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聖諸葛亮(下卷):三國局中局(完結)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代神人諸葛亮的神奇智慧
三國,中國歷史上最傳奇、最精采的時代;諸葛亮,三國時期最神奇、最具智慧的蜀漢丞相,號稱「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
諸葛亮才智過人,奇謀迭出,《三國演義》為他編造了不少出神入化的情節,民間傳說則替他披上了一層層神秘面紗。
有人說他是智慧的化身,有人說他「狀多智而近妖」,也有人說他是典型的權術家,他為什麼會被神化呢?他到底有哪些過人的智慧,如何與三國群雄鬥智鬥力,又如何寫下算無遺策、用兵如神的傳奇?
本書特色
諸葛亮,一個彪炳史冊的智慧化身,一個德才兼備的千古典範,留給後世的則是「狀多智而近妖」的神人形象。
但是,這些神秘形象大都來自《三國演義》的誇張杜撰,草船借箭、祭東風、燒赤壁、空城計、八陣圖……等出神入化的的奇謀與發明;千百年來,真實的諸葛亮就在這些神奇的傳說與故事包圍下,披上一層層神秘面紗。
歷史上,一代神諸葛亮的真實面貌究竟如何?又做過哪些神奇的事蹟?他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書寫下算無遺策、用兵如神的傳奇?又如何出謀劃策,協助劉備在混亂的三國時代雄霸一方?
有人說他是傳統智慧的化身,有人說他是權術家的典型,有人說他剛正不阿,有人說他嚴苛酷刑,有人說他心懷天下,有人說他窮兵黷武……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諸葛亮是三國時代最獨特的人物之一,本書以全新的視角、風趣的表法,對諸葛亮波瀾壯闊的一生進行論述,還原這個足智多謀、鞠躬盡瘁的蜀漢丞相。
透過本書,讀者在品味諸葛亮奮鬥經歷的過程中,同時也將體會他如何在三國名利場中搏鬥,並對當時的社會、人文、經濟、軍事等內容有更深入的瞭解。
.黃承彥的一句話,讓自己的女兒背上了「醜女」的名聲。直到今天,大家都認為諸葛亮的老婆是一個醜女。實際上,他的老婆並不醜。那只是黃承彥為了試探他使出的一個小計謀。
.「隆中對」為什麼讓劉備茅塞頓開?原因是諸葛亮對天下大勢做了戰略性的高度概括,同時提出具體的操作步驟,而且對天下形勢進行科學的分析。對劉備應該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進行探討,可說是劉備邁向成功的第一個綱領性的文獻。
.《三國演義》為諸葛亮安排了一個經典的場景:舌戰群儒!很遺憾的,這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因為當時孫權還沒決定是否聯合劉備對抗曹操,諸葛亮到東吳屬於秘密外交,不可能站在朝堂上,把東吳的文武群臣一頓洗涮。
.從西元二一四年進入成都,到西元二二七年開始北伐,這十三年時間,是諸葛亮集中精力治理蜀漢的時期。諸葛亮治理蜀漢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獨特的「窮人經濟學」。
.諸葛亮對劉備的決策有很大影響力。可是,在劉備東征過程中,諸葛亮並未苦勸劉備。趙雲勸了,劉備沒有理睬:秦宓勸了,蹲了監獄。以諸葛亮的智慧,當然知道盛怒之下的劉備必定會東征,勸了只會招致劉備反感。
序/導讀
【編輯室推薦】
《智聖諸葛亮》與以往嚴肅枯燥的歷史題材書籍不同,全書採用詼諧流暢而又極富現代化的語言敘述評論諸葛亮的一生,讀來令人莞爾,並且受益良多。作者以大量詳實的史料為依據,用幽默的筆調,評析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以及對三國歷史的影響,揭開近一代偉大政治家、戰略家的神秘面紗,還原最真實諸葛亮……
試閱
1.益州人傻錢多
諸葛亮建議劉備嚴詞拒絕,如果孫權一定要取西川,則堅決不讓孫權軍隊經過荊州。他認為,奪取益州必須是劉備方面獨立的行為。
如果說劉表統治下的荊州是一塊人人垂涎的肥肉,那麼在荊州西面的益州就是一塊超大肥肉。
益州在劉璋統治之下,特權階級橫行,民不聊生。史書上用「劉璋暗弱」、「昏庸愚鈍」來形容,一系列的貶義詞昭示著一個事實:這裡地大物博、人傻錢多,速來!
諸葛亮想得到益州,這在「隆中對」裡已經寫好了。
孫權也想得到益州,周瑜在死前已經做了戰略安排。
曹操也想得到益州,而且已經動手,他將曹仁、曹洪安排在荊州,自己也不怕身子骨吃不消,親自帶著隊伍直取關中,打得西涼大將韓遂、馬超躲到漢中張魯那邊去了。曹操想從漢中方向打通到益州的路,然後再對荊州和東吳形成大包圍圈。
這時候,孫權不失時機地給劉備送來了一封信,先是敘述了孫劉兩家交好的重要性(畢竟自己的妹子在劉備這兒,兩家人還算親家呢)。當然,這些都是場面話,孫權最主要的目的是遵照周瑜的遺願西伐益州。
但尷尬的是,魯肅已經撤出了江陵,將江陵借給了劉備,這樣西出益州就不方便了,必須得經過劉備的地盤。因此,孫權寫這封信的意思就是,跟劉備商量,要不咱們哥兒倆一起去益州,吃劉璋這塊肥肉?
孫權在信中很有緊迫感地寫道:「曹操得蜀,則荊州危矣!」意思是說,曹操如果捷足先登,拿下四川,荊州就完了,你看著辦吧!
劉備趕緊召開會議,研究如何給孫權寫回信。有很多人說,這很好啊,大家一起往西川,佔領益州,這樣可以斷了曹操的念想,還可以維持孫劉兩家的聯盟關係。孫劉兩家可以一起經營益州,不是很好嗎?再說,現在僅僅靠荊州士兵的力量,恐怕拿下益州是很吃力的。
聽上去挺有道理。
荊州主簿殷觀強烈反對上述建議,理由很簡單:「若為吳之先驅,進未能克蜀,退必為吳所乘,則大勢去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跟東吳一起去攻打益州,能拿下益州,那也是吳國的功勞;如果拿不下來,東吳士兵趁機在荊州賴著不走,那樣一切都就完了。因為東吳要攻打益州,必須要經過荊州,從荊州長驅直入。面對雙方爭論,諸葛亮始終沒有發言。這跟他一貫的謹慎個性是有關的,當他要發言的時候,也就標誌著他對這件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看法。諸葛亮一般是不會將還沒有成熟的方案端出來的。
孫權的這封信讓諸葛亮眉頭緊鎖,他深深地知道,維護與孫權的聯盟關係對劉備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他也知道,如果跟孫權一起去取益州,那麼「隆中對」跨有荊益兩州的戰略目標將成為泡影。
諸葛亮必須要找到一個平衡。經過再三思考,諸葛亮建議劉備嚴詞拒絕,如果孫權一定要取西川,則堅決不讓孫權軍隊經過荊州。他認為,奪取益州必須是劉備方面獨立的行為。至於什麼時候可以去取益州,現在還不知道。
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給孫權回了信。
在信中,劉備說:「東吳到益州幾千里,就是孫武再世恐怕都無濟於事,更何況現在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隨時關注著東吳軍隊的動向,豈會坐視東吳攻取益州而無動於衷嗎?再說,現在劉璋也相當於是我們的同盟,同盟之間無緣無故打起來,這樣給曹操以可乘之機,可不是一個好辦法!」
孫權一看回信,便知道劉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拿曹操來嚇唬人,真當我孫權是三歲小孩!但是,客觀地說,劉備說得沒有錯啊,當時的劉璋確實算他們的盟友。
劉璋這傢伙是個標準的牆頭草,看誰失勢就踩誰一腳,看誰得勢就拍誰的馬屁。當初,劉璋看到曹操攻下了荊州,勢不可當,於是趕快向曹操稱臣。曹操赤壁戰敗,短短兩年時間,劉璋馬上改變了風向,向曹操宣戰,將「曹賊」罵了個狗血噴頭!
孫權決定不管那麼多,直接來硬的,叫孫瑜派水軍進駐夏口。結果,劉備不讓吳軍通過,孫權碰了一鼻子灰。
劉備還撂了一句狠話:「你們要能得益州,我發誓,我就披髮入山!天下人可以做證!」劉備不是一個光耍嘴皮子的人,也有很多實際的行動。比如,讓關羽屯於江陵,張飛駐紮在秭歸,諸葛亮據南郡,自己則駐紮在公安。這就擺明了不讓孫權過荊州取西川,將益州這塊肥肉暫時留在那兒,不讓別人去啃。
2.兩個醜男人成了劉備的幸運星
張松滿懷激情來到荊州見曹操,結果人家根本就不理。怎麼回去怎麼交差呢?張松定神一想,決定去見見劉備。沒想到劉皇叔雪中送炭,張松心裡真是溫暖啊!諸葛亮之所以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不僅僅在於他自身的智慧和才幹。
劉備自從有了諸葛亮,短短四五年,事業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諸葛亮除能幹之外,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人品。比如,當外表醜陋的龐統沒有得到劉備重用時,諸葛亮親自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尤其是他們兩人才智相當,還是職場上的競爭對手。諸葛亮沒有將競爭對手雪藏,而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向自己的上司劉備舉薦龐統。
龐統獲得重用,一下子就製造了一個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被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那便是隨劉備入川。在說劉備入川之前,我們必須談一些前因後果。你就會發現,歷史有時候真的就是一連串偶然造成的。
先來看看另外一個長得很醜的人:張松。
張松有一個哥哥叫張肅,長得一表人才,張松腦子靈光,卻長得十分難看。
曹操南下荊州進行北方大掃蕩的時候,漢中的張魯和益州的劉璋也沒閑著,兩人正,在死磕。
後來,張魯見曹操初定北方,趕快拍曹操馬屁。
劉璋也不甘示弱,接著向曹操致意,表示願意臣服。為了表明自己的赤子之心,劉璋派張肅帶著幾百號人和很多蜀中珍玩去給曹操助威。曹操高興啊,劉璋這小子真懂事,於是給了劉璋一個振武將軍的榮譽稱號。益州劉璋服軟之後,曹操的氣勢無比壯盛,心想,現在天下,我曹阿瞞已經占了大半。
當曹操拿下荊州,劉備倉皇出逃之後,劉璋更是大開眼界,決定全面、徹底地投向曹操,這一次,劉璋又派了一個人去見曹操,向曹操表示友好之意。這個人就是張肅的弟弟張松。
張松滿懷激情去見曹操,結果曹操見張松賊眉鼠眼,一副小人的樣子,根本不想理他。最關鍵的是,這時候的曹操認為取得天下已經成為定局,不再需要劉璋這小子了。再看張松那副惹人厭的樣子,曹操更懶得說話了。
長得醜也不是我的錯,誰願意長成這副德性!張松由於長得醜,打小就受到很多人嘲笑,自信心嚴重受到了傷害,特別自卑。特別自卑的人,特別容易走極端,更可怕的是,這個走極端的人腦瓜子還不是一般靈光。
張松滿懷激情來到荊州見曹操,結果人家根本就不理。
怎麼回去怎麼交差呢?張松定神一想,決定去見見劉備。沒想到劉備熱情地接待了他,一點都不嫌他長得醜。劉皇叔雪中送炭,張松心裡真是溫暖啊!不久,張松回益州覆命。可以想像,張松將曹操描述得十惡不赦,將劉備描述成劉家的天使,還帶來了劉備對老哥劉璋的深情問候。
劉璋一聽,不禁很納悶!你老哥張肅上一回去見曹操,說這曹操如何兵精糧足,將來的天下一定是曹操的,怎麼還不到一年時間,你張松得到的結論卻是完全相反的?怎麼回事啊?
不能怪劉璋腦筋不夠用,他哪能知道事情的緣由,就是曹操欠張松一頓飯、一個尊重而已。
這時候,就是張松發揮辯才鬼扯的時候了。在辯論這方面,張肅絕對不是弟弟張松的對手。最後的結果是劉璋聽了張松的話,將荊州的劉備當成自己的鐵哥們兒。
幾乎在同一時間,諸葛亮鑑於可能需要向益州用兵這一現實,推舉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地位跟自己一樣。剛剛獲得任命的龐統向劉備建議道:「現在荊州地區不再像以前那樣富庶平靜了,經歷了戰火,人民生活十分艱難;而當初匯聚到荊州的眾多人才,現在已經流散各地。
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想完全靠荊州這塊土地來贏得天下,那是不可能的。現在亟須開闢新的根據地,那就是益州。這裡有天府之國的稱謂,是一個可以借重的地方!宜早圖之!」
劉備聽了龐統的建議,疑惑地說道:「我們的敵人是曹操,這些年,我所做的就是跟曹操所做的不一樣。曹操急功近利,我則寬和;曹操重視強權,我則講究仁愛;曹操講詭詐,我則講忠誠。再說,我跟孫權、劉璋有過承諾,我擔心這樣做,很可能失信於天下,而且我自己的形象也會受到影響!」
龐統卻不認同劉備的觀點,龐統對劉備端出了「人民權利至上論」,說道:「軍國大事講究權變,不能讓一些固有觀念約束了自己,兼併不道義的國家,是春秋五霸之功業也,只要在奪得政權之後,對人民施行仁政,讓人民安居樂業,這就不算是失信於天下!再說,現在不取西川,等到曹操和孫權參與進來之後,一切就晚了!」
劉備聽了龐統的論述之後,還是有一些顧慮,畢竟他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擔心自己的形象受到損害。不過,這時候,曹操給劉備送來了一個重大的禮物,這個禮物的名字叫:機會。
3.劉璋引狼入室
法正要求劉璋允許劉備帶兵入蜀協助保衛益州,理由還是曹操和張魯。劉璋一聽這兩個人的名字就頭疼,同意劉備入蜀。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春天,曹操讓自己的兒子曹丕擔任五官中郎將,開府治事。這個職位相當於副宰相,這是曹操想篡奪政權的強烈信號。
三月份,還是一個乍暖還寒的時候,曹操決定對西北軍閥用兵,馬超、韓遂等人是討伐的對象。不過,曹操打出的口號卻是討伐張魯。看看曹操排出將帥名單,就知道曹操氣勢很盛,夏侯淵、徐晃、鍾繇等赫然在列。
聽說老曹要討伐自己,張魯嚇得直哆嗦。
或許你會納悶,曹操討伐張魯,跟劉璋有什麼關係?跟劉備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這就是典型的蝴蝶效應。
曹操說要打張魯,給了張松恐嚇劉璋的機會。張松對劉璋說:「曹操來者不善,不只是想對張魯用兵,根本目的在於打通漢中,向益州進發!假設曹操真的打到益州來,我們能夠抵擋嗎?」
劉璋想了想,跟曹操比起來,自己真不算什麼,於是對張松說:「這我也知道啊,問題是有什麼辦法抵擋曹操呢?」
張松還記得,在自己因為相貌醜被曹操羞辱之後,劉備對自己的熱情款待。從來沒有一個人對自己這樣的醜人這麼好過,這麼貼心過。於是,張松發揮了口才,答道:「劉豫州跟主公你同是皇室宗親,你們都姓劉,都是曹操的死敵。而且,劉豫州現在兵精糧足,善於用兵,如果請他來先攻擊張魯,拿下漢中,這樣益州就強大了。即使曹操來了,咱們也不怕了。」
劉璋想了想,是啊,劉備是咱的同宗兄弟,而且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替我阻止了孫權入侵,還十分仗義地發出了「披髮入山」的誓言。於是,劉璋下定決心,要劉備入蜀幫忙。
對劉備來說,天上掉下了餡餅!
張松向劉璋建議說:「不如讓法正親自去一趟荊州,敦請劉豫州來益州幫忙。」
劉璋答應了。
法正是陜西扶風人,名字的意思就是做人正直、品德端莊。只不過,這哥們做的事實在辜負了他的名字。法正在老家陜西鬧饑荒的時候,來到天府之國益州避難,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後來很有名的人物孟達。
法正學問確實不錯,但不是頂尖的。這種人的特點是總覺得自己很是聰明,常常有種懷才不遇的感覺。他看不起人,人際關係自然不好。但是法正卻跟張松關係十分不錯。一是張松比較聰明,法正不得不服,二是張松的官職比法正要大。張松當時是益州別駕,相當於四川省委秘書長,法正只不過一個軍議校尉的閒職。這兩個人常常在一起聊天,感歎時運不濟,才華不能得到施展。按理說,張松做到了益州別駕,應該很知足了。不過,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張松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大的發展才對。
於是,張松跟法正兩個一壺酒一番感歎!他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瞧不起劉璋,覺得劉璋這人只不過承襲他老爸劉焉的餘蔭,實在沒有本事。他娘的,我們這麼聰明,為什麼得接受笨蛋領導。
引狼入室的事,張松為什麼不去啊?
主要是心虛,張松跟劉備之間有很多見不得人的暗盤,這種事不能由自己出面去幹。
法正很明白張松的心思,堅決推辭。他們兩人這麼做的目的是唱雙簧,不要讓投降造反的事情走漏風聲。
益州牧劉璋這個人很執著,法正不願去,他就偏要法正去,態度很是堅決。最後,法正裝出一副很無辜的樣子,沒辦法,恭敬不如從命了。
法正帶著幾個隨從出發了,目的地是荊州的江陵。
劉備接見了法正,熱情地款待他。法正太感動了。為什麼呢?
因為這時候的法正,依舊是一個小小的軍議校尉,只是一個軍中參謀而已,竟然得到了名滿天下的劉備接見和熱情款待,就好像受到了總統的接見,並且和總統共進晚餐一樣。
但劉備可不是慈善家。酒喝得差不多的時候,龐統便給劉備使了個眼色,劉備明白了,便問了蜀中的錢糧和軍事設施的佈置等問題。這些都是機密,但法正被感動著,什麼都如實說了。一頓酒就得到了很多間諜玩命都刺探不到的情報,太值了。
毫無意外,法正回去之後,將劉備描述成了一個舉世難得,能夠匡扶漢室的好漢,一個重情重義的大英雄!法正的說詞打動了劉璋,這麼偉大的人物,不去向他致敬怎麼說得過去?
於是,劉璋要法正帶著四千士兵和無數的金銀前去協助劉備。這時候的法正恐怕與劉備已經有了秘密協定,法正到荊州待了一段時間,跟張松一合計,咱們不要跟著劉璋這個窩囊的傢伙了,換一個主子吧。
法正回到成都,面見劉璋,要求劉璋允許劉備帶兵入蜀協助保衛益州,理由還是曹操和張魯。劉璋一聽這兩個人的名字就頭疼!這時候,張松也跟著幫腔,劉璋招架不住,同意劉備入蜀。
或許你會納悶,益州就沒有明白人了嗎?益州當然有明白人,比如劉巴,比如益州主簿黃權,問題是,劉璋根本不聽明白人的話。於是,法正又一次來到了荊州,鄭重邀請劉備前去幫助劉璋攻打漢中張魯,這是一次光明正大的邀請。
4.諸葛亮的建議
劉備對荊州的佈置,真正用意是將荊州守軍作為第二梯隊,必要時隨時進入益州。因此,劉備將諸葛亮、趙雲、張飛放在長江之上,隨時待命。
法正再一次到來,劉備自然沒有虧待他。法正又是一陣感動,一狠心,決定乾脆做小人做到底。他對劉備說:「以將軍的能幹和英明,再加上有益州別罵張松做內應,要拿下益州易如反掌。到那時,將軍再以益州作為基地,就能實現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的願望了。」
說這話的時候,只有劉備在場,連諸葛亮都不知道。
不過,聰明的龐統一看法正又來了,就知道進取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此時的諸葛亮在臨蒸,負責荊南三郡的政務。但對於進取益州的大事,不可能不聽一下諸葛亮的建議。劉備於是給諸葛亮去了一封信,叫他火速前來江陵。
天上掉下來大餡餅,得好好商量怎麼吃下去。
在這次會議上,諸葛亮向劉備建議道:進取益州的隊伍,應該以新加入的將領為主。這樣可以讓劉璋放心,給劉璋一個「有限目的」的感覺。再說,荊州還需要有重兵把守,北防曹操,東防孫權。
經過劉備、諸葛亮、龐統反覆磋商,將進入益州的隊伍確定了下來。
總指揮:劉備
總參謀長:龐統
前軍總指揮:黃忠
中軍總指揮:劉備,劉封、關平為領隊
後軍總指揮:魏延
劉備將諸葛亮留下來防守荊州,是對荊州的重視,而讓龐統跟隨自己進取益州,則充分體現了十分善於運用人才。龐統和諸葛亮相比,膽大心細,特別適合攻城拔寨。諸葛亮則是謹慎聰慧,特別適合經營。
劉備對荊州的部署,充分顯示了現階段劉備政權對諸葛亮的倚重。這個時候,諸葛亮的位階還沒有關羽高,但是在劉備心中的重要性卻遠高於關羽。我們看一看劉備對荊州守軍的安排就知道了。
江陵總指揮:諸葛亮(統轄荊州及荊南三郡的安全)
北軍前哨:關羽
長江巡守:張飛
公安總指揮:趙雲
只要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劉備對荊州的佈置,真正用意是將荊州守軍作為第二梯隊,必要時隨時進入益州。因此,劉備將諸葛亮、趙雲、張飛放在長江之上,隨時待命。劉備帶著一萬多人朝蜀中進發了,法正隨行。由於有了益州牧劉璋頒發的特別護照,劉備進入蜀中頗有「入境如歸」的感覺。這是一種很奇怪的親切感,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竟然有人熱烈歡迎野心份子帶著軍隊去自己的地盤。
這一萬多人一路上浩浩蕩蕩,在蜀中引發了很多議論。黃權、王累,還有巴郡太守嚴顏等人都勸劉璋暗中留一手,以防生變:「劉備恐怕是來者不善。請劉備來益州,猶如引虎自衛啊!」
劉璋聽到了這些議論,但是不好反悔。再說,劉備帶的兵不多,而且是新近投降的黃忠、魏延等人,並沒有帶關羽、張飛等兄弟,應該不是來幹架、併吞的。諸葛亮的建議奏效,劉璋心裡寬慰了許多,因此沒有採納嚴顏等人的意見。
就這樣,劉備很快就來到了涪城,距成都三百多公里。
在涪城,劉備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劉璋為了顯示誠意,特地從成都趕來,率領大軍三萬多人,浩浩蕩蕩地到了涪城,迎接劉豫州兄弟。
鳴炮,擁抱。咱們劉家的兄弟總算見面了。
劉璋陪劉備聊天、飲酒,態度比親兄弟還親,渾然不知道有人正暗中密謀,準備把他砍了。
劉璋手下負責接待的,就是當初跟法正一起逃難到益州的孟達。孟達見了龐統,帶來了成都城裡張松的意見,希望劉備趁機殺了劉璋,免得夜長夢多。龐統表示很贊同,並暗中將張松的意思轉告了劉備。
劉備一聽,很嚴正地拒絕了:「這是一件大事,不可倉促行事!」
龐統有些懊惱,認為現在確實是殺劉璋的好時機。
客觀地說,劉備在這時候不殺劉璋,是有深層次的考慮的。首先,初來乍到,就開殺戒,把熱烈歡迎自己的劉璋剁了,很可能引發益州民眾激變,前功盡棄。其次,劉備只有一萬人馬,劉璋的人馬是他的三倍,殺了劉璋,萬一益州軍隊群起報復,打得贏人家嗎?張松為什麼急於讓劉備殺掉劉璋,那是因為張松擔心自己賣國的行為被發現。
綜合考慮之下,劉備拒絕了張松和孟達的建議。
諸葛亮建議劉備嚴詞拒絕,如果孫權一定要取西川,則堅決不讓孫權軍隊經過荊州。他認為,奪取益州必須是劉備方面獨立的行為。
如果說劉表統治下的荊州是一塊人人垂涎的肥肉,那麼在荊州西面的益州就是一塊超大肥肉。
益州在劉璋統治之下,特權階級橫行,民不聊生。史書上用「劉璋暗弱」、「昏庸愚鈍」來形容,一系列的貶義詞昭示著一個事實:這裡地大物博、人傻錢多,速來!
諸葛亮想得到益州,這在「隆中對」裡已經寫好了。
孫權也想得到益州,周瑜在死前已經做了戰略安排。
曹操也想得到益州,而且已經動手,他將曹仁、曹洪安排在荊州,自己也不怕身子骨吃不消,親自帶著隊伍直取關中,打得西涼大將韓遂、馬超躲到漢中張魯那邊去了。曹操想從漢中方向打通到益州的路,然後再對荊州和東吳形成大包圍圈。
這時候,孫權不失時機地給劉備送來了一封信,先是敘述了孫劉兩家交好的重要性(畢竟自己的妹子在劉備這兒,兩家人還算親家呢)。當然,這些都是場面話,孫權最主要的目的是遵照周瑜的遺願西伐益州。
但尷尬的是,魯肅已經撤出了江陵,將江陵借給了劉備,這樣西出益州就不方便了,必須得經過劉備的地盤。因此,孫權寫這封信的意思就是,跟劉備商量,要不咱們哥兒倆一起去益州,吃劉璋這塊肥肉?
孫權在信中很有緊迫感地寫道:「曹操得蜀,則荊州危矣!」意思是說,曹操如果捷足先登,拿下四川,荊州就完了,你看著辦吧!
劉備趕緊召開會議,研究如何給孫權寫回信。有很多人說,這很好啊,大家一起往西川,佔領益州,這樣可以斷了曹操的念想,還可以維持孫劉兩家的聯盟關係。孫劉兩家可以一起經營益州,不是很好嗎?再說,現在僅僅靠荊州士兵的力量,恐怕拿下益州是很吃力的。
聽上去挺有道理。
荊州主簿殷觀強烈反對上述建議,理由很簡單:「若為吳之先驅,進未能克蜀,退必為吳所乘,則大勢去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跟東吳一起去攻打益州,能拿下益州,那也是吳國的功勞;如果拿不下來,東吳士兵趁機在荊州賴著不走,那樣一切都就完了。因為東吳要攻打益州,必須要經過荊州,從荊州長驅直入。面對雙方爭論,諸葛亮始終沒有發言。這跟他一貫的謹慎個性是有關的,當他要發言的時候,也就標誌著他對這件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看法。諸葛亮一般是不會將還沒有成熟的方案端出來的。
孫權的這封信讓諸葛亮眉頭緊鎖,他深深地知道,維護與孫權的聯盟關係對劉備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他也知道,如果跟孫權一起去取益州,那麼「隆中對」跨有荊益兩州的戰略目標將成為泡影。
諸葛亮必須要找到一個平衡。經過再三思考,諸葛亮建議劉備嚴詞拒絕,如果孫權一定要取西川,則堅決不讓孫權軍隊經過荊州。他認為,奪取益州必須是劉備方面獨立的行為。至於什麼時候可以去取益州,現在還不知道。
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給孫權回了信。
在信中,劉備說:「東吳到益州幾千里,就是孫武再世恐怕都無濟於事,更何況現在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隨時關注著東吳軍隊的動向,豈會坐視東吳攻取益州而無動於衷嗎?再說,現在劉璋也相當於是我們的同盟,同盟之間無緣無故打起來,這樣給曹操以可乘之機,可不是一個好辦法!」
孫權一看回信,便知道劉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拿曹操來嚇唬人,真當我孫權是三歲小孩!但是,客觀地說,劉備說得沒有錯啊,當時的劉璋確實算他們的盟友。
劉璋這傢伙是個標準的牆頭草,看誰失勢就踩誰一腳,看誰得勢就拍誰的馬屁。當初,劉璋看到曹操攻下了荊州,勢不可當,於是趕快向曹操稱臣。曹操赤壁戰敗,短短兩年時間,劉璋馬上改變了風向,向曹操宣戰,將「曹賊」罵了個狗血噴頭!
孫權決定不管那麼多,直接來硬的,叫孫瑜派水軍進駐夏口。結果,劉備不讓吳軍通過,孫權碰了一鼻子灰。
劉備還撂了一句狠話:「你們要能得益州,我發誓,我就披髮入山!天下人可以做證!」劉備不是一個光耍嘴皮子的人,也有很多實際的行動。比如,讓關羽屯於江陵,張飛駐紮在秭歸,諸葛亮據南郡,自己則駐紮在公安。這就擺明了不讓孫權過荊州取西川,將益州這塊肥肉暫時留在那兒,不讓別人去啃。
2.兩個醜男人成了劉備的幸運星
張松滿懷激情來到荊州見曹操,結果人家根本就不理。怎麼回去怎麼交差呢?張松定神一想,決定去見見劉備。沒想到劉皇叔雪中送炭,張松心裡真是溫暖啊!諸葛亮之所以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不僅僅在於他自身的智慧和才幹。
劉備自從有了諸葛亮,短短四五年,事業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諸葛亮除能幹之外,最讓人敬佩的是他的人品。比如,當外表醜陋的龐統沒有得到劉備重用時,諸葛亮親自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尤其是他們兩人才智相當,還是職場上的競爭對手。諸葛亮沒有將競爭對手雪藏,而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向自己的上司劉備舉薦龐統。
龐統獲得重用,一下子就製造了一個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被載入歷史的重大事件,那便是隨劉備入川。在說劉備入川之前,我們必須談一些前因後果。你就會發現,歷史有時候真的就是一連串偶然造成的。
先來看看另外一個長得很醜的人:張松。
張松有一個哥哥叫張肅,長得一表人才,張松腦子靈光,卻長得十分難看。
曹操南下荊州進行北方大掃蕩的時候,漢中的張魯和益州的劉璋也沒閑著,兩人正,在死磕。
後來,張魯見曹操初定北方,趕快拍曹操馬屁。
劉璋也不甘示弱,接著向曹操致意,表示願意臣服。為了表明自己的赤子之心,劉璋派張肅帶著幾百號人和很多蜀中珍玩去給曹操助威。曹操高興啊,劉璋這小子真懂事,於是給了劉璋一個振武將軍的榮譽稱號。益州劉璋服軟之後,曹操的氣勢無比壯盛,心想,現在天下,我曹阿瞞已經占了大半。
當曹操拿下荊州,劉備倉皇出逃之後,劉璋更是大開眼界,決定全面、徹底地投向曹操,這一次,劉璋又派了一個人去見曹操,向曹操表示友好之意。這個人就是張肅的弟弟張松。
張松滿懷激情去見曹操,結果曹操見張松賊眉鼠眼,一副小人的樣子,根本不想理他。最關鍵的是,這時候的曹操認為取得天下已經成為定局,不再需要劉璋這小子了。再看張松那副惹人厭的樣子,曹操更懶得說話了。
長得醜也不是我的錯,誰願意長成這副德性!張松由於長得醜,打小就受到很多人嘲笑,自信心嚴重受到了傷害,特別自卑。特別自卑的人,特別容易走極端,更可怕的是,這個走極端的人腦瓜子還不是一般靈光。
張松滿懷激情來到荊州見曹操,結果人家根本就不理。
怎麼回去怎麼交差呢?張松定神一想,決定去見見劉備。沒想到劉備熱情地接待了他,一點都不嫌他長得醜。劉皇叔雪中送炭,張松心裡真是溫暖啊!不久,張松回益州覆命。可以想像,張松將曹操描述得十惡不赦,將劉備描述成劉家的天使,還帶來了劉備對老哥劉璋的深情問候。
劉璋一聽,不禁很納悶!你老哥張肅上一回去見曹操,說這曹操如何兵精糧足,將來的天下一定是曹操的,怎麼還不到一年時間,你張松得到的結論卻是完全相反的?怎麼回事啊?
不能怪劉璋腦筋不夠用,他哪能知道事情的緣由,就是曹操欠張松一頓飯、一個尊重而已。
這時候,就是張松發揮辯才鬼扯的時候了。在辯論這方面,張肅絕對不是弟弟張松的對手。最後的結果是劉璋聽了張松的話,將荊州的劉備當成自己的鐵哥們兒。
幾乎在同一時間,諸葛亮鑑於可能需要向益州用兵這一現實,推舉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地位跟自己一樣。剛剛獲得任命的龐統向劉備建議道:「現在荊州地區不再像以前那樣富庶平靜了,經歷了戰火,人民生活十分艱難;而當初匯聚到荊州的眾多人才,現在已經流散各地。
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權,想完全靠荊州這塊土地來贏得天下,那是不可能的。現在亟須開闢新的根據地,那就是益州。這裡有天府之國的稱謂,是一個可以借重的地方!宜早圖之!」
劉備聽了龐統的建議,疑惑地說道:「我們的敵人是曹操,這些年,我所做的就是跟曹操所做的不一樣。曹操急功近利,我則寬和;曹操重視強權,我則講究仁愛;曹操講詭詐,我則講忠誠。再說,我跟孫權、劉璋有過承諾,我擔心這樣做,很可能失信於天下,而且我自己的形象也會受到影響!」
龐統卻不認同劉備的觀點,龐統對劉備端出了「人民權利至上論」,說道:「軍國大事講究權變,不能讓一些固有觀念約束了自己,兼併不道義的國家,是春秋五霸之功業也,只要在奪得政權之後,對人民施行仁政,讓人民安居樂業,這就不算是失信於天下!再說,現在不取西川,等到曹操和孫權參與進來之後,一切就晚了!」
劉備聽了龐統的論述之後,還是有一些顧慮,畢竟他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擔心自己的形象受到損害。不過,這時候,曹操給劉備送來了一個重大的禮物,這個禮物的名字叫:機會。
3.劉璋引狼入室
法正要求劉璋允許劉備帶兵入蜀協助保衛益州,理由還是曹操和張魯。劉璋一聽這兩個人的名字就頭疼,同意劉備入蜀。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春天,曹操讓自己的兒子曹丕擔任五官中郎將,開府治事。這個職位相當於副宰相,這是曹操想篡奪政權的強烈信號。
三月份,還是一個乍暖還寒的時候,曹操決定對西北軍閥用兵,馬超、韓遂等人是討伐的對象。不過,曹操打出的口號卻是討伐張魯。看看曹操排出將帥名單,就知道曹操氣勢很盛,夏侯淵、徐晃、鍾繇等赫然在列。
聽說老曹要討伐自己,張魯嚇得直哆嗦。
或許你會納悶,曹操討伐張魯,跟劉璋有什麼關係?跟劉備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這就是典型的蝴蝶效應。
曹操說要打張魯,給了張松恐嚇劉璋的機會。張松對劉璋說:「曹操來者不善,不只是想對張魯用兵,根本目的在於打通漢中,向益州進發!假設曹操真的打到益州來,我們能夠抵擋嗎?」
劉璋想了想,跟曹操比起來,自己真不算什麼,於是對張松說:「這我也知道啊,問題是有什麼辦法抵擋曹操呢?」
張松還記得,在自己因為相貌醜被曹操羞辱之後,劉備對自己的熱情款待。從來沒有一個人對自己這樣的醜人這麼好過,這麼貼心過。於是,張松發揮了口才,答道:「劉豫州跟主公你同是皇室宗親,你們都姓劉,都是曹操的死敵。而且,劉豫州現在兵精糧足,善於用兵,如果請他來先攻擊張魯,拿下漢中,這樣益州就強大了。即使曹操來了,咱們也不怕了。」
劉璋想了想,是啊,劉備是咱的同宗兄弟,而且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替我阻止了孫權入侵,還十分仗義地發出了「披髮入山」的誓言。於是,劉璋下定決心,要劉備入蜀幫忙。
對劉備來說,天上掉下了餡餅!
張松向劉璋建議說:「不如讓法正親自去一趟荊州,敦請劉豫州來益州幫忙。」
劉璋答應了。
法正是陜西扶風人,名字的意思就是做人正直、品德端莊。只不過,這哥們做的事實在辜負了他的名字。法正在老家陜西鬧饑荒的時候,來到天府之國益州避難,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後來很有名的人物孟達。
法正學問確實不錯,但不是頂尖的。這種人的特點是總覺得自己很是聰明,常常有種懷才不遇的感覺。他看不起人,人際關係自然不好。但是法正卻跟張松關係十分不錯。一是張松比較聰明,法正不得不服,二是張松的官職比法正要大。張松當時是益州別駕,相當於四川省委秘書長,法正只不過一個軍議校尉的閒職。這兩個人常常在一起聊天,感歎時運不濟,才華不能得到施展。按理說,張松做到了益州別駕,應該很知足了。不過,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張松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大的發展才對。
於是,張松跟法正兩個一壺酒一番感歎!他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瞧不起劉璋,覺得劉璋這人只不過承襲他老爸劉焉的餘蔭,實在沒有本事。他娘的,我們這麼聰明,為什麼得接受笨蛋領導。
引狼入室的事,張松為什麼不去啊?
主要是心虛,張松跟劉備之間有很多見不得人的暗盤,這種事不能由自己出面去幹。
法正很明白張松的心思,堅決推辭。他們兩人這麼做的目的是唱雙簧,不要讓投降造反的事情走漏風聲。
益州牧劉璋這個人很執著,法正不願去,他就偏要法正去,態度很是堅決。最後,法正裝出一副很無辜的樣子,沒辦法,恭敬不如從命了。
法正帶著幾個隨從出發了,目的地是荊州的江陵。
劉備接見了法正,熱情地款待他。法正太感動了。為什麼呢?
因為這時候的法正,依舊是一個小小的軍議校尉,只是一個軍中參謀而已,竟然得到了名滿天下的劉備接見和熱情款待,就好像受到了總統的接見,並且和總統共進晚餐一樣。
但劉備可不是慈善家。酒喝得差不多的時候,龐統便給劉備使了個眼色,劉備明白了,便問了蜀中的錢糧和軍事設施的佈置等問題。這些都是機密,但法正被感動著,什麼都如實說了。一頓酒就得到了很多間諜玩命都刺探不到的情報,太值了。
毫無意外,法正回去之後,將劉備描述成了一個舉世難得,能夠匡扶漢室的好漢,一個重情重義的大英雄!法正的說詞打動了劉璋,這麼偉大的人物,不去向他致敬怎麼說得過去?
於是,劉璋要法正帶著四千士兵和無數的金銀前去協助劉備。這時候的法正恐怕與劉備已經有了秘密協定,法正到荊州待了一段時間,跟張松一合計,咱們不要跟著劉璋這個窩囊的傢伙了,換一個主子吧。
法正回到成都,面見劉璋,要求劉璋允許劉備帶兵入蜀協助保衛益州,理由還是曹操和張魯。劉璋一聽這兩個人的名字就頭疼!這時候,張松也跟著幫腔,劉璋招架不住,同意劉備入蜀。
或許你會納悶,益州就沒有明白人了嗎?益州當然有明白人,比如劉巴,比如益州主簿黃權,問題是,劉璋根本不聽明白人的話。於是,法正又一次來到了荊州,鄭重邀請劉備前去幫助劉璋攻打漢中張魯,這是一次光明正大的邀請。
4.諸葛亮的建議
劉備對荊州的佈置,真正用意是將荊州守軍作為第二梯隊,必要時隨時進入益州。因此,劉備將諸葛亮、趙雲、張飛放在長江之上,隨時待命。
法正再一次到來,劉備自然沒有虧待他。法正又是一陣感動,一狠心,決定乾脆做小人做到底。他對劉備說:「以將軍的能幹和英明,再加上有益州別罵張松做內應,要拿下益州易如反掌。到那時,將軍再以益州作為基地,就能實現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的願望了。」
說這話的時候,只有劉備在場,連諸葛亮都不知道。
不過,聰明的龐統一看法正又來了,就知道進取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此時的諸葛亮在臨蒸,負責荊南三郡的政務。但對於進取益州的大事,不可能不聽一下諸葛亮的建議。劉備於是給諸葛亮去了一封信,叫他火速前來江陵。
天上掉下來大餡餅,得好好商量怎麼吃下去。
在這次會議上,諸葛亮向劉備建議道:進取益州的隊伍,應該以新加入的將領為主。這樣可以讓劉璋放心,給劉璋一個「有限目的」的感覺。再說,荊州還需要有重兵把守,北防曹操,東防孫權。
經過劉備、諸葛亮、龐統反覆磋商,將進入益州的隊伍確定了下來。
總指揮:劉備
總參謀長:龐統
前軍總指揮:黃忠
中軍總指揮:劉備,劉封、關平為領隊
後軍總指揮:魏延
劉備將諸葛亮留下來防守荊州,是對荊州的重視,而讓龐統跟隨自己進取益州,則充分體現了十分善於運用人才。龐統和諸葛亮相比,膽大心細,特別適合攻城拔寨。諸葛亮則是謹慎聰慧,特別適合經營。
劉備對荊州的部署,充分顯示了現階段劉備政權對諸葛亮的倚重。這個時候,諸葛亮的位階還沒有關羽高,但是在劉備心中的重要性卻遠高於關羽。我們看一看劉備對荊州守軍的安排就知道了。
江陵總指揮:諸葛亮(統轄荊州及荊南三郡的安全)
北軍前哨:關羽
長江巡守:張飛
公安總指揮:趙雲
只要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劉備對荊州的佈置,真正用意是將荊州守軍作為第二梯隊,必要時隨時進入益州。因此,劉備將諸葛亮、趙雲、張飛放在長江之上,隨時待命。劉備帶著一萬多人朝蜀中進發了,法正隨行。由於有了益州牧劉璋頒發的特別護照,劉備進入蜀中頗有「入境如歸」的感覺。這是一種很奇怪的親切感,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竟然有人熱烈歡迎野心份子帶著軍隊去自己的地盤。
這一萬多人一路上浩浩蕩蕩,在蜀中引發了很多議論。黃權、王累,還有巴郡太守嚴顏等人都勸劉璋暗中留一手,以防生變:「劉備恐怕是來者不善。請劉備來益州,猶如引虎自衛啊!」
劉璋聽到了這些議論,但是不好反悔。再說,劉備帶的兵不多,而且是新近投降的黃忠、魏延等人,並沒有帶關羽、張飛等兄弟,應該不是來幹架、併吞的。諸葛亮的建議奏效,劉璋心裡寬慰了許多,因此沒有採納嚴顏等人的意見。
就這樣,劉備很快就來到了涪城,距成都三百多公里。
在涪城,劉備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劉璋為了顯示誠意,特地從成都趕來,率領大軍三萬多人,浩浩蕩蕩地到了涪城,迎接劉豫州兄弟。
鳴炮,擁抱。咱們劉家的兄弟總算見面了。
劉璋陪劉備聊天、飲酒,態度比親兄弟還親,渾然不知道有人正暗中密謀,準備把他砍了。
劉璋手下負責接待的,就是當初跟法正一起逃難到益州的孟達。孟達見了龐統,帶來了成都城裡張松的意見,希望劉備趁機殺了劉璋,免得夜長夢多。龐統表示很贊同,並暗中將張松的意思轉告了劉備。
劉備一聽,很嚴正地拒絕了:「這是一件大事,不可倉促行事!」
龐統有些懊惱,認為現在確實是殺劉璋的好時機。
客觀地說,劉備在這時候不殺劉璋,是有深層次的考慮的。首先,初來乍到,就開殺戒,把熱烈歡迎自己的劉璋剁了,很可能引發益州民眾激變,前功盡棄。其次,劉備只有一萬人馬,劉璋的人馬是他的三倍,殺了劉璋,萬一益州軍隊群起報復,打得贏人家嗎?張松為什麼急於讓劉備殺掉劉璋,那是因為張松擔心自己賣國的行為被發現。
綜合考慮之下,劉備拒絕了張松和孟達的建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