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們(上/下冊,不分售)
這不是愛情,也不是友情。青春就是這樣,像是無論怎樣度過都會被浪費。那麼,不如浪費在你身上。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青春純愛天后x暖淚文學代表 八月長安
	///高校世代必讀經典///
	///已改編為同名熱播影劇、漫畫,青春文學新浪潮席捲全臺ing///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沒什麼。
	重新見到你,才覺得還是兩個人的時光更好。
	愛情的意義本是兩個人在一起。
	我們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余淮,我們以後一直坐同桌好不好?」
	他迷糊了一會兒,眼睛漸漸地亮起來。
	那是我在他臉上見過的最激動和喜悅的表情。
	男孩笑得毫不設防,一直點頭。
	前途和他都未必能夠回報我的任性。
	但是這一刻就足夠了。
	這不是愛情,也不是友情。
	我不記得我們說過什麼,做過什麼,也不記得到底是誰偷吃了誰的點心。
	但是我記得你。我記得那三年,不管我朝哪個方向看,餘光裡滿滿的都是你──
	青春就是這樣,像是無論怎樣度過都會被浪費。
	那麼,不如浪費在你身上。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共鳴推薦
	大人總是說小孩不懂愛,可是走過了青春的我們才明白,真正的愛,是只有小孩才懂的;那時候的我們什麼都沒有,在悶熱的教室裡被厚厚的課本疲勞轟炸、那時候的我們什麼都不求,只盼在下一次換座位時能坐在心中的那個人身旁。
	總覺得應該為青春留下些什麼,所以我們任意的揮霍,給記憶裡獨一無二的人。我曾是耿耿,一個平凡到極點的女孩,卻因為愛上了生命中的余淮,而奮不顧身的努力著,長大後猛然回首,還是對當時充滿勇氣的自己心懷感激。
	一部會讓你又笑又哭的好作品,抓不住青春的尾巴,那就去感受他們的故事吧!
最好的我們,才會成就生命裡最好的你我。
——Dcard年度爆紅文「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原作/早餐情侶檔•矮子
目錄
上集目錄
作者序
	2003~2004
	第一章   耿耿
	第二章   耿耿余淮
	第三章   另一隻腳
	第四章   喂,所以我們坐同桌吧
	第五章   最好莫過陌生人
	第六章   新生活
	第七章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第八章   形式主義大氾濫
	第九章   摸底
	第十章   對不起,我沒有聽懂
	第十一章 寂寞的季節
	第十二章 別人的生活
	第十三章 校慶(上)
	第十四章 校慶(中)
	第十五章 校慶(下)
	第十六章 我真的很喜歡,你
	第十七章 高速公路上的自行車
	第十八章 期中考試(上)
	第十九章 期中考試(下)
	第二十章 家長會(上)
	第二十一章 家長會(中)
	第二十二章 家長會(下)
	第二十三章 局外人
	第二十四章 夜遊
	第二十五章 打探
	第二十六章 陳雪君
	第二十七章 你到底明不明白
	第二十八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
	第二十九章 β
	第三十章   理直氣壯
	第三十一章 重新做人
	第三十二章 座機座機請回答
	第三十三章 別有用心
	 
	下集目錄
	第三十四章 黃河在咆哮
	第三十五章 我只崇拜你
	第三十六章 世界之外
	第三十七章 還是會憂鬱
	第三十八章 我當時就覺得妳長得挺好看的
	第三十九章 那個更好的他
	第四十章   我們曾經那麼好
	第四十一章 期末考試
	第四十二章 斷點
	第四十三章 意外
	第四十四章 新學期
	第四十五章 老子的人
	第四十六章 前途很重要
	第四十七章 出遊
	第四十八章 我們坐同桌吧
	2005~2006
	第四十九章 時光匆匆
	第五十章   如果我是清風
	第五十一章 願賭服輸
	第五十二章 離別曲
	第五十三章 八仙過海,各憑本事
	第五十四章 金字塔底下的人
	第五十五章 四個字,兩個人
	第五十六章 有些話還沒說完,那就算了吧
	2011~2012
	第五十七章 後來
	第五十八章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也就算了吧
	第五十九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
	第六十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
	第六十一章 最好的我
	第六十二章 陪我到最後
	第六十三章 最好的你
	第六十四章 都過去了
	尾聲  最好的我們
	後記  振華中學 畢業快樂
序/導讀
後記
振華中學,畢業快樂
	在寫下這篇後記之前,我剛剛和一位小學同學K通完電話。
	我和K自從小學畢業就沒有再聯絡過,他這次透過網路找到我,打來電話問候近況。
	其實「近況」是很難講的,資訊要從小學畢業之後開始更新,橫跨十二年。每件事情都需要談及背景,背景裡套著更多背景,陌生人之間聯繫更多陌生人。現狀實在無從說起,所以就講起過去。
	但發現過去更難講。因為他不記得了。
	最後只能扯閒話。他開始推薦我平時要多喝功夫茶,這時我忽然冒出一句:「是啊,你奶奶是茶葉世家出身嘛。」
	連我自己都有些驚訝。更別提我的同學了,他斬釘截鐵地表示,她奶奶做了一輩子家庭婦女,絕對不可能出身於什麼茶葉世家。
	可我記得,那麼清晰,就像是昨天發生的事。
	小學高年級的夏天,午休時我在學校外面的小超市遇見他。我犯睏,想要買一袋即溶咖啡沖來喝,偏偏店主將咖啡都放在了貨架最下面的一排,我蹲在地上找。他從旁邊過來,一不留神就把我像球一樣踢了。
	平時我坐在第二排,是個假正經討人厭的小班長;K坐在倒數第二排,每天罰站,不是因為上課說話就是因為作業忘帶了。我們在學校不講話,偶爾在校外碰見也只是點個頭。
	那天不知為什麼,也許是踢了我之後他很不好意思,就主動搭訕了幾句話來給自己解圍。
	「妳要喝咖啡?」
	「是啊,睏,雀巢好喝嗎?長條袋裝的和方形袋裝的有區別嗎?」
	我還記得K瞪圓眼睛的樣子。
	「咖啡要喝現磨的啊,不能喝現磨的也不喝雀巢,雀巢氾濫,麥斯威爾多好。」他一臉理所當然。
	的確好。我們那個城市都不賣麥斯威爾。
	K在這方面早有名聲,他喜歡的東西都是我們家鄉的商店裡不賣的。
	不過我小時候也是一樣的,一旦知道了某些在那個年代有點偏門的東西,就會本能地喜歡上。
	凡是其他人沒聽說過的東西,都是如此天然地值得喜愛。
	在我排隊結帳的這幾分鐘內,K打開了話匣子。我因此知道了他家裡有三台咖啡機,他平時只喝麥斯威爾的咖啡。他爸媽的朋友給他家送了特別多的咖啡,多到喝不完,都發霉了。
	我也不甘示弱,可是絞盡腦汁也不知道怎麼反擊回去,只能另闢蹊徑地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喝茶。」
	喝茶多高級,多有文化,多符合我班長的身分。
	我也不算撒謊,至少我外公每天都會用茶杯泡茶喝,這也算家風。總有一天。我也會繼承這麼高級的愛好。
	K立刻吃癟了。
	過了半分鐘,他忽然一梗脖子,說:「喝茶也好啊。我家裡的茶葉都喝不完,我奶奶可是茶葉世家的。」
	「什麼茶葉世家?」
	「我奶奶是從福建嫁過來的,茶葉世家,大小姐。而且我爺爺是軍閥。」
	……我輸了。一敗塗地。
	當時我根本沒想過,他爺爺最早最早也要一九三O年之後才會出生,等成長到能做軍閥的年紀,解放戰爭都打響了,國共激戰時,他爺爺到底是在哪個省割據的?
	但我記得K高興的神情。如果我忽然就變成了茶葉世家和軍閥的嫡孫,我也會很高興的吧。
	他高興地搶著付了錢,請我喝了人生中第一袋雀巢咖啡,並矜持地表示,真的還是麥斯威爾比較好喝,有機會一定請我喝。
	我透過電話把這個小插曲聲情並茂地演給了K,他在那邊笑得岔氣,一個勁表示這絕對是他的汙衊。
	K在「把黑的說成白的」這方面至今都很有名。笑完了之後,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這種事情,他是非常幹得出來的。
	「但是妳怎麼可能記得這麼清楚?」他訝異。
	是啊,為什麼。
	我和K此前此後都毫無交集,甚至在他打來電話之前,我都從未想起過他,我記得他小時候的臉,卻記不起他的名字。
	可是我記得。
	我記得茶葉世家的K最喜歡麥斯威爾;
	我記得小學文文靜靜的班花在暗戀她的男生的同學錄上莫名其妙地寫「少吃蘿蔔,吃蘿蔔放屁」;
	我記得體育委員被撤職是因為他在體操大賽的臺上嚼泡泡糖。「伸展運動」那一節時他吹出了個巨大無比的泡泡,迎風糊了自己一臉,又不敢亂動,只好頂著泡泡糖面具做完了一整套體操;
	我記得我將自己的鋼筆筆尖對準同桌的筆尖,輕輕擠壓墨水囊,給他的鋼筆「渡真氣」,因為後桌女生一句「哇你倆這算親嘴啦」而激動地指尖用力,鋼筆水滴得滿桌布都是;
	我記得相貌平平的隔壁班中隊長在老師表揚她的那一刻,低下頭去,露出一個羞澀的笑容,脖頸曲線被陽光鍍了色,在微塵漂浮的室內,美得不可思議;
	我記得高一放學回家的路上,從我背後經過的某個陌生男生突然自言自語道「今天晚上蹲坑拉屎的時候應該能背得完」;
	又或者是高二的一個秋高氣爽的晴天下午,我抱著書穿過升旗廣場去活動中心上音樂課,抬起頭,看天,深吸一口氣,對自己說,總有一天,會飛起來,像鳥一樣,想去哪裡去哪裡,沒有人能阻擋。
	我的腦海像是一個容量巨大的硬碟,層級完整的資料夾和孤零零的圖片、影片混在一起,沒有種類的劃分,沒有創立時間的排序。
	不知道記憶的滑鼠會在什麼時候碰到哪一個圖示,毫無預兆地,一段來自過去的資料就跳了出來,不可思議,卻又不容置疑。
	這算不上什麼特殊的才能。
	誰沒有回憶,誰不會懷舊。
	然而我真心感激上帝讓我在這方面如此敏銳。毫無預兆地想起一個名字都記不得的人,毫無準備時一個過去的瞬間帶著色澤和氣味席捲而來,那種感覺奇妙得難以言表。人總會衰老,總會失去,我卻還有機會在閉上眼的瞬間回到年少時候的操場,烤著那一年的陽光,讓那一年的煩惱和喜悅再次控制我,輕輕地拉住那一年的自己的手,搖一搖,告訴她,未來會更好。
	我在未來等著她。
	人說喜歡回憶的人無外乎兩種:現在混得不好的和過去混得不好的。
	前者醉心於證明「老子祖上也闊過」,後者熱衷於炫耀「老子苦盡甘來了」。
	幸虧我兩種都不是,所以我不會別有用心地篡改記憶來服務於虛榮心。
	回憶是一種喜好,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這種區別就像我和K,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對我而言,這種能力最重要的意義恐怕在於,它讓我藉由自己和同齡人成長的路徑,回溯到最初,想起我是誰,我又怎樣走到今天這一步。
	人的身體裡住了很多小野獸,有野心,有虛榮心,有羞恥心,有進取心,有攀比心,有愛心,也有狠心和漠不關心。我記得在自己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它們是怎樣一個個覺醒,力量此消彼長,控制著我做出正確或錯誤的事情,喜歡上匪夷所思的男生,討厭起人畜無害的女生。
	我真正學會控制自己,而不是被這些小野獸所控制,花了漫長的時間。
	在苛責後原諒,在期望後釋懷,最終生活得真正快樂而堅強。
	這比什麼都重要。
	我有很多還在青春期的小讀者,他們會給我發來許多信件,講述那些在成年人眼中也許比芝麻還小的煩惱。可我並不真的認為這些煩惱微不足道。我們的家庭和學校教育很少教會他們認識自我,所以他們在和他人的攀比中尋找自己的座標,又在被社會打擊後迅速地給自己標籤化,以物質和社會階層為劃分標準,徹底地將自己釘死在某個框框裡,然後美其名曰,自己成熟了,現實了。
	「純真年代一去不返了」。
	這在我看來是可怕的。
	有句話說「勿忘初心」,其實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沒有過「初心」,最原始的天賦、力量和喜好都在他們還無意識的情況下被外力壓倒,沒來得及長成雛形,根本無從尋找,更談不上忘記。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去寫一些「深刻」的東西,比如社會、職場、婚戀、官場?我覺得,以主人公的年長程度來判斷作品深刻與否的想法本身就夠膚淺的了。
	我喜歡寫少年人的故事。
	記得微博博主哈德門煙頭曾經說過,她有一天看電影,把字幕裡的一句「星期六比較車少」錯看成了「星期六比較年少」。
	一星期的七天中,星期六的確比較年少。星期一到星期五要工作,那是屬於成年人的責任和焦慮;星期五夜晚的瘋狂則帶著一種對前五個工作日的報復感,顯得如此不純粹;星期日夜晚充滿對下一個工作週的恐慌,這種沉重和前瞻性也不屬於少年。
	只有星期六。星期六比較年少,可以盡情地睡懶覺,可以把一切推給明天,沒有憂慮,也沒有憤懣。
	我喜歡寫星期六的少年。喜歡寫他們的快樂和悲傷、掙扎與妥協。他們成長於無理由無條件的父母之愛,卻開始學著追逐一份有條件也需要理由的男女之愛;成長於被愛,然後學著愛人;從無憂無慮,到被世界第一次惡意對待……這是成長的故事,是星期六終將結束的故事。
	膚淺的青春期不會理所當然地接續一個深刻的成年期,睿智需要生根才能發芽,種子藏在少年人的心裡,並不是只要有時間就一定可以催生。
	這一過程就足夠迷人和深刻。
	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誠實的同時給予他們希望。
	不粉飾世界的善良,也不承諾努力之後定會有收穫,但是相信上帝創造每個人都有原因,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個原因,不辜負這場生命。
	 
試閱
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和毛利蘭特別像。我爸媽和她爸媽一樣,雖然離異,可是七年了都沒有再婚,我爸就像毛利小五郎喜歡妃英里一樣捨不得我媽離開,而且是全世界都看得出來的那種。而我媽,也真的像妃英里一樣,優秀、美麗、嘴硬、剛強,但是時不時還想起來關心我爸的動向。
所以我也一直誤以為,他們總有一天要像動畫片一樣,重新在一起。
為什麼分開呢?我爸那種笑瞇瞇的乖寶寶,當初是怎麼頂撞我爺爺奶奶,即使冒著被掃地出門的危險也要娶我媽媽的?我媽身高只有一百六,我兩、三歲的時候,我爸得肺結核,她又是怎麼獨自一個人把煤氣罐搬下樓,還說沒事沒事的?
我一直覺得,雖然沒能阻止他們離婚,但是至少現在,一切都在我的努力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成績出來那天,我們三個人一起在香格里拉的旋轉餐廳吃晚飯慶祝,我覺得他倆相處得挺好的呀。
直到入學前半個月,我爸才在晚飯後和著《新聞聯播》的片頭曲說,耿耿啊,妳考上振華,我就徹底放心了。
我當時正在切蘋果,反問,放心什麼?
他老半天沒說話。我終於放下刀回頭看他,發現他也在看我。
「下個星期天,我領妳去見一個阿姨。」
那時候,腦海中突然蹦出一個光屁股帶翅膀的小天使,左右開弓抽我耳光,邊抽邊喊,看在上帝的分上,你他媽給我醒醒吧!
然後我低下頭繼續切蘋果,而且很鎮定,沒有切到手指頭,和電視中演的一點不一樣。
我說:「好。」
其實真的很想問,爸,這是不是你最後的激將法?
◆◆◆
我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裡面一直在模擬幻想著自己是如何砸場子的。
反正我因為考振華已經背上了閻王爺的貸款,我怕什麼啊,撒潑、打滾、無理取鬧、悲憤大叫、離家出走……所有電視劇裡單親子女面對父母再婚時的反抗行為,我都可以試一試,然後像那些給偶像亂點鴛鴦譜的Fans一樣朝我爸媽大喊:「求求你們了,在一起吧!」
我甚至沒感到悲傷或者委屈。因為這種沒邊際的幻想,我興奮得一夜沒睡,胸口波濤激蕩。然而實際情況是,週日的午飯在我老爸的好脾氣和我的軟性子共同作用下,吃得氣氛溫馨,其樂融融。
那個阿姨比我爸小八歲,在市立醫院做護士。她長得並不漂亮,打扮卻很得體,聲音富有磁性,笑起來有梨渦,一看就是個教養良好、脾氣溫順的女人。更重要的是,我爸在她面前,像是換了一個人,大方,有霸氣,開朗快樂。
「耿耿,吃蝦。」她夾了一隻竹筒蝦,放到我的碗裡。然後,我爸也夾了一隻蝦,放進她兒子的碗裡。
七年前,她丈夫出車禍去世,留下她一個人撫養兩歲的兒子。醫院的工作又累又忙,為了養家,日班夜班從來不挑活,很是辛苦。
我抬頭看坐在我對面的小男孩。他叫林帆,今年三年級,長得白白淨淨的,安靜羞怯得像隻小貓,剛見面的時候,在他媽媽催促下紅著臉朝我鞠躬說,姊姊好。
他很喜歡竹筒蝦,卻看著他媽媽的行動,不敢自己夾,恐怕是被囑咐過不能失禮。我把自己那隻也放到他碗裡,笑著說,姊姊不喜歡吃這種蝦,你幫姊姊吃一隻好不好?
然後,我爸和那個阿姨都如釋重負地笑了,好像得到了我的什麼重要首肯一樣。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有點悲壯。對,就是悲壯。
我爸喜歡她。又或者說,喜歡和她在一起時的他自己,放鬆、愜意,像個當家做主的男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被指責為窩囊、不上進。
於是,我連最後一點幻想都失去了。這不是什麼激將法,因為他的心再也不為我媽激動了。可是他已經等過了,沒有義務再等下去。他是一個父親,卻不只是一個父親,他也有權利幸福。
只是我一直誤以為,他們都會把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
Day 2.
於是,我終於肯正視現實了。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我爸媽的離婚不是鬧著玩的。
單親家庭的孩子應該明白,這個世界上,離開誰你都活得下去,因為大家的幸福,並不是綁在一起的。
於是,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讓那個阿姨和我爸覺得,我是希望他們結婚的。
只有坐在對面的小男孩林帆眨巴眨巴眼睛看看我,不知道想說什麼,然後又低下頭,繼續啃他的竹筒蝦。
他還小,所以比我更容易接納和習慣一個新家庭。
「耿耿啊,我聽妳爸爸說,妳下個星期就要去振華報到了?」
耿耿。我才回過神。這個阿姨是否知道,她喊的這個名字的含義?這個名字從我出生起就烙印在身上,無論那兩個人手裡的是紅本結婚證還是綠本離婚證,都不能改變。我就像一座廢棄的紀念碑,又或者提前終止的合約,甲方乙方,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回到家後,坐在客廳裡,爸爸有些侷促地等待我的評價。
然而事實上,當時我腦子裡面轉來轉去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問題。
這對母子搬進來之後,我還能不能每天早上不刷牙不洗臉、穿著睡衣四腳朝天地橫躺在客廳的沙發上吼首歌來開始我新的一天?
他們可以不介意,但是我不可以不要臉。
◆◆◆
我就帶著這種複雜的心情,恍恍惚惚地踏進了振華的校門。
報到的那天,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很多學生都是由兩個以上親屬陪同而來的,除了爸爸媽媽,可能還有爺爺奶奶和其他活蹦亂跳的晚輩,美其名曰:現場勵志教育。
我拒絕了我爸我媽分別提出的陪同要求,自己帶著相機和證件跑來看分班榜單,順便對著人群咔嚓咔嚓一通亂照。我走到哪裡都帶著相機,以前是三星,現在是索尼(Sony),假期時新買的,八百萬像素的最新款,姑且算是考上振華的獎品。
很久之後,有一群被稱為非主流的晚輩異軍突起。他們也時刻都帶著相機或者有照相功能的手機,走到哪兒拍到哪兒,連公共廁所的鏡子都不放過。不同的是,我從來不拍自己,他們卻只拍自己。
紅榜貼在圍牆上,校本部和分校加在一起,很壯觀的一大排。我不想和他們擠,就一直站在周邊等待機會。
八月末的秋老虎真夠受的,我低頭找紙巾擦汗,突然聽見旁邊一位大叔用人神共憤的大嗓門對著電話嚷嚷:「看到了看到了,和茜茜她媽跟李主任打聽到的一樣,這次的確是分了兩個資優班。對,兩個資優班,一班、二班,茜茜、楊楊和咱家小川又在同一個班!」
大叔和我一樣抹了一下額頭的汗,繼續對著電話說:「他們三個都在二班……」忽然電話那邊的人不知道說了什麼讓他眉頭大皺,對著電話抬高了分貝吼起來:「誰告訴你一班比二班好?排在前面就好啊?你急什麼啊?!」
我偷笑,無意中瞟到在那個頂著啤酒肚的墨鏡大叔旁邊,還站著一個少年,個子高高的,瘦削挺拔,一直用不屑的表情盯著地面,尤其在大叔反覆強調資優班的時候,他嘴角嘲諷地微微勾起。
肯定是沒考進資優班,心裡正堵得慌吧,我心想。
然後舉起相機,悄悄地把兩個表情各異的人一起拍了進去。
◆◆◆
終於廣播喇叭響起來,要求所有同學按照班號排隊,等待班主任人選抽籤大會。圍牆邊的人嘩啦一下子都散了。我知道其實他們早就找到自己的班級了,只是還都圍在那裡尋找其他熟人的去向。我趁機移動到牆邊,直接繞開前兩個資優班,從三班開始,以極快的速度尋找著自己的名字。
由於過分專注,我根本沒有餘光來顧看周圍,所以挪動到五班的榜單前的時候,跟一個男生結結實實地撞在了一起。我的顴骨撞在他的肩膀上,疼得我當場就蹲下去嘩嘩淌眼淚。不是我嬌氣,生理反應實在控制不住。
好半天我才淚眼模糊地抬起頭,男生挺不好意思地伸手遞給我幾張面紙。我連忙把臉上抹乾淨,仔細一看,竟然就是剛才被我照進相機的男生。
「同學,實在對不起。」他很誠懇地鞠躬,毛茸茸的平頭晃了晃。
「沒事。」我擺擺手,抓緊時間繼續看榜。
很巧,我就在五班。耿耿這個名字寫在第四行的正中央,很好認。
更有意思的是,我右邊那個名字,竟然叫余淮。
字面上看著沒什麼,可是唸起來,耿耿於懷,有點好笑。
我就自己咯咯地傻笑起來,突然發現我身邊的男生也盯著榜單在笑。
他被我盯得不好意思,摸摸後腦勺,指著榜單說:「我名字左邊的那個人叫耿耿,跟我的名字連起來,正好是耿耿於懷。」
Day 3.
在振華上課的這兩個星期,有件事情讓我很憋悶。
以前在十三中上課的時候,課堂氣氛很輕鬆(也許是因為沒幾個人聽),如果聽到不明白的地方,只要你皺著眉頭用茫然的目光看老師,他就會仔仔細細地再講解一遍。
可是現在,我不大敢舉手說自己沒聽懂。安靜的課堂上,我怕自己的突兀被人笑話。
這是很小家子氣的行為,我知道,雖然本來我在這個班裡面就沒什麼面子可言,但是我仍然不敢。
振華老師的特點就是,書上有的東西,他們基本上不怎麼講,我也習慣了自己看書預習。
不過,他們上課會延申出來很多定理和簡式,搞得我壓力很大。
不到一個月,我就發現我從聽聽全懂變成了聽聽半懂。
我很著急。雖然還有一個多月,可是期中考試就彷彿秋後問斬的劊子手,明晃晃的大刀朝著我的小細脖子砍過來。
張峰的數學課講得旁若無人,夢遊一般。雖然余淮評價他的課講得不錯——估計是針對他們那樣的水準來說的吧,反正我不喜歡他。
終於在他又一次一筆帶過某個定理的證明時,我絕望地趴在桌子上,深沉地嘆了口氣。
一邊在做練習題的余淮突然頭也不抬地大喊一句:「老師,我沒聽懂,你把證明推一遍可以嗎?」
我猛地抬起頭看他,沒聽懂?他根本沒有聽課好不好?
他心不在焉地彎起嘴角。
我突然心裡一暖。
張峰詫異地看他,那張白臉上終於有了點像活人的表情。然後緩慢地轉過身,在黑板上推導公理推論三的證明過程。
我趕緊抓起筆往筆記上抄,眼睛有點熱,說不出來為什麼。但沒有對他說「謝謝」,說不出口。
相反,張平就可愛得多。
雖然余淮不是很喜歡聽他講課,嫌他講得太簡單又囉唆—當然其實余淮並沒有這樣說,一切只是我的猜測。他從來不會刻意賣弄自己對於高難度的偏好,尤其是在我這種需要平和派教師的人面前。
張平每每結束一個段落都會巡視全班,用一副有點欠揍的表情。
我就會在這個時候朝他擠眉弄眼,表示我沒聽懂,然後他就會重新講一遍,而且絕對不會難為我,嘲笑我。
我真的好喜歡他。
後來有段時間,很多老師都覺得余淮在故意搗亂。尤其是張峰,他看余淮的眼神越來越古怪——想來一個上課不怎麼聽課的資優生屢屢高喊自己聽不懂讓他重講,除了故意作對,找不出第二種解釋。
終於在余淮又一次喊自己聽不懂之後,張峰把粉筆往講臺上一扔,左手扶眼鏡,右手合上講義,薄唇輕啟打算要說點什麼。
我不知道哪兒來的勇氣,也很大聲地喊了一句:「老師,我、我、我、我也沒聽懂!」
他呆住了,然後嚥了口口水,慢悠悠地轉過身,重新把那道題講了一遍。最後頗有深意地盯了我們兩個半天。
余淮頭也沒抬,撇我一句:「妳看,說不懂也沒什麼難的嘛。」
他根本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
後來簡單跑過來跟我聊天,提起余淮,嘿嘿笑了半天,說:「我也很多聽不懂,所以我那段時間也很感謝余淮啊,他喊不懂的那些題,正好也是我不敢問老師的。」
那個被簡單喊作β的黑丫頭,名叫蔣年年,她也湊熱鬧奔過來說:「對啊對啊,余淮好帥啊,每次他說他聽不懂,我都很想在後面致敬,跟一句『老娘也聽不懂』!」
旁邊很多人附和,我才發現,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原來這麼多人聽不懂。
但心裡還是有點不是滋味。我很想告訴他們,余淮並不是真的聽不懂,他也不是為了造福社會而假裝不懂。
他是為了我。
小家子氣又泛上來,被我憋回去了。
我到底在鬱悶什麼?
Day 4.
考試前一天放學的時候,學校要求我們把書桌裡的所有東西都清理回家,打掃教室為考試做準備。我的書桌裡積累了太多的練習題——是的,很難為情,但是我必須承認,我買的練習題數量是余淮的兩倍,看見別人做什麼我就買什麼,結果積壓成災。
沒有一本好好地做過。後來被余淮教訓,每一本練習題的思路都是完整的,時間有限,給自己增加那麼多負擔,還不如一開始就踏踏實實只專注於一、兩本。
不過雖然這樣說,他還是拎起了我沉重的布袋。
「書包妳自己揹著吧,這個我幫妳拎。妳家在哪兒?」
我想,我是有點臉紅的。「那個……那個……你要送我回家?」
他一臉理所當然。「廢話,妳自己搬得回去嗎?」
不顧我少女情懷的忸怩作態,他已經大步朝門口走了。
我們倆歡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忘記了那週本來輪到我們值日。
夕陽暖洋洋的,我發現每次我有機會和他獨處的時候,都是黃昏。
很短暫的美好時光,就像太陽很快要落下去。
振華校舍建在繁華市中心,車馬如龍,熙熙攘攘的放學大軍和來接送孩子的私家車、公家車擁堵在一起,我跟著余淮的步伐,在凝滯的車流縫隙中穿梭自如。他個子高,步子大,我需要很努力地才能跟上他。
我估計布袋的拎繩很細,正想問問他會不會勒手,湊近了才注意到他自言自語唸唸有詞。
「明明也不做,都是空白,留著幹嘛,扔了算了,這麼沉……」
你嘮叨個屁啊,是你自己要送我的好不好?
我退後兩步,關心的話都嚥回去,恨不得拎繩細成鋼絲,勒不死他!
然而還是會遇見同班同學,比如結伴晃晃悠悠的簡單、β以及徐延亮(真不知道這三個人為什麼出現在一起),看到我們的時候竟然都露出促狹的笑容,賊兮兮的。
我假裝沒看到,紅著耳朵,故作鎮定地大步向前。
前面的男生,背上搭著校服,又穿上了那件黑色的T恤,高高大大,晃晃悠悠,安心得一如初見。
◆◆◆
我家離學校不遠,步行的話只要二十分鐘。因為是老房子,所以社區裡難免有點雜亂,我第一次因為這些碎磚亂瓦和塑膠袋而憤怒。
總歸是希望這一路繁花遍地,回憶會更美麗一些。
他把袋子遞到我手上,我的手臂往下一沉,這才體會到袋子究竟有多麼重,隱約看到他手上被勒出來的紅線,橫穿掌心。
「我就不送妳上樓了,妳不是說妳家在三樓嗎,也不高。否則讓妳爸媽看見,會誤會的,我可不想被妳爸拎著掃把追得滿街跑。」
我想像了一下這個場景,竟然覺得很甜蜜,克制不住有些嚮往,但還是一鞠躬,大聲說:「多謝啦!」
他擺擺手。「天快黑了,快上樓吧,明天別遲到。」
他手插在口袋裡,轉身晃晃悠悠地走遠,書包和校服都隨著步伐一晃一晃的。我假裝進了門廊,估摸著他走遠了,又探出頭,站在路邊目送著墨藍色天幕下漸漸模糊的背影。
很多年後,我還記得這一幕。
好像那時候我就已經看到了故事的結局。逼仄擁擠的青春裡,他送我一程,然後轉身踏上自己的旅程。他的世界很大,路很長,很遙遠;我只能站在自家門口,獨守著小小的天地,目送他離開。
Day 5.
下午第二節課就是賴春陽的英語。在上次空手奪白刃事件之後,賴春陽點過幾次我的名字,讓我回答問題,我都顫巍巍地過關了,但從此我再也不敢在英語課上分心。
所謂惡性循環大概就是,我成了整個課堂唯一理會賴春陽的人,自打和她有了眼神交流,她就特別喜歡點我起來回答問題,放過了其他呈認罪伏法狀安靜地做別的事的同學;而一旦我也想要低頭躲過,她遍尋不到我的專注目光,更加覺得我在分心,會立刻把我點起來。
上英語課徹底成了煎熬。死β還幸災樂禍地說,我是賴老師最偏愛的學生。大家都是樂見其成的,因為我一個人吸引了全部炮火。
但是,你知道的,話不能說太早。
講完語法,賴春陽讓大家把上次發的練習卷拿出來,開始用她一貫半死不活的節奏講習題。班級的氣氛鬆懈下來,β還轉身朝我不懷好意地眨眨眼。
我嘆口氣,只好裝作認真聽講的樣子,時刻準備著被賴春陽點起來。
「很多同學跟我反應填空選擇題總是會錯很多,還不明白為什麼。我記得我跟你們說過很多次了,要做好填空,是不可以獨立地去看每一句話的,這個詞填在這裡,文法上也許是對的,但是聯繫上下文,是不是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在緩慢地說完這段話之後,賴春陽又陷入了賴氏沉默。
我心中警鈴大作。
而且現在全班除了我,誰都不會再把這種沉默當回事了。
「所以我們來看第三十七題。」
賴春陽結束了神遊,繼續講起了課。我既放鬆又遺憾,白緊張了半分多鐘。
「第三十七題,我覺得很多同學都會做錯。四個詞都是名詞,而且都是不可數名詞,填哪個文法上都不算錯。但要按我剛才說的聯繫上下文,首先排除的就是feeling,然後呢?」
她掃視全班,我寒毛直豎。
「顯然,下一個intelligence,情報,也不對。」
警報再次解除。
「Information,資訊,這個選項很有迷惑性,但也不難排除。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跟讀書和學習有關,這個詞放在這裡依舊不精確。那麼,作者想說什麼呢?作者想說的是,知識才是閱讀留給閱讀者的財富。那麼……」
賴春陽忽然看向我。
雖然我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她嚇了一跳。三個選項都排除了,她不是都把答案說出來了嗎,選C唄,knowledge。
賴春陽正要開口點我,突然視線一轉,盯上了我身邊正在埋頭計算到與世隔絕的余淮。
我心中一突,還沒來得及踢他一腳,賴春陽尖利的聲音就以破竹之勢穿過教室劈上我面門:「余淮!!!」
余淮立刻站起來的舉動純屬條件反射,他看見賴春陽的時候還挺驚訝的,因為他從上節張老太的語文課開始就在埋頭學習,下課也沒挪動過一下,現在忽然抬頭看見賴春陽,我猜應該有恍如隔世之感吧……
「來,你說說,知識是什麼?」
我鬆了口氣,本來想偷偷給他指一下考卷上的位置,看來不需要,賴春陽還算厚道。
然而,余淮空前迷茫地看著黑板。
「知識就是……力量?」
Day 6.
貝霖是高二剛開學的時候轉到我們班來的。
文理分科之後,三班和七班被學校無情地拆散了,班號和教室都空出來,選文的同學們集體入駐,就這樣組成了兩個嶄新的文科班。而三班和七班原本學理科的同學則被平均地分配到了其他班級。
當然,「其他的班級」是不包括「貴族一班」和「貴族二班」這兩個連籃球聯賽都能動手打起來的死對頭的。
貝霖和另外三個同學就是在這時候轉入五班的。
她戴一副眼鏡,長得白皙文靜,卻剪著很短的頭髮;因為個子略高,她被張平安排在了最後一排,剛好坐在韓敘的背後。β向來對新同學充滿興趣,她自己的外號又叫作β,因此想要和貝霖交個朋友,來個「貝氏姊妹花」這種可以進軍三十年代上海灘百樂門的新組合什麼的。
然而,貝霖不理任何人。
同是學習狂的朱瑤不過就是很勤奮,雖然為了節約學習時間而逃避掃除、在乎成績,但還是個喜歡湊熱鬧的十七歲姑娘。「一二九」大合唱之後跟我緩和了關係,常常會回過頭跟我聊幾句天。余淮不在時,她也願意給我講兩道習題—反正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在任何一門課上比她考得好。
但貝霖是真的不理會任何人。
第一次期中考試,她就把我們震住了。
貝霖以三分的優勢壓了韓敘一頭,成了五班的新龍頭。
她就像個機器人,無論β如何熱情地搭訕,貝霖都只是回以淡淡的笑容。
那時候,簡單會在閒聊時忽然問我們:「妳們覺得,貝霖像不像女版的韓敘?」
β每每都會哈哈大笑說:「簡單,妳終於肯承認韓敘是個面癱了。」
簡單只是不好意思地說:「其實貝霖沒有那麼冷,有時候還會說兩句話的。」
我和β都沒在意。誰也沒有再分出太多注意力在貝霖身上,除了韓敘和朱瑤。朱瑤的好奇發生得合情合理—她嫉妒心並不強,本來第一就沒她的分,但她想知道,貝霖是怎麼保持那
麼高分的語文成績的。
哪怕是班裡著名的文學女青年,語文成績也免不了在某個範圍內忽高忽低,而貝霖的語文分數總是在135上下,浮動從沒超過3分。
而韓敘對貝霖的好奇,一開始,誰也沒發現。
◆◆◆
簡單的名字和我一樣,是她爸媽的姓氏的結合。當然和我不同的是,她爸爸媽媽一直好好的,很恩愛。
「我爸媽一直特別寵我,我想做什麼他們就由著我做什麼。不過我也挺乖的,從來不胡鬧。我小時候就想,等長大了,要跟找到一個比我爸還好的男生,然後和這個男生初戀就結婚,跟我爸媽一樣白頭到老。」
簡單真的很簡單。她相信從一而終,天荒地老。所以她小學認識β,β就會做她一輩子的好朋友;所以她小學前就遇見了韓敘,韓敘……
我的思路斷在了「韓敘」兩個字上。
「妳們平時,會不會覺得我追著他到處跑,很不要臉啊?」簡單早就不哭了,說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會笑。
她早就不是那個一被我們拿韓敘的事情取笑,就會臉紅地到處打人的小姑娘了。
我搖頭。「怎麼會。」
簡單從不胡思亂想,從不患得患失,從沒說過我喜歡你,從沒讓韓敘為她做過一件事,但也從沒懷疑和動搖過。
她對韓敘的好,只會令人羡慕。
◆◆◆
簡單的爸媽從沒逼迫簡單去學過任何才藝:舞蹈、唱歌、奧數、英語……然而凡是簡單有興趣的,他們都會大力支持。
比如簡單上學前班的時候看到電視劇裡面的古代才女素手執墨,皓腕輕抬,鏡頭下一秒移到一篇娟秀的蠅頭小楷,旁邊的風流才子不住點頭,好字,好字……
她立刻從沙發上跳起來大喊,媽,我也要學書法!
簡單小時候一直不懂的一個道理是,才子看重的往往不是字,而是寫字的那位姑娘的臉。
於是簡單就開開心心地去學書法了,手腕上綁了兩天沙袋就累得大哭,發誓再也不去了。爸媽勸她再堅持幾天,學習總有個過程,不能怕吃苦。
這幾天裡,簡單遇到了韓敘。
趴在玻璃櫃前瀏覽學員獲獎作品的時候,小小少年指著一幅龍飛鳳舞的大字說,這是他得獎的作品。
好字啊!好字!
簡單拖長音,十足十地像個要泡大家閨秀的風流大少。
小少年卻白了簡單一眼,好像被她這種一看就沒什麼品味和鑑賞力的女生誇獎是特別丟臉的一件事。
如果真是這樣,當時為什麼要對人家陌生小姑娘說那幅字是你寫的?
韓敘果然從小就不可愛。我心想。
總之,簡單為了學閨閣小姐的字而來,卻在這一天,遇到了她生命中的那個會寫字的大家閨秀。
韓敘到底好在哪兒呢?
一段感情是沒有辦法理解另一段感情的。比如我理解自己為什麼喜歡余淮,卻不明白簡單為什麼喜歡韓敘。
一個從不吝惜自己的讚美的小跟班,和一個從不稀罕聽小跟班讚美的「大小姐」,簡單和韓敘的感情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完全沒有頭緒。
好像就是青春期開始的某一天,被開了幾句玩笑;又是某一天,把偶像劇裡跩兮兮的男主角幻想成了韓敘……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特殊的紋理,簡單的紋理中,鑲嵌的都是關於韓敘的細枝末節。
Day 7.
有些事情講出來是會被聽眾罵成犯賤的。比如簡單咬著牙決定為了前途應該去學文科,韓敘也沒挽留,只是在吃完烤肉喝完酒道別的時候,說了一句,以後再沒人像妳對我這麼好了。
於是去年那個夏天的夜晚,簡單回家就跟爸媽說,她不要學文了。
人是不是都有點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潛質?付出一千一萬,只得到一句嘆息,就覺得什麼都值得了。
簡單早就習慣了做任何事都第一時間考慮韓敘。也許因為我高一才認識余淮,所以偶爾看到他那種理所當然的態度,還是會不滿。而簡單從小就屁顛屁顛地跟著韓敘。「為他好」都養
成了習慣,是她成長的一部分,那麼自然,都不需要停下來想一想。
不需要韓敘回應。看到韓敘一帆風順時的開心,她自己也開心。她把自己的那份開心當成這段感情的報酬。
「後來我懂了,」簡單笑著說:「他喜歡我對他好,但是他不喜歡我。」
「他怎麼會不……」我本能地脫口就去安慰她。
「我知道的。」簡單低下頭,輕輕地說。
◆◆◆
我總是會笑電影和偶像劇,在那裡,不該被聽到的談話總是會被聽到,不該被看到的相見總是會被看到……
我不知道簡單是不是也這麼想。
她翹了體育課,趴在桌上睡覺,醒來時發現全班的人都走光了。韓敘的寶貝練習簿掉在了地上,她撿起來,不小心抖落了裡面幾張夾著的字條。
那是韓敘平時和貝霖的聊天。簡單在韓敘身邊坐了那麼久,從來沒發現韓敘和貝霖有過什麼交流。
簡單在貝霖剛來班級不久的時候說過,這個人不像我和β反感的那麼冷漠,平時偶爾也會跟她講講話的。
講的都是韓敘。
簡單是個心思如此簡單的傢伙,她以為貝霖和我與β一樣,慧眼發現了她對韓敘的小心思,故意用這種話題來拉近關係,所以就一股腦兒地把她所知道的韓敘的那些輝煌和糗事都倒給了貝霖。
貝霖是多麼聰明的姑娘。在密密麻麻的聊天記錄裡,她裝作對韓敘一無所知,說出來的每句話卻都「無意中」命中韓敘的喜好和往事。
所謂一見如故。
像是老天爺怕簡單不夠死心一樣,當她繞過體育場陰影處,就看到了韓敘和貝霖,躲開了自由活動的眾人,坐在臺階上聊天。
貝霖說,她很羡慕簡單。
簡單不知道貝霖的真實生活到底有多糟糕,導致連她這樣的也可以被羡慕一下。
「她和β她們都很令人羡慕。我羡慕這些在某方面得天獨厚的人。余淮聰明,簡單家庭幸福又單純,β可以去北京占分數線的便宜,耿耿家裡好像很有錢。我和你說這些,不是為了抱怨命運。但是,有時候,真是很羡慕。疲憊的時候總想要找個人說一說,好像這樣就有勇氣繼續獨自加油下去了。幸虧有你。」
貝霖不愛說話,不代表她不會說話。
簡單看到韓敘輕輕地拍了拍貝霖的肩。
韓敘說:「我跟妳是一樣的人。簡單她們的生活,羡慕不來,妳和我,我們只能靠自己。」
「她們」和「我們」。
簡單發現,原來她從來就沒有了解過韓敘。
她知道韓敘有潔癖,知道潔癖來源於小時候被親戚家的鬥牛犬濕乎乎地強行「法式深吻」過,卻不知道那親戚有錢有勢,他哭了半天,父母據理力爭,姑姑卻輕蔑地不理會,只顧安撫自己家的狗;她知道韓敘學什麼都能學好,卻不知道她在少年宮書法班玩票,說不學就不學了,韓敘卻不敢浪費一分錢的學費……
曾經簡單以為韓敘不愛講話。
後來她才知道,韓敘只是不愛和她講話。
簡單在背後靜靜看著,兩個人一直沒有回過頭,直到她離開也沒有。
這世界上的愛情有時候一共也就那麼多,一些人得到了,一些人也就失去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這麼多年(下)
這麼多年(中)
這麼多年(上)
暗戀橘生淮南(上)
暗戀橘生淮南(上下冊)
暗戀橘生淮南(下)
最好的我們(上/下冊,不分售)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