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一個戰俘在自己墓碑前的告白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一個軍人奔赴戰場,要嘛凱旋而歸,要嘛英勇就義。怎料到,他迎來的是第三種命運。
活著,只能看著妻子嫁作他人婦;
活著,只能用死者的姓名生活;
活著,見到了自己的墓碑;
活著,比死更痛苦。
身分錯換,一生糾結,一個和《奪面雙雄》、《無間道》的主人公一樣失去姓名與榮譽的男人。
戰俘生還,生不如死,一部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肖洛霍夫名作《一個人的遭遇》一樣表現被俘軍人戰後命運的佳作。
中國第一部表現當代戰俘戰後生存狀態的軍事題材長篇小說,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第十二屆全軍文藝優秀作品獎一等獎。
一個背負汙名、重情重義的軍人,一段古希臘悲劇英雄式的遭遇
七大讀點,細品錯位人生
與子同袍,把士兵當兄弟
「戰士有事不瞞爹娘,而不敢跟領導交心,是戰士有思想問題,還是咱們對士兵沒盡到父母兄長責任?」
兄弟之義,生死託付
連長把最艱難的任務給他,是真把他當弟弟,在連長心裡全連只有他石井生才勝任這個任務。
可以承受流血,絕不蒙受恥辱
「你流過血嗎?你死過嗎?你知道身上穿七個子彈窟窿是什麼滋味嗎?」
守在愛人窗外,眼看她成為他人妻
岳天嵐家屋裡的燈突然滅了,邱夢山一屁股跌落到石條凳上。他雙手捧著頭,不想再看那個黑窗戶,他知道裡面正在發生著什麼。
世俗偏見,妻兒視他如陌路人
「我想你還是走得越遠越好,繼昌有你這個戰俘做叔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相愛不能相守,在遺書中為愛說抱歉
「天嵐:這輩子我最對不起一個人,她就是你,只能來世報答了。」
兄弟墓碑前的告白:活著比死更難
「井生,你哥我對不起你,你哥我想好好地為你活著,好好地為咱倆爭口氣。可你不知道,我活得心裡有多苦噢,誰也不把我正眼瞧,我感覺活著比死還難。」
名人推薦
《遭遇》以其對英雄主義的可貴深化、對戰爭狀態下個體生命的生存狀況的人性開掘、對傳統習俗的理性反思顯示出可貴的獨立思考品質;對人物內心矛盾的揭示,以及客觀真實的現實主義描繪,必將成為中國當代軍事文學開風氣之先、能夠走出國門、與世界經典戰爭文學對話接軌的先驅。——解放軍出版社副總編輯、人民大學文學博士 張良村
《遭遇》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它是一部具有了開拓性、現實性、批判性和文學性的軍事題材佳作。它以新文學觀念,對英雄主義內涵進行深度詮釋;它開闢了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新道路,正視戰爭環境下軍人的真實心理、情感和行為,無論戰前的複雜心態,還是戰鬥中的血腥慘烈,還是戰後遭受歧視下的苦難和生存掙扎,有一種把讀者帶入現場再現能力和敘述力量,達到了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藝術感染力,是一部令人顫慄、發人深思的作品。——解放軍總政藝術局原局長、評論家、茅盾文學獎評委 汪守德
《遭遇》對於中國當代作家,無疑是具有挑戰意味的。它所面對的,既有社會生活的容受空間的邊界,也有文學自身在處理此類題材上的經驗匱缺。於是,作品的主人公邱夢山,就必須面對著陳舊的但是根深蒂固的社會歧見,作家自己,則是要在這片荒蕪的領地上,拓展出一條富有創新性的道路。這種創新,既是時代的,也是文學的。黃國榮挑戰社會成見和文學成規,更是以今日之我挑戰昨日之我,其大器晚成,可讚可歎。——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評論家 張志忠
目錄
編輯序
名家推薦
自序
第一章 天事
第二章 天職
第三章 天功
第四章 天情
第五章 天養
第六章 天君
第七章 天官
第八章 天凶
第九章 天政
第十章 天道
序/導讀
推薦序
錯位人生,活下去就是英雄
一個男人,本來是戰場上的勇士,要成為活著的英雄或犧牲的烈士——但他做了俘虜,雖然活著回到祖國,卻過著悲慘的戰後生活。
一個男人,在新婚燕爾之時奉命出征,戰後歸來,妻子不認識他,反而嫁給了別人。
一個男人,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身分與姓名,以另一個人的身分和名字活下去。
一個男人,骨子裡是個「好人」,卻被當成「壞人」,被人們所鄙夷唾棄。
符合第一條的男人,你也許會說是肖洛霍夫的小說《一個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
符合第二條的男人,你也許會說是希臘史詩《奧德賽》中的奧德修斯。
符合第三條的男人,你也許會說是電影《變臉》中的西恩。
符合第四條的男人,你也許會說是電影《無間道》中的陳永仁。
其實,還有一個男人符合上述所有描述,他就是本書的主角邱夢山。
邱夢山是一個當代戰俘,一個因為戰爭失去了愛情的人,一個用他人姓名生活的人,一個被人們誤解、被世俗偏見傷害的人——但本書所講的,不僅是這些。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借邱夢山這一人物寫出了兩種人︰經歷了非常生存狀態之後具有了特殊性的人以及具有了特殊性之後無法再次融入日常生存狀體的人。換句話說,本書的前半部分寫了一個平凡的人因為不平凡的遭遇而變成了特殊的人,而後半部分則是寫一個具有特殊身分、希望回歸普通人而做出的努力。造成這兩種人的兩種不幸遭遇的原因,一個是戰爭,另一個則是偏見。單獨寫這兩種人的書不少,但是將二者結合起來的則很罕見。同時具有這兩種特性,會遇到這兩種遭遇的人,就是戰俘。
戰俘是一個非常複雜而特殊的概念,卻往往被人們用貼標籤化的方式去評說,在某個特定的時代,在大多數人心裡,戰俘往往就和罪犯差不多。其實,戰俘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人群。一個戰俘,且不論他是什麼原因而被俘,被俘之後的命運如何,都不得不經歷兩種錯位。
第一,是預期命運的錯位。一般而言,被俘是作戰人員,也就是軍人。軍人,尤其是看重榮譽的軍人,他對自己戰場命運的預期是勝利並生還,或者為了勝利而犧牲。但事實上,軍人還有第三種戰場命運,那就是被俘。如果被俘原因是作戰失利而非主動投敵,那麼就很少有人會去預想這種結果。所以,俘虜是一種被迫賦予的身分。本書寫到邱夢山轉業回地方到統戰部報到時,女官員用訓斥的口氣告訴他,不是她要為難他,沒有人逼他當戰俘,要是英雄回來縣委書記都會出來迎接他!邱夢山忍無可忍:「是我要當戰俘嗎?我他媽都到閻王爺那裡報到了!」這種身分錯位,是戰俘無法廻避的第一重困境。
第二,是生存目標的錯位。在戰場上,不論做出多少犧牲,戰勝敵人是最終目的。而一旦成為戰俘,並且接受了這一事實,那麼,讓自己活下去就成為最重要的事了。但是,當活下去變得重要的時候,本來在戰場上不會去考慮的問題,突然都變成了難以克服的障礙,戰後的生活對於戰俘來說,也就變成了一場幾乎無法取勝的戰役。這一點,也在本書中有所體現。當邱夢山瞭解到自己作為戰俘還活著之後,他不是慶幸自己的生還,而是馬上想到了他將要面臨的困境:他當了戰俘,岳天嵐還會愛他嗎?……就算她還勉強愛他,那他能給她幸福嗎?……要是活著回去,這輩子能帶給孩子什麼呢?……怎麼向爹娘交代,這樣活著能給爹娘和祖宗什麼呢?只能把爹娘和祖宗的臉面全都抹黑!……他又有什麼臉去見連裡的官兵,又有什麼臉去祭拜犧牲的那些戰友?這四個問題想得他沒了一點底氣,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彌漫心頭,他渾身發冷。
戰俘的這兩種錯位困境,即是戰爭與偏見,非常與日常相互碰撞的結果,使得戰俘無論能否在戰後生還,重回祖國,都無法改變悲劇的命運。
而本書主角邱夢山,除了上述的雙重錯位,他還背負著與石井生姓名互換這一身分錯位。這一錯位,最開始是偶然,但是邱夢山將錯就錯,卻是被前兩重錯位困境逼迫下做出的比如選擇。他在「自己」(其實是石井生的)墓碑前的告白,充分道出了他做出這一選擇的無奈:「……到了那邊,沒人能給我證明,我就成了你。後來想這樣可以避免給你嫂子和侄兒帶來厄運,我也就認了。回來後,沒想到政策好了,我可以繼續回部隊工作,我想恢復真名,不給你抹黑。」
讀完這部小說,相信您也會和我一樣對故事主角的坎坷遭遇唏噓不已。
我們無法以一己之力阻止戰爭,一旦戰爭來臨,總有人要上戰場,也許是我們的親朋好友,也許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能做的,是對那些從戰場回來的人懷有敬意而不是偏見,而不管他們是以何種身分回來的——畢竟,有勇氣活下來和有勇氣死去的一樣,都是英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