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北大右派的半月談(中國系列3)
Collection of Yeh Chu-Hung: China Series (Volume 3)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2007年盛夏,我在中國浙江杭州結識了一位北大人,告訴我他的右派經歷,讓我對中國近代史的認識從高二直升研究所。從1957年反右鬥爭到1976年文革結束,在無數次的政治運動中,光是三年(1959~1962)非天然災害時期,因飢餓死亡的中國人至少三千萬,這數字是我在臺灣教科書跟中共黑名單(禁書)從未看過,敲破頭也想不通的天道寧論。
本書的主角已經去找馬克思了,我能做的是把之後魚雁往返的對勘加以整理,半個月的靈魂震撼讓我明白一件事:當口述歷史的活歷史也走入了歷史,歷史將只剩依稀彷彿,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會逐漸忘記的,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觸目驚心會越來越多,包括在我這個外人眼中一直感到十分不可思議的,1972年的天安門城樓下方,那片讓世人一見難忘的「紅海洋」。
本書的主角已經去找馬克思了,我能做的是把之後魚雁往返的對勘加以整理,半個月的靈魂震撼讓我明白一件事:當口述歷史的活歷史也走入了歷史,歷史將只剩依稀彷彿,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人會逐漸忘記的,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觸目驚心會越來越多,包括在我這個外人眼中一直感到十分不可思議的,1972年的天安門城樓下方,那片讓世人一見難忘的「紅海洋」。
目錄
作者簡介
老邵自述右派簡歷(代序)
目錄
寶石山上初識荊
幹校風雲
天安門之春
聰明的傻瓜
鸚鵡遇見百靈鳥
誠實的客廳
逛蘇堤談反右傾
漫說第一家庭
教我如何不想她
兩桿沒星的秤
遊園觀景說專政
宣傳與真相
少校的愛情故事
遊西溪溼地論意識形態
解讀革命風景
耽離別
老邵自述右派簡歷(代序)
目錄
寶石山上初識荊
幹校風雲
天安門之春
聰明的傻瓜
鸚鵡遇見百靈鳥
誠實的客廳
逛蘇堤談反右傾
漫說第一家庭
教我如何不想她
兩桿沒星的秤
遊園觀景說專政
宣傳與真相
少校的愛情故事
遊西溪溼地論意識形態
解讀革命風景
耽離別
序/導讀
※老邵自述右派簡歷(代序)/葉珠紅※
老邵說:我從大一就被打成右派,畢業時,右派前面加了個形容詞「摘帽」,意思是:有資格回到人民內部。鄧小平上台後,北大黨委給了一份劃錯的證明文件,從摘帽右派變成改正右派,我到死都還會是個右派,見到了馬克思我會自稱「死右派」,這稱呼共產黨應該不反對。
1957年5月19日,時序入夏芒種前後,整個北大校園被鋪天蓋地的大字報給弄得白糊糊,中國的最高學府每天都好像在辦「白喜事」。我當年行將弱冠,在民主牆看到一篇聲援魯迅弟子胡風言論的大字報,寫下:「我同意你的看法」同時簽下學號,就此成了北大黨委十分之一(十名教職員生必須有一名)的名額規定下,被生安白造的湊數右派。
開學升大二,打小被人戲稱倆老婆,跟我一起考上數學系的「青梅」和我舉行了分手儀式,老師、同學也不跟我說話了,助教再不碰我的作業,小時候踢皮球中學踢足球,一心想加入北大足球隊的心願也一併化為烏有,幸好校方沒取消借球的資格,我還可以對著牆壁踢,想到古人常說的:女子傷春男子悲秋。我告訴自己:會「悲秋」的男人應該才算正常。
北大黨委對右派學生有三種處理方式:最嚴重的撤銷學籍去勞改,其次保留學籍去工廠勞動,最輕的是留校察看。我被判留校察看,同樣是留校察看有人硬是不接受,同班的吳志誠剛吃完月餅,說要出去散步看月亮,隔天被發現橫躺在鐵軌上;中文系一位女同學交出了好幾本日記,向黨披肝瀝膽坦白曾經有過的資產階級念頭,「芙蓉無染污,將以表心素。」一個月後「芙蓉」選擇了跳樓。
文革時我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剛數完幹校第六個中秋月的隔天,1976年9月9日清晨,當年的我還算春秋鼎盛年富力強,騎著腳踏車晃悠在距離五七幹校不遠,地方誌記載第一任縣長乃三國張飛,晉朝竹林七賢慣常嘯詠流連的河南修武縣,馬路旁電線杆上的擴音器傳來哀樂,我心想:八個月前是周恩來,兩個月前是朱德,不會又是誰死了吧?一會兒回幹校又得被迫「化悲痛為力量」了!
經歷了18年的右派生涯,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將近7年,這紀錄放眼全中國或許是屬於九袋長老的資歷,我雖已深諳「喜怒不形於色」是右派的基本配備,聽完播放內容翹首白雲藍天,我還是忍不住笑了!市場不去了掉轉龍頭,幹校沒肉吃怎比得上偉大領袖毛主席永遠離開人民?發生這天下第一等大事,那批一天到晚想革別人命的幹部一定會馬上開會,我這麼一想又忍不住笑了!
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10月1日,秋高氣爽辦國慶的好日子,一群北大學生簇擁著一大幅白被單經過天安門廣場,上頭有黑墨淋漓的「小平你好」,讓站在城樓上受萬民仰望的鄧小平感動非常。
1989年也差不多是芒種前後,北大學生被「軟禁」在宿舍裡,負責在宿舍牆邊監視的,不時得小心腳邊突然飛來的玻璃瓶,聽說那陣子的夜晚最常被學生們津津樂道的,是此起彼落的「丟小瓶(平)兒」,這就是北大的男生。1919年的五四運動,有些學生被北洋政府關在紅樓;70年後的天安門學運,多數學生被共產黨看管在宿舍樓,前面的我還來不及參與,後面的我已出生近半世紀,比起右派生涯的各種經歷,能見證時代的被軟禁我還真想再嘗試,當然必須是短期的,否則又會被人笑說關傻了放出來沒藥救。
葉珠紅於臺灣台中
老邵說:我從大一就被打成右派,畢業時,右派前面加了個形容詞「摘帽」,意思是:有資格回到人民內部。鄧小平上台後,北大黨委給了一份劃錯的證明文件,從摘帽右派變成改正右派,我到死都還會是個右派,見到了馬克思我會自稱「死右派」,這稱呼共產黨應該不反對。
1957年5月19日,時序入夏芒種前後,整個北大校園被鋪天蓋地的大字報給弄得白糊糊,中國的最高學府每天都好像在辦「白喜事」。我當年行將弱冠,在民主牆看到一篇聲援魯迅弟子胡風言論的大字報,寫下:「我同意你的看法」同時簽下學號,就此成了北大黨委十分之一(十名教職員生必須有一名)的名額規定下,被生安白造的湊數右派。
開學升大二,打小被人戲稱倆老婆,跟我一起考上數學系的「青梅」和我舉行了分手儀式,老師、同學也不跟我說話了,助教再不碰我的作業,小時候踢皮球中學踢足球,一心想加入北大足球隊的心願也一併化為烏有,幸好校方沒取消借球的資格,我還可以對著牆壁踢,想到古人常說的:女子傷春男子悲秋。我告訴自己:會「悲秋」的男人應該才算正常。
北大黨委對右派學生有三種處理方式:最嚴重的撤銷學籍去勞改,其次保留學籍去工廠勞動,最輕的是留校察看。我被判留校察看,同樣是留校察看有人硬是不接受,同班的吳志誠剛吃完月餅,說要出去散步看月亮,隔天被發現橫躺在鐵軌上;中文系一位女同學交出了好幾本日記,向黨披肝瀝膽坦白曾經有過的資產階級念頭,「芙蓉無染污,將以表心素。」一個月後「芙蓉」選擇了跳樓。
文革時我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剛數完幹校第六個中秋月的隔天,1976年9月9日清晨,當年的我還算春秋鼎盛年富力強,騎著腳踏車晃悠在距離五七幹校不遠,地方誌記載第一任縣長乃三國張飛,晉朝竹林七賢慣常嘯詠流連的河南修武縣,馬路旁電線杆上的擴音器傳來哀樂,我心想:八個月前是周恩來,兩個月前是朱德,不會又是誰死了吧?一會兒回幹校又得被迫「化悲痛為力量」了!
經歷了18年的右派生涯,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將近7年,這紀錄放眼全中國或許是屬於九袋長老的資歷,我雖已深諳「喜怒不形於色」是右派的基本配備,聽完播放內容翹首白雲藍天,我還是忍不住笑了!市場不去了掉轉龍頭,幹校沒肉吃怎比得上偉大領袖毛主席永遠離開人民?發生這天下第一等大事,那批一天到晚想革別人命的幹部一定會馬上開會,我這麼一想又忍不住笑了!
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10月1日,秋高氣爽辦國慶的好日子,一群北大學生簇擁著一大幅白被單經過天安門廣場,上頭有黑墨淋漓的「小平你好」,讓站在城樓上受萬民仰望的鄧小平感動非常。
1989年也差不多是芒種前後,北大學生被「軟禁」在宿舍裡,負責在宿舍牆邊監視的,不時得小心腳邊突然飛來的玻璃瓶,聽說那陣子的夜晚最常被學生們津津樂道的,是此起彼落的「丟小瓶(平)兒」,這就是北大的男生。1919年的五四運動,有些學生被北洋政府關在紅樓;70年後的天安門學運,多數學生被共產黨看管在宿舍樓,前面的我還來不及參與,後面的我已出生近半世紀,比起右派生涯的各種經歷,能見證時代的被軟禁我還真想再嘗試,當然必須是短期的,否則又會被人笑說關傻了放出來沒藥救。
葉珠紅於臺灣台中
試閱
※節錄※
耽離別
晨曦在蕭山機場大廳很刺眼,我不耐煩兩小時的待機,想到該打電話感謝六星級的「地陪」。在西湖邊聊天,老邵幾乎每次都會對我唸柳永的〈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這似乎在暗示我們的相識就如同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每回見面都可能是最後一次。老實說,「物哀」的感覺我真的不喜歡,事物本身雖有其局限跟短暫,因緣際會最該避免的,不就是凡物皆可哀嗎?認為哀到最高點才是唯美到極致,就心理而言實在很不「衛生」,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對於愛美人士,笑紋總比法令紋要好看。
我說:八點要離開杭州了,今天不會再唸「多情自古傷離別」了吧?我昨晚想到老毛那闕〈卜算子〉想到睡不著,覺得他是糟蹋了陸游,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春如故。」老毛的〈卜算子〉是:「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山花爛漫放在特定的語義場就是百花齊放,在老毛看來就是變天,1957年的反右鬥爭結果真的是「他在叢中笑」,我一向不相信「報春」,覺得那十之八九都是宣傳,你老是唸「悲秋」那也不好,那是資產階級的反動路線,叫什麼來著?對了,是: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
老邵哈哈大笑:妳回去以後千萬別再為老毛失眠,我們可以睡前打電話啊,我彈琴給妳聽,妳要是覺得好聽就可以說愛聽啊!對了,請教國文老師:為什麼古人在「彈琴」的時候要「說愛」呢?
我一聽差點打跌,原來這位正迷上看金庸武俠連續劇的數學老師,一直以來都把「談情說愛」誤以為是「談琴說愛」,不知是不是跟他小時候沒學過注音符號有關。為了幫我打發無聊的待機,老邵問我知不知道打油詩的由來?我故意說不知。老邵說:以前有個書生,名叫張打油,一天早晨下大雪,老師要大家以雪為題作詩,張打油寫下一絕:「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老師看了哭笑不得拿筆一批:一句不如一句,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我認為張打油的詩寫的很好看得懂,很適合我這種語文水平低下的人。
我不好說老師那評語是後人加上的。半個月來,我眼中的北大人的「驕傲」已漸漸變了樣,變得讓我以認識這麼個人感到驕傲,因為他讓我的腦子裝進了太多反思,沒有反思的人生談不上有進步的空間,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一套哲學才不會活得太累!至於老邵,我想他的信仰跟悔恨,應該是多少成正比,悔恨多了,信仰或許會更堅定了!
老邵說:前些日子見了一位從香港回大陸的朋友,友人拿出以前認識的一批女生,現在是白髮婆婆的大合照,要他指認前女友,他年輕時因為政治原因怕連累到她,偷偷離開大陸去了香港,一看到初戀情人已變得認不出來,傷心得流下眼淚,讓三個老男人都紅了眼眶的,是這位朋友從皮夾裡拿出幾十年來一直帶在身邊的,那位女孩年輕時的相片。老邵說他喜歡這種性情中人,還說流淚的自由是毛大人唯一管不著的。
共產黨將地主、富農、反革命、壞份子、右派、叛徒、特務、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加上第九位知識份子,全都視為眼中釘,與工農兵比較知識份子很「臭」,簡稱「臭老九」,元朝時有八娼九儒十丐,那時知識份子的「排名」還不如妓女,僅比叫花子好一個級別,所以「臭老九」自古有之,創名權不屬於共產黨。
我說:我們這兩個「臭老九」,一個老愛唸「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個傻傻地陪著「憶苦思甜」,你曾經從老九升格為老五(右派),有苦難的人生才精彩,歡迎來福爾摩沙玩,小小的島有理性又可愛的居民,有讓你耳目一新不難理解的「異化現象」。你的偶像黑格爾把哲學比喻為密涅瓦的貓頭鷹(按:密涅瓦是羅馬的智慧女神,貓頭鷹常棲其身為其象徵)。感謝你讓我這隻「貓頭鷹」不只有在黃昏時才展翅飛翔。
老邵說:這段時間很欣賞妳老說在杭州過得比白居易、蘇東坡還快樂,希望妳肯被「西湖」留住。
聽這話感覺不是單純敏感的雙關,我只好轉而言他。
我說:我這輩子唯一逼自己用心看卻怎麼也摸不到邊的,就是上世紀末我們臺灣很流行的《費馬最後定理》,我發現數學家把推導不出的問題都習慣冠上「猜想」兩個字,例如陳景潤先生解出的歌德巴赫猜想,那個解決模跟橢圓關係的叫山谷志村猜想,困擾了數學界358年,安德魯閉關七年最後才解開的費馬大猜想,你有想過中國右派問題也可以來個「猜想」嗎?如果能想出個可以推導的數學公式,一定能當成很好的數學範例。
老邵說:「中國右派猜想」?這我還真沒想過,問題是我們的「關鍵詞」太多,就算有人提出類似的模式比方用統計的方法,只要審查機制還在「猜想」就永遠只能是猜想。
「拿破崙說:『歷史不過是一個大家都同意的寓言。』我很好奇你這個從歷史走過來的活歷史,同不同意寓言這說法?要我繼續『猜想』,我想猜的是:沒有了美人魚的哥本哈根還會是哥本哈根嗎?十四億人要是沒有了『紅太陽』那又會怎樣?」
從舷窗看機下如棉的雲朵,我想到《說故事的人》,作者是德國思想家本雅明,該書強調說故事的人,是這個世界正在消失的「技藝」。老天安排我跟老邵相識,我何其有幸見證到這個「技藝」的魅力——一個活成了故事的人,這是用不著半點猜想。
耽離別
晨曦在蕭山機場大廳很刺眼,我不耐煩兩小時的待機,想到該打電話感謝六星級的「地陪」。在西湖邊聊天,老邵幾乎每次都會對我唸柳永的〈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這似乎在暗示我們的相識就如同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每回見面都可能是最後一次。老實說,「物哀」的感覺我真的不喜歡,事物本身雖有其局限跟短暫,因緣際會最該避免的,不就是凡物皆可哀嗎?認為哀到最高點才是唯美到極致,就心理而言實在很不「衛生」,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對於愛美人士,笑紋總比法令紋要好看。
我說:八點要離開杭州了,今天不會再唸「多情自古傷離別」了吧?我昨晚想到老毛那闕〈卜算子〉想到睡不著,覺得他是糟蹋了陸游,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春如故。」老毛的〈卜算子〉是:「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在叢中笑。」山花爛漫放在特定的語義場就是百花齊放,在老毛看來就是變天,1957年的反右鬥爭結果真的是「他在叢中笑」,我一向不相信「報春」,覺得那十之八九都是宣傳,你老是唸「悲秋」那也不好,那是資產階級的反動路線,叫什麼來著?對了,是: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
老邵哈哈大笑:妳回去以後千萬別再為老毛失眠,我們可以睡前打電話啊,我彈琴給妳聽,妳要是覺得好聽就可以說愛聽啊!對了,請教國文老師:為什麼古人在「彈琴」的時候要「說愛」呢?
我一聽差點打跌,原來這位正迷上看金庸武俠連續劇的數學老師,一直以來都把「談情說愛」誤以為是「談琴說愛」,不知是不是跟他小時候沒學過注音符號有關。為了幫我打發無聊的待機,老邵問我知不知道打油詩的由來?我故意說不知。老邵說:以前有個書生,名叫張打油,一天早晨下大雪,老師要大家以雪為題作詩,張打油寫下一絕:「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老師看了哭笑不得拿筆一批:一句不如一句,一年不如一年,一代不如一代。我認為張打油的詩寫的很好看得懂,很適合我這種語文水平低下的人。
我不好說老師那評語是後人加上的。半個月來,我眼中的北大人的「驕傲」已漸漸變了樣,變得讓我以認識這麼個人感到驕傲,因為他讓我的腦子裝進了太多反思,沒有反思的人生談不上有進步的空間,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一套哲學才不會活得太累!至於老邵,我想他的信仰跟悔恨,應該是多少成正比,悔恨多了,信仰或許會更堅定了!
老邵說:前些日子見了一位從香港回大陸的朋友,友人拿出以前認識的一批女生,現在是白髮婆婆的大合照,要他指認前女友,他年輕時因為政治原因怕連累到她,偷偷離開大陸去了香港,一看到初戀情人已變得認不出來,傷心得流下眼淚,讓三個老男人都紅了眼眶的,是這位朋友從皮夾裡拿出幾十年來一直帶在身邊的,那位女孩年輕時的相片。老邵說他喜歡這種性情中人,還說流淚的自由是毛大人唯一管不著的。
共產黨將地主、富農、反革命、壞份子、右派、叛徒、特務、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加上第九位知識份子,全都視為眼中釘,與工農兵比較知識份子很「臭」,簡稱「臭老九」,元朝時有八娼九儒十丐,那時知識份子的「排名」還不如妓女,僅比叫花子好一個級別,所以「臭老九」自古有之,創名權不屬於共產黨。
我說:我們這兩個「臭老九」,一個老愛唸「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個傻傻地陪著「憶苦思甜」,你曾經從老九升格為老五(右派),有苦難的人生才精彩,歡迎來福爾摩沙玩,小小的島有理性又可愛的居民,有讓你耳目一新不難理解的「異化現象」。你的偶像黑格爾把哲學比喻為密涅瓦的貓頭鷹(按:密涅瓦是羅馬的智慧女神,貓頭鷹常棲其身為其象徵)。感謝你讓我這隻「貓頭鷹」不只有在黃昏時才展翅飛翔。
老邵說:這段時間很欣賞妳老說在杭州過得比白居易、蘇東坡還快樂,希望妳肯被「西湖」留住。
聽這話感覺不是單純敏感的雙關,我只好轉而言他。
我說:我這輩子唯一逼自己用心看卻怎麼也摸不到邊的,就是上世紀末我們臺灣很流行的《費馬最後定理》,我發現數學家把推導不出的問題都習慣冠上「猜想」兩個字,例如陳景潤先生解出的歌德巴赫猜想,那個解決模跟橢圓關係的叫山谷志村猜想,困擾了數學界358年,安德魯閉關七年最後才解開的費馬大猜想,你有想過中國右派問題也可以來個「猜想」嗎?如果能想出個可以推導的數學公式,一定能當成很好的數學範例。
老邵說:「中國右派猜想」?這我還真沒想過,問題是我們的「關鍵詞」太多,就算有人提出類似的模式比方用統計的方法,只要審查機制還在「猜想」就永遠只能是猜想。
「拿破崙說:『歷史不過是一個大家都同意的寓言。』我很好奇你這個從歷史走過來的活歷史,同不同意寓言這說法?要我繼續『猜想』,我想猜的是:沒有了美人魚的哥本哈根還會是哥本哈根嗎?十四億人要是沒有了『紅太陽』那又會怎樣?」
從舷窗看機下如棉的雲朵,我想到《說故事的人》,作者是德國思想家本雅明,該書強調說故事的人,是這個世界正在消失的「技藝」。老天安排我跟老邵相識,我何其有幸見證到這個「技藝」的魅力——一個活成了故事的人,這是用不著半點猜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