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如其人,人即其詩──孟浩然集:襄陽故園、廬山香爐峰、吳越青山……從家鄉到江山,他的足跡化作詩篇,留下盛唐山水的清音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春眠、江月與青山,是一種自在從容的心境
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
隱於山林,是孟浩然對功名的清醒選擇
以布衣之身,為盛唐詩壇奠定山水田園之聲
【開啟理解孟浩然的鑰匙】
本書從詩人生平與時代背景切入,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建立讀者對孟浩然的整體認識。不僅說明他身處盛唐前期的歷史位置,更從文化背景如襄陽人文風土與魏晉名士風傳承,勾勒出孟浩然獨特的「名士情懷」與隱逸志趣。這些背景分析使詩歌文本的閱讀更具層次,也幫助讀者從詩外之人走進詩中之境。
【詩與人合一的詮釋路徑】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強調孟浩然詩風與人格的高度一致。透過經典詩句的講解與文獻參照,指出其詩非以奇崛為工,而以自然、清淡、寧靜為本,並在這種「淡」中隱含深刻情感與對現實的回應。作者讓詩句自然生出意蘊,呈現孟浩然詩作中「人如其詩、詩即其人」的深刻關連。
【結合詩解與詩評的閱讀體驗】
本書每首詩作皆搭配題解、新解與新評三個層次,兼顧文句釋義與整體賞析,讓讀者不僅能讀懂詩意,更能掌握其風格與藝術手法。詩解文字清楚、用語簡練,避免艱澀術語,也不流於空泛感想;詩評則點出章法、聲韻、句法變化等詩藝特質,使全書在傳達情境之餘,也具有一定的技術分析價值,適合一般讀者與詩學愛好者共讀。
【延續詩歌中的時代風景】
除了詩文本身,本書也觸及歷代對孟浩然詩的評價與接受,包括杜甫、李白等同時代詩人對其推崇,及後世如蘇軾對其「韻高而才短」的爭議評語。作者引文適度,不做過度詮釋,以詩歌本身為核心,回到文本進行分析。全書語氣沉靜,風格簡約,讓讀者專注於詩與詩人之間的對話。
本書特色:本書融會詩評與詩解,兼具學術深度與文學美感,體察孟浩然詩歌內蘊與風格。書中從詩人生平、時代背景、襄陽文化及名士情結等面向,細緻剖析詩中之景、情、理,特別注重孟浩然詩句中的清澹韻致與淡中見深的特質。全書筆調平和從容,既不鋪張亦不刻意求奇,讀來恍若與詩人對坐山林之中,無聲共賞千年清音。
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
隱於山林,是孟浩然對功名的清醒選擇
以布衣之身,為盛唐詩壇奠定山水田園之聲
【開啟理解孟浩然的鑰匙】
本書從詩人生平與時代背景切入,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建立讀者對孟浩然的整體認識。不僅說明他身處盛唐前期的歷史位置,更從文化背景如襄陽人文風土與魏晉名士風傳承,勾勒出孟浩然獨特的「名士情懷」與隱逸志趣。這些背景分析使詩歌文本的閱讀更具層次,也幫助讀者從詩外之人走進詩中之境。
【詩與人合一的詮釋路徑】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強調孟浩然詩風與人格的高度一致。透過經典詩句的講解與文獻參照,指出其詩非以奇崛為工,而以自然、清淡、寧靜為本,並在這種「淡」中隱含深刻情感與對現實的回應。作者讓詩句自然生出意蘊,呈現孟浩然詩作中「人如其詩、詩即其人」的深刻關連。
【結合詩解與詩評的閱讀體驗】
本書每首詩作皆搭配題解、新解與新評三個層次,兼顧文句釋義與整體賞析,讓讀者不僅能讀懂詩意,更能掌握其風格與藝術手法。詩解文字清楚、用語簡練,避免艱澀術語,也不流於空泛感想;詩評則點出章法、聲韻、句法變化等詩藝特質,使全書在傳達情境之餘,也具有一定的技術分析價值,適合一般讀者與詩學愛好者共讀。
【延續詩歌中的時代風景】
除了詩文本身,本書也觸及歷代對孟浩然詩的評價與接受,包括杜甫、李白等同時代詩人對其推崇,及後世如蘇軾對其「韻高而才短」的爭議評語。作者引文適度,不做過度詮釋,以詩歌本身為核心,回到文本進行分析。全書語氣沉靜,風格簡約,讓讀者專注於詩與詩人之間的對話。
本書特色:本書融會詩評與詩解,兼具學術深度與文學美感,體察孟浩然詩歌內蘊與風格。書中從詩人生平、時代背景、襄陽文化及名士情結等面向,細緻剖析詩中之景、情、理,特別注重孟浩然詩句中的清澹韻致與淡中見深的特質。全書筆調平和從容,既不鋪張亦不刻意求奇,讀來恍若與詩人對坐山林之中,無聲共賞千年清音。
目錄
前言
唐詩雜論·孟浩然(代序)(聞一多)
詩
附錄
唐詩雜論·孟浩然(代序)(聞一多)
詩
附錄
試閱
尋香山湛上人
題解
香山:在今河南洛陽市南。白居易〈修香山寺記〉云:「洛陽西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之勝,香山首焉。」或疑香山在今湖北京山北及江西廬山等地,疑非是。湛上人:疑為開元時僧湛然。孟浩然有〈還山贈湛禪師〉詩,所指或當為一人。據龍門地區新發現的唐代石刻〈唐故滎陽郡夫人鄭氏墓誌銘〉「漢陽沙門湛然書」,湛然為湖北漢陽人,為香山寺僧。上人,是對僧人之尊稱。佛家分人為四等,上人為其中之一。《十誦律》:「人有四種:一、粗人;二、濁人;三、中間人;四、上人。瓶沙王呼佛弟子為上人。古師云:內有智德,外有勝行,在上之人,名上人。」詩中「谷口」二句,或在「苔壁饒古意」之後。「兩相棄」,或作「永相棄」。
朝遊訪名山,山遠若空翠。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
杖策尋故人,解鞍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
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靈異。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
松泉多清響,苔壁饒古意。
願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
新解
朝遊訪名山,山遠若空翠。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空翠:山色青翠,遠映於天空之中。氛氳:盛大的樣子。亙:橫亙、綿延。這四句寫詩人慕香山之盛名清早往訪,遠望香山,但見山色青翠,遠遠地映於天空之中。山勢盛大,綿延百里之遠,直到日落時分才趕到山下。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杖策尋故人,解鞍暫停騎──谷口:山谷的入口處。香氣:《法苑珠林》卷七:「有十二因緣能生寒冷於須彌山、佉提羅迦山。二山之間有須彌海,闊八萬四千,由旬周迴無量,其中眾華皆遍滿,香氣甚盛,日天光明,照觸彼海。」杖策:杖,持。策,手杖。左思〈招隱詩〉:「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這四句意思是說詩人剛到山谷的埠,就聽到山寺清遠的鐘聲,濃郁的香氣也在林端瀰漫、擴散,沁人心脾,遂翻身下馬,杖策而行,尋訪故人。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殊:尤其。豁險:五臣注《文選》卷二十二徐悱〈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琅邪城〉:「此江稱豁險,茲山復鬱盤。」呂延濟注云:「豁險,鬱盤、重厚貌。」篁徑:竹徑。森邃:幽暗深遠。法侶:指尊法之徒侶,即僧侶。梁武帝〈金剛般若懺文〉:「恆沙眾生,皆為法侶。」清談:魏正始中,何晏、夏侯玄、王弼等,崇尚老、莊,專談玄理,以無為本,時人謂之清談。這裡是指妙談佛理。這四句描寫詩人入山後的見聞,意思是說初入石門,甚覺厚重,而步入竹徑時,又轉而感到幽暗深遠。與僧侶欣然相逢,暢談佛理,雖向曉而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靈異。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真隱:真正的隱士。《南史.何尚之傳》:「二十九年致仕於方山,著〈退居賦〉以明所守,而議者咸謂尚之不能固志。……袁淑乃錄古來隱士有跡無名者為《真隱傳》以嗤焉。」野老:鄉野之年長者。這四句的意思是說自己平生仰慕那些真正的隱者,日復一日地探尋天下景物之神奇靈異者。在這樣的地方,那些鄉間老者白天下地從事於耕作,僧侶們則瀟然散澹,日暮時分才回到寺裡。
松泉多清響,苔壁饒古意。願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饒:多有。願言:表示希望之意。《詩經.邶風.終風》:「寤言不寐,願言則嚏。」言,語氣助詞。這四句詩人自抒懷抱,表達志在山林之趣尚,意思是說松林中泉水清澈蕩漾,時時傳來淙淙之聲響,而岸邊石壁上布滿的青苔,又給人亙古久遠的歷史之感。真希望能夠投入到香山的懷抱,永遠地將人世放棄、遺忘。
題解
香山:在今河南洛陽市南。白居易〈修香山寺記〉云:「洛陽西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之勝,香山首焉。」或疑香山在今湖北京山北及江西廬山等地,疑非是。湛上人:疑為開元時僧湛然。孟浩然有〈還山贈湛禪師〉詩,所指或當為一人。據龍門地區新發現的唐代石刻〈唐故滎陽郡夫人鄭氏墓誌銘〉「漢陽沙門湛然書」,湛然為湖北漢陽人,為香山寺僧。上人,是對僧人之尊稱。佛家分人為四等,上人為其中之一。《十誦律》:「人有四種:一、粗人;二、濁人;三、中間人;四、上人。瓶沙王呼佛弟子為上人。古師云:內有智德,外有勝行,在上之人,名上人。」詩中「谷口」二句,或在「苔壁饒古意」之後。「兩相棄」,或作「永相棄」。
朝遊訪名山,山遠若空翠。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
杖策尋故人,解鞍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
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靈異。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
松泉多清響,苔壁饒古意。
願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
新解
朝遊訪名山,山遠若空翠。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空翠:山色青翠,遠映於天空之中。氛氳:盛大的樣子。亙:橫亙、綿延。這四句寫詩人慕香山之盛名清早往訪,遠望香山,但見山色青翠,遠遠地映於天空之中。山勢盛大,綿延百里之遠,直到日落時分才趕到山下。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杖策尋故人,解鞍暫停騎──谷口:山谷的入口處。香氣:《法苑珠林》卷七:「有十二因緣能生寒冷於須彌山、佉提羅迦山。二山之間有須彌海,闊八萬四千,由旬周迴無量,其中眾華皆遍滿,香氣甚盛,日天光明,照觸彼海。」杖策:杖,持。策,手杖。左思〈招隱詩〉:「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這四句意思是說詩人剛到山谷的埠,就聽到山寺清遠的鐘聲,濃郁的香氣也在林端瀰漫、擴散,沁人心脾,遂翻身下馬,杖策而行,尋訪故人。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殊:尤其。豁險:五臣注《文選》卷二十二徐悱〈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琅邪城〉:「此江稱豁險,茲山復鬱盤。」呂延濟注云:「豁險,鬱盤、重厚貌。」篁徑:竹徑。森邃:幽暗深遠。法侶:指尊法之徒侶,即僧侶。梁武帝〈金剛般若懺文〉:「恆沙眾生,皆為法侶。」清談:魏正始中,何晏、夏侯玄、王弼等,崇尚老、莊,專談玄理,以無為本,時人謂之清談。這裡是指妙談佛理。這四句描寫詩人入山後的見聞,意思是說初入石門,甚覺厚重,而步入竹徑時,又轉而感到幽暗深遠。與僧侶欣然相逢,暢談佛理,雖向曉而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靈異。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真隱:真正的隱士。《南史.何尚之傳》:「二十九年致仕於方山,著〈退居賦〉以明所守,而議者咸謂尚之不能固志。……袁淑乃錄古來隱士有跡無名者為《真隱傳》以嗤焉。」野老:鄉野之年長者。這四句的意思是說自己平生仰慕那些真正的隱者,日復一日地探尋天下景物之神奇靈異者。在這樣的地方,那些鄉間老者白天下地從事於耕作,僧侶們則瀟然散澹,日暮時分才回到寺裡。
松泉多清響,苔壁饒古意。願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饒:多有。願言:表示希望之意。《詩經.邶風.終風》:「寤言不寐,願言則嚏。」言,語氣助詞。這四句詩人自抒懷抱,表達志在山林之趣尚,意思是說松林中泉水清澈蕩漾,時時傳來淙淙之聲響,而岸邊石壁上布滿的青苔,又給人亙古久遠的歷史之感。真希望能夠投入到香山的懷抱,永遠地將人世放棄、遺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