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微鹽年代‧微糖年代(中西兩翻雙書封設計)

  • 9 297
    33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宇文正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2/23

出版情報

把書本搬到草地上,來野餐與朋友分享書裡的故事最開心

2017/05/01 野餐看什麼書好?帶著毛孩子有什麼新鮮的故事?那還有你知道各個國家的人都怎麼野餐嗎?迪士尼裡面的主角也都愛野餐,小熊維尼為什麼每次都期待不已?野餐就是簡簡單單的快樂,一口飯糰、一杯茶,再搭上一本書裡的小故事,就可以讓你的野餐時光更加有滋味。 微野餐的文青午後時光 溫暖的陽光搭配微風徐徐,以及青草的香味,野餐的時候小編認為很適合來一本有點味道的書,宇文正新書《2018574642937》將人生的味覺記憶記錄在每一篇短短的故事裏。微鹽,說的是一種遺憾;微糖,說的是一種甜蜜,各自搭配十二道料理,讓你口心皆甜又真誠流浪,今天的心情,你想讀微鹽?還是微糖?旅行類的書籍也很適合在這樣輕鬆愜意的午後時光,村上春樹今年1月出版的旅行散文《2018611490958》,光看書封上村上大叔在旅館陽台翹著腳閱讀的樣子,就已經覺得這樣的書擺在草地上毫無違和感,似乎可以跟著村上春樹的文字一起去看「沒什麼」的寮國,然後再「咦,有這個東西!」,處處感嘆這就是所謂的旅行阿。 情侶野餐春風吹~ 如果是男女朋友一起去的話,當然就很適合來一部輕鬆地愛情小說阿!橘子最新的作品《2018560316811》嘗試以一種全新的寫法將前後相關的故事串成小說,在這個故事裡的配角可能在下個章節就變成主角,正如愛情已正在發生,只是置身其中的我們還不知道。至於男朋友可以考慮看漫畫類的書籍放鬆平日工作緊張的大腦,《2019478507551》的主角是一位即將上高中的男生,從小跟著父親學習料理當然擁有天才般地非凡手藝,故事有點像是帥氣滿點的校園版《小當家》,漫畫人物吃到好吃食物的時候都會有誇張表情,只是《2019478507551》比較特殊的是「吃到美食會爆衣」,沒錯不只小宇宙會爆炸連衣服都會真的爆開(養眼),雖然可能會想翻白眼,但是會讓人一邊吐槽一邊又好笑地一本一本接著看。 朝著野餐專業化! 野餐前,你是不是也常遇到這些煩惱?在餐廳擔任主廚的郭馥瑢(咚咚)《2014271278240》,讓你Step by step,新手也能輕鬆搞定,而且透過野餐料理,你可以發現平常生活中的瓶瓶罐罐,竟也能簡單變化,讓異國的料理變得更加繽紛有趣。山岳出版《一口》系列的韓國飲食書《2014271321342》、《2014271315433》,讓你一窺韓國料理家和義式餐廳主廚的實驗廚房,孩子也能快手完成的精緻小餐點,整個是野餐界的宴客菜等級。《2014271124646》我們一直以為我們熟悉愛麗絲,但在這本書可以把故事中讀到的所有點心通通做來吃,請帶著它參加瘋狂下午茶會!《2015380106615》介紹顛覆人類飲食文明最潮的一餐,帶領我們追尋野餐不為人知的各種樣貌、歷史淵源及文化內涵,以及各個國家的人野餐的特色,還有那絕對不可或缺的美食花樣。 在忙碌的生活中,只要有一棵樹下或草皮的空間,我們在這座城市就能喘口氣,給自己營造適合閱讀的氛圍,也許可以再帶一枝筆與幾張紙,隨意寫下一些文字或是塗鴉,或是抄下剛閱讀到的喜愛段落,即使在大肆鋪陳的野餐會中,我們也能從書裡享有自己的小時光。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一個感情故事裡,都可找到一份專屬你和他的味覺記憶!
微鹽,說的是一種遺憾;心底深處藏著的那個人、那段往事、那份悵惘,
唯有以食物來療癒。十二個短篇小說,十二道滴下真誠眼淚的料理……
微糖,說的是一種甜蜜;那個最燦爛而笑、最貼近幸福、即使平凡也喜悅的時刻,
適合以甜點來佐配。十二個短篇小說,十二道口心皆甜的點心……


藉食物寫人生的悲歡,這就是我的微鹽年代/微糖年代。
多年後,偶遇學生時代還在曖昧就無疾而終的初戀對象,適合燉一鍋「鮮菇豆腐壽喜燒」;失婚的她,成為從矽谷外派來台的他的兩年秘密情人,夢醒之際,給他做一道「天使蝦白酒義大利細扁麵」吧;校園裡的溜冰男孩,朝她一路筆直滑行而來,彷如「法式焦糖布丁」的甜郁轉身……
人生的軌跡如常地走著,卻突然有這麼一瞬,回憶裡翻掘出一時光片斷,竟止不住地撩撥了心弦,於是念想、悸動、悵然。而開啟那心底幽微情事的密碼,往往是味覺的記憶,是食物的芬芳。
令人著迷的,是故事,還有將食材如魔法般轉化成美好料理的詠歎。這本小說集,溫潤了每個人孤寂心田的一角,也砌疊了每一次幸福的重量。

宇文正繼《庖廚食光》之後,又一部飲食文學驚喜之作!
郝譽翔、張曼娟、舒國治、楊佳嫻、蔡珠兒  重量級真情推薦

在某一天、某一道食物氣味的召喚之下,那生命之中曾經擁有與失落的,醃釀在時光之中的情感切片,而如今,卻只剩下了淡淡的惆悵、甜美的哀傷。文字難以言傳,卻早已不知不覺被註記在食物之中,味覺的密碼。──郝譽翔
廚藝的真諦,或者不在於神巧的小秘訣或者拿捏熟練火候,而在於以無數完成烹飪所需的小動作積累起來的整體,召喚了情感想像;宇文正這部小說集,結合文學與食譜、撫貼心與胃的,就是由這種情感的勞動來驅動的。──楊佳嫻

絕對珍藏:
◎24篇笑中帶淚的原創短篇小說 + 12道中西式料理 + 12道甜點料理
◎知名插畫家米榭兒手繪插圖
◎雙封面、雙排版獨特裝幀;今天的心情,你想讀微鹽?還是微糖?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郝譽翔、張曼娟、舒國治、楊佳嫻、蔡珠兒重量級真情推薦

在某一天、某一道食物氣味的召喚之下,猛然地回想起,那生命之中曾經擁有與失落的,醃釀在時光之中的情感切片,而如今,卻只剩下了淡淡的惆悵、甜美的哀傷。文字難以言傳,然而卻早已不知不覺被註記在食物之中,味覺的密碼。──郝譽翔

廚藝的真諦,或者不在於神巧的小秘訣或者拿捏熟練火候,而在於以無數完成烹飪所需的小動作積累起來的整體,召喚了情感想像;宇文正這部小說集,結合文學與食譜、撫貼心與胃的,就是由這種情感的勞動來驅動的。──楊佳嫻

作者

宇文正

本名鄭瑜雯,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南加大東亞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現任《聯合報》副刊組主任。

著有短篇小說集《貓的年代》、《台北下雪了》、《幽室裡的愛情》、《台北卡農》;散文集《這是誰家的孩子》、《顛倒夢想》、《我將如何記憶你》、《丁香一樣的顏色》、《那些人住在我心中》、《庖廚食光》、《負劍的少年》;長篇小說《在月光下飛翔》;傳記《永遠的童話──琦君傳》及童書等多種。作品入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散文30家》;近作《庖廚食光》獲選「2014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2015《講義雜誌》年度最佳美食作家」。

目錄

目錄:

微鹽年代

01 那年,他有回信給她嗎?
微鹽小食:鮮菇豆腐壽喜燒
02 天使不流淚
微鹽小食:天使蝦白酒義大利細扁麵
03 手上沾著泥土的女人
微鹽小食:迷迭香烤雞腿
04 總有一個人會先醒過來
微鹽小食:檸檬雞片
05 你給我過來
微鹽小食:匈牙利燉牛肉
06 每一支筍,包藏一個答案
微鹽小食:紅燒肉
07 我剛剛吃的那個麵疙瘩叫什麼?
微鹽小食:古拉什麵疙瘩
08 我想要回答你,還來得及嗎?
微鹽小食:花菇鑲蝦球
09 夏綠蒂的修養
微鹽小食:奶油焗龍蝦
10 莎莎
微鹽小食:奶油嫩煎干貝佐莎莎醬
11 有媽媽陪妳長大
微鹽小食:番茄培根透抽貝殼麵
12 最迷人的笑容
微鹽小食:椒麻雞

微糖年代

01 行過沙灘的蝴蝶
微糖小點:夏日乳酪杯
02 那日陽光穿透妳
微糖小點:陽光焗烤軟法
03 她也許真的是天才!
微糖小點:水果奶酪
04 自作自受的幸福
微糖小點:桂圓紫米芋頭糕
05 熊一樣的男人
微糖小點:心太軟
06 他說的,關於愛
微糖小點:柚香杯子蛋糕
07 誰留下這紙條
微糖小點:南瓜銀耳羹
08 台北下雪了
微糖小點:茶凍
09 那個叫椰子的男人
微糖小點:草莓夏洛特
10 愛情就是這樣到來嗎?
微糖小點:法式焦糖布丁
11 祝福的離婚宴
微糖小點:提拉米蘇
12 似水年華
微糖小點:瑪德蓮
 

序/導讀

自序

藉食物寫人生的悲歡

《庖廚食光》才出版不久,小孩上了大學,我的七百八十個便當功德圓滿,朋友們見面就問:「現在不做飯了吧?」「做啊,老公已經習慣晚上回來吃了。」於是我被追問,那下一本飲食書是不是為老公而寫?(才公平啊!)

「寫甜蜜的情侶餐?」

「我這人怕肉麻!」

「寫中年養生餐?」

我說,我寫的是散文,並不是食譜,我也不是專業的營養師,有些分際,不應僭越。

而遠流的朋友們也很期待我趕緊展開下一本的書寫。我口頭允諾了,好的好的,再寫一本,卻整整一年,沒寫任何關於飲食的文字,我不想重複自己。

每天仍老實做菜。不只做菜,解開「便當」的束縛之後,我可以嘗試的東西變多了,湯湯水水沒問題,綠色葉菜沒問題,帶殼的蝦沒問題……,做菜變得海闊天空;更好玩的是,甜點。我可以玩烘焙,可以做涼品,可以熬甜湯。沒有便當的框架,也沒有書寫的壓力,我真正地確認了,原來自己還真是喜歡烹飪哪。

有一天去中部演講回來,精疲力竭──對我而言,一口氣說兩個多鐘頭的話是極限,我很佩服那些以演講為業的老師們。我累了,只想做個簡單的鍋物,從冰箱裡翻出豆腐、各式菇類,隨手做了鮮菇豆腐壽喜燒,還來不及吃,思緒在蒸氣裡騰雲駕霧,跑到電腦前立刻寫下一篇微小說〈那年,他有回信給她嗎?〉。這是篇虛構的小說,夾藏真實的懷舊心情。我忽然找到了,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了。

就這樣,我的「微鹽年代」開始了,每篇故事都有些微感傷。我又想,飲食是充滿喜悅的一件事,是人生簡單卻又純粹的快樂,讓我的書寫為這個世界加一點糖吧,我把快樂的故事,寫在「微糖年代」裡。

不過,兩系列各寫幾篇之後,就發覺人生的歡樂與悲傷,是不可能截然劃分的。小說一篇篇寫下來,微鹽裡也有了喜悅,微糖裡也有了哀愁,篇幅愈寫愈長,人生的滋味,盡在其中。

藉食物寫人生的悲歡,這就是我的微鹽年代/微糖年代。

推薦序

過往情事的味覺密碼郝譽翔(作家)

極短篇這一文類,最是易寫難工,如何在大約千字上下的有限篇幅之內,提煉出人生的某個切片,對作家而言,可以說是一大考驗。無怪乎寫作極短篇的人少之又少,只怕一個不小心,就流於重筆,拿驚悚來取悅讀者,就像是往一道菜裡倒入了一大堆醬料,早就淹沒了該有的原味。

然而《微鹽年代‧微糖年代》卻將極短篇/短篇小說巧妙地翻轉到另外一個境界,把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化身成食物的隱喻,透過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喚醒了文字敘事底下的靈魂,點出了平凡小人物生命之中的不平凡。

這是一本精緻又可口的小書,寫的並不是什麼滿漢全席,或是宴客大菜,那是在飯館和眾人一起囫圇下肚之後,既不曾停留在我們的舌尖,也不會進入大腦之海馬迴。相反的,宇文正在書中細細寫來的,卻是十二道你、我皆可以躲在自家廚房,如法炮製出來的中西料理,以及十二道讓人在酒足飯飽之後,也極想能夠照樣如此嘗上一口的甜點,才真正勾勒出人生之中的緣起和緣滅,在聚散離合之後,始終不曾被時光沖淡,而依依駐足在我們的感官乃至於記憶底層的真滋味。

就像《追憶逝水年華》中,普魯斯特因為一塊貝殼形狀的小小馬德琳餅,而開啟了回憶這本神秘的大書;《微鹽年代‧微糖年代》中的每道料理,也無一不是一段過往情事的最佳隱喻。本來早已結痂的心靈傷口,如今卻透過食物而再次激發味蕾,體內恍然湧起了一股說不出的微酸、微辣與微甜。

而這股微酸、微辣與微甜,竟是如此的似曾相識,彷彿你、我在正當青春年華之時,也都曾如此的經歷和心痛過:偶然的邂逅,乍然的分離,未曾說出口的沉默與誤解,被命運之神擺弄以致不經心地就這麼錯身而過……

總是要等到許多年以後,我們才又會在某一天、某一道食物氣味的召喚之下,猛然地回想起,那生命之中曾經擁有與失落的,醃釀在時光之中的情感切片,而如今,卻只剩下了淡淡的惆悵、甜美的哀傷。文字難以言傳,然而卻早已不知不覺被註記在食物之中,味覺的密碼。

那密碼只有自己才能懂得。也因此,《微鹽年代‧微糖年代》寫的雖是美食,卻不禁流露出人的終極孤獨,逝水年華、青春歡樂終究不能長存,唯有在食物之中,才療癒了生命必然的欠缺與寂寞。

所以,我讀《微鹽年代‧微糖年代》,書中寫的明明是「她」的故事,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回想到了自己,有如照鏡子似的心驚,那心境如此的熟悉,卻都被宇文正一語道破。到頭來,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還是只剩下了自己,也幸好還有美味的料理,溫暖了我們的身和心。

更可貴的是,在「微鹽年代」之後,宇文正又慷慨地給了我們十二道甜點:「微糖年代」,一切遺憾還諸天地,結局留下來的,仍然是小小的甜蜜。

推薦序

廚藝:情感的勞動楊佳嫻(作家)

食物打開記憶的密碼,無數文學作品循著食物引發的感官皺褶而通往心靈的地震,思鄉的,失戀的,行旅的,固定和移動的種種生命經驗,都由這個按鈕發動。食物與性,食物與愛,食物與自我,食物與一整個族群的潛在基底,這些命題早在文學舞台上一而再地搬演。

食物的想念往往就是秘密之所在──張愛玲對淹沒在舊世界裡的父親觀感如何?〈談吃與畫餅充飢〉裡,一次她在加拿大逛櫥窗看見了香腸卷,一種塞了肉餡的酥皮小筒,想起「小時候我父親帶我到飛達咖啡館去買小蛋糕,叫我自己挑揀,他自己總是買香腸卷」,她「懷舊起來」,也買了四隻,回家一嘗,「油又大,又太辛辣,哪是我偶爾吃我父親一隻的香腸卷」──是飛達咖啡館的廚師手藝太好,還是記憶美化了食物?

然而,除了已經上了餐桌的纍纍成品,製作這些食物的過程,更往往是親密關係內佔居關鍵位置的勞動。汪曾祺〈干絲〉裡,回憶「我父親常帶了一包五香花生米,搓去外皮,攜青蒜一把,囑堂倌切寸段,稍燙一燙,與干絲同拌,別有滋味」,文字簡潔,細節到位,恐怕是不假思索就能提取的家庭味道。林文月〈台灣肉粽〉提起,「我嘗試自己制作,可能是想藉以找回年少時代的溫馨記憶也說不定。而在我自己也有了兒女之後,每值年節,則又在他們興奮的表情中,彷彿也看到往日的自己」,連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

廚藝的真諦,或者不在於神巧的小秘訣或者拿捏熟練火候,而在於以無數完成烹飪所需的小動作積累起來的整體,召喚了情感想像;宇文正這部小說集,結合文學與食譜、撫貼心與胃的,就是由這種情感的勞動來驅動的。

《微鹽年代.微糖年代》由鹹食與甜食組成,一點點鹽有時候能激發甜味,而太多的糖往往使人膩到腦髓裡,「微」字指向「不過度」,這或許才能成全美味。因為不過度,日後想起來在苦澀之外還有甜味;因為不過度,往後的生活能夠繼續,舌頭和心都沒有因為麻痺而廢去;因為不過度──所以安全?微鹽與微糖,是養生之道,撩起癮頭而不焚身,是留下餘韻,挪出空白得以迴旋。不夠浪漫,不是痴心絕對,因此也更靠近普通生活。

這種心情,在〈行過沙灘的蝴蝶〉裡很清楚:夫妻攜手散步沙灘上,兩人的目光都落向遠方,「他不知道妻想起了什麼,就像妻也不知道他心中的那道裂痕」,小說裡只寫了丈夫想起的浪漫往事,對象不是眼前的妻,「妻傳遞密碼似的,輕輕按了一下他的手心」,彷彿在說,對,我們都想起了各自過往的什麼,「不必說出來。然後,向前走吧」。小說搭配的甜點,故事裡並未出現,比較像是服膺情境而出現的「副產品」:酸(百香果)、甜(火龍果)、鹹(梅子粉)、稠(優格)、脆(玉米片)相互調和的「夏日乳酪杯」,簡直是人生滋味的具象化。

而在本書中最常見的,則是讓食物扮演情事的鉤鍊。如〈我想要回答你,還來得及嗎?〉就敘述了一個拯救過去成為現在的故事,居中聯繫的則是一次烹飪的記憶:男方要出國留學了,向女方提出共同生活的願景,女方一時下不了決心,只是回家向媽媽學了一道做工繁細的「花菇鑲蝦球」,跑到男方住處搬演整套複雜流程,為了做這道菜給他吃;而男方則是完全不能理解,以為應該有比下一趟麻煩的廚更好的方式來賦別,以私訂終身、身體關係來「落實」。女性在細工烹調裡寄託的是感情勞動的浪漫召喚,男性則私自「肖想」著另一種「身體勞動」,這種誤差,彼此都沾過現實的泥灰後,居然重新生出轉圜餘地。

嗯,不過,《微鹽年代.微糖年代》裡,我最喜歡〈自作自受的幸福〉裡的陳小毛了,摳門得可愛,划算是他不易的人生信條。張愛玲小說裡那些精算著的男女們讀起來實在荒涼,陳小毛卻洋溢大玩具般的暖意。不,也許說到底,真正吸引我的是因為搭配了桂圓紫米芋頭糕呀(芋頭控的魔性被引燃了)!

推薦序


過往情事的味覺密碼
郝譽翔(作家)
 
極短篇這一文類,最是易寫難工,如何在大約千字上下的有限篇幅之內,提煉出人生的某個切片,對作家而言,可以說是一大考驗。無怪乎寫作極短篇的人少之又少,只怕一個不小心,就流於重筆,拿驚悚來取悅讀者,就像是往一道菜裡倒入了一大堆醬料,早就淹沒了該有的原味。
然而《微鹽年代‧微糖年代》卻將極短篇/短篇小說巧妙地翻轉到另外一個境界,把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化身成食物的隱喻,透過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喚醒了文字敘事底下的靈魂,點出了平凡小人物生命之中的不平凡。
這是一本精緻又可口的小書,寫的並不是什麼滿漢全席,或是宴客大菜,那是在飯館和眾人一起囫圇下肚之後,既不曾停留在我們的舌尖,也不會進入大腦之海馬迴。相反的,宇文正在書中細細寫來的,卻是十二道你、我皆可以躲在自家廚房,如法炮製出來的中西料理,以及十二道讓人在酒足飯飽之後,也極想能夠照樣如此嘗上一口的甜點,才真正勾勒出人生之中的緣起和緣滅,在聚散離合之後,始終不曾被時光沖淡,而依依駐足在我們的感官乃至於記憶底層的真滋味。
就像《追憶逝水年華》中,普魯斯特因為一塊貝殼形狀的小小馬德琳餅,而開啟了回憶這本神秘的大書;《微鹽年代‧微糖年代》中的每道料理,也無一不是一段過往情事的最佳隱喻。本來早已結痂的心靈傷口,如今卻透過食物而再次激發味蕾,體內恍然湧起了一股說不出的微酸、微辣與微甜。
而這股微酸、微辣與微甜,竟是如此的似曾相識,彷彿你、我在正當青春年華之時,也都曾如此的經歷和心痛過:偶然的邂逅,乍然的分離,未曾說出口的沉默與誤解,被命運之神擺弄以致不經心地就這麼錯身而過……
總是要等到許多年以後,我們才又會在某一天、某一道食物氣味的召喚之下,猛然地回想起,那生命之中曾經擁有與失落的,醃釀在時光之中的情感切片,而如今,卻只剩下了淡淡的惆悵、甜美的哀傷。文字難以言傳,然而卻早已不知不覺被註記在食物之中,味覺的密碼。
那密碼只有自己才能懂得。也因此,《微鹽年代‧微糖年代》寫的雖是美食,卻不禁流露出人的終極孤獨,逝水年華、青春歡樂終究不能長存,唯有在食物之中,才療癒了生命必然的欠缺與寂寞。
所以,我讀《微鹽年代‧微糖年代》,書中寫的明明是「她」的故事,卻總是不由自主地回想到了自己,有如照鏡子似的心驚,那心境如此的熟悉,卻都被宇文正一語道破。到頭來,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還是只剩下了自己,也幸好還有美味的料理,溫暖了我們的身和心。
更可貴的是,在「微鹽年代」之後,宇文正又慷慨地給了我們十二道甜點:「微糖年代」,一切遺憾還諸天地,結局留下來的,仍然是小小的甜蜜。
 
推薦序
廚藝:情感的勞動
楊佳嫻(作家)
 
食物打開記憶的密碼,無數文學作品循著食物引發的感官皺褶而通往心靈的地震,思鄉的,失戀的,行旅的,固定和移動的種種生命經驗,都由這個按鈕發動。食物與性,食物與愛,食物與自我,食物與一整個族群的潛在基底,這些命題早在文學舞台上一而再地搬演。
食物的想念往往就是秘密之所在──張愛玲對淹沒在舊世界裡的父親觀感如何?〈談吃與畫餅充飢〉裡,一次她在加拿大逛櫥窗看見了香腸卷,一種塞了肉餡的酥皮小筒,想起「小時候我父親帶我到飛達咖啡館去買小蛋糕,叫我自己挑揀,他自己總是買香腸卷」,她「懷舊起來」,也買了四隻,回家一嘗,「油又大,又太辛辣,哪是我偶爾吃我父親一隻的香腸卷」──是飛達咖啡館的廚師手藝太好,還是記憶美化了食物?
然而,除了已經上了餐桌的纍纍成品,製作這些食物的過程,更往往是親密關係內佔居關鍵位置的勞動。汪曾祺〈干絲〉裡,回憶「我父親常帶了一包五香花生米,搓去外皮,攜青蒜一把,囑堂倌切寸段,稍燙一燙,與干絲同拌,別有滋味」,文字簡潔,細節到位,恐怕是不假思索就能提取的家庭味道。林文月〈台灣肉粽〉提起,「我嘗試自己制作,可能是想藉以找回年少時代的溫馨記憶也說不定。而在我自己也有了兒女之後,每值年節,則又在他們興奮的表情中,彷彿也看到往日的自己」,連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
廚藝的真諦,或者不在於神巧的小秘訣或者拿捏熟練火候,而在於以無數完成烹飪所需的小動作積累起來的整體,召喚了情感想像;宇文正這部小說集,結合文學與食譜、撫貼心與胃的,就是由這種情感的勞動來驅動的。
《微鹽年代.微糖年代》由鹹食與甜食組成,一點點鹽有時候能激發甜味,而太多的糖往往使人膩到腦髓裡,「微」字指向「不過度」,這或許才能成全美味。因為不過度,日後想起來在苦澀之外還有甜味;因為不過度,往後的生活能夠繼續,舌頭和心都沒有因為麻痺而廢去;因為不過度──所以安全?微鹽與微糖,是養生之道,撩起癮頭而不焚身,是留下餘韻,挪出空白得以迴旋。不夠浪漫,不是痴心絕對,因此也更靠近普通生活。
這種心情,在〈行過沙灘的蝴蝶〉裡很清楚:夫妻攜手散步沙灘上,兩人的目光都落向遠方,「他不知道妻想起了什麼,就像妻也不知道他心中的那道裂痕」,小說裡只寫了丈夫想起的浪漫往事,對象不是眼前的妻,「妻傳遞密碼似的,輕輕按了一下他的手心」,彷彿在說,對,我們都想起了各自過往的什麼,「不必說出來。然後,向前走吧」。小說搭配的甜點,故事裡並未出現,比較像是服膺情境而出現的「副產品」:酸(百香果)、甜(火龍果)、鹹(梅子粉)、稠(優格)、脆(玉米片)相互調和的「夏日乳酪杯」,簡直是人生滋味的具象化。
而在本書中最常見的,則是讓食物扮演情事的鉤鍊。如〈我想要回答你,還來得及嗎?〉就敘述了一個拯救過去成為現在的故事,居中聯繫的則是一次烹飪的記憶:男方要出國留學了,向女方提出共同生活的願景,女方一時下不了決心,只是回家向媽媽學了一道做工繁細的「花菇鑲蝦球」,跑到男方住處搬演整套複雜流程,為了做這道菜給他吃;而男方則是完全不能理解,以為應該有比下一趟麻煩的廚更好的方式來賦別,以私訂終身、身體關係來「落實」。女性在細工烹調裡寄託的是感情勞動的浪漫召喚,男性則私自「肖想」著另一種「身體勞動」,這種誤差,彼此都沾過現實的泥灰後,居然重新生出轉圜餘地。
嗯,不過,《微鹽年代.微糖年代》裡,我最喜歡〈自作自受的幸福〉裡的陳小毛了,摳門得可愛,划算是他不易的人生信條。張愛玲小說裡那些精算著的男女們讀起來實在荒涼,陳小毛卻洋溢大玩具般的暖意。不,也許說到底,真正吸引我的是因為搭配了桂圓紫米芋頭糕呀(芋頭控的魔性被引燃了)!

試閱

《天使不流淚》

午夜電話鈴響三聲,斷了,未久,又三響。她沒接起,電話亦無聲了。她知道,這是他的問候,她若接起,對方也會掛掉的。這是他請求她接受的承諾:「就算我打電話來,也請妳不要接,免得接起電話,我會先掛斷……」

那年,她在三個月之中失業、喪偶、失眠、憂鬱,帶著四歲的男孩,瘦成一葉蘭草。娘家為她張羅了兩次相親,第三次再提起時,她就變臉了。她才三十五歲,不是五十三歲!

她決心振作,決心戒除安眠藥,在人力銀行留資料,打電話給久未聯繫的同學、前同事、前前同事……,就那樣,跟安聯繫上了。安說,她剛接觸一個聯誼會,問她排不排斥去看看。聯誼?那是大學時代的把戲啊。

「對,妳就當作大學生聯誼,對象都是碩士以上,只不同的是,他們都是已婚者,而且不隱瞞已婚。」

她幾乎要摔電話,「那叫他們去酒店不就得了,搞什麼聯誼?」

安沉著地說:「他們不是要一夜情,他們要的是一個暫時的家,暫時的妻子。」

懷著強大的好奇,她想去瞧瞧那是什麼樣的場面、什麼樣的人類。安對她還是稍微說了點謊,她到達安說的西餐廳時,並沒有「一群人」,只有他,好整以暇地在手提電腦前工作,等一個老朋友似地,見到她,極自然地招手,一邊運作滑鼠,把每一個檔案關閉,才開口問她:「先幫妳選瓶紅酒好嗎?」

她有一肚子困惑。是的,是安幫忙安排的;是的,的確有那麼一個聯誼會,但他不想再到人多的地方周旋;是的,他先看過她的照片了;是的,關於她的情形他大致都知道了……。他一個環節一個環節解開她的疑問,就像那夜,他一個釦子一個釦子從容解開她的襯衫。

他說,跟安在聯誼會上認識,兩人談得來,但安不是他想找的對象。安太活潑,也太聒噪了,他是好靜的人。

「可是……我沒有給過安我的照片?」

他點點頭說:「我看的是一群人的大合照,妳們是高中同學?妳跟高中時代沒什麼變,一走進來我就認出妳。」

「你看到的,大概是同學會上拍的吧。」她只參加過一次高中同學會,那年已經大學畢業投入工作了。她是真的投入工作,卻毫無預警地出現在裁員名單之中,與其說憤怒,她更感到恐慌。她和丈夫婚後金錢自理。其實她很想像所知的大部分女人那樣,管理家裡所有的收支,但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慣例,後來一提錢,兩人之間便籠上不快的陰影。有了小孩,丈夫的錢,仍緊緊留在他的戶頭裡,她一直想跟丈夫談,卻畏懼他陰沉的臉。

她不知道自己如何嫁給這個人的,那種陰沉,甚至使她懷疑,有一天可能會揍她。她不再想談錢了,想談離婚,卻忽然失業了。還來不及讓自己重新在職場上站穩,確認自己的籌碼好談分手,他卻死了!從租住的十二樓一躍而下,沒留隻字片語給她和小孩。她這才弄明白,他的陰沉,與她談什麼、溝通什麼事情無關,也許早在婚前,憂鬱症的孢子即已播下。房東厭惡他們一家帶來不祥,請求他們母子速速搬走。

這就是她的故事了。他靜靜聽完,告訴她:「妳哭吧,好好哭吧。」他穿的白色棉T,上頭印著科技公司的mark,說著淡淡一笑:「這T恤很吸水。」他把她兜入懷中,輕拍她的背,直到啜泣轉為規律的哽咽,哽咽變為規律的鼻息。失眠數月的她,在他的懷裡平靜地睡著了。

他一開始就攤開來說了,他在矽谷有妻、有女兒,外派來台,也許兩年,也許三五年,隨時可能調回去,一旦回去,兩人從此不再聯絡。

他為她買了一棟半透天屋的上疊,占三、四樓,在台期間,每月給她生活費若干,他也疼愛她的小孩。她工不工作由她;離開時,房子歸她,唯一的條件是,從此不再聯絡。「如果我意志不堅打了電話,也請妳不要接……」

其實他從未要求她開伙,他說下班後外帶兩個便當回來也很方便。她明白,他們不適合到外頭吃。她卻一心一意做起了可愛的小媳婦,當年新婚都不曾有的熱情,一古腦兒投入廚事之中。她學傅培梅、學阿基師、學欣葉台菜,種種種種的中式料理,深深相信來日各自天涯,她手下的菜餚滋味,能使他魂縈夢牽。

有一天,他卻忽然說:「好想吃義大利麵喔……」她心頭一緊,他想「家」了?厭倦了?他們……已走到盡頭了?兩年半了,孩子已經上小學,以為他是爸爸,終於還是要失去了。

她盡量不去想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在她最悲傷的時刻,是他把她從噩夢裡喚醒的,就算終究還是一場夢,她仍舊感激他,無論精神上、物質上。她幾乎沒做過西式料理。即刻上網搜尋,找到一道「天使蝦白酒義大利細扁麵」,步驟簡易。他偏愛海鮮,就學這一道吧!

上好市多買了一盒未下鍋已現蝦紅的天使蝦。羅勒該到哪找呢?默唸「羅勒」這字眼,一股難以言說的怨懟,理智上絕對排除的不甘,竟幽幽竄上心頭。於是她想著,做三杯料理必用的九層塔是最道地的台式風味,拿九層塔來取代吧!她要他記得,紅豔豔的天使蝦裡,深藏著台式的九層塔香。

他離開多久了呢?她的廚藝荒疏了。直到這年,為了上國中的兒子重拾鍋鏟,也為了兒子買來許多西式食譜,這才在許多食譜的括號中弄明白:原來,羅勒就是九層塔!她到底不曾真正改變過什麼啊……

【微鹽小食】

天使蝦白酒義大利細扁麵

材料:

天使蝦五~八尾(草蝦、明蝦亦可)、羅勒(九層塔)一小把、蒜頭二瓣、辣椒(依嗜辣程度可用乾辣椒或不辣的糯米辣椒取代)半根、白酒一杯、鹽少許、胡椒粉少許、匈牙利紅椒粉1/2小匙、橄欖油適量。

做法:

1.蝦子挑去泥腸,剪除頭尾尖刺及長鬚,擦乾。

2.煮一鍋水,水滾後放進義大利細扁麵,一小匙橄欖油、一小匙鹽,小火煮九分鐘,取出。

3.熱油鍋,大火下蝦子,加鹽、胡椒粉、匈牙利紅椒粉,煎兩分鐘,翻面再煎兩分鐘;如果蝦子特別大,可多煎一下,煎至外表香脆。下白酒,蓋上鍋蓋中小火煮五分鐘。盛起,蝦、湯汁分開盛放。

4.另起油鍋,小火炒香九層塔、蒜末、辣椒,倒回煮蝦的湯汁,煮滾後加入義大利麵拌勻,太乾可加少許麵湯調整。收汁後起鍋放盤,擺上蝦子即成。

《行過沙灘的蝴蝶》

他和妻攜手走在沙灘上。妻穿著白色帆布鞋,輕輕踩著細軟的沙,穩定的步子,幾乎不濺起沙粒。他停下腳步,瞇眼眺望大海。妻的目光落在遠方隱約的一艘船上,魂被那船帶走似的。

他不知道妻想起了什麼,就像妻也不知道他心中的那道裂痕。那裂痕久經浪濤沖刷,已經平滑、不再割人了吧?

女孩甜蜜的笑容在人群裡,恆星一般,引得一把行星各成軌道環繞運行。他是遠方的冥王星,默默遙望。一群青春男女出遊,那是他第二次見到女孩。他真的想留在宿舍搞通那一節量子力學,一聽見參加者有她,初見時的笑容便無一刻不瘋狂侵擾,複印在每一頁原文書上,他終於闔上書本,去吧!她穿著淡黃色洋裝,腰身背後繫一個胖嘟嘟的蝴蝶結,即使抿著嘴,明眸依然漾著笑意,那樣的眼睛盯著他:「嗨,你也來了。」

他們有時走近,有時走遠。像海浪來了又去。男孩子忙著幫女生拍照,他沒有相機,退得老遠。

臨時被指派的康樂股長拿廣告紙捲成喇叭狀,四處叮嚀集合了,準備吃海產去囉。她落在人群後頭,四下不知尋著什麼,一跛一跛地。

「找什麼?」

「鞋帶,有一腳的鞋帶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見了。」

「怎麼會穿鞋子穿到鞋帶不見了都不知道?」

「剛剛脫鞋子在沙灘上跑啊……」話說一半,她咬住嘴唇,一臉我幹嘛要跟你交代的表情。他低頭端詳,那是一雙從中間繫帶的涼鞋,沒了鞋帶,鞋面散開,還真是沒法走路。陪著搜尋,簡直大海撈針,或許早就沖進海裡了。

「別找鞋帶了。」他撿起一個透明塑膠袋,拍打海水洗淨,再把塑膠袋搓成一長條帶子,走到她面前,單膝跪在沙灘上,穿過兩個鞋帶孔,繫成一隻透明的小蝴蝶。他手巧,小時候還幫母親做過一些手藝代工,沒人看得出是男孩子的手筆。

女孩看呆了:「好漂亮!」眼裡波光閃閃,看似激動感謝,忽然嘴一抿:「欸,你這個姿勢,像在求婚耶。」說完兩人都詫異。沒等他回嘴,女孩抽起另一腳的鞋帶拋向大海。

他傻眼了:「妳幹嘛?」

「右腳漂亮,左腳也要。」

驕縱的女生啊!等他四處找來第二個透明塑膠袋,給她綁好蝴蝶結,人群早已走遠。兩人奔跑起來,沙上難跑,他伸出手牽住女孩,她的手柔軟而涼。

妻傳遞密碼似的,輕輕按了一下他的手心,彷彿說著:啊,我知道,你憶起了生命裡的一段時光,一如我,記起某年的歲月。我們都不必說出來。然後,向前走吧。

啃囓時間的果核,拋向海,浪如花落。

一隻寄居蟹,頂著不成比例的大圓殼,以不可思議的輕盈腳步橫過沙灘。

【微糖小點】

夏日乳酪杯

材料:

原味優格一杯、玉米片少許、紅色火龍果1/4個、百香果一個、梅子粉少許。

做法:

1.火龍果切丁。

2.百香果切開,挖出果粒,撒上梅子粉拌勻。

3.選一只容器(透明水杯或水晶碗),依次鋪上一層玉米片、一層優格、一層火龍果丁、再一層優格,最後鋪上百香果粒。

註:水果可依季節搭配,如藍莓配奇異果,草莓配鳳梨,原則上一甜一酸,一如初戀的滋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2795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1*14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