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好漢不喝水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為何無酒不成《水滸》?
為何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
為何柴進送人「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為何非讓盧俊義上山落草不可?
水滸世界雖然是一個虛擬的,卻讓我們感到異常真實,那是因為好漢們也和我們一樣經常吃吃喝喝。可是,當好漢喝酒時,他們怎麼叫酒,喝的是蒸餾酒,還是釀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種牛的肉?
本書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奇妙的水滸世界。很不幸,出現在水滸傳裡的尋常女性,幾乎沒有一人得到善終,因此,本書得出結論: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當落草於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時,隨之而來的,是大型戰爭的頻發,考其原因,竟然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或許宋江的接受招安,確實有其不可告人苦衷。會喝酒、不好色、不重錢財、講義氣,本是成為好漢的條件,然而這也義氣,那也義氣,有時甚至陷自己的兄弟於不義,一切只為了完成聚義。
讀完本書之後,再回頭讀《水滸》,書中的許多描述,不再是死的,而是鮮活的,甚至我們還吃得到與阮氏兄弟當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
本書特色
一般人研究和閱讀《水滸傳》,考證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滸故事講管理學,而本書作者讀水滸,看到的則是「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蓮的尖尖小腳」、「五兩銀子可以生活三五個月」……等這些與當時社會有關的事情。本書作者另闢蹊徑,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虛擬的水滸世界,卻意外發現隱藏在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風俗。
為何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
為何柴進送人「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為何非讓盧俊義上山落草不可?
水滸世界雖然是一個虛擬的,卻讓我們感到異常真實,那是因為好漢們也和我們一樣經常吃吃喝喝。可是,當好漢喝酒時,他們怎麼叫酒,喝的是蒸餾酒,還是釀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種牛的肉?
本書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奇妙的水滸世界。很不幸,出現在水滸傳裡的尋常女性,幾乎沒有一人得到善終,因此,本書得出結論: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當落草於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時,隨之而來的,是大型戰爭的頻發,考其原因,竟然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或許宋江的接受招安,確實有其不可告人苦衷。會喝酒、不好色、不重錢財、講義氣,本是成為好漢的條件,然而這也義氣,那也義氣,有時甚至陷自己的兄弟於不義,一切只為了完成聚義。
讀完本書之後,再回頭讀《水滸》,書中的許多描述,不再是死的,而是鮮活的,甚至我們還吃得到與阮氏兄弟當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
本書特色
一般人研究和閱讀《水滸傳》,考證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滸故事講管理學,而本書作者讀水滸,看到的則是「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蓮的尖尖小腳」、「五兩銀子可以生活三五個月」……等這些與當時社會有關的事情。本書作者另闢蹊徑,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虛擬的水滸世界,卻意外發現隱藏在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風俗。
編輯推薦
《水滸傳》中「花糕也似好肥肉」是啥?
四年前的某天中午,跟合作多年的譯者林錚顗大哥一起用餐,不記得是為了甚麼目的而聚會。但是,事情總是在意外之下發生……
林錚顗大哥非常健談,又旅居美國及日本多年,見多識廣之餘,他觀察事物的角度也每每與人不同,常發人不曾想之處。所以每次與他聊天,總是充滿趣味與驚喜,外加一點點沮喪,為什麼我總是看不到林大哥所看到的有趣之處呢?
那天,林錚顗大哥提到他正在輔大旁聽一門課。我知道林大哥是台大歷史系畢業、日本東大歷史碩士,但畢竟離開學校已數十年,怎會起心動念又重回學校,旁聽的又是哪一門課呢?也就好奇地問了一句。就因為這好奇的一句,帶來了四年後的這本《水滸好漢不喝水》。
林大哥說他三不五時會重讀《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對書中某些字眼和句子特別感興趣,像是水滸好漢喝酒時常講的「打二角酒來」「和尚可以喝素酒」好漢常吃的「花糕也似好肥肉」。
一般人看了「打二角酒來」,要嘛直接無感看過去,要嘛就是約略知道「角」是古代的某種喝酒器具或是賣酒的單位。但是林大哥的脾性又發作了,他好奇於「角」這個東西到底長甚麼樣子、容量又是多少,所以他才去輔大旁聽「中國器物學」課程。在徹底掌握了相關知識後,他開始比較了水滸好漢中誰最會喝酒,並仔細地計算出書中好漢所喝的酒量超出正常人能吸收的胃納量太多,人類的身體根本無法負荷,由此證明此乃小說家的吹噓筆法。
聽著林大哥一邊舌燦蓮花地述說,一邊又拿著紙筆嚴肅地計算,頓時覺得這是在講我們常讀的《水滸傳》嗎?《水滸傳》不是應該要講的是宋江如何管理經營梁山泊、水滸眾好漢的性格特色又是如何如何嗎?怎麼會是談人體的生理構造呢?這簡直是──太有趣了。
秉著編輯該有的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精神,馬上向林大哥提出邀稿。但林大哥謙虛地說,他還有許多地方尚待研究查證,仍需一些時間,因此這件事也就此懸著下來。
直到2012年5月,又是在一次聚餐場合,因著吃吃喝喝,林大哥再次提到他的研究,水滸好漢喝酒配菜中的「花糕也似好肥肉」,據他的考證,應是魯西黃牛的老祖宗,更論證給日本松阪牛聽音樂按摩的畜養方式純為噱頭。
所謂「天予不取謂之蠢」,這時不給壓力更待何時。當場哀怨地跟林大哥說我已經等了四年,夠久了。可出版否?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終於在2012年年底趕出了這本《水滸好漢不喝水》。藉由林大哥的論述方式,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顯然要出書,就要和作者多吃吃喝喝。林大哥,甚麼時候我們來去吃那個「花糕也似好肥肉」?(文/暖暖書屋編輯龐君豪)
目錄
推薦序:從《水滸傳》中的酒「角」談起──嵇若昕(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華岡博物館館長)
前言
酒之卷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先打四角酒來
和尚VS行者
和尚喝素酒
釀造酒?蒸餾酒?
三碗不過岡
酒菜酒菜喝酒配菜
花糕也似好肥肉
羊肉、豬肉、馬肉
食人肉
無酒不成書
色之卷
林沖之妻──美麗的錯誤
金翠蓮、閻婆惜──典當自己的女人
潘金蓮──身心受創的女人
潘巧雲──心肝五臟掛在松樹上的女人
一丈青扈三娘──牛糞上的鮮花
盧賈氏──遭割腹剜心、凌遲處死的女人
財之卷
梁山好漢的職業
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五十兩盤纏
十兩買得一鐵牛
好漢也順手牽羊
打家劫舍、坐地分贓
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
管營五兩,差撥也五兩
前金五兩金子,後謝金子五兩
兼做貸款與租賃業務的佛寺
氣之卷
這也義氣,那也義氣
義氣與仗義
陷弟兄於不義
這腔熱血只要賣與識貨的
大哥的條件
聚義
結義
排座次的原則
義氣之外
前言
酒之卷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先打四角酒來
和尚VS行者
和尚喝素酒
釀造酒?蒸餾酒?
三碗不過岡
酒菜酒菜喝酒配菜
花糕也似好肥肉
羊肉、豬肉、馬肉
食人肉
無酒不成書
色之卷
林沖之妻──美麗的錯誤
金翠蓮、閻婆惜──典當自己的女人
潘金蓮──身心受創的女人
潘巧雲──心肝五臟掛在松樹上的女人
一丈青扈三娘──牛糞上的鮮花
盧賈氏──遭割腹剜心、凌遲處死的女人
財之卷
梁山好漢的職業
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五十兩盤纏
十兩買得一鐵牛
好漢也順手牽羊
打家劫舍、坐地分贓
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
管營五兩,差撥也五兩
前金五兩金子,後謝金子五兩
兼做貸款與租賃業務的佛寺
氣之卷
這也義氣,那也義氣
義氣與仗義
陷弟兄於不義
這腔熱血只要賣與識貨的
大哥的條件
聚義
結義
排座次的原則
義氣之外
序/導讀
前言
沒有家學,記憶力不好,寫字又慢,也沒有想像力,注定不是舞文弄墨的料子。少年時期讀水滸,只記住了好漢的名字和綽號;青年時期讀水滸,知道如何欣賞描述武松打虎的精彩處;中年時期讀水滸,卻讀出了水滸好漢不喝水。應該是學歷史的緣故,雖然讀過許多古典小說,但最後還是回歸到《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兩部章回小說之上。就自己所讀過的古典小說來說,《水滸傳》應該是最為生活化的,說不定也是最容易拍成電影的一本書吧。
或許是個性不良,也許是性喜標新立異,別人讀《三國演義》,會去考證版本、研究寫作技巧、分析謀略;我讀《三國》,卻想證明諸葛亮與馬謖是同性戀,或以實際數據否定草船借箭的可能性,或證明赤兔馬的壽命過長……等;同樣地,別人研究《水滸傳》,考證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滸故事講管理學,而我讀水滸故事的時候,不知怎麼搞得,眼睛總是看到「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蓮的尖尖小腳」、「五兩銀子可以生活三五個月」……等這些與當時社會有關的事情,或許平常就喜歡讀雜書,以致於讓我產生不少的連結或聯想吧,再經過簡單的查證工作,竟然也能讀出趣味來,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我愛看料理節目,看過油花分佈均勻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對我便有了意義;我涉獵過佛書,「和尚喝素酒」的說法,會抓住我的視線;我讀過纏足的歷史,自然會注意潘金蓮的小腳……諸如此類,並非眼睛真有什麼特別啊!光學歷史,而不學習其他的社會科學的話,在研究歷史應該會稍微吃虧一些,或許是因為少了一個觀察的角度吧。
為何無酒不成《水滸》?
為何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
為何柴進送人「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為何非讓盧俊義上山落草不可?
水滸世界,雖是虛擬的,卻讓我們感到異常地真實,那是因為好漢們也和我們一樣經常吃吃喝喝。不過,當好漢喝酒時,他們會怎麼叫酒,喝的是蒸餾酒,還是釀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種牛的肉?其次,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誰的酒量好?和尚可以喝酒嗎?
《水滸傳》如同寶藏,如同鑽石,研究者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挖掘或切入,或研究版本、或考證地理、或分析人物……,本書卻另闢蹊徑,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虛擬的水滸世界,卻意外發現隱藏在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風俗。
話說出現在水滸傳裡的尋常女性,很不幸,幾乎沒有一人得以善終,豹子頭林沖的妻子,自縊而死,病關索楊雄的老婆,遭楊雄剖腹挖心而死,以此,本書得出結論: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然而壞女人潘金蓮,可以被雇主嫁掉嗎?好女人林沖之妻,可以被林沖休棄嗎?這些問題,在書中都可找到滿意的解答。
在好漢落草之前,原本各自擁有形形色色的職業(如果強盜也算的話),養活自己不成問題,可是,一旦落草於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山寨愈來愈興旺時,隨之而來的,卻是大型戰爭的頻發,考其原因,竟然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經過研究,宋江的接受招安,除了想漂白自己以外,確實有不可告人的苦衷。
固然會喝酒、不好色、不重錢財、講義氣,是成為好漢的條件,然而這也義氣,那也義氣,有時甚至還陷自己的兄弟於不義,而這一切只為了完成聚義罷了。好漢衝著宋江而聚嘯梁山水泊,卻也因為宋江而接受政府招安。也許服從宋江的領導,本身就是一種滿足,至於將來被宋江帶領至何處,並不重要吧。
讀完本書之後,再回頭讀《水滸》,書中的許多描述,不再是死的、平面的,而是活的、立體的,甚至我們可以點和好漢一樣多的酒,我們還能吃得到與阮氏三兄弟當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
推薦序
從《水滸傳》中的酒「角」談起
《水滸傳》第十回中描述豹子頭林沖雪夜上梁山前,曾在山下酒店叫酒吃,酒保問他要打多少酒,他說:「先拿兩角酒來。」
「角」是金錢單位嗎?「兩角」是指買兩角錢的酒嗎?為了這個問題,數年前老同學林錚顗為了撰寫這本有關《水滸傳》中「酒」的文稿,在email中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大學同窗正風行利用網路的群組(group)互通訊息,我遂在「班版」中回答。可是若要徹底明白,必需從三千年前的商代銅器談起。當時透過網路在雲端稍稍答覆後,實在沒辦法說清楚,就開玩笑地對老同學說:如果想徹底了然,來旁聽我的課吧!
從物質文明的歷史言,林林總總的商代酒器細節非三言兩語能述說清晰,老同學久未再坐於課堂,所以玩笑話說完,也就忘了。誰知在緊接著的學期開學前,他積極打探旁聽的可能,結果研究所特別通融,讓他免費旁聽。記得那門課在每星期下午四點半至六點半,常常超時下課,這位旁聽生比正式選課生還用功,每次搭公車,轉捷運,從臺北市東邊到新莊上課,不但從沒缺課,也從未遲到,如此持續一整學年,精神實在可佩。
多年來我都在大學中的研究所講授有關中國藝術史、器物學的課程,尤其後者,依據質材講述銅器、陶瓷、玉器、漆器、文具、雕刻、琺瑯器等發展史,雖然是分開講述,最後希望聽講者能融會貫通。例如談商代銅器時,能知道當時陶瓷、漆器的使用情形;漢代雖然仍使用銅器,但是當時的陶瓷與漆器藝術卻高於銅器等等。當八千年器物發展史了然於胸時,再去閱讀章回小說,當更能體會其中的物質文明。
其實在影視藝術蓬勃發展的今天,進行歷史故事的拍攝時,主要工作人員若能掌握當時的物質文明,也不會出現三國周瑜手中執拿著銅觥暢快喝酒的場景(「三國演義」連續劇中曾出現的畫面),因為銅觥僅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而且考古發掘或傳世實物中都發現有些銅觥附有舀酒的勺。此外,考古發現的某些銅觥腹內還有一道隔,可以盛貯不同的酒類。因此,在禮樂制度強固的商周時代,銅器大多用作禮器,銅觥只能是盛酒器,不會是飲酒器,它的使用時間也無法下及千年後的三國時代。以三國時代的社會情狀言,周瑜手中不可能執拿著沈重的銅觥飲酒,僅能是陶瓷或漆器,而以漆器比較合乎時代風尚與他的身分。
言歸正傳,故事背景發生在北宋晚期的《水滸傳》,梁山好漢買酒為何以「角」稱之。其實這時的「角」需念做「爵」較恰當,因為它與商周銅爵關係密切。它僅流行在商代後期(殷墟期),西周初期偶見其蹤。在科學考古發掘中發現,墓葬中若出土銅角與銅觚(飲酒器)組合時,就不曾出土銅爵,而出土爵與觚組合的墓葬中,則不會出土銅角,可見銅角是銅爵的代用品。
銅爵是目前所知出現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在屬於夏代晚期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已見其蹤。商代銅爵盛行,是當時青銅禮器組合中最基本的器物,西周以後比較少見,至西周中期時幾乎不再使用。長期以來都認為銅爵是飲酒器,二十世紀的歷史電影或電視劇中,常常看到飾演君主的演員雙手舉著道具爵,或祭祀,或啜飲,近年來經過學者的研究,雖然不排除銅爵兼做飲酒器,但是認為它的溫酒功能可能更大。
截至今日為止,尚未在可信的商周銅器上發現自名為「爵」的禮器,至於這類扁體或圓體,口部一端有長流,一端呈尖葉形的尾,一側有□(通常可右手執拿),下有三足,在流與器體口部交接處有一或二柱,被取名為「爵」的銅器,是宋代金石學者所訂;他們還將器形基本與爵相同,但是口部兩端皆呈尖葉形,並且口沿無柱的銅器,另外訂名為「角」。當然,今人也無法在商周銅器中發現自名為「角」的器皿。
宋人好古、尊古,禮制方面往往上稱三代,宋徽宗也曾下旨仿製商周銅禮器與銅樂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即珍藏著當時鑄造的政和鼎、蕤賓鐘與夷則鐘。「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影響所及,以北宋末期為故事背景的《水滸傳》也出現採用商周銅酒器器名「角」的情形。但是將銅爵、銅角都視為酒杯,僅容量不同的論點,卻是東漢鄭玄為《禮記.禮器》中的一句:「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做注時提出的,他說:「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至於宋人訂名為「角」的銅器是否就是漢代大儒鄭玄所指稱的「角」,實有待商榷。《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包含門生羅貫中都是元明間人,去宋不遠,他們在小說中描述主人翁買酒時口中喚出「兩角酒」的「角」,或應是當時賣酒的單位,與東漢鄭玄的「四升曰角」或許有關,但是與宋代以來所指稱的商周銅「角」的關係或應較遠。
雖然如此,老同學林錚顗為了《水滸好漢不喝水》這本書,確實下了番功夫蒐羅相關資料,費了不少時光進行分析與歸納。書中除了談梁山泊好漢與酒的關係,也分析他們的職業,更討論他們的行事。討論了酒、財、義,怎能不論色?《水滸傳》一書雖然多論男性,然也不能免俗的描繪了幾位女性,林錚顗當然也要談談書中的女性。經過排比,他得出不少梁山好漢落草為寇都與女人有關的結論!
為了瞭解「兩角酒」的「角」是什麼意思,老同學因此旁聽了一年的中國器物學課程,至於其他問題,他更是翻閱群籍,務求徹底瞭解。《水滸好漢不喝水》是一本札記性書籍,是作者熟讀《水滸傳》後,旁徵博引地進一步依據當時的社會習俗或制度,來講述這一百零八條好漢的行為,除了能讓讀者更瞭解人物的言行外,更能領略千年以前的社會生活。除此之外,《水滸好漢不喝水》尚能有益於平日的談助,可增進親情與友情,不亦快哉!
嵇若昕(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華岡博物館館長)
沒有家學,記憶力不好,寫字又慢,也沒有想像力,注定不是舞文弄墨的料子。少年時期讀水滸,只記住了好漢的名字和綽號;青年時期讀水滸,知道如何欣賞描述武松打虎的精彩處;中年時期讀水滸,卻讀出了水滸好漢不喝水。應該是學歷史的緣故,雖然讀過許多古典小說,但最後還是回歸到《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兩部章回小說之上。就自己所讀過的古典小說來說,《水滸傳》應該是最為生活化的,說不定也是最容易拍成電影的一本書吧。
或許是個性不良,也許是性喜標新立異,別人讀《三國演義》,會去考證版本、研究寫作技巧、分析謀略;我讀《三國》,卻想證明諸葛亮與馬謖是同性戀,或以實際數據否定草船借箭的可能性,或證明赤兔馬的壽命過長……等;同樣地,別人研究《水滸傳》,考證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滸故事講管理學,而我讀水滸故事的時候,不知怎麼搞得,眼睛總是看到「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蓮的尖尖小腳」、「五兩銀子可以生活三五個月」……等這些與當時社會有關的事情,或許平常就喜歡讀雜書,以致於讓我產生不少的連結或聯想吧,再經過簡單的查證工作,竟然也能讀出趣味來,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我愛看料理節目,看過油花分佈均勻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對我便有了意義;我涉獵過佛書,「和尚喝素酒」的說法,會抓住我的視線;我讀過纏足的歷史,自然會注意潘金蓮的小腳……諸如此類,並非眼睛真有什麼特別啊!光學歷史,而不學習其他的社會科學的話,在研究歷史應該會稍微吃虧一些,或許是因為少了一個觀察的角度吧。
為何無酒不成《水滸》?
為何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
為何柴進送人「十貫錢外加白米一斗」?
為何非讓盧俊義上山落草不可?
水滸世界,雖是虛擬的,卻讓我們感到異常地真實,那是因為好漢們也和我們一樣經常吃吃喝喝。不過,當好漢喝酒時,他們會怎麼叫酒,喝的是蒸餾酒,還是釀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種牛的肉?其次,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誰的酒量好?和尚可以喝酒嗎?
《水滸傳》如同寶藏,如同鑽石,研究者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挖掘或切入,或研究版本、或考證地理、或分析人物……,本書卻另闢蹊徑,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面向,觀察整個虛擬的水滸世界,卻意外發現隱藏在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風俗。
話說出現在水滸傳裡的尋常女性,很不幸,幾乎沒有一人得以善終,豹子頭林沖的妻子,自縊而死,病關索楊雄的老婆,遭楊雄剖腹挖心而死,以此,本書得出結論: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然而壞女人潘金蓮,可以被雇主嫁掉嗎?好女人林沖之妻,可以被林沖休棄嗎?這些問題,在書中都可找到滿意的解答。
在好漢落草之前,原本各自擁有形形色色的職業(如果強盜也算的話),養活自己不成問題,可是,一旦落草於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山寨愈來愈興旺時,隨之而來的,卻是大型戰爭的頻發,考其原因,竟然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經過研究,宋江的接受招安,除了想漂白自己以外,確實有不可告人的苦衷。
固然會喝酒、不好色、不重錢財、講義氣,是成為好漢的條件,然而這也義氣,那也義氣,有時甚至還陷自己的兄弟於不義,而這一切只為了完成聚義罷了。好漢衝著宋江而聚嘯梁山水泊,卻也因為宋江而接受政府招安。也許服從宋江的領導,本身就是一種滿足,至於將來被宋江帶領至何處,並不重要吧。
讀完本書之後,再回頭讀《水滸》,書中的許多描述,不再是死的、平面的,而是活的、立體的,甚至我們可以點和好漢一樣多的酒,我們還能吃得到與阮氏三兄弟當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
推薦序
從《水滸傳》中的酒「角」談起
《水滸傳》第十回中描述豹子頭林沖雪夜上梁山前,曾在山下酒店叫酒吃,酒保問他要打多少酒,他說:「先拿兩角酒來。」
「角」是金錢單位嗎?「兩角」是指買兩角錢的酒嗎?為了這個問題,數年前老同學林錚顗為了撰寫這本有關《水滸傳》中「酒」的文稿,在email中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大學同窗正風行利用網路的群組(group)互通訊息,我遂在「班版」中回答。可是若要徹底明白,必需從三千年前的商代銅器談起。當時透過網路在雲端稍稍答覆後,實在沒辦法說清楚,就開玩笑地對老同學說:如果想徹底了然,來旁聽我的課吧!
從物質文明的歷史言,林林總總的商代酒器細節非三言兩語能述說清晰,老同學久未再坐於課堂,所以玩笑話說完,也就忘了。誰知在緊接著的學期開學前,他積極打探旁聽的可能,結果研究所特別通融,讓他免費旁聽。記得那門課在每星期下午四點半至六點半,常常超時下課,這位旁聽生比正式選課生還用功,每次搭公車,轉捷運,從臺北市東邊到新莊上課,不但從沒缺課,也從未遲到,如此持續一整學年,精神實在可佩。
多年來我都在大學中的研究所講授有關中國藝術史、器物學的課程,尤其後者,依據質材講述銅器、陶瓷、玉器、漆器、文具、雕刻、琺瑯器等發展史,雖然是分開講述,最後希望聽講者能融會貫通。例如談商代銅器時,能知道當時陶瓷、漆器的使用情形;漢代雖然仍使用銅器,但是當時的陶瓷與漆器藝術卻高於銅器等等。當八千年器物發展史了然於胸時,再去閱讀章回小說,當更能體會其中的物質文明。
其實在影視藝術蓬勃發展的今天,進行歷史故事的拍攝時,主要工作人員若能掌握當時的物質文明,也不會出現三國周瑜手中執拿著銅觥暢快喝酒的場景(「三國演義」連續劇中曾出現的畫面),因為銅觥僅流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而且考古發掘或傳世實物中都發現有些銅觥附有舀酒的勺。此外,考古發現的某些銅觥腹內還有一道隔,可以盛貯不同的酒類。因此,在禮樂制度強固的商周時代,銅器大多用作禮器,銅觥只能是盛酒器,不會是飲酒器,它的使用時間也無法下及千年後的三國時代。以三國時代的社會情狀言,周瑜手中不可能執拿著沈重的銅觥飲酒,僅能是陶瓷或漆器,而以漆器比較合乎時代風尚與他的身分。
言歸正傳,故事背景發生在北宋晚期的《水滸傳》,梁山好漢買酒為何以「角」稱之。其實這時的「角」需念做「爵」較恰當,因為它與商周銅爵關係密切。它僅流行在商代後期(殷墟期),西周初期偶見其蹤。在科學考古發掘中發現,墓葬中若出土銅角與銅觚(飲酒器)組合時,就不曾出土銅爵,而出土爵與觚組合的墓葬中,則不會出土銅角,可見銅角是銅爵的代用品。
銅爵是目前所知出現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在屬於夏代晚期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已見其蹤。商代銅爵盛行,是當時青銅禮器組合中最基本的器物,西周以後比較少見,至西周中期時幾乎不再使用。長期以來都認為銅爵是飲酒器,二十世紀的歷史電影或電視劇中,常常看到飾演君主的演員雙手舉著道具爵,或祭祀,或啜飲,近年來經過學者的研究,雖然不排除銅爵兼做飲酒器,但是認為它的溫酒功能可能更大。
截至今日為止,尚未在可信的商周銅器上發現自名為「爵」的禮器,至於這類扁體或圓體,口部一端有長流,一端呈尖葉形的尾,一側有□(通常可右手執拿),下有三足,在流與器體口部交接處有一或二柱,被取名為「爵」的銅器,是宋代金石學者所訂;他們還將器形基本與爵相同,但是口部兩端皆呈尖葉形,並且口沿無柱的銅器,另外訂名為「角」。當然,今人也無法在商周銅器中發現自名為「角」的器皿。
宋人好古、尊古,禮制方面往往上稱三代,宋徽宗也曾下旨仿製商周銅禮器與銅樂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即珍藏著當時鑄造的政和鼎、蕤賓鐘與夷則鐘。「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影響所及,以北宋末期為故事背景的《水滸傳》也出現採用商周銅酒器器名「角」的情形。但是將銅爵、銅角都視為酒杯,僅容量不同的論點,卻是東漢鄭玄為《禮記.禮器》中的一句:「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做注時提出的,他說:「凡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至於宋人訂名為「角」的銅器是否就是漢代大儒鄭玄所指稱的「角」,實有待商榷。《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包含門生羅貫中都是元明間人,去宋不遠,他們在小說中描述主人翁買酒時口中喚出「兩角酒」的「角」,或應是當時賣酒的單位,與東漢鄭玄的「四升曰角」或許有關,但是與宋代以來所指稱的商周銅「角」的關係或應較遠。
雖然如此,老同學林錚顗為了《水滸好漢不喝水》這本書,確實下了番功夫蒐羅相關資料,費了不少時光進行分析與歸納。書中除了談梁山泊好漢與酒的關係,也分析他們的職業,更討論他們的行事。討論了酒、財、義,怎能不論色?《水滸傳》一書雖然多論男性,然也不能免俗的描繪了幾位女性,林錚顗當然也要談談書中的女性。經過排比,他得出不少梁山好漢落草為寇都與女人有關的結論!
為了瞭解「兩角酒」的「角」是什麼意思,老同學因此旁聽了一年的中國器物學課程,至於其他問題,他更是翻閱群籍,務求徹底瞭解。《水滸好漢不喝水》是一本札記性書籍,是作者熟讀《水滸傳》後,旁徵博引地進一步依據當時的社會習俗或制度,來講述這一百零八條好漢的行為,除了能讓讀者更瞭解人物的言行外,更能領略千年以前的社會生活。除此之外,《水滸好漢不喝水》尚能有益於平日的談助,可增進親情與友情,不亦快哉!
嵇若昕(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華岡博物館館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