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第一屆陸生來臺求學記事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穿越六十年的對立隔離,「第一屆陸生」來臺灣求學了!★
★原來,大陸年輕人是這樣喜歡臺灣,會這樣融入臺灣。★
二十歲的首屆陸生、最不帶包袱的清新眼光,在臺求學一年來,蔡博藝將兩岸社會、生活、校園、婚姻關係細細觀察一遍;我們將從中窺見新一代的心中,兩個社會的異與同、好與壞、笑與淚……然後更懂大陸,也更愛臺灣。
★網友瘋狂點閱轉貼、《聯合報》專文、《旺報》專欄刊登★
★榮獲2012年「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看大陸」兩岸徵文比賽優秀獎★
〈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貼文爆紅,大陸網民、臺灣鄉民齊心按讚、瘋狂轉載,更獲「兩岸徵文比賽優秀獎」的殊榮。《聯合報》《鳳凰周刊》《亞洲周刊》等兩岸媒體採訪。
★大陸是故鄉、臺灣是學堂,她說:「兩岸距離拉近,誰也不會出拳。」★
一年來,她在臺灣交上了朋友、摩擦出火花、留下了回憶、編織著故事。一個普通的學生,平凡如你我,無法決定兩岸的過往,卻能紮實的編織出當下的包容、慢煨日後的溫暖。字裡行間照見不分地域的愛與人文關懷,愛臺灣、心繫兩岸的讀者不可錯過。
★熊貓書衣∕臺灣黑熊雙封面特殊設計★
書衣是象徵大陸的熊貓、封面是代表臺灣的黑熊,兩者交疊的手法象徵兩岸互動關係,趣味橫生。別具巧思的設計,值得您珍藏。
愛生活,愛旅行,愛玩樂,愛知識,愛大陸,也愛臺灣。
我不是什麼和平使者,衣領衣袖,我和你一樣,我是個平凡人。我只是遇到了不平凡的季節。對,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蔡博藝,第一屆來臺陸生
二○一○年,號稱「陸生元年」,六十年的對立隔離,歷史情結包袱終於拋卻……教育部開放第一屆陸生來臺就讀了!十九歲的浙江女孩蔡博藝,因為喜歡臺灣而來到這裡。
漸漸地,繁體字的直行書已經看的得習慣,聽得懂臺灣人的笑話(和髒話),臉書常按讚按到手軟。就這樣,和臺灣同學一起吃飯,喝酒,逛街,聊天,談心,讀書,翹課,出遊,夜唱,夜衝,偷看帥哥,亂虧正妹……青春中該有的,一樣也不缺。她真誠的過著每天的生活,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點滴感受、時刻觀察、四處行腳,滿溢了一天又一天的生活。
她看→臺灣學生vs.大陸學生
……大陸學生被一堵高牆限制得綁手綁腳,急急的使用翻牆軟體關心外面的世界,忙著憂國憂民,扯淡時張口閉口的國家大事;牆外的臺灣學生可以無限自由的點擊世界,卻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比如「你的衣服哪裡買的」「你中午去吃什麼」「我哪個老師很好笑」……當牆內的人伸著脖子向外看,牆外的人卻要別過臉去,自己把自己堵在牆角……
她想→什麼是臺灣精神?
……雙十節的時候我在國父紀念館外面看到一臺黃色的汽車,插著五星紅旗,打著「中國萬歲」「我們都是一家人」的牌子,……從沒想過在臺灣的街道上看到這等景象,本來在大陸時讓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的歌曲,卻讓我備感親切。這就是臺灣的包容能力,我相信很多臺灣人看到都會覺得刺眼,但是它既然存在了,就一定在這塊土地上是合理的。如若是我插著青天白日滿地紅走在北京街頭,也許下一秒我就要被有關部門找去喝咖啡了。……
她玩耍→去十分放天燈
……我順著分叉的鐵軌一路走下去,穿過放飛天燈的人群,也穿過他們的歡笑和祝福……寫在天燈上歪歪扭扭的各種願望,我會讀著讀著就笑了起來。「我要發財」「家人健康」「考試噢趴」「永遠在一起」。這些事先連排版都沒有的隨手塗鴉,把一整顆天燈塗滿,我相信他們塗抹的都是幸福。……
她品嚐→異地的家鄉味
……臺電勵進食堂的酸菜白肉鍋,是外省老兵們的回憶,也在這附近長大的孩子的家鄉味。我愕然發現櫃檯附近,身體佝僂、拄著拐杖、頭上戴著穆斯林新疆帽的老爺子,是自己家鄉蘭州人,……聽到他說話,感慨和感動瞬間淹沒了我,這種感覺太過親切,讓我這個異鄉人如何承受的起……
她說→當臺灣志明遇見大陸春嬌
……不管外界有怎樣的爭議和看法,我們的生活和青春照樣是要過的。我周圍有很多大陸同學交了臺灣的男女朋友,和所有的情侶一樣,他們會有甜蜜的亂放閃光的時候,也會有爭吵到令路人側目的時候,但要不要在一起,只是取決於兩個人是否情投意合,和外面的風雨大小沒有太多關聯……
→臺灣鄉民這樣推
.原來大陸的物價很貴,博物館、美術館的票價可能是臺灣的好幾倍!
.這樣啊!在上海已經看不到低於十層的房子,找不到低於一萬人民幣一平方米的房子……
.這個大陸女生和我想的不一樣,很愛好和平,不咄咄逼人……
.她從大陸來,看臺灣,看到了和以前想像中不一樣的臺灣;又從臺灣回頭看大陸,找到成長於斯卻不一樣的大陸。
→大陸網民這樣推
.我也想去臺灣青春一把!
.只有走出去才能體會到世界的豐富多彩,也只有走出去,才能在不同的聲音中找到包容的心態。現實是歷史造成,但是未來也會是由現在決定的,理性、包容、執著,我們需要這樣思維和行動去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原來,大陸年輕人是這樣喜歡臺灣,會這樣融入臺灣。★
二十歲的首屆陸生、最不帶包袱的清新眼光,在臺求學一年來,蔡博藝將兩岸社會、生活、校園、婚姻關係細細觀察一遍;我們將從中窺見新一代的心中,兩個社會的異與同、好與壞、笑與淚……然後更懂大陸,也更愛臺灣。
★網友瘋狂點閱轉貼、《聯合報》專文、《旺報》專欄刊登★
★榮獲2012年「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看大陸」兩岸徵文比賽優秀獎★
〈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貼文爆紅,大陸網民、臺灣鄉民齊心按讚、瘋狂轉載,更獲「兩岸徵文比賽優秀獎」的殊榮。《聯合報》《鳳凰周刊》《亞洲周刊》等兩岸媒體採訪。
★大陸是故鄉、臺灣是學堂,她說:「兩岸距離拉近,誰也不會出拳。」★
一年來,她在臺灣交上了朋友、摩擦出火花、留下了回憶、編織著故事。一個普通的學生,平凡如你我,無法決定兩岸的過往,卻能紮實的編織出當下的包容、慢煨日後的溫暖。字裡行間照見不分地域的愛與人文關懷,愛臺灣、心繫兩岸的讀者不可錯過。
★熊貓書衣∕臺灣黑熊雙封面特殊設計★
書衣是象徵大陸的熊貓、封面是代表臺灣的黑熊,兩者交疊的手法象徵兩岸互動關係,趣味橫生。別具巧思的設計,值得您珍藏。
愛生活,愛旅行,愛玩樂,愛知識,愛大陸,也愛臺灣。
我不是什麼和平使者,衣領衣袖,我和你一樣,我是個平凡人。我只是遇到了不平凡的季節。對,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蔡博藝,第一屆來臺陸生
二○一○年,號稱「陸生元年」,六十年的對立隔離,歷史情結包袱終於拋卻……教育部開放第一屆陸生來臺就讀了!十九歲的浙江女孩蔡博藝,因為喜歡臺灣而來到這裡。
漸漸地,繁體字的直行書已經看的得習慣,聽得懂臺灣人的笑話(和髒話),臉書常按讚按到手軟。就這樣,和臺灣同學一起吃飯,喝酒,逛街,聊天,談心,讀書,翹課,出遊,夜唱,夜衝,偷看帥哥,亂虧正妹……青春中該有的,一樣也不缺。她真誠的過著每天的生活,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點滴感受、時刻觀察、四處行腳,滿溢了一天又一天的生活。
她看→臺灣學生vs.大陸學生
……大陸學生被一堵高牆限制得綁手綁腳,急急的使用翻牆軟體關心外面的世界,忙著憂國憂民,扯淡時張口閉口的國家大事;牆外的臺灣學生可以無限自由的點擊世界,卻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比如「你的衣服哪裡買的」「你中午去吃什麼」「我哪個老師很好笑」……當牆內的人伸著脖子向外看,牆外的人卻要別過臉去,自己把自己堵在牆角……
她想→什麼是臺灣精神?
……雙十節的時候我在國父紀念館外面看到一臺黃色的汽車,插著五星紅旗,打著「中國萬歲」「我們都是一家人」的牌子,……從沒想過在臺灣的街道上看到這等景象,本來在大陸時讓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的歌曲,卻讓我備感親切。這就是臺灣的包容能力,我相信很多臺灣人看到都會覺得刺眼,但是它既然存在了,就一定在這塊土地上是合理的。如若是我插著青天白日滿地紅走在北京街頭,也許下一秒我就要被有關部門找去喝咖啡了。……
她玩耍→去十分放天燈
……我順著分叉的鐵軌一路走下去,穿過放飛天燈的人群,也穿過他們的歡笑和祝福……寫在天燈上歪歪扭扭的各種願望,我會讀著讀著就笑了起來。「我要發財」「家人健康」「考試噢趴」「永遠在一起」。這些事先連排版都沒有的隨手塗鴉,把一整顆天燈塗滿,我相信他們塗抹的都是幸福。……
她品嚐→異地的家鄉味
……臺電勵進食堂的酸菜白肉鍋,是外省老兵們的回憶,也在這附近長大的孩子的家鄉味。我愕然發現櫃檯附近,身體佝僂、拄著拐杖、頭上戴著穆斯林新疆帽的老爺子,是自己家鄉蘭州人,……聽到他說話,感慨和感動瞬間淹沒了我,這種感覺太過親切,讓我這個異鄉人如何承受的起……
她說→當臺灣志明遇見大陸春嬌
……不管外界有怎樣的爭議和看法,我們的生活和青春照樣是要過的。我周圍有很多大陸同學交了臺灣的男女朋友,和所有的情侶一樣,他們會有甜蜜的亂放閃光的時候,也會有爭吵到令路人側目的時候,但要不要在一起,只是取決於兩個人是否情投意合,和外面的風雨大小沒有太多關聯……
→臺灣鄉民這樣推
.原來大陸的物價很貴,博物館、美術館的票價可能是臺灣的好幾倍!
.這樣啊!在上海已經看不到低於十層的房子,找不到低於一萬人民幣一平方米的房子……
.這個大陸女生和我想的不一樣,很愛好和平,不咄咄逼人……
.她從大陸來,看臺灣,看到了和以前想像中不一樣的臺灣;又從臺灣回頭看大陸,找到成長於斯卻不一樣的大陸。
→大陸網民這樣推
.我也想去臺灣青春一把!
.只有走出去才能體會到世界的豐富多彩,也只有走出去,才能在不同的聲音中找到包容的心態。現實是歷史造成,但是未來也會是由現在決定的,理性、包容、執著,我們需要這樣思維和行動去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名人推薦
方文山 音樂創作人
平路 作家
張鐵志 作家
楊照 作家
楊景堯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
廖咸浩 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劉永平 聯合線上(udn.com)總經理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平路 作家
張鐵志 作家
楊照 作家
楊景堯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
廖咸浩 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劉永平 聯合線上(udn.com)總經理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編輯推薦
當熊貓遇上黑熊,在台陸生的青春記事
要為這一本記錄陸生來臺求學、洋溢青春活力的《我在臺灣,我正青春》做出合適包裝,擔當視覺設計大任的比比司設計工作室小鶴、小沾埋頭苦思,和聯經小編來回討論修改,最終靈光一現,趕出了這款能表達出兩岸交流火花、又有趣好玩的封面設計案。
《我在臺灣,我正青春》採用透明塑膠片書衣加上書封設計。塑膠片書衣用三個特別色(黑、白、橘)做出一隻代表中國的熊貓形象,拿下書衣,封面赫然就是一隻代表臺灣本土的黑熊。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要用交疊的手法,表現中國熊貓與臺灣黑熊間趣味橫生的關係,也隱約帶出第一屆來臺陸生看待臺灣錯綜複雜的情結。書衣的熊貓背著背包走向前方,象徵陸生帶著冒險與新奇心情踏向臺灣的未知旅程而寫下的記事。
封底設計更不馬虎,塑膠片書衣印有熊貓胸前的黑色領紋,封底就是臺灣黑熊的V型紋路,做兩者的對比表現是為了讓設計更完整、表情更豐富。封底的作者背影照也悄悄呼應了封面熊貓背影的概念呢!
拿到樣書後聯經小編非常驚喜。熊貓、黑熊各自是珍貴的保育類動物、可愛純真的模樣更是誰也不輸誰,這款「當熊貓遇上黑熊」的設計,讓整個氛圍更有想像空間,無論是閱讀、賞玩,都平添了許多樂趣,也誠摯推薦讀者們收藏這樣一本特殊又有趣的書喔!(文/聯經出版文化線編輯林默)
目錄
序 我們只是不小心翻動了歷史
Part 1 青春在臺灣
1.我在臺灣,我正青春 2.淡水入海海水淡 3.名為家鄉 4.感動十分
Part 2 兩岸對照記
5.臺志明與陸春嬌 6.學歷怪圈 7.臺陸劇情 8.最簡單的常識
Part3 熱血看臺灣
9.孤島與高牆 10.拆心 11.我所見的臺灣學生會 12.選舉的細節 13.亞細亞的孤兒
14.機關的機關
Part 4 理想的旅行
15.墾丁大街 16.臺南人家 17.徒步新莊線 18.萬千華麗 曾經艋舺
後記 對看對岸
Part 1 青春在臺灣
1.我在臺灣,我正青春 2.淡水入海海水淡 3.名為家鄉 4.感動十分
Part 2 兩岸對照記
5.臺志明與陸春嬌 6.學歷怪圈 7.臺陸劇情 8.最簡單的常識
Part3 熱血看臺灣
9.孤島與高牆 10.拆心 11.我所見的臺灣學生會 12.選舉的細節 13.亞細亞的孤兒
14.機關的機關
Part 4 理想的旅行
15.墾丁大街 16.臺南人家 17.徒步新莊線 18.萬千華麗 曾經艋舺
後記 對看對岸
序/導讀
關於本書
因為一篇人人網上發表的〈我在臺灣,我正青春〉在兩岸被大量轉貼,第一代陸生蔡博藝意外爆紅。來臺就學這一年來,心中滿載著臺灣人情,也不免承受預設立場的敵意;她點滴在心、逐字記錄;她說:「我要成為一塊海綿,努力的吸收各種水分,成為一塊獨特色彩豐富並且有厚度和重量的海綿,把臺灣帶給我的一切帶回大陸去。」
《我在臺灣,我正青春》共分為四部分:
part 1 青春在臺灣→收錄了雋永的成名作〈我在臺灣,我正青春〉;長住淡水小鎮的恬淡觀察;到勵進食堂嚐到千里之外、甘肅蘭州的鄉愁;走訪十分見到的盞盞溫暖天燈。
part 2 兩岸對照記→她從大陸的眼界看臺灣、也從臺灣的視角看大陸,看到了「臺灣志明」邂逅「大陸春嬌」;也看見臺灣偶像劇和大陸歷史劇各自夯的有趣現象;更有兩地學校師資的對比和思考。
part 3 熱血看臺灣→是她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思索,包括自由的臺灣、上鎖的大陸裡年輕人各自有想望、關注的事物也大不同;更有臺灣大選的新奇現象;以及街頭社運團體的觀察。
part 4 理想的旅行→她課餘周遊臺南府城、恆春墾丁、艋舺龍山寺等地,走走停停,看到了被臺灣人忽略的日常風景。
這是她的第一本書,也是來臺一年來的圖文記錄,獻給所有愛臺灣、心繫兩岸的讀者。
因為一篇人人網上發表的〈我在臺灣,我正青春〉在兩岸被大量轉貼,第一代陸生蔡博藝意外爆紅。來臺就學這一年來,心中滿載著臺灣人情,也不免承受預設立場的敵意;她點滴在心、逐字記錄;她說:「我要成為一塊海綿,努力的吸收各種水分,成為一塊獨特色彩豐富並且有厚度和重量的海綿,把臺灣帶給我的一切帶回大陸去。」
《我在臺灣,我正青春》共分為四部分:
part 1 青春在臺灣→收錄了雋永的成名作〈我在臺灣,我正青春〉;長住淡水小鎮的恬淡觀察;到勵進食堂嚐到千里之外、甘肅蘭州的鄉愁;走訪十分見到的盞盞溫暖天燈。
part 2 兩岸對照記→她從大陸的眼界看臺灣、也從臺灣的視角看大陸,看到了「臺灣志明」邂逅「大陸春嬌」;也看見臺灣偶像劇和大陸歷史劇各自夯的有趣現象;更有兩地學校師資的對比和思考。
part 3 熱血看臺灣→是她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思索,包括自由的臺灣、上鎖的大陸裡年輕人各自有想望、關注的事物也大不同;更有臺灣大選的新奇現象;以及街頭社運團體的觀察。
part 4 理想的旅行→她課餘周遊臺南府城、恆春墾丁、艋舺龍山寺等地,走走停停,看到了被臺灣人忽略的日常風景。
這是她的第一本書,也是來臺一年來的圖文記錄,獻給所有愛臺灣、心繫兩岸的讀者。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