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家的病:書法散文集
書法詩人 何景窗 十週年紀念 經典重版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書法詩人 何景窗 十週年紀念 經典重版
一個非中產階級女童/女同的啟蒙日誌
上一個摩登時代的秘密補遺
台灣市井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想回家的病》是作者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間的散文專欄,共有53篇,總字數七萬字。全書以女童的眼睛和嘴巴回溯時光,大量引用80年代的卡通影片與電視節目,重構時代氛圍,也藉它們向讀者解說作者抽象感受轉化的具體譬喻。用一把童年的萬花筒,把讀者帶進了作者歡快又憂鬱的家庭、感官全都開放的菜市場、連問題都說不好的困惑、和從未離去的病。
目錄
序/導讀
新版後記
回報塔台:現在的時間是西元2021年2月。武漢肺炎爆發後,疫情持續的第二年。自2007年第一代智慧型手機出現,漸漸人們幾乎不再購買實體書的第N年。台灣島上禁絕了非商務事由的出國旅行,歐洲鎖國,人們口罩、消毒酒精不離身,政府呼籲拒群聚。個人型的單位成為指標,個人宅晶片因此身價爆漲,科技類股大發牛市,大量的資金投入股市,在全球瘟疫漫延此時,台灣經濟逆襲上揚。
這一切都不是未來小說,是實際發生在2020—2021年間,地球上的事。
*
《想回家的病》寫於2007—2010年,原載於中華日報副刊專欄,寫作的初衷是想要用書寫的方式,找回童年時光家人一起生活的幸福心情,也想可以的話,找回那個無懼於長大的自己。寫到第三篇的時候,我因個人生涯規劃之因,離開台灣,前往倫敦生活與創作長達三年半的時間。於是後來的五十篇散文都是在倫敦完成。對我來說,拔除生長的時空背景去回想,特別是在異地回想,那些不曾當作珍貴的事物,突然變得異常尖銳且立體。比如:日照。在台灣,日照是均勻的,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倫敦並不是這樣,日光節約時間開始,太陽不僅晚升起,約七、八點,且在下午三、四點左右消失。加上氣候寒冷,黑與冷,一種被死神尾隨的氣息油然。總想將自己餵飽、與室友待在廚房,或是幻想住在超市,任琳琅滿目的食物在眼前排列整齊。原本出門只要有幾個銅板在口袋,就能安穩地抵達目的,去想去的地方,經過一場倫敦1:68—72的匯率(2007—2010),每趟車資都是客運北高的價格,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鼓起勇氣出門的。面臨這麼大的文化衝擊,創作的意義從根部起了很大的申論。加倍的感受到收束自己的必要。過去在學校裡唸的東西,那些思潮、主義、經濟理論,全部在眼前排列組合。
在2011年完成《想回家的病》出版後,我生了一場大病,多次進出醫院,心碎不堪,以為自己用意志力可以克服它,一再失敗。醫生說不會痊癒了,除了規律服藥,沒有別的辦法。我猜測發病的理由,最致命的,是我無法走出父母過世的陰影。以年齡與不再發育的身形來說,我已經是個成人。這並不擔保我的心,我像一個裸露內臟的人,在蒼涼的世界裡遊蕩,失去方向,我對父母的思念得不到轉化,儘管四季變幻,我卻張目不動,一如驚嚇未定的動物。我曾祈求痊癒,現在不了,我將帶著傷,我將輕輕撫觸著我的痛苦,直到星辰輾轉,直到生命結束。
*
十年再版,對黑眼睛和我來說,都是一件別具意義的事。這十年間,我從書寫散文敘事的人、寫詩的人,變成一個用書法安身立命的人,這是《想回家的病》作品集帶給我而我未曾想過的人生。
2002年,在台南藝術大學就讀研究所期間,偶然在穿堂看見董陽孜老師的巨幅的書法「鶴鳴於九皋 聲聞於天」,從那時,我心裏暗暗決定,我要用書法寫詩。此起10年的苦苦學習,因技藝尚不夠熟成,起筆、落筆、字的風骨都未成形,始終不敢以書法示人。卻養起隨身攜帶ㄧ枝筆、一盒墨、一捲紙在背包裡的習慣。把書法帶出書房,在巴黎的小咖啡館寫下第一幅書法詩「竊竊在角落 用乾一碟墨 也不是什麼羞恥的事 但不知為何的臉紅」。深度歐遊期間,不顧一切的,在別人的餐桌、咖啡桌、博物館、美術館、即將拆遷的都更建物中,我寫書法即事詩,亂入即處展覽自己的創作,拍照紀錄。
一開始設定自己的是一個玩趣的心,試想這樣的行為,即是很單純的藝術本身。直到外國人好奇地與我交談,詢問我書法的內容?甚至在看不懂內容的情況下,跟我談起書法之美。我才意識到,書法帶我去了遠方。
我相信美是穿透人心的。2013年5月,為了籌措博士班生活費,我獨立發行了第一套書法詩明信片,分別以:草莓冰淇淋、福如愛琴海、沖了一杯咖啡、貓步疊疊狗語旺旺和我愚蠢的心。做為選題。內容涵蓋情詩與祝賀,開始在朋友的咖啡館與各個小書店裡鋪貨陳列。漸漸,敲開了正式書法展覽的門。在台南藝術大學完成了第一個與散文同名的個展《想回家的病》與信義誠品書店art studio第二個個展《情詩投河》。這一切都不是我自己一個人可以辦到的,非常感謝所有具足的因緣老師和策展人們。
*
2021年2月,今年來到我的45歲。前幾天出門帶錯了鑰匙,無法回家,一個人開車在街上晃蕩,去了熟悉的咖啡館喝咖啡消除驚嚇。席間跟朋友通即時訊息談起我的忘記。朋友脫口「咪咪流浪記」的卡通梗,說道「窗窗流浪記」。我想15歲的讀者(如果有的話)一定會笑我,一定聽不懂朋友說的是什麼。一個大如她/他父母歲數的人,怎麼能用「尋親流浪」的梗來比喻自己忘記帶鑰匙呢?
我補充了一個訊息給朋友。跟流浪的咪咪比起來,流浪的窗窗有一個皮夾,這不是一個食物缺乏舉目無情,仰賴陌生善意的鍛鍊。但是我不能否認,我有雙親不在家,無法為我開門的遺憾。年紀漸老,想家的方式也比較多了。所幸,45歲是一個延展的數字,不是5個9歲的加法。
Over!
何景窗
試閱
我的飛行器降落在遠古時代的地球西元一九七六年二月十三日,東經120度14’30"至120度23’30",北緯22度30’30"至22度45’30"間交叉的一個小座標,台灣省南部西南隅,以人口計算是第二大城市,也是重工業最發達的地方。總統是蔣經國先生,戴一副黑框眼鏡,長得胖胖的,體型像黃皮膚黑頭髮的肯德基爺爺,他爸爸很有名,民眾稱呼他先總統蔣公,課本上寫蔣公是民族的救星同時也是世界的偉人,在蔣經國之前總統是他,我來的前一年他死翹翹,聽說那天天氣很糟,狂風暴雨。這個國家叫做中華民國,已經戒嚴二十七年了。
我滿臉是血從機艙探出頭,還沒有睜開眼睛,穿白袍的醫生迅速把我的身體拖出來。我哭喪著臉為這個「無可挽回的行為」懊惱了一陣子,沒有回頭的機會了。我的地球旅行將以此為起點,想到接下來的行程,我疲倦不堪,決定再睡一下。
隨後我被帶往高雄市左營區與楠梓區的交界處,一個叫做莒光的小新村。那裡的人主要由兩種族群組成,本省人(出生在台灣的人)與外省人(出生在中國大陸或者祖籍在中國大陸的人),當地使用的語言主要是河洛語與華語。打個比方:計程車司機和菜市場攤販主要講河洛語,軍人、老師和電視新聞播報員則使用華語。
我媽媽是一個胖胖的本省人大我三十七歲,職業是在菜市場賣水果;我爸爸是一個瘦瘦的外省人大我五十四歲,職業是退伍軍人,還有幫忙媽媽賣水果。我家生意還可以,因為我媽媽有金錢憂鬱症和點鈔機器人症,為了享受打烊之後短暫卻無比幸福的點鈔時光,她像機器人一樣工作,從不說累,我家可以說是全年無休。
爸爸配合度很高,年輕時代的他配合國仇家恨的潮流去當兵,入部隊做師爺,出入營區有人敬禮感覺滿舒服,而且收入還不錯可以幫忙養家。他說當時炸開黃河為了阻擋日軍侵略,我們河南省扶溝縣的農田農具牲畜屋子被大水一沖什麼都沒有了,嚴重鬧飢荒,沒有東西可以吃,只能吃樹皮和土。姑姑跟爸爸說她想吃水餃,爸爸說好,他把軍餉全部給奶奶存起來買水餃皮和餡料,自己跟著部隊走了很遠的路,換車搭船,民國三十七年隨國民黨政府搬遷來台。
在我尚未長出人類智能之前,每天被綁在三輪車上或爸爸媽媽的背上。可以自己走路和坐之後,改成每天關在家看電視或躺在水果箱發呆。家裡多的是裝水果的紙箱,它們有的拆扁了疊在一起,有的像口井,飄出寂寞,果蠅像禿鷹一樣在上面盤旋。
電視劇裡演的客廳沒一個像我家這麼多紙箱,只要賣水果,客廳永遠沒有像客廳的一天。我的心願是不要再賣水果了,若想擁有電視裡的那種中產階級的生活,除非他們上班。
「上班」在那時候聽起來是個有高級感的名詞,雖然爸爸媽媽自己當老闆,跟「穿制服的上班族」比起來,就是遜色了一點。造型也是。媽媽的家居裝就是她的工作服,歐巴桑樣式的連身裙,要不就是深色長褲加件絲質上衣,怎麼搭都少不了一顆長度不過肩的歐巴桑澎澎頭。
上班族就不是那樣了。鄰居姐姐每天早起上班,化淡妝和打理長頭髮,在摩托車上雙腿併攏抬頭挺胸。淺藍色條紋、繡著公司名的制服和上面化學藥劑味道,多麼迷人。我希望爸爸媽媽去上班,或是其中一個上班另一個在家陪我也可以,只要他們不賣水果,我們全家就可以下班後一起晚餐,一起上床睡覺,周末一起看電視,像電視裡幸福家庭生活的那樣。
我問爸爸:「為什麼你要賣水果,不去上班呢?」
爸爸說:「我年紀大了,沒有公司找我上班。」
我又問:「媽媽為什麼不去上班?」
我說;「穿制服去上班很乾淨很好,可以開車,很時髦。我們不要賣水果了。」
「鑰匙兒童」這個名詞不知道甚麼時候寫入我的潛意識,突然我就想到它。電視新聞說台北市夫妻兩人上班的狀況很普遍。他們的小孩變成鑰匙兒童,是當時很流行的社會現象。連續劇也有鑰匙兒童的角色,脖子掛了一串鑰匙,像好看的項鍊。他們放學後自己坐公車回家,自己熱飯菜吃,自己做功課,自己在家庭連絡簿的家長欄位簽名;他們堅強的樣子,使我長大也想加入他們的行列。
爸爸說:「快去把玩具收一收吧。」我的心願沒有人了解,家中如常賣著水果。紙箱與果蠅,井與寂寞。我對上班仍抱著樂觀的幻想。對了,鑰匙兒童也是,他們像果蠅一樣在腦海裡盤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限量贈「兔年讀詩」春聯】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
想回家的病:書法散文集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