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傳說》收錄二十篇寫於一九七○年至八○年代初的中短篇小說,早年分為《喬太守新記》及《傳說》二冊出版,前者為朱天文首部出版作品。
書中多篇作品為浪漫的男女愛情故事,然而深受胡蘭成的價值觀影響的朱天文志不僅於此,她更是想為這些凡塵俗世中的男女立傳,《傳說》中寫:「我想起也是看櫻花的時候蘭師說的,賈寶玉的戀愛的境界高極,真極,是一個完全、極至,但是我們有跟他相似與不相似。今天我們是要打開一個新的天下,讓天下人都可以戀愛,有情人皆成眷屬,因為在今天竹旳塑膠時代裏,賈寶玉是不能夠存在的。袁寶騏與李婕,我多麼想給他們一個最美好的世代呢,那時的陌上花間偶一相逢,亦世上千年。」
書中多篇作品為浪漫的男女愛情故事,然而深受胡蘭成的價值觀影響的朱天文志不僅於此,她更是想為這些凡塵俗世中的男女立傳,《傳說》中寫:「我想起也是看櫻花的時候蘭師說的,賈寶玉的戀愛的境界高極,真極,是一個完全、極至,但是我們有跟他相似與不相似。今天我們是要打開一個新的天下,讓天下人都可以戀愛,有情人皆成眷屬,因為在今天竹旳塑膠時代裏,賈寶玉是不能夠存在的。袁寶騏與李婕,我多麼想給他們一個最美好的世代呢,那時的陌上花間偶一相逢,亦世上千年。」
目錄
【上卷1972-1977】
喬太守新記
《喬太守新記》舊版代序 仙枝
《喬太守新記》新版自序
仍然在殷勤地閃耀著
強說的愁
怎一個愁字了得
緣
女之甦
儷人行
陌上花
喬太守新記
蝴蝶記
【下卷1977-1981】
傳說
《傳說》自序
《傳說》再版自序
扶桑一枝
青青子衿
子夜歌
春風吹又生
思想起
臘梅三弄
五月晴
剪春蘿
某年某月某一天
椰子結在棕櫚上
傳說
喬太守新記
《喬太守新記》舊版代序 仙枝
《喬太守新記》新版自序
仍然在殷勤地閃耀著
強說的愁
怎一個愁字了得
緣
女之甦
儷人行
陌上花
喬太守新記
蝴蝶記
【下卷1977-1981】
傳說
《傳說》自序
《傳說》再版自序
扶桑一枝
青青子衿
子夜歌
春風吹又生
思想起
臘梅三弄
五月晴
剪春蘿
某年某月某一天
椰子結在棕櫚上
傳說
試閱
強說的愁(節錄)
沒有一絲風,靜靜地坐著也會熱出一身汗來。天空豔麗得給人一種不實在的感覺,幾塊雪白的雲朵剪的似地貼在上面,樹濃綠得很突兀──整個就是一幅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圖畫,天老是畫得純藍的,樹老是畫得純綠的,對於色彩,還只能用單純直接的眼光去看,以至黑白分割得如此明白,從不揉和一點別的顏色。
在今天這種天氣裏,沒有哪個人能專心聽課的;而可憐的我們卻被逼迫著坐在這裏,尤其糟糕的是下午這一堂老太太的國文課。
我支著腮,眼睛無神地看著老太太沒有什麼款式的旗袍。其實意識在這半真空狀態裏,視覺盡是某種形狀的一堆藏青色,腦子裏卻不曾想到它是什麼。這時候,我迷迷糊糊想像著腮頰在我的支托下,眼梢吊起來了,嘴巴歪斜到一邊了,一張臉不知扭曲成何等樣子。很想把手放下來,改變一下這可厭的姿勢,而且我知道必然有個同學會偶然看到我這副面孔,就如同有時不經意看到某個同學挖鼻孔的醜態一樣,可是實在我又慵懶無聊地怎麼也不願意動了。
這樣呆呆地盯著老太太好一段時間,忽然發覺不知什麼時候,老太太縮小得好小好精緻,像擺設的玻璃小狗小鹿,連同黑板、講桌也按著一定的比例縮小了;雖然縮小了,而且拉遠了,卻越發顯得清晰精緻。當意識沉浮在某個很深的虛幻裏,往往會發生這種幻景。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但我心裏還很清楚這又是一種幻覺──難得的一種幻覺,充滿了童年時代常夢見七巧板的鮮麗炫耀的童話色彩──明白這一點,眼睛便不敢眨一下,生怕失去了這種幻景。我從沒覺得老太太像現在這般可愛過,鑲黑邊的小眼鏡、藏青色的小旗袍、小手裏拿了一本小書,小小的頭很俏皮地傾斜著,簡直有一股衝動,要把她放在手掌上……鬧鐘裏跳芭蕾的小人,不就是這樣,少女的祈禱叮叮叮地旋轉出來,小人也乖巧地、規律地旋轉起來。也不怕頭暈,賣力地旋轉著,偶爾還機械地把左右手對調一下高低幅度,表示盡盡義務──我的眼睛好久不曾眨一下,已開始澀澀發痠了,也因為專注的厲害,自覺有些鬥雞眼起來。但我著實不甘心眨眨眼睛,支撐著、執著地要抓住最後一瞬的幻覺……
耳邊猝然劃過一陣低悶的聲音,因它來得太突然,又只是短暫的一劃過去,來不及辨別什麼聲音,屬於反射作用地驚了一下,但意識還不能立刻從剛才那種幻境裏拉到這個現實,在這未曾銜接上的中間,腦子就頓時空白了一剎那,然而仍然本能地、錯愕地望了過去──
一隻黃蜂不知怎麼搞的竟誤飛到兩扇重疊的玻璃之間,正在那裏上上下下慌忙地撲打著、掙扎著。真窩囊,偌大個天地,什麼地方不能活動,偏偏就要飛到這麼狹窄的縫隙裏,大概是或然率的作用吧──不是一對癡呆的雙親,也偶爾會生出一個天才來嗎?百般無聊地,絕不是出於什麼仁慈心腸地,我開始一點點推動窗戶,要把黃蜂放出去。我很專心努力地挪動著窗子,唯恐出一絲絲聲音,全班四十九張臉孔,就要集中望過來了。這樣捽著勁、憋著氣地努力,弄得一身大汗,連自己也莊嚴地以為在進行某件艱鉅的任務,便越發嚴蕭凜然起來了。窗子挪動到很大的幅度,感覺上黃蜂唿喇一聲,跌跌撞撞地飛了出去。從我的角度看來,牠正衝著太陽飛撞去。在陽光裏,翅膀顯得特別透明、特別稀薄,還鑲了一圈金邊。光線太強,難受地眨眨眼,想再看清楚些時,已不見黃蜂了,一眨眼就像讓太陽熔掉了似的。再把視線移回教室時,眼前頓時一片漆黑,這驟然的變化,覺得腦子甚至發暈起來,好一會才恢復過來。
在過分緊張專注後,有一種很虛脫的頹喪感,全身軟軟的,提不起半點勁兒來;而老太太還絮絮不休地說些什麼,聲音嗡嗡地,不知來自多遠的一角。我盯著她,拚命地再想捕捉剛才那個可愛的小人國的幻覺,然而徒然只看到一個過了更年期的不胖但顯得很臃腫的身體。一股莫名的憎惡湧上來,泛起一陣冷汗,幾乎要嘔吐出來,喪氣極了。
「四十七號──」嚇了一跳,還好,不是我,哪個傢伙這麼倒霉?
全班出奇的靜默了一下,然後一陣騷動,很多張臉紛紛地往這裏望了過來。近視的關係,只感到一張張白糊糊的臉向著我這兒,慌亂起來,腦子一片空白。沒錯嘛,我是十七號呀,四十七,四十七……十七。啊,老太太一定是叫十七號,完蛋了,站起來吧──在我差不多要站起來的同時,我才忽然明白了,四十七號,我前面的同學,張淑華,幾天前給卡車撞死了的。
等到老太太也搞清楚是張淑華後,很尷尬地,一時不知要怎麼說,吞吞吐吐地、重複了幾遍地告誡我們過馬路要當心什麼的。我們根本不聽她的,已經因時間而漸漸平息下去激動的情緒又掀起來,而且苦捱了這樣悶長的大半節課,好不容易撿到一個解救的機會,就越加激動著、亢奮著、喧譁著,好久、才感覺到老太太很不悅地在咚咚咚地敲著黑板,這才從前面開始,逐漸地靜止了下來,老太太竟忘記要同學回答問題了,平靜地繼續她的課程。
很久了,激動的餘波仍拂盪著我。偏過頭來,看看旁邊的幾個同學,都低著頭、垂著眼睛,無精打彩地看著課本,臉上木木地沒有一點表情。剛才她們還大幅度地比手劃腳講著張淑華的事呢,才一下子就成了另一副樣子,真個不能把這兩種極端重合而為同一個人。我很驚異,也有些惱起來,覺得剛剛那樣喧鬧,很對不起張淑華;實在每個人心裏都十分明白,方才激動的情緒裏是羼不進一絲悲痛哀傷的。從消息一傳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大概在中午休息時間,不知哪個同學從訓導處得到的消息,衝進教室,岔著嗓子叫著:「張淑華死了!」全班轟動起來,「誰,誰?誰是張淑華?」「怎麼死的?」一片混亂喧叫……
是真的,她的人就跟她的名字一樣平庸、不搭眼。一張沒有鬆緊帶的闊嘴,總是嘟得老長,跟誰生氣似地,很不得人緣的受氣相;扁鼻子上架的一副深度近視眼鏡,更顯明了她的缺點;眼鏡可能嫌大了點,常掛在鼻梁的一半。說話時,已經習慣的時常要把眼鏡推高些,眼睛還愛眨巴眨巴的,給人覺得她心不在焉,沒在聽你講話。而且你問一句,她規規矩矩地答一句,從不多說一點,到後來人家也就知趣的不和她說話了。她倒也安於她閉鎖的天地,畏縮而本分的生活著。本來第一行的坐位就是偏僻的位一,她又坐在倒數第三個位子,於是大家差不多便把她遺忘了。
就是坐在她後面的我,高一這下半學其快完了,我也沒和她講過幾句話。頂多在從後向前傳作業簿、試卷的時候,我還在和旁的同學癡心地談著賽門.鄧普勒,她才將身體轉個四十五度,沒有抑揚頓錯的說「你的簿子。」「你的考卷。」我有時莫名其妙地生氣起來,裝著沒聽見,她就把聲音一次次地提高,直到我重重地把簿子幾乎是扔給她時,才木木地轉過去。
第三次月考,那節地理考試,繳卷後,我很洩氣地靠著走廊的欄杆,沒有勇氣去查對地理課本,一切是灰暗無力的──
「考得怎樣?」我轉過臉去,竟是張淑華。我們的臉靠的如此近,差不多鼻尖碰到一起了,以至於在這短短的一瞬,她的臉看來特別誇張地扁大起來──不知我是不是也讓她這樣覺得──嘴巴出奇地厚大,鼻子扁得厲害。眼鏡在夕陽的照射下,反光成一片灰白,看不到她的眼睛。光油油的額頭上,好幾顆油亮飽滿的青春痘。發燒時惡夢裏幻象的臉孔就是這樣歪曲誇大的。我驚愕地退了一步,一時不知道說什麼,一會兒才答非所問的:「你呢?」她沒有說話,聳聳肩,把臉轉向別處,既不堅持要我回答她的話,也不回答我問她的話,然後繼續翻著手裏的課本對答案。大概是她從不主動講過話,我竟有點受寵若驚的惶恐起來。始終不明白她這反常的舉動;倒是每次想到她,總是記不起她本來的樣子,只有這張誇大起來的扁闊的臉的印象。
我們知道她被壓死的時候,震驚極了,簡直不能相信我的同學──在同一個屋頂下的同學,死掉了,甚至對死亡的定義有些模糊了。平時我們常說:「那個人死了……」平靜淡漠地講著,觀念裏「那個人死了」跟一隻蟲子死了的價值與分量是沒什麼分別的;我們學生一個學校、一個家庭就足夠我們繁忙操心的了,最多在禮拜天和男校的男孩子們郊遊,拋拋媚眼、嗲聲嗲氣地鬥鬥嘴,回家之後,有一段時間恍恍惚惚地愛夢著什麼,課業一忙,也就談了、忘了。報紙上的社會新聞,兇殺啦、車禍啦、走私啦……那根本是另一個世界,遠不可及的世界,我們太恬靜、太平實,這些與我們有何相干。
而張淑華的死打破了這一層隔膜。事情來得這麼突然,我們從沉睡安詳中驚醒,除了震驚、人心惶惶和不知怎麼回事,找不出別的情緒,何況平時誰也不曾意識到她這個人的存在,現在不但她是我的同學,而且是已死掉的,這,這根本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嘛。
確是,我的一個同學被卡車壓死了,血流得一馬路都是;但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激不起絲毫的哀痛。我們很奇怪、很驚異自己居然會這個樣子的冷漠,在傳統的教育下,我們真自覺是大逆不道,所以就拚命要使自己覺得悲痛哀傷;可是在我們心裏的很深處卻都慌亂極了──那是誰都不願表白出來的隱私之處。難道我真的這麼冷酷嗎?每個人私私地懷疑著、揣測著、否定著,還偷偷地觀察別人是不是也這樣,心中是十分希望別人也和自己一樣,那麼就可覺得減低很多罪惡感了。因為自己是如此惻隱不起來,跟著很快地發覺別人同時也在暗地裏觀察你,惱羞起來(忘了你自己和別人一樣的),又緊張、又心虛,便趕快設法防衛自己,築起一層層的堡壘,越嚴密越能保障心裏的惶恐不被人看出,於是──
「唉!好可憐,怎麼這樣呢?」深深地長嘆一口氣,一臉的沉痛使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皺縮在一起,頭微微地抬起,眼睛望著很遠很遠的前面,電視劇裏慨嘆時千篇一律的表情,只差沒有把兩手背到後頭。
「真嚇死人!要是一部車子從我身上壓過去──嗾嗾……真是!」無可奈何地搖搖題,天命哪!
「斃死那個鬼司機,也是這樣草管(菅)人命的啊。」憤怒地握緊拳頭,惡狠狠咬著牙齒,正義磅礡的氣概,真叫你相信他說得到做得到。
「……」
你一句我一句,很傷感似地數說著,實在誰也沒聽誰的。看著對方做著種種表情,比劃著各種手勢,雖也附和地跟著皺眉嘆息,心裏卻很卑視那種做假(沒有想到你自己也在做假),暗暗地思忖著怎麼樣接上話去,應該說些什麼,才更能表示自己的傷痛之情勝過別人的。
坐在她周圍的我們幾個,自然馬上成了談話中心,權威發言人。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幾個比別的同學多清楚她什麼,只是我們生前和她在地理上最接近的,死後,我們無形中就被認為獲得了她的青睞般地尊貴起來。──天知道,怎樣定義的,接近」?我簡直心寒了,形體間的距離是靠近的,但心靈的距離和別人一樣遠,良知上來說這跟別人有什麼分別呢?但我羞於承認而更不敢說出來,強迫把自己鑄造大家意想中的模型,所以我把凡是關於張淑華和我的連芝麻大事都不如的瑣瑣碎碎,添綴上少許我所能想到的情感、形容詞,重新改裝了一下,販賣出去。因為沒有真正的感情,又缺乏豐富的想像力,說來編去總是反覆著那幾件,連自己也心虛厭煩了。很想扯去這個自己也厭惡已極的虛假,心裏的深處可感覺到一股浪潮在衝激動,吶喊著,「撕去它,撕去它!」但防衛的牆已築起,同時把自己封閉住了,一方面厭惡這個虛假,一方面又仍在一層層地築砌著堡壘,而這個不自覺得衝突矛盾的結果,只有使自己的良心更不安,還沒有人有足夠的勇氣去突破那一層。
短短的這一段時間裏,該說的都說了,該表演的都表演了,在貧乏而做假的哀傷裏,想不出還能如何表現對死者的悲悼,而這麼短暫的時間又無法使強烈的自責心減少一些。開始的激情消退了,漸漸平息下去後的安頓之情還沒有來臨,在這兩端的過渡之間,全班就陷入了一陣非常低氣壓、非常沉悶的漩渦裏,只要有人不經意說了個俏皮話,稍稍笑了一下,馬上可感覺到四周指責的眼光就掃了過來──而且因為自己明白自己的虛假不實,卻又還不能擺脫它,看到人家真實了,充塞在心裏的那份矛盾、厭惡、煩悶,全都藉著眼睛發洩出來,非常惡意的目光。老天,要把我斃死了。
後來,康樂股長突然想出一個點子,提議捐款以示哀悼。怎麼早先沒想到這個,這無疑是發現了新大陸,全班從沉悶低氣壓的暴風眼裏掙脫出來,熱烈地展開了捐款活動。我們討論捐款的方式,起先是保守地、細聲細氣地討論,多少還帶點哀愁地、無力地,談著、談著,束縛漸漸解脫……
「你先停一下,我們不用那樣嘛,先可以買張大壁報紙,對嘛,當然是白色的。然後叫學藝股長寫上東西貼在校門口的佈告欄,下面再放一個箱子……」
「要鐵的,還要買一把鎖……」
「廢話。嗨、嗨,箱子在你家買,打八折。」
「字找五十四號寫比較好,書法比賽第一的。」
「我家有壁報紙,明天……」
大家忘了原來的目的是什麼,興高采烈地議論著,好像要準備教室佈置比賽了。
偶爾很短的一瞬,我們會想到死了的同學和一下子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一陣心虛愧疚會忽然帶來一陣子沉寂,非常難堪地;但馬上有人另起一個話頭,於是又再度喧騰起來。
捐款的時候,我們都大把大把地慷慨著零用錢,所以這幾天的垃圾筒特別「空閒」。滿滿一箱子的錢等於是一箱子我們的愧疚、自責之心。藉著這個,熱熱鬧鬧地一場過去,兩三天的時間也差不多沖淡了我們激動的情緒,錢自然捐了很多很多,自覺對得起張淑華了,於是這件事開始冷了下來。也許後天、也許明天,我們就會把她忘得乾乾淨淨了……
而現在,已經沒有人記得她,同學們都昏昏沉沉地快睡著了。
我愣愣地瞪著前面的空位子,一直沒有習慣過來。只要一抬起頭來,總以為前面還有人在,但黑頭髮白上衣的影像跳前了一個位置--小時候晚上跟著媽媽和她的老同學逛街,我已睏倦得要死,閉著眼睛牽著母親的手,腳下一高一低地走著、轉著,迷迷糊糊,水泥地上一個小階梯,踏了個空,往前一衝,感覺上身體陡地往下墜了好幾千丈,碰到了底,驚醒過來,滿眼花花綠綠耀眼的燈光,不知怎麼回事,嚇哭了。現在不習慣的感覺就是小時候留下的這種深刻的感受。
記得她的背很厚實,略略有點拱,相書上說是主富的。制服恰恰好合身,在趴著的時候,上衣就緊緊地繃在身上了,因此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穿的胸罩。胸罩上再重合了白色制服,都是白色的,但劃分得很明顯。她真大膽、真前進,我還不敢穿那種式樣的呢。出汗的時候,正好印出一架弔橋的形狀,有一次還印出一塊撒隆巴斯膠布。胸罩以外,制服成了半透明狀態,這時就能看到她頸子和背相接的地方,有一顆大黑痣,像一個小肉瘤,我老有一股衝動要摳掉它。平劇裏頭母子失散,夫婦分離,常常就是靠著耳垂上的硃砂痣啦,腳板底的白斑啦而團圓的──做太太的知道丈夫腳板底有塊白斑,顯然是幫丈夫洗過腳。以古時傳統保守的禮教,如此唱出來,也不知害不害臊。每次,我要偷看故事書,趕作業或打瞌睡時,總是把左邊堆上很多書本和參考書,厚厚高高的一大疊,前面有她寬大的背作了擋箭牌,我只消把身體往下縮一點,準可萬無一失的。
瞪著瞪著那空位,忽然心酸起來,狗屁的什麼主富主貴的,唉!我深深地吐了一口氣,甩甩頭,把這些都甩掉吧。這時隔壁那所小學放學了,擴音機正播著交通安全歌,一大群一大群學生湧出校門,不知怎麼今天沒有老師站在校門口,小孩子們得到了釋放似地追打著,互相扔帽子,亂成一團,是一堆香菇。哇啦哇啦的喧鬧和腳踏車的煞車聲,從下面傳上來,吵成一片。我轉過頭來,看看隔壁的同學,她笑了笑,我也回報地笑笑;不用看錶,我們知道再十分鐘我們也要放學。很多同學已沉不住氣,紛紛地在收拾書包,嘈嘈雜雜。老太太有些浮躁起來,不停地擦汗,講課的速度快了點,但老是結巴。
交通安全歌忽然斷了,後面拖了一截荒腔走板的尾音,然後停止了,剩下越顯得單調的叫嚷,漸漸遠去。關抽屜、硬幣掉到地板上、桌椅挪動的響聲,都離我很遠。我想起那顆大黑痣,莫名地聯想到密密麻麻的蜜蜂窩,泛起一陣又麻又癢的噁心,手指狠狠地掐進手心裏,一股錐心的刺痛,但覺得很痛快,也把這股噁心燙平了下去。一種麻火的安詳平靜包裏著我,沒有任何知覺跟慾念,只等著鈴聲響起。
──民國六一、八、一、內湖紫陽
沒有一絲風,靜靜地坐著也會熱出一身汗來。天空豔麗得給人一種不實在的感覺,幾塊雪白的雲朵剪的似地貼在上面,樹濃綠得很突兀──整個就是一幅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圖畫,天老是畫得純藍的,樹老是畫得純綠的,對於色彩,還只能用單純直接的眼光去看,以至黑白分割得如此明白,從不揉和一點別的顏色。
在今天這種天氣裏,沒有哪個人能專心聽課的;而可憐的我們卻被逼迫著坐在這裏,尤其糟糕的是下午這一堂老太太的國文課。
我支著腮,眼睛無神地看著老太太沒有什麼款式的旗袍。其實意識在這半真空狀態裏,視覺盡是某種形狀的一堆藏青色,腦子裏卻不曾想到它是什麼。這時候,我迷迷糊糊想像著腮頰在我的支托下,眼梢吊起來了,嘴巴歪斜到一邊了,一張臉不知扭曲成何等樣子。很想把手放下來,改變一下這可厭的姿勢,而且我知道必然有個同學會偶然看到我這副面孔,就如同有時不經意看到某個同學挖鼻孔的醜態一樣,可是實在我又慵懶無聊地怎麼也不願意動了。
這樣呆呆地盯著老太太好一段時間,忽然發覺不知什麼時候,老太太縮小得好小好精緻,像擺設的玻璃小狗小鹿,連同黑板、講桌也按著一定的比例縮小了;雖然縮小了,而且拉遠了,卻越發顯得清晰精緻。當意識沉浮在某個很深的虛幻裏,往往會發生這種幻景。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但我心裏還很清楚這又是一種幻覺──難得的一種幻覺,充滿了童年時代常夢見七巧板的鮮麗炫耀的童話色彩──明白這一點,眼睛便不敢眨一下,生怕失去了這種幻景。我從沒覺得老太太像現在這般可愛過,鑲黑邊的小眼鏡、藏青色的小旗袍、小手裏拿了一本小書,小小的頭很俏皮地傾斜著,簡直有一股衝動,要把她放在手掌上……鬧鐘裏跳芭蕾的小人,不就是這樣,少女的祈禱叮叮叮地旋轉出來,小人也乖巧地、規律地旋轉起來。也不怕頭暈,賣力地旋轉著,偶爾還機械地把左右手對調一下高低幅度,表示盡盡義務──我的眼睛好久不曾眨一下,已開始澀澀發痠了,也因為專注的厲害,自覺有些鬥雞眼起來。但我著實不甘心眨眨眼睛,支撐著、執著地要抓住最後一瞬的幻覺……
耳邊猝然劃過一陣低悶的聲音,因它來得太突然,又只是短暫的一劃過去,來不及辨別什麼聲音,屬於反射作用地驚了一下,但意識還不能立刻從剛才那種幻境裏拉到這個現實,在這未曾銜接上的中間,腦子就頓時空白了一剎那,然而仍然本能地、錯愕地望了過去──
一隻黃蜂不知怎麼搞的竟誤飛到兩扇重疊的玻璃之間,正在那裏上上下下慌忙地撲打著、掙扎著。真窩囊,偌大個天地,什麼地方不能活動,偏偏就要飛到這麼狹窄的縫隙裏,大概是或然率的作用吧──不是一對癡呆的雙親,也偶爾會生出一個天才來嗎?百般無聊地,絕不是出於什麼仁慈心腸地,我開始一點點推動窗戶,要把黃蜂放出去。我很專心努力地挪動著窗子,唯恐出一絲絲聲音,全班四十九張臉孔,就要集中望過來了。這樣捽著勁、憋著氣地努力,弄得一身大汗,連自己也莊嚴地以為在進行某件艱鉅的任務,便越發嚴蕭凜然起來了。窗子挪動到很大的幅度,感覺上黃蜂唿喇一聲,跌跌撞撞地飛了出去。從我的角度看來,牠正衝著太陽飛撞去。在陽光裏,翅膀顯得特別透明、特別稀薄,還鑲了一圈金邊。光線太強,難受地眨眨眼,想再看清楚些時,已不見黃蜂了,一眨眼就像讓太陽熔掉了似的。再把視線移回教室時,眼前頓時一片漆黑,這驟然的變化,覺得腦子甚至發暈起來,好一會才恢復過來。
在過分緊張專注後,有一種很虛脫的頹喪感,全身軟軟的,提不起半點勁兒來;而老太太還絮絮不休地說些什麼,聲音嗡嗡地,不知來自多遠的一角。我盯著她,拚命地再想捕捉剛才那個可愛的小人國的幻覺,然而徒然只看到一個過了更年期的不胖但顯得很臃腫的身體。一股莫名的憎惡湧上來,泛起一陣冷汗,幾乎要嘔吐出來,喪氣極了。
「四十七號──」嚇了一跳,還好,不是我,哪個傢伙這麼倒霉?
全班出奇的靜默了一下,然後一陣騷動,很多張臉紛紛地往這裏望了過來。近視的關係,只感到一張張白糊糊的臉向著我這兒,慌亂起來,腦子一片空白。沒錯嘛,我是十七號呀,四十七,四十七……十七。啊,老太太一定是叫十七號,完蛋了,站起來吧──在我差不多要站起來的同時,我才忽然明白了,四十七號,我前面的同學,張淑華,幾天前給卡車撞死了的。
等到老太太也搞清楚是張淑華後,很尷尬地,一時不知要怎麼說,吞吞吐吐地、重複了幾遍地告誡我們過馬路要當心什麼的。我們根本不聽她的,已經因時間而漸漸平息下去激動的情緒又掀起來,而且苦捱了這樣悶長的大半節課,好不容易撿到一個解救的機會,就越加激動著、亢奮著、喧譁著,好久、才感覺到老太太很不悅地在咚咚咚地敲著黑板,這才從前面開始,逐漸地靜止了下來,老太太竟忘記要同學回答問題了,平靜地繼續她的課程。
很久了,激動的餘波仍拂盪著我。偏過頭來,看看旁邊的幾個同學,都低著頭、垂著眼睛,無精打彩地看著課本,臉上木木地沒有一點表情。剛才她們還大幅度地比手劃腳講著張淑華的事呢,才一下子就成了另一副樣子,真個不能把這兩種極端重合而為同一個人。我很驚異,也有些惱起來,覺得剛剛那樣喧鬧,很對不起張淑華;實在每個人心裏都十分明白,方才激動的情緒裏是羼不進一絲悲痛哀傷的。從消息一傳來的時候就是這樣──大概在中午休息時間,不知哪個同學從訓導處得到的消息,衝進教室,岔著嗓子叫著:「張淑華死了!」全班轟動起來,「誰,誰?誰是張淑華?」「怎麼死的?」一片混亂喧叫……
是真的,她的人就跟她的名字一樣平庸、不搭眼。一張沒有鬆緊帶的闊嘴,總是嘟得老長,跟誰生氣似地,很不得人緣的受氣相;扁鼻子上架的一副深度近視眼鏡,更顯明了她的缺點;眼鏡可能嫌大了點,常掛在鼻梁的一半。說話時,已經習慣的時常要把眼鏡推高些,眼睛還愛眨巴眨巴的,給人覺得她心不在焉,沒在聽你講話。而且你問一句,她規規矩矩地答一句,從不多說一點,到後來人家也就知趣的不和她說話了。她倒也安於她閉鎖的天地,畏縮而本分的生活著。本來第一行的坐位就是偏僻的位一,她又坐在倒數第三個位子,於是大家差不多便把她遺忘了。
就是坐在她後面的我,高一這下半學其快完了,我也沒和她講過幾句話。頂多在從後向前傳作業簿、試卷的時候,我還在和旁的同學癡心地談著賽門.鄧普勒,她才將身體轉個四十五度,沒有抑揚頓錯的說「你的簿子。」「你的考卷。」我有時莫名其妙地生氣起來,裝著沒聽見,她就把聲音一次次地提高,直到我重重地把簿子幾乎是扔給她時,才木木地轉過去。
第三次月考,那節地理考試,繳卷後,我很洩氣地靠著走廊的欄杆,沒有勇氣去查對地理課本,一切是灰暗無力的──
「考得怎樣?」我轉過臉去,竟是張淑華。我們的臉靠的如此近,差不多鼻尖碰到一起了,以至於在這短短的一瞬,她的臉看來特別誇張地扁大起來──不知我是不是也讓她這樣覺得──嘴巴出奇地厚大,鼻子扁得厲害。眼鏡在夕陽的照射下,反光成一片灰白,看不到她的眼睛。光油油的額頭上,好幾顆油亮飽滿的青春痘。發燒時惡夢裏幻象的臉孔就是這樣歪曲誇大的。我驚愕地退了一步,一時不知道說什麼,一會兒才答非所問的:「你呢?」她沒有說話,聳聳肩,把臉轉向別處,既不堅持要我回答她的話,也不回答我問她的話,然後繼續翻著手裏的課本對答案。大概是她從不主動講過話,我竟有點受寵若驚的惶恐起來。始終不明白她這反常的舉動;倒是每次想到她,總是記不起她本來的樣子,只有這張誇大起來的扁闊的臉的印象。
我們知道她被壓死的時候,震驚極了,簡直不能相信我的同學──在同一個屋頂下的同學,死掉了,甚至對死亡的定義有些模糊了。平時我們常說:「那個人死了……」平靜淡漠地講著,觀念裏「那個人死了」跟一隻蟲子死了的價值與分量是沒什麼分別的;我們學生一個學校、一個家庭就足夠我們繁忙操心的了,最多在禮拜天和男校的男孩子們郊遊,拋拋媚眼、嗲聲嗲氣地鬥鬥嘴,回家之後,有一段時間恍恍惚惚地愛夢著什麼,課業一忙,也就談了、忘了。報紙上的社會新聞,兇殺啦、車禍啦、走私啦……那根本是另一個世界,遠不可及的世界,我們太恬靜、太平實,這些與我們有何相干。
而張淑華的死打破了這一層隔膜。事情來得這麼突然,我們從沉睡安詳中驚醒,除了震驚、人心惶惶和不知怎麼回事,找不出別的情緒,何況平時誰也不曾意識到她這個人的存在,現在不但她是我的同學,而且是已死掉的,這,這根本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嘛。
確是,我的一個同學被卡車壓死了,血流得一馬路都是;但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激不起絲毫的哀痛。我們很奇怪、很驚異自己居然會這個樣子的冷漠,在傳統的教育下,我們真自覺是大逆不道,所以就拚命要使自己覺得悲痛哀傷;可是在我們心裏的很深處卻都慌亂極了──那是誰都不願表白出來的隱私之處。難道我真的這麼冷酷嗎?每個人私私地懷疑著、揣測著、否定著,還偷偷地觀察別人是不是也這樣,心中是十分希望別人也和自己一樣,那麼就可覺得減低很多罪惡感了。因為自己是如此惻隱不起來,跟著很快地發覺別人同時也在暗地裏觀察你,惱羞起來(忘了你自己和別人一樣的),又緊張、又心虛,便趕快設法防衛自己,築起一層層的堡壘,越嚴密越能保障心裏的惶恐不被人看出,於是──
「唉!好可憐,怎麼這樣呢?」深深地長嘆一口氣,一臉的沉痛使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皺縮在一起,頭微微地抬起,眼睛望著很遠很遠的前面,電視劇裏慨嘆時千篇一律的表情,只差沒有把兩手背到後頭。
「真嚇死人!要是一部車子從我身上壓過去──嗾嗾……真是!」無可奈何地搖搖題,天命哪!
「斃死那個鬼司機,也是這樣草管(菅)人命的啊。」憤怒地握緊拳頭,惡狠狠咬著牙齒,正義磅礡的氣概,真叫你相信他說得到做得到。
「……」
你一句我一句,很傷感似地數說著,實在誰也沒聽誰的。看著對方做著種種表情,比劃著各種手勢,雖也附和地跟著皺眉嘆息,心裏卻很卑視那種做假(沒有想到你自己也在做假),暗暗地思忖著怎麼樣接上話去,應該說些什麼,才更能表示自己的傷痛之情勝過別人的。
坐在她周圍的我們幾個,自然馬上成了談話中心,權威發言人。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幾個比別的同學多清楚她什麼,只是我們生前和她在地理上最接近的,死後,我們無形中就被認為獲得了她的青睞般地尊貴起來。──天知道,怎樣定義的,接近」?我簡直心寒了,形體間的距離是靠近的,但心靈的距離和別人一樣遠,良知上來說這跟別人有什麼分別呢?但我羞於承認而更不敢說出來,強迫把自己鑄造大家意想中的模型,所以我把凡是關於張淑華和我的連芝麻大事都不如的瑣瑣碎碎,添綴上少許我所能想到的情感、形容詞,重新改裝了一下,販賣出去。因為沒有真正的感情,又缺乏豐富的想像力,說來編去總是反覆著那幾件,連自己也心虛厭煩了。很想扯去這個自己也厭惡已極的虛假,心裏的深處可感覺到一股浪潮在衝激動,吶喊著,「撕去它,撕去它!」但防衛的牆已築起,同時把自己封閉住了,一方面厭惡這個虛假,一方面又仍在一層層地築砌著堡壘,而這個不自覺得衝突矛盾的結果,只有使自己的良心更不安,還沒有人有足夠的勇氣去突破那一層。
短短的這一段時間裏,該說的都說了,該表演的都表演了,在貧乏而做假的哀傷裏,想不出還能如何表現對死者的悲悼,而這麼短暫的時間又無法使強烈的自責心減少一些。開始的激情消退了,漸漸平息下去後的安頓之情還沒有來臨,在這兩端的過渡之間,全班就陷入了一陣非常低氣壓、非常沉悶的漩渦裏,只要有人不經意說了個俏皮話,稍稍笑了一下,馬上可感覺到四周指責的眼光就掃了過來──而且因為自己明白自己的虛假不實,卻又還不能擺脫它,看到人家真實了,充塞在心裏的那份矛盾、厭惡、煩悶,全都藉著眼睛發洩出來,非常惡意的目光。老天,要把我斃死了。
後來,康樂股長突然想出一個點子,提議捐款以示哀悼。怎麼早先沒想到這個,這無疑是發現了新大陸,全班從沉悶低氣壓的暴風眼裏掙脫出來,熱烈地展開了捐款活動。我們討論捐款的方式,起先是保守地、細聲細氣地討論,多少還帶點哀愁地、無力地,談著、談著,束縛漸漸解脫……
「你先停一下,我們不用那樣嘛,先可以買張大壁報紙,對嘛,當然是白色的。然後叫學藝股長寫上東西貼在校門口的佈告欄,下面再放一個箱子……」
「要鐵的,還要買一把鎖……」
「廢話。嗨、嗨,箱子在你家買,打八折。」
「字找五十四號寫比較好,書法比賽第一的。」
「我家有壁報紙,明天……」
大家忘了原來的目的是什麼,興高采烈地議論著,好像要準備教室佈置比賽了。
偶爾很短的一瞬,我們會想到死了的同學和一下子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一陣心虛愧疚會忽然帶來一陣子沉寂,非常難堪地;但馬上有人另起一個話頭,於是又再度喧騰起來。
捐款的時候,我們都大把大把地慷慨著零用錢,所以這幾天的垃圾筒特別「空閒」。滿滿一箱子的錢等於是一箱子我們的愧疚、自責之心。藉著這個,熱熱鬧鬧地一場過去,兩三天的時間也差不多沖淡了我們激動的情緒,錢自然捐了很多很多,自覺對得起張淑華了,於是這件事開始冷了下來。也許後天、也許明天,我們就會把她忘得乾乾淨淨了……
而現在,已經沒有人記得她,同學們都昏昏沉沉地快睡著了。
我愣愣地瞪著前面的空位子,一直沒有習慣過來。只要一抬起頭來,總以為前面還有人在,但黑頭髮白上衣的影像跳前了一個位置--小時候晚上跟著媽媽和她的老同學逛街,我已睏倦得要死,閉著眼睛牽著母親的手,腳下一高一低地走著、轉著,迷迷糊糊,水泥地上一個小階梯,踏了個空,往前一衝,感覺上身體陡地往下墜了好幾千丈,碰到了底,驚醒過來,滿眼花花綠綠耀眼的燈光,不知怎麼回事,嚇哭了。現在不習慣的感覺就是小時候留下的這種深刻的感受。
記得她的背很厚實,略略有點拱,相書上說是主富的。制服恰恰好合身,在趴著的時候,上衣就緊緊地繃在身上了,因此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她穿的胸罩。胸罩上再重合了白色制服,都是白色的,但劃分得很明顯。她真大膽、真前進,我還不敢穿那種式樣的呢。出汗的時候,正好印出一架弔橋的形狀,有一次還印出一塊撒隆巴斯膠布。胸罩以外,制服成了半透明狀態,這時就能看到她頸子和背相接的地方,有一顆大黑痣,像一個小肉瘤,我老有一股衝動要摳掉它。平劇裏頭母子失散,夫婦分離,常常就是靠著耳垂上的硃砂痣啦,腳板底的白斑啦而團圓的──做太太的知道丈夫腳板底有塊白斑,顯然是幫丈夫洗過腳。以古時傳統保守的禮教,如此唱出來,也不知害不害臊。每次,我要偷看故事書,趕作業或打瞌睡時,總是把左邊堆上很多書本和參考書,厚厚高高的一大疊,前面有她寬大的背作了擋箭牌,我只消把身體往下縮一點,準可萬無一失的。
瞪著瞪著那空位,忽然心酸起來,狗屁的什麼主富主貴的,唉!我深深地吐了一口氣,甩甩頭,把這些都甩掉吧。這時隔壁那所小學放學了,擴音機正播著交通安全歌,一大群一大群學生湧出校門,不知怎麼今天沒有老師站在校門口,小孩子們得到了釋放似地追打著,互相扔帽子,亂成一團,是一堆香菇。哇啦哇啦的喧鬧和腳踏車的煞車聲,從下面傳上來,吵成一片。我轉過頭來,看看隔壁的同學,她笑了笑,我也回報地笑笑;不用看錶,我們知道再十分鐘我們也要放學。很多同學已沉不住氣,紛紛地在收拾書包,嘈嘈雜雜。老太太有些浮躁起來,不停地擦汗,講課的速度快了點,但老是結巴。
交通安全歌忽然斷了,後面拖了一截荒腔走板的尾音,然後停止了,剩下越顯得單調的叫嚷,漸漸遠去。關抽屜、硬幣掉到地板上、桌椅挪動的響聲,都離我很遠。我想起那顆大黑痣,莫名地聯想到密密麻麻的蜜蜂窩,泛起一陣又麻又癢的噁心,手指狠狠地掐進手心裏,一股錐心的刺痛,但覺得很痛快,也把這股噁心燙平了下去。一種麻火的安詳平靜包裏著我,沒有任何知覺跟慾念,只等著鈴聲響起。
──民國六一、八、一、內湖紫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