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台客與導演寶島摩托車之旅
182天外宿的日子,13道創意美食,5座被穿越的山脈,1台摩托車!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10月連假規劃了嗎?展開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展75折起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美學在本書中自然呈現,明明白白是尋常的美景、美食、美好的記憶,為什麼是「到不了的地方」?若不是兩人下了決心,忙著做空中飛人的導演恐怕還不知道阿里山的神木早已倒下;若不是為了到南投洗溫泉,就不會產生「寂寞餘花」的創意茶名;不到蘭嶼參加飛魚祭,台客也不會看見傳說中有翅膀的魚,更沒機會穿到丁字褲…這些故事,就發生在台灣,這些地方很近,又很遠,你我隨時可以出發,卻又可能一輩子到不了……
本書有導演與台客精心拍攝的台灣美景和民間總鋪師共同發想的創意美食,讀完本書,你將發現,
台灣,就是這麼美!
感謝台客與導演,喚醒了沈睡在我們心中的台灣美景!182天外宿的日子,6個不同的城市,47張加油站的發票,5座被穿越的山脈,13道創意美食,1台摩托車(直線加速之王)= Anywhere Somewhere Nowhere ─ passage to food
試閱
阿里山1-1
「當你越靠近上帝的時候,撒旦就會一直來找你。」
從台北出發到現在,已經騎了第五個小時,現在的位置總算到了台18線公路,也就是所謂的阿里山公路,18這個數字,將在最後一直出現通往玉山。這條台18線公路一旦上山後,不但彎路多,霧也跟著濃起來。
我根本無法貼近面前的君豪,因為他的皮衣跟風一樣冷。就在此刻,我想起某位好友的話:「當你越靠近上帝的時候,撒旦就會一直來找你。」 因為撒旦知道你就快要到上帝那國去了,所以他要用最後的招數,誘惑你回來。撒旦會討好你、折磨你、對你的慾望及孤單還有虛榮,使盡最後的招數。
一個急彎後,一陣濃霧全部散去。
這裡是阿里山公路38K,我們被一陣火烤的香味留住。 在一個大圓形鍋爐上方放著巨大的圓盤,香味來自圓形烤盤上的香腸,每一根香腸至少有手掌那麼大,肥厚且發亮地在轉動著,還發出油滋滋的聲音。 這段旅程中,他是我第一個接觸的陌生人,我想老天一定有某種用意,但是這個男子實在太害羞了,他到現在都沒有抬頭正眼看過我跟君豪,只是很認真的烤著我們要的那兩根香腸。 直到他回答我的問題時,我才看清楚他的臉。 「這些木頭都是相思樹啦!一定要用相思樹來烤香腸啦!」 「相思樹?你說現在這些炭火都是相思樹?」 「對,因為相思樹的燃燒最完全,而且有一種特別的香味。」
連續兩部下山的汽車從公路旁劃過,我們的問答變得非常大聲,那種原住民的豪邁在此刻表現得極為明顯。 但車一走開,便沉默半晌。 再來兩部車吧!不然很尷尬耶! 我們終於咬下第一口香腸。 烤香腸有幾個重要口感,第一是外皮,要帶點焦,就像吃披薩的麵皮跟加在上面的起司一樣,都要有點焦,那種焦還要帶著一點酥,卻又不能有苦味,這根香腸完全做到了,並且,還帶著木頭香味。 「這就是你說的相思樹的味道嗎?」 「嗯。」 這個「嗯」一完,老天,又是一陣沉默。
我仔細地看了一下鍋爐中的相思木,沒有兇猛的火光,但每根都漲得火紅,冷空氣裡明顯地就可以看到溶化的溫度往上流動。 順著這個流動的溫度,我看見他的微笑,覺得肯定在那邊見過這個人。 君豪小聲的跟我說他覺得這人長得很像梁朝偉。 真的嗎,真的是因為他是原住民版的梁朝偉嗎? 在半推半就下,我拍了他的照片。 他叫做溫英輝。名片上面寫了一個「鄒」,我想是鄒族的意思。 這時候君豪又問了一句「為什麼每根香腸都做這麼大,而且吃起來都不肥?」
溫英輝語調害羞地說明每根香腸都是灌他養的放山豬肉,而且不加任何防腐劑和酒,就是要讓你吃到最新鮮的豬肉滋味,而用相思樹做柴火是因為它是一種「密度最緊實的樹」,所以燃燒完全又帶有香氣。這是鄒族的傳統做法,而且香腸越烤越久越香,肥油也會越烤越少,在油脂滴落的過程中,讓香腸表層產生了有點油又不會太油的酥脆感。
我想買些生香腸帶回家,作為這趟旅行的第一個食材,可是卻被溫英輝拒絕了。 「因為沒加防腐劑啦,而且,你們又要很多天才會回去,這個香腸要就要這兩天吃完!」 「那你怎麼可能賺大錢?」我一不小心飛出這句話。心想慘了,我真是庸俗啊!
溫英輝說話時帶著笑容,我想他是絕對的敏感,不是因為他笑得開心,是他注意到我的表情帶著歉疚,他還說了下面的話: 「其實,能把每天的工作都做完,就是最好的啦!這個很重要!真的,要能把每天該做的都做完。」 那我今天的工作是什麼呢?我們要趕到阿里山賓館才算完成今天的旅程,今天幾乎全部的時間都花在交通上,香腸是我們這趟旅程中第一口寶貴的食物,而三分鐘後我們必須上路,因為溫英輝說很快又要起大霧了。
他說等我們要回去的時候再回來這裡,他會讓我們把香腸帶回去的!他說做生意,良心很重要。 當車騎入越來越厚的霧裡,濃霧遮住我的視線,我只能看到君豪的安全帽。君豪突地打開安全帽很大聲地問我:「相思樹是不是就是那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有相思豆的相思樹啊?」 我大聲回答:「沒錯」 但我心裡浮現的是剛才烤香腸的鍋爐上寫的字「一口悶,感情深」。 阿里山1-2
「直線加速之王」總算在七點零七分 熄火在檜木森林中。 我們把車停在日據時代只有皇族能入住的「阿里山賓館」〈註一〉門口。 本世紀的「阿里山賓館」已有一個新入口,大理石地磚配上原木牆壁,入口還有魚池,是最流行的「極簡」。 但接待大廳呢?
一盆鮮紅的花放在一張明式的桌子上,卻不見半個人影。 現在距離我們「check in」的時間已經超過七個多小時了。大理石走廊通往一部老式電梯,它很明顯地告訴我們,這是唯一的路。 「你會不會覺得我們走錯了?」君豪問了我一句。 「門要關了。」我們確定一個女人的聲音從背後傳來,我跟君豪回頭一看,卻沒半個人影,只有遠處魚池的流水聲,以及我們按住電梯時,皮衣彼此碰撞的回音。 「門要關了。門要關了。」 原來是老式電梯的聲音,連錄音都跟都市裡的不同,我們太習慣聽的是年輕女子輕聲催促「電梯門要關了」,而這裡的聲音聽起來完全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女子的聲音跟大理石走廊發出共振,宛若人在現場。 電梯帶我們向上,門再開時,鮮紅的地毯配上咖啡色木條貼成的牆壁,所有日本皇族加上國民黨時期流行的軍人美學,立刻映入眼簾。這台電梯像座時光隧道,載我們回到1960年代的時尚賓館。電梯門出口左轉到底,便是老而彌新的櫃檯。日據時期建築的大廳,完整重現,我回頭望向起霧的門外,傳說中那株日據時期留下來的櫻花樹,若隱若現挺立在自動門後。
「4:20是明天一早出發坐車去看日出的時間,需要morning call嗎?」 「需要!」我跟君豪齊聲回答。 「這是您的早餐券,若您需要晚餐的話,往有水晶燈的那個樓梯,那邊有我們的餐廳。您的右手邊是50年代的咖啡廳,等一下八點的時候,有介紹阿里山的影片欣賞。您的房間照李先生的要求,是我們維持不變的老房間,希望您會喜歡。」
「補充一句,李先生您早餐預定的位置,我們幫您安排在一桌能看『塔山』〈註二〉的位置,希望您喜歡!」 君豪興奮地看了我一眼。 我們很快地來到房間內,坐在彈性依舊的紅色老沙發上,面對著一張「阿里山神木」照片。我們的皮衣仍然帶著寒氣,但是房內的暖氣已經讓我穿起短褲泡著剛在便利商店買的泡麵。 我想今晚或許會興奮得睡不著,我已經在計畫了,一早先去森林裡聽「慈雲寺」〈註三〉的第一響鐘聲,然後騎著「直線加速之王」上山頂看日出。
註一: 阿里山賓館建於日據時代(日本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光復後,改為阿里山俱樂部,後又改名為阿里山賓館並開始對外營業,林務局於1998年與朝麗旅館經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合作經營,以提昇服務品質。賓館的年平均溫度只有攝氏18度,是極佳的避暑勝地。
註二: 阿里山山脈是由石水山、尖山、大塔山、小塔山、祝山、萬歲山、對高山等十八座高度超出兩千公尺的山峰所組成。其中,大塔山最高,海拔2663公尺。 註三: 大正八年(1919年)日本曹洞宗管長日置默仙師,有感阿里山如印度「靈鷲山」聖地而建造,名為「阿里山寺」,並由日本送來泰國國王親贈千年古佛釋迦牟尼佛一尊供奉,為當時在此開發者精神信仰之地。初由日本比丘坪井朴龍於此住持佛法,續於大正十一年塑一銅鐘,並建鐘亭一座,鐘亭小巧古樸,配合周遭參天古木,入得山門頓感清涼自在,暮鼓晨鐘,鐘聲不僅傳遍山林,更響徹雲霄。
1925年,阿里山寺曾經重新修建,至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名為「慈雲寺」。隨著日僧的搬離而逐漸凋零荒廢,甚至破舊不堪,無人管理,加上放置許多無主骨灰更顯恐怖,致有「鬼屋」之稱,人煙罕至;直到1968年春冬倫參法師兩次赴台籌劃重建慈雲寺,1970年動工,1983年倫參老和尚將住持職務交付弟子照性法師,1988年老和尚圓寂於香江,1998年由現任住持照智法師接任。 阿里山1-3
我有點後悔剛剛在50年代咖啡廳看了阿里山的影片。
我真的不知道,阿里山的神木已經倒了。 阿里山神木是很多人從小的回憶,雖然我只看過三次。第一次是小時候阿里山太魯閣之旅跟爸爸一起看的,一邊坐著森林小火車,一邊在我跟弟弟東問西問之下,爸爸講了幾乎一整座山的故事。 後面兩次就是跟著同學及工作的同事同遊,來的時候我把小時候聽到的故事告訴朋友,乘機炫耀我的爸爸什麼都知道。
卻沒想到,這棵神木居然在1998年就倒了,那年我在上海工作,完全不知道這個消息。六年多後,重返阿里山的第一個晚上,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就看到這部把神木放倒的紀錄片。 旁白冷靜地說著,這是讓神木回歸自然的方式。許多民眾在神木放倒後立即搜尋碎片、木屑帶回家做永遠的紀念;負責伐木的工作人員,手拿紅檜及牛樟的樹苗,立即種在神木根部中空的地方,他們表示,這代表著神木生命的延續,這是從前伐木留下的傳統,除了讓這些樹苗再負起維護水土的責任,對他們而言也是心靈上的一個期待。
已經三千年樹齡的神木,有多少個年代人的回憶?多少人次的抬頭仰望?多少張照片的合影? 君豪或許想轉移我的情緒,邊喝著50年代咖啡館裡的現煮咖啡,邊問我:「你覺不覺得,在38K那裡吃的香腸真好吃?」 我也真的一直在想那個「相思炭火香腸」。這香腸的第二種口感,就是食後不會有油膩感,還會唇齒留香。甚至我們吃完一碗泡麵跟一杯現煮咖啡後的兩小時,都還會懷念口中香腸的肉汁。 難道真的是因為相思樹的魔力,讓我們中了「此物最相思」的咒語。 如果明天一早要看日出的話,現在是不可能回到38K去買香腸,而且明天我們還想去找傳說中的「山葵」。
距離日出只剩下最後七個小時。 我們在凌晨四點的森林裡,與慈雲寺的比丘尼道了聲早安。10分鐘後,我們在零下3度的台18線,直奔山頂。
阿里山總在日出時刻的驚嘆聲中醒來。今天看不到太陽,但是雲海那頭的玉山應該看得到我們吧!
我們跟旅行團的遊覽車看到這棵夫妻樹,導遊說是森林大火中喪生夫妻安葬的泥土孕育出來的夫妻樹,但夫妻樹的解說牌,卻是另一種說法。似乎大家比較喜歡導遊的故事。
夫妻樹是火燒森林的見證。1963年森林大火後,這兩棵紅檜枯木因而生機不再,戚然枯立於此,形同夫妻相偎相依,至死不渝。佇立於此彷彿可以感受到夫妻樹在埋怨人類的疏失,未盡保護之責,對人為造成的災害有提醒作用。
「當你越靠近上帝的時候,撒旦就會一直來找你。」
從台北出發到現在,已經騎了第五個小時,現在的位置總算到了台18線公路,也就是所謂的阿里山公路,18這個數字,將在最後一直出現通往玉山。這條台18線公路一旦上山後,不但彎路多,霧也跟著濃起來。
我根本無法貼近面前的君豪,因為他的皮衣跟風一樣冷。就在此刻,我想起某位好友的話:「當你越靠近上帝的時候,撒旦就會一直來找你。」 因為撒旦知道你就快要到上帝那國去了,所以他要用最後的招數,誘惑你回來。撒旦會討好你、折磨你、對你的慾望及孤單還有虛榮,使盡最後的招數。
一個急彎後,一陣濃霧全部散去。
這裡是阿里山公路38K,我們被一陣火烤的香味留住。 在一個大圓形鍋爐上方放著巨大的圓盤,香味來自圓形烤盤上的香腸,每一根香腸至少有手掌那麼大,肥厚且發亮地在轉動著,還發出油滋滋的聲音。 這段旅程中,他是我第一個接觸的陌生人,我想老天一定有某種用意,但是這個男子實在太害羞了,他到現在都沒有抬頭正眼看過我跟君豪,只是很認真的烤著我們要的那兩根香腸。 直到他回答我的問題時,我才看清楚他的臉。 「這些木頭都是相思樹啦!一定要用相思樹來烤香腸啦!」 「相思樹?你說現在這些炭火都是相思樹?」 「對,因為相思樹的燃燒最完全,而且有一種特別的香味。」
連續兩部下山的汽車從公路旁劃過,我們的問答變得非常大聲,那種原住民的豪邁在此刻表現得極為明顯。 但車一走開,便沉默半晌。 再來兩部車吧!不然很尷尬耶! 我們終於咬下第一口香腸。 烤香腸有幾個重要口感,第一是外皮,要帶點焦,就像吃披薩的麵皮跟加在上面的起司一樣,都要有點焦,那種焦還要帶著一點酥,卻又不能有苦味,這根香腸完全做到了,並且,還帶著木頭香味。 「這就是你說的相思樹的味道嗎?」 「嗯。」 這個「嗯」一完,老天,又是一陣沉默。
我仔細地看了一下鍋爐中的相思木,沒有兇猛的火光,但每根都漲得火紅,冷空氣裡明顯地就可以看到溶化的溫度往上流動。 順著這個流動的溫度,我看見他的微笑,覺得肯定在那邊見過這個人。 君豪小聲的跟我說他覺得這人長得很像梁朝偉。 真的嗎,真的是因為他是原住民版的梁朝偉嗎? 在半推半就下,我拍了他的照片。 他叫做溫英輝。名片上面寫了一個「鄒」,我想是鄒族的意思。 這時候君豪又問了一句「為什麼每根香腸都做這麼大,而且吃起來都不肥?」
溫英輝語調害羞地說明每根香腸都是灌他養的放山豬肉,而且不加任何防腐劑和酒,就是要讓你吃到最新鮮的豬肉滋味,而用相思樹做柴火是因為它是一種「密度最緊實的樹」,所以燃燒完全又帶有香氣。這是鄒族的傳統做法,而且香腸越烤越久越香,肥油也會越烤越少,在油脂滴落的過程中,讓香腸表層產生了有點油又不會太油的酥脆感。
我想買些生香腸帶回家,作為這趟旅行的第一個食材,可是卻被溫英輝拒絕了。 「因為沒加防腐劑啦,而且,你們又要很多天才會回去,這個香腸要就要這兩天吃完!」 「那你怎麼可能賺大錢?」我一不小心飛出這句話。心想慘了,我真是庸俗啊!
溫英輝說話時帶著笑容,我想他是絕對的敏感,不是因為他笑得開心,是他注意到我的表情帶著歉疚,他還說了下面的話: 「其實,能把每天的工作都做完,就是最好的啦!這個很重要!真的,要能把每天該做的都做完。」 那我今天的工作是什麼呢?我們要趕到阿里山賓館才算完成今天的旅程,今天幾乎全部的時間都花在交通上,香腸是我們這趟旅程中第一口寶貴的食物,而三分鐘後我們必須上路,因為溫英輝說很快又要起大霧了。
他說等我們要回去的時候再回來這裡,他會讓我們把香腸帶回去的!他說做生意,良心很重要。 當車騎入越來越厚的霧裡,濃霧遮住我的視線,我只能看到君豪的安全帽。君豪突地打開安全帽很大聲地問我:「相思樹是不是就是那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有相思豆的相思樹啊?」 我大聲回答:「沒錯」 但我心裡浮現的是剛才烤香腸的鍋爐上寫的字「一口悶,感情深」。 阿里山1-2
「直線加速之王」總算在七點零七分 熄火在檜木森林中。 我們把車停在日據時代只有皇族能入住的「阿里山賓館」〈註一〉門口。 本世紀的「阿里山賓館」已有一個新入口,大理石地磚配上原木牆壁,入口還有魚池,是最流行的「極簡」。 但接待大廳呢?
一盆鮮紅的花放在一張明式的桌子上,卻不見半個人影。 現在距離我們「check in」的時間已經超過七個多小時了。大理石走廊通往一部老式電梯,它很明顯地告訴我們,這是唯一的路。 「你會不會覺得我們走錯了?」君豪問了我一句。 「門要關了。」我們確定一個女人的聲音從背後傳來,我跟君豪回頭一看,卻沒半個人影,只有遠處魚池的流水聲,以及我們按住電梯時,皮衣彼此碰撞的回音。 「門要關了。門要關了。」 原來是老式電梯的聲音,連錄音都跟都市裡的不同,我們太習慣聽的是年輕女子輕聲催促「電梯門要關了」,而這裡的聲音聽起來完全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女子的聲音跟大理石走廊發出共振,宛若人在現場。 電梯帶我們向上,門再開時,鮮紅的地毯配上咖啡色木條貼成的牆壁,所有日本皇族加上國民黨時期流行的軍人美學,立刻映入眼簾。這台電梯像座時光隧道,載我們回到1960年代的時尚賓館。電梯門出口左轉到底,便是老而彌新的櫃檯。日據時期建築的大廳,完整重現,我回頭望向起霧的門外,傳說中那株日據時期留下來的櫻花樹,若隱若現挺立在自動門後。
「4:20是明天一早出發坐車去看日出的時間,需要morning call嗎?」 「需要!」我跟君豪齊聲回答。 「這是您的早餐券,若您需要晚餐的話,往有水晶燈的那個樓梯,那邊有我們的餐廳。您的右手邊是50年代的咖啡廳,等一下八點的時候,有介紹阿里山的影片欣賞。您的房間照李先生的要求,是我們維持不變的老房間,希望您會喜歡。」
「補充一句,李先生您早餐預定的位置,我們幫您安排在一桌能看『塔山』〈註二〉的位置,希望您喜歡!」 君豪興奮地看了我一眼。 我們很快地來到房間內,坐在彈性依舊的紅色老沙發上,面對著一張「阿里山神木」照片。我們的皮衣仍然帶著寒氣,但是房內的暖氣已經讓我穿起短褲泡著剛在便利商店買的泡麵。 我想今晚或許會興奮得睡不著,我已經在計畫了,一早先去森林裡聽「慈雲寺」〈註三〉的第一響鐘聲,然後騎著「直線加速之王」上山頂看日出。
註一: 阿里山賓館建於日據時代(日本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光復後,改為阿里山俱樂部,後又改名為阿里山賓館並開始對外營業,林務局於1998年與朝麗旅館經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合作經營,以提昇服務品質。賓館的年平均溫度只有攝氏18度,是極佳的避暑勝地。
註二: 阿里山山脈是由石水山、尖山、大塔山、小塔山、祝山、萬歲山、對高山等十八座高度超出兩千公尺的山峰所組成。其中,大塔山最高,海拔2663公尺。 註三: 大正八年(1919年)日本曹洞宗管長日置默仙師,有感阿里山如印度「靈鷲山」聖地而建造,名為「阿里山寺」,並由日本送來泰國國王親贈千年古佛釋迦牟尼佛一尊供奉,為當時在此開發者精神信仰之地。初由日本比丘坪井朴龍於此住持佛法,續於大正十一年塑一銅鐘,並建鐘亭一座,鐘亭小巧古樸,配合周遭參天古木,入得山門頓感清涼自在,暮鼓晨鐘,鐘聲不僅傳遍山林,更響徹雲霄。
1925年,阿里山寺曾經重新修建,至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名為「慈雲寺」。隨著日僧的搬離而逐漸凋零荒廢,甚至破舊不堪,無人管理,加上放置許多無主骨灰更顯恐怖,致有「鬼屋」之稱,人煙罕至;直到1968年春冬倫參法師兩次赴台籌劃重建慈雲寺,1970年動工,1983年倫參老和尚將住持職務交付弟子照性法師,1988年老和尚圓寂於香江,1998年由現任住持照智法師接任。 阿里山1-3
我有點後悔剛剛在50年代咖啡廳看了阿里山的影片。
我真的不知道,阿里山的神木已經倒了。 阿里山神木是很多人從小的回憶,雖然我只看過三次。第一次是小時候阿里山太魯閣之旅跟爸爸一起看的,一邊坐著森林小火車,一邊在我跟弟弟東問西問之下,爸爸講了幾乎一整座山的故事。 後面兩次就是跟著同學及工作的同事同遊,來的時候我把小時候聽到的故事告訴朋友,乘機炫耀我的爸爸什麼都知道。
卻沒想到,這棵神木居然在1998年就倒了,那年我在上海工作,完全不知道這個消息。六年多後,重返阿里山的第一個晚上,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就看到這部把神木放倒的紀錄片。 旁白冷靜地說著,這是讓神木回歸自然的方式。許多民眾在神木放倒後立即搜尋碎片、木屑帶回家做永遠的紀念;負責伐木的工作人員,手拿紅檜及牛樟的樹苗,立即種在神木根部中空的地方,他們表示,這代表著神木生命的延續,這是從前伐木留下的傳統,除了讓這些樹苗再負起維護水土的責任,對他們而言也是心靈上的一個期待。
已經三千年樹齡的神木,有多少個年代人的回憶?多少人次的抬頭仰望?多少張照片的合影? 君豪或許想轉移我的情緒,邊喝著50年代咖啡館裡的現煮咖啡,邊問我:「你覺不覺得,在38K那裡吃的香腸真好吃?」 我也真的一直在想那個「相思炭火香腸」。這香腸的第二種口感,就是食後不會有油膩感,還會唇齒留香。甚至我們吃完一碗泡麵跟一杯現煮咖啡後的兩小時,都還會懷念口中香腸的肉汁。 難道真的是因為相思樹的魔力,讓我們中了「此物最相思」的咒語。 如果明天一早要看日出的話,現在是不可能回到38K去買香腸,而且明天我們還想去找傳說中的「山葵」。
距離日出只剩下最後七個小時。 我們在凌晨四點的森林裡,與慈雲寺的比丘尼道了聲早安。10分鐘後,我們在零下3度的台18線,直奔山頂。
阿里山總在日出時刻的驚嘆聲中醒來。今天看不到太陽,但是雲海那頭的玉山應該看得到我們吧!
我們跟旅行團的遊覽車看到這棵夫妻樹,導遊說是森林大火中喪生夫妻安葬的泥土孕育出來的夫妻樹,但夫妻樹的解說牌,卻是另一種說法。似乎大家比較喜歡導遊的故事。
夫妻樹是火燒森林的見證。1963年森林大火後,這兩棵紅檜枯木因而生機不再,戚然枯立於此,形同夫妻相偎相依,至死不渝。佇立於此彷彿可以感受到夫妻樹在埋怨人類的疏失,未盡保護之責,對人為造成的災害有提醒作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