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女同志X務農X成家泥地漬虹

  • 79 221
    2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同志文學/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怡如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大塊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8/12/27

出版情報

超乎想像的、令人讚嘆的多彩人生

2020/11/02 2019年的12月,當時世人都還不知道再過一個多月世界就會有大變貌,當時社會洋溢著準備跨年的氣氛,以及因應即將要舉辦的總統大選的浮動心情。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熱線)的社工主任兼老年同志小組(簡稱老同小組)召集人智偉給我訊息,說老同小組要舉辦一場「光陰的故事座談會——跨世代女同志生命分享」,說是我們正在進行中的新書的受訪主角會現身,那個週六下午我就去參加了這場熱鬧無比的座談,印象深刻,書中主角現身說法,讓籌備中的書裡令人驚奇的故事,頓時有了更加鮮明的形象。 再更往前推回一年多以前的2018年中,因為工作上合作夥伴的介紹,我去了熱線談老年女同志的口述歷史的出版合作。因為參加過熱線的募款晚會,對熱線的業務算是大概有基礎的理解,我對於社工工作的理解,大概也都是因為看到熱線繁忙的業務才略知一二的(還是再三強調,社工是專業的工作,不是志工喔!)也知道熱線之前出版過《彩虹熟年巴士:12位老年同志的青春記憶》。但一直到開會時才知道,原來熱線的老年同志小組(簡稱老同小組)在出版《彩虹熟年巴士》之後,繼續針對老年女同志進行口述歷史的資料搜集,而且已經工作了六年,還在持續進行中。 《彩虹熟年巴士》的出版當初,並非規畫只做老年男同志的口述歷史(從書名上也可以看到並沒有這樣的區分),只是最早透過人際網路牽線接觸到願意受訪的對象,都是熟齡男同志,這讓當時參與新書發表會工作的「同」暗自許下心願,要推動熟齡女同志的口述歷史——當時應該沒想到,這一推就推了八年。不諱言的,尋找願意受訪的熟齡女同志,比男同志辛苦許多,許多熟齡女同志因為家庭和工作環境,現身的壓力極大(當然,書裡的生命故事都隱去可以辨識當事人的特徵)。甚至願意接受採訪了,也不能用平常在女同志人際圈習慣使用的化名暱稱,得另外再用別的化名,由此可知社會給予這些大姊們的壓力與限制有多大。 終於,耗時八年的《阿媽的女朋友:彩虹熟女的多彩青春》出版了,書裡收錄了十七位五十五歲(受訪時的年紀)以上的大姊,與大家分享他們在過去那個還沒有性傾向認同、性別意識等資訊與知識的年代,如何面對與眾不同的自己,如何處理以為全世界只有自己一個「怪人」時的心情。很多大姊、Uncle(對年長T的尊稱)即使在整個社會都不知道如何面對性少數的年代,還是勇敢做自己,去訂做男性西裝,充滿江湖義氣地結拜兄弟,與男性做等同的勞力工作,隻身闖蕩海外??書裡的每一篇故事都讓人驚奇,在台灣於一九八?年代末解嚴後才開始的各種性別運動之前,這些大姊、Uncle們便很自在地做自己了。 在討論書名的時候,一開始我提的副標是「熟齡女同志的多彩青春」,但熱線的夥伴提醒,這些受訪的大姊們,除了一兩位年紀較輕的接受過九?年代以來的性別思潮,其實在他們的概念裡是沒有「女同志」這個詞的,甚至有幾篇訪談,明顯可以看到與當下自主性別意識不太相符的傳統觀念。可以想見在他們當年飄?性格的生命裡,有多少傳統的束縛背在身上,雖然採訪時可能輕鬆帶過,可能是事過境遷,或不願提太多艱苦往事,但讀者可以推敲得出,在這些必須隱藏身分的訪談,有多少時代的眼淚,但在一代又一代勇於做自己的前輩們努力之下,台灣現在開出了多元美麗的花朵。 《阿媽的女朋友》的封面,以閱讀故事後的感受,試圖以我們現代的想像,來描摹大姊們當年的互動氛圍。感謝設計師Eden的發想提議,以及攝影師登曼波協力,還有兩位模特兒安喬與YCT,擬真還原當年的情境。拍照那天走入復古的環境時,時間彷彿倒退了幾十年,回到這些大姊、Uncle們年輕的歲月。邀請大家一起透過本書,感受這些半世紀以來的精彩人生故事,而台灣這充滿生命力的社會經歷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多元進展,也在這本書裡繽紛展現。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同志議題很夯,女同志書寫方興未艾,女同志的追尋之路與漬物醃製的過程相比擬,絕無僅有。
★同志成家實踐的美麗與哀愁。


一如兩河文明的塵眾,徒手捏塑出女人土偶,
肥沃的雙乳、寬闊的臀、堅實的腿,相信著女神護守土地、看顧農作、庇佑生靈。
我的發酵世界,是女人陪同我掌握了留種、育種的技藝;
是女人引領我採集用作接菌的植物;也是女人為我揭開發酵的奧義,在那肉眼不見的領域,
以女人的身體和感官領略稻米的生、稻米的亡,經歷發酵,重生米麴。

與第一任女朋友交往,成為女同志後,已經過了十八年。十七歲時徬徨,內心卻也充滿無畏旁人眼光的愛情至上。十九到二十二歲整個大學時期的探索,上大學的第一個週末,朝聖般地前往「女書店」,當時也把性別研究研討會當做補品,補足自己在性別認同上的勇氣。在那之後的十年,走入一個關心結了婚、有了孩子的女同志議題的組織,辦電子報、倡議遊行,關心同志成家權益,心底收納過許多成家故事的哀愁,卻也不曾失去希望。後來,與共同務農的夥伴,組成多人家庭,實地練習同志成家的功課。經過四年,離「家」,一直迴圈式地探尋遺落在那舊地的自己,想把她帶出舊地,途徑是面對自己的黑暗,在暗裡鑿光,指向來時路,看見洞窟裡一個一個的自己。

就像漬物,懷抱著陽光的初衷,為了熟成,猶必須經過漫漫的黑暗。以發酵、醃漬食物的料理穿針引線,織就女同志的情感、家庭、關係等細細密密的心事。每一個篇章,也各別對應了一種面對自我的黑暗、啓蒙自己的功課。

編輯推薦

這本書以醃漬、發酵食物為引,帶出<大地>、<花與果>、<引菌發酵>、<收藏>四個主題,寫我身為女同志,連結身體、感情、原生家庭、同志成家的心事。
<大地>篇,為女人身體與自然的連結闢地。身體似植物,蟠踞嫌惡的蔓草;似動物,歷經月事的野性;也似昆蟲,綿延不盡的生命力,在精緻細膩的軀殼裡,蘊育神祕。

握有秘密的女人身體,在季節裡繁花開盡,把生命奧義託付種子,遂得<花與果>篇。寫我是孩子,在各方面都醞釀成母性的模樣,且渴望成為母親, 卻因為女同志這顆種子,難以自然而然受孕,在想成為母親這條路上,我一直流浪。

定居民安土重遷,我的母親亦是。我的女同志身分與務農職業,對母親而言都是生命的流浪。她總是問:「你老了要怎麼辦?」 同漬物著菌,我也有落地生根的方式,在漬物劃出的四季節奏裡安身立命,釀成<引菌發酵>篇。

女同志的我,也盼望著成家,沒有與伴侶偕行,我和多個務農夥伴共組非典型的同志家庭。流浪本性使然,我終究又離開了「家」。這個置放漬物與情感的房子,還有種下了身體的田地,都承載了我細細密密的心事,是為<收藏>篇。

文/大塊文化編輯 陳怡如

作者

陳怡如

出生新竹香山,現居宜蘭冬山,藉漬物與農事體察人生。

目錄



*大地
我多愁善感的身體
我的種種不合時宜

*花與果
流浪的孩子
離家種田,回家做漬物

*引菌發酵
田帶我們找到房子
生而死而生的傳說

收藏
女同志怕老、怕死,想要一個家
一塊田,安置女同志的魂舒

序/導讀

【序】入甕發酵的心事

兩年前的著作《漬物語》中,我採訪了身邊的女農、漬女,描寫她們做漬物的心情故事,也在〈漬物與女人〉序裡,談及女人擁有孕育的天賦,一如作物的種子,種子是味道的源頭,決定了漬物的滋味。女人在遠古時代擔負採集的職責,如今的女人仍握有植物的秘密,藉植物引菌、發酵。女人的生活周旋於他人、家庭、社會,心思細細密密,一甕甕漬物正收藏著女人的心事。

屬於我的漬物故事,有著漬物與女人之間種種的偶然及巧合,同時也擁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源自我身為女同志,連結我的身體、感情、務農、原生家庭、同志成家,有諸多辛酸、晦暗的記憶。

人們總是書寫食物的美好、農民的辛勞。採訪、撰稿期間,我從善如流,不敢透露自己與食物之間的那些黑暗面。但是,每當依循節氣做著漬物,嗅到的氣息、瞥見的色水、皮膚的撫觸、味蕾上的滋味,總喚起那些黑暗的記憶,排山倒海而來,像整個夏季除也除不盡的稗草。

我讀著那些深刻書寫耕作心事的文本,尋求一絲慰藉。文本的主角以婚姻建立出的家庭為核心,描寫在農田、在家庭,乃至大家族裡的田事、家事與心事,總牽動著我。可是,以異性戀家庭為藍本,始終無法引起我心中最私密的認同。如今,我們有太多機會在網路平台看見多元的家庭風貌,不再僅侷限在出版書籍上。然而,單身女同志務農就是現代女性自立自強;女同志伴侶務農,就是兩人胼手胝足,其樂融融的畫面,也無法令我獲得安慰。

十幾年前,閱讀到的第一本同志家庭繪本《 Heather has Two Mothers》。作者成長於北美的猶太家庭,有感於童年接觸到的繪本,千篇一律描繪白人家庭,遍尋不著屬於她的猶太家庭認同,於是創作了這個多元家庭故事。

我心中有股熱情,想書寫自己的漬物故事。從來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我,眾人面前經常默默無語,相對的,文字讓我感覺安全又放心。可是書寫過程中,文字卻成了沈重的石頭,在回憶的海裡激起水花,潑了我一身濕。

憶起幼稚園時,班上那個害羞的男孩不敢溜下滑梯,我想方設法要他滑下來,但一等我爬上滑梯,發現什麼時候他已經不在原地了。我跑來跑去遍尋不著,悻悻然回到教室,卻看見他就坐在位置上。那個不敢滑下來,後來又找到方法、自己下來的人,或許就是被困在內心幽暗之處的我吧?

喜歡上相同性別而惶惶不安的初戀;月事來潮的疲憊、掙扎,無法被馴服的野性身體;離開城市來到農村務農,卻同樣面對人生競賽的格格不入。生命不同階段接踵而來的黑暗,逐一被自己隱藏起來,視而不見。在做著漬物時,回憶揉上鹽巴,淌出疼痛的髒水,軟化了堅信不疑的承諾,等待時間醃漬入味、發酵完熟,最後嘗入口中的美味。我終於明白,是黑暗與美好的力量深化了漬物的意義,如同光與影並存的必然性。我練習著面對自己的黑暗,不為自己辯解,真實也好,誤會也罷,都是我行走於世上,映照在大地的光與影。我期待以光亮照耀他人,給出蔭下供人納涼憩息,於是有了這本書的模樣。

蘭陽平原的節氣韻律,交錯著心靈故鄉蒙古的漫漫行旅,與山林草地的野菌撒落在文字;從素日製作漬物時的感官體察作引,以筆爬梳我作為一個女同志,對身體、感情、同運、務農、家庭——原生家庭與同志成家等省思,入甕發酵,漬出人間味道。

謝謝我漬物人生裡相遇的那些人。

這本書,獻給過去的、現在的我們,歲月愈陳愈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13944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