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劍俠傳(10)古墓羈身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倪匡稱《蜀山劍俠傳》為「天下第一奇書」!為還珠樓主開山扛鼎著名代表作!
深刻影響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大家 北派五大家之奇幻仙俠派 還珠樓主
古龍、金庸、梁羽生、溫瑞安,均受還珠樓主影響頗深,堪稱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我的小說創作深受還珠樓主的影響和滋養。」──金庸
「還珠的作品我是必讀的。還珠樓主是浪漫派,其想像力之豐富,時至今日,恐怕還是無人能與之比肩。」──梁羽生
「還珠樓主是才氣縱橫、博聞強記的天才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海闊天空、任意所致、雄奇瑰麗、變化莫測的……這種寫作的方式,一直在武俠小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還珠樓主李壽民也因此成為承先啟後、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古龍
名家推薦:著名文化評論家 陳曉林/著名武俠評論家 林保淳
蜀山劍俠傳為一部糅合神話誌怪、幻想的武俠小說
為還珠樓主畢生心血結晶且最為知名開山扛鼎代表作
以其熟悉的四川峨嵋山神奇傳說為創作背景
描寫出群仙修道、伏魔的奇幻故事
《蜀山劍俠傳》為還珠樓主著名代表作,內容敘述峨嵋派的一班年輕弟子學藝、修煉及斬妖除魔的驚險刺激遭遇。在眾弟子外出修行的過程中,不斷面對挑戰,過程中得到各式奇珍異寶,從而提昇了不少戰鬥力。《蜀山劍俠傳》李英瓊為主要人物,小說詳細敘述其從一個對武藝有興趣的普通少女,在無數機緣巧合下,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後來獲得前世摯友聖姑的一甲子功力,最後承繼道統,成為峨嵋派第三代掌門預定人選。
雲鳳見那些死屍雖像活的,並不動轉。急於逃出,不敢再行招惹,朝著榻上臥著的古屍默祝幾句,道了驚憂。正待回身破門而出,猛覺榻前死屍似在眉豎目轉,手足亂動。忽又一陣寒風挾著香氣,從油釜中捲起。就在這時,只聽洞外又是「嗤嗤」兩聲冷笑,榻前死屍全都活了轉來,各持弓箭器械,一擁齊上。雲鳳慌了手腳,忙運劍光護身迎敵,且戰且退。那些活死屍雖然力猛械沉,但雲鳳劍光掃上去,所持兵器全都粉碎,並近不了身。可是那座石門卻是堅厚異常,劍光衝上去,只見石屑紛飛,塊礫爆落,卻攻它不透。那些活死屍更不放鬆,追殺不捨……
「還珠樓主運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把武俠小說帶入了一個劍仙幽幻的境界,他那極為深厚的國學底子、浩瀚千變的文字能力,對道、釋、儒哲思糅合的獨到見解,無論寫景造境,敘物述人,文采繁富典麗,奇詭紛陳,每有精彩的描寫,奇句妙造,令人感覺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讀來真要屏息凝神,一氣呵成,又嘆為觀止,匪夷所思。」──溫瑞安
※【蜀山奇見聞】:
「晨露花」──晨露花,形如牡丹,青邊白瓣,微露紅心,將開未開,含苞欲吐,隱放光華,異香襲人。雲鳳路經時,正巧奇花全開,中間紅心不見,現出一個金光閃閃的五色果子。晨露花所結仙果中的花露,乃萬年冰雪精英鍾孕而成,服了可長生,便連那果肉果皮,無一樣不是有奇效的靈藥。花片則可以醫治各樣瘡傷,但不能服食。花中仙果,最為貴重,生吃下去,可抵道家百年修煉之功。
深刻影響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大家 北派五大家之奇幻仙俠派 還珠樓主
古龍、金庸、梁羽生、溫瑞安,均受還珠樓主影響頗深,堪稱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我的小說創作深受還珠樓主的影響和滋養。」──金庸
「還珠的作品我是必讀的。還珠樓主是浪漫派,其想像力之豐富,時至今日,恐怕還是無人能與之比肩。」──梁羽生
「還珠樓主是才氣縱橫、博聞強記的天才作家。他的作品都是海闊天空、任意所致、雄奇瑰麗、變化莫測的……這種寫作的方式,一直在武俠小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還珠樓主李壽民也因此成為承先啟後、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古龍
名家推薦:著名文化評論家 陳曉林/著名武俠評論家 林保淳
蜀山劍俠傳為一部糅合神話誌怪、幻想的武俠小說
為還珠樓主畢生心血結晶且最為知名開山扛鼎代表作
以其熟悉的四川峨嵋山神奇傳說為創作背景
描寫出群仙修道、伏魔的奇幻故事
《蜀山劍俠傳》為還珠樓主著名代表作,內容敘述峨嵋派的一班年輕弟子學藝、修煉及斬妖除魔的驚險刺激遭遇。在眾弟子外出修行的過程中,不斷面對挑戰,過程中得到各式奇珍異寶,從而提昇了不少戰鬥力。《蜀山劍俠傳》李英瓊為主要人物,小說詳細敘述其從一個對武藝有興趣的普通少女,在無數機緣巧合下,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後來獲得前世摯友聖姑的一甲子功力,最後承繼道統,成為峨嵋派第三代掌門預定人選。
雲鳳見那些死屍雖像活的,並不動轉。急於逃出,不敢再行招惹,朝著榻上臥著的古屍默祝幾句,道了驚憂。正待回身破門而出,猛覺榻前死屍似在眉豎目轉,手足亂動。忽又一陣寒風挾著香氣,從油釜中捲起。就在這時,只聽洞外又是「嗤嗤」兩聲冷笑,榻前死屍全都活了轉來,各持弓箭器械,一擁齊上。雲鳳慌了手腳,忙運劍光護身迎敵,且戰且退。那些活死屍雖然力猛械沉,但雲鳳劍光掃上去,所持兵器全都粉碎,並近不了身。可是那座石門卻是堅厚異常,劍光衝上去,只見石屑紛飛,塊礫爆落,卻攻它不透。那些活死屍更不放鬆,追殺不捨……
「還珠樓主運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把武俠小說帶入了一個劍仙幽幻的境界,他那極為深厚的國學底子、浩瀚千變的文字能力,對道、釋、儒哲思糅合的獨到見解,無論寫景造境,敘物述人,文采繁富典麗,奇詭紛陳,每有精彩的描寫,奇句妙造,令人感覺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讀來真要屏息凝神,一氣呵成,又嘆為觀止,匪夷所思。」──溫瑞安
※【蜀山奇見聞】:
「晨露花」──晨露花,形如牡丹,青邊白瓣,微露紅心,將開未開,含苞欲吐,隱放光華,異香襲人。雲鳳路經時,正巧奇花全開,中間紅心不見,現出一個金光閃閃的五色果子。晨露花所結仙果中的花露,乃萬年冰雪精英鍾孕而成,服了可長生,便連那果肉果皮,無一樣不是有奇效的靈藥。花片則可以醫治各樣瘡傷,但不能服食。花中仙果,最為貴重,生吃下去,可抵道家百年修煉之功。
目錄
第一章 金鏡神光
第二章 壁間圖解
第三章 仙鄉何處
第四章 異果解毒
第五章 飛劍斬虺
第六章 狹路逢仇
第七章 四目神君
第八章 古墓羈身
第九章 侏儒建功
第二章 壁間圖解
第三章 仙鄉何處
第四章 異果解毒
第五章 飛劍斬虺
第六章 狹路逢仇
第七章 四目神君
第八章 古墓羈身
第九章 侏儒建功
試閱
易靜說時,英瓊、輕雲一面留神細看那池中小人,俱已聞得三人問答,醒悟過來,先將身化成兩道白光,打算凌空飛起。誰知那水竟和膠漆一般,任他們輾轉騰挪,只不能離開水面。這才惶急起來,互相還了原身,跪在水面上狂呼道:「何方道友至此,相助一臂,異日必有一報。」
小人那兩道光華其細如絲,呼聲更是比蚊子還細,約略可辨,神態悲窘萬分,看去頗為可憐。
英瓊不由動了惻隱之心,剛要開口,易靜連忙搖手示意,將英瓊、輕雲拉到一旁,低聲說道:「我看這兩人路數,雖不敢斷定他們便是異派妖邪,也未必是什麼安分之輩。我們已得此中奧妙,此時將他們放走,並非難事。不過藏珍尚未到手,萬一放出之後,他們比我們深知底細,捷足先登,或與異派妖邪有些關聯,我們豈不白用心思,自尋煩惱?李伯父原說事成之後,再行釋放,何必忙在一時?我們再細看屏風上面前進有無別的阻礙,速急下手吧。」說罷,又領二人回至屏風前仔細觀察。
英瓊童心未退,因那被困的一雙男女小得好玩,忍不住又近前去觀看。這水池中男女已知失陷,又身上寸縷全無,各把下半身浸在水裡,彼此隔開,口中仍是呼救不已。
英瓊側耳一聽,只聽那女子哀聲說道:「聽諸位道友之言,頗多疑慮。我二人是西昆山散仙,與各派劍仙從無恩怨往來。因在島宮海國得見一部遺書,知道此間藏寶之所和許多破法,勤習數年,一時自信過甚,又因獨力難支,一同前來,先時倒也順利。誰知犯了聖母禁忌,一不小心,為水遁所困,再遲些時,便要力竭而死。如蒙諸位道友相助釋放,我等先來迭嘗艱苦,不無微勞,否則後來的人也無此容易。寶鼎、寶庫兩處藏寶甚多,我等並無奢望,只求相候事成之後,略分一二件,不致空入寶山,於願已足。恩將仇報,意存攘奪,均無是理。再者諸位法力雖高,此中機密未必盡知,有我二人嚮導,不但省力不少,且可席捲藏珍,彼此均有益處,豈不是好?」
說到這裡,英瓊聽她說得頗有情理,剛又有些心動,旁邊易靜已經看出屏風後面一些機密,將手一招二人,當先往後便走。英瓊剛說了句:「那兩人又在說話呢。」又被易靜以目示意止住,時機緊迫,急等事完,無暇再為深說,只得相隨往屏風後走去。
到了一看,前面一片青玉牆上,果然留有聖姑遺影,雲鬟端正,姿容美秀,略似道姑打扮,形態裝束,均甚飄逸。像前矗立著一座九尺高的大鼎,非金非玉,色呈翠綠,光可鑒人,上面都是朱文符籙。三人先照李寧吩咐,朝著遺像跪拜通誠,然後立起,恭恭敬敬地走向鼎前。易靜抓住鼎蓋,用力往上一揭,竟未將它揭動。方在詫異,忽聽身後有人微哂,後頸上吹來一口涼氣。
這時英、雲二人俱並肩同立,看那鼎沿符籙,並無外人。易靜疑是有人暗算,連忙飛身縱開,回頭一看,身後空無一人。只有聖姑遺像,玉唇微露,丰神如活,臉上笑容猶未斂去。當時不知就裡,以為除屏風所示消息之外,別有埋伏,用法術一試,並無朕兆。因李寧一再囑咐,不可毀壞洞中景物,接連兩次破去屏風上的禁法,已是情出不已,何況鼎中藏有奇珍,更以善取為是。除非真個智窮力竭,再用法術破它。
主意打好,二次又走向鼎側,暗使大法力一揭。方一遲疑,耳聽哧的一聲冷笑,接著腦後又是一股冷風吹來。易靜法力並非尋常,竟被吹中,毛髮皆豎,不由大吃一驚。及至回首注視壁間遺像,笑容依然,空空如故。愈疑有人先在鼎後潛伏,成心鬧鬼。便和英、雲二人說了,請輕雲用天遁鏡四外一照,毫無他異。第三次又走向鼎前,一面留神身後,準備應變。暗忖:「這次再揭不起,說不得只好借助法術法寶,將鼎上靈符破去了。」
輕雲人最精細,先見易靜事事當先,毫不謙讓,心中雖有些嫌她自大,並未形於詞色。第一次未將鼎蓋揭起,微聞嗤笑之聲,回視並無朕兆,只是聖姑遺像面上笑容似比初見時顯些,倒疑心到笑聲來源,出自像上。因易靜道法高深,既未看出,或者所料未中,未肯說出。及至第二次易靜方在用力揭那鼎蓋,英瓊猛覺一絲冷風掃來。猛一回顧,見壁上聖姑遺像忽然玉唇開張,匏犀微露,一隻手已舉將起來,接著又放下,神情與活人相似,不禁一拉輕雲。輕雲連忙回身去看,遺像姿態已復原狀,依稀見著一點笑痕袂影。英瓊方要張口,輕雲忙以目示意,將她止住。
易靜原早覺出腦後笑聲和冷風,只因正在用大力法揭鼎之際,又因疑心有人埋伏身後暗算,先飛縱出去,再行回頭,所以獨未看出真相。輕雲暗忖:「看這神像神情,分明聖姑去時,行法分出本身元神守護此鼎,面帶笑容,也無別的厲害動作,必無惡意。壁間遺偈既說留待有緣,何以又不令人揭鼎,莫非此鼎不該易靜去揭?自己決非貪得,不過此時說破,未免使她難堪。自己和英瓊再若揭不開,豈不自討沒趣?反正藩籬盡撤,出入無阻。易靜終是初交,事有前定,勿須強求,索性等她一會,再作計較。」
等到易靜請輕雲用寶鏡四照,見無異狀,三次又去揭那鼎蓋時,英、雲二人料她揭不起來,俱都裝作旁觀,偷覷壁間遺像有何動作。不料這次易靜飛身起來,手握鼎紐,正用大力神法往上一提,壁間遺像忽然轉笑為怒,將手朝鼎上一指。輕雲機警,猜是不妙,急作準備,喊了一聲:「易姊姊留神!」易靜因這次身後無人嗤笑,正打算運用玄功試揭一下,忽聞輕雲之言,有了上兩次的警兆,事前早有應變之策,一料有變,連忙鬆手,一縱遁光,護身升起。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她將起未起之際,全鼎頓放碧光,從鼎蓋上原有的千萬小紐珠中猛噴出一束五色光線,萬弩齊發般直朝易靜射去。總算見機神速,有法護身。同時輕雲一見鼎放光明,早隨手將天遁鏡照將過去,方才將那五色光線消滅。易靜認得那五色光線,是玄門中最厲害的法術大五行絕滅光針,道行稍差的人,只一被它射中,射骨骨消,射形形滅。自己修道多年,內功深厚,如被射中,雖不到那等地步,卻也非受重傷不可。
這一場虛驚,真是非同小可。算計鼎上還有埋伏,不敢造次,忙下來問輕雲,怎樣預知有變?英瓊接口道:「你看聖姑遺容,可有什麼異樣麼?」
易靜往壁間一看,聖姑遺像已是變了個怒容滿面,心中一驚,這才恍然大悟。立時把滿懷貪念打消了一大半,想起適才許多自滿之處,甚為內愧。明看出聖姑不許自己取寶。就此罷手,不特不是意思,難免使周、李二個疑心自己,把好意誤會成了搶先貪得。欲待不去睬她,硬憑自己法力法寶,破了鼎上禁法,將寶取出,再行分送周、李二人,顯顯能為,貫徹前言,也好表明心跡,又不知聖姑還藏有什麼厲害的埋伏,自己能否戰勝得過,實無把握。正在進退兩難,遲疑不定之際,忽聽鼎內起了一陣怪嘯,聲如牛鳴。接著又聽細樂風雨之聲。
三人湊近鼎側一聽,樂聲止處,似聞鼎內有一女子口音說道:「開鼎者李,毀鼎者死!瓊宮故物,不得妄取。」說罷,聲響寂然。鼎蓋上細孔內,又冒起一股子異香,香煙裊裊,彩氣氤氳,聞了令人心神俱爽。易靜才知開鼎應在英瓊身上,好生難過。平日任性好高慣了的,眼前大功告成,無端受此挫折,對於聖姑,從此便起了不快之意。見英、雲二人聞言並未上前,眼望自己,還是惟馬首是瞻的神氣,只得強顏笑道:「我因癡長幾歲,略知旁門道法門徑,意欲分二位姊姊之勞,代將寶物取出。不想聖姑卻這等固執,好似除了瓊妹親取,他人經手,便要攘奪了去一般。如非物有主人,不得不從她意思的話,我真非將它們取出,全數交與瓊妹,不能表明心跡了。」
輕雲忙道:「易姊姊此言太見外了。休說姊姊此番去至峨嵋拜師以後便成一家,就是外人,既然共過了患難,難道有福就不同享?姊姊如是那樣人,我們也不會聚在一起。聖姑仙去多年,凡此種種,俱是當年遺留。雖說是『開鼎者李』,天下姓李的道姑甚多,未必準是瓊妹;即使是她,也必別有因緣。且讓瓊妹再虔誠通白一回,看是如何,必可分曉。」
易靜見英、雲二人詞色始終敬重如恆,心才平些,終是怏怏,冷笑一聲道:「姓李道友雖多,輕易誰能來此?況且還有『瓊宮故物』之言,必是瓊妹開鼎無疑。不過這位聖姑已是天仙一流,還有這許多固執,可笑是稍有不合,便即發怒,現於顏色。既不許旁人妄動,還留有遺音,預先在遺偈上說明,或是在屏風上注出也好,盡自賣弄玄虛,設下許多埋伏嚇人則甚?我先倒很敬重她是一位成道多年的前輩仙人,不曾想如此小家氣。適才如非我略知旁門禁法,預有防備,險些被她暗藏的大五行生剋光線所傷。」
還要往下說時,輕雲見她一再說聖姑是旁門法術,面帶不悅之容,知道聖姑靈異,惟恐再有別的忤犯,鬧出事來。易靜雖然投契,畢竟初交未久,又是同輩中先進,不好意思多為勸說,只得拿話岔開道:「時候不早,李伯父現在外面等候,我們還是快些辦完此事出去的好。易姊姊以為如何?」
易靜本來還想親取,看出輕雲怕事,恐怕別生枝節,不數日內便成同門,也不便過拂她意,強笑答道:「周姊姊說得極是,且由瓊妹將寶物取到手內,再作計較。屏風上面還有兩人被困,待我們去時救援。這旁門禁法也頗狠毒,延時一久,精神恐支持不住呢。」
輕雲聞言,便同了英瓊重新跪在遺像前面,虔誠通白,易靜心中不快,站在一旁,並未上前,等二人行罷了禮,才一同去至鼎後。雖然適才聞得鼎中遺言,仍是不無戒心。當下由英瓊為首,去揭鼎蓋。輕雲、易靜,一個持著天遁寶鏡,一個行使護身避險之法,以防不測。
說也奇怪,起初易靜用大力神法,揭那鼎蓋時,好似重有萬斤,何等艱難。及至換了英瓊,起初也以為縱然可開,也非容易。誰知兩手握住鼎紐,還未十分用力,只輕輕試探著往上一提,竟然隨手而起。鼎蓋一開,立時異香撲鼻,一片霞光從鼎內飛將出來,照耀全室,俱都大喜。易靜滿懷忿怒,也減了好些。英瓊放下鼎蓋,各自飛身鼎上,往鼎內一看,裡面的寶物除有兩件類如切草刀和梅花樁一類的四五件外,餘者大都不過徑尺以內,猶如幼童玩具一般。人形馬車,山林房舍,以及刀劍針釘,各種常用的東西,無不畢具。有的懸掛在鼎腹周圍,有的陳列鼎底,件件式樣靈巧,工細非常,神光射目,異彩騰輝,令人愛不忍釋。一計數目,約有一百餘件之多。英瓊見鼎的中心挺生著一朵玉蓮花,比西洞那朵要小得多,顏色卻是紅的,晶瑩溫潤,通體透明,那異香便從花中透出,心甚喜愛。暗忖:「這朵蓮花如能攜走,豈非快事?」
試用手握住蓮柄一搖,竟不能動。方覺有些美中不足,猛一眼看見花裡字跡隱現。用手一撥花瓣,隨手而開,現出一張一指多寬,五寸來長,非紈非絹的字條。上面寫的便是適才鼎中人語,字跡漸隱漸淡,連那字條也隨手化去。
英瓊方在驚奇,輕雲已催她快將法寶取出。當下仍由英瓊將鼎中寶物一一取出,分裝在三人所帶的法寶囊內,直到取完,並無他異。英瓊蓋鼎時,還不能忘情那朵赤玉蓮花。手托鼎蓋,一面賞玩那蓮蓬,覺與尋常者不同,顏色深紫,形似蘭萼,又似一把玉製的鑰匙,越看越愛,不禁起了貪心。
小人那兩道光華其細如絲,呼聲更是比蚊子還細,約略可辨,神態悲窘萬分,看去頗為可憐。
英瓊不由動了惻隱之心,剛要開口,易靜連忙搖手示意,將英瓊、輕雲拉到一旁,低聲說道:「我看這兩人路數,雖不敢斷定他們便是異派妖邪,也未必是什麼安分之輩。我們已得此中奧妙,此時將他們放走,並非難事。不過藏珍尚未到手,萬一放出之後,他們比我們深知底細,捷足先登,或與異派妖邪有些關聯,我們豈不白用心思,自尋煩惱?李伯父原說事成之後,再行釋放,何必忙在一時?我們再細看屏風上面前進有無別的阻礙,速急下手吧。」說罷,又領二人回至屏風前仔細觀察。
英瓊童心未退,因那被困的一雙男女小得好玩,忍不住又近前去觀看。這水池中男女已知失陷,又身上寸縷全無,各把下半身浸在水裡,彼此隔開,口中仍是呼救不已。
英瓊側耳一聽,只聽那女子哀聲說道:「聽諸位道友之言,頗多疑慮。我二人是西昆山散仙,與各派劍仙從無恩怨往來。因在島宮海國得見一部遺書,知道此間藏寶之所和許多破法,勤習數年,一時自信過甚,又因獨力難支,一同前來,先時倒也順利。誰知犯了聖母禁忌,一不小心,為水遁所困,再遲些時,便要力竭而死。如蒙諸位道友相助釋放,我等先來迭嘗艱苦,不無微勞,否則後來的人也無此容易。寶鼎、寶庫兩處藏寶甚多,我等並無奢望,只求相候事成之後,略分一二件,不致空入寶山,於願已足。恩將仇報,意存攘奪,均無是理。再者諸位法力雖高,此中機密未必盡知,有我二人嚮導,不但省力不少,且可席捲藏珍,彼此均有益處,豈不是好?」
說到這裡,英瓊聽她說得頗有情理,剛又有些心動,旁邊易靜已經看出屏風後面一些機密,將手一招二人,當先往後便走。英瓊剛說了句:「那兩人又在說話呢。」又被易靜以目示意止住,時機緊迫,急等事完,無暇再為深說,只得相隨往屏風後走去。
到了一看,前面一片青玉牆上,果然留有聖姑遺影,雲鬟端正,姿容美秀,略似道姑打扮,形態裝束,均甚飄逸。像前矗立著一座九尺高的大鼎,非金非玉,色呈翠綠,光可鑒人,上面都是朱文符籙。三人先照李寧吩咐,朝著遺像跪拜通誠,然後立起,恭恭敬敬地走向鼎前。易靜抓住鼎蓋,用力往上一揭,竟未將它揭動。方在詫異,忽聽身後有人微哂,後頸上吹來一口涼氣。
這時英、雲二人俱並肩同立,看那鼎沿符籙,並無外人。易靜疑是有人暗算,連忙飛身縱開,回頭一看,身後空無一人。只有聖姑遺像,玉唇微露,丰神如活,臉上笑容猶未斂去。當時不知就裡,以為除屏風所示消息之外,別有埋伏,用法術一試,並無朕兆。因李寧一再囑咐,不可毀壞洞中景物,接連兩次破去屏風上的禁法,已是情出不已,何況鼎中藏有奇珍,更以善取為是。除非真個智窮力竭,再用法術破它。
主意打好,二次又走向鼎側,暗使大法力一揭。方一遲疑,耳聽哧的一聲冷笑,接著腦後又是一股冷風吹來。易靜法力並非尋常,竟被吹中,毛髮皆豎,不由大吃一驚。及至回首注視壁間遺像,笑容依然,空空如故。愈疑有人先在鼎後潛伏,成心鬧鬼。便和英、雲二人說了,請輕雲用天遁鏡四外一照,毫無他異。第三次又走向鼎前,一面留神身後,準備應變。暗忖:「這次再揭不起,說不得只好借助法術法寶,將鼎上靈符破去了。」
輕雲人最精細,先見易靜事事當先,毫不謙讓,心中雖有些嫌她自大,並未形於詞色。第一次未將鼎蓋揭起,微聞嗤笑之聲,回視並無朕兆,只是聖姑遺像面上笑容似比初見時顯些,倒疑心到笑聲來源,出自像上。因易靜道法高深,既未看出,或者所料未中,未肯說出。及至第二次易靜方在用力揭那鼎蓋,英瓊猛覺一絲冷風掃來。猛一回顧,見壁上聖姑遺像忽然玉唇開張,匏犀微露,一隻手已舉將起來,接著又放下,神情與活人相似,不禁一拉輕雲。輕雲連忙回身去看,遺像姿態已復原狀,依稀見著一點笑痕袂影。英瓊方要張口,輕雲忙以目示意,將她止住。
易靜原早覺出腦後笑聲和冷風,只因正在用大力法揭鼎之際,又因疑心有人埋伏身後暗算,先飛縱出去,再行回頭,所以獨未看出真相。輕雲暗忖:「看這神像神情,分明聖姑去時,行法分出本身元神守護此鼎,面帶笑容,也無別的厲害動作,必無惡意。壁間遺偈既說留待有緣,何以又不令人揭鼎,莫非此鼎不該易靜去揭?自己決非貪得,不過此時說破,未免使她難堪。自己和英瓊再若揭不開,豈不自討沒趣?反正藩籬盡撤,出入無阻。易靜終是初交,事有前定,勿須強求,索性等她一會,再作計較。」
等到易靜請輕雲用寶鏡四照,見無異狀,三次又去揭那鼎蓋時,英、雲二人料她揭不起來,俱都裝作旁觀,偷覷壁間遺像有何動作。不料這次易靜飛身起來,手握鼎紐,正用大力神法往上一提,壁間遺像忽然轉笑為怒,將手朝鼎上一指。輕雲機警,猜是不妙,急作準備,喊了一聲:「易姊姊留神!」易靜因這次身後無人嗤笑,正打算運用玄功試揭一下,忽聞輕雲之言,有了上兩次的警兆,事前早有應變之策,一料有變,連忙鬆手,一縱遁光,護身升起。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她將起未起之際,全鼎頓放碧光,從鼎蓋上原有的千萬小紐珠中猛噴出一束五色光線,萬弩齊發般直朝易靜射去。總算見機神速,有法護身。同時輕雲一見鼎放光明,早隨手將天遁鏡照將過去,方才將那五色光線消滅。易靜認得那五色光線,是玄門中最厲害的法術大五行絕滅光針,道行稍差的人,只一被它射中,射骨骨消,射形形滅。自己修道多年,內功深厚,如被射中,雖不到那等地步,卻也非受重傷不可。
這一場虛驚,真是非同小可。算計鼎上還有埋伏,不敢造次,忙下來問輕雲,怎樣預知有變?英瓊接口道:「你看聖姑遺容,可有什麼異樣麼?」
易靜往壁間一看,聖姑遺像已是變了個怒容滿面,心中一驚,這才恍然大悟。立時把滿懷貪念打消了一大半,想起適才許多自滿之處,甚為內愧。明看出聖姑不許自己取寶。就此罷手,不特不是意思,難免使周、李二個疑心自己,把好意誤會成了搶先貪得。欲待不去睬她,硬憑自己法力法寶,破了鼎上禁法,將寶取出,再行分送周、李二人,顯顯能為,貫徹前言,也好表明心跡,又不知聖姑還藏有什麼厲害的埋伏,自己能否戰勝得過,實無把握。正在進退兩難,遲疑不定之際,忽聽鼎內起了一陣怪嘯,聲如牛鳴。接著又聽細樂風雨之聲。
三人湊近鼎側一聽,樂聲止處,似聞鼎內有一女子口音說道:「開鼎者李,毀鼎者死!瓊宮故物,不得妄取。」說罷,聲響寂然。鼎蓋上細孔內,又冒起一股子異香,香煙裊裊,彩氣氤氳,聞了令人心神俱爽。易靜才知開鼎應在英瓊身上,好生難過。平日任性好高慣了的,眼前大功告成,無端受此挫折,對於聖姑,從此便起了不快之意。見英、雲二人聞言並未上前,眼望自己,還是惟馬首是瞻的神氣,只得強顏笑道:「我因癡長幾歲,略知旁門道法門徑,意欲分二位姊姊之勞,代將寶物取出。不想聖姑卻這等固執,好似除了瓊妹親取,他人經手,便要攘奪了去一般。如非物有主人,不得不從她意思的話,我真非將它們取出,全數交與瓊妹,不能表明心跡了。」
輕雲忙道:「易姊姊此言太見外了。休說姊姊此番去至峨嵋拜師以後便成一家,就是外人,既然共過了患難,難道有福就不同享?姊姊如是那樣人,我們也不會聚在一起。聖姑仙去多年,凡此種種,俱是當年遺留。雖說是『開鼎者李』,天下姓李的道姑甚多,未必準是瓊妹;即使是她,也必別有因緣。且讓瓊妹再虔誠通白一回,看是如何,必可分曉。」
易靜見英、雲二人詞色始終敬重如恆,心才平些,終是怏怏,冷笑一聲道:「姓李道友雖多,輕易誰能來此?況且還有『瓊宮故物』之言,必是瓊妹開鼎無疑。不過這位聖姑已是天仙一流,還有這許多固執,可笑是稍有不合,便即發怒,現於顏色。既不許旁人妄動,還留有遺音,預先在遺偈上說明,或是在屏風上注出也好,盡自賣弄玄虛,設下許多埋伏嚇人則甚?我先倒很敬重她是一位成道多年的前輩仙人,不曾想如此小家氣。適才如非我略知旁門禁法,預有防備,險些被她暗藏的大五行生剋光線所傷。」
還要往下說時,輕雲見她一再說聖姑是旁門法術,面帶不悅之容,知道聖姑靈異,惟恐再有別的忤犯,鬧出事來。易靜雖然投契,畢竟初交未久,又是同輩中先進,不好意思多為勸說,只得拿話岔開道:「時候不早,李伯父現在外面等候,我們還是快些辦完此事出去的好。易姊姊以為如何?」
易靜本來還想親取,看出輕雲怕事,恐怕別生枝節,不數日內便成同門,也不便過拂她意,強笑答道:「周姊姊說得極是,且由瓊妹將寶物取到手內,再作計較。屏風上面還有兩人被困,待我們去時救援。這旁門禁法也頗狠毒,延時一久,精神恐支持不住呢。」
輕雲聞言,便同了英瓊重新跪在遺像前面,虔誠通白,易靜心中不快,站在一旁,並未上前,等二人行罷了禮,才一同去至鼎後。雖然適才聞得鼎中遺言,仍是不無戒心。當下由英瓊為首,去揭鼎蓋。輕雲、易靜,一個持著天遁寶鏡,一個行使護身避險之法,以防不測。
說也奇怪,起初易靜用大力神法,揭那鼎蓋時,好似重有萬斤,何等艱難。及至換了英瓊,起初也以為縱然可開,也非容易。誰知兩手握住鼎紐,還未十分用力,只輕輕試探著往上一提,竟然隨手而起。鼎蓋一開,立時異香撲鼻,一片霞光從鼎內飛將出來,照耀全室,俱都大喜。易靜滿懷忿怒,也減了好些。英瓊放下鼎蓋,各自飛身鼎上,往鼎內一看,裡面的寶物除有兩件類如切草刀和梅花樁一類的四五件外,餘者大都不過徑尺以內,猶如幼童玩具一般。人形馬車,山林房舍,以及刀劍針釘,各種常用的東西,無不畢具。有的懸掛在鼎腹周圍,有的陳列鼎底,件件式樣靈巧,工細非常,神光射目,異彩騰輝,令人愛不忍釋。一計數目,約有一百餘件之多。英瓊見鼎的中心挺生著一朵玉蓮花,比西洞那朵要小得多,顏色卻是紅的,晶瑩溫潤,通體透明,那異香便從花中透出,心甚喜愛。暗忖:「這朵蓮花如能攜走,豈非快事?」
試用手握住蓮柄一搖,竟不能動。方覺有些美中不足,猛一眼看見花裡字跡隱現。用手一撥花瓣,隨手而開,現出一張一指多寬,五寸來長,非紈非絹的字條。上面寫的便是適才鼎中人語,字跡漸隱漸淡,連那字條也隨手化去。
英瓊方在驚奇,輕雲已催她快將法寶取出。當下仍由英瓊將鼎中寶物一一取出,分裝在三人所帶的法寶囊內,直到取完,並無他異。英瓊蓋鼎時,還不能忘情那朵赤玉蓮花。手托鼎蓋,一面賞玩那蓮蓬,覺與尋常者不同,顏色深紫,形似蘭萼,又似一把玉製的鑰匙,越看越愛,不禁起了貪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