑造的壯麗山河、曠世奇才、俠骨柔情,不只是藝術意象,更是文化精神的象徵。
⚑ 一部詩與心靈對話的經典之作
本書不僅是一部解讀詩人的學術專著,更是一部與心靈對話的文學之書。它讓我們在千年詩句中看見一個活生生的李白,也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重新思考理想、自由、孤獨與壯麗的生命風景。對喜愛唐詩者而言,此書是品讀詩意的鑰匙;對文學研究者而言,則是深入詩人思想的橋梁。這是一本值得慢讀、細讀、再三咀嚼的經典佳作。
本書特色:本書深入剖析李白詩作,展現其詩風豪放飄逸、想像奇絕的浪漫主義特質,透過歷史背景、詞句註解與藝術手法分析,使讀者得以全面理解李白詩中的情感張力與思想深度。不僅彰顯李白對自由與理想的執著,也揭示其社會、政治、哲學等多重面向的關聯,為理解唐詩與李白提供一部兼具深度與可讀性的經典之作。
飄逸與豪放交織,浪漫與理想並存
穿越千年,與盛唐最璀璨的靈魂對話
⚑ 李白詩魂的再發現
本書為讀者打開唐代詩壇的一扇華美之門。本書聚焦於「詩仙」李白的詩作,從詩人的生平經歷、時代背景、思想性格到語言風格,進行縝密的分析與生動的講解。透過本書,我們不只是重讀詩篇,而是重新發現一個真實、立體、奔放的李白。
⚑ 漂泊中的浪漫與傲骨
李白其人,是浪漫的化身。他一生追求自由,不受禮法與權貴所拘。他醉酒賦詩、仗劍遠遊,寄情山水與天地,懷抱「建功立業」之志,卻又屢遭命運捉弄。劉學鍇在書中並未將李白簡化為一位「豪放詩人」的符號,而是透過歷史資料與詩人自述,刻畫出他內在的矛盾:既渴望入仕建功、實現抱負,又時常自嘲放浪、淡泊名利。李白的「任俠精神」、「縱橫術」、「道家風骨」與「儒家理想」交織成一個複雜而璀璨的個體,這種複雜性正是本書成功呈現的關鍵。
⚑ 學術與審美兼融
本書最大特色在於講解風格的雙重融合:一方面具有紮實的學術性,充分展現詩學訓詁、典故辨析與歷史考證的功力;另一方面則以優雅流暢的筆觸,傳遞詩意之美與人文情懷。劉學鍇將抽象的詩學理論轉化為可感的閱讀體驗,引導讀者不僅理解詩的表層意義,更進入詩人內在精神世界。
⚑ 自由與理想
李白的詩不只是文字藝術,更是對生命、自由與理想的熱烈追問。本書深入剖析李白詩中隱含的政治批判、理想投射與哲思探索,例如對統治腐敗的批評、對官場權貴的鄙視、對理想世界的嚮往與對個人命運的嘆息。書中強調,李白的浪漫主義並非空泛想像,而是一種精神抗爭與文化傳承。他在詩中塑造的壯麗山河、曠世奇才、俠骨柔情,不只是藝術意象,更是文化精神的象徵。
⚑ 一部詩與心靈對話的經典之作
本書不僅是一部解讀詩人的學術專著,更是一部與心靈對話的文學之書。它讓我們在千年詩句中看見一個活生生的李白,也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重新思考理想、自由、孤獨與壯麗的生命風景。對喜愛唐詩者而言,此書是品讀詩意的鑰匙;對文學研究者而言,則是深入詩人思想的橋梁。這是一本值得慢讀、細讀、再三咀嚼的經典佳作。
本書特色:本書深入剖析李白詩作,展現其詩風豪放飄逸、想像奇絕的浪漫主義特質,透過歷史背景、詞句註解與藝術手法分析,使讀者得以全面理解李白詩中的情感張力與思想深度。不僅彰顯李白對自由與理想的執著,也揭示其社會、政治、哲學等多重面向的關聯,為理解唐詩與李白提供一部兼具深度與可讀性的經典之作。
目錄
關於李白
古風五十九首(其十)
古風五十九首(其三十四)
蜀道難①
梁甫吟①
烏棲曲①
將進酒①
行路難三首(其一)①
長相思①
日出入行①
北風行①
關山月①
楊叛兒①
長干行①
塞下曲六首(其一)①
玉階怨①
靜夜思①
子夜吳歌.秋歌①
襄陽歌①
梁園吟①
峨眉山月歌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①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①
夢遊天姥吟留別①
金陵酒肆留別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①
渡荊門送別①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①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①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①
把酒問月①
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其三)①
登金陵鳳凰臺①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一)①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二)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①
望天門山①
早發白帝城①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①
蘇臺覽古①
謝公亭蓋謝朓范雲之所遊①
夜泊牛渚懷古①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①
獨坐敬亭山①
憶東山二首(其一)①
聽蜀僧濬彈琴①
春夜洛城聞笛①
題戴老酒店①
古風五十九首(其十)
古風五十九首(其三十四)
蜀道難①
梁甫吟①
烏棲曲①
將進酒①
行路難三首(其一)①
長相思①
日出入行①
北風行①
關山月①
楊叛兒①
長干行①
塞下曲六首(其一)①
玉階怨①
靜夜思①
子夜吳歌.秋歌①
襄陽歌①
梁園吟①
峨眉山月歌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①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①
夢遊天姥吟留別①
金陵酒肆留別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①
渡荊門送別①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①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①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①
把酒問月①
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其三)①
登金陵鳳凰臺①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一)①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二)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①
望天門山①
早發白帝城①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①
蘇臺覽古①
謝公亭蓋謝朓范雲之所遊①
夜泊牛渚懷古①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①
獨坐敬亭山①
憶東山二首(其一)①
聽蜀僧濬彈琴①
春夜洛城聞笛①
題戴老酒店①
試閱
將進酒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③。岑夫子④,丹丘生⑤,將進酒,君莫停⑥。與君歌一曲⑦,請君為我傾耳聽⑧。鐘鼓饌玉不足貴⑨,但願長醉不願醒⑩。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⑪。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⑫。五花馬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⑭,與爾同銷萬古愁。
[校注]
①〈將進酒〉,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十六〈鼓吹曲辭.漢鐃歌〉解題云:「《古今樂錄》曰:『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字多訛誤……九曰〈將進酒〉。』」又〈將進酒〉古辭解題曰:「古詞曰:『將進酒,採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備繁禮,薦嘉餚。』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遊樂飲酒而已。」將(ㄑㄧㄤ),請。②得意,稱心。③會須,應當。④岑夫子,岑勳。詹鍈《李白詩文繫年》記此詩作於〈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之下,謂係同時之作。《文苑英華》卷八百五十七有岑勳撰〈西京千福寺多寶感應碑〉。⑤丹丘生,元丹丘,李白之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云:「故交元丹,親接斯議。」〈冬夜隨州紫陽先生多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云:「吾與霞子元丹、煙子元演氣激道交,結神仙友。」魏顥〈李翰林集序〉:「與丹丘因持盈法師達,白亦因之入翰林。」持盈法師即玉真公主。李白集中酬贈元丹丘詩甚多,郁賢皓《李白叢考》有〈李白與元丹丘交遊考〉。⑥將進酒,君莫停,《河嶽英靈集》無此六字。宋蜀本作「進酒君莫停」。《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將進酒,杯莫停」。⑦與君,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為君」。⑧傾耳,《河嶽英靈集》無此二字。⑨此句《河嶽英靈集》作「鐘鼎玉帛不足貴」,《文苑英華》作「鐘鼎玉帛豈足貴」,敦煌殘卷作「鐘鼓玉帛豈足貴」。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云:「按鐘鼓饌玉不成對文,疑當作鼓鍾饌玉,即鐘鳴鼎食之意。」鐘鼓,指古代豪貴之家進膳時奏樂鳴鐘。饌玉,珍美的食物。饌,食。玉,形容食物之珍奇。梁戴暠〈煌煌京洛行〉:「揮金留客坐,饌玉待鐘鳴。」⑩不願醒,《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不復醒」,宋蜀本作「不用醒」。⑪陳王,指曹植。《三國志.魏書.曹植傳》:「陳思王植,字子建,太和六年,封植為陳王。」《文選.曹植〈名都篇〉》:「我歸宴平樂,美酒斗十千。」李善注:「平樂,觀名。」恣歡謔,肆意歡樂戲謔。⑫沽取,買來。⑬五花馬,唐人喜將駿馬鬃毛修剪成瓣以為飾。分為五瓣者,稱五花馬。杜甫〈高都護驄馬行〉:「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仇兆鰲注引郭若虛曰:「五花者,剪鬃為瓣,或三花,或五花。」然從杜詩「五花散作雲滿身」之語看,五花似指馬身上有五色花紋。此泛稱駿馬。⑭兒,僮兒。將,取、持。
[鑑賞]
如果要從近千首李白詩中,找出一首最能展現其精神性格和藝術風貌的代表作,可能大多數人會不約而同地選〈將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李白的許多好詩,大都與酒有關,而在一大批詠酒的詩中,這首〈將進酒〉也是最突出的作品。題為「將進酒」,實際上就是一首勸酒歌,既勸朋友,更勸自己。全篇的內容,從表面上來看,就是舉出各種理由,強調必須痛飲盡歡。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各種說法,如天寶十一載(西元752年)(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開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安旗《李白年譜》)、開元二十三年(郁賢皓《李白選集》)等說,其中涉及與岑勳、元丹丘的交往及時間。從詩中抒寫的憂憤之深廣來看,作於天寶三載賜金放還以後的可能性更高,從詩中描寫的情景來看,這首詩有可能是在黃河邊的一座酒樓裡和朋友岑勳、元丹丘一起喝酒,喝得半醺的情況下揮筆寫成的。詩中不但有酒友,而且有店主人、有僮兒。如此讀來,詩就有生動的臨場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也可以避免一些誤解(例如,把「主人」誤解為指招待他喝酒的友人,把「兒」誤解為李白自己的兒子,並據此來考訂作詩的年代),對詩的開頭以「黃河」起興,也就更有親切的感受體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③。岑夫子④,丹丘生⑤,將進酒,君莫停⑥。與君歌一曲⑦,請君為我傾耳聽⑧。鐘鼓饌玉不足貴⑨,但願長醉不願醒⑩。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⑪。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⑫。五花馬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⑭,與爾同銷萬古愁。
[校注]
①〈將進酒〉,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十六〈鼓吹曲辭.漢鐃歌〉解題云:「《古今樂錄》曰:『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字多訛誤……九曰〈將進酒〉。』」又〈將進酒〉古辭解題曰:「古詞曰:『將進酒,採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宋何承天〈將進酒篇〉曰:『將進酒,慶三朝。備繁禮,薦嘉餚。』則言朝會進酒,且以濡首荒志為戒。若梁昭明太子云『洛陽輕薄子』,但敘遊樂飲酒而已。」將(ㄑㄧㄤ),請。②得意,稱心。③會須,應當。④岑夫子,岑勳。詹鍈《李白詩文繫年》記此詩作於〈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之下,謂係同時之作。《文苑英華》卷八百五十七有岑勳撰〈西京千福寺多寶感應碑〉。⑤丹丘生,元丹丘,李白之友。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云:「故交元丹,親接斯議。」〈冬夜隨州紫陽先生多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云:「吾與霞子元丹、煙子元演氣激道交,結神仙友。」魏顥〈李翰林集序〉:「與丹丘因持盈法師達,白亦因之入翰林。」持盈法師即玉真公主。李白集中酬贈元丹丘詩甚多,郁賢皓《李白叢考》有〈李白與元丹丘交遊考〉。⑥將進酒,君莫停,《河嶽英靈集》無此六字。宋蜀本作「進酒君莫停」。《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將進酒,杯莫停」。⑦與君,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為君」。⑧傾耳,《河嶽英靈集》無此二字。⑨此句《河嶽英靈集》作「鐘鼎玉帛不足貴」,《文苑英華》作「鐘鼎玉帛豈足貴」,敦煌殘卷作「鐘鼓玉帛豈足貴」。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云:「按鐘鼓饌玉不成對文,疑當作鼓鍾饌玉,即鐘鳴鼎食之意。」鐘鼓,指古代豪貴之家進膳時奏樂鳴鐘。饌玉,珍美的食物。饌,食。玉,形容食物之珍奇。梁戴暠〈煌煌京洛行〉:「揮金留客坐,饌玉待鐘鳴。」⑩不願醒,《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作「不復醒」,宋蜀本作「不用醒」。⑪陳王,指曹植。《三國志.魏書.曹植傳》:「陳思王植,字子建,太和六年,封植為陳王。」《文選.曹植〈名都篇〉》:「我歸宴平樂,美酒斗十千。」李善注:「平樂,觀名。」恣歡謔,肆意歡樂戲謔。⑫沽取,買來。⑬五花馬,唐人喜將駿馬鬃毛修剪成瓣以為飾。分為五瓣者,稱五花馬。杜甫〈高都護驄馬行〉:「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仇兆鰲注引郭若虛曰:「五花者,剪鬃為瓣,或三花,或五花。」然從杜詩「五花散作雲滿身」之語看,五花似指馬身上有五色花紋。此泛稱駿馬。⑭兒,僮兒。將,取、持。
[鑑賞]
如果要從近千首李白詩中,找出一首最能展現其精神性格和藝術風貌的代表作,可能大多數人會不約而同地選〈將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李白的許多好詩,大都與酒有關,而在一大批詠酒的詩中,這首〈將進酒〉也是最突出的作品。題為「將進酒」,實際上就是一首勸酒歌,既勸朋友,更勸自己。全篇的內容,從表面上來看,就是舉出各種理由,強調必須痛飲盡歡。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各種說法,如天寶十一載(西元752年)(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開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安旗《李白年譜》)、開元二十三年(郁賢皓《李白選集》)等說,其中涉及與岑勳、元丹丘的交往及時間。從詩中抒寫的憂憤之深廣來看,作於天寶三載賜金放還以後的可能性更高,從詩中描寫的情景來看,這首詩有可能是在黃河邊的一座酒樓裡和朋友岑勳、元丹丘一起喝酒,喝得半醺的情況下揮筆寫成的。詩中不但有酒友,而且有店主人、有僮兒。如此讀來,詩就有生動的臨場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也可以避免一些誤解(例如,把「主人」誤解為指招待他喝酒的友人,把「兒」誤解為李白自己的兒子,並據此來考訂作詩的年代),對詩的開頭以「黃河」起興,也就更有親切的感受體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