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光
「羅曼‧羅蘭百萬小說賞」得獎作品,評審全體肯定!內容簡介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羅曼‧羅蘭百萬小說賞」得獎作品,評審全體肯定!
若將一生凝縮為一格底片,你要擷取生命中哪個片段?
你會用多少年歲光陰,完成那獨一無二的曝光與顯影?
人們說那是會勾魂攝魄的機械,照一次,人就瘦一些,終至形銷骨立。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鄧騰煇才會對寫真如此著迷。明明是科學的產物,少年時的家族相片裡卻透散著恍如巫法祕術的魅力,從此便一頭栽進由光與銀鹽構成的寫真世界。他總是透過相機站在一旁觀看著,站在模特兒旁邊,站在人群旁邊,站在時代和歲月旁邊……看盡時空變換與跌宕,卻未曾留意歲月在自己容顏留下的跡痕……
在視覺影像爆炸性增生的今天,作者以雋永的文字追索鄧南光的生命歷程。不僅透過他手中的相機觀照時代更迭,更讓同時期的張才、彭瑞麟、郎靜山等攝影家共同發聲顯影,思索攝影作為現代文明,與社會、科學、政治等多種面向的深刻影響與互動。還原每一個細緻履跡,帶引讀者回到台灣寫真術初生的迷人年代。
名人推薦
季季、周芬伶、徐譽誠、陳芳明、陳淑瑤、連明偉、童偉格、黃麗群、楊照、劉克襄 一致推薦
《南光》是攝影家之名,也是日據時代相對於北國日本的,南島台灣之光。自此而後,相信《南光》將照亮更多讀者的眼睛。──季 季
《南光》對攝影藝術的神入、深入,能觸動人心,物的描寫與藝術精神的體會,細膩而生動。──周芬伶
那種敘述力道,讓讀者也融入歷史情境,使鄧南光的形象及其攝影作品,生動地浮現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小說。──陳芳明
《南光》值得這個獎,他深入到去體會、去瞭解、去重建鄧南光他在攝影的過程中,包括取材的變化跟他的心情。──楊 照
感謝《南光》提供嶄新角度,以小說的美好可能,讓讀者再次認識這位三○年代攝影家。──劉克襄
編輯推薦
(文/印刻文學編輯 林家鵬)
古往今來,人類對於「永恆」一直充滿著魔魅的崇仰,無論是精神或肉體上的;因此不斷訴諸醫療、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種種形式,嘗試達致這一無盡的企求。
當攝影術發明之後,人類第一次發現,他們終於能夠掌握通往「永恆」的祕法。一張靜止的照片,就是無限時間之流裡一個凝結的瞬間;影像中的人、事、物從此免去了時間的風化,不再因歲月的流逝而稍有更迭。
難道真的一瞬即永恆?或許未必。
朱和之的小說《南光》,以台灣前輩攝影家鄧南光的人生為藍本,透過他手中的相機觀照時代變遷,也讓同時期的張才、彭瑞麟、郎靜山等攝影家共同發聲顯影;思索攝影作為現代文明,與社會、科學、政治等多種面向的深刻影響與互動。
在小說接近尾聲的段落,述及了多年後攝影家珍藏的底片逐漸裂化衰敗,甚至在鶴唳風聲的社會空氣中,親手毀去底片上的影像……以物質性保存的凝滯影像,似乎仍無法抵擋時間的作用。
而在今日視覺影像爆炸性增生、且全面數位化的時代,是否就能進一步保障這接近永恆的可能?但同一個數位照片檔案經過上萬次的重複存取,也可能導致解析度下降,那麼這「永恆的一瞬」彷彿也無可保證了。
也或許那「永恆」是以另一種面貌在遞延也說不定。
作為台灣重要前輩攝影家的鄧南光,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被遺忘在歷史記憶之外,直到經過同為攝影家簡永彬的搶救、修復,才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又經過如許年後,這些在當下北凝結的瞬間,幾近漫漶又重獲新生的影像,在寫作者心中萌芽、滋長終於苦心孤詣蔓衍成小說《南光》。如此迢遞綿延的遞嬗轉生,或許也是一種永恆吧。
目錄
楔 子
相簿一 機械之眼
相簿二 月光下的山城
相簿三 女子容顏
相簿四 電光與神火
相簿五 整色性寫真家
相簿六 還山
相簿七 被擊落的瞬間
相簿八 上海燈火
相簿九 照片的語言
相簿十 消融的影像
相簿十一 攝影與寫真的不同
後記 循著光的痕跡
序/導讀
後記
循著光的痕跡
觀看鄧南光先生作品的經驗很特別。他充滿沉穩安靜的氣質,不刻意介入畫面,乍看沒有太大衝擊力,匆匆瀏覽甚至可能忽略。然而他總能從容自然地蘊入現場,大量仔細閱讀下來,令人浸潤在某種氛圍裡面。他用溫暖而浪漫的目光,為時代留下細膩的整體印象,也幽默而準確地點出種種人生況味。即便拍攝底層人物,也能煥發韌性、尊嚴與希望。
由於時代因素,他生前公開發表作品的機會並不如想像的多,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改其志,不斷拍攝直到最後。我不由得猜想,晚年的他在按下快門瞬間,乃至於眼睛看見的瞬間就已完成攝影,那是一種心像的確認,更是藝術家在身不由主的時代裡,謀求心靈自由的優雅飛翔。
這讓我反思攝影對自己的意義,尤其在數位拍攝如此輕易、影像過度氾濫的當下,拍照已經變成另一種行為。再進一步想,傳統底片攝影繼續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麼?
對我來說,其中一個無法取代的理由在於,暗房彷彿是某種能夠清醒進入的潛意識空間。黝暗黑箱裡,一盞紅色安全燈提示著事物輪廓,底片上封存著一格格時空切片,待我們投影放大、裁遮加減,幻化出理想中的記憶或心像,簡直像是令人不願打破醒來的清明夢。
如果攝影是對時空的瞬間裁切,留下永恆而雄辯的影像,那麼我在這本小說裡試圖做到的,則是逆向把這﹁凝固的瞬間﹂還原到時間大河裡,重新感受其中的喜怒哀懼。
因此我採取了和過往不同的書寫方式,試著去揣摩觀看一張張老照片時腦中浮現的意識奔流。過程中我發現攝影跟小說有若干相似之處,兩者都企圖創造某種逼近真實的錯覺,但事實上所描繪的世界已經悄悄經過轉譯,成為眩惑人心的虛像。由是,循著照片的刺點與靈光前進,我們無疑可以領受到那個時代、那些人物最熱切的感覺,更可以反照自身,看見內心幽微的閃動。
寫作本書期間,我的生活也有些變化,內外部空間都處於混沌摸索的狀態,處處碰壁寸步難行。隨著敘事展開,自己才漸次安住下來,直至完全沉浸其中。這部小說最終成為一場內在生命之旅,完成時身心嚴重透支,情緒卻異常飽滿,像一卷曝光不足又顯影太久的底片,乍看粒子粗糙反差失控,但洗放出來的成果卻完美呈現了拍攝當下的心像,成為我格外珍視的一段創作時光。
這本小說受到許多啟發與幫助,包括長久以來支持我的師長朋友,以及原本並不熟識的前輩們。他們的執著努力令人敬佩,他們的熱心慷慨則使我受惠甚深。感謝謝里法老師發起羅曼‧ 羅蘭百萬小說賞,號召更多人投入對臺灣美術史及前輩藝術家的探尋,也促使我決心完成這部作品;感謝主辦單位巴黎文教基金會,以及評審老師們的肯定,帶給我莫大鼓勵。
感謝簡永彬老師在攝影主題上的啟發。他對前輩攝影家作品的搶救保存與研究發揚,才使得這樣一本小說的書寫成為可能。同時感謝簡老師指出書稿的錯誤之處並提供諸多寶貴意見;感謝達蓋爾銀鹽暗房工作室的陳豐毅老師,讓我重新進入暗房學習專業觀念與技術。
老同學李明倫慨然出借珍藏的萊卡骨董相機,讓我體會到一種理性的、科學式的觀望,乃至於微妙地改變了世界觀,藉此得以稍稍揣摩前輩攝影家們拍攝的心境;感謝P君,我所有的書寫都是在遇到她之後才成立的。她是我最嚴厲的審稿人、最苛刻的編輯、最凶狠殘暴的批評者,作品中若有稍許靈光,更多出於她的發想,她是我的共同作者。
感謝印刻出版社總編輯初安民先生與副總編輯江一鯉小姐總是溫暖地給予我多方支持與協助,以及家鵬在編輯上的用心;也感謝讀者朋友們的閱讀和回饋,讓我有持續書寫下去的動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