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倒數計時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一本串起金瓜石戰俘營的浪漫文學小說
自從有數字概念以後,
殷希的生活就進入倒數計時狀態。
十八歲生日,
是倒數終結的日子,
她的身世之謎,
將在那一天揭曉。
從英國返臺尋父的殷希,
在九份結識了徘香和歐陽。
這三個個性迥異的少女在迎向十八歲的生命時,
將會譜出什麼浪漫的青春樂章呢?
由親情、愛情、友情、夢想所交織出的十八歲,
又會在倒數計時啟動時,
激發出什麼憾人心弦的故事呢?
自從有數字概念以後,
殷希的生活就進入倒數計時狀態。
十八歲生日,
是倒數終結的日子,
她的身世之謎,
將在那一天揭曉。
從英國返臺尋父的殷希,
在九份結識了徘香和歐陽。
這三個個性迥異的少女在迎向十八歲的生命時,
將會譜出什麼浪漫的青春樂章呢?
由親情、愛情、友情、夢想所交織出的十八歲,
又會在倒數計時啟動時,
激發出什麼憾人心弦的故事呢?
名人推薦
書評
看殷希和徘香陷入愛情的迷魂陣中,我不禁替兩人感慨:「何苦啊!完成學業後再體會愛情,時機不是剛好!」但經過長久的思索,我想,這正是十七歲必經的過程吧!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所經歷的愛情,特別讓人感到刻骨銘心。
殷希來到臺灣,是為了尋找生父,卻也陷入令人苦惱的愛情裡,這是何等痛苦!換作是我,鐵定承受不了打擊的,真的很佩服殷希的毅力。其實,殷希、徐徘香、沈維剛和曹立昆所經歷的愛情習題,不正和當年殷心慧、殷雅綺、蔣天霖和李祖越所面對的問題相仿!他們同樣承受痛苦,同樣為愛自私,同樣對所愛的人執著,這樣的愛恨情仇,可說是世界上最難解的魔術!愛情就是這麼矛盾,它是甜美卻又苦澀的。
現在,我想在18歲前看完500本小說(儘管渺小又無趣但也是浩大的工程),距離期限約1460天,倒數計時器即將開啟,迎面而來的是那華麗的挑戰!
──讀者 陳曉芙
看殷希和徘香陷入愛情的迷魂陣中,我不禁替兩人感慨:「何苦啊!完成學業後再體會愛情,時機不是剛好!」但經過長久的思索,我想,這正是十七歲必經的過程吧!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所經歷的愛情,特別讓人感到刻骨銘心。
殷希來到臺灣,是為了尋找生父,卻也陷入令人苦惱的愛情裡,這是何等痛苦!換作是我,鐵定承受不了打擊的,真的很佩服殷希的毅力。其實,殷希、徐徘香、沈維剛和曹立昆所經歷的愛情習題,不正和當年殷心慧、殷雅綺、蔣天霖和李祖越所面對的問題相仿!他們同樣承受痛苦,同樣為愛自私,同樣對所愛的人執著,這樣的愛恨情仇,可說是世界上最難解的魔術!愛情就是這麼矛盾,它是甜美卻又苦澀的。
現在,我想在18歲前看完500本小說(儘管渺小又無趣但也是浩大的工程),距離期限約1460天,倒數計時器即將開啟,迎面而來的是那華麗的挑戰!
──讀者 陳曉芙
序/導讀
作者序
十七歲的心願,十八歲的期待
這個故事的緣起,在於一次九份之旅。
我面對陰陽海,聽著友人談起戰俘營的故事。那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歷史,早已隨著銅礦場的沒落淹沒於草叢中,但當他說到一個八十幾歲的英國婦人艾莉絲來臺尋訪未婚夫最後的生命路程時,我的眼中泛著淚光。艾莉絲的未婚夫當年並不在金瓜石,而是在南部的另一個戰俘營,他並沒有遵守對未婚妻的誓約回到她身邊,艾莉絲卻終身未嫁,默默地從生命的春天走向冬天。她當然知道他不會回來了,卻很想知道他生命的最後是怎麼度過的。於是她來到了臺灣。當我聽到這裡,腦海中浮現出一位銀髮如絲的老婦人面對著陰陽海,緬懷著情人青春的面孔,和那段屬於她的愛情。
那想必是個細雨紛飛的日子,風在她的頭頂上咆哮,把她銀色的髮絲吹得飄飄揚揚,遮掩了她細瘦的面頰。她望著那奔向陰間的水流,想起了在陰間的情人,想起了自己一生的等待,眼中飄起了濛濛細雨。
就是這樣的一個畫面,讓我萌生了創作這個故事的動機。
原本只是純粹想寫一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愛情故事,卻在聽到另一個故事後,我有了不同的想法。
從朋友口中輾轉得知一個在異國生長,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少女,她對生命之源的探求,與單親母親既親密又緊張的母女關係,深深觸動了我。母親和她的十八歲之約,並沒有撫慰她那敏感、焦躁的心,反而讓她陷入更為迷亂的心緒中。她在追問母親的祕密時,自己也在一段又一段的愛情中打轉,當她體悟到那個謎沒有解開,她的生命,她的愛情就永遠無法理出頭緒來,在十八歲倒數終結之前,她的母親讓她隻身返臺會見她父親。
這個故事迅即在我腦中著地生根,並伸出枝枒來。我興奮地想著:一個被困在母親祕密裡的少女,在隻身回臺尋親時,發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段被淹沒在陰陽海裡的愛情。那段蕩氣迴腸的愛情,與母親隱藏了十幾年的祕密,還有女主角自身發展出來的青春之愛,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衝擊、演化。從這個故事的醞釀到寫作完成,我經歷了一年多既興奮又痛苦的日子。
故事的主軸雖是一個少女的尋親,但愛情才是主要的重點。就像故事裡的少女所說的:
十七歲,是一個人明白了什麼是「喜歡」,什麼叫作「愛」的年紀;
十七歲,也是一個人對愛情最真誠,最執著的年紀。
十七歲的你,不會明白什麼叫門當戶對;也不會覺得麵包比愛情更重要。
十七歲的你,只會全心全意地去愛,管他是王子還是乞丐。
十七歲的你,會用最浪漫的心情,去編織一段最浪漫的愛情。
十七歲的你,愛上一個人時,會赴湯蹈火,因為你很難再這麼單純地愛上一個人。
對一名十七歲的少女而言,愛情是浪漫的,令人憧憬的,但愛情的多變性,愛情的脆弱,又豈是一名十七歲少女所能掌握的。故事裡的少女殷希困在愛情的迷陣裡;徘香藉由書寫來紓解對愛的渴望。十七歲的少女看不清愛情的面目,四十幾歲的人也同樣迷惘。愛情的困惑,不分年齡,也無男女之別,更無古今之分。
除了愛情,親情和友情也是另一層困惑。
徘香和殷希不論在性格、遭遇或處境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卻同樣陷入了母女間既親密又緊張的情感漩渦中。殷希和母親的衝突是外放的;徘香對母親的矛盾情感則是內化的,這兩段母女間的糾結都牽涉到一處隱密的空間。殷希和母親爆發衝突時,選擇逃離母親為她建造的隱密住所,徘香則躲進自己營造出來的祕密基地。一進一出,說明了兩個少女性格上的差異,也暗示了她們命運的差異。
性格的差異,愛情的衝突,並不影響兩人的友情。
徘香為了避免介入殷希和沈維剛的戀情,硬是將心中強烈的愛轉移到小說創作。當徘香陷入昏迷時,殷希不遠千里從英國趕回來,守在她的病床旁,為她朗讀手稿。
這兩名原本是兜不在一塊兒的女孩,因十八歲倒數計時而有了生命交集,她們決定把十七歲過得璀璨亮麗,譜出一頁瑰麗的青春樂章。誠如徘香在網誌上寫的:
倒數計時是壓力,也是動力;
在倒數終結前,只能持續往前,無法停下腳步,
因為每一分鐘都無法浪費。
我們的目標不同,努力的決心一致,
時間一天天逼近,十八歲倒數計時已進入關鍵時刻。
她們能如願達成倒數的目標嗎?請翻開下一頁,十八歲倒數計時正式開始。
十七歲的心願,十八歲的期待
這個故事的緣起,在於一次九份之旅。
我面對陰陽海,聽著友人談起戰俘營的故事。那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歷史,早已隨著銅礦場的沒落淹沒於草叢中,但當他說到一個八十幾歲的英國婦人艾莉絲來臺尋訪未婚夫最後的生命路程時,我的眼中泛著淚光。艾莉絲的未婚夫當年並不在金瓜石,而是在南部的另一個戰俘營,他並沒有遵守對未婚妻的誓約回到她身邊,艾莉絲卻終身未嫁,默默地從生命的春天走向冬天。她當然知道他不會回來了,卻很想知道他生命的最後是怎麼度過的。於是她來到了臺灣。當我聽到這裡,腦海中浮現出一位銀髮如絲的老婦人面對著陰陽海,緬懷著情人青春的面孔,和那段屬於她的愛情。
那想必是個細雨紛飛的日子,風在她的頭頂上咆哮,把她銀色的髮絲吹得飄飄揚揚,遮掩了她細瘦的面頰。她望著那奔向陰間的水流,想起了在陰間的情人,想起了自己一生的等待,眼中飄起了濛濛細雨。
就是這樣的一個畫面,讓我萌生了創作這個故事的動機。
原本只是純粹想寫一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愛情故事,卻在聽到另一個故事後,我有了不同的想法。
從朋友口中輾轉得知一個在異國生長,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少女,她對生命之源的探求,與單親母親既親密又緊張的母女關係,深深觸動了我。母親和她的十八歲之約,並沒有撫慰她那敏感、焦躁的心,反而讓她陷入更為迷亂的心緒中。她在追問母親的祕密時,自己也在一段又一段的愛情中打轉,當她體悟到那個謎沒有解開,她的生命,她的愛情就永遠無法理出頭緒來,在十八歲倒數終結之前,她的母親讓她隻身返臺會見她父親。
這個故事迅即在我腦中著地生根,並伸出枝枒來。我興奮地想著:一個被困在母親祕密裡的少女,在隻身回臺尋親時,發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段被淹沒在陰陽海裡的愛情。那段蕩氣迴腸的愛情,與母親隱藏了十幾年的祕密,還有女主角自身發展出來的青春之愛,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衝擊、演化。從這個故事的醞釀到寫作完成,我經歷了一年多既興奮又痛苦的日子。
故事的主軸雖是一個少女的尋親,但愛情才是主要的重點。就像故事裡的少女所說的:
十七歲,是一個人明白了什麼是「喜歡」,什麼叫作「愛」的年紀;
十七歲,也是一個人對愛情最真誠,最執著的年紀。
十七歲的你,不會明白什麼叫門當戶對;也不會覺得麵包比愛情更重要。
十七歲的你,只會全心全意地去愛,管他是王子還是乞丐。
十七歲的你,會用最浪漫的心情,去編織一段最浪漫的愛情。
十七歲的你,愛上一個人時,會赴湯蹈火,因為你很難再這麼單純地愛上一個人。
對一名十七歲的少女而言,愛情是浪漫的,令人憧憬的,但愛情的多變性,愛情的脆弱,又豈是一名十七歲少女所能掌握的。故事裡的少女殷希困在愛情的迷陣裡;徘香藉由書寫來紓解對愛的渴望。十七歲的少女看不清愛情的面目,四十幾歲的人也同樣迷惘。愛情的困惑,不分年齡,也無男女之別,更無古今之分。
除了愛情,親情和友情也是另一層困惑。
徘香和殷希不論在性格、遭遇或處境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卻同樣陷入了母女間既親密又緊張的情感漩渦中。殷希和母親的衝突是外放的;徘香對母親的矛盾情感則是內化的,這兩段母女間的糾結都牽涉到一處隱密的空間。殷希和母親爆發衝突時,選擇逃離母親為她建造的隱密住所,徘香則躲進自己營造出來的祕密基地。一進一出,說明了兩個少女性格上的差異,也暗示了她們命運的差異。
性格的差異,愛情的衝突,並不影響兩人的友情。
徘香為了避免介入殷希和沈維剛的戀情,硬是將心中強烈的愛轉移到小說創作。當徘香陷入昏迷時,殷希不遠千里從英國趕回來,守在她的病床旁,為她朗讀手稿。
這兩名原本是兜不在一塊兒的女孩,因十八歲倒數計時而有了生命交集,她們決定把十七歲過得璀璨亮麗,譜出一頁瑰麗的青春樂章。誠如徘香在網誌上寫的:
倒數計時是壓力,也是動力;
在倒數終結前,只能持續往前,無法停下腳步,
因為每一分鐘都無法浪費。
我們的目標不同,努力的決心一致,
時間一天天逼近,十八歲倒數計時已進入關鍵時刻。
她們能如願達成倒數的目標嗎?請翻開下一頁,十八歲倒數計時正式開始。
試閱
自從有數字概念以後,
殷希的生活就進入倒數計時狀態。
十八歲生日,是倒數終結的日子,
她的生世之謎,將在那一天揭曉。
人潮湧動的臺北街頭,彷彿一條湍急的人流,殷希感到兩腿軟綿綿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在人流中滅頂。時差攪亂了她的生理運作,五顏六色的招牌、燠熱悶溼的氣候,也聯手衝擊著她的感官。一陣猛烈的抽痛從胃部散射出來,提醒了她從下飛機後一直尚未進食的事實。她卻一點食欲也沒有。
她從川息不停的人流中彎進小巷裡。巷子被兩旁的樓房擠壓變了形,路面被陽光照得慘白無力。汗水不停地從她體內湧出。那種熱,並不是來自真正的高溫,而是像被噴了膠似的,黏黏稠稠的,凝滯不動。矗立的樓房在陽光下昏昏欲睡,她也被曬得頭昏眼花,兩條腿好像踩不到地似的,整個人虛虛浮浮。
走到巷底,她再度比照地址,猶豫地轉入另一條巷子。
那不是她想找的街弄。
她在錯綜複雜的巷弄中兜轉,從一個路口走到另一個路口,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地址上的那條巷子。
她走得很慢,藉此緩和心裡的慌亂。某扇窗裡隱隱約約流洩出舒曼的《童年情景》,她抬頭望了一眼,刺眼的陽光讓她更為暈眩,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孩子。
那孩子大約七、八歲,生澀地對她一笑,一個女人隨後追上,手裡提著孩子的書包,對孩子說了句:「撞到人,還不說對不起。」孩子朝她望了一眼便跑掉了。那個女人向她道歉後,也跟著走開了。
她還沒回過神來,又是一群孩子湧來,她才意識到巷子裡原來有所學校。幾個孩子歡天喜地邊走邊跟母親訴說著學校裡發生的事,那親密的情景深深刺痛了她。
她跟母親相依為命,就是親密不起來。母親的冷漠,讓她比一般孩子更渴望父愛,可是她從來沒見過父親。當她有父親的概念時,曾問母親:「我的爸爸在哪兒呢?」
母親回答說:「等你十八歲時,我就會告訴你。」
她緊接著問:「為什麼?」
母親淡淡地說:「那時候你就是大人了,有權利知道所有的事。」
從那天起,她對十八歲有了一種模糊的期待。可是十八歲,對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來說,是段漫長的歲月,也是個虛無的概念,她常常在一覺醒來後,天真地問母親:「我今天十八歲了嗎?」
母親搖頭,她接著問:「明天嗎?」母親還是搖著頭。
她不死心,再問:「還有幾天呢?」
母親說:「還有很多很多天。」
她接著又問:「為什麼要等很多很多天呢?」
母親以一種神祕的口吻說:「因為那是個祕密。」
祕密,為她的童年增添了一抹神祕的色彩,也讓她忘了等待的枯燥。她每天都在等待。她在等待很多、很多、很多天後,等待著十八歲的到來,等待從母親口中得知那個祕密。
她作夢也沒想到,等了那麼久,母親竟然不聲不響地走了,連同她的祕密也帶走了。她不甘心,她發過誓,一定要在十八歲倒數計時終結前,找到那個原本該由母親親口告訴她的祕密。
她的目光盯在逐漸增加的號碼上,她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大得幾乎蓋過了喧囂的車聲。她的手心被汗水沁溼,兩腿彷彿踩不到地似的,整個人飄了起來。
她問自己,十七年來的等待會在這裡找到答案嗎?
要是人去樓空,該怎麼辦?她的心跳得好快,腿反倒慢了起來。
八十九號,她終於找到那個關係著自己命運的地址了。
她幾乎無法呼吸。她傻傻地站在那兒,直到有個人推門而出,她才走了進去。
「找誰?」管理員的目光從櫃臺旁的小電視移向她。
「我……」她的喉嚨乾得幾乎發不出聲音。「我想找九樓的殷朝賓先生。」
「搬走了。」管理員一頭白髮,聲音依然宏亮。
「你知道他搬去哪裡嗎?」她聽到自己無力地問著,一顆心不斷往下沉。
「你找他有事嗎?」
「我……」殷希避開了問題,「你可以告訴我,他住在哪裡嗎?」
「他搬到安養院裡去了!」管理員透著老花眼鏡打量著她。
「有地址嗎?」她急切地問著。
「他走的時候給了我一張名片,都三、四年了,也不知道塞哪去了。你等等,我找找看。」
管理員在抽屜裡翻找著,殷希焦躁了起來,忍不住問道:「找到了嗎?」
「等等……」管理員推了推老花眼鏡,一張張地看著。他那緩慢的動作讓殷希急躁不已。
一會兒後,他從中拿起一張。「應該是這張。」管理員的目光從名片移向她:「你是他什麼人呢?」
「我是他的……外孫女。」殷希吐出了一個對她來說相當陌生的字眼。
管理員盯著她看,好像想從她的臉上找出什麼似的,殷希被他看得很不自在。
她正在抄地址時,聽到管理員說:「長得還真有點像。」
她假裝沒聽見,抄完地址和電話後,匆匆走出大樓,叫了一輛計程車,直奔安養院。
安養院坐落在小山丘上,園區裡綠樹疊翠,花木扶疏,陽光照在剛從噴水器灑下的水氣上,晶晶亮亮,與坐在輪椅上半醒半睡的老人們形成強烈的對比。
「殷先生就在那兒。」安養院的接待人李小姐笑臉迎人地說著:「我不知道殷先生還有親戚呢!」
殷希悶聲不響,低著頭隨著李小姐走進一間屋裡。
屋裡有七、八個老人,有的坐在輪椅上,有的坐在沙發上,神情呆滯。有的盯著電視機看,有的茫然地望著窗外;有的垂頭打盹,有的像孩子般重複踢著輪椅上的踏板。殷希的心怦然劇跳著,臉色慘白如紙。
「殷先生,有人來看您了。」李小姐彎著身子,柔和地對一個老人說。
老人仰起頭,看了看李小姐,然後順著她的眼神轉向殷希。
「您的外孫女來看您了,她才剛從英國回來喔!」
老人的目光停在殷希臉上,眼睛越瞇越細,眉頭也越皺越深。他望著望著,那迷茫的目光突然清了亮起來,猛然抓起殷希的手,急切地叫著:「心慧,心慧!」
殷希驚訝地望向李小姐。「怎麼會這樣?」
李小姐柔聲安撫老人。「把手放開喔,對,把手放開。」
老人的手緩緩鬆開了,目光依然在殷希臉上游移著。殷希也同樣看著他,一顆心怦然劇跳。
「老人癡呆症,他現在連夏先生都認不出來了。」
「心慧是誰?夏先生又是誰?」
「夏思浩是他的外甥,平常都是他在照顧殷先生的。心慧是誰,我就不知道了,從沒聽他提起過。」李小姐的目光飄向她,又說:「你一定跟那個叫心慧的人很像,他才會把你當成她。」
「他這樣有多久了?」
「他住在這裡三年多了,剛來的時候還好,但這一年多來情況變得很糟,很多事都不記得了。他總是呆呆坐著,對四周的變化根本沒有感覺,像今天這麼激動,倒是很罕見的。」
「那個叫心慧的人從來沒來看過他嗎?」她的目光飄向輪椅上的老人,老人也同樣盯著她,眼中閃爍著一種難以理解的光芒。
「沒有。除了夏先生之外,你是第二個來看他的人,現在連夏先生都很少來了。」李小姐嘆了口氣,「唉,誰受得了來看一個連自己都認不出來的人呢?」
「他都什麼時候來呢?」
「他以前大概每隔一、兩個月就會來看他,可是自從他到大陸工作後就很少過來了。不過他還是很關心殷先生,要求我們每個月向他報告殷先生的情況,還說,如果有什麼緊急狀況,他會立刻趕回來的。」
「我想跟他聯絡,你可以把他的電話或電子信箱給我嗎?」
「對不起,沒有他的許可,我們不能隨便告訴外人。」
「那能不能請你跟他說,我想見他?」
「當然可以,他知道你嗎?」
殷希搖了搖頭,「你就跟他說殷雅琦的女兒想找他。」
「好的。」李小姐又露出笑容,說:「我不打擾你們了,有什麼問題,可以到辦公室來找我。」
李小姐走後,殷希在老人身旁坐了下來。
老人依舊盯著她看,喃喃說著:「心慧,乖,爸爸等會兒買糖給你吃喔,乖,好乖。」
原來那個叫心慧的人是外公的女兒!殷希急切地說:「外公,我不是心慧,我是殷希,雅琦的女兒,你看清楚啊!」
老人的目光憤怒了起來。「你看雅琦又考得一塌胡塗,她啊,要是有你一半就好了!」
殷希愣住,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應。
老人繼續說著:「心慧最乖了,雅琦真不像話,我怎麼會有那樣的女兒呢?」
「外公,我是希希,心慧在哪兒呢?」
「心慧乖,心慧最乖了。」
老人反反覆覆的都是那幾句話。他不說話時,眼神呆滯起來,傻傻地看向遠處的窗口。
殷希也默默地看著他。
外公為什麼那麼不喜歡她的母親雅琦?同樣是女兒,他為什麼那麼偏袒心慧呢?如果能夠找到心慧,或許就能找到她想要的答案,問題是心慧在哪兒呢?既然外公那麼疼她,她為什麼都不來看他呢?殷希的心中有一連串的疑問,卻沒有人能回答。
窗口暗了下來,黃昏正躡手躡腳地爬進窗內。太陽矮矮地掛在枝枒上,透過疏密的林葉,可以看到天空正籠罩在漸漸消退的紅暈中,暮色將山區塗上一層神祕的光暈。她的心比窗外的暮色更深沉,一種難以抗拒的孤寂正隨著暮色向她襲來。
殷希的生活就進入倒數計時狀態。
十八歲生日,是倒數終結的日子,
她的生世之謎,將在那一天揭曉。
人潮湧動的臺北街頭,彷彿一條湍急的人流,殷希感到兩腿軟綿綿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在人流中滅頂。時差攪亂了她的生理運作,五顏六色的招牌、燠熱悶溼的氣候,也聯手衝擊著她的感官。一陣猛烈的抽痛從胃部散射出來,提醒了她從下飛機後一直尚未進食的事實。她卻一點食欲也沒有。
她從川息不停的人流中彎進小巷裡。巷子被兩旁的樓房擠壓變了形,路面被陽光照得慘白無力。汗水不停地從她體內湧出。那種熱,並不是來自真正的高溫,而是像被噴了膠似的,黏黏稠稠的,凝滯不動。矗立的樓房在陽光下昏昏欲睡,她也被曬得頭昏眼花,兩條腿好像踩不到地似的,整個人虛虛浮浮。
走到巷底,她再度比照地址,猶豫地轉入另一條巷子。
那不是她想找的街弄。
她在錯綜複雜的巷弄中兜轉,從一個路口走到另一個路口,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找到地址上的那條巷子。
她走得很慢,藉此緩和心裡的慌亂。某扇窗裡隱隱約約流洩出舒曼的《童年情景》,她抬頭望了一眼,刺眼的陽光讓她更為暈眩,不小心撞到了一個孩子。
那孩子大約七、八歲,生澀地對她一笑,一個女人隨後追上,手裡提著孩子的書包,對孩子說了句:「撞到人,還不說對不起。」孩子朝她望了一眼便跑掉了。那個女人向她道歉後,也跟著走開了。
她還沒回過神來,又是一群孩子湧來,她才意識到巷子裡原來有所學校。幾個孩子歡天喜地邊走邊跟母親訴說著學校裡發生的事,那親密的情景深深刺痛了她。
她跟母親相依為命,就是親密不起來。母親的冷漠,讓她比一般孩子更渴望父愛,可是她從來沒見過父親。當她有父親的概念時,曾問母親:「我的爸爸在哪兒呢?」
母親回答說:「等你十八歲時,我就會告訴你。」
她緊接著問:「為什麼?」
母親淡淡地說:「那時候你就是大人了,有權利知道所有的事。」
從那天起,她對十八歲有了一種模糊的期待。可是十八歲,對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來說,是段漫長的歲月,也是個虛無的概念,她常常在一覺醒來後,天真地問母親:「我今天十八歲了嗎?」
母親搖頭,她接著問:「明天嗎?」母親還是搖著頭。
她不死心,再問:「還有幾天呢?」
母親說:「還有很多很多天。」
她接著又問:「為什麼要等很多很多天呢?」
母親以一種神祕的口吻說:「因為那是個祕密。」
祕密,為她的童年增添了一抹神祕的色彩,也讓她忘了等待的枯燥。她每天都在等待。她在等待很多、很多、很多天後,等待著十八歲的到來,等待從母親口中得知那個祕密。
她作夢也沒想到,等了那麼久,母親竟然不聲不響地走了,連同她的祕密也帶走了。她不甘心,她發過誓,一定要在十八歲倒數計時終結前,找到那個原本該由母親親口告訴她的祕密。
她的目光盯在逐漸增加的號碼上,她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大得幾乎蓋過了喧囂的車聲。她的手心被汗水沁溼,兩腿彷彿踩不到地似的,整個人飄了起來。
她問自己,十七年來的等待會在這裡找到答案嗎?
要是人去樓空,該怎麼辦?她的心跳得好快,腿反倒慢了起來。
八十九號,她終於找到那個關係著自己命運的地址了。
她幾乎無法呼吸。她傻傻地站在那兒,直到有個人推門而出,她才走了進去。
「找誰?」管理員的目光從櫃臺旁的小電視移向她。
「我……」她的喉嚨乾得幾乎發不出聲音。「我想找九樓的殷朝賓先生。」
「搬走了。」管理員一頭白髮,聲音依然宏亮。
「你知道他搬去哪裡嗎?」她聽到自己無力地問著,一顆心不斷往下沉。
「你找他有事嗎?」
「我……」殷希避開了問題,「你可以告訴我,他住在哪裡嗎?」
「他搬到安養院裡去了!」管理員透著老花眼鏡打量著她。
「有地址嗎?」她急切地問著。
「他走的時候給了我一張名片,都三、四年了,也不知道塞哪去了。你等等,我找找看。」
管理員在抽屜裡翻找著,殷希焦躁了起來,忍不住問道:「找到了嗎?」
「等等……」管理員推了推老花眼鏡,一張張地看著。他那緩慢的動作讓殷希急躁不已。
一會兒後,他從中拿起一張。「應該是這張。」管理員的目光從名片移向她:「你是他什麼人呢?」
「我是他的……外孫女。」殷希吐出了一個對她來說相當陌生的字眼。
管理員盯著她看,好像想從她的臉上找出什麼似的,殷希被他看得很不自在。
她正在抄地址時,聽到管理員說:「長得還真有點像。」
她假裝沒聽見,抄完地址和電話後,匆匆走出大樓,叫了一輛計程車,直奔安養院。
安養院坐落在小山丘上,園區裡綠樹疊翠,花木扶疏,陽光照在剛從噴水器灑下的水氣上,晶晶亮亮,與坐在輪椅上半醒半睡的老人們形成強烈的對比。
「殷先生就在那兒。」安養院的接待人李小姐笑臉迎人地說著:「我不知道殷先生還有親戚呢!」
殷希悶聲不響,低著頭隨著李小姐走進一間屋裡。
屋裡有七、八個老人,有的坐在輪椅上,有的坐在沙發上,神情呆滯。有的盯著電視機看,有的茫然地望著窗外;有的垂頭打盹,有的像孩子般重複踢著輪椅上的踏板。殷希的心怦然劇跳著,臉色慘白如紙。
「殷先生,有人來看您了。」李小姐彎著身子,柔和地對一個老人說。
老人仰起頭,看了看李小姐,然後順著她的眼神轉向殷希。
「您的外孫女來看您了,她才剛從英國回來喔!」
老人的目光停在殷希臉上,眼睛越瞇越細,眉頭也越皺越深。他望著望著,那迷茫的目光突然清了亮起來,猛然抓起殷希的手,急切地叫著:「心慧,心慧!」
殷希驚訝地望向李小姐。「怎麼會這樣?」
李小姐柔聲安撫老人。「把手放開喔,對,把手放開。」
老人的手緩緩鬆開了,目光依然在殷希臉上游移著。殷希也同樣看著他,一顆心怦然劇跳。
「老人癡呆症,他現在連夏先生都認不出來了。」
「心慧是誰?夏先生又是誰?」
「夏思浩是他的外甥,平常都是他在照顧殷先生的。心慧是誰,我就不知道了,從沒聽他提起過。」李小姐的目光飄向她,又說:「你一定跟那個叫心慧的人很像,他才會把你當成她。」
「他這樣有多久了?」
「他住在這裡三年多了,剛來的時候還好,但這一年多來情況變得很糟,很多事都不記得了。他總是呆呆坐著,對四周的變化根本沒有感覺,像今天這麼激動,倒是很罕見的。」
「那個叫心慧的人從來沒來看過他嗎?」她的目光飄向輪椅上的老人,老人也同樣盯著她,眼中閃爍著一種難以理解的光芒。
「沒有。除了夏先生之外,你是第二個來看他的人,現在連夏先生都很少來了。」李小姐嘆了口氣,「唉,誰受得了來看一個連自己都認不出來的人呢?」
「他都什麼時候來呢?」
「他以前大概每隔一、兩個月就會來看他,可是自從他到大陸工作後就很少過來了。不過他還是很關心殷先生,要求我們每個月向他報告殷先生的情況,還說,如果有什麼緊急狀況,他會立刻趕回來的。」
「我想跟他聯絡,你可以把他的電話或電子信箱給我嗎?」
「對不起,沒有他的許可,我們不能隨便告訴外人。」
「那能不能請你跟他說,我想見他?」
「當然可以,他知道你嗎?」
殷希搖了搖頭,「你就跟他說殷雅琦的女兒想找他。」
「好的。」李小姐又露出笑容,說:「我不打擾你們了,有什麼問題,可以到辦公室來找我。」
李小姐走後,殷希在老人身旁坐了下來。
老人依舊盯著她看,喃喃說著:「心慧,乖,爸爸等會兒買糖給你吃喔,乖,好乖。」
原來那個叫心慧的人是外公的女兒!殷希急切地說:「外公,我不是心慧,我是殷希,雅琦的女兒,你看清楚啊!」
老人的目光憤怒了起來。「你看雅琦又考得一塌胡塗,她啊,要是有你一半就好了!」
殷希愣住,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應。
老人繼續說著:「心慧最乖了,雅琦真不像話,我怎麼會有那樣的女兒呢?」
「外公,我是希希,心慧在哪兒呢?」
「心慧乖,心慧最乖了。」
老人反反覆覆的都是那幾句話。他不說話時,眼神呆滯起來,傻傻地看向遠處的窗口。
殷希也默默地看著他。
外公為什麼那麼不喜歡她的母親雅琦?同樣是女兒,他為什麼那麼偏袒心慧呢?如果能夠找到心慧,或許就能找到她想要的答案,問題是心慧在哪兒呢?既然外公那麼疼她,她為什麼都不來看他呢?殷希的心中有一連串的疑問,卻沒有人能回答。
窗口暗了下來,黃昏正躡手躡腳地爬進窗內。太陽矮矮地掛在枝枒上,透過疏密的林葉,可以看到天空正籠罩在漸漸消退的紅暈中,暮色將山區塗上一層神祕的光暈。她的心比窗外的暮色更深沉,一種難以抗拒的孤寂正隨著暮色向她襲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