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的家事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充滿了真摯細膩的省思,和令人莞爾的幽默智慧,是徐玫怡回歸真我、感動人心的最新力作。
搶鮮試閱--->01.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家事
二○○一年底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從前夫住的地方搬到弟弟家暫住的那一天下午,打包的東西零落四散在借住的房間裡,非常勞累的身體躺在剛剛組合好的簡易地板上,我開始哭。
太多複雜的感覺我無法形容。躺在房間的地板上我哭到睡著了。
很快的,並不想考慮太多經濟因素,跟出版社預支了一些稿費加上自己的最後存款,我在房價比較便宜的另一個城市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
離開台北重新適應一切。
『適應』這個詞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有一種被勉強的感覺。我應該用『開創』。因為那是我選擇的。主動一點的態度比較好,對於生活上的事情,我一直都很主動,也喜歡保持樂觀。日子一天一天不小心就度過了,灰澀也一天,光亮也一天!我開始一個人的生活,寫作、畫圖、接案子,生活變得更加單純,比我想像中還要順利的進入新的人生。
有網路的幫助,我幾乎都不用出門,只有每星期兩次買菜是必要的之外,我簡直就像結了繭的蠶,每天窩在家裡,比家庭主婦更家庭主婦的處理大小家務。因此我和我的家具、我的空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開始想寫一些在房子裡的事情。
房子裡並不完全是我一個人,小弟被我抓來一起住,說是幫他省房租費,其實他每天通車去上班,遠離台北的路程使他早出晚歸增加了許多困擾。所以我允許他在家裡完全不必做家事,安心當一個少爺就可以。妹妹每星期五帶兩個小孩來家裡吃喝拉撒睡,他們是我每週的重點訪客,即使把我住的地方弄得天翻地覆,我也覺得這才像是真正的生活。
有時候有家人、有時候有朋友、而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我一個人。我還是非常幸運奢侈的擁有很多時間空間去思考生活上的小事小物,實驗自以為是的信念。而我也一直相信這些家務中不起眼的小事小物早就藏有暗示,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簡單的事物去學習很多課題,雖然我也必須向外追求所謂的大道理以及偉大的信仰,但最終它們還是必須要在真實的生活中實踐。
我的家事課天天都要上,不是只有星期三。『星期三』的原因是因為《自由時報》花編新聞刊登我的專欄的那一天剛好是星期三。每週有固定的時間要交固定的稿子,生活中有時候是非常需要一些強制的要求,因為那會使我一步一步的完成事情,不然我空想懶散的本性會讓我一事無成。
那一天下午在地板上哭完,睡著,再醒來已經是隔天的早上。我睡了好久。睡美人睡了兩百年後一醒來,看見的是一個瀟灑勇敢的王子站在她面前。我一覺醒來是一道清晨的陽光。
目錄
02.最容易髒的地方要最乾淨
如果一開始就從垃圾桶談起會不會太直接了?但是若沒有這麼直接恐怕不能很快進入狀況。
我一直覺得垃圾桶很重要,在我的生活經驗中,垃圾桶教過我許多做事情的方法,不知不覺也尊敬起它來了!尤其是廚房的垃圾桶。
以前我對於垃圾桶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只知道把不要的東西菜餚丟進去,這樣而已!後來當我開始獨立生活,開始成為廚房的主人之後,廚房的每一件事物都讓我不由自主的思考。油煙問題、廚具放置問題、潮濕問題……尤其想解決垃圾桶這個最容易骯髒的東西,因為每天都看見它。
剛開始垃圾桶慢慢變髒總是那麼順理成章,當我們把廚餘、茶葉渣倒進垃圾桶的過程中總會有幾滴污水滴在桶蓋邊緣或是灑落在牆壁邊,第一次的骯髒通常不會注意,第二次再沾上穢物會認為反正垃圾桶是髒的,無須在意,之後不斷累積污穢的它將變成好看廚房裡最猥瑣的物品,而我卻經常要使用它。
如同看到一個美麗時髦的女孩穿著涼鞋卻露出粗魯骯髒的腳趾頭般的令人倒盡胃口。每當我的垃圾桶發展成猥瑣品味時,我自己也不能任憑它一直這樣下去。戴上手套噴上強力去污劑,採視而不見的方法處理髒污,一邊清潔垃圾桶的同時,我的心裡像亮起了電燈泡一般的跳出我的廚房『座右銘』:
『最容易髒的地方一定要最乾淨呀!』
是啊!不論是工作往來、是人際關係、是政治事物等等可大可小的生活範疇裡,在最易沾染污穢的地方如果能保持乾淨,就不易衍生惡質循環造成更大的麻煩。而這種微不足道的事物是最容易檢查出生活態度,看見品質的地方。
為此,每一回綁起垃圾袋時我就清洗一次垃圾桶,在放進垃圾袋之前能事先檢查是否有破洞就會解決掉後面的困擾,即使偶爾有不小心的髒污能立即處理掉,到最後才不會噁心。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垃圾桶累積陳?,連自己都無法接受,最後只好浪費的丟棄。
雖然這樣說,但人總有某段時間會出現異常懶惰的現象,我的原則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失守。對我而言這種時刻都是我的心情受挫或正被憂鬱侵襲的階段,那個時候,應該清理的是心中那個垃圾桶,一旦心的垃圾桶清洗乾淨了,其他的骯髒就等著振作後的我一鼓作氣的去對付了!
03.我愛電冰箱
有時候在家閒閒走來走去就無意識的走到廚房開冰箱。
『拜託喔!我開冰箱要幹嘛呀?』也不知道自己是要喝水還是準備煮菜,為何我沒事要開冰箱呢?好像裡面有什麼好主意可以幫我寫稿還是到冰箱裡拿一些安慰來解凍!
冰箱實在是一門學問,不過這要有開伙的人才瞭解箇中奧妙。一個瞭解冰箱的人才會懂冰箱的運作需要很強的組織能力和美妙的協調。什麼食物該冰進去,什麼食物不需要;易腐敗的要如何安排;易變質的要如何包裝!進入冰箱前的食物有一些必要的前置工夫,先做起來就增加日後的方便性。總之,冰箱絕對不是冷氣機的變體,也不是儲藏室的一種,它是活的電器,活的,所以要瞭解它並且和它攜手合作!
我喜歡的冰箱夠放就好,千萬不要大。房子不要大,省得整理費時,冰箱也不要大,免得塞了一堆過期的食物自己還渾然不知。所以當我去買冰箱的時候,銷售員一直推銷我大的冰箱我一點都不領情,看過太多阿嬤的冰箱塞滿蜜餞、中藥材、吃剩的飯菜之後,我決定不讓自己生活在冗物之中。
維持一個活用率高的冰箱反而訓練自己的規畫能力,冰箱若能井然有序,自己的人生應該也不至於混亂。比如剩菜的處理得從煮飯之前就要想好,亂七八糟的零食也不要一直買,便宜大包的東西吃不完冰到乾掉反而浪費……在市場購物時一想到冰箱的處理,就會有為有守的明白究竟買多少才是最經濟的消費行為;相同的,自己人生的規畫也要有這樣的敏感度。
自從我買了新冰箱之後,就一直想要維持冷藏室富足的美感,為了這個理想,我倒是不嫌麻煩的把簡陋包裝的食物分類到清潔整齊的貯藏小盒裡,有些一定要冷藏的瓶瓶罐罐在購買前就挑剔地先注意瓶身好不好看、高度剛不剛好!畢竟我沒事就會像夢遊一般的遊到冰箱面前,如果一打開看見冷藏室既豐富又潔淨的內在,我就會心情很好。
當我一次煮好一大鍋薏仁湯冷卻後分袋裝好,想吃的時候從打開冷凍庫只需解凍一袋就能好好享受,冷凍庫裡有水餃、有朋友從新竹帶來的貢丸、有冰棒、有熬好的高湯,像靠山一樣的冷凍庫貯存著我生活的後盾,滿滿一箱讓我覺得生活無慮。沒事打開冰箱其實就是有點無聊。我的生活與它合作無間,沒事也要看一眼,好像看一看才會心安什麼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