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大唐李白:少年遊

2013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7個人喜歡
  • 9 378
    420

出版情報

2013金石堂出版紀事:出版風雲人物暨最具影響力的書

2013/12/24 2013年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與「十大影響力好書」頒獎典禮結果公佈!今年同樣針對媒體、出版人、作家及讀者發出年度票選問卷近千份,並根據有效回覆票選單及推薦理由,透過公開公正的決選過程,評選出2位「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以及10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 投身出版三十多年,尖端出版執行長黃鎮隆先生,引進多部膾炙人口的漫畫、小說作品風靡全台。《島耕作》從課長一路升遷陪伴五、六年級生的成長回憶;《暮光之城》的吸血鬼奇幻愛情創造七、八年級生的青春進行式。尖端出版引領的青春夢想跨越台灣世代,面對網路資訊、生活娛樂的多元挑戰,黃鎮隆先生求新求變,持續出版最貼近生活的各類叢書,獲選為「年度出版風雲人物」。 台灣文壇的重要散文大家簡媜,文學創作題材豐富多元:親情教育、女性作品、歷史社會寫實,生命意義...。寫作28年的第29號作品《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寫老年,以人生終點為題體悟生命當下的真善美,釋放內在被禁錮的老態苦楚,用愛勇敢照亮了就在眼前卻前所未見的溫暖世界,獲選為「年度作家風雲人物」。 2013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為──《大唐李白》、《公東的教堂》、《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羊毛記》、《行為的藝術》、《耶路撒冷三千年》、《脆弱的力量》、《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晚熟世代》、《發現天賦之旅》等十本,每一本都是啟發讀者的重量級好書。 ◎年度出版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尖端出版執行長 黃鎮隆 「村落產業已被毀,卻沒有東西可代替被毀掉的工藝。」 1930年,甘地,獨立宣言。 如果學生從早到晚關在學校,帶課外書上學卻要受罰,那麼教科書就是全國長期而持續的反閱讀鎮壓。 如果青少年需要神話、神秘輝煌命運、流浪、叛逆、冒險、戀愛,卻會從床底被搜出來燒掉,那麼家庭就扮演了秘密警察而不自知。我們不知何謂文化。以為文化是黨國正統、翻譯經典,不知道文化首先是我們每個人自己想說、想做的,做到最好時便成了藝術。那不可告人的可恥嗜好,原本尊貴無比。 轉型正義遲到但終於降臨。祝賀漫畫、小說、生活叢書的工藝復興運動,和它辛勤慷慨的父親:黃鎮隆,他堅持生活本身即是藝術,讓一代代青春靈魂浸透了感動,即使疲憊臉龐也在苦難中發光。 反抗的鬥士,祕密的英雄。你的勳章既無珠寶也不由權勢頒贈,而鑄在讀者心上。 ◎年度作家風雲人物獲獎理由 知名作家 簡媜 老年是台灣最大的監獄。百萬個無辜囚犯,曾經慈愛,曾經勤奮,曾經有過愛與被愛的半生;如今,公寓隔離監禁,關到行屍走肉,意志全消,整天聽著爛節目轟炸,幸運者和語言不通外傭相依為命。還好有簡媜,以纏綿親情、智慧悲憫,痛切奮筆,為沉默老人上訴黑獄冤屈。 老化的痛苦,不因貧病孤寡,來自資源歧視,賺走青壯勞動紅利卻棄老不顧,軍公教退撫福利排擠了全民養老基礎建設,卻將過勞和內疚加諸照顧者-媳婦妻女。 她啟發我們領略老年身心靈需要,如果將來我們不願去服那徹骨寂寞的無期徒刑,她給了讀者機會,去拆掉監獄圍牆,把老人原該享有的親愛美善還給老人,把成長、自由、滿足還給生命。 從未有一種悲傷如此溫暖,因為簡媜的愛,為我們勇敢照亮了就在眼前卻前所未見的新世界。 ◎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獲獎理由 《大唐李白:少年遊》 一位魔法師的天真學徒,目睹貧窮黑暗,雖然嚮往當大政治家,自己限於出身,無力拯救社會。卻不知道老謀深算的師父,已將他捲入一場龐大宮廷政治實驗。由歷史剖析人性的扛鼎鉅作。 《公東的教堂》 瑞士神父奉獻台東,照亮我們否認的黑暗:偏鄉家貧養不起孩子,神父找到資助,連夜上山去找家長,回來哭著說十個孩子已賣掉了九個。神父的改革,就是將別人爸媽當成自己爸媽來尊敬,將別人孩子當成自己的來疼愛。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生命最痛的省思,最美的領悟》 每個嚇唬孩子「當藝術家會餓死」的父母,靈魂深處都有個飢渴的藝術家,苦候生命覺醒相會。小野教我們看見,餓死藝術家的不是世界,是自己屈服於壓抑。他以溫暖無畏信心,解放我們的天賦。 《羊毛記》 蕩氣迴腸的情詩,精采絕倫的政治寓言。階級隔絕,資訊不通,我們都受螢幕影像所操縱,獨裁者進化為幕後控制全局,仍有人願為愛冒死涉險。故事向每個反抗者宣告:做自己雖然寂寞,但永不孤單。這是為捍衛人性揚起戰旗的勇氣之歌。 《行為的藝術》 我們不相信自己能有多盲目,讀本書像看自己夢遊時被拍攝的影片般不得不信。沉睡偏誤:受試士兵看完宣傳片,都答不信;幾周後再問,反而相信。因為人還記得訊息內容時,已先忘記訊息來源是什麼,也就忘記來源可疑。在臉書上大量攝取新聞時,你會像吃東西一樣注意它壞了沒有嗎?本書睿智,幽默,發人深省。 《耶路撒冷三千年》 由豐厚歷史敘述中,紙頁升起徐徐展開千年古城聖殿、市集、生活、戰爭、詩歌與悲泣,瑰麗澎湃的立體劇場。綜合當代研究成果編織出族群、宗教與帝國強權衝突悲劇,令人讚歎。 《脆弱的力量》 我們相信要和每個人保持安全距離,隨時準備抽身,告誡自己「不要太相信人」,把甄嬛猜忌當成自律美德,渴望半澤直樹復仇快感,卻斷送了團隊合作、人生品質。本書以科學研究反抗無緣時代,傳授培育信任之道。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遇到破壞性創新,政治、經濟既得利益者,會極力抵抗,延續自己優勢。如科技園區已成國營事業,享盡優惠,外銷敗退便施壓台幣貶值,把競爭力建立在向全民課重稅。石破天驚,振聾發聵,停滯困境瞭解真相第一書。 《晚熟世代》 心理學家逼視台灣崩壞景觀,被富裕家庭過度保護囚禁的孩子,被貧窮家庭失能放逐的孩子,就是社會未來。我們總藉道德定罪、懲罰犯錯者,直到本書揭開他們內在艱苦療癒,我們才領悟,去愛他們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發現天賦之旅》 陳綺貞卅七歲那年說:「我今天開始退休。不為任何目的工作,不為錢、不為社會眼光,現在就開始。」高產值工作,來自熱情、自主。找到天賦,是台灣由低薪代工轉向高附加值創造的關鍵考驗。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繼《城邦暴力團》、《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之後,張大春再探漢文字的精華:詩。
擺脫西方小說制式寫法,企圖將中文最極致的藝術形式----詩,融入中式小說。

未曾看過的大唐,前所未見的詩仙李白,
都在這本企圖心驚人的傳奇作品裡。

飄然不群的少年李白,生在追逐聲名、喧嚷繁華的大唐。
沒有科考資格、無緣順利仕途,
卻也因此不須迎合格律,寫出無人匹敵的詩句。
但改變了唐詩的李白,卻  總需飲酒忘愁。
究竟,他怎麼錯過了時代?
整個時代,又怎麼錯過了他?

少年李白,商人之子,家庭背景使他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流連市井,不知未來。

隱者趙蕤,飽讀詩書、能醫能巫,看透唐代天下讀書人汲汲功名利祿,本已不問世事。收李白為弟子,意欲讓少年李白走出不同於時人之路。

李白是詩國裡的英雄,半個盛唐的最亮之星,不但文字、韻律有獨到之美,詩中透出的自由逍遙、蓬勃精神更是引人,詩句處處顯露李白鮮亮、純美的性格魅力,連世家出身、自視甚高的杜甫也要感嘆「白也詩無敵」。

但名滿天下的中國詩人李白,總是刻意含糊其身家來歷,身世如謎。唐朝人向來以喜歡攀附名門冒充世家出名,李白謎樣的身世,究竟原因為何?熱愛中國詩詞的張大春因鍾情李白,決定以小說為李白尋找身世、探其詩作不與時人彈同調之因、揭大唐盛世背後隱藏的成名焦慮與名利夢。

少年李白,尚未闖蕩長安,一個沒有顯赫家世、快意俠客的少年郎,如何改變唐詩,又如何被一個時代改變了人生……

名人推薦

「我認為《大唐李白》這樣的小說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它用了許多「稗的、野的、不可信的歷史」去編織李白這個傳奇人物的周遭故事,還因為它用了詩這種朦朧的材料去逆推回當時的創作情境,並且試著讓那個情境(時代的、社會的、個人的)重新活現,這毋寧對小說家來說是極大的挑戰與滿足。因此這部書也可以說是一部考據、一部詩論、一部記錄片,當然還是一部新形式的、極度考驗讀者的小說。」----吳明益(作家,東華大學教授)

編輯推薦

考據詩仙傳說,還原俠客身影,劍指險惡名利場!

李白是詩國裡的英雄,半個盛唐的最亮之星,不但文字、韻律有獨到之美,詩中透出的自由逍遙、蓬勃精神更是引人,詩句處處顯露李白鮮亮、純美的性格魅力,連世家出身、自視甚高的杜甫也要感嘆「白也詩無敵」。本書是張大春繼《城邦暴力團》《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之後,再探漢文字的精華:詩。擺脫西方小說制式寫法,企圖將中文最極致的藝術形式----詩,融入中式小說。故事描述少年李白,尚未闖蕩長安,一個沒有顯赫家世、快意俠客的少年郎,如何改變唐詩,又如何被一個時代改變了人生……未曾看過的大唐,前所未見的詩仙李白,都在這本企圖心驚人的傳奇作品裡。(文/編輯部)

*************************************************
關於李白,我們所不知道的事……

小學時代,很多人都能背李白詩,<靜夜思>、<長干行>、<月下獨酌>,李白賞月、李白喝酒、李白到處遊走;長大後就算背不起來整首<將進酒>、<蜀道難>,多少也從流行歌<鴛鴦蝴蝶夢>、<金縷衣>感受過李白的浪漫情懷;不知道李白跟杜甫、賀知章是什麼關係,至少知道李白外號詩仙,不輸詩聖或詩佛;不知道他人生遭遇、宦海浮沉,但也聽過他曾經被唐玄宗召進宮,被楊貴妃賞過酒。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們已經知道李白夠多,一本唐詩三百首,最多人能讀懂背誦的就是李白詩。那麼,我們還需要多知道李白甚麼?

張大春自己寫古詩,當然仰慕李白飄逸不群的詩風,他對李詩不受限唐代對詩格律的嚴格要求,自成瀟灑,欽羨不已,但直到有一天,念小學的兒子背<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呎,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他一時興起問孩子:讀這首詩,你覺得李白是個甚麼樣的人?孩子的答案讓他沉思,他說:李白是個開朗的人。

李白開朗嗎?一個商人之子、甚至被後代推斷可能有胡人血統、一生無緣科考,功名利祿之途比不上更多唐代詩人順利的李白,他開朗嗎?從詩作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的人生並不足以讓他隨時開朗,但他總能跳脫現實,找到寄託,無論是縱情山水或者俠情人世,李白詩句讀來除了快意,更有一種吸引世世代代後人的豁達性情。這性情是怎麼來的?張大春透過一點一滴摹寫繁榮唐朝的面貌,探究李白家庭、師承以及各種遊歷交往的現實,為的就是想問一個事:在那個尚未詩人當作文人藝術家概念的唐朝,李白怎麼開朗的。他的詩怎麼能跳離一整個大唐時代,另開風氣的。

這是張大春寫<大唐李白>的開端,但向來總是自我挑戰、希望開拓小說可能性的張大春不願意只是再寫一次李白故事,所以他不用西方小說文體來寫,不肯連續劇般地搬演李白的人生,更多時候他只想透過傳統文體紀錄唐朝,一個人口暴增、交通便利、經濟活動繁忙、且對家族出身地位極度重視的盛世。對李白來說,那樣一個勢利的大唐,捉弄了他的人生,但也是那樣讓人汲汲求名出頭的時代成就了他的藝術。而這些,就是這本書想獻給當代讀者的:前所未見的大唐,世人所不熟知的李白。(文/新經典文化編輯葉美瑤)

目錄

1老對初芽意未凋 2無人知所去 3壯心惜暮年 4少年遊俠好經過 5結客少年場
6青冥浩蕩不見底 7迴崖沓障凌蒼蒼 8我獨不得出 9出門迷所適 10別欲論交一片心
11瓊草隱深谷 12一醫醫國任鷦鷯 13乃在淮南小山裡 1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15樂哉弦管客
16亦是當時絕世人 17長吟到五更 18天馬來出月支窟 19放馬天山雪中草 20光輝歧路間
21焉能與群雞 22乍向草中耿介死 23嫋嫋香風生佩環 24五色神仙尉 25天以震雷鼓群動
26卜式未必窮一經 27人尚古衣冠 28百鳥鳴花枝 29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 30出則以平交王侯
31不憂社稷傾 32獨守西山餓 33手攜金策踏雲梯 34賢人有素業 35豈是顧千金
36以此功德海 37匡山仲杏田 38禪室無人開 39有巴猿兮相哀 40功成身不退
41孤飛如墜霜 42君失臣兮龍為魚 43罕遇真僧說空有 44儻逢騎羊子 45心亦不能為之哀
46相識如浮雲 47何用還故鄉 48千里不留行 49日照錦城頭 50雕蟲喪天真
51無心濟天下 52傳得鳳凰聲 53了萬法於真空 54秋浦猿夜愁 55歸時還弄峨眉月 56歸來看取明鏡前

序/導讀



一首詩,能傳幾條街?文/張大春

被譽為「詩聖」的杜甫曾經有一句詩,說得相當自傲:「詩是吾家事」。

這個「家」字,不只是強調杜甫知名的「家人」──他的祖父杜審言──也強調了身為一個「士族」的習業傳統;也就是士族階級的門第。而門第之重建與動搖,大約就是大唐帝國初期極為重要的一個政治工程。

從西元701年展開的半個世紀,是大唐帝國立國以來變動最為劇烈的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假想:有那麼一條街,兩旁俱是居宅坊店,從街頭走到街尾,歲月跟著步步流動,行進之間,可以看見人們用盡各種手段,打造著自家的門第,以期高於他人。一直走到西元762年,李白也恰好走完他的一生。

街頭,是個祖上被竄逐至西域、到他這一代又偷渡回中土的胡商。這胡商賺了很多錢,卻賺不到帝國最重視的門第和階級。於是他就仿效開朝以來的皇室,一點一點地為自己鑄造、打磨、擦亮那個以姓氏為基礎的身份。

滿街的人都知道:皇家的李姓來自知名郡望──隴西成紀;這個姓氏可以上溯到漢朝的大將李廣。不過,街旁一位法號法琳的遊僧會告訴你:不是這樣的。皇室的李家原本是隴西狄道人,幾代以來,他們身上所流的,多是鮮卑胡種的血液,然而他們畢竟在無數征戰中奪取了天下權柄,當然也可以重新書寫自己的身世,使這身份能融入先前六朝的門第規模。

胡商這麼辦了;他也姓李了。他的長子和三子繼承家業,分別在長江航道的上游和中游(也就是三峽和九江),建立起轉賣東西糧米、織品、什貨的交易,賺了更多的錢,也在各地累積了相當龐大的債權,以及信用。

然而,生意人是沒有地位的,他們的孩子沒有參與科舉考試的資格,沒有機會改換身份、建立地位,自然也沒有機會進入朝廷。可是,這一條街上的人都明白:要取得出身,有很多手段。其中之一,就是牟取整個帝國以城市為中心的社會最重視的名聲。

那是前些年相當著名的一個故事:街角來了個蜀地富豪之子,忽然花了可以買下十萬斗米的一千緡錢,買了一張胡人製造的琴,到市集上吆喝眾人觀看。這人非但不奏曲,還把琴摔了個粉碎,之後說:「彈胡琴,不就是雜技嗎?諸君何不讀讀我的詩呢?」

這個人叫陳子昂,碎琴的故事伴隨了他一輩子,流傳則更久。即使如此,士人階級以下的黎民廣眾大約也只能空洞地仰慕著詩人,因為考試會彰顯他們的才華,聲妓會演唱他們的作品,而國家的政務也往往因為詩作所流露的美感與情感,而交付到這些人的手中。詩篇創作的美好,也許只能在詩人之間流傳、感染,可是詩篇成就的地位,卻成為絕大多數不能詩的人所豔羨的虛榮。

在街旁幽深陰暗的巷弄裡,或是通往林野的阡陌之間,你也會看到,大部分不屬於士族階級的人,在一個物資充裕、水運發達、驛遞暢通、人口繁盛的環境裡,過著艱難的日子。絕大部分的糧米、布匹、器用、牲口都要供輸到京師,再由朝廷加以分配,供應各地軍(折衝府)、政(州縣)部門,以便啟動整個帝國的管理和運作。當大多數的人為了應付上繳的穀米、絲棉,付出勞力,應付種種名目的「公事」,而不能饘粥自足的時候,幾乎沿街的店舖都從事借貸──人人都可能有債務,家家也都有機會在周轉通貨的過程之中博取一點蠅頭小利,勉強接濟生活。他們知道:詩,本來就距離他們相當遙遠;有如一觸即破的浮泡,有如不能收拾的幻夢。

鄰近街頭的人還聽說:李姓胡商的次子是太白星下凡。他沒有跟著父兄作生意,只讀書、作詩、喝酒、以及遊歷。這孩子逐漸長大,仍然在街上晃蕩,離家之後,不但形跡漸行漸遠,也絕口不提自己的身世。人們諒解這一點,因為他們都能深切體會,如果不能將那個不成門面的商家遠遠拋擲身後,他將永遠不能打造自己的前途。

一旦來到了長街較為深遠的地方,多數的人已經不在乎這浪跡而來的人究竟是個甚麼出身了。他總在稍事逗留之處,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有僧,他看著是佛;有道,他看著是仙。動輒寫詩,將字句當作禮物,持贈每一個儘管和他只是萍水相逢的人。這在當時,還是十分罕見、且令人吃驚和感動的事──尤其是他的作品,也不尋常;似乎一點都不像朝廷裡一向鼓吹、揄揚以及獎勵的那種切合聲律格調、齊整工穩之作。

在他筆下,詩更接近街邊的謠曲。雖然也含蘊著許多經史掌故、神話異聞,顯示了作者並不缺乏古典教養。然而,他的詩還融合了庶民世界中質樸、簡白、流暢的語言;以誇張、以豪邁、以橫決奇突、荒怪恢詭的想像,勾人驚詫,引人噱歎,讓人想起矯健百端的龍,蒼茫千變的雲,洶湧萬狀的潮浪,以及高潔孤懸的明月。他讓奔流而出的詩句衝決著由科考所構築起來的格律藩籬,就像他的前輩──那個因碎琴而成名的陳子昂一樣──讓整個時代的士子為之一震,並忽然想起了:詩,原本可以如此自由。

在這條街上,自由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價值。街坊們若是聽見某詩人吟唱:「一任喧闐遶四鄰,閒忙皆是自由身」的句子之時,只會明白:他現在沒有官職了。至於詩的自由,更不為人所知所貴,看來那只是一種不為經營現實功利而拘守聲律的意圖,這意圖竟然又開向更古老的風調,也就是回返數百年前,當歌詠只維持著最簡樸的音樂感性,而仍然動搖性情,引發感悟。

至於生活,胡商之子在一篇上書之文中追憶:他曾經為了接濟那些落魄公子,在一年之內,散錢三十萬。這數字可以買三萬斗米,但是也許並不誇張。因為他雖然不事生產,還能保持「自由之身」,恐怕還得歸功於胡商到處持有的債權。他以隨手而得之、又隨手而散之的資本與詩篇,成為到處知名的詩家,縱使經由婚姻、干謁、投獻而終於成為宮廷中的文學侍從之臣,也還只能揮霍著令人激賞而不入實用的字句。

這個揮霍的年輕人可能比大多數他的同代人有著更豐富的旅遊經驗,然而,明明是即目的見聞,親身的閱歷,在他而言,都只是歷史的投影。也就是說,他所看到的街景,都只是原本沉埋在史籍之中,那些春秋、戰國、兩漢、魏晉時代的投影。在他的眼裡,全然沒有現實。

身為星宿,發為仙音,客心無住,餘響不發。街道上的人們知之越多,越覺得他陌生;就連他的妻子、兒女、知交,以及久聞其名而終於接納了他不到兩年的皇帝也不例外。他藉由詩篇,再一次地將人們淡忘的古風引進大唐,然而他卻在風中迷失了自己的身影,他對於成就一番「達則兼濟天下」的追求,也因之全然而落空。千載以下,人們居然多只記得他的名字而已。

這條街上也許還有詩人,如果他們都只剩下了名字,也就沒有人會知道:一個個號稱盛世的時代,實則往往只是以虛榮摧殘著詩。

試閱

大唐李白 少年遊
少年李白已經在十歲左右熟誦了包括《孟子》在內的儒家經典章句,他自然能夠體會,人在幼小的時候依賴和愛慕父母;也能親切體會異性美貌的魅力。至於愛護妻子究竟如何,還可以從自己的父母聚少離多的相與親即之情約略捕捉,然而,「仕則慕君, 不得於君則熱中」是一種甚麼樣的懷抱呢?這竟然是趙蕤與李白接觸之初,一個帶著衝突意味的話題,李白日後一輩子都帶著這個衝突。
趙蕤在和月娘猜謎的那天晚上,也一直回味著百多年前騰達一世的虞世南、以及三、五十年前才華豔發的盧照鄰與沈佺期。百年之間,兩代以上的詩人所寫的每一首詩歌,都像是在樹立一種聲律鏗鏘的典範,讓後來者追逐,亦步亦趨。
趙蕤每每讀之,察覺這些作品聲字咬合之間細膩的神采風姿,也同時感受到詩之為物,竟然會被完美的感動所牽制、所束縛;以致於不能脫離、不能遁逃。趙蕤十分迷惑──這些前輩詩家揄揚、倡導的詩作規模已經逐漸形成朝廷考試的準繩,「中式則取,不中式則黜」。考選所得之作,吟誦起來的確聲詞雅美,頓挫悠揚;然而,詩就是這樣了嗎?
想到這裡,他感覺自己有些悶,也有些煩躁;舉世如靜夜,沉寂漸於酣眠。而詩之為道,似在其中:在其數目何止萬千、螻蟻也似的眾生裡,就算極少數醒著的人還能翹首仰視,所能看見的,不外是一輪明月,以及那些閃亮的明星;星月之光雖然熠耀,不也遮蔽了夜幕嗎?趙蕤想問的是:難道只有那些主持典試的前輩詩家所講究的聲律格調才得以被人仰見嗎?他沒有答案,但是仍不免對廣袤的黑暗深感好奇。
月光皎潔無匹──既然家中所貯燈油不夠了,何不借月光讀詩呢?抄書的事,就留待翌日白晝再作罷。
他往袖子裡搋起好容易尋著的虞世南《伯施詠》,提著一壺新釀的濁酒,愉快地步出「子雲宅」,向那一片刻著詩句的巨石走去──彼處方圓百丈,雜樹不生,空曠明敞,到了晴夜時分,朗月當空,自東徂西,幾乎一整夜毫無蔭掩。他盤算著,拂曉微曦之前,就能夠把這集子再熟讀一過了。
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有的遭遇。
迴崖沓障凌蒼蒼
就在滿月臨頭的時刻,壺中的酒尚未飲得,他竟然聽見一陣一陣金鐵鳴擊之聲。起初,他還以為是入詩過深,幻得句中聲詞之義。隨即他發現,那敲擊之聲有著相當嚴整而明確的節奏。乍聽之下,只是簡單的清濁兩音;仔細聆聽,不但有抑有揚、有急有緩,還有反覆與迴旋之情。約略像是那些擅以啼音誘尋配偶的禽鳥。然而,禽鳥的喉舌,怎麼會發出像刀劍戈戟一般尖利的碰撞呢?
就在趙蕤猝不及防的剎那,這一片平曠之地盡頭的林子裡迸出一句話來:「道士好情懷──」這話說過半晌,又在半弧以外,林子的另一側傳出了下一句:「也好眼力。」
這人顯然不願意露面。然而趙蕤的耳力也非泛泛,他立刻聽出來:對方是本地人,但語音不純,在說「道」、「好」、「懷」諸字時,會不由自主地先把嘴咧開,顯然此人身邊長年有南方大蒙國的烏蠻族土人咻咻言語,影響了他。
轉念忖及蠻族情勢,的確令趙蕤背脊發一陣涼:烏蠻、白蠻之爭雖然還在千里之外,近十多年來已經不斷地有各部蠻人零星出奔,來到劍南道。他們都是洞明時局的素人,深知爭伐不斷,必有大亂,因而率先逃離了扎根千年的故土,流落到巴西郡來。
但是朝廷對西洱河六詔酋長之國的剿撫之議遲遲未決,坐令南方的大蒙國崛起。在趙蕤出生之後沒多久,蒙氏一酋便與白蠻所號稱的白國互相侵擾不休,一旦有衝突,便牽連無辜,循環殺戮。
在趙蕤看,十年之內,朝廷或恐就要興動大兵,前往弭平。戰事雖然在遠方蠻域,糜爛之勢尚不至於潰及此間,可是戰前戰後,一定還會有大批流亡的家戶和人丁不斷地湧入鄰近道府,那麼,這綿州恐怕也就不得安寧了。
這林中之人,即令不是蠻域來奔的流氓,也該與那樣的人頗有瓜葛罷?
「聽說道士不敬聖人。」林中之人冒出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而發話之處則更趨近了些。
趙蕤有將近大半年不與外人送迎往來,能引出「不敬聖人」的指責,可不就是前些日他隨口說的「聖人不死,大道不止」所惹起的嗎?這話,他只同一個人說起──「汝可是昌明估客李郎的後生?」
這話沒得著回音,林子的另一側又冒出來一聲:「呔呀!嗚呼呼呀!」
這是一聲既帶著驚疑、又有些玩笑意味的感歎,聽來更熟悉了,果然是烏蠻人用語。但凡是接觸過烏蠻土著的,無不熟悉,此間方圓千里之區時時可聞。這「呔呀嗚呼呼呀」是彼邦之人經常不意間脫口而出的發語之詞,有「居然」、「果爾如是」,也可以有反義:「萬不可如此」的意思。
看來,在林中藏身的,至少有兩個人。
這時,先前的一個刻意放高聲,像是專對第二人叫道:「指南?汝亦來此作甚?」
這個被喚作「指南」的,應聲答道:「也來相相神仙。」
趙蕤微微一凜,暗忖:看似第一人不知有第二人,然則林中不速之客或恐不止兩個?而子雲宅裡的月娘卻是孤伶伶一個人。無論如何,知己知彼,方可應付──他總得先把這兩個逼出來,才能得知對方有無餘黨。趙蕤當下將《伯施詠》順手一撂,提起酒壺,仰臉灌了一口,道:「某就此一壺,恰可以奉饗貴客,晚來不及共飲,休怨某慳吝。」
話還沒說完,但見林中東西兩側倏忽縱出兩條身影,掠形橫空,襟袂翩然,其勢甚疾,有如鷹隼。
我獨不得出
轉瞬之間,兩個足登烏皮靴的昂藏少年,分別站在趙蕤的面前。身量約有八尺、膀大腰圓的這一個,身著褐麻短衣,卻裁剪成城市裡近年來時興的窄袖款式,脖頸上圍了女子常繞肩聊作盛妝時用的披帛──顯然也是追隨市中少年的打扮,這後生伸手接過趙蕤的酒壺,作勢讓了讓另一個,仰臉痛飲一大口。
另一個身形不滿七尺,穿一身較寬大的布袍──稍後趙蕤看出來,並非袍子寬大,而是根本不合身;在月光下要仔細打量,才辨得清那原來是一襲僧袍。這少年直楞楞睜著一雙虎眼,看大個子友伴飲酒,看得出神有趣,竟笑,道:「指南,酒固佳,何必嗌死?」
才說著,名喚指南的大個子也給逗得笑了,笑得嗆咳起來,隨即將壺遞過去。
而這僧袍少年像是沒有酒興,雙眸一轉、掌一攤,盯著趙蕤,道:「神仙且飲。」
趙蕤還是狐疑:人都說結客少年,出沒閭里,呼嘯成群,難道今夜來的果然只有兩人?正要探問,那指南卻搶道:「汝趁夜出寺到處遊耍,莫要那些讓禿驢們知曉了?」
僧袍少年的一雙圓眼仍舊眨也不眨地凝視著趙蕤,狀若玩笑、又似挑釁地接著說:「今番倘若承蒙神仙納顧,某便不回去了。」
「汝果然是李客家的兒郎?」
「某是李白。」李白順手指了指大個子:「他是吳指南。」
「汝訪某來,必有緣故。」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來求神仙指點。」
「出欲何往?」趙蕤一面問著,一面覷了眼旁邊的吳指南,發覺他也狀似茫然,並不懂得李白話裡的意思。
「學一藝、成一業、取一官──」李白笑了:「謀一國,乃至平一天下,皆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82407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r1*****197 說:
    2015-12-18
    我讀過最讚嘆的歷史小說之一。以李白為主角,配以一生所經歷的人事物,其內容錯縱複雜迷離,是張大春又一巨作,書中人物逐一上場令人目不暇給,文字優美雋永令人讚嘆。唐代歷史一一展現,不知不覺中被作者巧思牽引,讀完第一冊後迫不及待的想知第二冊的內容,令人心生神往,可謂經典之作。推薦!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