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娛樂的力量: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恐怖驚悚大師貴志祐介,首度公開自己的創作祕訣。
★將小說創作區分為5章、72項重點,透過詳盡的解說與自身作品為例證,讓讀者清楚理解。
★一窺暢銷作品背後的成功之祕,以及隱藏在創作幕後的真實企圖。
從驚悚到推理,從懸疑到奇幻,
榮獲無數獎項、銷量突破百萬……
魅惑萬千讀者的創作心法,首度公開!
作品暢銷 必有其因
《黑暗之家》、《惡之教典》、《來自新世界》……
恐怖驚悚大師貴志祐介,以自身作品為例證,
深入解析「暢銷作品」的必備要件。
一窺暢銷作者背後的成功之祕,以及隱藏在創作幕後的真實企圖。
◎與「防犯偵探‧榎本」原型的邂逅。
◎《黑暗之家》靈感是如此誕生的
◎《來自新世界》背景為何設定於千年後的日本?
◎瞄準「一口氣讀完」的《惡之教典》
◎「華生角色」的使用規則
◎小說的技巧不是「水墨畫」,而是「油畫」。
◎為了攻略新人獎
Copyright © 2015 YUSUKE KISHI
試閱
第一章 靈感
沒有靈感
要創作出讓讀者沉醉的娛樂小說,一開始需要的是什麼呢?
是大致上的劇情結構嗎?是想要呈現出的主題嗎?還是飽滿的角色或獨特的背景設定呢?上述當然都很重要,但無論如何都得要先找到故事的「種子」,一切才能開始。
首先,我先介紹該如何取得編織故事的關鍵構想,建築出小說的起點。
有趣的作品是怎麼誕生的呢?
老實說,無論什麼都可以成為構想的契機,我這樣說或許聽起來太過直接,但其實這並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也沒有規定必須從哪裡開始。
有時候一開始會浮現出具有魅力的角色形象,然後從人物開始發展出故事;有時候一開始是想到了新穎的故事背景;有時候則是想到了有衝擊性的片段,接著便以此為主題,漸漸去壯大故事的架構。
我每部作品的構想起源也各有不同。
誰都不知道靈感會從哪裡而來。
我唯一能斷言:所謂的靈感並不是只要靜靜等待,就會如同上天啟示一樣從天而降。
若是有想要達成的目標,就不可以總是以被動態度持續等待,而得要自己積極努力拉來機會;不能光去等待能建構出有趣故事的靈感主動上門,而應該要自己去掌握。
問題就在於所謂的靈感,一開始的時候都只是一顆如「種子」般的存在,起初無從得知這一顆構思出來的「種子」,究竟能不能成為有魅力的作品。有時候會因而錯過;有時候會撿取失敗;有時候即使撈起來了,卻也從指縫間輕輕地漏掉。
該如何抓穩種子,讓它順利發芽、開花結果呢?誕生出一部小說的過程,我認為就像是發現小小靈感的「種子」後,親手照料並使之茁壯成長。
說得具體一點吧。
為了撿起靈感的「種子」,我每天都做些什麼事呢?
那就是頻繁地寫筆記。
出人意表的手法、嶄新的設定、個性特別的人物……總之,當腦海中掠過能成為小說材料的事物,又或是類似構思的想法時,我會立刻寫成筆記保存下來。這一本「靈感筆記」,擔任著掌握構思的第一職責。
也因此必須時常攜帶筆記本。
回首過去我自己的經驗,比起在遲遲沒有好靈感時拚命思考,反而是放空腦袋、讓身體半機械式地活動,更容易出現靈光乍現的瞬間。舉例來說,像是散步的途中,或是在浴室洗澡的時候等等;不過就算是我,也不可能把筆記帶到浴缸裡,所以經常為此慌忙擦乾身體,出去記下筆記。
靈感大多都如同瞬間的光芒般降臨,當其浮現在腦海之際,趕緊寫下筆記留住它非常重要;如果想著之後再記下來,慢吞吞準備的話,大多都會捕獲失敗──這是與記性間的戰鬥。
不是只有浮現在自己腦海中的事物才是靈感的種子,諸如看電視時、瀏覽網頁時,有時也會碰見稍微有點興趣的新聞,或是吸引人的資訊。要是只是「哦~」地一聲忽略過去,那麼這些事物,就會消失在忘卻的彼方;相反地,這時只要簡單地記入筆記,它們就可以成為一顆「種子」。雖然不知道這顆種子能不能孕育出嫩芽,即便它看起來無法直接使用,或許哪一天,它也能與其他靈感連結在一起,漸漸地發展茁壯。
我會定期去整理這些靠書寫所累積下來的靈感,統整成電腦檔案,這就成為了「靈感檔案」。
匆忙時所寫下的手寫筆記自然很是駁雜,隨著時光流逝,我自己也會難以辨識,然後化作意義不明的文字,所以必須儘早整理成靈感檔案。總而言之,這項工作就像是把單純的筆記一一撈起,塑造成形,讓「靈感種子」處在可以隨時取用的狀態。
在構思新作品時,我起初都會先迅速瀏覽一遍靈感檔案,尋找有沒有什麼似乎可以取用的橋段,並漸漸去擴展接下來要創作的故事大綱。
養成習慣,不怕麻煩頻繁地記錄筆記,並適宜地將之整理為靈感檔案,我開始逐漸不再受靈感枯竭而煩惱。因為只要看一看這份檔案,就可以獲得足以寫成有趣故事的構想。
先前已有提過,靈感並不會如同上天啟示一樣恰好落在作者手邊,因此日常生活中發現到的點滴儲蓄,便會成為構思的泉源。
撰寫故事的人才之中,當然也會有部分作者極有天分,擁有如泉湧般的嶄新構思;但我想大部分的小說家,應該都是仔細觀察自己的生活周遭,仔細撿起那些巧遇的題材,然後再將之擴大成形的吧!想像「如果○○是××的話」
我經常去設想「如果○○是××的話,會怎麼樣呢?」以作為發揮想像力的思考訓練;也就是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普通事情,試著「別出心裁」地改編一下。只要多去設想,即便事物本身並不很罕見,也可以透過想像力將之發展至極端的狀態,或轉換角度去觀察會發生什麼事。
舉例來說,我實際上有一部作品,其構想就是靠此而誕生。這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我曾經得過流感,發起燒來,當時恍惚的腦袋裡妄想過這種事:
「如果流感病毒所帶來的並不是『痛苦』,而是『快樂』的話──」
流感非常痛苦,伴隨有高燒、激烈咳嗽等症狀,誰都不會想要罹患流感,所以一到流感流行的季節,我們為了避免遭到感染,就會戴上口罩、勤洗手並徹底漱口。可是,要是流感是一種會帶來快感的病,人們還會努力去預防嗎?恐怕不會吧。
當大家不再害怕流感,流感反而會成為所有人都熱愛且希望罹患的疾病,不是嗎?一旦身邊有得了流感的人,大家或許還會爭先恐後去接近病人,積極地接受病毒呢!站在病毒的立場設想,這是有益繁衍的絕佳情況,像這樣製造出人類所需要的症狀也更為划算。最後,流感便會在短期間內席捲全日本……不,席捲全世界吧!
那麼,要是兼具上述快感因子與高殺傷力的病毒真的蔓延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構思就這樣漸漸擴展開來,寄宿於我某部作品之中。故事的起源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妄想:「如果○○是××的話」,說白了就如同從一點中延伸而出的聯想遊戲;而我被流感擊倒,重要的時間遭到奪走,卻也透過在病床上的妄想撰寫出一部作品,成功地報仇雪恨了!
一個小小的靈感經常就像這樣,發展成一部長篇小說。
沒有靈感
要創作出讓讀者沉醉的娛樂小說,一開始需要的是什麼呢?
是大致上的劇情結構嗎?是想要呈現出的主題嗎?還是飽滿的角色或獨特的背景設定呢?上述當然都很重要,但無論如何都得要先找到故事的「種子」,一切才能開始。
首先,我先介紹該如何取得編織故事的關鍵構想,建築出小說的起點。
有趣的作品是怎麼誕生的呢?
老實說,無論什麼都可以成為構想的契機,我這樣說或許聽起來太過直接,但其實這並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也沒有規定必須從哪裡開始。
有時候一開始會浮現出具有魅力的角色形象,然後從人物開始發展出故事;有時候一開始是想到了新穎的故事背景;有時候則是想到了有衝擊性的片段,接著便以此為主題,漸漸去壯大故事的架構。
我每部作品的構想起源也各有不同。
誰都不知道靈感會從哪裡而來。
我唯一能斷言:所謂的靈感並不是只要靜靜等待,就會如同上天啟示一樣從天而降。
若是有想要達成的目標,就不可以總是以被動態度持續等待,而得要自己積極努力拉來機會;不能光去等待能建構出有趣故事的靈感主動上門,而應該要自己去掌握。
問題就在於所謂的靈感,一開始的時候都只是一顆如「種子」般的存在,起初無從得知這一顆構思出來的「種子」,究竟能不能成為有魅力的作品。有時候會因而錯過;有時候會撿取失敗;有時候即使撈起來了,卻也從指縫間輕輕地漏掉。
該如何抓穩種子,讓它順利發芽、開花結果呢?誕生出一部小說的過程,我認為就像是發現小小靈感的「種子」後,親手照料並使之茁壯成長。
說得具體一點吧。
為了撿起靈感的「種子」,我每天都做些什麼事呢?
那就是頻繁地寫筆記。
出人意表的手法、嶄新的設定、個性特別的人物……總之,當腦海中掠過能成為小說材料的事物,又或是類似構思的想法時,我會立刻寫成筆記保存下來。這一本「靈感筆記」,擔任著掌握構思的第一職責。
也因此必須時常攜帶筆記本。
回首過去我自己的經驗,比起在遲遲沒有好靈感時拚命思考,反而是放空腦袋、讓身體半機械式地活動,更容易出現靈光乍現的瞬間。舉例來說,像是散步的途中,或是在浴室洗澡的時候等等;不過就算是我,也不可能把筆記帶到浴缸裡,所以經常為此慌忙擦乾身體,出去記下筆記。
靈感大多都如同瞬間的光芒般降臨,當其浮現在腦海之際,趕緊寫下筆記留住它非常重要;如果想著之後再記下來,慢吞吞準備的話,大多都會捕獲失敗──這是與記性間的戰鬥。
不是只有浮現在自己腦海中的事物才是靈感的種子,諸如看電視時、瀏覽網頁時,有時也會碰見稍微有點興趣的新聞,或是吸引人的資訊。要是只是「哦~」地一聲忽略過去,那麼這些事物,就會消失在忘卻的彼方;相反地,這時只要簡單地記入筆記,它們就可以成為一顆「種子」。雖然不知道這顆種子能不能孕育出嫩芽,即便它看起來無法直接使用,或許哪一天,它也能與其他靈感連結在一起,漸漸地發展茁壯。
我會定期去整理這些靠書寫所累積下來的靈感,統整成電腦檔案,這就成為了「靈感檔案」。
匆忙時所寫下的手寫筆記自然很是駁雜,隨著時光流逝,我自己也會難以辨識,然後化作意義不明的文字,所以必須儘早整理成靈感檔案。總而言之,這項工作就像是把單純的筆記一一撈起,塑造成形,讓「靈感種子」處在可以隨時取用的狀態。
在構思新作品時,我起初都會先迅速瀏覽一遍靈感檔案,尋找有沒有什麼似乎可以取用的橋段,並漸漸去擴展接下來要創作的故事大綱。
養成習慣,不怕麻煩頻繁地記錄筆記,並適宜地將之整理為靈感檔案,我開始逐漸不再受靈感枯竭而煩惱。因為只要看一看這份檔案,就可以獲得足以寫成有趣故事的構想。
先前已有提過,靈感並不會如同上天啟示一樣恰好落在作者手邊,因此日常生活中發現到的點滴儲蓄,便會成為構思的泉源。
撰寫故事的人才之中,當然也會有部分作者極有天分,擁有如泉湧般的嶄新構思;但我想大部分的小說家,應該都是仔細觀察自己的生活周遭,仔細撿起那些巧遇的題材,然後再將之擴大成形的吧!想像「如果○○是××的話」
我經常去設想「如果○○是××的話,會怎麼樣呢?」以作為發揮想像力的思考訓練;也就是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普通事情,試著「別出心裁」地改編一下。只要多去設想,即便事物本身並不很罕見,也可以透過想像力將之發展至極端的狀態,或轉換角度去觀察會發生什麼事。
舉例來說,我實際上有一部作品,其構想就是靠此而誕生。這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我曾經得過流感,發起燒來,當時恍惚的腦袋裡妄想過這種事:
「如果流感病毒所帶來的並不是『痛苦』,而是『快樂』的話──」
流感非常痛苦,伴隨有高燒、激烈咳嗽等症狀,誰都不會想要罹患流感,所以一到流感流行的季節,我們為了避免遭到感染,就會戴上口罩、勤洗手並徹底漱口。可是,要是流感是一種會帶來快感的病,人們還會努力去預防嗎?恐怕不會吧。
當大家不再害怕流感,流感反而會成為所有人都熱愛且希望罹患的疾病,不是嗎?一旦身邊有得了流感的人,大家或許還會爭先恐後去接近病人,積極地接受病毒呢!站在病毒的立場設想,這是有益繁衍的絕佳情況,像這樣製造出人類所需要的症狀也更為划算。最後,流感便會在短期間內席捲全日本……不,席捲全世界吧!
那麼,要是兼具上述快感因子與高殺傷力的病毒真的蔓延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構思就這樣漸漸擴展開來,寄宿於我某部作品之中。故事的起源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妄想:「如果○○是××的話」,說白了就如同從一點中延伸而出的聯想遊戲;而我被流感擊倒,重要的時間遭到奪走,卻也透過在病床上的妄想撰寫出一部作品,成功地報仇雪恨了!
一個小小的靈感經常就像這樣,發展成一部長篇小說。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